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半夏的处方(七十四)
Posted 处方
篇首语:春蚕到死丝方尽,人至期颐亦不休。一息尚存须努力,留作青年好范畴。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含有半夏的处方(七十四)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处方1、半夏苍术汤别名柴胡半夏汤(《张氏医通》卷十四)。
处方升麻 柴胡 藁本各1.5克 茯苓 神曲(姜汁炒)各3克 苍术(米泔制)半夏各6克 生姜10片 甘草(炙)1.2克
功能主治祛风化痰。主素有风证,目涩,头疼眩晕,胸中有痰,兀兀欲吐,如居暖室,则微汗出,其证乃减,见风其证复作,当先风一日痛甚者。
用法用量水煎,空腹时稍热服。
摘录《张氏医通》卷十四
处方2、息贲汤处方半夏(汤洗七次)吴茱萸(汤洗)桂心 人参 甘草(炙)桑白皮(炙)葶苈(炒)各75克
制法上为锉散。
功能主治治肺之积,在右胁下,大如覆杯,久久不愈,洒洒寒热,气逆喘咳,发为肺痈,脉浮。
用法用量每服12克,用水220毫升,加生姜7片,红枣2枚,煎至160毫升,空腹时服。
摘录《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八
处方3、油珠膏处方石亭脂(硫黄中拣取如蜡色者)滑石各15克 半夏(酒浸一宿,汤洗七次,焙)黑附子(炮,去皮、脐)
制法上药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气逆呕哕,及风痰作搐。
用法用量每服3克,用冷清齑80毫升,滴麻油一点如钱大,抄药在油珠上,须臾坠下,却去其齑,与儿服,随后更用温清齑三五口压下,肚饥时服讫。候一时久吃乳食。
摘录《陈氏小儿病源方论》卷三
处方4、款冬花散别名款冬花汤(《圣济总录》卷六十五)。
处方款冬花(去梗)知母 桑叶(洗,焙)各300克 半夏(汤洗七遍,姜汁制)甘草(爁)各600克 麻黄(去根、节)1.2千克 阿胶(碎,炒如珠子)杏仁(去皮,尖,麸炒)贝母(去心,麸炒)各600克
制法上药共为粗末。
功能主治宣肺清热,润肺止咳。治肺气不利,咳嗽喘满,胸膈烦闷,痰实施盛,喉中呀呷,鼻流清涕,头痛眩晕,肢体倦疼,咽嗌肿痛。
用法用量每服6克,用水150毫升,入生姜3片,同煎至100毫升,去滓,食后温服。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四
处方5、必胜饮处方半夏 枳实各6克、石膏(煅)9克 杏仁(去皮、尖)茶叶 麻黄 瓜蒌霜(去油)甘草各3克 生姜5片
功能主治功用】宣肺下气,清热化痰。主哮证,痰热蕴肺,久久不愈者。
用法用量水煎,不拘时服。
摘录《丹台玉案》卷四
处方6、加味理中汤处方人参 白术 干姜(不炒)甘草(炙)半夏(制)茯苓 橘红 细辛 北五味子各等分
制法上药细锉。
功能主治温中祛寒,化痰止咳。治肺胃俱寒咳嗽。
用法用量每服7.5克,加生姜、大枣,水煎,空腹时服。曾经解利者通用。
摘录《仁斋直指》卷八
处方7、化滞调中汤处方白术4.5克 人参 茯苓 陈皮 厚朴(姜制)、山楂肉 半夏各3克 神曲(炒)麦芽(炒)各2.4克 砂仁2.1克
功能主治治积滞胀满。
用法用量水400毫升,加生姜片3片,煎320毫升,空腹时服。若胀甚,或面食伤,加炒莱菔子3克。
摘录《证治准绳·类方》卷二
处方8、桔梗二陈汤处方茯苓 陈皮 半夏 甘草 桔梗 枳壳 黑山栀 黄芩 黄连
功能主治化痰清火。治火喘,乍进乍退,食则减,已则发。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杂病源流犀烛》卷一
处方9、僵蚕散处方白附子30克 僵蚕30克(炒)半夏30克(制)南星30克(制)天麻30克(煨)蝉衣30克
制法上药为散。
