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薄荷的处方(二十二)
Posted 处方
篇首语:水往下流,人争上游。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含有薄荷的处方(二十二)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处方1、马勃散处方马勃 薄荷 桔梗 连翘 杏仁 通草
功能主治治风温之邪上郁,耳聤右胀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三
处方2、万金散处方猪胆5~6个 黄连 青黛 薄荷 僵蚕 白矾 朴消各15克
制法腊月初一日取胆,将余药装入胆内,青纸包好,将地掘小坑方深30厘米,以竹横悬此胆在内,候至立春日取出,待风吹去胆皮青纸,研末密收。
功能主治治乳蛾喉闭。
用法用量取少许吹患处。
摘录《仙拈集》卷二
处方3、龟甲汤处方龟甲(醋炙)虎骨(酥炙)各180克 海桐皮 羌活(去芦头)丹参 独活(去芦头)牛膝(去苗,酒浸,切,焙)萆薢 五加皮 酸枣仁(炒)各90克 附子(炮裂,去脐、皮)天雄(炮裂,去脐,皮)天麻(去蒂)防风(去叉)威灵仙(去土)芎藭各75克 当归(切,焙)桂(去粗皮)紫参各90克 薄荷(焙干)180克 槟榔(煨)180克 菖蒲(九节者,去须,泔米浸,切,焙)45克
制法上二十二味,锉如麻豆。
功能主治治中风手足不随,举体疼痛,或筋脉挛急。
用法用量每用24克,加水150毫升、酒150毫升、生姜10片,同煎去滓,取200毫升,于中午,夜卧空腹时分二次温服。要出汗,两次用量一并服。半小时后,饮以热生姜稀粥,厚衣覆盖发汗,慎外风。
摘录《圣济总录》卷五
处方4、四白丹处方白术15克 白芷30克 白茯苓15克 白檀香45克 人参15克 知母9克 缩砂仁15克 羌活7.5克 薄荷10.5克 独活7.5克 防风 川芎各15克 细辛6克 甘草15克 甜竹叶30克 香附子(炒)15克 龙脑1.5克(另研)麝香0.15克(另研)牛黄1.5克 藿香4.5克
制法上二十味,共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丸重3克。
功能主治治中风昏冒。
用法用量临卧服1丸,分五七次嚼之。
摘录《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卷中
处方5、青龙散处方青黛9克 薄荷叶6克 细辛 盆消 川芎 香白芷各15克
功能主治治阳明经风热,齿龈肿痛。
用法用量上药为细末,以指蘸药,擦齿肿处,吐津,误咽不妨,不计时候。
摘录《御药院方》卷九
处方6、当归活血丸处方当归 黄耆 没药 川芎 苍术 荆芥 薄荷 熟地 羌活 菊花 麻黄各等分
制法上药为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
功能主治养血祛风,清肝明目。主风冷久积,血气凝滞,两睑粘眼。
用法用量每次细嚼1丸,食后清茶送下,日三服。血气旺者,去川芎。
备注本方方名原作当归活血煎,今据其剂型改。
摘录《银海精微》卷上
处方7、川芎散处方川芎 细辛 羌活 槐花 石膏 香附子 甘草(炙)各15克 荆芥 薄荷 茵陈 防风(去叉)菊花各30克
制法上十二味,为末。
功能主治主偏正头疼。
用法用量每服6克,食后用茶清调下,一日三次。
注意服药期间,忌食动风发物。
摘录《卫生宝鉴》卷九
处方8、定眩饮处方明天麻 青皮 薄荷 柴胡 半夏各6克 山茱萸 龙胆草 枳壳 黄连各3克
功能主治主头眩眼花。
用法用量水煎,温服。
摘录《丹台玉案》卷四
处方9、藕羹处方藕250克(去皮,薄切)薄荷一握 莼菜250克 豉50克
功能主治治心中烦热,狂言目眩。
用法用量上药以水浓煎,豉汁中作羹,入五味饱食之,饥即再作食之。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九十六
处方10、凉膈散处方川大黄、朴硝、甘草,各二十两;山栀子仁、薄荷叶(去梗)、黄芩,各十两;连翘二斤半。
