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薄荷的处方(二十)
Posted 处方
篇首语: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含有薄荷的处方(二十)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处方1、麝香祛痛搽剂处方麝香3.3g 红花10g 樟脑300g 独活10g 冰片200g 龙血竭3.3g 薄荷脑100g 地黄200g 三七3.3g
性状本品为橙色的澄清液体;气芳香。
炮制以上九味,取麝香、三七、红花,分别用50%乙醇100ml分三次浸渍,每次7天,合并浸渍液,滤过,滤液备用;地黄用50%乙醇1000ml分三次浸渍,每次7天,合并浸渍液,滤过,滤液备用;血竭、独活分别用乙醇100ml分三次浸渍,每次7天,合并浸渍液,滤过,滤液备用;冰片、樟脑加乙醇1000ml搅拌使溶解,再加入50%乙醇7000ml,混匀,加入上述各浸渍液,混匀;将薄荷脑用适量50%乙醇溶解,加入上述药液中,加50%乙醇至总量为10000ml,混匀,静置,滤过,即得。
功能主治活血祛瘀,疏通经络,消肿止痛。用于各种跌打损伤,瘀血肿痛,风湿瘀阻,关节疼痛。
用法用量外用,涂搽患处,按摩5~10分钟至患处发热,一日2~3次;软组织扭伤严重或有出血者,将药液浸湿的棉垫敷于患处。
注意孕妇慎用;乙醇过敏者禁用。
规格每瓶装56ml
贮藏遮光,密封,置凉暗处。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2、川芎茶调散处方薄荷叶(不见火)八两,川芎、荆芥(去梗),各四两。香附子(炒)八两(别本作细辛去芦一两),防风(去芦)一两半,白芷、羌活、甘草、各二两。
炮制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丈夫、妇人诸风上攻,头目昏重,偏正头疼,鼻塞声重;伤风壮热,肢体烦疼,肌肉蠕动,膈热痰盛,妇人血风攻注,太阳穴疼,但是感风气,悉皆治之。常服清头目。
用法用量每服二钱,食后,茶清调下。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3、西瓜霜润喉片处方西瓜霜、冰片、薄荷素油、薄荷脑
性状为淡红色的片;气芳香,味甜而辛凉。
炮制以上四味,西瓜霜粉碎成细粉,加入蔗糖粉、糊精,取枸橼酸及胭脂红适量,加水使溶解,与上述粉末混匀,制成颗粒,干燥,加入薄荷素油、薄荷脑及橘子香精适量,混匀,密闭,压制成片,即得。
功能主治清音利咽,消肿止痛。用于防治咽喉肿痛,声音嘶哑,喉痹,喉痈,喉蛾,口糜,口舌生疮,牙痈;急、慢性咽喉炎,急性扁桃体炎,口腔溃疡,口腔炎,牙龈肿痛等病。
用法用量含服,每小时含化小片2~4片,大片1~2片。
规格每片重(l)0.6g(2)1.2g
贮藏密封,避光。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4、川贝枇杷糖浆处方川贝母流浸膏45ml 桔梗45g 枇杷叶300g 薄荷脑0.34g
性状本品为棕红色的粘稠液体;气香,味甜、微苦、凉。
炮制以上四味,川贝母流浸膏系取川贝母45g,粉碎成粗粉,照流浸膏剂与浸膏剂项下的渗漉法(附录ⅠO),用70%乙醇作溶剂,浸渍5天后,缓缓渗漉,收集初漉液38ml,另器保存,继续渗漉,俟可溶性成分完全漉出,续漉液浓缩至适量,加入初漉液,混合,继续浓缩至45ml,滤过;将桔梗和枇杷叶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2.5小时,第二次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适量,加入蔗糖400g及防腐剂适量,煮沸使溶解,滤过,滤液与川贝母流浸膏混合,放冷,加入薄荷脑和适量杏仁香精的乙醇溶液,随加随搅拌,加水至1000ml,搅匀,即得。
功能主治清热宣肺,化痰止咳。用于风热犯肺,内郁化火所致的咳嗽痰黄或吐痰不爽,咽喉肿痛,胸闷胀痛,感冒咳嗽及慢性支气管炎见上述证候者。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0ml,一日3次。
贮藏密封,置阴凉处。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5、活命金丹处方贯众、甘草、板蓝根、甜硝、干姜,各一两。龙脑(研)、麝香(研)、青黛,各三钱。牛黄(研)、牛犀、珠子末、薄荷,各半两。大黄(一两半)、辰砂(四钱.另研.一半一半为衣)、桂心(三两)
炮制上为细末,与研药和匀,炼蜜同水浸蒸饼为剂,每两作十丸,以朱砂为衣,就湿以真金箔为衣。腊月合,磁器收贮,多年不坏。
功能主治治中风不语,半身不遂,肢节顽痹,痰涎上潮,咽嗌不利,饮食不下,牙关紧,及解一切毒酒毒,发热腹胀,大小便不利,胸膈痞满,上实下虚,气闭面赤,汗后余热不退,劳病诸药不治,无问老幼男子妇人,俱宜服之。
用法用量如疗风毒,茶清化下;解药毒,新冷水化下;汗后余热,劳病及小儿惊,热薄荷汤化下。已上并量病人大小加减用之,大有效。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处方6、暑症片处方猪牙皂80g 细辛80g 薄荷69g 广藿香69g 木香46g 白芷23g 防风46g 陈皮46g 半夏(制)46g 桔梗46g 甘草46g 贯众46g 白矾(煅)23g 雄黄57g 朱砂57g
性状为浅棕黄色的片;气香,味辛。
炮制上十五味,朱砂、雄黄分别水飞成极细粉;猪牙皂、细辛、白芷、白矾、木香粉碎成细粉,过筛;广藿香、薄荷、陈皮提取挥发油,并滤取药汁;桔梗、防风、贯众、半夏、甘草加水煎煮,煎液与上述药汁合并,浓缩至适量,加淀粉成浆,加入上述粉末,制成颗粒,低温干燥,加入广藿香等挥发油,混匀,压制成1000片,即得。
功能主治祛寒辟瘟,化浊开窍。用于夏令中恶昏厥,牙关紧闭,腹痛吐泻,四肢发麻。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2片,一日2~3次;必要时将片研成细粉,取少许吹入鼻内取嚏。
注意孕妇禁用。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7、通窍鼻炎片处方苍耳子(炒)120g 防风90g 黄芪150g 白芷90g 辛夷90g 白术(炒)90g 薄荷30g
性状为糖衣片,除去糖衣后显黄棕色;味微苦、辛凉。
炮制上七味,取白芷、白术50g粉碎成细粉,剩余白术及其余苍耳子等五味,加水煎煮二次,每次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8~1.32(80℃)的清膏,与上述粉末混匀,干燥,粉碎,制粒,压制成600片,包糖衣,即得。
