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医宗金鉴》痹病的辨证施治

Posted 风寒

篇首语:入于污泥而不染不受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侵蚀,是最难能可贵的革命品质。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浅谈《医宗金鉴》痹病的辨证施治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医宗金鉴》将痹病总括为:“三痹之因风寒湿,五痹筋骨脉肌皮,风胜行痹寒痹痛,湿胜着痹重难支。皮麻肌木脉色变,筋挛骨重遇邪时,复感于邪入藏府,周同脉痹不相移”,说的是风寒湿三气杂合侵入肌体,留注经络、关节、痹阻气血、气血运行不畅而发此病,风邪偏胜者,其痛游走不定,故曰:行痹。寒邪偏胜者,其痛甚苦难忍,故曰:痛痹。湿邪偏胜者,其痛重着,粘滞、固定,故曰:着痹。此为病之因而得名,曰:三痹也。又有五痹者,谓皮、脉、肌、筋、骨之痹也。秋天感受风寒湿邪为皮痹,皮肤麻木且轻微痛痒。夏天感受风寒湿邪为脉痹,血脉中气血运行不畅,因而血脉颜色发生改变。长夏感受风寒湿邪为肌痹,肌肉顽木不知痛痒。春天感受风寒湿邪为筋痹,筋挛节痛弯屈不能伸直。冬天感受风寒湿邪为骨痹,骨重酸痛不能抬举。曰入藏府者,谓内舍五藏之痹也。以皮痹未愈,每次感受风寒湿邪,内侵于肺而产生肺痹,症见:胸满,烦躁,喘气,咳嗽。脉痹未愈,再次感受风寒湿邪,内侵于心而产生心痹。症见:心烦,心悸,嗌干,噫气,有时则惊恐不安。肌痹未愈,复感风寒湿邪,内侵于脾而产生脾痹。症见:呕涎,心下痞硬,四肢重着乏力。筋痹未愈,复感风寒湿邪,内侵于肝而产生肝痹。症见:喜饮,小便数多,夜卧则惊太息。骨痹未愈,复感风寒湿邪,内侵于肾而产生肾痹。症见:腹胀,尻以代踵,足挛不伸,脊以代头,伛偻不直。此皆以病时,感受风寒湿邪,及受病之处而命名,曰:五痹。此外还有肠痹,症见:喜饮,便秘,腹不胀且腹泻,腹不泻则腹胀。胞痹,症见:少腹胞中,按如沃汤状而痛,小便秘涩,鼻流清涕之证。三焦之痹附于膀胱,从小道也。胃痹附于大、小二肠,从传化也。胆为清净之府,不受痹邪,故曰:无忧也。周痹在血脉之中随脉上下为病,故同脉痹,但患有定处,不似脉痹左右相移也,现代所说的痛风、流火、历节风,皆行痹之俗名也。

《医宗金鉴》将痹病施治为“痹虚加减小续命,痹实增味五痹汤,麻桂红花芷葛附,虎羊耆草二防羌。”气虚之人,病诸痹也,宜用加减小续命汤。风胜行痹倍防风,寒胜痛痹倍附子,湿胜着痹倍防己,皮痹加黄芪或桂枝,皮脉痹加姜黄或加红花,肌痹加葛根或加白芷,筋痹加羚羊角或川断,骨痹加虎骨或加狗脊。有汗减麻黄,便溏减防己,寒胜减黄芩加干姜,热胜减附子加石膏,加减治之。气血实之人病诸痹也。宜用增味五痹汤,即麻黄、桂枝、红花、白芷、葛根、附子、虎骨、羚羊角、黄芪、甘草、防风、防己、羌活。行痹以羌活、防风为主。痛痹以麻黄、附子为主,着痹以防己、羌活为主,皮痹以黄芪、桂枝皮为主,脉痹以红花、桂枝为主。肌痹以葛根、白芷为主。筋痹以羚羊角为主。医宗金鉴“三痹十全无白术,牛秦续杜细独防,独活加桑除耆续,入藏乘虚久痹方。”痹入藏腑证用三痹汤加减,即十全大补去白术,加牛膝、秦艽、续断、杜仲、细辛、独活、防风,独活寄生汤,即三痹汤加桑寄生除黄芪、续断,意在补益气血的同时祛风除湿:攻补兼施,“蠲痹冷痹身寒厥,附归耆草桂羌防,肌热如火名热痹,羚犀升阳散火散”,意为蠲痹汤即附子、当归、黄芪、炙草、官桂、羌活、防风治疗冷痹之身寒无热,四肢厥冷之症,加味升阳散火汤,即:升阳散火汤加羚犀角,治疗热痹之肌热如火之症。

