趣味科学知识 给珍珠母贝做嫁接手术

Posted

篇首语:知识是使人类快乐的主要因素之一。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趣味科学知识 给珍珠母贝做嫁接手术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现在我们已经知道,珍珠是珍珠母贝在特殊的情况下,由外套膜的外表皮细胞所分泌的珍珠质形成的。人们通过对天然珍珠的形成进行长期研究后,又对人工培育珍珠作了反复的试验。目前生产不仅能够培育出有核珍珠和无核珍珠,也能培育出各种各样的象形珍珠、彩色珍珠,甚至夜明珠。

  珍珠生产,特别是淡水珍珠生产很适应广大农村开发水域,成为农民致富的重要途径。

  人工育珠就是把一个河蚌的外套膜外表皮组织小块移植到另一(或同一)河蚌的外套结缔组织层中,使之吸收营养,进行细胞分裂,逐渐形成珍珠囊,最终生成珍珠。有核珍珠,则是把人工珠核连同外表皮组织小块(或称小片),一起植入蚌的外套膜结缔组织或内脏团之中,这样,珍珠囊分泌的珍珠质把核包围起来,形成了人工有核珍珠。

  育珠蚌插植小片手术后,一般伤口需要自行修复愈合。愈合时间的长短随水温高低、蚌体健康状况、药物消毒是否严格有效等因素而定。一般温度高、水质好愈合就快。这个阶段称伤口愈合阶段。

  植入的表皮组织小片结缔组织与育珠蚌外套膜结缔组织完成结合,并吸收其营养,小片上皮细胞增殖形成囊袋状,即珍珠囊。三角帆蚌的珍珠囊一般呈白色;褶纹冠蚌的珍珠囊一般似谷壳色。这就是珍珠囊形成阶段。该阶段在水温10~15℃时,需10天左右。

  珍珠囊形成后,在15~20℃条件下,约一个月在囊内即可形成薄片状的胚珠,水温高还可以快些。胚珠无光泽,它是无核珍珠的雏形。这个阶段称珍珠雏形阶段。

  经过一个时期的养殖,珍珠囊内已形成珍珠,但形状尚不规则,表面也不光滑。此为珍珠形成阶段。

  随着河蚌生长,不断吸收外界营养,珍珠层不断分泌增厚,表面逐渐光滑,且不断变圆。此为珍珠的增厚成圆阶段。

  如果不及时采收珍珠,或者过大破膜脱落,或由于珍珠囊分泌机能衰退,继而分泌棱柱质,使原有的优质珍珠变白,产生锈斑,失去光彩。所以一般人工无核珍珠生产年限以3~5年为宜。

  这一章就向大家介绍如何做嫁接手术。

  手术前的准备

  人工培育珍珠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生产活动。特别是手术操作的每一个环节都直接影响到珍珠的产量和质量。多年来我国群众性的河蚌育珠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普遍质量不高,疾病蔓延,这与生产者的文化素质低,不重视科学是有很大关系的。

  首先,从育珠手术的季节来看,春秋两季,温度适宜(10~20℃),空气湿润,河蚌在空气中的耐受力强,便于操作和运输。温度较高的季节,如果操作环境条件优越,消毒防疫工作又能切实做好,那么也可以进行手术操作,有时反而伤口恢复快,成珠速度也快。从生产实践看,温度较低时操作,不易造成伤口感染。一般上半年手术,伤口恢复后便进入生长季节,所以,生产中发现上半年手术接种的蚌,成珠快,圆度好,这是有一定道理的。

  用来作为手术操作的河蚌有两种不同的用途,也就有两种不同的命运。用来杀死制取外套膜组织小片的称“制片蚌”;用来嫁接组织小片,然后作为培育珍珠而继续养殖的称“育珠蚌”,两者统称“手术蚌”。

  育珠蚌和制片蚌对珍珠质量同等重要,它们的种类、生长好坏和健康状况直接影响到珍珠的质量和产量。因此在进行手术之前,必须加以精心培育,使其体质健壮。培育池要水流畅通,溶氧充足,酸碱度适中(pH值7~7.5),水质肥沃,浮游生物含量丰富,水深在1.8米左右。条件能达到要求的水面,每公顷可放养15000~20000个左右。如水质偏瘦,应及时追肥,补充营养,夏季高温时,以施无机肥为主;一般季节可以施有机肥。

  对于池底培育的幼蚌,必须在手术前1个月取出,放入聚乙烯网袋中(每袋放蚌5~10只)吊养在专用暂养池中培育,对于春季手术的蚌,最好在早一年冬季前即挂袋培育。优良的手术蚌边缘膜较厚,如蚌壳腹缘边壳柔软、闭壳、缩足反应灵敏、手感较有分量,说明复壮良好,暂养可以结束。

  如在生殖季节,发现外瓣鳃已损坏,或有多量的钩介幼虫时,既会妨碍手术操作,又容易被刺穿鳃瓣,使粘液与幼虫流出而污染伤口,易形成污珠;或使伤口发炎,导致死蚌。因此在手术前就必须抑制其怀卵量并排放出幼虫。这时可先将蚌放在较恶劣的环境中,使其生殖受到抑制,成熟的卵便会死亡,钩介幼虫不久会排放流产。然后将蚌放回培育池中,待蚌体得到复原后,再进行植珠手术。