功能主治散风消炎,宣通鼻窍。用于鼻渊,鼻塞,流涕,前额头痛;鼻炎,鼻窦炎及过敏性鼻炎。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5~7片,一日3次。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8、黄氏响声丸处方薄荷、浙贝母、连翘、蝉蜕、胖大海、酒大黄、川芎、儿茶、桔梗、诃子肉、甘草、薄荷脑
性状为糖衣或炭衣浓缩丸,除去包衣后显褐色或棕褐色;味苦、清凉。
炮制上十二味,除薄荷脑外,取大黄、川芎、诃子肉、浙贝母、薄荷、儿茶粉碎成粗粉,其余连翘等五味加水煎煮二次,每次1.5小时,合并煎液,静置沉淀,滤过,滤液浓缩至适量,与大黄等粗粉拌匀,干燥,粉碎成细粉,过筛(80目),加入薄荷脑,混匀。制成糖衣丸,或制成每丸重0.1g或每丸重0.133g的炭衣丸,即得。
功能主治疏风清热,化痰散结,利咽开音。用于急、慢喉喑,风热外束,痰热内盛,声音嘶哑,咽喉肿痛,咽干灼热,咽中有痰,或寒热头痛,或便秘尿赤;急、慢性喉炎及声带小结、声带息肉初起见上述证候者。
用法用量口服,炭衣丸一次8丸(每丸重0.1g)或6丸(每丸重0.133g),糖衣丸一次20丸,一日3次,饭后服用;儿童减半。
注意胃寒便溏者慎用。
规格(1)每瓶装400丸(糖衣丸)(2)每丸重0.1g(炭衣丸)(3)每丸重0.133g(炭衣丸)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9、牛黄镇惊丸处方牛黄80g 全蝎300g 僵蚕(炒)100g 珍珠100g 麝香40g 朱砂100g 雄黄100g 天麻200g 钩藤100g 防风20g 琥珀60g 胆南星100g 白附子(制)100g 半夏(制)100g 天竺黄100g 冰片40g 薄荷100g 甘草400g
性状为黄棕色的水蜜丸、小蜜丸或大蜜丸;气微香,味甜、微凉略苦。
炮制以上十八味,除牛黄、麝香、冰片外,雄黄、朱砂分别水飞成极细粉,珍珠水飞或粉碎成极细粉;其余全蝎等十二味粉碎成细粉;将牛黄、麝香、冰片研细,与上述粉末配研,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加炼蜜35~50g与适量的水,泛丸,低温干燥,制成水蜜丸;或加炼蜜110~140g制成小蜜丸或大蜜丸,即得。
功能主治镇惊安神,祛风豁痰。用于小儿惊风,高热抽搐,牙关紧闭,烦燥不安。
用法用量口服,水蜜丸一次1g,小蜜丸一次1.5g,大蜜丸一次1丸,一日1~3次,三岁以内小儿酌减。
规格大蜜丸每丸重1.5g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10、龟甲汤处方龟甲(醋炙.六两)虎骨(酥炙.六两)海桐皮(三两)羌活(去芦)丹参(三两)独活(去芦.三两)萆薢(三两)牛膝(去苗.酒浸.切焙.三两)五加皮(三两)酸枣仁(炒.三两)附子(炮裂.去皮脐.二两半)天雄(炮裂.去皮脐.二两半)天麻(去蒂.二两半)防风(去叉.二两半)威灵仙(去土.二两半)川芎(二两半)当归(切焙.三两)桂心(三两)紫参(三两)薄荷(焙.六两)槟榔(煨.六两)石菖蒲(九节者米泔浸.切焙.一两半)
功能主治治中风手足不随,举体疼痛,或经脉挛急。
用法用量上挫如麻豆,每用八钱匕,水一盏,酒一盏,生姜十片,同煎去滓,取一大盏,温分三服,空心午夜卧服出汗,并二服,如人行五里,以热生姜稀粥投,厚衣覆汗出,慎外风。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处方11、搐鼻通天散处方川芎(一钱)细辛(一钱)藜芦(一钱)白芷(一钱)防风(一钱)薄荷(一钱)猪牙皂角(炙.去皮.三个)
功能主治治卒中风倒地,牙关紧急,人事昏沉。
用法用量上为细末,用芦筒纳药,每用少许吹入鼻中。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处方12、脑立清丸处方磁石200g 赭石350g 珍珠母100g 清半夏200g 酒曲200g 酒曲(炒)200g 牛膝200g 薄荷脑50g 冰片50g 猪胆汁350g(或猪胆粉50g)
性状为深褐色的水丸;气芳香,味微苦。
炮制上十味,先将磁石、赭石、珍珠母、清半夏、牛膝、酒曲、炒酒曲七味分别粉碎成细粉,过筛,取出赭石粉100g留作包衣用。薄荷脑、冰片研成细粉,与上述粉末配研,过筛。猪胆汁加水适量,煮沸,滤过,用胆汁水泛丸;或薄荷脑、冰片研成细粉,与上述粉末及猪胆粉配研均匀,过筛,用水泛丸。用赭石粉包衣,40℃低温干燥,即得。
功能主治平肝潜阳,醒脑安神。用于肝阳上亢,头晕目眩,耳鸣口苦,心烦难寐;高血压见上述证候者。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0粒,一日2次。
注意孕妇及体弱虚寒者忌服。
规格每10粒重1.1g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13、安阳精制膏处方生川乌24g 生草乌24g 乌药24g 白蔹24g 白芷24g 白及24g 木鳖子24g 关木通24g 木瓜24g 三棱24g 莪术24g 当归24g 赤芍24g 肉桂24g 大黄48g 连翘48g 血竭10g 阿魏10g 乳香6g 没药6g 儿茶6g 薄荷脑8g 水杨酸甲酯8g 冰片8g
性状为微红色的片状橡胶膏;气芳香。
炮制上二十四味,血竭、乳香、没药、阿魏、儿茶粉碎成粗粉,用90%乙醇制成相对密度为1.05的流浸膏,待冷后加入薄荷脑、水杨酸甲酯、冰片,混匀。其余生川乌等十六味,加水煎煮三次,第一、二次各3小时,第三次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5~1.30(80℃)的清膏。与上述流浸膏合并,混匀,另加8.5~9.0倍重的由橡胶、松香等制成的基质,制成涂料,进行涂膏,盖衬,切成小块,即得。
功能主治消积化症,逐瘀止痛,舒筋活血,追风散寒。用于症瘕积聚,风寒湿痹,胃寒疼痛,手足麻木。
用法用量贴患处。
注意用于症瘕积聚时,患者忌食不易消化的食物。
规格8cm×0.5cm
贮藏密闭,置阴凉处。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14、牛黄降压丸处方羚羊角、珍珠、水牛角浓缩粉、牛黄、冰片、白芍、党参、黄芪、草决明、川芎、黄芩素、甘松、薄荷、郁金
性状为黄棕色的小蜜丸或大蜜丸;气微香,味微甜、苦,有清凉感。
炮制以上十四味,除牛黄、冰片、水牛角浓缩粉外,珍珠水飞或粉碎成极细粉;羚羊角锉研成细粉;其余白芍等九味粉碎成细粉;将牛黄、冰片、水牛角浓缩粉研细,与上述粉末配研,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加炼蜜65~75g制成小蜜丸,或加炼蜜100~120g制成大蜜丸,即得。
功能主治清心化痰,镇静降压。用于肝火旺盛,头晕目眩,烦燥不安,痰火壅盛;高血压。
用法用量口服,小蜜丸一次20~40丸,一日2次;大蜜丸一次1~2丸,一日1次。
注意腹泻者忌服。