炮制上粗末。
功能主治治大人、小儿腑脏积热,烦躁多渴,面热头昏,唇焦咽燥,舌肿喉闭,目赤鼻衄,颔颊结硬,口舌生疮,痰实不利,涕唾稠粘,睡卧不宁,谵语狂妄,肠胃燥涩,便溺秘结,一切风壅,并宜服之。
用法用量每二钱,水一盏,入竹叶七片,蜜少许,煎至七分,去滓,食后温服。小儿可服半钱,更随岁数加减服之,得利下住服。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11、加减鸡苏散处方薄荷 阿胶 地黄 柴胡 羚羊角 黄耆 甘草 茜根 黄芩 麦门冬 当归 伏龙肝
制法上锉为散。
功能主治治妇人吐血,心烦昏闷。
用法用量每服12克,用水150毫升。加生姜3片、竹茹半鸡子大,煎至90毫升,温服。
摘录《产科发蒙》卷一
处方12、凉血清脾饮处方生地黄 当归 黄芩 白芍 连翘 防风 薄荷 石菖蒲 甘草
功能主治凉血清脾。治脾经有热,舌头肿痛流血。
用法用量水煎服。伤酒,加青黛;伤厚味,加大黄、枳壳、山楂;脾火,加姜黄连。
摘录《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三
处方13、人中白散处方人中白(溺壶者佳,煅红)60克 孩儿茶30克 黄柏 薄荷 青黛末各18克 冰片1.5克
制法上药共再研极细。
功能主治治小儿口疳、走马疳及牙龈腐烂黑臭者。
用法用量先用温汤漱口,每用少许吹患处,日六至七次。吹后涎从外流为吉,内收涎毒入里为凶。
摘录《外科正宗》卷四
处方14、当归芍药汤处方当归 白术 赤芍 茯苓 泽泻 黄芩 辛夷花 白菊花 干地龙 甘草 薄荷 川芎
功能主治调和气血,行滞化瘀。主鼻窒,邪毒久留,气滞血瘀,鼻甲肿实色暗,呈桑椹样,鼻塞涕多,或黄稠,或粘白,嗅觉迟钝,语言不畅,咳嗽多痰,耳呜不聪,舌质红或有瘀点,脉弦细。
摘录《中医耳鼻喉科学》
处方15、耳脓散处方水龙骨(煅)3克 海螵蛸3克 飞青黛3克 枯矾1.5克 五倍子(炒黄)3克 煅黄鱼齿1.5克 细薄荷1.5克 梅片0.9克 川雅连0.9克 蛀竹屑0.9克 石榴花瓣(炙脆)3克
制法为极细末。
功能主治主耳疳,脓水不止。
用法用量用时取少许吹耳。
摘录《青囊秘传》
处方16、泄泻丸处方苍白术各60克 赤白苓各120克 煨草果60克 神曲150克 甘草90克 川朴180克 广皮180克 木瓜90克 桔梗45克 苏叶210克 半夏135克 防风90克 香薷60克 朱砂120克 炒乌药90克 茶叶60克 大腹皮90克 羌活135克 藿香210克 煨木香90克 紫豆蔻60克 白芷150克 薄荷90克 炒砂仁90克 檀香30克 香附60克
制法上药研末为丸,朱砂为衣,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解表健胃,止泻止痛。治饮食不慎,或感受寒冷,腹痛泄泻,寒热。
用法用量病重每服9克,开水送下,病轻每服6克,小儿病重6克,病轻3克。
摘录《医学碎金录》
处方17、安神镇惊丸处方天竺黄(另研)人参 茯神 南星(姜制)各15克 酸枣仁(炒)麦门冬 当归(酒炒)生地黄(酒洗)赤芍药(炒)各9克 薄荷 木通 黄连(姜汁炒)山栀(炒)辰砂(另研)牛黄(另研)龙骨(煅)各6克 青黛3克(另研)
制法上药为末,蜜为丸,绿豆大。
功能主治小儿急惊风惊退后调理,以预防再惊。
用法用量每服3~5丸,淡姜汤送下。
摘录《保婴撮要》卷三
处方18、宁嗽丸处方南沙参 桑叶 杏仁 茯苓 川贝 姜夏 前胡 薄荷各60克 苏子45克 橘红30克 米仁90克 炙草15克
制法上药为末。
功能主治疏风清热,消痰止咳。治风热咳嗽,痰多色黄,口干咽燥者。
用法用量用川石斛30克 生谷芽60克煎汤法丸。每服9~12克,淡姜汤送下。
摘录《饲鹤亭集方》
处方19、碧天丹处方铜青15克 明矾12克 五倍子3克 白垩土3克 海螵蛸3克 薄荷叶1.5克
制法上六味,俱为末,用老姜汁搅和为丸,如圆眼核大。
功能主治主烂弦风眼。
用法用量每次1丸,用淡姜汤150毫升泡开,以水洗眼弦,每日一次,连用三至四次。
摘录《银海精微》卷下
