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半夏的处方(六十七)
Posted 处方
篇首语: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含有半夏的处方(六十七)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处方1、黄蓍鳖甲散处方人参、肉桂(去粗皮)、苦梗,各一两六钱半;生干地黄(洗.焙干)三两三钱,半夏(煮)、紫菀(去芦)、知母、赤芍药、黄蓍、甘草、桑白皮,各二两半;天门冬(去心.焙)、鳖甲(去裙.醋炙),各五两;秦艽(去芦)、白茯苓(焙)、地骨皮(去土)、柴胡(去芦),各三两三钱。
炮制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治虚劳客热,肌肉消瘦,四肢倦怠,五心烦热,口燥咽干,颊赤心忪,日晚潮热,夜有盗汗,胸胁不利,减食多渴,咳唾稠粘,时有脓血。
用法用量每服二大钱,水一盏,煎至七分,去滓温服,食后。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2、新法半夏汤处方缩砂仁、神僸(炒)、草果仁、橘红(净洗.去白),各五两;白豆蔻仁、丁香,各半两;甘草(生炙)二两,大半夏四两(汤浸洗七次,每个切作二片,用白矾末一两,沸汤浸一昼夜,漉出,别用汤洗去矾,俟干,一片切作两片,再用生姜自然汁于银盂中浸一昼夜,却于汤中炖,令姜汁干尽,以慢火焙燥,为细末,再用生姜自然汁搜成饼子,日干或焙干,炙黄勿令色焦)。
炮制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脾胃气虚,痰饮不散,呕逆酸水,腹肋胀痞,头旋恶心,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一钱,先用生姜自然汁调成膏,入炒盐少许,沸汤点服。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3、反魂丹处方当归(酒浸.切.焙.微炒)、乌犀(镑),各二两;干姜(炮)、枳壳(去瓤.麸炒)、白术(泔浸一宿.微炒)、人参(去芦)、木香(不见火)、茯苓(去皮)、丁香(不见火)、厚朴(去皮.姜汁炙熟)、天竺黄(细研)、败龟(酒.醋涂.炙黄)、蔓荆子(去白)、桑螵(微炒)、何首乌(泔浸一宿.煮过.切.焙)、白芷、虎骨(酒.醋炙令黄)、晚蚕蛾(微炒),各三分;缩砂仁、麻黄(去根.节)、麝香(别研)、羌活(去芦)、羚羊角(镑)、半夏(汤洗七次.姜汁浸三宿.焙干.炒黄)、川乌头(烧令通红.留烟少许.入坑以盏盖.新土围.食倾)、防风(去芦)、白花蛇(酒浸一宿.炙令熟.去皮.骨.用肉)、白僵蚕(去丝.嘴.微炒)、槟榔、白附子(微炮)、天南星(汤洗.生姜自然汁煮软.切.焙.炒黄)、藿香(叶.去土)、阿胶(碎炒.微炙)、肉桂(去粗皮)、细辛(去苗)、陈皮(去瓤.微炒)、槐胶、乌蛇(酒浸一宿.炙熟.取肉用)、沉香(不见火)、乾蝎(微炙)、独活(去苗)、天麻(酒洗.切.焙),各一两;朱砂(细研水飞)、石斛(去根)、雄黄(细研水飞)、肉豆蔻(去壳.微炒)、牛黄(别研)、龙脑(别研)、水银、附子(水浸後.炮.去皮.脐)、蝉壳(去土.微炒)、川芎,各半两;乌鸦一个(去嘴.翅.足),腻粉(别研)一分,狐肝三具(腊月采取同乌鸦一个.入新瓮内.以瓦盆盖头.用泥固济.炭火一斤.烧令通赤烟尽出.候冷.研细用),硫黄(研细.用瓷盏盛.慢火养成汁.入水银.急炒如青泥.成砂再研)半两,金箔二十片(为衣)。
炮制上如法修事,捣研令细,炼白蜜合和,入酥,再捣三、五千下,圆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小儿诸风癫,潮发,口眼相引,项背强直,牙关紧急,目睛上视,及诸病久虚,变生虚风,多睡昏困,荏苒不解,速宜服之。
用法用量每一岁儿一圆,温薄荷自然汁化下,不计时候。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4、法制清气化痰丸处方半夏 南星(去皮、尖)白矾 皂角 干姜各120克上药先将白矾等三味用水1.25升,煎取750毫升,却入半夏二味,浸二日,再煮至半夏、南星无白点为度,晒干。陈皮 青皮 紫苏子 萝卜子(炒,另研)杏仁(去皮、尖,炒,研)葛根 神曲(炒)麦蘖(炒)山楂 子香附子
制法上药为末,蒸饼为丸,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顺气快脾,化痰消食。主咳嗽,胸满痰盛。
用法用量每服50~70丸,临卧茶、汤任下。
注意脾胃虚者忌用。
摘录《校注妇人良方》卷五
处方5、樗皮丸处方樗根自皮(米泔洗,去黑皮,晒干,酒炒)陈皮 茯苓 半夏 香附 川芎 苍术 黄柏 炮姜 地榆 牡蛎
制法上药研末,醋糊为丸。
功能主治主湿痰下注,带下如倾,头眩呕哕,肌肥,脉滑者。
用法用量每服60丸,用温开水送下。
摘录《女科指掌》卷一
处方6、沉香鳖甲散处方沉香(不见火)、人参(去芦)、木香(不见火)、巴戟(去心)、牛膝(去芦.酒浸)、黄蓍(去芦)、白茯苓(焙)、柴胡、荆芥(去梗)、半夏(姜汁浸二宿.炒)、川当归(去芦)、秦艽(去芦),各半两;附子(炮.去皮.脐)、肉桂(去粗皮)、鳖甲(醋浸.去裙.炙黄),各一两;羌活、熟干地黄(净洗.酒洒.蒸.焙),各七钱半;肉豆蔻四个。
炮制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男子、妇人五劳七伤,气血虚损,腰背拘急,手足沉重,百节酸疼,面色黑黄,肢体倦怠,行动喘乏,胸膈不快,咳嗽痰涎,夜多异梦,盗汗失精,嗜卧少力,肌肉瘦瘁,不思饮食,日渐羸弱,一切劳伤,诸虚百损,并能治之。