规格(1)小蜜丸每20丸重1.3g(2)大蜜丸每丸重1.6g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15、搜风丸处方南星、人参、茯苓,各半两。干生姜、寒水石、白矾、半夏,各一两。蛤粉、大黄、黄芩,各二两。牵牛末、滑石,各四两。薄荷叶(半两)、藿香(二钱半)。
炮制上为末,滴水丸,如小豆大。
功能主治治邪风上逆,以致上实下虚,风热上攻,眼目昏朦,耳鸣鼻塞,头痛眩晕,燥热上壅,痰逆涎嗽,心腹痞痛,大小便结滞。常服清利头目,开通?a href='http://www.baiven.com/baike/224/271879.html' target='_blank' style='color:#136ec2'>乔希隙髂浚ㄑ魉骋场?/p>
用法用量每服十丸,加至二十丸,用生姜汤下,日进三服。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处方16、碧玉散处方羌活 踯躅花 薄荷 川芎 防风 蔓荆子 细辛 荆芥 白芷各3克 风化消 石膏(煅)青黛 黄连各9克 鹅不食草90克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清热散风,活血止痛。主目赤肿痛,昏暗羞明,隐涩疼痛,风痒头重,脑鼻酸痛,翳膜胬肉,眵泪稠粘,卷毛倒睫。
用法用量每用少许,吹鼻中,每日三次。
摘录《审视瑶函》卷六
处方17、复方牵正膏处方白附子、地龙、全蝎、僵蚕、川芎、白芷、当归、赤芍、防风、生姜、樟脑、冰片、薄荷脑、麝香草酚
性状为浅棕色或浅棕绿色的片状橡胶膏;气芳香。
炮制上十四味,除樟脑、冰片、薄荷脑和麝香草酚外,其余白附子等十味粉碎成粗粉,照流浸膏剂与浸膏剂项下的渗漉法(附录ⅠO),用85%乙醇作溶剂,浸渍,渗漉,收集漉液,漉液回收乙醇并浓缩至相对密度约为1.05,与樟脑、冰片、薄荷脑和麝香草酚混匀,加入约4倍量重的由橡胶、松香、氧化锌、凡士林和羊毛脂制成的基质,制成涂料,进行涂膏,切段,盖衬,切成小块,即得。
功能主治舒经活络,调和气血。用于风邪中络,口眼歪斜,肌肉麻木,筋骨疼痛。
用法用量外用,贴敷于患侧相关穴位。贴敷前,将相关穴位处用温水洗净或酒精消毒。
注意使用过程中如有皮肤过敏,可暂停用药;贴敷期间应防受风寒;开放性创伤忌用。
规格(1)4cm×6.5cm(2)6.5cm×10cm
贮藏密闭,置阴凉干燥处。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18、皂角圆处方皂角(捶碎.以水一十八两六钱揉汁.用蜜一斤.同熬成膏),干薄荷叶、槐角,各五两。青橘皮(去瓤)、知母、贝母(去心.炒黄)、半夏(汤洗七次)、威灵仙(洗)、白矾(枯过)、甘菊(去枝),各一两。牵牛子()二两。
炮制上为末,以皂角膏搜和为圆,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风气攻注,头面肿痒,遍身拘急,痰涎壅滞,胸膈烦闷,头痛目眩,鼻塞口干,皮肤瘙痒,腰脚重痛,大便风秘,小便赤涩,及咳嗽喘满,痰唾稠浊,语涩涎多,手足麻痹,暗风病,偏正头痛,夹脑风,妇人血风攻注遍身疼痛,心怔烦躁,瘾疹瘙痒,并宜服之。
用法用量每服二十圆,食后,生姜汤下。痰实咳嗽,用蛤粉汁下;手足麻痹,用生姜薄荷汤下;语涩涎盛,用荆芥汤下;偏正头疼、夹脑风,用薄荷汤下。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19、小儿至宝丸处方紫苏叶50g 广藿香50g 薄荷50g 羌活50g 陈皮50g 白附子(制)50g 胆南星50g 白芥子(炒)30g 川贝母50g 槟榔50g 山楂(炒)50g 茯苓200g 六神曲(炒)200g 麦芽(炒)50g 琥珀30g 冰片4g 天麻50g 钩藤50g 僵蚕(炒)50g 蝉蜕50g 全蝎50g 牛黄6g 雄黄50g 滑石50g 朱砂10g
性状为橙黄色至棕黄色的大蜜丸;气微香,味微苦,有辛凉感。
炮制以上二十五味,除牛黄、冰片外,雄黄、朱砂分别水飞成极细粉;其余紫苏叶等二十一味粉碎成细粉;将牛黄、冰片研细,与上述粉末配研,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加炼蜜110~140g制成大蜜丸,即得。
功能主治疏风镇惊,化痰导滞。用于小儿风寒感冒,停食停乳,发热鼻塞,咳嗽痰多,呕吐泄泻,惊惕抽搐。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丸,一日2~3次。
规格每丸重1.5g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20、清咽丸(清音丸)处方桔梗100g 寒水石100g 薄荷100g 诃子(去核)100g 甘草100g 乌梅(去核)100g 青黛20g 硼砂(煅)20g 冰片20g
性状为黑褐色的大蜜丸;气清凉,味甜、酸、微苦。
炮制上九味,青黛、冰片研细,其余桔梗等七味粉碎成细粉,与上述粉末配研,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加炼蜜100~130g制成大蜜丸,即得。
功能主治清热、利咽。用于声哑失音。
用法用量口服或含化,一次1丸,一日2~3次。
注意忌食烟、酒、辛辣之物。
规格每丸重6g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21、清眩丸处方川芎200g 白芷200g 薄荷100g 荆芥穗100g 石膏100g
性状为黑褐色的大蜜丸;气微香,味微甜而后辛、凉。
炮制以上五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加炼蜜110~130g制成大蜜丸,即得。
功能主治散风清热。用于风热头晕目眩,偏正头痛,鼻塞牙痛。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2丸,一日2次。
规格每丸重6g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22、人参败毒散处方柴胡(去芦.二钱),川芎(一钱半),前胡(去芦)、甘草(炙)、人参(去芦)、桔梗(去芦)、羌活(去苗)、独活(去苗)、茯苓(去皮)、枳壳(麸炒),各一钱。薄荷少许。
功能主治治伤寒头痛,壮热恶寒及风痰咳嗽,鼻塞重重,身体疼痛。
用法用量上作一服,水二钟,生姜五片,煎至一钟,不拘时服。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处方23、人参羌活散处方前胡、羌活、人参、防风、天麻、赤茯苓(去皮)、薄荷、蔓荆子、川芎、粉草、黄芩、枳壳、桔梗、独活,各一两。
功能主治治风壅痰实,头目昏晕,遍体拘挛,头项强急,肢节烦疼,壮热烦渴。
用法用量每服四钱,水一盏,生姜三片,桑白皮七寸,煎至六分,去滓,不拘时服。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处方24、黄连清心汤处方黄连半两加【凉膈散】大黄(二钱),连翘(四钱),黄芩、薄荷、山栀子、朴硝、甘草,各一钱。