处方20、天麻白术丸处方天麻(去苗)白术 天南星(炮)半夏(汤洗净)白附子(炮)川芎 白僵蚕(炒,去丝、嘴)寒水石(煅过)薄荷叶(去土)赤茯苓(去皮)旋复花各等分
制法上药为细末,以生姜自然汁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细研雄黄为衣。
功能主治治风湿痰饮,攻冲头目,昏晕重痛,咽膈壅滞不利。
用法用量每服40丸,食后用温生姜、紫苏汤送下。
摘录《杨氏家藏方》卷八
处方21、黄连上清丸处方黄连 黄芩 黄柏 山桅各240克 大黄360克 连翘 姜黄各180克 玄参 薄荷 归尾 菊花各120克 葛根 川芎 桔梗 天花粉各60克
制法上研细末,以蜜为丸。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泻火通便。治三焦热积,心膈烦热,赤眼初起,咽喉疼痛,口舌生疮,小便赤涩。
用法用量每服9克,临卧时用清茶送下。
摘录《饲鹤亭集方》
处方22、菊花通圣散处方防风 连翘 麻黄 薄荷 川芎 当归 芍药 大黄 芒消各15克 石膏 桔梗 黄芩各30克 白术 栀子 荆芥穗各7.5克 滑石90克 甘草60克 菊花45克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治暴发火眼,两睑溃烂,或生风粟。
用法用量每服9克,加生姜3片,水煎,食后服。
摘录《医宗金鉴》卷四十三
处方23、火郁汤处方连翘 薄荷 黄芩 栀子 干葛 柴胡 升麻 白芍
功能主治治火郁于中,四肢发热,五心烦闷,皮肤尽赤。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证治汇补》卷二
处方24、清神养营汤处方麦门冬 当归各3.6克 川芎3克 白芷2.1克 薄荷 甘菊 羌活 栀子各1.5克 甘草1.2克 升麻0.6克
功能主治治头目不清利。
用法用量上锉作一贴,加生姜3片,茶少许,煎服。
摘录《东医宝鉴·外形篇》卷一引《医方集略》
处方25、川芎石膏散处方川芎 芍药 当归 山栀 黄芩 大黄菊花 荆芥 人参 白术各1.5克 滑石12克 寒水石 桔梗各6克 甘草9克 石膏 防风 连翘薄荷各3克 砂仁0.75克
功能主治主风热上攻,头目昏眩痛闷,风痰喘嗽,鼻塞口疮,烦渴淋闭,眼生翳膜,及中风偏枯。
用法用量上药水煎,温服。
注意服药期间,忌食姜、醋、发热物。
摘录《医学入门》卷八
处方26、白屑风酊处方蛇床子40克 苦参40克 土槿皮20克 薄荷脑10克
制法将蛇床子、苦参、土槿皮共研成粗粉。用75%酒精80毫升,先将药粉渗透,放置6小时,然后加入75%酒精920毫升,依照渗漉分次加入法,取得酊剂约1升(不足之数可以加入75%酒精补足),最后加入薄荷脑即成。
功能主治清热燥湿,祛风止痒。治湿热蕴郁,肌肤失养之白屑风。
用法用量擦患处,每日三至五次。
摘录《中医外科临床手册》
处方27、青麟丸处方大黄10千克 黄柏250克 黄芩250克 猪苓250克 赤苓250克 泽泻250克 木通250克 车前子250克 米仁250克 粉萆薢250克 生侧柏250克 玄参250克 广皮250克 薄荷250克 制香附250克
制法上药除大黄外,煎汁去滓,将汁拌大黄蒸黑晒干,将蒸余之汁加黄酒2.5升,再拌大黄,蒸三小时晒干;将锅内余汁拌大黄,再晒干研末。每500克净粉用白蜜120克,炼熟化水泛丸,如椒目大,约成丸9.5千克。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治湿毒疮疡,目赤口碎,头痛齿痛,二便不利。
用法用量每日二次,每次3克,开水吞服。
注意孕妇忌服。
摘录《中药成方配本》
处方28、柴胡复生汤处方藁本 川芎各1克 白芍药1.2克 蔓荆子 羌活 独活 白芷各1克 柴胡1.8克 炙甘草 薄荷 桔梗各1.2克 五味子20粒 苍术 茯苓 黄芩各1.5克
功能主治疏风祛湿,清热和血。主风湿热邪上攻,目赤羞明,泪多眵少,脑巅沉重,睛珠痛应太阳,眼睫无力,常欲垂闭,不敢久视,久视则瘦疼,翳膜陷下者。