用法用量每服二钱,水一盏,葱白二寸,生姜三片,枣子二枚,擘破,同煎至七分,空心,食前。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7、新法半夏汤处方陈皮(去白)、神僸(炒),各四两。草果(煨.去皮)、半夏僸(炒),各二两三钱。干姜(炮)四两,丁皮、木香、白茯苓,各七钱半。甘草四钱半。
炮制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脾胃不和,中气滞,宿寒留饮,停积不消,心腹刺痛,胁肋膨胀,呕吐痰水,噫气吞酸,中酒吐酒,逆恶心,头痛烦渴,倦怠嗜卧,不思饮食。常服温中破痰,开胃健脾,消酒进食。
用法用量每服一钱,盐汤点服,不拘时候。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8、二齿安神汤处方紫贝齿 青龙齿 灵磁石 辰砂 琥珀末 紫丹参 九节菖蒲 仙半夏
功能主治清热平肝,镇惊安神。主妇女情志失调,肝郁化火,经前情绪不宁,坐卧不安,烦躁易怒,甚则怒而发狂,月经量多,口苦唇干,舌质红,脉弦数。
用法用量水煎服。
备注方中贝齿、龙齿镇惊安神,磁石潜阳纳气,平冲降火,辰砂、琥珀清热安神,丹参活血调经,菖蒲开窍,半夏祛痰。诸药合用,共奏清肝镇惊安神之功。
摘录《裘笑梅妇科经验》
处方9、调卫汤处方苏木 红花各0.3克 猪苓0.6克 麦门冬 生地黄各0.9克 半夏(汤洗七次)生黄芩 生甘草 当归梢各1.5克 羌活2.1克 麻黄根 黄耆各3克 五味子7枚
制法上药哎咀,如麻豆大,作一服。
功能主治补气固表,和营祛湿。主湿胜自汗,表虚不任风寒。
用法用量水50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稍热服。
摘录《脾胃论》卷下
处方10、半夏泻心汤处方半夏(汤洗七次.二钱),人参(去芦)、甘草(炙)、干姜(炮)、黄芩,各一钱半。黄连(一钱)。
功能主治治心下痞满而不痛干呕者。
用法用量上作一服,水二钟,生姜五片,红枣二枚,煎至一钟,不拘时服。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处方11、纯阳正气丸处方广藿香100g 半夏(制)100g 青木香100g 陈皮100g 丁香100g 肉桂100g 苍术100g 白术100g 茯苓100g 朱砂10g 硝石(精制)10g 硼砂6g 雄黄6g 金礞石(煅)4g 麝香3g 冰片3g
性状为棕黄色至棕红色的水丸;气芳香,味苦、辛。
炮制上十六味,除麝香、冰片、硝石外,朱砂、雄黄分别水飞成极细粉;其余广麝香等十一味粉碎成细粉。将麝香、冰片研细,与上述粉末配研,再将硝石研细掺入,过筛,混匀;另取花椒50g,加水煎煮二次,取煎液与上述粉末泛丸,低温干燥,即得。
功能主治温中散寒。用于暑天感寒受湿,腹痛吐泻,胸膈胀满,头痛恶寒,肢体酸重。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5~3g,一日1~2次。
注意孕妇禁用。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12、柴胡舒肝丸处方茯苓100g 枳壳(炒)50g 豆蔻40g 白芍(酒炒)50g 甘草50g 香附(醋制)75g 陈皮50g 桔梗50g 厚朴(姜制)50g 山楂(炒)50g 防风50g 六神曲(炒)50g 柴胡75g 黄芩50g 薄荷50g 紫苏梗75g 木香25g 槟榔(炒)75g 三棱(醋制)50g 大黄(酒炒)50g 青皮(炒)50g 当归50g 姜半夏75g 乌药50g 莪术(制)50g
性状为黑褐色的大蜜丸;味甜而苦。
炮制以上二十五味,混合,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加炼蜜180~190g制成大蜜丸,即得。
功能主治舒肝理气,消胀止痛。用于肝气不舒,胸胁痞闷,食滞不清,呕吐酸水。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丸,一日2次。
规格每丸重10g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13、上池饮处方人参(去芦)6克 台白术(去芦,炒)4.5克 白茯苓(去皮)15克 当归(酒洗)3.6克 川芎3.6克 杭白芍(酒炒)3克 怀生地黄(姜汁炒)3克 熟地黄(姜汁炒)3克 南星(姜汁炒)3克 半夏(姜制)3克 陈皮(盐水洗)2.4克 羌活1.8克 防风1.8克 天麻3克(去油)牛膝(去芦,酒洗)2.4克 川红花(酒洗)1,2克 柳枝1,8克(寒月0,3克)黄芩(酒炒)2.4克 黄柏(酒炒)0.9克(夏月加0.3克)酸枣仁(炒)2.4克 乌药1.2克 甘草(炙)1.2克
制法上锉一剂。
功能主治治一切中风,左瘫右痪,半身不遂,口眼喎斜,语言謇涩,呵欠喷嚏,头目眩晕,筋骨时痛,或头痛,心中忪悸,痰火炽盛,血气大虚者。
用法用量水煎去滓,兑入竹沥、姜汁。清旦时温服。言语謇涩,加石菖蒲。
摘录《寿世保元》卷二
处方14、痰块百效膏处方制甘遂60克 红芽大戟90克 麻黄12克 白芥子24克 生南星48克 僵蚕48克 朴消48克 藤黄48克 姜半夏48克
功能主治化痰散结。治痰核。
用法用量加麻油、铅粉熬膏,摊贴。如已溃者,加九一丹少许。
摘录《千金珍秘方选》
处方15、秘传降气汤处方桑白皮(炒二两),骨碎补(去毛.炒)、草果仁(去皮.煨)、五加皮(酒浸半日.炒黄)、半夏(生为末.生姜自然汁为饼.再碎.炒)、桔梗、诃子(炮.去核),各半两。甘草(炒)、枳壳(去瓤.麸炒)、陈皮(去白.炒黄)、柴胡(去芦)、地骨皮(炒黄),各一两。
