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半夏的处方(一)
Posted 处方
篇首语:无论你有多少知识,假如不用便是一无所知。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含有半夏的处方(一)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处方1、二陈丸处方陈皮250g 半夏(制)250g 茯苓150g 甘草75g
性状本品为灰棕色至黄棕色的水丸;气微香,味甘、微辛。
炮制以上四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另取生姜50g,捣碎,加水适量,压榨取汁,与上述粉末泛丸,干燥,即得。
功能主治燥湿化痰,理气和胃。用于痰湿停滞导致的咳嗽痰多,胸脘胀闷,恶心呕吐。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9~15g,一日2次。
贮藏密闭,防潮。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2、辰砂圆处方硼砂(研)、牛黄(研),各一钱。白附子(炮)、白僵蚕(去丝.嘴.)、天南星(炮裂.研)、蝎梢(温),各一分。辰砂(研)半两,半夏(汤洗七遍)一两。
炮制上为细末,同研令匀,水煮,面糊为圆,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诸风痰盛,头痛恶心,精神昏愦,目眩心忪,呕吐痰涎,胸膈烦闷。
用法用量每服二十圆,用生姜荆芥汤下,不计时候。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3、不换金正气散处方苍术、橘皮、半夏曲、厚朴(姜制)、藿香,各二钱。炙甘草,一钱。
功能主治解散寒邪。
用法用量上作一服,水二钟,生姜五片,红枣二个,煎至一钟,食前服。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处方4、人参养胃汤处方苍术、厚朴(姜制)、半夏(汤洗七次),各二钱。人参、茯苓、草果、藿香,各一钱。橘皮,一钱二分。炙甘草,半钱。
功能主治治外感风邪,内伤生冷。
用法用量上作一服,水二钟,生姜七片,乌梅半个,煎一钟,不拘时服。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处方5、生料五积散处方白芷(七分)陈皮(一钱)厚朴(姜制.二分)桔梗(九分)枳壳(去穰.制炒.八分)川芎(八分)甘草(炙.六分)茯苓(八分)苍术(米泔浸.二钱)当归(八分)麻黄(一钱)肉桂(六分)芍药(八分)干姜(炮.八分)半夏(汤洗七次.七分)
功能主治治感冒寒邪,头疼身痛,项背拘急,恶寒呕吐,肚腹疼痛,外感风寒,及寒湿客于经络,腰脚酸疼,并皆治之。
用法用量上作一服,水二钟,生姜三片,葱白三茎,煎至一钟,不拘时服。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处方6、涤痰汤处方南星(姜制.二钱半)半夏(汤洗七次.二钱半)枳实(麸炒.二钱)茯苓(去皮.二钱)橘红(一钱半)石菖蒲(一钱)人参(一钱)竹茹(七分)甘草(半钱)
功能主治治中风痰迷心窍,舌强不能言。
用法用量上作一服,水二钟,生姜五片,煎至一钟。食后服。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处方7、羌活愈风汤处方羌活(七分半)甘草(炙.七分半)防风(去芦.七分半)黄蓍(去芦.七分半)人参(去芦.七分半)蔓荆子(七分半)川芎(七分半)细辛(去苗.七分半)枳壳(麸炒.七分半)地骨皮(去骨.七分半)麻黄(去节.七分半)知母(去毛.七分半)杜仲(炒.去丝.七分半)秦艽(去芦.七分半).柴胡(去苗.七分半)枸杞子(七分半)当归(去芦.七分半)独活(七分半)白芷(七分半)半夏(姜制.七分半)厚朴(姜制.七分半)防己(七分半)芍药(七分半)黄芩(七分半)白茯苓(七分半)甘菊花(七分半)薄荷(七分半)钱胡(七分半)石膏(一钱)生地黄(一钱)熟地黄(一钱)苍术(一钱)官桂(去皮.半钱)