相关参考

中医治疗产褥感有哪些方法?

中医治疗产褥感染仍以辨证施治为原则,并可配合饮食疗法以期病情早日康复。  内服汤药:  (1)邪毒侵袭型:治以清热解毒,化瘀。方用五味消毒饮(《医宗金鉴》)合生化汤(《傅青主女科》)加减。  处方:双

浅谈毒蛇咬伤的临床辨证施治与施护

【摘要】总结1984~2005年间我院治疗毒蛇咬伤103例,通过规范外治,内服中草药鹅不食草及中医辨证施治与施护,辅以西药对症治疗,取得显著疗效。突出了早期外治的重要性,显示了中草药在治疗毒蛇咬伤方面

颠倒散

颠倒散的基本资料,相关中药材3味。颠倒散的基本资料颠倒散(《金鉴》卷六十五)别名二黄散。处方大黄、硫黄各等分。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酒渣,肺风粉刺。用法用量二黄散(原书卷七十)。颠倒散(《医宗金鉴》卷

浅谈关于中医对体癣病的治疗

体癣是一种皮肤病,也是有一定的传染性,而且这种病的病程一般较长,并且很难一次性除根治愈,当然目前也是有很多办法可以治疗体癣的。这里就为大家讲述一下光宇中医对体癣病的治疗,广大患者朋友们可以参照一下,必

关于卟啉病的中医辨证有哪些要点

关于卟啉病的中医辨证有哪些要点?   关于卟啉病的中医辨证须掌握两个要点,即注意辨腹痛的性质和辨病的轻重。   (1)注意辨腹痛的性质   腹痛的性质可分为气滞痛、瘀血痛、虚痛、实痛、热痛。   气滞

关于卟啉病的中医辨证有哪些要点

关于卟啉病的中医辨证有哪些要点?   关于卟啉病的中医辨证须掌握两个要点,即注意辨腹痛的性质和辨病的轻重。   (1)注意辨腹痛的性质   腹痛的性质可分为气滞痛、瘀血痛、虚痛、实痛、热痛。   气滞

杏苏饮

杏苏饮的基本资料,古籍论述1条,相关中药材12味。杏苏饮的基本资料杏苏饮(《医宗金鉴》卷五十八)处方苏叶枳壳(麸炒)桔梗葛根前胡陈皮甘草(生)半夏(姜炒)杏仁(炒,去皮、尖)茯苓功能主治治痘证初起,风

芎麻汤

芎麻汤的基本资料,相关中药材2味。芎麻汤的基本资料芎麻汤(《医宗金鉴》卷四十三)处方川芎天麻功能主治治头痛眩晕,泛恶欲吐,头重欲倒。用法用量水煎,送服青州白丸子。芎麻汤相关中药材1、天麻别名赤箭,离母

却毒汤

却毒汤的基本资料,相关中药材10味。却毒汤的基本资料却毒汤(《医宗金鉴》卷六十九)处方瓦松马齿苋甘草(生)各15克川文蛤川椒苍术防风葱白枳壳侧柏叶各9克焰消30克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杀虫止痒。治肛门、皮

旱螺散

旱螺散的基本资料,相关中药材5味。旱螺散的基本资料旱螺散(《医学入门》卷八)处方白田螺壳(煅过)、脑子、麝香、轻粉各少许。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下疳疮。用法用量香油调搽。旱螺散(《医宗金鉴》卷六十九)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