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用五行学说解释五脏在病理上的相互影响?

Posted 肝火

篇首语: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怎样用五行学说解释五脏在病理上的相互影响?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五行学说能说明脏腑的生理联系,因而也能解释其病理关系及五脏疾病传变规律。概括起来不外相乘、反悔、母病及子、子病累母四个方面。

  (1)相乘:例如肝病传脾,叫木乘土,是由于肝强脾弱,克制太过,出现腹痛、泄泻、急躁、胁痛等症。这在肝炎患者中是常见的现象。

  (2)反侮:例如肝病传肺,叫木侮金,是由于肝火太旺,反侮肺金,使其宣降失职,出现咳嗽、气逆、两胁掣痛等症,甚则咯血。这在临床上?a href='http://www.baiven.com/baike/224/300839.html' target='_blank' style='color:#136ec2'>心净鹦探?或曰肝火犯肺,常见于某些胸膜炎患者或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等患者。

  (3)母病及子:如肝的升发太过,肝火引动心火,出现头晕、烦躁易怒、失眠心悸等症,就叫母病及子。有些甲状腺功能亢进或神经衰弱的患者,常见这一类症状。

  (4)子病累母:如脾虚而致心血不足,出现心悸不寐、怔忡健忘、饮食减少、大便稀溏、倦怠无力等症,这叫“子病累母”或曰“子盗母气”。在神经衰弱患者中,也常见这类症状。

  总之,按五行学说推论,一脏有病,对其他四脏都会有影响的,不过不一定都发病。这里有两点值得注意:

  (1)脏气有强弱的不同,故“虚者受邪,实者不受邪”,不一定都发病,只有脏气弱的虚者才会受到影响而发病。

  (2)传变有时间顺序问题,即程序问题,可按一定顺序,在一个时期内,逐次传变,好像连锁反应,故不一定同时几个脏器都发病。

  内伤杂病的传变规律是以五行学说来概括的,是否反映了客观规律,还有待今后临床研究进一步证实。

相关参考

五脏、六腑、奇恒之腑是怎样划分的?

脏象学说的主要内容应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五脏、六腑、奇恒之腑、全身组织器官的生理、病理,以及它们相互之间的联系。二是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精、气、血、津液等的生理、病理,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以及与脏腑的联

什么是阴阳?何谓阴阳五行学说?

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的概括,阴阳代表着事物相互对立又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阴阳五行学说,是我国古代认识和解释自然的理论工具,具有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辩证法思想。

相克

即相互约制,排斥或克服。五行学说借相克的关系来说明事物有相互拮抗的一面。具体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相克本属正常范围内的约制,但近人已习惯把它与反常的“相乘”混同,例如:病理上的木

子盗母气

用五行说明五脏间相生的母子关系中,由于子病累母而称。多用于阐述五脏虚损性疾病互相影响的病理。例如土生金,脾土为母,肺金为子,当肺气虚弱发展至一定程度,就可能影响脾气运化的功能。

五音

古乐中的角、征、宫、商、羽五个音阶。五行学说用五音配五脏。从病人发音的高亢、低沉、重浊等推测五脏的病变。即肝音角、心音征、脾音宫、肺音商、肾音羽。因其过于牵强附会,现已不用。

《内经》的病机学说可概括为哪几个基本病理过程?

中医《内经》的病机学说,总的原则是在朴素的唯物辩证法思想指导下,以脏腑功能失常和邪气侵犯来解释所产生的病证。  (1)邪正斗争:  ①解释发病、发展、转归、预后。  ②解释表里、寒热、虚实、阴阳等八纲

五行

我国古代哲学理论,属于古人对物质的属性及其相互关系的认识范畴。医学中的五行学说则是古代的朴素唯物,自发辨证的思想方法与医学实验的相结合。“五”指木、火、土、金、水五类事物,“行”是运动。这个学说是以五

祖国医学的理论体系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包括阴阳五行学说、脏腑学说、经络学说、病因与病理学说、诊法与治则学说及预防。

虚者补其母,实者泻其子

语出《难经.六十九难》。是利用五行相生,子母关系的学说,把五行「木、火、土、金、水」配合「肝、心、脾、肺、肾」,从五行、五脏的子母关系,说明一部分的治病法则,有补母、泻子两种。补母:例如肾水生肝木,肾

什么是阴阳五行学说?

中医的阴阳五行学说,基本上体现了古代自发的朴素的唯物辩证法思想。阴阳学说认为世界是由“气”组成的,“气”又化为“精”而构成各种有形的物体,因此万物都包含着阴精和阳气两个方面,而阴阳的矛盾运动则是一切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