功能主治治肾肝虚,筋骨弱,言语难,神昏愦,风湿内弱,风热体重,活瘦而一肢偏枯,或肥而半身不遂。心不宁自劳役则百病生,心静则万病息,此药能安心养神,调阴阳,无偏胜。
用法用量上作二服,每服水二钟,生姜三片,煎至一钟,空心服。临睡再煎服。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处方8、香砂六君丸处方木香70g 砂仁80g 党参100g 白术(炒)200g 茯苓200g 炙甘草70g 陈皮80g 半夏(制)100g
性状为黄棕色的水丸;气微香,味微甜、辛。
炮制上八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另取生姜10g、大枣20g,分次加水煎煮,滤过。取上述粉末,用煎液泛丸,低温干燥,即得。
功能主治益气健脾,和胃。用于脾虚气滞,消化不良,嗳气食少,脘腹胀满,大便溏泄。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6~9g,一日2~3次。
贮藏密闭,防潮。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9、琥珀丸处方人参(去芦头)1斤(切碎,用井水3升,银锅内熬去水一半,滤过,取人参汁再熬成膏,和众药),附子1枚(重8钱者,炮,去皮脐),龙骨(飞过)1两,远志(汤浸,去心)1两,沉香1两,安息香(酒煮,滤去砂石,熬成膏)1两,琥珀(别研)1两,巴戟(汤泡,去心)半两,防风(去芦头)半两,半夏曲半两,莲子心半两,紫石英(研细,飞过)半两,白茯苓(去皮)半两,石菖蒲半两,熟干地黄(洗,焙)半两,茯神(去木)半两,柏子仁半两,乳香(别研)半两,麦门冬(去心)半两,牡蛎(火煅取粉)半两,辰砂(研细,飞过)半两,酸枣仁(炒)半两。
制法上为细末,次入辰砂、乳香、琥珀、安息香膏子、人参膏子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安神养志,宁睡,固精血,悦颜色,滋益荣卫。
用法用量每服50丸,日午及临卧温熟水送下。
摘录《杨氏家藏方》卷十
处方10、鳖甲散处方鳖甲2两(醋炙),京三棱(炮)1两,茯苓1两,人参2两(去芦头),大黄3分(煨),黑附子(去皮脐)1两,枳壳(去白)1两,牛膝1两,半夏半两(去粗皮),羌活1两,槟榔1两,干地黄1两(米炒),厚朴(去皮,姜制)1两,五味子1两,木香1两,当归(炒)1两,白术1两,芍药1两,肉豆蔻1两,沉香1两。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五脏虚劳气攻注,四肢无力,手足疼痛,日渐瘦弱,心下气满,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3钱,水1盏,加大枣3个,生姜5片,同煎7分,去滓服。
摘录《传家秘宝》卷下
处方11、马兜铃散处方马兜铃1两,桑根白皮1两(锉),汉防己半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半夏3分(汤浸7遍,去滑),甜葶苈半两(隔纸炒令紫色),百合3分,天门冬3分(去心),赤茯苓3分。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肺气咳嗽,喘急妨闷,面目浮肿。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六
处方12、藿香汤处方藿香半两,人参半两,桂心半两,桔梗半两,木香半两,白术半两,茯苓半两,枇杷叶10片(去毛),半夏1两(汤洗,用姜汁制)。
制法上锉散。
功能主治心下虚满,饮食不入,时时呕吐,惙惙短气;或大病将理不复,胃气无以养,日渐羸弱。
用法用量每服5钱,水2盏,入炒姜丝1分,煎7分,去滓,食前服。
摘录《三因》卷十一
处方13、齑半散处方半夏2两,厚朴2两。
制法用浆水1斗,煮一复时,去厚朴,只用半夏为细末,入真生脑子少许和药。
功能主治去涎去风。主惊风,涎潮搐搦。
用法用量每服周岁半钱,腊茶清调下,日2次。久服不妨。不是风候,不入脑子。
摘录《普济方》卷三七三引《卫生家宝》