功能主治治孕妇中风痰涌,口噤脉滑者。
用法用量每次15克,水煎去滓,入姜汁5毫升,温服。
摘录《医略六书》卷二十八
处方10、补心汤处方白茯苓 人参 前胡 半夏(汤洗七次去滑)川芎各23克 橘皮 枳壳(麸炒,去瓤)紫苏桔梗 甘草(炙)干姜各15克 当归53克 白芍药60克 熟地黄45克
制法上锉散。
功能主治主妇人阴中生疮,或痛或痒,如虫行状,淋沥脓汁,阴蚀几尽,名日蠹疮。
用法用量每服12克,用水225毫升,加生姜5片,大枣1枚同煎,空腹时服。
摘录《世医得效方》卷十五
处方11、正经汤处方熟干地黄15克 人参 桂心 半夏(汤洗七次)白芍药 牡丹皮 阿胶 麦门冬 当归各7,5克 吴茱萸(汤洗七次)6克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益气补血,温经止痛。治妇人诸虚不足,心腹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9克,用水300毫升,加生姜5片,煎至200毫升,温服。
摘录《百一选方》卷十八
处方12、紫沉丸处方半夏曲9克 乌梅6克(去核)代赭石9克 杏仁3克(去皮、尖)丁香6克 缩砂仁9克 沉香3克 槟榔6克 木香3克 陈皮15克 白豆蔻1.5克 白术3克巴豆霜1.5克(另研)
制法上药研为细末,入巴豆霜令匀,醋糊为丸,如黍米大。
功能主治降逆和胃,消积健脾。治寒邪食积,阻于中焦,或先脘痛而后吐食,或先吐食而后脘痛者。
用法用量每服50丸,食后用生姜汤送下。
摘录《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卷中
处方13、排脓内消散处方何首乌30克 当归 川芎 生地黄 川续断(各洗,焙)茯苓 芍药 白芷 半夏曲 藿香叶各15克 紫草茸 甘草(炙)各10克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活血排脓,解毒消肿。治痈疽发背。
用法用量每服9克,以水200毫升,米酒100毫升,加生姜,大枣,同煎服。热者,加灯心,只用水煎。
摘录《仁斋直指》卷二十二
处方14、覆盆饮处方覆盆子根 枣(去核)人参 白茅根 灯心 半夏(焙)前胡 白术各等分
制法上八味,锉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治胃气不和,呕逆不下食。
用法用量每服15克,用水220毫升,煎至180毫升,去滓温服,一日三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四十五
处方15、人参荆芥散别名人参荆芥汤《医门法律》卷五。
处方荆芥穗 麻黄(去根、节)细辛(去土,洗)桔梗(去芦,锉,炒)陈皮(去白)半夏(汤泡七次)杏仁(去皮、尖)人参 通草 甘草(炙)各15克
制法上药嚼咀。
功能主治治肺感寒邪,或感风热,痰多咳嗽,头目不清,言语不出,咽干痰实,或项背强硬,皮肤不仁。
用法用量每服12克,用水220毫升,加生姜5片,煎至180毫升,去滓,食后温服。
摘录《重订严氏济生方》
处方16、吴茱萸汤处方半夏(姜制)吴茱萸 川芎 炙甘草 人参 白茯苓 白芷 广陈皮各等分
制法上锉为末。
功能主治治厥阴经头风头痛,四肢厥冷,呕吐涎沫。
用法用量加生姜3片,用水400毫升,煎至320毫升,食后服。
摘录《审视瑶函》卷三
处方17、加味柴胡汤处方茵陈草 柴胡 黄芩 半夏 黄连 淡鼓 葛根 大黄
功能主治治酒后胃热,醉卧当风,复盛水湿,致成酒疸,身目黄,腹如水状,心中懊侬,不食,时欲吐,足胫满,小便黄赤,面黄而有赤斑。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杂病源流犀烛》卷十六
处方18、青州白丸子处方半夏(白好者,水浸洗过,生用)210克 川乌头(去皮、脐,生用)15克 南星(生)90克 白附子(生)60克