功能主治火证通治。
用法用量上作一服,水二钟,入蜜一匙,竹叶十片,煎至三五沸,去滓,温服,不以时候。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处方25、感冒舒颗粒处方大青叶、连翘、荆芥、防风、薄荷、牛蒡子、桔梗、白芷、甘草
性状为浅棕色至棕色的颗粒;味甜而后酸、苦。
炮制上九味,取连翘、荆芥、薄荷各1/3量提取挥发油,剩余部分与其余大青叶等六味加水煎煮二次,每次1.5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0~1.25(90℃),加乙醇使含醇量达60%,静置,分取上清液,加水搅匀,冷藏,静置12小时,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5(90℃),加蔗糖、糊精适量,混匀,制成颗粒,干燥,喷加挥发油,混匀,即得。
功能主治疏风清热,发表宣肺。用于风热感冒,头痛体困,发热恶寒,鼻塞流涕,咳嗽咽痛。
用法用量开水冲服,一次15g,一日3次;病情较重者,首次可加倍。
规格每袋装15g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26、睡惊丹处方蛇黄(火煅红.米醋淬五遍.再将醋煮干为度)、天南星(碾为粉.用薄荷汁搜和为饼.炙熟)、茯苓(去皮)、铁粉(重罗)、使君子仁。上五味捣,罗为末,各称半斤,入后项研药拌匀。脑子(别研)半两,麝香(别研)一两,银箔(研)、金箔(研),各一百片。糯米糊为圆,如皂荚子大,朱砂为衣。
功能主治治小儿惊邪,风热痰壅,咽膈不利,夜卧不安,睡中啼哭,惊风搐搦。常服安神镇心、定惊控痰。
用法用量用薄荷汤磨下,五岁儿一圆分二服,三岁以下儿一圆分三、四服,更量岁数加减。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27、伤湿止痛膏处方伤湿止痛流浸膏50g 水杨酸甲酯15g 薄荷脑10g 冰片10g 樟脑20g 芸香浸膏12.5g 颠茄流浸膏30g
性状为淡黄绿色至淡黄色的片状橡胶膏;气芳香。
炮制以上七味,伤湿止痛流浸膏系取生草乌、生川乌、乳香、没药、生马钱子、丁香各1份,肉桂、荆芥、防风、老鹳草、香加皮、积雪草、骨碎补各2份,白芷、山柰、干姜各3份,粉碎成粗粉,用90%乙醇制成相对密度约为1.05的流浸膏;按处方量称取各药,另加3.7~4.0倍重的由橡胶、松香等制成的基质,制成涂料。进行涂膏,切段,盖衬,切成小块,即得。
功能主治祛风湿,活血止痛。用于风湿性关节炎、肌肉疼痛,关节肿痛。
用法用量外用,贴于患处。
注意孕妇慎用。
贮藏密封,置阴凉处。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28、小儿金丹片处方朱砂80g 橘红40g 川贝母40g 胆南星30g 前胡30g 玄参30g 清半夏30g 大青叶30g 关木通30g 桔梗30g 荆芥穗30g 羌活30g 西河柳30g 地黄30g 枳壳(炒)30g 赤芍30g 钩藤30g 葛根20g 牛蒡子20g 天麻20g 甘草20g 防风20g 冰片10g 水牛角浓缩粉10g 羚羊角粉5g 薄荷脑0.1g
性状为暗红色的片;气辛,味苦。
炮制以上二十六味,除薄荷脑外,冰片粉碎成细粉,朱砂水飞成极细粉;川贝母、天麻、胆南星粉碎成细粉;与羚羊角粉、水牛角浓缩粉、朱砂粉末配研,过筛,混匀;荆芥穗、橘红、羌活、前胡提取挥发油,药渣与其余甘草等十四味,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3小时,第二次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成膏。将上述混合粉末及辅料适量加入浓缩膏中,混匀,干燥,粉碎成细粉,过筛,制成颗粒,干燥。再加入冰片、薄荷脑及荆芥穗等挥发油,混匀,压片,即得。
功能主治祛风化痰,清热解毒。用于感冒发热,痰火内盛,发热头痛,咳嗽气喘,咽喉肿痛,呕吐,高热惊风。
用法用量口服,周岁一次2片,周岁以下酌减,一日3次。
规格每片重0.3g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29、银翘解毒丸处方金银花200g 连翘200g 薄荷120g 荆芥80g 淡豆豉100g 牛蒡子(炒)120g 桔梗120g 淡竹叶80g 甘草100g
性状本品为棕褐色的浓缩蜜丸;气芳香,味微甜而苦、辛。
炮制上九味,金银花、桔梗粉碎成细粉,过筛;薄荷、荆芥提取挥发油,蒸馏后的水溶液另器收集;药渣与其余连翘等五味加水煎煮二次,每次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与上述水溶液合并,浓缩成稠膏,加入金银花、桔梗细粉,混匀,干燥,粉碎成细粉,过筛,喷加薄荷、荆芥挥发油,混匀。每100g粉末加炼蜜80~90g制成浓缩丸,即得。
功能主治辛凉解表,清热解毒。用于风热感冒,发热头痛,咳嗽口干,咽喉疼痛。
用法用量用芦根汤或温开水送服,一次1丸,一日2~3次。
规格每丸重3g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30、小儿感冒茶处方广藿香75g 菊花75g 连翘75g 大青叶125g 板蓝根75g 地黄75g 地骨皮75g 白薇75g 薄荷50g 石膏125g
性状为浅棕色的块状茶剂;味甜、微苦。
炮制以上十味,地黄、白薇、地骨皮、石膏(100g)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3小时,第二次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菊花、大青叶热浸二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小时,合并浸出液,滤过;广藿香、薄荷、连翘提取挥发油,其水溶液滤过,滤液与以上二液合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0~1.35(50℃)的清膏;将石膏25g、板蓝根粉碎成细粉。取清膏1份、蔗糖粉2份、糊精1份,与上述细粉混匀,制成颗粒,干燥,加入挥发油,混匀,压块,即得。
功能主治疏风解表,清热解毒。用于小儿风热感冒,发热重,头胀痛,咳嗽痰黏,咽喉肿痛;流感见上述证候者。
用法用量开水冲服,一岁以内一次6g,一岁至三岁一次6~12g,四岁至七岁一次12~18g,八岁至十二岁一次24g,一日2次。
规格每块重6g
贮藏密闭,防潮。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31、银翘解毒片处方金银花200g 连翘200g 薄荷120g 荆芥80g 淡豆豉100g 牛蒡子(炒)120g 桔梗120g 淡竹叶80g 甘草100g
性状为浅棕色至棕褐色的片;气芳香,味苦、辛。