处方14、款冬花丸处方款冬花2两,石斛(去根)2两,紫菀(去苗土)2两,细辛(去苗叶)2两,防风(去叉)2两,芎䓖2两,人参2两,当归(切,焙)2两,藁本(去苗土)2两,甘草(炙,锉)2两,蜀椒(去目并闭口,炒出汗)2两,白术(锉)2两,天雄(炮裂,去皮脐)2两,菖蒲(切)2两,麻黄(去根节,汤煮掠出沫)2两,半夏(汤洗7遍去滑,焙,生姜汁制)2两,桂(去粗皮)半两,独活(去芦头,锉)半两,芫花(醋浸,炒干)2两,钟乳粉(研)2两,桃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研)2两。
制法上为末,和匀,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积年咳嗽,唾脓血,喘急不得卧。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煎桑根白皮汤送下,日3夜1。
摘录《圣济总录》卷六十六
处方15、藿香正气散处方藿香叶、厚朴(制)、半夏(制)、甘草(炙)、苍术(米泔浸1宿,炒)、陈皮各等分。
功能主治伤寒发呕。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3钱,水半盏,加生姜3片,大枣半枚,煎至2分,去滓服。
摘录《普济方》卷三六八
处方16、橘皮汤处方陈橘皮(汤浸,去白,焙)3两,半夏(汤洗7遍,去滑,麸炒黄色)半两,大腹皮(锉)半两,赤茯苓(去黑皮)半两,芍药半两,前胡(去芦头)3分,枇杷叶(去毛,炙)3分。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虚劳痰饮,不思饮食,胸满气逆。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加生姜半分(拍碎),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八十八
处方17、醋酒白丸子处方半夏(洗)3分,人参3分,桔梗4分,附子(炮,去皮脐)4分,干姜4分。
制法上为末,以苦酒和丸,如小豆大。
功能主治小儿吐利中寒并客忤。
用法用量一岁儿每服1丸,日3次。
摘录《幼幼新书》卷二十七引《婴孺方》
处方18、立圣??草散处方??草1两(生用),琵琶叶1两(生用,去毛),半夏1两(汤浸,焙干)。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中风涎盛,及气膈不粥。
用法用量每服1钱,水1盏半,加生姜1块,同煎至半盏,去滓服。
摘录《传家秘宝》卷中
处方19、解酲饮处方干葛3钱,白术3钱,人参3钱,石膏3钱,麦冬3两,茯苓5钱,半夏1钱。
功能主治生养胃气,泻火利湿。主人有好酒,肺胃蕴热,热中有湿,致成痿症,久坐腰痛,渐次痛及右腹,又及右脚,延及右手,不能行动,已而齿痛。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辨证录》卷六
处方20、藿香安胃汤处方藿香、半夏、陈皮、白术、甘草、茯苓、干姜。
功能主治胃寒呕吐不止。
用法用量加生姜,水煎服。呕吐不止,加姜汁;寒甚,加丁香、附子、肉桂。
摘录《伤寒全生集》卷二
处方21、槟榔附子汤处方槟榔(大者)4-7枚,附子1枚,甘草、柴胡3两,生姜、橘皮、半夏1升,桂心2两,当归2两,枳实2两。
功能主治积年患气发作有时,心腹绞痛,忽然气绝,腹中坚实,医所不治,肠胃有虫。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以水1斗,煮取3升,分3服。5日1剂,服3剂。
摘录《普济方》卷一八二
处方22、褊银丸处方天南星(炮)半钱,青黛(研)1钱,蝎梢(炒)40枚,粉霜(研)1钱,水银1钱,滑石1钱,半夏7枚(用生姜汁煮),龙脑(研)半字,麝香(研)半字,腻粉(研)半钱。
制法上为末,用水浸炊饼为丸,如梧桐子大,捏作饼子。
功能主治小儿惊痫,涎盛,搐搦不定。
用法用量每服1-2饼,薄荷汤化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七一
处方23、鳖甲丸处方人参半两,牡丹皮半两,槟榔半两,吴茱萸半两,盐半两,肉豆蔻半两,赤芍药半两,泽泻半两,木香半两,远志半两,缩砂仁半两,枳壳半两,柴胡半两,麻黄半两,麝香半两,乌梅2两,知母1两,升麻1两,甘草1两,鳖甲1两,苁蓉1两,白蔹1两,葳蕤1两,虎骨1两,桃仁1两,羌活1两,防风1两,茯苓1两,附子1两,青蒿1两,秦艽1两,厚朴1两,牛膝1两,半夏1两,桂1两。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风劳,肌瘦面黄。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心温酒送下。