制法上药捣碎,罗为细末,以生绢袋盛,用井花水摆,未出者更以手揉令出;如有滓,更研,再入绢袋摆尽为度,放瓷盆中,日中晒,夜露至晓,弃水,别用井花水搅,又晒,至来日早晨,更换新水搅;如此春五日、夏三日、秋七日、冬十日,去水晒干,候如玉片,碎研,以糯米粉煎粥清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祛风痰,通经络。治风痰入络,手足麻木,半身不遂,口眼歪斜,痰涎壅塞,以及小儿惊风,大人头风,妇人血风。
用法用量初服5丸,加至15丸,生姜汤下,不拘时候。如瘫缓风,以温酒下20丸,日三服,至三日后,浴当有汗,便能舒展。服经三五日,呵欠是应。常服10粒已来,永无风痰隔壅之患。小儿惊风,薄荷汤下2~3丸。
注意痰热内闭者禁用。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一
处方19、八厘散处方土鳖虫(焙干)乳香(去油)没药(去油)血竭各3克 生半夏(大者)当归(酒浸)巴豆霜 砂仁 雄黄 香甜爪子各1.5克
制法共为细末,收贮听用。
功能主治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每服0.24克,好酒调下;小儿0.09克。
摘录《疡医大全》卷三十六
处方20、八生饮子别名八生散(《证治要诀类方》卷三)。
处方天雄60克(此药最佳,无则以大附子代之,去皮)大川乌60克(去皮)天南星 白附子 天麻 白术各30克 川芎 木香 全蝎(姜汁拌,全用)半夏各15克(同天雄、附子、南南、川乌并生用)
制法上药生用,锉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饮食起居失节,阳气不敛:,风邪外侵,半身不遂,手足无力。
用法用量每服用药45克,水750毫升,加生姜30克切片,文武火煎取220毫升,更以水450毫升,再煎第二遍,取150毫升;又用水450毫升,再煎第三遍,取150毫升。共煎得520毫升,一处和合。一日三次分服,空腹时稍温服。
注意服药期间,忌食羊肉、猪头动风等物。
摘录《朱氏集验方》卷一
处方21、人参温中丸处方人参 白术 白茯苓 半夏(汤洗七次)陈皮 肉豆蔻(煨)各等分
制法上药研为细末,蒸淮枣肉为丸,如麻子大,朱砂为衣。
功能主治治婴孩小儿惊吐、热吐,心神闷乱,中脘不和,渐加恐悸,恍惚无定。
用法用量每服30~50丸,藿香、生姜汤进下,不拘时候。
摘录《活幼口议》卷十九
处方22、人参款花散处方人参 款冬花各15克 知母 贝母 半夏各9克 御米壳(去顶,炒)60克
制法上药研为粗末。
功能主治治气喘咳嗽,日久不已者。
用法用量每服9~12克,用水220毫升,加乌梅1个,煎至150毫升,去滓;临卧时温服。
注意服药期间,忌多言语。
摘录《卫生宝鉴》卷十二
处方23、消风宁嗽散处方桔梗 枳壳 半夏 陈皮 前胡 干葛 茯苓各3克 苏叶3.6克 杏仁 桑白皮各3克 甘草1.2克
功能主治疏风宣肺,化痰止咳。治感冒风邪,鼻塞咳嗽。
用法用量加生姜、葱白,水煎服。冬月加麻黄3克。
摘录《嵩崖尊生》卷七
处方24、八物汤处方熟地6克,川芎6克,白芍6克,当归6克,人参4.5克,白术9克,陈皮3克,半夏6克。
功能主治生气补血。主血虚不足。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女科切要》卷一
处方25、解郁和中汤处方陈皮(去白)3,6克 赤茯苓3克 半夏2.4克 青皮(去瓤,醋炒)1,5克 香附末(童便炒)3克 枳壳(麸炒)3克 栀子3克 黄连(姜汁炒)2.1克 神曲(炒)2.1克 厚朴(姜炒)2.1克 前胡2.4克 苏子(研碎)2.1克 生甘草1.2克
功能主治行气解郁,泄热和中。治胸膈痞满,内热夜不安卧,卧则愈闷。
用法用量上锉一剂。用生姜5片,水煎热服。
摘录《万病回春》卷三
处方26、七圣汤处方半夏 黄连 白蔻 人参 茯苓 竹茹各等分
功能主治治噎膈。
用法用量加生姜,水煎服。