用法用量上药作一服。用水30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食后热服。
摘录《原机启微》卷下
处方29、愈风饼子处方川乌15克(炮制)川芎 甘菊 白芷 防风 细辛 天麻 羌活 荆芥 薄荷 甘草(炙)各30克
制法上为细末,水浸蒸饼为剂,捏作饼子。
功能主治祛风散寒。治雷头风。
用法用量每服3~5个饼子,细嚼,茶酒送下,不计时候。
摘录《儒门事亲》卷十二
处方30、蒋氏化毒丹处方犀角 黄连 桔梗 元参 薄荷叶 甘草(生)大黄(生)各30克 青黛15克
制法上药为细末,炼白蜜为丸,每丸重1.8克。
功能主治治孕妇过食辛热之物,热毒凝结,蕴于胞中,以致小儿初生,头面肢体赤如丹涂,热盛便秘者。
用法用量每次1丸,用灯心汤化服。
摘录《医宗金鉴》卷五十一
处方31、醋石榴丸处方酸石榴7颗(去皮,置于一瓷盆子内盛,随炊饭甑上蒸之令烂,即绞取汁)冬消梨20颗(去皮、核,研,绞取汁)羌活30克 犀角屑15克 防风30克(去声头)干薄荷叶30克 茺蔚子15克 白附子15克(炮裂)苦参l5克(锉)人参30克(去芦头)乌喙15克(炮裂,去皮、脐)
制法上药除汁外,捣罗为末,取前二味,煎如膏,和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主紫癜风。
用法用量每服不计时候,以温酒调下20丸。
备注本方在原书中无方名,现据《普济方》卷一一二补。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二十四
处方32、均药处方栀子21克(炒)薄荷叶30克 黄连30克 升麻9克 鸡内金(炙黄,11.5克)
制法上药共为细末。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散结。治咽喉诸症,手术后,患处坚硬,不消不溃者。
用法用量吹患处。
摘录《喉科紫珍集》卷下
处方33、南星膏处方牛胆南星15克 人参 白术 山药 白茯苓 茯神(去木)羌活 甘草(炙)各9克 白僵蚕(去嘴,炒)全蝎(去毒,薄荷汤浸,炙)各9克 辰砂6克(水飞,别研)麝香0.3克
制法上为细末,入辰砂、麝香研匀,炼蜜为丸,如芡实大,金箔为衣。
功能主治祛风退热,消痰镇心。治小儿痰热惊痫,精神不定,恍惚不宁,恐畏多哭。
用法用量每次1丸,食后用薄荷汤化服。
摘录《丹溪心法附余》卷二十二
处方34、通关散处方细辛 薄荷叶 牙皂(去子)雄黄各3克
制法上药研为细末。
功能主治开窍通关。治卒暴中风,昏塞不省,牙关紧急,药不得下咽喉。
用法用量每用少许,吹入鼻中。候喷嚏,然后进药。
摘录《世医得效方》卷十三
处方35、葱豉桔梗汤处方鲜葱白3~5枚 苦桔梗3~4.5克 焦山栀6~9克 淡豆豉9~15克 苏薄荷3~4.5克 青连翘4.5~6克 生甘草2~2.5克 鲜淡竹叶30片
功能主治辛凉解表,疏风清热。主风温、风热初起,头痛身热,微寒无汗,或有汗不多,咳嗽咽干,心烦口渴,舌尖红赤,苔薄黄,脉浮数。现用于感冒、流行性感冒见上述症状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咽阻喉痛者,加紫金锭2粒(磨冲),大青叶9克;胸痞,原方去甘草,加生枳壳6克,白蔻末2.4克;咳甚痰多,加杏仁9克,广橘红4.5克;鼻衄,加生侧柏叶12克,鲜茅根50支。
备注方中葱白、豆豉解肌发表,疏风散邪为君;薄荷、桔梗散风清热,连翘、山栀清热解毒为臣;甘草合桔梗以利咽,淡竹叶清心除烦,共为佐使。诸药合用,共奏辛凉解表,疏风清热之功。
摘录《重订通俗伤寒论》
处方36、响圣破笛丸别名响声破笛丸(《古今医统》卷四十六引《医林集要》)。
处方连翘 桔梗 甘草各75克 薄荷120克 诃子肉(炒)砂仁 大黄各30克 川芎45克 百药煎60克
制法上为细末,鸡子清和为丸,如弹子大。
功能主治治歌讴失音不语。
用法用量每用1丸,临卧噙化。
摘录《仁斋直指附遗》卷八
处方37、川芎丸处方川芎 苏薄荷叶各105克 防风36克细辛7.5克
制法上药研末,蜜和为丸,每丸重15克。
功能主治清上利膈。主膈上风痰。