摘录《鸡峰》卷九
处方24、麻药别名麻肌散
处方川乌、草乌、南星、半夏、川椒。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跌仆伤损。
用法用量麻肌散(《中国接骨图说》)。
摘录《准绳·疡医》卷六
处方25、锦朱丸处方乳香(研)1两,朱砂(研)1两,白矾灰(研)1两,皂荚子(炮裂,为末)1两,铅白霜(研)1两,铁粉(研)1两,半夏曲2两。
制法上为细末,生姜汁面糊和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膈痰风厥,头目昏痛,眼黑旋运,怔忪恶心,惊悸恍惚,梦寐不安,渐发冒昧,不知人事。
用法用量每服15-20丸,生姜汤送下;惊悸语涩,金银汤或荆芥汤送下。
摘录《御药院方》卷五
处方26、藿香定呕汤处方人参1钱,藿香1钱,半夏1钱,枇杷叶5片(蜜炙),苍术1钱2分,肉桂7分,木香7分,橘红7分,桔梗7分,甘草3分。
功能主治七情伤感,气郁于中,变成呕吐,寒热眩晕,不进饮食者。
用法用量水煎,空心热服。
摘录《玉案》卷四
处方27、款冬花汤处方款冬花半两,桑根白皮(锉)半两,人参半两,前胡(去芦头)半两,杏仁(去皮尖双仁,麸炒)半两,甘草(炙)半两,桔梗(炒)半两,半夏(汤浸7遍去滑)半两,细辛(去苗叶)半两,陈橘皮(汤浸,去白)3分。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肺中寒,咳呕浊唾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4钱匕,以水1盏,加生姜5片,煎取7分,去滓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四十八
处方28、葛根汤处方生葛根(切)4两,半夏(汤洗7遍)4两,生姜5两(与半夏同捣,炒干),独活(去芦头)2两,桂(去粗皮)2两半,防风(去叉)1两,当归(切,焙)1两,芍药1两,甘草(炙)1两,附子(炮裂,去皮肤)半两。
制法上锉,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中贼风,半身不随,口面喎[音 wāi]僻,言语不便。
用法用量每用5钱匕,以水1盏半,入生姜1枣大(拍碎),煎至8分,去滓温服,日2夜1。
摘录《圣济总录》卷七
处方29、鹤顶丹处方半夏(制7次)21粒,杏仁(制7次)21粒,巴豆(制)21粒。
制法上为末,打成片,入干胭脂5分,乌梅水浸面糊为丸。
功能主治伤食发热,腹胀便闭。
用法用量姜汤送下。
摘录《诚书》卷十
处方30、不泻内消丸处方制香附2钱,白术2钱,枳实2钱,广皮2钱,神曲2钱,小山楂2钱,麦芽2钱,青皮2钱,制半夏2钱,砂仁1两,莱菔子1两,三棱1两,莪术1两。
制法各炒,为细末,水为丸,晒收。
功能主治食积。
用法用量每服2-3钱,开水送下
摘录《王氏医存·附编》
处方31、麻黄散处方麻黄(去根节)1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瓤,焙)1两,前胡(去芦头)1两,半夏(汤浸7遍,去滑)半两,人参(去芦头)半两,白术半两,枳壳(麸炒微黄,去瓤)半两,贝母(煨微黄)半两,甘草(炙微赤,锉)半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妊娠外伤风冷,痰逆咳嗽,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葱白5寸,生姜半分,大枣3枚,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七十四
处方32、丹砂丸处方丹砂(研)半两,铅丹(研)半两,陈橘皮(去白,炒)半两,半夏(汤洗7遍,去滑,焙)1两,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1两,麦蘖(炒)1两,陈曲(焙)1两,代赭(煅)1两,皂荚(去皮子,炙)半两。