摘录《证治汇补》卷五
处方27、青礞石丸处方南星60克(切作片,用白矾15克,水浸一二日,晒干)半夏30克(汤泡,切作片,以皂角水浸一日,晒干)黄芩(姜汁炒)枳实(炒)各30克 法制消(同莱菔水煮化,去莱菔,绵滤,令结,入腊月牛胆内,风化消15克成。只风化消亦可)礞石60克(捶碎,焰消60克,同入小砂罐内,瓦片盖之,铁线缚定,盐泥固济)
制法上药为末,神曲糊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燥湿化痰,破气消积。治湿痰,食积。
用法用量每服30~50丸,白汤下。
摘录《丹溪心法》卷二
处方28、济阳丸处方人参180克 黄耆180克 鹿茸1个(酒浸,切片,又切作10块,粉炒)龟膏180克 人胞1个(火焙)麦冬120克 北五味30克 炒枣仁90克 远志60克 巴戟天180克 肉桂90克 白术240克 菟丝子480克 半夏30克 砂仁15克 黄连24克 神曲30克
制法上药十七味,各为细末,炼蜜为丸。
功能主治益气补血,滋肾壮阳。治阳痿。
用法用量每日温开水送下15克,服一个月有效。
摘录《辨证录》卷九
处方29、气郁汤处方香附(童便浸一宿,焙干,杵去毛,为粗末)9克 苍术 橘红 制半夏各4.5克 贝母(去心)茯苓 川芎 紫苏叶(自汗用苏子)山栀仁(炒)各3克 甘草 木香 槟榔各1.5克
功能主治治气郁,胸满胁痛,脉沉而涩者。
用法用量上药加生姜5片,水煎服。
摘录《证治准绳·类方》卷二
处方30、葛花丸处方葛花15克 砂仁15克 木香30克 沉香7.5克 豆蔻7.5克 荜澄茄7.5克 陈皮(去皮)30克 乌梅14个 半夏21枚(汤泡七次,汁浸,煮,晒干,切作片,另用姜炒干用)山果15克 茯苓7.5克 枳实(去瓤,麸炒)30克 葛粉末15克 甘草(炙)7.5克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龙眼大。
功能主治醒酒祛湿,解毒消痰。治饮酒太过,呕吐痰逆。
用法用量每服1丸,含化。
摘录《普济方》卷二五三
处方31、调肝散处方半夏(制)0.9克 辣桂 宣木瓜 当归 川芎 牛膝 细辛各0.6克 石菖蒲 酸枣仁(汤浸,去皮,微炒)甘草(炙)各0.3克
制法上药锉细。
功能主治主郁怒伤肝,发为腰痛。
用法用量每服9克,加生姜5片,大枣2枚,煎服。
摘录《仁斋直指》卷十八
处方32、吴茱萸丸别名木香利隔丸(《兰室秘藏》卷中)。
处方木香 青皮各0.6克 白僵蚕 姜黄 泽泻 柴胡各1.2克 当归身 炙甘草各1.8克,益智仁 人参 橘皮 升麻 黄耆各2.4克 半夏3克 草豆蔻仁 吴茱萸各3.6克 麦芽面4.5克
制法上为细末,汤浸蒸饼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治寒在膈上,噎塞,咽膈不通。
用法用量每服20~30丸,温水送下,细嚼亦得。勿多饮汤,恐药速下。
摘录《兰室秘藏》卷中
处方33、桂枝黄芩汤处方柴胡36克 黄芩 人参 甘草各13.5克 半夏12克 石膏 知母各15克 桂枝6克
制法上药研为粗末。
功能主治治疟疾,太阳、阳明、少阳三经合病者。
用法用量每服15~21克,水煎,于疟发前服之。
摘录《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卷中
处方34、小青龙汤处方麻黄(去节)9克 芍药9克 细辛3克 干姜3克 甘草(炙)6克 桂枝6克(去皮)五味子3克 半夏9克(洗)
功能主治解表蠲饮,止咳平喘。治风寒客表,水饮内停,恶寒发热,无汗,咳喘,痰多而稀,舌苔白滑,脉浮;溢饮,身体重痛,肌肤悉肿。现用于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等属外感风寒,内有停饮者。
用法用量上药八味,以水一升,先煮麻黄去上沫,纳诸药,煮取300毫升,去滓,分两次温服。若口渴,去半夏,加栝楼根9克;微利,去麻黄,加荛花(熬令赤色)5克;噎者,去麻黄,加附子(炮)1枚;若小便不利,少腹满者,去麻黄,加茯苓12克;若喘,去麻黄,加杏仁(去皮、尖)9克。