炮制上为粗散和匀,再就蒸一伏时,晒干。
功能主治治男子、妇人上热下虚之疾。凡饮食过度,致伤脾胃,酒色无节,耗损肾元,水土交攻,阴阳关膈,遂使气不升降,上热则头目昏眩,痰实呕逆,胸膈不快,咽喉干燥,饮食无味;下弱则腰脚无力,大便秘涩,里急后重,脐腹冷痛。治以凉,则脾气怯弱,肠鸣下利;治以温,则上焦壅热,口舌生疮,及脚气上攻,与久痢不瘥。宜先服此药,却以所主药治之,无不效者。
用法用量每服二钱,紫苏三叶,姜钱三片,水一盏,同煎至七分,食后,通口服。常服调顺荣卫,通利三焦,开膈化痰,和五脏。痰嗽,加半夏僸煎。心肺虚,加人参、茯苓煎。上膈热,加北黄芩煎。下部大段虚,加少许炮附子煎,如使附子,多加生姜。妇人血虚,加当归煎。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16、养中汤处方半夏僸(炙)八钱,甘草、肉桂(去粗皮),各半两;罂粟壳(去蒂.盖.蜜炙)二两半。
炮制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肺胃受寒,咳嗽多痰,胸满短气,语声不出,昼夜不止,饮食减少,不以远年日近,并皆治之。
用法用量每服一大钱,水一盏,生姜四片,同煎至七分,通口服,不拘时候。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17、橘皮半夏汤处方陈皮(去白),半夏(煮)各七两。
炮制上二件为粗散。
功能主治治肺胃虚弱,好食酸冷,寒痰停积,呕逆恶心。涎唾稠粘;或积吐,粥药不下,手足逆冷,目眩身重。又治伤寒时气,欲吐不吐,欲呕不呕,昏愦闷乱,或引酒过多,中寒停饮,喉中涎声,干哕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三钱,生姜十片,水二盏,煎至一中盏,去滓温服,不拘时候。留二服滓并作一服,再煎服。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18、加味温胆汤处方枳实(麸炒)、半夏(汤泡)、白茯苓(去皮)、橘红、人参,各一钱半。竹茹、香柎、麦门冬、柴胡、桔梗,各一钱。甘草(半钱)。
功能主治治心胆虚怯,处事易惊,梦寐不安,气[]生涎,涎与气搏,变生诸证,或短气困乏或复自汗,四肢浮肿,饮食无味,心虚烦闷,坐卧不安。
用法用量上作一服,水二钟,生姜三片,红枣二枚,煎至一钟,不拘时服。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处方19、人参定喘汤处方人参(切片)、麻黄(去节)、甘草(炙)、阿胶(炒)、半夏僸。各一两;桑白皮、五味子,各一两半;罂粟壳(蜜刷炙)二两。
炮制上为粗末,入人参片拌匀。
功能主治治丈夫、妇人远年日近肺气咳嗽,上喘气急,喉中涎声,胸满气逆,坐卧不安,饮食不下,及治肺感寒邪,咳嗽声重,语音不出,鼻塞头昏,并皆治之。又治小儿久病,肺气喘急,喉中涎声,胸膈不利,呕吐痰沫,更量岁数加减服。
用法用量每服三大钱,水一盏半,入生姜三片,同煎至七分,去滓,食后,温服。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20、大调中汤处方黄连(煎水浸甘草)甘草(煎水漫黄莲)瓜蒌仁(煎水浸半夏)半夏(煎水浸瓜蒌仁)、人参 白术 茯苓 川芎 当归 生地 白芍
功能主治主虚而挟痰火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医学入门》卷八
处方21、新法半夏汤处方青皮(去白)、干姜(炮),各六两;桔梗(炒)、陈皮(去白),各一两;丁香皮四两,甘草(炒)十二两,半夏(汤洗.姜汁制)二两半。
炮制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脾胃不和,中气滞,宿寒留饮,停积不消,心腹刺痛,脏腑膨胀,呕吐痰水,噫气吞酸;或中酒吐酒,哕逆恶心,头疼烦渴,倦怠嗜卧,不思饮食,并宜服之。常服温和三焦,开胃健脾,消宿酒,进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一钱,入盐一捻,沸汤点服,不拘时候。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22、鹿茸大补汤处方鹿茸(制)、黄兽(蜜炙)、当归(酒浸)、白茯苓(去皮)、苁蓉(酒浸)、杜仲(炒去丝),各二两;人参、白芍药、肉桂、石斛(酒浸.蒸.焙)、附子(炮)、五味子、半夏、白术(煨),各一两半;甘草半两,熟干地黄(酒蒸.焙)三两。
炮制上俰咀。
功能主治治男子、妇人诸虚不足,产后血气耗伤,一切虚损。
用法用量每服四钱,姜三片,枣一个,水一盏,煎七分,空心热服。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23、小青龙合剂处方麻黄125g 桂枝125g 白芍125g 干姜125g 细辛62g 甘草(蜜炙)125g 法半夏188g 五味子125g
性状为棕黑色的液体;气微香,味甜、微辛。
炮制以上八味,细辛、桂枝提取挥发油,蒸馏后的水溶液另器收集;药渣与白芍、麻黄、五味子、甘草加水煎煮至味尽,合并煎液,滤过,滤液和蒸馏后的水溶液合并,浓缩至约1000ml。法半夏、干姜照流浸膏剂与浸膏剂项下的渗漉法(附录ⅠO),用70%乙醇作溶剂,浸渍24小时后进行渗漉,漉液浓缩,与上述药液合并,静置,滤过,滤液浓缩至1000ml,加入苯甲酸钠3g与细辛、桂枝挥发油,搅匀,即得。