制法上为末,和匀,稀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反胃吐食,日久不止,大肠结燥。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空心、日午、卧时用温酒送下;米饮亦得。
摘录《圣济总录》卷四十七
处方33、麻药处方细辛、南星、半夏、牙皂各等分。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止痛。
用法用量用少许放患处,便不知痛,可用刀针。
摘录《咽喉经验秘传》
处方34、干姜丸处方干姜(炮裂)1两,白矾(熬令汁尽)1两,川芎1两,半夏(生姜汁同炒黄)1两,白术2两。
制法上为末,煮枣肉为丸,如小豆大。
功能主治妊娠痰饮,浸渍膈脘,目运头旋。
用法用量每服15丸,温淡生姜汤送下,不拘时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五六
处方35、橘红石斛汤处方橘红2钱,甘草1钱半,石斛2-3钱,茯苓1钱半,神曲(炒)1钱,山楂1钱,半夏1钱8分。
功能主治胃不和则卧不安。
用法用量如胃热口渴,加石膏、花粉。
摘录《会约》卷七
处方36、葛根汤处方升麻1两,葛根2两,甘草2钱,半夏5钱,苏叶5钱,白芷5钱,丁皮5钱,川芎5钱,香附子5钱,陈皮5钱。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发散。主刀刃伤后发寒热,男女流注初发,潮热,红肿赤痛者。
用法用量每服2钱,入姜、葱煎,空心服之。
摘录《仙传外科集验方》卷六
处方37、藿香散处方厚朴(去皮)1两,半夏(洗)1两,生姜(去皮)1两(3味同捣烂,焙干),藿香1两,甘草(炙)1两,草豆蔻仁1两,橘皮(洗)1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小儿吐。
用法用量每服3钱,水1盏,加生姜5片,大枣2个,同煎至7分,去滓,食前温服。
摘录《御药院方》卷五
处方38、款冬花汤处方款冬花(去梗)2两,麻黄(去根节)3两,五味子(炒)2两,半夏(汤洗去滑,生姜汁制,焙干)2两,紫菀(去苗土)1两,细辛(去苗叶)1两,射干2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上气,咽中不利。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加生姜半分,大枣2枚(劈),水1盏,煎至7分,去滓温服,日3夜1。
摘录《圣济总录》卷六十七
处方39、黑散子处方天南星、半夏、猪牙皂角、巴豆、白矾各等分。
制法上入瓦罐子,用火煅存性。
功能主治小儿涎壅,咳嗽吐逆。
用法用量每用半钱,齑汁调下;或麦门冬、桑白皮汤入蜜下。
摘录《幼幼新书》卷十七引丁时发方
处方40、麻黄汤处方麻黄3两(去节),甘草2两(炙),石膏4两(碎,绵裹),杏仁50枚(去两仁及尖皮,碎),人参3两,干姜5两,茯苓4两,防风4两,桂心3两,半夏1升(洗)。
功能主治中风,气逆满闷短气。
用法用量上以水9升,煮取3升,先食服1升,每日3次。
注意忌海藻、生葱、羊肉、饧、菘菜。
摘录《外台》卷十四引《深师方》
处方41、喝起散处方半夏1两(汤洗7次,为末),生姜4两(研取汁,和半夏末拌作饼,如稀,入少面),朱砂(水飞)1分,滑石1分,白矾(生)1分,没石子3个。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小儿因吐泻生风,变慢惊,或作慢脾风。
用法用量每服1字,煎冬瓜汤调下,不拘时候。如1服醒,便止后服。
摘录《卫生总微》卷五
处方42、葛根汤处方葛根2两,麻黄1两(去根节),桂心1两,赤芍药1两,半夏1两(汤洗7次),甘草半两(炙)。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太阳与阳明合病而不利,但呕者;少阴病,其人吐利,手足不逆,反发热者。
用法用量如桂枝汤法煎。
摘录《医方类聚》卷五十四引《伤寒括要》
处方43、截风散处方天麻、白附子(泡,去皮)、半夏(制)、钩藤、茯神、胆星、僵蚕(炒,去丝)、石菖蒲、全蝎(净,炒)、黄芩。