用法用量临卧用茶嚼下。
摘录《会约医镜》卷八
处方38、凉惊丸处方大黄(煨)15克 黄连15克 龙胆 防风 川芎 薄荷叶各7.5克
制法上为细末,面糊为丸,如粟米大,青黛为衣。
功能主治泻实火,散风热。治小儿惊热,疳瘦乳癣。
用法用量每服3~5丸,加至20丸,温水下。
摘录《保婴集》
处方39、神芎丸处方大黄 黄芩各60克 牵牛 滑石各120克 薄荷 黄连 川芎各15克
制法上为细末,滴水为丸,如小豆大,或炼蜜为丸更佳。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攻下积滞。治热毒积滞为患。头目昏眩,鼻衄如注,口舌生疮,牙痛龈肿,眼目赤肿,烦躁作渴,腹胀便秘,或遍身疮疥,或小儿惊风抽搐。
用法用量温水下10~15丸,以后每服加10丸,一日三次,冷水下亦得,或久病热郁,无问瘦悴老弱,并一切证可下者,始自10丸,以后每服再加10丸,以利为度。或热甚,必须急下者,便服40~50丸,未利再服,以意消息。
注意脾胃虚寒及孕妇忌服。
摘录《宣明论方》卷四
处方40、葱豉荷米煎处方鲜葱白1枚(切碎)淡香豉6克 苏薄荷1.2克(冲)生粳米30粒
功能主治和中发汗。主小儿伤寒初起一二日,头痛身热,怕冷无汗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重订通俗伤寒论》
处方41、退肿膏处方芙蓉叶 地薄荷 耳草叶 泽兰叶 金桐叶 赤牛膝 大黄(另研末)各等分
制法上药捣烂。
功能主治消肿止痛。治头部或其他部位外伤破损。
用法用量敷贴伤处,中间留孔出气,用泽兰叶烫软贴住,冬日用芭蕉叶,每日换药一次,用茶洗伤处。
摘录《证治准绳·疡医》卷六
处方42、透疹凉解汤处方桑叶 甘菊 薄荷 连翘 牛蒡子 赤芍 蝉衣 紫花地丁 黄连 藏红花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治风痧。邪热炽盛,高热口渴,心烦不宁,疹色鲜红或紫暗,疹点较密,小便黄少,舌质红,苔黄糙。
用法用量水煎服。渴甚,加天花粉、鲜芦根清热生津;大便干结,加全瓜蒌润肠通便。
备注方中桑叶、菊花、薄荷、牛蒡子、蝉衣疏风清热,连翘、黄连、紫花地丁清热解毒;赤芍、红花凉血活血。热清毒解,风散血和,则上述诸证自退。
摘录《中医儿科学》
处方43、羚角荷翘汤处方羚角片3克 苏薄荷2.4克 青连翘 夏枯花 苦丁茶 焦栀皮各4.5克 鲜荷叶边9克 鲜青菊叶7片
功能主治治风热头风。头痛经久不愈,时作时止。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重订通俗伤寒论》
处方44、解郁汤处方人参3克 白术15克(土炒)白茯苓9克 当归30克(酒洗)白芍30克(酒炒)枳壳1.5克(炒)砂仁3粒(炒,研)山栀子9克(炒)薄荷6克
功能主治解郁健脾,养血柔肝。治妊娠子悬胁痛。因怀抱忧郁,致胎动不安,两胁闷而疼痛,如弓上弦。
用法用量水煎,服一剂而闷痛除,二剂而子悬定,至三剂而全安。去栀子,再多服数剂不复发。
备注方中枳壳,薄荷理气解郁;白芍、当归养血和血,柔肝缓急;山栀子清肝泄热;人参、白术、茯苓益气扶脾,砂仁行气调中。配合同用,适用于肝郁脾虚、胎气上逆者。
摘录《傅青主女科》卷下
处方45、川芎丸别名大川芎丸(《医门法律》卷五)。
处方川芎 龙脑薄荷(叶,焙干)各2.35千克细辛(洗)150克 防风(去苗)780克 桔梗3.12千克 甘草(爁)1.09千克
制法上药研为细末,炼蜜搜和,每45克,分作50丸。
功能主治疏风化痰,利咽喉,清头目。主头痛眩晕,心忪烦热,颈项紧急,肩背拘倦,肢体烦疼,皮肤瘙痒,头昏目疼,鼻塞声重,面上游风,状如虫行。
用法用量每服一丸,细嚼,食后及临卧时用腊茶清送下。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一
处方46、川芎茶调散别名茶调散(《世医得效方》卷十)。
处方薄荷叶(不见火)240克 川芎 荆芥(去梗)各120克 香附子(炒)250克(别本作细辛去芦30克)防风(去芦)45克 白芷 羌活 甘草(爁)各60克
