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颈骨折复位评价标准
Posted 评价标准
篇首语:老板给了我份说炒就炒的鱿鱼,我给了板来了份说滚就滚的旅行。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股骨颈骨折复位评价标准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股骨颈骨折复位评价标准
多用Garden对线指数判断复位,即根据正侧位X线片,将复位结果分为四级。正常正位片上股骨干内缘与股骨头内侧压力骨小梁呈160°交角,侧位片上股骨头轴线与股骨颈轴线呈一直线(180°)。
Ⅰ级复位,正位呈160°,侧位呈180°;
Ⅱ级复位,正位155°,侧位180°;
Ⅲ级复位,正位<150°,或侧位>180°;
Ⅳ级复位,正位150°,侧位>180°。
相关参考
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方法很多,但根据骨折分类、病程长短,年龄不同,可选择不同的方法。对青壮年病人,不管哪一类型骨折,首选电视下复位,经皮内固定治疗,其方法有三根尾部可折式螺纹钉固定,.三根空心加压螺纹钉固
股骨颈骨折、肱骨下1/3骨折,胫骨下1/3骨折、腕舟骨骨折、尺骨下1/3骨折、腰椎峡部骨折易发生延迟愈合或不愈合。 预防方法:避免骨折端形成间隙,骨折早期复位;手法复位轻柔,尽量采用非手术复位法;固
髌骨骨折如无移位,或骨片分离3~4mm,可通过手法复位,用长腿石膏或髌骨圈等外固定治疗。非手术治疗不易解剖复位,但可获得较好的关节功能,亦不失为一可选择方法。
1、年龄因素年龄越轻,塌陷率越高。 2、骨折线部位骨折线越高,坏死率越高。 3、骨折移位程度移位越大,坏死率越高。 4、关节囊压力压力越大,坏死率越高。 5、及时准确的复位未及时复位,坏死率越
骨折发生后,骨折段的血液供应被切断而致坏死时,称为骨折后骨坏死。多发生于血液供应不佳,软组织少的部位,如股骨颈骨折后由于股骨头血运减少而致股骨头坏死。骨折后准确复位,固定牢固且不破坏血运可减少骨坏死的
矫正骨折端各种移位,恢复正常的解剖关系,对位(指两骨折端的接触面)和对线(两骨折段在纵轴上的关系)完全良好者称解剖复位。 临床上有时虽尽了最大努力,仍末使骨折达到解剖复位,愈合后对肢体功能无明显影响
(1)骨折,髋关节脱位可合并髋臼骨折或股骨头骨折,偶有股骨干骨折与髋脱位同时发生,一般需切开复位内固定。 (2)神经损伤,约有10%髋后脱位病人中,坐骨神经可能被向后上方移位的股骨头或髋臼骨块挫伤,
随着西医和中西医结合治疗手段的发展和带图像增强器电视荧光屏x线的应用,以及功能性石膏支具的使用,绝大多数骨折可用闭合复位方法治疗,少数可用闭合复位加经皮穿针治疗(如不稳定肱骨髁上骨折等)。但仍有一部分
(1)按骨折线部位分类: ①股骨头下骨折,骨折线位于股骨头与股骨颈的交界处,骨折后由于股骨头完全游离,可以在髋臼和关节囊中自由旋转移动,股骨头的血供大部中断。此类骨折愈合困难,股骨头易发生缺血性坏死
(1)年龄,老年人愈合慢。 (2)骨折类型,头下型和头颈型因血液循环受累,影响愈合,甚至不愈合。 (3)并存病,股骨颈骨折老年人多发,同时又伴有骨质疏松,心脑疾患、代谢病等并存病,亦影响骨折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