炮制上九味,金银花、桔梗分别粉碎成细粉,过筛;薄荷、荆芥提取挥发油,蒸馏后的水溶液另器收集;药渣与连翘、牛蒡子、淡竹叶、甘草加水煎煮二次,每次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淡豆豉加水煮沸后,于80℃温浸二次,每次2小时,合并浸出液,滤过。合并以上各药液,浓缩成稠膏,加入金银花、桔梗细粉及适量辅料,混匀,制成颗粒,干燥,放冷,喷加薄荷、荆芥挥发油,混匀,压制成1000片,即得。
功能主治辛凉解表,清热解毒。用于风热感冒,发热头痛,咳嗽,口干,咽喉疼痛。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4片,一日2~3次。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32、九圣散处方苍术150g 黄柏200g 紫苏叶200g 苦杏仁400g 薄荷200g 乳香120g 没药120g 轻粉50g 红粉50g
性状本品为棕黄色至浅棕色的粉末;气清香。
炮制以上九味,除轻粉、红粉外,其余苍术等七味粉碎成细粉;将轻粉、红粉分别水飞成极细粉,与上述粉末配研,过筛,混匀,即得。
功能主治解毒消肿,除湿止痒。用于湿毒瘀结所致的湿疮,臁疮,黄水疮,足癣。
用法用量外用,用花椒油或食用植物油调敷或撒布患处。
注意不可内服。
贮藏密闭,防潮。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33、川芎茶调丸处方川芎120g 白芷60g 羌活60g 细辛30g 防风45g 荆芥120g 薄荷240g 甘草60g
性状以上八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用水泛丸,低温干燥,即得。
炮制以上八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用水泛丸,低温干燥,即得。
功能主治疏风止痛。用于风邪头痛,或有恶寒,发热,鼻塞。
用法用量饭后清茶送服,一次3~6g,一日2次。
注意孕妇慎服。
贮藏密闭,防潮。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34、清喉利咽颗粒处方黄芩、西青果、桔梗、竹茹、胖大海、橘红、枳壳、桑叶、香附(醋制)、紫苏子、紫苏梗、沉香、薄荷脑
性状为黄棕色的颗粒;气香,味甜、微苦。
炮制上十三味,除薄荷脑外,沉香提取挥发油备用,蒸馏后的水溶液滤过,备用;胖大海温浸,滤过,滤液备用;其余黄芩等十味加水煎煮,水煎液滤过。合并以上滤液,静置,吸取上清液,余液滤过,与上清液合并,浓缩成膏,取浓缩膏加入蔗糖粉适量,制成颗粒;或取浓缩膏,干燥,加入乳糖及蛋白糖适理,制成颗粒。干燥,过筛,加入薄荷脑、沉香挥发油,过筛,混匀,即得。
功能主治清热利咽,宽胸润喉。用于急慢性咽炎,扁桃体炎,咽喉发干,声音嘶哑;常用有保护声带作用。
用法用量开水冲服,一次1袋,一日2~3次。
规格每袋装(1)5g(乳糖型,相当于原药材3.6g)(2)10g(蔗糖型,相当于原药材3.6g)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35、小儿清热片处方黄柏117.6g 灯心草23.5g 栀子117.6g 钩藤47g 雄黄47g 黄连70.6g 朱砂23.5g 龙胆47g 黄芩117.6g 大黄47g 薄荷素油0.47g
性状为糖衣片,除去糖衣后显棕黄色;气特异,味苦。
炮制以上十一味,除薄荷素油外,朱砂、雄黄分别水飞成极细粉,黄连、大黄粉碎成细粉;黄柏、龙胆用70%乙醇渗漉,收集漉液,回收乙醇,浓缩成稠膏;其余灯心草等?a href='http://www.baiven.com/baike/224/292190.html' target='_blank' style='color:#136ec2'>奈都铀逯蠖危看?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成稠膏。将上述两种稠膏与粉末混匀,干燥,粉碎,制成颗粒,干燥,加入上述薄荷素油,压制成1000片,包糖衣,即得。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祛风镇惊。用于小儿风热,烦躁抽搐,发热口疮,小便短赤,大便不利。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2~3片,一日1~2次;周岁以内小儿酌减。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36、金凤丹处方五灵脂(三两)天麻(酒浸一宿.焙.三两)乌头(炮裂.去皮脐.二两)枫香脂(研.二两)乳香(研.一分)地龙(去土.炒.二两半)没药(研.半两)木鳖子(去壳.二两)海桐皮(挫.一两)黑豆(去皮.一合)草乌(去尖.一两)全蝎(一两)狼毒(炮.一两)牛膝(酒浸.炒.一两)丹砂(研.半两)附子(炮裂.去皮脐.一两)薄荷叶(一两)当归(切焙.一两半)自然铜(火煅醋淬.一两)骨碎补(去毛.一两)虎骨(酥炙.一两)龙脑(研.一钱)麝香(研.一钱)
炮制上为细末,以生姜葱白汁为丸,如鸡头大。
功能主治治肝肾久虚,风邪攻注,腰脚不随;诸风疾,并皆效。
用法用量每服一丸,生姜葱酒下。走注风乳香酒下;卒中风薄荷酒下;卒中暗风,鸡冠血酒下;半身不遂,煎松明酒下;妇人产后破血气,煎黑豆酒下(不可食葱);妇人产后虚肿及头面生疮,遍身痒痛,白芷酒下。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处方37、避瘟散处方檀香156g 零陵香18g 白芷42g 香榧草180g 姜黄18g 玫瑰花42g 甘松18g 丁香42g 木香36g 麝香1.4g 冰片138g 朱砂662g 薄荷脑138g
性状本品为朱红色的粉末;气香,味凉。
炮制以上十三味,除麝香、冰片、薄荷脑外,朱砂水飞成极细粉,其余檀香等九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将冰片、薄荷脑同研至液化,另加入甘油276g,搅匀。将麝香研细,与上述粉末配研,过筛,混匀,与冰片等液研合均匀,即得。
功能主治祛暑避秽,开窍止痛。用于夏季暑邪引起的头目眩晕,头痛鼻塞,恶心,呕吐,晕车晕船。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0.6g。外用适量,吸入鼻孔。
规格每盒装0.84g
贮藏密封,置阴凉干燥处。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38、止咳宝片处方紫菀、橘红、桔梗、枳壳、百部、五味子、陈皮、干姜、荆芥、罂粟壳浸膏、甘草、氯化铵、前胡、薄荷素油
性状包衣片,除去包衣后,显棕黑色;味微苦、咸。
炮制以上十四味,除薄荷素油、氯化铵、罂粟壳浸膏外,紫菀、甘草加水煎煮二次,每次2小时,合并煎煮液,浓缩成稠膏;其余桔梗等九味,粉碎成粗粉,混匀;用60%乙醇浸渍二次,每次48小时,回收乙醇,浓缩成稠膏,与紫菀、甘草稠膏合并,加辅料适量,干燥,粉碎,加罂粟壳浸膏、氯化铵,混匀,制成颗粒,干燥,喷加薄荷素油,压制成1000片,包衣,即得。