备注方中麻黄、桂枝解表发汗,宜肺平喘;干姜、细辛温肺化饮,半夏燥湿化痰;芍药配桂枝调和营卫;五味子敛肺止咳,并防诸药温散太过而耗散肺气;炙甘草缓和药性,益气和中。合用而成解表化饮,止咳平喘之剂。
摘录《伤寒论》
处方35、半夏白术天麻汤处方半夏(制)4.5克 白术(炒)6克 天麻4.5克
制法上药锉碎。
功能主治健脾化痰,平肝息风。主脾胃气虚,痰涎内停,虚风上搅,以致头旋眼黑,恶心烦闷,气促上喘,心神不安,目不敢开,头痛如裂,身重如山,四肢厥冷,不能安睡。
用法用量加生姜3片,用水400毫升,煎至320毫升,食后温服。
摘录《古今医鉴》卷七
处方36、贝母散处方贝母 知母 百部 阿胶 甘草 麻黄 杏仁 人参 茯苓 半夏曲饼子各等分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主新久咳嗽。
用法用量每服6克,水1盏,大黄蜡1皂大,同煎至8分(即水一盏),通口服。
摘录《鸡峰普济方》卷十一
处方37、辰砂远志丸处方石菖蒲(去须,洗)远志(去心,洗,锉,炒令黄色)人参(去芦)茯神(去木)川芎 山芋 铁粉 麦门冬(用水湿润,去心)天麻 半夏曲 南星(锉骰子大,麸炒黄)白附子(生)各30克 细辛(去叶)辰砂(水飞)各15克
制法上药为细末,用生姜150克取汁,入水煮糊,丸如绿豆大,别以朱砂为衣,晒干。
功能主治消风化痰,镇心安神。主风痰上扰,惊悸眩晕。
用法用量每服30~50粒,夜卧时用生姜汤送下,小儿减丸服。
摘录《普济本事方》卷二
处方38、清阳除眩汤处方人参1.8克 白术(去芦)3克 白茯苓3克 陈皮3克 半夏(汤泡)3克 明天麻2.4克 槟榔2.4克 旋复花2.4克 甘草1.2克
功能主治治气虚痰浊蒙上之眩晕。
用法用量上锉一剂。生姜3片,水煎服。
摘录《寿世保元》卷五
处方39、冲和汤处方生姜120克(切,焙)草果仁(去皮)22.5克 甘草(炙)22.5克 半夏曲(炙)7.5克 白盐(炒)30克
制法上为细末,入盐和匀。
功能主治醒酒快膈,消痰助胃。主酒食过伤,呕逆恶心,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6克,沸汤调下。
摘录《杨氏家藏方》卷十六
处方40、神曲丸处方神曲90克(捣碎,以醋少许拌炒微黄)肉苁蓉30克(酒浸一宿,锉去皱皮,炙干)虎胫骨60克(涂酥,炙微黄)海桐皮30克(锉)白僵蚕60克(微炒)芎藭30克 半夏30克(汤洗七遍,去滑)红蓝花30克
制法上药捣罗为末,炼蜜和捣二三百杵,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止痛散瘀。治伤折内损,瘀血不散。
用法用量每服30丸,以温酒送下,一日三次。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六十七
处方41、安胎饮处方地榆 甘草(炙微赤)茯苓(去皮)熟干地黄(洗,酒洒蒸,焙)当归(去芦,洗,酒浸)川芎 白术 半夏(汤洗七次)阿胶(捣碎,麸炒)黄耆(去苗)白芍药各等分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妊娠恶阻,心中愦闷,头重目眩,四肢沉重,懈怠疲劳,恶闻食气,喜食咸酸,多睡少起,呕逆不食,或胎动不安,非时转动,腰腹疼痛,或时下血。
用法用量每服9克,用水230毫升,煎至180毫升,去滓温服,不拘时。
注意服药期间,勿食鸡鸭蛋、鲤鱼脍、兔、犬、驴、骡、山羊肉、鱼子、鳖卵、雉雀、桑椹。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九
处方42、辛夷丸处方南星 半夏(各姜制)苍术(米泔浸)黄芩(酒炒)辛夷 川芎 黄柏(炒焦)滑石 牡蛎(煅)各等分
制法上药研末,糊丸。