  在进行手术操作前,一般还需要配制玻璃板消毒液,工具消毒液,药棉浸泡液和促进伤口复原、防止感染加速成珠的滴片液等。

  手术工具

  选择优良的手术器具,对植珠质量关系很大。目前各地使用的手术工具不尽相同,有的也随手术操作人员的习惯而定。经过长期的改进,主要有制片工具和插片工具,这里还要介绍一些必要的生产工具。

  制片工具中,必备开壳刀一把,可用解剖刀,也可用钢锯条、钢尺磨制成,主要用以切断制片蚌前、后闭壳肌。平头镊子两把,用以分离外套膜表皮、洗片及修整小片。对于撕片法操作的用医用药棉若干,以擦洗小片。切片刀一把,可用外科手术刀或单面剃须刀,或自制加工而成,用来切取外套膜边缘和整修切片。小玻璃板数块,制成3~5×15厘米的长方形,供制片时放置小片;一般撕片法每组三人用4~6块即可。医用剪刀一把,用以剪断边缘膜。自制滴片瓶:用“娃哈哈”瓶或其他软质塑料瓶,瓶口用皮塞加5号注射针头做成,供制片时滴液用。另外如果用剥片法制片的,还要用通片针一根,长20厘米左右,一端棱形尖头,另一端圆柱形,用不锈钢制成,供分离外套膜之用。

  无核珍珠生产所用的插片工具基本一致。开口器一个,以不锈钢片制成,形如钳子,中部有弹簧,头部扁薄,当压紧两把柄时,头部向外逐步张开,用于开启蚌壳;“U”形钢丝塞两个(指每个插片操作者),用以支撑开壳后的蚌口;每人一个手术架(木质架,也有钢架),主要用于手术时能支起蚌体,不致晃动;插片针一根,长20厘米左右,针头呈扁形,中间带一短刺(约0.5毫米),用不锈钢丝制成,用以挑起小片和送片入结缔组织之中;开口针一根,长亦为20厘米,头呈钩状,用不锈钢制成,供手术时给育珠蚌外套膜开口用;另外还需拔鳃板一块,用不锈钢或竹、木制成,长20厘米左右,用于手术时将鳃和斧足拔向一边。

相关参考

趣味科学知识 母贝在水中孕育珍珠

  给育珠蚌实施手术后,育珠蚌(也叫珍珠母贝)就要在水中开始孕育珍珠了。如何养育好正在孕育珍珠的母贝,又是一个关系到珍珠产量和质量的重要生产环节。生产中应根据我们所掌握的母贝生物学特性和对环境的要求,

趣味科学知识 保护珍珠母贝的健康

  珍珠母贝也像其他任何动物一样,由于外界环境和自身的原因,在其生命过程中有时也会产生疾病。特别是在人工养殖和进行了育珠手术后,由于改变了它原有的生活习惯和生态环境,增加了密度,所以影响到育珠蚌的健康

趣味科学知识 给珍珠母贝创造一个舒适的环境

  育珠蚌在水体中生活2~3年或更长的时间,才能孕育出一粒粒光彩夺目的珍珠。因此,就算有一个良好条件的养殖水体,在这样漫长的一个养殖过程中,还需要对珍珠母贝进行经常的护理,同时密切注意环境的变化,做好

趣味科学知识 优质高产育珍珠

  珍珠生产的优质高产,可以说是一个系统工程,它关系到珍珠母贝本身的素质、手术操作的每一个环节和养殖水体的生态环境以及人为的生产管理。在这一节里,我们着重谈谈手术过程对珍珠质量的影响。  在选择了优质

趣味科学知识 海水珍珠贝

  海产贝类中能产优质珍珠的共有30余种,其中绝大多数是属于珍珠贝科的种类。主要有盘大鲍、杂色鲍、马氏珠母贝(现在也称合浦珠母贝)、黑蝶贝、白蝶贝、企鹅珍珠贝、红蝴蝶珠母贝、马渣坦珠母贝、红海珠母贝、

趣味科学知识 栓上“牛鼻”的珍珠母贝

  我们知道,天然贝类都是生活在水底的,它们喜欢在泥沙中爬行。但是生产上为了达到有计划的“放牧”,就要把育珠蚌拴养在水体一定的区域,一定的水层,以达到均匀分布,充分利用水体空间

趣味科学知识 母贝对水体的要求

  要养好珍珠母贝,首先要选择环境优良的水域,海水珍珠和淡水珍珠对养殖场的环境要求不尽相同,我们首先简单地看一下海水育珠场的自然条件。  一般海水育珠场选择在风浪比较平静,从海湾中央至湾口潮流比较畅通

趣味科学知识 象形珍珠的“嫁接”

  象形珍珠是以珠模为核心,通过人工培育形成的珍珠,由于形象生动、光彩夺目、别具特色,是一种名贵的工艺品。我国远在13世纪就有人以锡、木或骨为材料,铸、雕而成禅宗始祖达摩等佛像,贴壳一面涂上樟脑油,然

趣味科学知识 无核珍珠的“嫁接”

  小片制好后,将其送入育珠蚌外套膜结缔组织层中,使小片之结缔组织与育珠蚌外套膜结缔组织合而为一,从而使小片滋长成珍珠囊,分泌珠质,产生珍珠。  插片的操作过程是先把育珠蚌选好,一般育珠蚌要比制片蚌大

趣味科学知识 收采珍珠

  在养殖水体,珍珠母贝经过2~3年的孕育,就可以采收到珍珠了。如果超长时间不采收,较大的珍珠会使外套膜负荷沉重,从而导致珍珠附壳或脱落,严重影响珍珠生产的质量和产量。每年入冬后是采收珍珠的适宜季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