功能主治理肺祛痰,止咳平喘。用于外感咳嗽,痰多清稀,色白而黏,咳甚而喘或原有咳喘,因寒而发,痰多不易咯出以及慢性支气管炎与上呼吸道感染所致的久咳。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2片,一日3次;或遵医嘱。本品连服七日为一疗程,可以连续服用三至五个疗程。
注意孕妇、婴儿及哺乳期妇女忌服。肺热、肺燥之干咳及咳痰带血者慎用。服药期间不宜再受风寒,并禁食冷物、辣椒及各种酒类。
规格0.25g
贮藏密封,避光。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39、鼻窦炎口服液处方辛夷、荆芥、薄荷、桔梗、柴胡、苍耳子、白芷、川芎、黄芩、栀子、茯苓、川木通、黄芪、龙胆草
性状为深棕黄色至深棕褐色的液体;气芳香,味苦。
炮制上十四味,辛夷、荆芥、薄荷、柴胡用水蒸气蒸馏提取芳香水,蒸馏后的药渣与其余桔梗等十味加水煎煮三次,每次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适量,静置,取上清液,滤过,滤液加入上述芳香水与适量防腐剂,混匀,加水至规定量,搅匀,滤过,灌封,灭菌,即得。
功能主治通利鼻窍。用于鼻塞不通,流黄稠涕;急、慢性鼻炎,副鼻窦炎等。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0ml,一日3次,20日为一疗程。
规格每支装10ml
贮藏密封,遮光,置阴凉处。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40、苍耳散别名芷夷散(《医学入门》卷七)、辛夷散(《仙拈集)卷二)。
处方辛夷仁15克 苍耳子7.5克 香白芷30克 薄荷叶1.5克
制法上药晒干,研为细末。
功能主治散风邪,通鼻窍。主风邪上攻,致成鼻渊,鼻流浊涕不止,前额疼痛。现用于慢性鼻炎、副鼻窦炎见有上述症状者。
用法用量每服6克,食后用葱茶清调服。
注意鼻渊久治不愈,转为虚证者不宜使用。
备注方用苍耳子宜通鼻窍,散风止痛,辛夷、薄荷散风通窍,白芷祛风宜肺。诸药合用,具有散风邪,通鼻窍之功。
摘录《重订严氏济生方》
处方41、复方草珊瑚含片处方肿节风浸膏、薄荷脑、薄荷素油
性状为粉红色至棕红色的片或薄膜衣片;气香,味甜、清凉。
炮制上三味,肿节风浸膏系取肿节风,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5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5(80℃),加乙醇至含醇量达65%,静置24小时,滤过,滤液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24~1.26的清膏,即得。取肿节风浸膏,加入辅料适量,制成颗粒,干燥;将薄荷脑与薄荷素油混合使溶解,与上述颗粒混匀,压制成片,或包薄膜衣,即得。
功能主治疏风清热,消肿止痛,清利咽喉。用于外感风热所致的咽喉肿痛,声哑失音;急性咽喉炎属风热证者。
用法用量含服,一次2片(小片),每隔2小时1次,一日6次;或一次1片(大片),每隔2小时1次,一日5~6次。
规格每片重(1)0.44g(小片)(2)1.0g(大片)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42、拨云退翳丸处方川芎45克 菊花30克 蔓荆子60克 蝉蜕30克 蛇蜕(炙)9克 密蒙花60克 薄荷叶15克 木贼草(去节)60克 荆芥穗30克 黄连 楮桃仁各15克 地骨皮30克 天花粉18克 炙草9克 川椒皮21克 当归 白蒺藜(去刺,炒)各45克
制法上药共研细末,炼蜜为丸,每30克作8丸。
功能主治主阳蹻受邪,内眦即生赤脉缕缕,根生瘀肉,瘀肉生黄赤脂,脂横侵黑睛,渐蚀神水,锐眦亦然,俗名攀睛。
用法用量每服1丸,食后、临睡时细嚼,茶清下。
摘录《原机启微》卷下
处方43、川芎石膏汤处方石膏(一钱)桔梗(一钱)川芎(五分)芍药(五分)山栀(五分)人参(五分)白术(五分)黄芩(七分)大黄(七分)菊花(七分)荆芥穗(七分)防风(七分)寒水石(二钱)甘草(二钱)滑石(三钱)连翘(一钱)薄荷(一钱)缩砂(三分)
功能主治治风热上攻,头目眩痛,咽干烦渴。
用法用量上作一服,水二钟,煎至一钟,食后服。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处方44、拨云退翳散处方楮实子 薄荷各15克 川芎45克 黄连 菊花 蝉蜕各15克 瓜蒌根(生用)9克 蔓荆子 密蒙花 蛇退各15克 荆芥穗 香白芷 木贼 防风 甘草各15克
制法上药为末,炼蜜为丸,如樱桃大,每30克作10丸。
功能主治主冰虾翳。黑睛上生翳,如冰虾形状者。
用法用量每服2丸,一日二服。
摘录《银海精微》卷上
处方45、化核膏处方壁虎14条 蜘蛛28个 蜗牛36枚 大麻油2千克 鲜何首乌藤叶 鲜甘菊根 鲜薄荷 鲜牛蒡草 鲜苍耳草各250克 连翘 玄参 苦参 白蔹 白芥子 僵蚕 水红花子大黄 荆芥 防风各120克 制木鳖油250克 炒黄丹适量 丁香油6克 麝香6克 苏合油30克
制法用菜油2千克,先煎枯前三物,捞去不用;再入何首乌藤叶至苍耳草等五味,武火熬至草枯去滓;俟油冷,再入连翘至防风等十味,浸一夜,熬至黑枯,滤油去滓;加木鳖油、铅丹,慢入慢搅,文火再熬至滴水成珠,膏不粘指为度;再加入丁香油,麝香,苏合油搅匀,退火气,摊成膏。
功能主治治瘰疬,结核。
用法用量贴患处。
摘录《外科全生集》卷四
处方46、加味逍遥丸处方柴胡300g 当归300g 白芍300g 白术(麸炒)300g 茯苓300g 甘草240g 牡丹皮450g 桅子(姜炙)450g 薄荷60g
性状为黄棕色的水丸;味甜。
炮制以上九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另取生姜100g,煎液泛丸,干燥,即得。
功能主治舒肝清热,健脾养血。用于肝郁血虚,肝脾不和,两胁胀痛,头晕目眩,倦怠食少,月经不调,脐腹胀痛。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6g,一日2次。
注意切忌气恼劳碌;忌食生冷油腻。
规格每100粒重6g
贮藏密闭,防潮。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47、小儿感冒颗粒处方广藿香75g 菊花75g 连翘75g 大青叶125g 板蓝根75g 地黄75g 地骨皮75g 白薇75g 薄荷50g 石膏125g
性状为浅棕色的颗粒;味甜、微苦。