功能主治小儿急惊风。
用法用量水煎,加竹沥、姜汁、沉香磨汁,调牛黄同服。
摘录《幼科金针》卷上
处方44、鳖甲煎丸别名疟母煎
处方鳖甲12分(炙),乌扇3分(烧),黄芩3分,柴胡6分,鼠妇3分(熬),干姜3分,大黄3分,芍药5分,桂枝3分,葶苈1分(熬),石苇3分(去毛),厚朴3分,牡丹5分(去心),瞿麦2分,紫葳3分,半夏1分,人参1分,(庶虫)虫5分(熬),阿胶3分(炙),蜂窠4分(炙),赤消12分,蜣螂6分(熬),桃仁2分。
制法上为末,取煅灶下灰1斗,清酒1斛5斗浸灰,候酒尽一半,着鳖甲于中,煮令泛烂如胶漆,绞取汁,纳诸药煎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行气逐血,活血化瘀,软坚散结。主疟母,一切痞积。
用法用量疟母煎(《活人书》卷十七)。本方方名,《外台》引作“大鳖甲煎”。《千金》无鼠妇、赤消,有海藻、大戟、虻虫。
注意忌苋菜、生葱、胡荽、羊肉、饧等物;虚人忌用,体力较强者亦不宜久用;孕妇禁用。
各家论述1.《医方考》:方中灰酒,能消万物,盖灰从火化也;渍之以酒,取其善行;鳖甲、鼠妇、(庶虫)虫、蜣螂、蜂窠皆善攻结而有小毒,以其为血气之属,用之以攻血气之凝结,同气相求,功成易易耳;柴胡、厚朴、半夏散结气;桂枝、丹皮、桃仁破滞血;水谷之气结,则大黄、葶苈、石苇、瞿麦可以平之;寒热之气交,则干姜、黄芩可以调之。人参者,以固元于克伐之汤;阿胶、芍药以养阴于峻厉之队也。乌扇、赤消、紫葳攻顽散结。2.《千金方衍义》:疟母必着于左胁,肝邪必结肝部也。积既留着客邪,内从火化,当无外散之理,故专取鳖甲伐肝消积。尤妙在灰煮去滓,后下诸药,则诸药咸得鳖甲引入肝胆部分。佐以柴胡、黄芩同脐少阳区域;参、姜、朴、半助胃祛痰;桂、芍、牡丹、桃、葳、阿胶和营散血;蜣螂、蜂窠、虻虫、(庶虫)虫、乌扇聚毒势攻;瞿、苇、藻、戟、葶苈、大黄利水破结。未食前服7丸,日服不过二十余粒。药虽峻而不骤伤元气,深得峻药缓攻之法。又易《金匮》方中赤消毒劣,则易之以藻、戟;鼠妇难捕,乃易之以虻虫。略为小变,不失大端。3.《古方选注》:本方都用异类灵动之物,若水陆,若飞潜,升者降者,走者伏者咸备焉。但恐诸虫扰乱神明,取鳖甲为君守之,其泄厥阴破症瘕之功,有非草木所能比者。阿胶达表熄风,鳖甲入里守神,蜣螂动而性升,蜂房毒可引下,(庶虫)虫破血,鼠妇走气,葶苈泄气闭,大黄泄血闭,赤消软坚,桃仁破结,乌扇降厥阴相火,紫葳破厥阴血结,干姜和阳退寒,黄芩和阴退热,和表里则有柴胡、桂枝,调营卫则有人参、白芍,厚朴达原劫去其邪,丹皮入阴提出其热,石苇开上焦之水,瞿麦涤下焦之水,半夏和胃而通阴阳,灶灰性温走气,清酒性暖走血。统而论之,不越厥阴、阳明二经之药,故久疟邪去营卫而着脏腑者,即非疟母亦可借以截之。《金匮》惟此丸及薯芋丸药品最多,皆治正虚邪着久而不去之病,非汇集气血之药攻补兼施未易奏功也。4.《成方便读》:方中寒热并用,攻补兼施,化痰行血,无所不备。而又以虫蚁善走入络之品,搜剔蕴结之邪。柴桂领之出表,消黄导之降里。煅灶下灰清酒,助脾胃而温运。鳖甲入肝络而搜邪。空心服七丸,日三服者,取其缓以化之耳。
临床应用1.血吸虫病肝脾肿大:李氏用鳖甲煎丸配合阿魏消痞丸治疗晚期血吸虫病肝脾肿大41例。用法:鳖甲煎丸每次1.5-2g,阿魏消痞丸,每次3-5g,二方混合服用,每日三次,饭前半小时服,23天为一疗程。结果:41例中脾脏缩小1-3公分者20人,4-6公分者13人,不缩小但软化者7人,无效者1人,有效率80%以上;其中29例肝肿大者,缩小1-2公分者10人;3-5公分者4人;不增不减而软化者13人,无效2人。此外17例大便带脓血者,服药后均转为正常大便。2.胃癌:傅某,女64岁。胃脘隐痛,胃纳减退一年,伴大量呕血一次,黑粪多次及上腹部肿块,胃肠钡餐检查示:胃小弯癌性溃疡。体检:极度消瘦,中上腹可触及8×6厘米隆起之肿块,质坚硬,不易移动,舌紫暗,苔黄腻,脉细弦。治以理气活血、消肿软坚法。方药:鳖甲煎丸,枸桔、枳壳、陈皮、桔叶、八月扎、香橼、丁香、佛手、玫瑰花、槟榔、丹参、赤芍、牡蛎、天龙、木香、香附、生熟苡仁,合欢皮,川楝子、茯苓,随证加减,并用云南白药,连续服用三年余(未用任何西药),胃小弯病变明显好转。7年后随访,病员仍健在。
摘录《金匮》卷上
