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耳源性并发症?
Posted 并发症
篇首语:须知少年凌云志,曾许人间第一流。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什么叫耳源性并发症?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所谓耳源性并发症,主要是指由于化脓性中耳炎及乳突炎所引起的多种颅内、颅外并发症的简称,是耳鼻咽喉科的危急重症之一,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其主要病因有:
(1)胆脂瘤型中耳炎。胆脂瘤对耳周围颅骨骨壁的压迫破坏,炎症沿破坏处向周围扩散。
(2)致病菌毒力强,对常用抗生素不敏感或已产生抗药性。
(3)病人抵抗力弱,感染易于扩散。
(4)由于鼓膜穿孔太小或穿孔处被胆脂瘤、肉芽、息肉或异物等堵塞,脓液向外引流不畅等。多数耳源性并发症都因胆脂瘤压迫周围骨壁,使骨质萎缩,在鼓室内壁、鼓室盖、鼓窦天盖,乙状窦骨板等处引起穿通,而致炎症向周围发展。
此外,少数病例炎症通过血管扩散,先形成静脉血栓或动脉栓子而使炎症蔓延。
耳源性并发症常分为颅外并发症和颅内并发症两大类。
颅外并发症包括:耳后骨膜下脓肿、颈部贝佐尔德脓肿、迷路炎、周围性面瘫、岩锥炎等。
颅内并发症包括:硬脑膜外脓肿、乙状窦血栓性静脉炎、化脓性脑膜炎、脑脓肿、硬脑膜下脓肿等。
相关参考
耳源性并发症的治疗主要是手术。手术的目的在于清除病灶,通畅引流。从乳突探查术、乳突根治术等(包括暴露硬脑膜和侧窦壁的扩大性乳突手术)到颅内脓肿的引流和切除等,其类型和范围取决于并发症的种类和特征。
耳源性面瘫是指继发于中耳炎的周围性面瘫,中医称为“脓耳口眼斜”。有人分析,并发于急性中耳炎之面瘫占8%,并发于慢性中耳炎之面瘫占7%。 急性中耳炎引起面瘫者多因面神经骨管先天性裂缺,神经发生局限性
耳源性面瘫是指继发于中耳炎的周围性面瘫,中医称为“脓耳口眼斜”。有人分析,并发于急性中耳炎之面瘫占8%,并发于慢性中耳炎之面瘫占7%。 急性中耳炎引起面瘫者多因面神经骨管先天性裂缺,神经发生局限性
耳源性脑膜炎是急性或慢性化脓性中耳乳突炎所并发的软脑膜、珠网膜的急性化脓性炎症。按病变范围,本病可分为局限性及弥漫性两类。前者指局部蛛网膜与软脑膜之间的化脓性病变,又称硬脑膜下脓肿。一般所指耳源性脑膜
鼻源性颅内并发症较耳源性者少见,鼻及鼻窦外伤、异物和手术所引起的感染较单纯发生于炎症之后者又为多见。由鼻窦炎引起的颅内并发症中,额窦炎致病者较多,蝶窦炎次之,筛窦炎及多窦炎又次之,上颌窦炎引起者最为少
由耳部疾病引起的头痛称为耳源性头痛。引起头痛的耳部疾病,如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急性乳突炎、外耳道肿、慢性中耳乳突炎急性发作及较少见的中耳癌。 耳部的神经分布非常丰富,主要有三叉神经下颌支的耳颞支、面神
由耳部疾病引起的头痛称为耳源性头痛。引起头痛的耳部疾病,如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急性乳突炎、外耳道肿、慢性中耳乳突炎急性发作及较少见的中耳癌。 耳部的神经分布非常丰富,主要有三叉神经下颌支的耳颞支、面神
耳源性脑脓肿一经确诊,常做以下处理: (1)急行乳突探查术及脓肿穿刺术:术中若见鼓窦盖、乳突盖或乙状窦板有破坏,应扩大暴露至正常界限。骨壁完整者应磨开骨壁探查,暴露颞叶及小脑硬脑膜。硬脑膜充血、增厚
耳源性脑脓肿通常位于大脑颞叶或小脑,可由中耳和乳突感染直接扩展或通过血栓性静脉炎引起。脑脓肿多发生于慢性化脓性中耳炎,通常有胆脂瘤存在,在产生脑脓肿之前,总是先有硬膜外脓肿形成。脓肿一般为单发,致病菌
首先用足量抗生素治疗,如青霉素200~400万单位,肌肉注射,每4小时1次;或氨苄青霉素150mg/kg·d;同时口服磺胺嘧啶,或磺胺二甲嘧啶,它们能通过血脑屏障进入脑脊液。如病人呕吐,改做肌肉或静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