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科学知识 优质高产育珍珠

Posted

篇首语:知识是珍贵的宝石,文化的宝石放出的光辉。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趣味科学知识 优质高产育珍珠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珍珠生产的优质高产,可以说是一个系统工程,它关系到珍珠母贝本身的素质、手术操作的每一个环节和养殖水体的生态环境以及人为的生产管理。在这一节里,我们着重谈谈手术过程对珍珠质量的影响。

  在选择了优质育珠蚌的前提下,我们应将手术蚌分别加以筛选。尽量选取壳厚、生长速度快、较为圆型的作为育珠蚌,而将略为瘦长、年龄较小的选作制片蚌。长期的生产实践表明,小片的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到珍珠的产量和质量,要制得优质小片,从方法上来看,目前以撕片法较为理想。因为这种方法制成的小片较厚,也就是它所带的结缔组织较多,容易成活,就好像我们栽树,树根所带的泥土多些,就容易种活。再说撕片法分离外套膜内外表皮,伤口均匀一致,也是产生圆珠的一个很重要因素。

  虽然同是撕片,各地的操作方法也还存在一些差异。有些地方的制片人员喜欢用手术剪刀,先将外套膜色线以外的内外表皮剪去,再将需要用来制片的边缘膜部分剪下,成为一条如同面条那样的组织带。将这一组织带的内表皮一面朝下,外表皮一面朝上,放在玻璃板上。然后双手同时持两把镊子,或从边缘膜后部出水孔附近开始,或从边缘膜前部开始,先撕出一个口子,使内表皮向下翻卷。这时右手镊子夹一小药棉压住外表皮,左手用镊子夹住内表皮起先已翻卷的头部,向前撕去,边撕边前进,右手的药棉也随着前移,最后彻底分离。这一方法以湖南省为代表。

  另一种撕片方法,则采用一把手术刀(解剖刀),先在外套膜色线处轻轻划一刀,这一刀不能用力太重,彻底划穿外表皮,而只是将内表皮划破。然后再根据所制片要求的大小,在边缘膜肌痕附近,沿整个蚌口边缘,与原先一刀平行,又划一刀,这一刀要求用刀稍重,必须将内外表皮全部切断,然后用镊子在外套膜尚未离开蚌壳时,直接将内表皮轻轻撕去,所采的外表皮用镊子夹到玻璃板上,同样使外表面朝上。因为色线以外部分当初未切除,所以组织带放在玻板上后,再用切片刀将其切除。这种制片法以安徽省为代表。因为它采用解剖刀一次性划成组织带,所制的小片四周边缘应该较为平整。再者分离内外表皮时外套膜还在蚌壳内,撕片时没有反复触及外表皮,所以外表皮基本不受伤。可以说这一方法更胜一筹。

  不管是哪种制片方法,很多地方目前还广泛地应用海棉来轻擦外表皮,我们认为海绵对细嫩的河蚌组织来说还太粗糙,因此已改用医用药棉为宜。同时海绵都反复使用,也不利于消毒防疫。药棉则可以做成一个个小棉球,一次性使用,不再重复。

  刚才已经提到,制片时需将外表皮色线以外部分切除或剪除,而且一定要干净,否则所产的珍珠会呈白色无光的“骨珠”。切片时下刀一定要果断有力,使刀口整齐,防止来回拉割,或因此粘连组织碎片。我们需要正方形的组织小片,但由于“撕片”等操作,组织带在玻板上有一定的伸长,所以切片时应切得稍呈长方形,收缩后,小片自然就成了正方形。但到底长方形的长要比宽大多少呢,这只能在反复实践中摸索,才能因地制宜地随手掌握。

  我们可以理解,制成的组织小片插到育珠蚌内,实际是一个活组织移植手术。因此从组织小片的制取到插植完毕,离体的时间不能太长,否则就不易存活,或影响产量。那么为了离体的组织小片插植后尽快恢复伤口,与母蚌组织愈合成珍珠囊,科学工作者做了大量的研究。目前大家都广泛采用的“滴片液”,就是通过药物的手段,将抗感染、促成长的一系列物质,清加在组织小片上,使离体后的组织小片插植后迅速存活,从而加速了珍珠囊形成和珠质的分泌。

  有了优质的小片,还要有先进纯熟的插片手术操作。手术操作时我们采用U型塞子撑开蚌壳。这个塞子应根据所用育珠蚌的大小制作,开口不能太大,否则会损伤闭壳肌。

  一般现在生产无核珍珠,每只蚌插片30~40粒。从边缘到外套膜中央,可以插3~4排,插片的位置并不需要整个外套膜,而只用后半部或后1/3就够了。因不同地方的植片人员拿针的习惯也有不同。如果是左手拿钩针的,一般插片顺序是从右到左;右手拿钩针,左手拿送片针的则从相反的方向插片。而且上排插好后再插下排,从右到左或从左到右的顺序不变。