功能主治解表化饮,止咳平喘。用于风寒水饮,恶寒发热,无汗,喘咳痰稀。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0~20ml,一日3次,用时摇匀。
贮藏密封,遮光。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24、小青龙颗粒处方麻黄154g 桂枝154g 白芍154g 干姜154g 细辛77g 甘草(蜜炙)154g 法半夏231g 五味子154g
性状本品为浅棕色至棕色的颗粒;或浅灰色至浅棕色的颗粒;气微香,味甜、微辛。
炮制以上八味,细辛、桂枝提取挥发油,蒸馏后的水溶液另器收集;药渣与白芍、麻黄、五味子、甘草加水煎煮至味尽,合并煎液,滤过,滤液和蒸馏后的水溶液合并,浓缩至约1000ml;法半夏、干姜粉碎成粗粉,照流浸膏剂与浸膏剂项下的渗漉法(附录ⅠO),用70%乙醇作溶剂,浸渍24小时后,进行渗漉,漉液回收乙醇,与上述药液合并,静置,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08~1.10(55~60℃)的药液,喷雾干燥,制成干浸膏粉,加乳糖适量,混匀,喷加上述细辛、桂枝的挥发油,混匀,制成颗粒,制成461.5g,即得。或取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5~1.38(80℃)的清膏,加入蔗糖粉适量,混匀,制成颗粒,干燥,喷加上述细辛、桂枝的挥发油,混匀,制成1000g,即得。
功能主治解表化饮,止咳平喘。用于风寒水饮,恶寒发热,无汗,喘咳痰稀。
用法用量开水冲服,一次6g(无糖型)或一次13g(含糖型),一日3次。
规格每袋装(1)6g(无糖型)(2)13g(含糖型)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25、十四味建中汤处方当归(去芦.酒浸.焙干)、白芍药、白术(洗)、甘草(炙)、人参(去芦)、麦门冬(去心)、川芎(洗净)、肉桂(去粗皮)、附子(炮.去皮.脐)、肉苁蓉(酒浸一宿)、半夏(汤洗七次)、黄蓍(炙)、茯苓(去皮)、熟地黄(洗去土.酒蒸一宿.焙干),各等分。
炮制上俰咀,为粗散。
功能主治治荣卫不足,腑脏俱伤,积劳虚损,形体羸瘠,短气嗜卧,寒热头痛,咳嗽喘促,吐呕痰沫,手足多冷,面白脱色,小腹拘急,百节尽疼,夜卧汗多,梦寐惊悸,小便滑利,大便频数,失血虚极,心忪面黑,脾肾久虚,饮食失亏。
用法用量每服三钱,水一盏半,生姜三片,枣子一枚,煎至一盏,去滓,食前温服。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26、湿胆汤处方半夏(汤泡)、茯苓(去皮)、陈皮(去白)、枳实(炒),各二钱。甘草(半钱),竹茹(一钱)。
功能主治治伤寒瘥后调理。
用法用量上作一服,水二钟,生姜三片,煎至一钟,不拘时服。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处方27、柴胡加芒消汤处方柴胡8克 黄芩3克 人参3克 甘草3克(炙)生姜3克(切)半夏3克 大枣4枚 芒消6克
功能主治和解少阳,润燥去结。主伤寒少阳证未解,阳明燥结,胸胁满而呕。日晡潮热者。
用法用量上药除芒消外,以水800毫升,煮取400毫升,去津,内芒消,更煮微沸,分二次温服,不解更作。
摘录《伤寒论》
处方28、人参轻骨散处方贝母(去心)、白茯苓(焙)、半夏(煮),各一两。枳壳(去瓤.炒)二两半,苍术(浸一宿)六两,人参、白术(焙)、白芷(不见火)、陈皮(去白)、秦艽、赤芍药,各二两。川芎、当归(去芦.焙)、肉桂(去粗皮)、干姜(炮),各一两半。柴胡(去芦)、麻黄(去根.节),各三两。桔梗(去芦)、甘草、厚朴,各四两(姜汁浸)。
炮制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解利四时伤寒,头痛壮热,项背拘急,骨节烦疼,憎寒恶风,肢体困倦,大便不调,小便赤涩,呕逆烦渴;或伤风感寒,头痛体热,鼻塞声重,咳嗽痰涎;及山岚瘴气,时行疫疠,潮热往来,及疗五劳七伤,中气滞,心腹痞闷,停痰呕逆,冷气奔冲,攻注刺痛。又治妇人血气撮痛,经候不调,并宜服之。
用法用量每服三钱,水一盏,生姜三片,同煎至七分,通口稍热服。身体倦怠加乌梅一个,咳嗽加枣二枚,同煎,不拘时。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29、黄芩半夏汤处方半夏 枳壳 黄芩(酒炒)桔梗 紫苏 麻黄 杏仁 甘草各等分
功能主治治喘证由于寒包热者。
用法用量用水300毫升,加生姜3片,大枣1枚,煎取320毫升,空腹时服。天寒,加桂枝。
摘录《古今医统》卷四十四引《医经大旨》
处方30、黄耆益损汤处方人参(去芦),石斛(去根)甘草 黄耆(去芦)木香 白术 当归 正桂 茯苓 芍药 半夏 川芎 熟地黄(去土,酒炒)山药 五味子 牡丹皮(去骨)麦门冬(去心)各等分
制法上锉为数。
功能主治治诸虚不足,荣卫俱弱,五劳七伤,骨蒸潮热,腰背俱急,百节酸痛,夜多盗汗,心常惊惕,咽燥唇焦,嗜卧少力,肌肤瘦瘁,咳嗽多痰,咯唾血丝,寒热往来,颊赤神昏,全不用食,服热药则烦躁,进凉药则膈满腹痛。
用法用量每服9克,用水230毫升,加生姜5片,大枣2枚,小麦50粒,乌梅1个煎。空腹时服。
摘录《世医得效方》卷八
处方31、丁香五套圆处方南星(每个切作十数块,同半夏先用水浸三日,每日易水,次用白矾二两,研碎,调入水内,再浸三日,洗净,焙干),半夏(切.破),各二两;干姜(炮)、白术、良姜、茯苓各,一两;丁香(不见火)、木香、青皮、陈皮(去白),各半两。