炮制以上十味,地黄、白薇、地骨皮、石膏(100g)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3小时,第二次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菊花、大青叶热浸二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小时,合并浸出液,滤过;广藿香、薄荷、连翘提取挥发油,其水溶液滤过,滤液与以上二液合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0~1.35(50℃)的清膏;将石膏25g、板蓝根粉碎成细粉。取清膏1份、蔗糖粉2份、糊精1份,与上述细粉混匀,制成颗粒,干燥,加入挥发油,混匀,即得。
功能主治疏风解表,清热解毒。用于小儿风热感冒,发热重,头胀痛,咳嗽痰黏,咽喉肿痛;流感见上述证候者。
用法用量用开水冲服。一岁以内一次6g,一岁至三岁一次6~12g,四岁至七岁一次12~18g,八岁至十二岁一次24g,一日2次。
规格每袋装12g
贮藏密闭,防潮。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48、感冒清热颗粒处方荆芥穗200g 薄荷60g 防风100g 柴胡100g 紫苏叶60g 葛根100g 桔梗60g 苦杏仁80g 白芷60g 苦地丁200g 芦根160g
性状为棕黄色的颗粒,味甜、微苦;或为棕褐色的颗粒,味微苦(无糖型或乳糖型)。
炮制上十一味,取荆芥穗、薄荷、紫苏叶提取挥发油,蒸馏后的水溶液另器收集;药渣与其余防风等八味加水煎煮二次,每次1.5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与上述水溶液合并。合并液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35~1.38(55℃)的清膏,取清膏,加蔗糖、糊精及乙醇适量,制成颗粒,干燥,加入上述挥发油,混匀,制成1600g;或将合并液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32~1.35(55℃)的清膏,加入辅料适量,混匀,制成无糖颗粒,干燥,加入上述挥发油,混匀,制成800g;或将合并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8~1.10(55℃)的药液,喷雾干燥,制成干浸膏粉,取干浸膏粉,加乳糖适量,混合,加入上述挥发油,混匀,干轧制成颗粒400g,即得。
功能主治疏风散寒,解表清热。用于风寒感冒,头痛发热,恶寒身痛,鼻流清涕,咳嗽咽干。
用法用量开水冲服,一次1袋,一日2次。
规格每袋装(1)12g(2)6g(无糖型)(3)3g(乳糖型)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49、芎菊上清丸处方川芎20g 菊花240g 黄芩120g 栀子30g 蔓荆子(炒)30g 黄连20g 薄荷20g 连翘30g 荆芥穗30g 羌活20g 藁本20g 桔梗30g 防风30g 甘草20g 白芷80g
性状为棕黄色至棕褐色的水丸;味苦。
炮制以上十五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用水泛丸,干燥,即得。
功能主治清热解表,散风止痛。用于外感风邪引起的恶风身热,偏正头痛,鼻流清涕,牙疼喉痛。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6g,一日2次。
注意体虚者慎用。
贮藏密闭,防潮。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50、寸金丹处方香附子 川羌活 山楂肉 川芎 新会皮 前胡 干葛 紫苏叶 赤苓 广木香 薄荷 砂仁 茅术 赤芍 乌药 防风 广藿香 白芷 厚朴各90克 生甘草45克 生蔻仁60克 枳壳 草蔻各30克 六神曲150克
制法以上诸药,晒干磨为细末,丸如梧桐子大,飞辰砂30克为衣。
功能主治主赤白痢疾,霍乱吐泻,胸腹闷痛。
用法用量每服9克,用藿香煎汤送下。
摘录《痧症汇要》卷一
处方51、养阴清肺膏处方地黄100g 麦冬60g 玄参80g 川贝母40g 白芍40g 牡丹皮40g 薄荷25g 甘草20g
性状为棕褐色稠厚的半流体;气香,味甜,有清凉感。
炮制上八味,川贝母照流浸膏剂与浸膏剂项下的渗漉法(附录ⅠO),用70%乙醇作溶剂,浸渍18小时后,以每分钟1~3ml的速度缓缓渗漉,俟可溶性成分完全漉出,收集漉液,回收乙醇;牡丹皮与薄荷分别用水蒸气蒸馏,收集蒸馏液,分取挥发性成分另器保存;药渣与其余地黄等五味加水煎煮二次,每次2小时,合并煎液,静置,滤过,滤液与川贝母提取液合并,浓缩至适量,加炼蜜500g,混匀,滤过,滤液浓缩至规定的相对密度,放冷,加入牡丹皮与薄荷的挥发性成分,混匀,即得。
功能主治养阴润燥,清肺利咽。用于阴虚肺燥,咽喉干痛,干咳少痰或痰中带血。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0~20ml,一日2~3次。
贮藏密封,置阴凉处。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52、少林风湿跌打膏处方生川乌16g 生草乌16g 乌药16g 白及16g 白芷16g 白蔹16g 土鳖虫16g 木瓜16g 三棱16g 莪术16g 当归16g 赤芍16g 肉桂16g 大黄32g 连翘32g 血竭10g 乳香(炒)6g 没药(炒)6g 三七6g 儿茶6g 薄荷脑8g 水杨酸甲酯8g 冰片8g
性状为微红色的片状橡胶膏,布面具有小圆孔;气芳香。
炮制以上二十三味,除薄荷脑、水杨酸甲酯、冰片外,血蝎、乳香、没药、三七、儿茶粉碎成粗粉,用90%乙醇制成相对密度1.05的流浸膏,其余生川乌等十五味,加水煎煮三次,第一、二次各3小时,第三次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5~1.30(80℃)的稠膏。与上述流浸膏合并,待冷却后加入薄荷脑、水杨酸甲酯、冰片,混匀,另加8.5~9.0倍重的由橡胶、松香等制成的基质,制成涂料,进行涂膏,切段,盖衬,打孔,切成小块,即得。
功能主治散瘀活血,舒筋止痛,祛风散寒。用于跌打损伤,腰肢酸麻,腹内积聚,风湿痛。
用法用量贴患处。
注意孕妇慎用或遵医嘱。
规格(1)5cm×7cm(2)8cm×9.5cm
贮藏密封,置阴凉处。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53、人参诃子圆处方缩砂仁、诃子(去核)、藿香(去梗)、龙脑、薄荷叶,各一两;百药煎、葛粉,各八两;甘草五两,乌梅肉三两,人参一两二钱。
炮制上为末,面糊为圆。
功能主治治大人、小儿上膈热,或伤风感冷,搏于肺经,语声不出,痰涎不利,咳嗽喘急,日夜不止,咯唾稠粘。
用法用量每服一、二圆,含化咽津,食后,临卧。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54、小儿百寿丸处方钩藤45g 僵蚕(麸炒)45g 胆南星(酒炙)75g 天竺黄75g 桔梗30g 木香75g 砂仁45g 陈皮75g 苍术(制)75g 茯苓30g 山楂(炒)150g 六神曲(麸炒)45g 麦芽(炒)45g 薄荷45g 滑石150g 甘草30g 朱砂10g 牛黄10g