  送片针一定要点到小片正中,并在钩针的帮助下一次挑起小片。插片时钩针就好比是一把锄头,小片就好比秧苗,锄头先挖一个洞,再把小苗栽进去。钩针在外套膜上开一个小口,这个小口刚好在内外表皮的中部、结缔组织层中,绝对不能钩穿了外表皮,否则,插上去的小片以后就会长出一颗粘在贝壳上的次品珠。因此小片沿这个开口送入结缔组织层中一般有4~6毫米就够了。当然,小片也不能插得太浅,这就好像小苗栽得太浅也不会存活一样。

  为什么我们只将一只育珠蚌外套膜的中后部插上小片,而不全部利用呢?这是因为种多了也会影响珠蚌的营养供给;更重要的是,外套膜的中后部被鳃所覆盖,不受斧足和内脏团的压迫,产出的珍珠质量最好。

  生产的珍珠规格大小,一般与插入的小片大小和养殖管理、养殖时间有关。小片大小好似一个先天的因素,养殖管理就是后天因素。所以要养出大颗粒的珍珠,需要制大片是毫无疑问的,但是大片又往往有一个缺点,就是不容易长成较圆的珠。那么既要生产大珠,又要有较好的圆度,这里面真还有很多奥秘需要大家去探索呢!

  从手术难易程度看,小的组织小片容易插入外套膜中,并且容易用钩针进行人为的整圆操作,所以圆珠率较高;相反大的组织小片插入外套膜后,容易产生皱折。插入的伤口也相应大些。因此,小片的大小一方面要看市场珍珠的价格行情,也要考虑到珍珠对圆度的长期要求。不同地方的习惯和不同学者在这一问题上的看法尚不一致。
 

相关参考

趣味科学知识 母贝在水中孕育珍珠

  给育珠蚌实施手术后,育珠蚌(也叫珍珠母贝)就要在水中开始孕育珍珠了。如何养育好正在孕育珍珠的母贝,又是一个关系到珍珠产量和质量的重要生产环节。生产中应根据我们所掌握的母贝生物学特性和对环境的要求,

趣味科学知识 母贝对水体的要求

  要养好珍珠母贝,首先要选择环境优良的水域,海水珍珠和淡水珍珠对养殖场的环境要求不尽相同,我们首先简单地看一下海水育珠场的自然条件。  一般海水育珠场选择在风浪比较平静,从海湾中央至湾口潮流比较畅通

趣味科学知识 栓上“牛鼻”的珍珠母贝

  我们知道,天然贝类都是生活在水底的,它们喜欢在泥沙中爬行。但是生产上为了达到有计划的“放牧”,就要把育珠蚌拴养在水体一定的区域,一定的水层,以达到均匀分布,充分利用水体空间

趣味科学知识 保护珍珠母贝的健康

  珍珠母贝也像其他任何动物一样,由于外界环境和自身的原因,在其生命过程中有时也会产生疾病。特别是在人工养殖和进行了育珠手术后,由于改变了它原有的生活习惯和生态环境,增加了密度,所以影响到育珠蚌的健康

趣味科学知识 给珍珠母贝创造一个舒适的环境

  育珠蚌在水体中生活2~3年或更长的时间,才能孕育出一粒粒光彩夺目的珍珠。因此,就算有一个良好条件的养殖水体,在这样漫长的一个养殖过程中,还需要对珍珠母贝进行经常的护理,同时密切注意环境的变化,做好

趣味科学知识 海水珍珠贝

  海产贝类中能产优质珍珠的共有30余种,其中绝大多数是属于珍珠贝科的种类。主要有盘大鲍、杂色鲍、马氏珠母贝(现在也称合浦珠母贝)、黑蝶贝、白蝶贝、企鹅珍珠贝、红蝴蝶珠母贝、马渣坦珠母贝、红海珠母贝、

趣味科学知识 珍珠和铁一样硬

  我们已经知道,珍珠的物质组成实际是与贝壳内层一样的。一般淡水珍珠的比重在2.542左右,也有些优质的淡水珍珠可以达到2.650~2.686,劣质的就只有1.910~2.238。所以我们也可以此鉴别

趣味科学知识 收采珍珠

  在养殖水体,珍珠母贝经过2~3年的孕育,就可以采收到珍珠了。如果超长时间不采收,较大的珍珠会使外套膜负荷沉重,从而导致珍珠附壳或脱落,严重影响珍珠生产的质量和产量。每年入冬后是采收珍珠的适宜季节。

趣味科学知识 鉴别珍珠质量

  如果你要购买一串珍珠项链或其他珍珠饰物,就想知道这些珍珠的质量。珍珠质量的优和劣,可以使珍珠工艺的价格悬殊甚大。现在我们就从几个方面谈谈珍珠质量的鉴别。  首先从外形看优劣。一般是越圆越好,古时称

趣味科学知识 珍珠用途广泛

  古往今来,人们都把玲珑瑰丽的珍珠作为宫廷贡品、皇冠、皇服、珠鞋、珠帘等装饰品。随着科学发展,珍珠工艺品也越来越多:珍珠宝塔、项链、二龙抢珠、手镯、耳环、戒指、发夹,甚至胸花、领带、背心等等。用低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