炮制上为细末,用神僸一两,大麦蘖二两,同研取末,打糊和药为圆,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胃气虚弱,三焦痞涩,不能宣行水谷,故为痰饮,结聚胸膈之间,令人头目昏眩,胸膈胀满,咳嗽气急,呕吐腹疼。伏于中,亦令臂疼不举,腰腿沉重。久而不散,流入于脾,脾恶湿,得水则胀,胀则不能消化水谷,又令腹中虚满而不食也,此药主之。常服温脾胃,去宿冷,消留滞,化饮食,辟雾露风冷,山岚瘴疠,不正非时之气。但是酒癖停饮,痰水不消,屡服汤药不能作效者,服之如神。
用法用量每服五十圆至七十圆,温熟水下,不拘时候。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32、化痰玉壶圆处方天南星(生)、半夏(生),各一两;天麻半两,头白面三两。
炮制上为细末,滴水为圆,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风痰吐逆,头痛目眩,胸膈烦满,饮食不下,及咳嗽痰盛,呕吐涎沫。
用法用量每服三十圆,用水一大盏,先煎令沸,下药煮五、七沸,候药浮即熟,漉出放温,别用生姜汤下,不计时候服。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33、通宣理肺丸处方紫苏叶144g 前胡96g 桔梗?96g 苦杏仁72g 麻黄96g 甘草72g 陈皮96g 半夏(制)72g 茯苓96g 枳壳(炒)96g 黄芩96g
性状为黑棕色至黑褐色的水蜜丸或大蜜丸;味微甜、略苦。
炮制上十一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用炼蜜35~45g加适量的水泛丸,干燥,制成水蜜丸;或加炼蜜130~160g制成大蜜丸,即得。
功能主治解表散寒,宣肺止嗽。用于感冒咳嗽,发热恶寒,鼻塞流涕,头痛无汗,肢体酸痛。
用法用量口服,水蜜丸一次7g,大蜜丸一次2丸,一日2~3次。
规格水蜜丸每100丸重10g;大蜜丸每丸重6g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34、青州白丸子处方南星壹(生用.二两)白附子(二两)川乌头(去皮脐.半两)半夏(好白者水浸洗过.七两)
炮制上碾为细末,以生绢袋盛于井花水内,摆出末出者,更以手揉令出,以滓更研,再生绢袋摆净为度。于磁盆中日晒夜露,每旦换新水,搅而复澄。春五夏三秋七冬十日,去水晒干,如玉片。碎研以糯米粉煎粥清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治男子妇人手足瘫痪,风痰壅盛,呕吐涎沫,及小儿惊风,并皆治之。
用法用量每服二三十丸,生姜汤送下。不拘时服。如瘫痪风湿,酒送下;小儿惊风薄荷汤下三五丸。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处方35、辰砂化痰圆处方白矾(枯过.别研)、辰砂(飞研),各半两;南星(炮)一两,半夏(洗七次.姜汁捣.作僸)三两。
炮制白矾、半夏僸、天南星为末,合和匀,用生姜汁煮面糊圆,如梧桐子大,别用朱砂末为衣。
功能主治治风化痰,安神定志,利咽膈,清头目,止咳嗽,除烦闷。每服十圆,生姜汤下,食后服。亦治小儿风壅痰嗽,一岁儿服一圆,捶碎用生姜薄荷汤下。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36、和胃圆处方厚朴(去粗皮.碎.以生姜二两.研烂.同炒)、半夏(一半汤洗.曰干.微炒.一半生姜汁制作饼.炙黄)、鳖甲(九肋.大者一枚.黄泥外固.以米醋二碗.化?两.放鳖甲内.慢火熬干.取二两,.细研如粉用)、神僸(碎.炒)、麦蘖(微炒)、白术(炒)、肉桂(去粗皮),各二两。枳壳(去瓤.麸炒)、三棱(炮)、青皮(去白.炒)、人参,各三两。陈皮(去白)、诃子(炮.去核),各四两。槟榔、当归,各一两半。芍药、甘草(炒),各一两。干姜(炮)、赤茯苓(去皮)、各三分。
炮制上为细末,蜜圆如小豆大。
功能主治治脾胃不和,中气痞,心腹胀闷,不思饮食,呕吐痰逆,噫气吞酸,面色萎黄,肌肉消瘦,腹胁刺痛,便利不调,少力嗜卧,体重节痛,及治虚劳,脾胃虚弱,饮食不化,心腹痞满,并宜服之。此药老幼气弱皆可常服,能温和脾胃,调进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二十圆,加至三十圆,微嚼破,温水下,不计时候。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37、小省风汤处方防风 南星(生)各120克 半夏(米泔浸)黄芩 甘草(生)各60克
制法上药研末。
功能主治治中风痰盛。
用法用量每次12克,加生姜10片,水煎服。
摘录《丹溪心法》卷一
处方38、藿香正气口服液处方苍术160g 陈皮160g 厚朴(姜制)160g 白芷240g 茯苓240g 大腹皮240g 生半夏160g 甘草浸膏20g 广藿香油1.6ml 紫苏叶油0.8ml
性状本品为棕色的澄精液体;味辛、微甜。
炮制上十味,厚朴加60%乙醇加热回流1小时,取乙醇液备用;苍术、陈皮、白芷加水蒸馏,收集蒸馏液,蒸馏后的水溶液滤过,备用;大腹皮加水煎煮二次,滤过;茯苓加水煮沸后于80℃温浸二次,滤过;生半夏用水泡至透心后,另加干姜13.5g,加水煎煮二次,滤过。合并上述各滤液,浓缩至适量,加入甘草浸膏,混匀,加乙醇使沉淀,滤过,滤液与厚朴乙醇提取液合并,回收乙醇,加入广藿香油、紫苏叶油及上述蒸馏液,混匀,加水使全量成2050ml,用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至5.8~6.2,静置,滤过,灌装,灭菌,即得。