功能主治祛风化痰,清热通窍。治头风,鼻流白色粘液者。现用于慢性鼻窦炎。
用法用量薄荷汤送下。
摘录《证治准绳·类方》卷八
处方43、宽中健脾丸处方白术180克 人参 黄耆 苍术 茯苓 五加皮各60克 黄连(茱萸水炒)白芍 泽泻各75克 陈皮(盐水炒)半夏 香附 薏苡仁 山楂各90克 草豆蔻 苏子 萝卜子各45克 沉香18克 大瓜蒌2个(每个镂1孔,用川椒末9克 多年粪礞末6克,装入瓜蒌内,纸糊瓜口、盐泥固济、晒干煅红为度,去泥与黑皮)
制法上药同为细末,用荷叶、大腹皮煎汤,煮黄米糊为丸,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健脾和胃,顺气宽中。治单腹胀,及脾虚肿满,膈中闭塞,胃口作痛。
用法用量每服100丸,白汤下。
摘录《医学入门》卷七
处方44、大阿魏丸处方南星 半夏 山楂 神曲 麦芽 黄连各30克 连翘 阿魏 瓜蒌仁 贝母各15克 风化消石碱 萝卜子 胡黄连各7.5克
制法上药为末,姜汁浸蒸饼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主积聚。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白开水送下。
摘录《医学入门》卷七
处方45、荆芥散处方荆芥 雀脑芎各90克 当归 人参各15克 桂心 牡丹皮 羌活 防风 桔梗 大腹子 甘草 蒲黄 白茯苓 枳壳 厚朴 半夏 杏仁 款冬花各22克 附子(炮)干地黄 鳖甲 白芍药 北柴胡 黄耆各30克 干姜 木香各3.5克 沉香7.5克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妇人气血虚损,经候不调,外伤风邪,或内挟宿冷,阴阳不和,经络否涩,致患血风劳,腹中坚痛,四肢酸疼,月水或断或来,面色萎黄,羸瘦者。
用法用量每服6克,加生姜3片,大枣1个,用水150毫升,煎至100毫升,温服。
摘录《妇人大全良方》卷五
处方46、参香散处方人参 官桂 甘草各9克 半夏 桔梗 枳实 陈皮 桑白皮 青皮 麦门冬 大腹皮各15克 紫苏子 香附子 茯苓各18克 木香12克
制法上药哎咀。
功能主治主脾虚作胀,痞气。
用法用量每服24克,水400毫升,加生姜3克、枣子5枚,灯心20茎,煎至200毫升,去滓,空腹时服。
摘录《袖珍方》卷三
处方47、理气祛风散处方青皮3克 陈皮2.5克 枳壳2.5克 桔梗2克 南星(制)3克 半夏(制)1克 乌药2.5克 天麻3克 川芎2.5克 白芷2克 防风2.5克 荆芥2克 羌活3克 独活3克 白芍药2克 甘草1.8克
制法上哎咀。
功能主治治中风,口眼歪斜。
用法用量加生姜5片,用水400毫升,煎至320毫升,空腹时温服。
摘录《古今医鉴》卷二
处方48、善夺汤处方茯苓30克 车前子9克 白术9克 柴胡3克 白芍15克 陈皮0.9克 金半夏3克
功能主治治脾胃气郁,心腹饱满作胀,时或肠鸣,数欲大便,甚则心疼,两胁填实,为呕为吐,或吐痰涎,或呕清水,或泻利暴注,以致两足跗肿,渐渐身体亦赤肿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连服四剂。
摘录《辨证录》卷四
处方49、鳖甲煎丸处方鳖甲90克(炙)乌扇22.5克(烧)黄芩22.5克 柴胡45克 鼠妇22.5克(熬)干姜22.5克 大黄22.5克 芍药37.5克 桂枝22.5克 葶苈7.5克(熬)石韦22.5克(去毛)厚朴22.5克 牡丹37.5克(去心)瞿麦15克 紫葳22.5克 半夏7.5克 人参7.5克 蟅虫37.5克(熬)阿胶37.5克(炙),蜂窠30克(炙)赤消90克 蜣螂45克(熬)桃仁15克
制法上药二十三味,为末,取煅灶下灰1.5千克,清酒5升,浸灰内过滤取汁,煎鳖甲成胶状,绞取汁,纳诸药煎,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行气化瘀,软坚消症。主疟疾日久不愈,胁下痞硬有块,结为疟母,以及症瘕积聚。