制法上药研为细末。
功能主治疏风止痛。主风邪头痛,或偏或正,或巅顶作痛,作止无时,或见恶寒发热,目眩鼻塞,舌苔薄白,脉浮者。
用法用量每服6克,食后用茶清调下。
备注方中川芎善治少阳经头痛(头项两侧痛),羌活善治太阳经头痛(后脑、前额痛),白芷善治阳明经头痛(眉棱、额骨痛),均为主药;荆芥、薄荷、防风升散上行,疏散上部风邪;香附行气宽中,兼能疏风(现配方多用细辛,祛风散寒止痛),配合荆、防、薄荷,增强疏风止痛之效;甘草和中益气,调和诸药,使升散不致耗气;用茶清调服,乃取茶叶苦寒之性,既能上清风热,又能监制风药过于温燥升散,使之升中有降。诸药合用,共奏疏风止痛之功。按:本方用法,《世医得效方》卷十作每服6克,葱白、茶清调下;用葱涎调贴两太阳穴,除痛甚者特效。又用朴消少许,吹入鼻中立愈。左痛吹右,右痛吹左。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二
处方47、养阴清肺汤处方生地6克 麦冬3.6克 甘草15克 元参4.5克 贝母2.5克(去心)丹皮2.5克 薄荷1.5克 炒白芍2.4克
药理作用抗白喉杆菌 《福建中医药》1964(5):1~12,实验结果表明,本方对白喉杆菌有较高的抑菌和杀菌能力,对白喉杆菌在体外也有很高的“中和”作用,既破坏毒素的毒性,也破坏毒素的抗原性。其中抗菌力较强的药物为生地、丹皮、甘草;而中和毒性能力较强的有玄参、麦冬、贝母;白芍在两方面作用均较明显;而薄荷在两方面作用均较差。抗菌力量与“中和”毒素力量似乎是两种独立性能。从原方中减去任何一味药,其抗菌作用都比原方为低,而“中和”毒性能力,则没有明显影响。
功能主治养阴清肺。治白喉。喉间起白如腐,不易拨去,咽喉肿痛,初起发热,或不发热,鼻干唇燥,或咳或不咳,呼吸、有声,喘促气逆,甚至鼻翼掮动,脉数。
用法用量水煎服。体虚,加大熟地;热甚,加连翘,去白芍;燥甚,加天冬、茯苓。
备注本方所治白喉,多属肺肾阴虚,复感时邪疫毒所致。治当滋养阴液,清肺解毒。方中生地养肾阴,麦冬养肺阴,玄参养阴增液,并可清热解毒,三者配伍,养阴清热之功益显;丹皮凉血而消肿;贝母润肺止咳,清热化痰;薄荷辛凉疏解,散邪利咽;甘草解毒,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共奏养阴清肺之功。
摘录《重楼玉钥》卷上
处方48、化毒清表汤处方前胡 干葛 知母 连翘 桔梗 炒牛蒡子各2.1克 木通1.8克 玄参3克 黄连(酒炒)防风 栀仁(炒黑)各0.9克 薄荷 黄芩(酒炒)各1.5克 天花粉 地骨皮各2.4克 淡竹叶3克 生甘草(去皮)0.9克 灯心50寸
功能主治解毒透疹。治麻疹发疹期,红肿太甚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麻科活人全书》卷二
处方49、保和汤处方知母 贝母 天门冬 麦门冬 款花各9克 天花粉 薏仁 五味子各6克 粉草 兜铃 紫菀 百合 桔梗各3克 阿胶 当归 地黄各12克 紫苏 薄荷各4克
制法上药研成粗末。
功能主治主劳证久嗽,肺燥成瘘者。血盛,加蒲黄、茜根、藕节、大蓟、小蓟、茅根;痰盛,加南星、半夏、橘红、茯苓、枳壳、枳实;热盛,加大黄、山栀、黄连、黄柏、黄芩、连翘;风盛,加防风、荆芥、旋复、甘菊、细辛、香附子;寒盛,加人参、芍药、桂皮、麻黄、腊片;喘甚,加桑白皮、陈皮、大腹皮、苏子、卜子、葶苈子。
用法用量用水700毫升,加生姜3片,煎至150毫升,去滓,加饴糖1匙入药汁内,食后服。可与保真汤相间服之。
备注《十药神书》(陈修园注本)中此方有杏仁、百部,无麦门冬。
摘录《修月鲁般经后录》引《十药神书》(录自《医方类聚》卷一五○)
处方50、芳香逐秽汤处方广藿香 全青蒿 佩兰各4.5克 白蔻仁2.4克 薄荷2克 苦杏仁9克 广郁金6克 扁豆花4.5克 金银花6克 西瓜翠衣9克 荷花瓣2朵
功能主治清凉涤暑,芳香逐秽。主暑夹秽恶,伤子三焦气分,面垢,头胀痛,身热汗少,烦渴胸闷,腹痞哕逆,腹痛,溲赤短少,舌黄糙腻而燥,脉滞涩。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暑病证治要略》