功能主治解表祛暑,化湿和中。用于外感风寒,内伤湿滞,夏伤暑湿,头痛昏重,脘腹胀痛,呕吐泄泻;胃肠型感冒。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5~10ml,一日2次,用时摇匀。
规格每支装10ml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39、如圣饼子处方防风 天麻 半夏(生)各1.5克 天南星(洗)干姜 川乌(去皮、尖)各30克 川芎 甘草(炙)各60克
制法上药为细末,汤浸蒸饼和丸,如鸡头子大,捻作饼子晒干。
功能主治清头目,消风,化痰,暖胃。治上盛下虚,痰饮凤寒伏留阳经,偏正头痛,痛连脑巅,吐逆恶心,目瞑耳聋。
用法用量每服5饼,同荆芥3~5穗细嚼,开水、茶或酒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三
处方40、八风丹处方滑石(细研)、天麻(酒浸),各一两。龙脑(研)、麝香(研),各一分。白僵蚕(微炒)、白附子(炮),各半两。半夏(白矾制)二两,寒水石(火烧通赤.细研.水飞)半斤。
炮制上件药,捣罗为细末,入研者药同研令匀,炼蜜和圆如樱桃大。
功能主治治诸风及痰热上攻,头痛面赤,目眩旋运,鼻塞咽干,颈项不利,痰唾稠浊,神情如醉,百节疼痛,耳啸蝉呜,面上游风,口眼蠕动。
用法用量每服一圆,细嚼,温荆芥汤下,茶清亦得,食后服。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41、诃子青黛丸处方诃子 青黛 杏仁 海粉 香附(童便制)栝楼仁 半夏曲
制法用姜汁、蜜和为丸。
功能主治敛肺清热,化痰顺气。治肺胀。
用法用量含化。
摘录《杂病源流犀烛》卷一
处方42、省风汤处方防风(去芦)、南星(生用),各四两。半夏(白好者.水浸洗.生用)、黄芩(去粗皮)、甘草(生用),各二两。
炮制上俰咀。
功能主治治卒急中风,口噤全不能言,口眼斜,筋脉挛急,抽挛疼痛,风盛痰实,旋晕僵仆,头目眩重,胸膈烦满,左瘫右痪,手足麻痹,骨节烦疼,步履艰辛,恍惚不定,神志昏愦。应一切风证可预服之。
用法用量每服四大钱,用水二大盏,生姜十片,煎至一中盏,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43、丁香柿蒂散别名温中散(《古今医鉴》卷五)、丁香柿蒂汤(《杂病源流犀烛》卷十七)。
处方人参 茯苓 橘皮 半夏 良姜(炒)丁香 柿蒂各30克 生姜45克 甘草15克
制法上药锉散。
功能主治主吐泻及病后胃中虚寒,呃逆至七八声相连,收气不回者。
用法用量每服9克,用水150毫升煎,乘热顿服。或用此调苏合香丸亦妙。
摘录《世医得效方》卷四
处方44、哮吼灵秘丹处方胆南星60克 大半夏60克(用白矾15克、牙皂1.5克,同煅—夜,不见白星)赤茯苓(去皮)60克 苦葶苈60克 大贝母60克 沉香30克 青礞石(消煅)15克 天竺黄6克 珍珠9克(豆腐煮)羚羊角1支(锉末)乌犀角9克 白矾30克 硼砂30克 风化消15克 花蕊石(火煅)15克 孩儿茶15克 款冬花30克 铅白霜15克
制法上药研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哮喘。
用法用量每服20~30丸,临卧时用姜汤送下。外制六味地黄丸,空腹时服,百发百中。
摘录《寿世保元》卷三
处方45、人参圆处方人参、丁香、陈皮(去白)、干姜(焙)、白术,各一分;半夏(汤洗七次)半两。
炮制上件捣,罗为末,炼蜜和圆,如麻子大。
功能主治治小儿乳哺,饮冷过度,伤冷脾胃,腹胁胀满,多吐痰涎。
用法用量每三岁小儿,服一十圆,温汤下,不拘时,日二服,量儿大小加减。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46、南极丸处方南星(汤泡透,切片,姜汁炒)半夏(制同上)软石膏 香附(童便浸,炒)栀子(炒)等分
制法上为细末,神曲糊丸,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胃中痰火气郁所致之嗳气。
用法用量每服50~70丸,临卧时用生姜汤下。
摘录《鲁府禁方》卷一
处方47、羌活汤处方羌活、独活、干姜(炮)、牛膝(酒浸、炒)、草豆蔻、桂心,各半两。细辛、藿香,各一分。吴茱萸(汤洗.炒)、陈皮(去白),各半两。干蝎(炒)、半夏(汤洗),各一分。甘草(炙.四钱)。川芎、白术,各一两。
功能主治治寒风中,面青,遍身骨节俱冷,两手拘急,筋脉牵抽,手足不仁,厥冷,得暖气则舒展。
用法用量每服三钱匕,水一盏,煎至七分,去滓,稍热,不拘时候,身暖并筋脉舒展则止。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处方48、竹叶石膏汤处方人参(去芦头)、甘草(炙),各二两。石膏一斤,半夏(汤洗七次)二两,半麦门冬(去心)五两半。
炮制上为粗末,入半夏令匀。
功能主治治伤寒时气,表里俱虚,遍身发热,心胸烦闷;或得汗已解,内无津液,虚羸少气,胸中烦满,气逆欲吐,及诸虚烦热,并宜服之。诸虚烦热,与伤寒相似,但不恶寒,身不疼痛,头亦不痛,脉不紧数,即不可汗下,宜服此药。
用法用量每服三钱,水两盏,入青竹叶、生姜各五、六片,煎至一盏半,滤去滓,入粳米百馀粒再煎,米熟去米,温服,不计时候。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49、苍栀丸处方苍术 香附各15克 山栀30克 半夏 川芎 白芷各6克
制法上药研末,神曲糊为丸。
功能主治清热化湿,行气解郁。主湿热内郁,手心发热。
用法用量每服10克,温开水送下。
摘录《医学入门》卷七
