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仁汤治疗慢性荨麻疹1例
Posted 荨麻疹
篇首语:生也有涯,知也无涯。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三仁汤治疗慢性荨麻疹1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偶遇一慢性荨麻疹男性患者,久治不愈,十分焦急。患者除有典型荨麻疹皮损表现外,有一特征性症状,即每至晚十点上半身汗出如洗。由此考虑晚十点左右这一时间段由三焦经支配,此乃三焦水道不畅所致。方用三仁汤通利三焦,颇收疗效。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33岁,晚十点上半身汗出如洗,每晚发作,白昼正常。皮损为限局性红色大小不等的风团,境界清楚,形态不一,开始孤立散在,逐渐可随搔抓而增多增大,互相融合。经过一段时间皮损可自然消退,消退后不留痕迹,但新的风团陆续发生,此起彼伏,反复发作,经年累月不愈,时轻时重。自觉剧烈瘙痒,难以入睡。纳可,二便调。舌红苔薄,脉弦。
2 治疗方法
根据其临床表现及伴随的特征性症状,病程超过6周,属慢性荨麻疹,中医辨证为三焦不畅。治以宣畅气机,清利湿邪,方用三仁汤加味:杏仁10g,蔻仁10g,生苡仁15g,滑石15g,通草10g,竹叶10g,厚朴10g,半夏10g,苍术10g,黄柏10g,3剂水煎服。
3 治疗效果
本病例辨证、选方准确,3剂药后汗止,风团发作次数减少,疗效较好,患者表示满意。
4 讨论
中医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之整体观念包括人与环境有密切的联系。人生在天地之间,六合之中,自然环境之内,是整个物质世界的一部分,人和自然环境是一个整体。所以,“人与天地相应也。”一天十二时辰,每一时辰由一经所主。根据十二经脉的循行流注次序,以此类推,21~23点为三焦经旺盛之时。适逢旺盛之时辰,借助天时,鼓舞经气。因三焦气弱,通调无力,不走下焦,故从腠理而发。
三焦是脏腑之间和脏腑内部的间隙互相沟通所形成的通道,在这一通道中运行着元气和津液,所以气的升降出入,津液的输布与排泄,都有赖于三焦的通畅。“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三焦有疏通水道,运行水液的功能。全身的水液代谢,是由肺、脾和肾的协同作用而完成的,但必须以三焦为通道,才能正常地升降出入。
该患每至晚十点上半身汗出如洗,乃是三焦水道不畅所致。治以三仁汤加味宣畅气机,清利湿邪。杏仁宣利上焦肺气,盖肺主一身之气,气化则湿亦化;蔻仁芳香化湿,行气宽中,畅中焦之脾;苡仁甘淡性寒,利湿清热而健脾,可以疏导下焦,使湿热从小便而去。共同起到宣上、畅中、渗下的作用,宣化表里,分消上下。配伍滑石之甘淡性寒,通草、竹叶甘寒淡渗,以助清热利湿之力;半夏、厚朴辛苦性温,行气化湿,散结除痞,既助行气化湿之功,又使寒凉而不碍湿;苍术、黄柏清热燥湿。三仁汤宣通上中下三焦,三焦通畅,各司其职,水分得泄,汗出自止。
相关参考
凌绥白报道 采用调息功治疗慢支42例,其中肺气虚20例,脾阳虚8例,肾阳虚9例,肾阴虚5例。每次练功30分钟,每日清晨1次,疗程5~10周。结果:痊愈22例,显效10例,有效5例。
凌绥白报道采用调息功治疗慢支42例,其中肺气虚20例,脾阳虚8例,肾阳虚9例,肾阴虚5例。每次练功30分钟,每日清晨1次,疗程5~10周。结果:痊愈22例,显效10例,有效5例。
凌绥白报道 采用调息功治疗慢支42例,其中肺气虚20例,脾阳虚8例,肾阳虚9例,肾阴虚5例。每次练功30分钟,每日清晨1次,疗程5~10周。结果:痊愈22例,显效10例,有效5例。
凌绥白报道采用调息功治疗慢支42例,其中肺气虚20例,脾阳虚8例,肾阳虚9例,肾阴虚5例。每次练功30分钟,每日清晨1次,疗程5~10周。结果:痊愈22例,显效10例,有效5例。
近年来笔者运用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慢性胃炎(寒热中阻型)疗效满意。现将资料完整者58例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58例均来自近3年我院中医内科门诊,男38例,女20例;年龄21~66岁,病
《伤寒论》半夏泻心汤为“少阳之邪,内犯于胃,胃失和降,寒热互结,中气受伤,脘腹痞满”等证所议。笔者于1999年1月~2005年1月以本方为基本方合方免煎剂治疗慢性胃炎15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摘要】目的探讨用蒙医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治疗技术。方法运用蒙医理论辨证施治。结果显效17例,有效7例,无效2例。结论蒙医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效果良好。【关键词】结肠炎;溃疡性;蒙医疗法我院1999年
【摘要】目的观察苦参素注射液与利肝隆片合用治疗轻中度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轻、中度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08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6例,采用苦参素注射液0.4g肌注,1次/2d。利肝隆片5片
慢性胆囊炎为临床常见病,单纯西药治疗不仅疗效差,且治疗后极易复发。2000~2004年,笔者以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慢性胆囊炎48例(以下简称治疗组),疗效满意,并与同期采用单纯西药治疗的42例(以下简称
(1)孙长江报道采用穴封法治疗气管炎800例,以0.5%奴夫卡因3~5ml于天突穴稍上向下方40°角度斜行刺入3~4cm注入,每日或隔日1次,最多治疗6次,结果:痊愈320例,好转400例,总有效率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