性状为棕红色的大蜜丸;气香,味甜。
炮制以上十八味,除牛黄外,朱砂水飞成极细粉;其余钩藤等十六味粉碎成细粉;将牛黄研细,与上述粉末配研,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加炼蜜100~120g制成大蜜丸,即得。
功能主治清热散风,消食化滞,镇惊熄风,化痰止咳。用于小儿外感风热,发热头痛,消化不良,停食停乳,厌食嗳气,咳嗽痰多,内热惊风。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丸,一日2次,周岁以内小儿酌减。
规格每丸重3g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55、柴胡舒肝丸处方茯苓100g 枳壳(炒)50g 豆蔻40g 白芍(酒炒)50g 甘草50g 香附(醋制)75g 陈皮50g 桔梗50g 厚朴(姜制)50g 山楂(炒)50g 防风50g 六神曲(炒)50g 柴胡75g 黄芩50g 薄荷50g 紫苏梗75g 木香25g 槟榔(炒)75g 三棱(醋制)50g 大黄(酒炒)50g 青皮(炒)50g 当归50g 姜半夏75g 乌药50g 莪术(制)50g
性状为黑褐色的大蜜丸;味甜而苦。
炮制以上二十五味,混合,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加炼蜜180~190g制成大蜜丸,即得。
功能主治舒肝理气,消胀止痛。用于肝气不舒,胸胁痞闷,食滞不清,呕吐酸水。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丸,一日2次。
规格每丸重10g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56、防风通圣散处方防风(五分)川芎(五分)当归(五分)芍药(五分)大黄(五分)薄荷叶(五分)麻黄(五分)连翘(五分)芒硝(五分)石膏(一钱)黄芩(一钱)桔梗(一钱)滑石(三钱)甘草(二钱)荆芥(二分半)栀子(二分半)白术(二分半)
功能主治治一切风热等证。
用法用量上作一服,水二钟,生姜三片,煎至一钟,不聚时服。如痰嗽,加半夏一钱。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处方57、加减升麻葛根汤处方川升麻1.5克 生甘草1.5克 连翘壳6克 炙僵蚕9克 粉葛根4.5克 苦桔梗3克 金银花9克 干荷叶1角 薄荷叶2.4克 京赤芍6克 净蝉衣2.4克 陈莱菔9克
功能主治治痧麻虽布,而头面鼻独无,身热泄泻,咽痛不腐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喉痧症治概要》
处方58、凉膈散处方大黄(二钱),连翘(四钱),黄芩、薄荷、山栀子、朴硝、甘草,各一钱。
功能主治火证通治。
用法用量上作一服,水二钟,入蜜一匙,竹叶十片,煎至三五沸,去滓,温服,不以时候。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处方59、搜风大九宝饮处方沉香、防风、南星(炮)、天雄(气弱者.以大附子代)、薄荷、地龙(去土)、木香(不见火)、全蝎(去毒),各等分。
功能主治治挟气中风,痰虽微去,当先服此顺气,并开其关窍,不致枯废,后进以风药;或非重热气实者,亦可服之。
用法用量每服四钱,水一盏,生姜五片,煎六分,去滓,入麝香少许,啜服不拘时。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处方60、川芎茶调散处方川芎(四两)荆芥穗(四两)细辛(去心.一两)白芷(一两)甘草(一两)羌活(一两)防风(去芦.一两半)薄荷(蜜炙.八两)
功能主治治诸风上攻,头目昏重,偏正头疼,言语声重。
用法用量上为细末,每服二钱,食后茶清调下,常服清头目。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警告!本文使用信息聚合技术汇集而成,仅作学习、研究之用,切不可照本宣科、照猫画虎,身体有恙应尽早就医。本文资料绝大部分注明了出处,但不对信息的正确性负责,更不对使用本文信息导致的后果负责。
相关参考
处方1、清心凉膈散别名桔梗汤(《温热经纬》卷五)。处方连翘120克甘草60克黄芩(酒炒)薄荷栀子各30克桔梗60克石膏150克功能主治清心凉膈,宣肺透疹。治疫疹初起。用法用量上为粗末。每服9~15克,
处方1、败毒散处方柴胡、前胡、川芎、枳壳、羌活、独活、茯苓、桔梗、人参、甘草、生姜、薄荷来源虚人而感风寒湿邪,邪正交争于肌腠之间,正虚不能祛邪外出,故憎寒壮热而无汗,头项强痛,肢体酸痛。风寒犯肺,肺气
处方1、加减甘露消毒丹处方茵陈山栀黄芩石菖蒲藿香白蔻薄荷滑石木通枳壳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湿退黄。治湿热发黄,身热倦怠,胸闷懒食,小便短黄。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杂病证治新义》处方2、桑白皮散处方桑白皮
处方1、金仙膏别名开郁消积膏处方苍术5两,上白术4两,羌活3两,川乌3两,姜黄3两,生半夏(姜制)3两,乌药3两,川芎3两,青皮3两,生大黄3两,生香附2两,炒香附2两,生灵脂2两,炒灵脂2两,生延胡
处方1、加减二十四味流气饮处方陈皮、半夏、升麻、干葛、甘草、泽泻、茯苓、苍术、厚朴、木香、羌活、独活、防风、荆芥、薄荷、黄芩、川芎、当归、生地、白芍、黄耆、青皮、木通、白芷。功能主治散走流注发。用法用
处方1、活血解毒汤处方防风、荆芥、生地、赤芍、当归、连翘、牛子、黄连、紫草、甘草、苍术、薄荷、川芎、木通各等分。功能主治活血解毒。主痘后余毒。用法用量方中苍术,《简明医彀》作“白术”;《种痘新书》作“
处方1、枸杞菟丝汤处方枸杞子、菟丝子、覆盆子、青葙子、熟地、防风、薄荷、玄参、密蒙花、当归、石决明、龙胆草。功能主治枣花翳内障。用法用量上水煎,磨石蟹汁冲入,食后服。摘录《眼科全书》卷三处方2、麻黄防
处方1、白鲫鱼膏处方北辛、姜虫、虫退、全虫、白芷、黄柏、薄荷、蓖麻子、地榆、生地、鲫鱼、铅粉、麻油。制法先将各药用麻油熬煎取汁,去滓后加入铅粉制成膏药,用油纸分摊成张,包装成盒,每盒100张,净药2两
处方1、败毒散处方荆芥、防风、连翘、枳壳、升麻、薄荷叶、羌活、独活、桔梗、干葛、木通、金银花、黄芩、川芎、甘草、山栀子。功能主治遍身疮疥,因淋洗涂搽,逼毒归内而腹胀轻者。用法用量上肿,加葱3茎;下肿;
处方1、复方青黛糊剂处方青黛粉31g,黄柏粉31g,生甘草粉31g,生石膏粉31g,薄荷脑(研细末)1.5g。制法上药混合瓶贮,用时香油调成薄糊状。功能主治漆性皮炎。用法用量每次用时,洗后揩干,涂上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