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对腰腿痛的病因是怎样认识的?
Posted 素问
篇首语: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中医对腰腿痛的病因是怎样认识的?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中医对腰腿痛病因观察是十分细致的,认为“腰为肾之府”,“肾主腰脚”与肾联系最为密切。肾位于腰部,脊柱两旁,左右各一,故《素问·脉要精微论》说:“腰者,肾之府。”由于肾藏有先天之精,为脏腑之本,生命之源,故称肾为“先天之本”,其主要生理功能为藏精,主生长发育、生殖、并司水液代谢,肾主骨生髓,外荣于发,开窍于耳和前阴、后阴。肾藏精,精生髓,髓养骨。那么腰椎,脊椎乃至整体骨骼的支撑、运动强度和耐久力的维持,就主要决定于肾,故《素问·宣明五气篇》谓:“肾者……其充在骨”。《素问·灵兰秘典论》称肾为“作强之官”。若肾精不足,骨髓空虚,便会出现腰痛膝软胫酸足跟痛,甚至腰脊不举、足不任身等症。由于腰部与肾脏的密切关系,故肾脏有病,往往最先反应于腰部,而以腰酸腰痛为显著症状。凡房劳过度,久病失养,肾精气阴阳不足,常为腰痛的主要原因。故《素问·脉要精微论》说:“腰者肾之府,转摇不能,肾将惫矣。”
肝位于腹部,横膈以下,右胁之内。为魂之处,血之藏,筋之宗,谋虑所出,其主要生理功能为主疏泄和主藏血,肝开窍于目,主筋,其华在爪,腰与肝脏的关系主要是肝藏血而血养筋。按照中医学理论,筋,又称筋膜,附着于关节附近及肌肉周围,近似于筋膜、肌腱、腱鞘、韧带、关节囊、神经、滑液囊等组织,是联络关节、肌肉,专司运动的组织。筋的收缩弛张,对关节的活动及运动的进行,具有重要的作用。故《素问·痿论》言:“宗筋主束骨而利机关者也。”因为筋的一切运动都离不开血液的供给,而且血液供给的多少,也对运动的正常与否,产生着决定性的影响,而肝主藏血司血液的贮存与血量的调节,所以筋的营养来源,也就主要依靠着肝脏。这就是《素问·经脉别论》所谓:“肝,淫气于筋。”《素问·痿论》所谓“肝主身之筋膜”。只有肝藏血功能正常,肝血充足,人的运动才能灵活自如,健全有力。既不会收缩过度而发生痉挛拘急,也不会弛软无力而导致痿软迟钝。若肝血虚,则筋脉不得濡养,遂产生腰腿疼痛或下肢筋脉痉挛麻木。如《普济方》中所说:“夫足少阴肾之经也,属于腰脚而主于骨,足厥阴肝之经也,内血而主于筋。若二脏俱虚,为风邪所乘,搏于经络,流注筋骨,故令腰脚疼痛,筋脉挛急,不得屈伸也。”
由于人体气血亏虚,阳气不振,腠理空疏,卫阳不固的情况下,风寒湿邪得以乘虚侵袭而发为腰腿痛,所以《素问·痹论》说:“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着痹。”“所谓痹者,各以其时重感于风寒湿三气也。”可见,在腰腿痛病中,主要病因为风寒湿邪。风为百病之长,风邪伤人损伤阳气,阳气受伤,气脉不通,不通则痛;寒主收引,寒凝气滞,筋失所养,亦可见筋肉挛缩,湿性重着,其性粘腻,其伤人可引起腰部强硬、屈伸不利,痛似折断等。
《外科证治全书》中说:“诸痛皆由气血瘀滞不通所致”。用力过度,脉络充血而外渗,可形成瘀血;若心气不足,血脉不通,血液瘀滞,亦可形成瘀血,瘀处于腰部,疼痛由生。由此可知,祖国医学认为腰腿痛与肝肾虚衰、正气不足、气血凝滞和感受风寒湿邪关系密切。
相关参考
中医对梅毒的病因病机是怎样认识的? 早在16世纪,中医就对梅毒有较明确的认识,对梅毒的治疗更是世界领先。中医学把本病的病因叫"霉疮毒气",并认为,霉疮毒气侵犯人体,或从肺脾而入,或从肝肾而入,循经
心律失常病人可同时出现胸痹之证候,而中医对胸痹的病因认识可归纳如下: (1)寒邪内侵:素体阳衰,胸阳不振,阴寒之邪乘虚侵袭,寒凝气滞,血行不畅,而成胸痹。 (2)情志失调:忧思伤脾,脾虚气结,运化
心律失常病人可同时出现胸痹之证候,而中医对胸痹的病因认识可归纳如下: (1)寒邪内侵:素体阳衰,胸阳不振,阴寒之邪乘虚侵袭,寒凝气滞,血行不畅,而成胸痹。 (2)情志失调:忧思伤脾,脾虚气结,运化
心律失常病人如出现高度房室传导阻滞或快速性房颤、室上性心动过度等心律失常,可出现眩晕,乃至晕厥。而中医对眩晕的病因认识可归为: (1)情志所伤:恼怒过度,导致肝气郁结,化火上逆,或伤肾阴,阴虚阳亢,
心律失常病人如出现高度房室传导阻滞或快速性房颤、室上性心动过度等心律失常,可出现眩晕,乃至晕厥。而中医对眩晕的病因认识可归为: (1)情志所伤:恼怒过度,导致肝气郁结,化火上逆,或伤肾阴,阴虚阳亢,
心律失常引起心悸。中医对心悸的病因可以归属为以下几点: (1)体质虚弱:素体不强,久病或劳欲过度,或各种失血,造成气血阴阳的亏虚,以致心失所养,发为心悸。 (2)久病体虚:热病伤阴,或房室过度,均
心律失常引起心悸。中医对心悸的病因可以归属为以下几点: (1)体质虚弱:素体不强,久病或劳欲过度,或各种失血,造成气血阴阳的亏虚,以致心失所养,发为心悸。 (2)久病体虚:热病伤阴,或房室过度,均
中医对蚕豆病的病因病机是怎样认识的? 中医认为,蚕豆病的病因主要有湿热蕴结和饮食不当两方面,它们的发病机制如下: 1 湿热蕴结 蚕豆病以黄疸和贫血为主要临床表现,多发于长江流域以及以南省份
中医对蚕豆病的病因病机是怎样认识的? 中医认为,蚕豆病的病因主要有湿热蕴结和饮食不当两方面,它们的发病机制如下: 1 湿热蕴结 蚕豆病以黄疸和贫血为主要临床表现,多发于长江流域以及以南省份
心律失常的患者往往有不寐(即难以入睡,或寐后易醒等)症状。而中医对不寐的病因认识可以归属如下:主要是七情所伤,思虑劳倦太过或暴受惊恐,亦有因禀赋不足,房劳久病或年迈体虚所致。 (1)情志不遂,肝气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