处方50、草豆蔻散处方草豆蔻60克(去皮)半夏15克(汤浸七遍去滑)肉桂22克(去皱皮)人参22克(去芦头)木香15克 前胡30克(去芦头)高良姜30克(锉)白茯苓30克 附子30克(炮裂,去皮、脐)陈橘皮22克(汤浸,去白,甑,焙)厚朴60克(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热)白术30克 甘草7.5克(炙微赤,锉)
制法上药捣筛为散。
功能主治主脾胃气虚,脏腑积冷,呕吐宿食,四肢少力,面色无华。
用法用量每服9克,以水300毫升,入生姜4克,大枣3枚,煎至180毫升,去滓,不计时候,稍热服。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五
处方51、儿童清肺丸处方麻黄10g 苦杏仁(炒)20g 石膏40g 甘草10g 桑白皮(蜜炙)30g 瓜蒌皮30g 黄芩40g 板蓝根40g 橘红30g 法半夏30g 紫苏子(炒)20g 葶苈子10g 浙贝母40g 紫苏叶20g 细辛8g 薄荷30g 枇杷叶(蜜炙)40g 白前30g 前胡20g 石菖蒲30g 天花粉30g 青礞石(煅)10g
性状黑色的大蜜丸;味苦、辛辣。
炮制以上二十二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加炼蜜170~180g制成大蜜丸,即得。
功能主治清肺,化痰,止嗽。用于小儿风寒外束,肺经痰热,面赤身热,咳嗽气促,痰多黏稠,咽痛声哑。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丸,一日2次;3岁以下一次半丸。
规格每丸重3g。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52、牛黄生犀圆处方黄丹(研)、雄黄(研.飞)、腻粉(研)、羚羊角(镑),各五两。铅水银(与铅同结沙子)、朱砂(研.飞)、龙齿(研.飞),各十两。天麻(去苗)、牙硝(研)、半夏(白矾制),各二十两。生犀(镑)、龙脑(研),各二两半。牛黄(研)二钱半。
炮制上为末,炼蜜为圆,每两作二十圆。
功能主治治风盛痰壅,头痛目眩,咽膈烦闷,神思恍惚,心怔面赤,口干多渴,睡卧不安,小便赤涩,大便多秘。
用法用量每服一圆,温薄荷汤化下。中风涎潮,牙关紧急,昏迷不省,用腻粉一钱,药三圆,生姜自然汁七点,薄荷水同化下,得吐或利,逐出痰涎即愈。小儿风热痰壅,睡卧不安,上窜龈齿,每服半圆。如急惊风,涎潮搐搦,眼目戴上,牙关紧急腻粉半钱,生姜自然汁三、五点,薄荷水同化下一圆。更看岁数大小加减。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53、海青丸处方海蛤粉 青黛 瓜萎仁 诃子皮 香附(童便制)半夏各30克
制法上药研末,用姜汁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火郁肺胀,咳嗽气急息重者。
用法用量每服用姜汤下30丸。
摘录《杂病源流犀烛》卷一
处方54、安胎饮处方地榆、甘草(微炙赤)、茯苓(去皮)、熟干地黄(洗.酒洒.蒸.焙)、当归(去芦.洗.酒浸)、川芎、白术、半夏(汤洗七次)、阿胶(捣碎.麸炒)、黄蓍(去苗)、白芍药,各等分。
炮制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治妊娠三月、四月至九个月恶阻病者,心中愦闷,头重目眩,四肢沉重,懈怠不欲执作,恶闻食气,欲啖咸酸,多睡少起,呕逆不食;或胎动不安,非时转动,腰腹疼痛,或时下血,及妊娠一切疾病,并皆治之。
用法用量每服三钱,水一盏半,煎至八分,去渣温服,不拘时。如或恶食,但以所思之物任意与之,必愈。
注意按妊娠禁忌,勿食鸡、鸭子、鲤鱼脍、兔、犬、鲈、骡、山羊肉、鱼子、鳖卵、雉雀、桑椹。
备注按《胎教论》云:令母常居静室,多听美言,听人讲论诗书,陈说礼乐。耳不听非言,目不视恶事,心不起邪念,能令生子庞厚福寿,忠孝仁义,聪明无疾。斯乃圣人所留教论,故随方状以书。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55、五积散处方白芷、川芎、甘草(炙)、茯苓(去皮)、当归(去芦)、肉桂(去粗皮)、芍药、半夏(汤洗七次),各三两。陈皮(去白)、枳壳(去瓤.炒)、麻黄(去根.节),各六两。苍术(米泔浸.去皮)二十四两,干姜四两,桔梗(去芦头)十二两,厚朴(去粗皮)四两。
炮制上除肉桂、枳壳二味别为粗末外,一十三味同为粗末,慢火炒令色转,摊冷,次入桂、枳壳末令匀。
功能主治调中顺气,除风冷,化痰饮。治脾胃宿冷,腹胁胀痛,胸膈停痰,呕逆恶心;或外感风寒,内伤生冷,心腹痞闷,头目昏痛,肩背拘急,肢体怠惰,寒热往来,饮食不进;及妇人血气不调,心腹撮痛,经候不调,或闭不通,并宜服之。
用法用量每服三钱,水一盏半,入生姜三片,煎至一中盏,去滓,稍热服。如冷气奔冲,心、胁、脐、腹胀满刺痛,反胃呕吐,泄利清谷,及倂癖症瘕,膀胱小肠气痛,即入煨生姜三片、盐少许同煎。如伤寒时疫,头痛体疼,恶风发热,项背强痛,入葱白三寸、豉七粒同煎。若但觉恶寒,或身不甚热,肢体拘急,或手足厥冷,即入炒茱萸七粒、盐少许同煎。如寒热不调,咳嗽喘满,入枣煎服。妇人难产,入醋一合同煎服之。并不拘时候。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56、化痰丸处方半夏90克 陈皮 干姜 白术各30克
制法上药研末,姜汁糊丸。
功能主治治寒痰。
用法用量姜汤下20丸。
摘录《赤水玄珠》卷六
处方57、温经汤处方阿胶(蛤粉碎炒)、当归(去芦)、川芎、人参、肉桂(去粗皮)、甘草(炒)、芍药、牡丹皮,各二两;半夏(汤洗七次)二两半,吴茱萸(汤洗七次.焙.炒)三两,麦门冬(去心)五两半。