用法用量空腹时服3~6克,每日二至三次。
注意孕妇忌服。
摘录《金匮要略》卷上
处方50、加参安肺生化汤处方川芎3克 人参3克 知母3克 桑白皮3克 当归6克 杏仁2.1克(去皮、尖)甘草1.2克桔梗1.2克 半夏2.1克 橘红0.9克
功能主治治产后虚弱,旬日内外感风寒,咳嗽声重有痰,或身热头痛及汗多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虚人多痰,加竹沥10毫升、姜汁5毫升。
摘录《傅青主女科·产后编》卷下
处方51、黄连温胆汤处方半夏 陈皮 竹茹 枳实 茯苓 炙甘草 大枣 黄连
功能主治治伤暑汗出,身不大热,烦闭欲呕,舌黄腻。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六因条辨》卷上
处方52、麻杏陷胸汤处方麻黄3克,杏仁4.5克,生石膏12克,甘草3克,黄连1.5克,半夏6克,蒌仁6克,鲜茅根12克,胆星3克,玉蝴蝶6克。
功能主治清热写肺,祛痰定喘。主实热喘证。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陈芝圃方
处方53、青囊药酒处方苍术(米泔浸,炒)乌药 牛膝(去芦)杜仲(姜汁炒)各60克 陈皮 厚朴(姜汁炒)当归 枳壳(去瓤,麸炒)独活 槟榔 木瓜各30克 川芎 白芍 桔梗(去芦)白芷 茯苓(去皮)半夏(姜汁炒)麻黄 肉桂 防己 甘草各30克
制法上药锉碎,以麻布袋盛之,用酒18升,将药悬坛内,密封坛口,锅内煮一时久,然后取出,过三日后去药,随量饮之。滓晒干,为末,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风湿相搏,腰膝疼痛,或因坐卧湿地,雨露新袭,遍身骨节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70~80丸,空腹时用酒送下。
摘录《万病回春》卷五
处方54、六郁汤处方陈皮,(去白)3克 半夏(汤泡七次)苍术(米泔浸)抚芎各3克 赤茯苓 栀子(炒)各2.1克 香附6克 甘草(炙)1.5克 砂仁(研细)1.5克
功能主治治诸郁。
用法用量上细切,作一服。加生姜3片,用水300毫升,煎至150毫升,温服。如气郁,加乌药、木香、槟榔、紫苏、干姜,倍香附、砂仁;如湿郁,加白术,倍苍术;如热郁,加黄连,倍栀子;如痰郁,加南星、枳壳、小皂角;如血郁,加桃仁、红花、牡丹皮;如食郁,加山楂、神曲、麦蘖面。
摘录《医学正传》卷二
处方55、竹茹汤处方青竹茹9克,生姜12克,半夏15克,茯苓12克,橘皮9克。
功能主治清热化痰,和胃止呕。主痰湿化热。(妊娠呕吐)
用法用量为粗末,水煎服,分2次服。
摘录《医心方》
处方56、参苏饮子处方人参(去芦)白术 白茯苓(去皮)甘草(炙)紫苏叶 干木瓜 香薷叶 厚朴(去皮,姜制)半夏曲 白扁豆(炒)陈橘红各等分
制法上药锉散。
功能主治主小儿伏热吐泻,虚烦闷乱,引饮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6克,用水150毫升,煎至100毫升,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普济方》卷三九五
处方57、小青龙加石膏汤处方麻黄9克 芍药9克 桂枝6克 细辛3克 甘草6克 干姜3克 五味子3克 半夏9克 石膏9克
功能主治解表化饮,清热除烦。治肺胀,心下有水气,咳而上气,烦躁而喘,脉浮者。
用法用量上九味,以水1升,先煮麻黄去沫,纳诸药,煮取300毫升,分两次服。
摘录《金匮要略》卷上
处方58、和中丸处方白术(陈土炒)120克 扁豆(炒)90克 茯苓45克 枳实(面炒)60克 陈皮90克 神曲(炒黑)麦芽(炒)山楂(炒)香附(姜汁炒)各60克 砂仁45克 半夏(姜汁炒)30克 丹参(酒蒸)60克 五谷虫(酒拌,炒焦黄色)90克