处方51、上清丸处方川芎500克 连翘3千克 白芷3千克 防风1千克 大黄6千克 菊花3千克 薄荷500克 桔梗1千克 黄柏2千克 黄芩5千克 栀子(炒)1千克 荆芥500克
制法上药共研为细扮,过罗。用冷开水泛为小丸。
功能主治清热散风,消肿止痛。治肺胃积热,风火牙疼,头目眩晕,大便秘结,小便赤黄。
用法用量每服6克,温开水送下。
注意孕妇忌服。
摘录《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
处方52、甘露消毒丹别名普济解毒丹(《温热经纬》卷五)、甘露消毒丸(《中药制剂手册》)。
处方飞滑石450克 淡芩300克 茵陈330克 藿香120克 连翘120克 石菖蒲180克 白蔻120克 薄荷120克 木通150克 射干120克 川贝母150克
制法上药研末。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化浊解毒。治瘟疫、暑温、湿温,邪在气分。发热目黄,胸闷腹胀,肢酸咽肿,丹疹,颐肿口渴,泄泻,舌苔薄白或厚腻,或舌心干焦。亦治疟痢、淋浊、疮疡,现用于急性胃肠炎、肠伤寒、传染性黄疸型肝炎、钩端螺旋体病等属湿热并重者。
用法用量每服9克,开水调服,一日二次。或以神曲糊为丸,如弹子大,开水化服。
备注方中重用滑石、茵陈,配木通,以清热利湿;黄芩、连翘合贝母、射干以清热解毒,利咽散结;石菖蒲、白豆蔻、藿香、薄荷芳香化湿浊,宜畅气机。共成清热利湿,化浊解毒之功。
摘录《医效秘传》卷一
处方53、甘露内消丸处方薄荷叶30克 川芎6克 桔梗(去芦头)9克 甘草3克 人参 诃子各1.5克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皂角子大,朱砂为衣。
功能主治治咽喉肿痛,口舌生疮。
用法用量每服1丸,噙化咽下,不拘时。
摘录《丹溪心法附余》卷十
处方54、无比散处方青黛 白僵蚕 甘草 马牙消 板蓝根 紫河车 薄荷 桔梗各等分
制法上为细末,和匀,炼蜜为丸。
功能主治治咽喉肿痛。
用法用量含化。
摘录《洁古家珍》
处方55、绿袍散处方薄荷15克 青黛7.5克 硼砂7.5克 儿茶9克 甘草9克 黄柏3克 铜青 冰片各3克 元明粉 百药煎各7.5克 荆芥15克
制法共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痘疹误服辛热之药,以致热毒蕴结,咽喉肿痛,口舌生疮,赤眼肿痛。
用法用量每用0.4~0.8克,点舌上,令其自化,或并花水调点。
摘录《治疹全书》卷下
处方56、地黄煎丸处方生地黄汁1.2升 生杏仁汁600毫升 薄荷汁600毫升 生藕汁600毫升 鹅梨汁600毫升法酒1.2升 白蜜120毫升 生姜汁600毫升 柴胡120克(去芦,焙)木香120克 人参60克 白茯苓60克 山药60克 柏子仁60克 远志60克(去心)白术60克 桔梗60克 枳实60克(麸炒)秦艽90克(去芦)麝香6克(另研)熟地黄120克
制法前八味,入陶瓷器内慢火熬成膏,再将后十三味研为末,入膏中拌匀,捣制成药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主骨蒸劳热。
用法用量每服20丸,饭后以甘草汤送下,每日三次。
备注本方方名原作地黄煎,与剂型不符,现据《妇人大全良方》卷五改。
摘录《中藏经》卷下
处方57、益气清金汤处方苦桔梗9克 黄芩6克 浙贝母(去心,研)麦冬(去心)牛蒡子(炒,研)各4.5克 人参 白茯苓 陈皮 生栀子(研)薄荷 生甘草各3克 紫苏1.5克 竹叶30片
功能主治益气清肺。治肺经郁热,更兼多语损气,致成喉瘤,形如元眼,红丝相裹,或单或双,生于喉旁者。
用法用量用水600毫升,煎至200毫升,空腹时服。滓再煎服。
摘录《医宗金鉴》卷六十六
处方58、法制贝母处方五味子(炙)192克 甘草1.44千克 橘红192克 硼砂(炒)180克 薄荷96克 乌梅276克
制法以上共六味,煎熬澄清,去滓成汁,再入去心贝母3.84千克,加入药汁内搅匀,晒干即成。