炮制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治冲任虚损,月候不调,或来多不断,或过期不来,或崩中去血过多不止。又治曾经损娠,瘀血停留,少腹急痛,发热下利,手掌烦热,唇干口燥。及治少腹有寒,久不受胎。
用法用量每服三钱,水一盏半,入生姜五片,煎至八分,去渣,热服,空心,食前服。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58、茯苓圆处方葛根、枳实(去瓤.麸炒黄)、白术、甘草(炙),各二两;赤茯苓(去皮)、人参、干姜(炮)、肉桂(去粗皮)、陈皮、半夏(汤洗十遍去滑.切.焙),各一两。
炮制上为细末,炼蜜和为圆,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妊娠阻病,心中烦愦,头目眩重,憎闻食气,呕逆吐闷,颠倒不安,四肢困弱,不自胜持。常服此药,消痰水,令能食,强力养胎。
用法用量当先服半夏茯苓汤,次进此药。每服三十圆,温米饮空心下,食前服。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59、圣散子处方厚朴(去粗皮.姜汁炙)、白术、防风(去芦头)、吴茱萸(汤洗七次)、泽泻、附子(炮裂.去皮.脐.一说去土)、高良姜、猪苓(去皮)、藿香(去枝.土)、苍术、麻黄(去根.节)、细辛(去苗)、芍药、独活(去芦)、半夏(汤洗七次.姜汁制)、茯苓(去皮)、柴胡(去芦)、枳壳(去瓤.麸炒),各半两。甘草(炙)一两,草豆蔻仁(十个,去皮),石菖蒲半两。
炮制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治伤寒、时行疫疠、风温、湿温,一切不问阴阳两感,表里未辨,或外热内寒,或内热外寒,头项腰脊拘急疼痛,发热恶寒,肢节疼重,呕逆喘咳,鼻塞声重;及食饮生冷,伤在胃,胸膈满闷,腹胁胀痛,心下结痞,手足逆冷,肠鸣泄泻,水谷不消,时自汗出,小便不利,并宜服之。
用法用量每服四钱,水一盏半,煎取一盏,去滓,热服,不计时候,取遍身微汗即愈。时气不和,空腹饮之,以辟邪疫。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60、渫白圆处方附子一枚(六钱重者.生.去皮.脐),生硫黄(别研)、天南星(生用)、半夏(生用),各一两;盆硝、玄精石,各半两。
炮制上为细末,入细面三两令停,水和为圆,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膈痰涎不利,头目昏运,吐逆涎沫。
用法用量每服三十圆,沸汤内煮令浮,漉出,生姜汤送下,食后。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警告!本文使用信息聚合技术汇集而成,仅作学习、研究之用,切不可照本宣科、照猫画虎,身体有恙应尽早就医。本文资料绝大部分注明了出处,但不对信息的正确性负责,更不对使用本文信息导致的后果负责。
相关参考
处方1、补肝祛疟汤处方白芍1两,当归1两,何首乌(生用)1两,鳖甲3钱,茯苓5钱,青皮1钱,柴胡1钱,半夏2钱,甘草1钱。功能主治补肝以祛邪。主厥阴肝经之疟。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辨证录》卷八处方2、
处方1、丁香饼子处方丁香1两,木香1两,白豆蔻半两,半夏曲半两,神曲半两,白术1两半,白姜1两半,陈皮1两半,人参3钱,荜澄茄3钱,肉豆蔻半两,甘草2钱。制法上为细末,用生姜汁煮糊,和作饼子,如棋子大
处方1、消风宁嗽散处方桔梗枳壳半夏陈皮前胡干葛茯苓各3克苏叶3.6克杏仁桑白皮各3克甘草1.2克功能主治疏风宣肺,化痰止咳。治感冒风邪,鼻塞咳嗽。用法用量加生姜、葱白,水煎服。冬月加麻黄3克。摘录《嵩
处方1、杏仁芥子汤处方杏仁9克白芥子4.5克木通4.5克姜水炒黄连2.4克盐水炒连翘6克栀子4.5克滑石9克芦根4.5克竹叶3克云苓9克半夏6克功能主治治湿温盘结气分,内蒙包络,神昏谵语,舌苔黄腻者。
处方1、杏仁芥子汤处方杏仁9克白芥子4.5克木通4.5克姜水炒黄连2.4克盐水炒连翘6克栀子4.5克滑石9克芦根4.5克竹叶3克云苓9克半夏6克功能主治治湿温盘结气分,内蒙包络,神昏谵语,舌苔黄腻者。
处方1、散肿溃坚汤别名散毒溃坚散(《普济方》卷二九一)。处方黄芩24克(酒洗,一半炒四遍,一半生用)草龙胆(酒洗,炒四遍)瓜蒌根(锉细,酒洗)黄柏(酒制)酒知母桔梗昆布各15克柴胡炙甘草京三棱(酒洗)
处方1、泻脾除热饮处方黄耆防风茺蔚子桔梗大黄黄芩黄连车前子芒消各30克功能主治治胬肉攀睛。用法用量每服18克,水煎服。摘录《银海精微》卷上处方2、上清丸处方川芎500克连翘3千克白芷3千克防风1千克大
处方1、防风天麻膏处方防风1分,天麻1分,人参(去芦头)1分,甘草半两(炙),白僵蚕半两,干全蝎半两,白附子半两(以上为细末),朱砂(细研,水飞)1两,牛黄(研)1分,麝香(研)1钱。制法上为末,炼蜜
处方1、黄耆散处方黄耆1两(锉),赤芍药3分,甘草半两(炙微赤,锉),人参1两(去芦头),熟干地黄1两,麦门冬1两半(去心,焙),五加皮半两,牛膝3分(去苗)。制法上为粗散。功能主治虚劳。手足烦疼,不
处方1、当归丸处方当归半两,赤芍药半两,川芎半两,熟地黄半两,黄耆半两,京三棱半两,神曲2钱半,百草霜2钱半。制法上为细末,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妇人月经不调,血积证。用法用量每服30丸,食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