制法荷叶1叶,煎水迭为丸。
功能主治治鼓胀,痞积。
用法用量每日上午、下午开水送服6克。若寒气盛,加干姜、吴萸、肉桂;若湿热盛,加黄连、连翘;若大便闭结,先用三黄枳术丸下之,随用本方渐磨之;若兼瘀血,加厚朴、赤芍;若脾气虚弱,用六君子汤吞服此丸,或以补中益气汤送下。
摘录《医学心悟》卷三
处方59、调中正胃散处方藿香叶 白术 人参 白茯苓 甘草(炙)陈皮(去白)山药 白扁豆(炒)半夏曲 川白姜(炮)各等分
制法上药为末。
功能主治健脾温中。主小儿脾胃虚寒,吐逆烦闷,神困力乏,饮食不美,虚弱思睡,睡不安稳。
用法用量每服3克,水150毫升,生姜2小片,大枣半个,煎二三沸服。
摘录《活幼口议》卷十九
处方60、除湿化痰汤处方橘红 桔梗 枳实 川芎 白芍药各2.1克 半夏 茯苓 甘草 黄连 黄芩各3克 苍术 神曲 山楂 贝母各2.4克
功能主治清热燥湿,化痰止咳。主湿痰咳嗽。
用法用量上药用水400毫升,加生姜3片,煎至320毫升,空腹时温服。
摘录《摄生众妙方》卷六
警告!本文使用信息聚合技术汇集而成,仅作学习、研究之用,切不可照本宣科、照猫画虎,身体有恙应尽早就医。本文资料绝大部分注明了出处,但不对信息的正确性负责,更不对使用本文信息导致的后果负责。
相关参考
处方1、茯苓汤别名六味茯苓汤(《景岳全书》卷五十四)。处方半夏(汤泡七次)赤茯苓(去皮)橘红各30克枳实(去瓤,麸炒)桔梗(去芦)甘草(炙)各15克制法上哎咀。功能主治治支饮,手足麻痹,多睡眩冒。用法
处方1、八风九州岛岛岛岛汤处方麻黄(去节.四两)。甘草(炙)、干姜、附子(炮)、防风、独活,各三两。石膏(绵裹.搥碎)、茯苓、白术、川芎、柴胡、当归、人参、细辛,各二两。杏仁(去皮尖.四十九粒)。炮制
处方1、小续命汤处方防己、肉桂(去粗皮)、黄芩、杏仁(去皮.尖.炒黄)、芍药(白者)、甘草、川芎、麻黄(去根.节)、人参(去芦),各一两。防风(去芦)一两半,附子(炮.去皮.脐)半两。炮制上除附子、杏
处方1、槟榔散处方槟榔(锉,炒)半两,瞿麦穗半两,泽泻(酒浸)半两,防己半两,甜葶苈(隔纸炒)半两,藁本(去苗土)半两,滑石(碎)半两,木香1两,芫花(醋浸,炒令焦黄)1两,干漆(炒令烟尽)半分,陈橘
处方1、麦门冬汤别名麦冬汤处方当归、芍药、麦门冬、生地黄。功能主治痘疹。便实燥渴,津液不足,血枯不荣。用法用量麦冬汤(《麻科活人》卷四)。摘录《痘疹传心录》卷十五处方2、济阴孕阳封汗煎处方当归3钱,熟
处方1、加味独活寄生汤处方独活3两,桑寄生(无真者,续断代)2两,杜仲(制炒去丝)2两,细辛(去苗)2两,牛膝(去苗,酒浸)2两,秦艽(去心)2两,茯苓(去皮)2两,白芍药2两,桂心(不见火)2两,芎
处方1、宽肝汤处方人参1两,熟地2两,附子1钱,柴胡5分,甘草3分,肉桂3钱。功能主治猝犯阴寒之气,两胁痛极,至不可受,如欲破裂者。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辨证录》卷一处方2、黄耆汤处方黄耆(细锉)半两
处方1、肉豆蔻散处方肉豆蔻22克(去壳)青橘皮15克(汤浸,去白、瓤,焙)当归15克(锉,微炒)黄牛角腮15克(炙令微焦)厚朴15克(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地榆15克(微炙,锉)黄连15克(去须,
处方1、清气化痰丸处方天南星半夏白矾牙皂(不锉)生姜各60克青皮(麸炒)15克陈皮(去白)30克枳实(麸炒)30克白术30克干葛15克白茯苓30克苏子(炒)30克莱菔子(炒)30克瓜蒌仁30克黄连15
处方1、橘皮汤处方陈橘皮(汤浸,去白,焙)3两,青竹茹3两,生地黄(切,焙)3两,黄芩(去黑心)3两,山栀子仁3两,桂(去粗皮)1两,白术3两,芒消(研,汤成下)、赤茯苓(去黑皮)2两。制法上药除芒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