功能主治清肺止咳,化痰定喘。主肺经热盛,虚火上蒸,咳嗽痰喘。
用法用量每次用3克,煎汤服用,或噙化亦可。
摘录《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
处方59、银翘散去豆豉加生地丹皮大青叶倍玄参方处方银花30克 连翘30克 桔梗18克 薄荷18克 竹叶12克 牛蒡子18克 荆芥12克 生甘草15克 细生地12克 大青叶9克 丹皮9克 玄参30克
制法上杵为散。
功能主治清凉解肌,芳香透络。治太阴温病,发汗而汗不出,以致发疹者。
用法用量加苇根,水煎服。
备注温病发疹,为邪热郁于太阴,走窜血分,故用银翘散清凉解肌,芳香透络。去豆豉之辛温,加入甘寒凉血之生地、大青叶、丹皮,倍加元参,以去血分之热,透疹外出。
摘录《温病条辨》卷一
处方60、飞蛇散处方蛇总管9克 乌桕叶9克 芙蓉叶9克 蒲公英9宽.银花叶9克 荆芥9克 黄柏9克 薄荷9克 枯矾9克 樟脑3克 冰片3克
制法上药研末搅匀,装入罐内备用。
功能主治主治急性湿疹。
用法用量患部糜烂渗水,以温水调和,涂患处,日三四次。
摘录《中医皮肤病学简编》
警告!本文使用信息聚合技术汇集而成,仅作学习、研究之用,切不可照本宣科、照猫画虎,身体有恙应尽早就医。本文资料绝大部分注明了出处,但不对信息的正确性负责,更不对使用本文信息导致的后果负责。
相关参考
处方1、活血解毒汤处方防风、荆芥、生地、赤芍、当归、连翘、牛子、黄连、紫草、甘草、苍术、薄荷、川芎、木通各等分。功能主治活血解毒。主痘后余毒。用法用量方中苍术,《简明医彀》作“白术”;《种痘新书》作“
处方1、不换金丹处方荆芥穗白僵蚕(炒)天麻甘草(炙)各30克羌活(去芦)川芎白附子(生用)川乌头(生用)细辛(去叶)蝎梢(去毒,炒)藿香叶各15克薄荷90克防风30克制法上为细末,炼蜜和丸,如弹子大。
处方1、拨云神应散处方黄连2钱,当归3钱,防风3钱,细辛2钱,南薄荷叶3钱,赤芍3钱,黄芩2钱,甘菊花3钱,荆芥穗3钱。制法水5碗浸药,春、秋3日,夏2日,青布1方,滤汁听用;再用炉甘石4两,入倾银罐
处方1、活血解毒汤处方防风、荆芥、生地、赤芍、当归、连翘、牛子、黄连、紫草、甘草、苍术、薄荷、川芎、木通各等分。功能主治活血解毒。主痘后余毒。用法用量方中苍术,《简明医彀》作“白术”;《种痘新书》作“
处方1、八宝丹处方珍珠(豆腐煮)1钱,滑石1钱,炉甘石2钱(薄荷水煮,火煅),硼砂8分,乳香1钱,荸荠粉1钱。功能主治跌打损伤。摘录《跌损妙方》处方2、甘桔消痰饮处方桔梗1钱,豆根1钱,栀子5分,连翘
处方1、麝香祛痛搽剂处方麝香3.3g红花10g樟脑300g独活10g冰片200g龙血竭3.3g薄荷脑100g地黄200g三七3.3g性状本品为橙色的澄清液体;气芳香。炮制以上九味,取麝香、三七、红花,
处方1、清心凉膈散别名桔梗汤(《温热经纬》卷五)。处方连翘120克甘草60克黄芩(酒炒)薄荷栀子各30克桔梗60克石膏150克功能主治清心凉膈,宣肺透疹。治疫疹初起。用法用量上为粗末。每服9~15克,
处方1、败毒散处方柴胡、前胡、川芎、枳壳、羌活、独活、茯苓、桔梗、人参、甘草、生姜、薄荷来源虚人而感风寒湿邪,邪正交争于肌腠之间,正虚不能祛邪外出,故憎寒壮热而无汗,头项强痛,肢体酸痛。风寒犯肺,肺气
处方1、加减甘露消毒丹处方茵陈山栀黄芩石菖蒲藿香白蔻薄荷滑石木通枳壳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湿退黄。治湿热发黄,身热倦怠,胸闷懒食,小便短黄。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杂病证治新义》处方2、桑白皮散处方桑白皮
处方1、金仙膏别名开郁消积膏处方苍术5两,上白术4两,羌活3两,川乌3两,姜黄3两,生半夏(姜制)3两,乌药3两,川芎3两,青皮3两,生大黄3两,生香附2两,炒香附2两,生灵脂2两,炒灵脂2两,生延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