处方45、藿香饮处方人参(去芦)1两,半夏(炮裂)1两,赤茯苓(去皮)1两,甘草(炙)1两,苍术(米泔水浸1宿,去粗皮,滤干,锉片,用火炒至微黄色)2两,陈皮(去白)7钱半,藿香(去皮)7钱半,厚朴(去粗皮,锉碎,每1斤用生姜1斤,薄片切,烂杵,拌匀,酿1宿,慢火炒干用)1两半。
功能主治理虚化痰,正气除邪。主脾胃不和,饮食少进。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2钱,水1盏,加生姜2片,大枣1个,煎7分,空心温服。或入烧盐同煎。
摘录《活幼心书》卷下
处方46、鹅梨煎丸处方大鹅梨20枚(去皮核,用净布绞取汁),皂荚10挺(不蛀者,去黑皮,用浆水2升,揉取浓汁),生地黄半斤(净洗,研绞取汁),生薄荷半斤(细研取汁),蜜半斤(以上5味,同于银石器中慢火熬成膏,入诸药末),木香1两,人参1两,白茯苓(去黑皮)1两,白蒺藜(炒去角)1两,牛膝(酒浸1宿,切,焙干)1两,肉苁蓉(酒浸1宿,切,焙干)1两,羌活(去芦头)3分,防风(去叉)3分,白术3分,青橘皮(去白,焙)3分,桔梗(锉,炒)3分,山芋3分,半夏(汤洗7遍,焙干,炒过)1两,槟榔(煨,锉)2两,甘草(炙,锉)半两。
制法上除5味为膏外,余为末,入膏拌和,杵令硬软得所,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凉心肺,利胸膈,解热毒,补元益气。主热痰。
用法用量每服15丸,加至20丸,食后荆芥汤送下,1日2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六十四
处方47、款冬丸别名款冬花丸
处方款冬花3两,紫菀3两,细辛3两,石斛3两,防风3两,芎䓖3两,人参3两,当归3两,藁本3两,甘草3两,蜀椒3两,白术3两,半夏3两,天雄3两,菖蒲3两,钟乳3两,桂心3两,麻黄3两,独活2两,桃仁20枚,大枣25枚,芫花1两,附子1两,乌头1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三十年上气咳嗽,唾脓血,喘息不得卧。
用法用量款冬花丸(《普济方》卷一六二)。
摘录《千金》卷十八
处方48、藿香正气散处方大腹皮1两,白芷1两,茯苓1两,枳壳1两,羌活(去芦)1两,独活(去芦)1两,川芎1两,防风1两,半夏1两,荆芥1两,薄荷1两,桑白皮1两。
制法上(口父)咀,如法修制。
功能主治伤寒头疼,憎寒壮热,上喘咳嗽,五劳七伤,八般风疾,五般膈气,心腹冷痛,反胃呕逆,霍乱吐泻,脏腑虚鸣,山岚瘴气,遍身虚肿;妇人胎前产后;小儿脾疳。
用法用量每服5钱重,水1盏半,加生姜3片,大枣1个,同煎8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滓再煎。如要汗,加连须葱白1根,同煎。
摘录《普济方》卷一三六
处方49、橘苏半夏汤处方橘红7分,半夏(姜制)7分,贝母7分,紫苏5分,白术5分,杏仁(去皮尖)5分,桑皮5分,五味子3分,甘草3分,桔梗5分,黄芩5分。
功能主治小儿咳嗽,身热有痰。
用法用量用水1钟,加生姜3片,煎至5分,食后服。
摘录《奇效良方》卷六十四
处方50、槟榔散处方槟榔3分,半夏1两(汤洗7遍,去滑),陈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焙),赤茯苓1两,白术2两,桂心3分,人参1两(去芦头),杏仁3分(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胸中痰壅,呕逆,不纳饮食,四肢少力,腹内水鸣。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五十一
处方51、藿香正气散别名正气散、藿香正气汤
处方大腹皮1两,白芷1两,紫苏1两,茯苓(去皮)1两,半夏曲2两,白术2两,陈皮(去白)2两,厚朴(去粗皮,姜汁炙)2两,苦梗2两,藿香(去土)3两,甘草(炙)2两半。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芳香化湿,解表和中。主外感风寒,内伤食滞,或内伤寒湿,夏伤暑湿,山岚瘴疟诸证。
用法用量正气散(《伤寒全生集》卷二)、藿香正气汤(《金鉴》卷五十三)。本方改为丸剂,名“藿香正气丸”(见《饲鹤亭集方》)。
各家论述1.《医方考》:凡受四时不正之气,憎寒壮热者,风寒客于皮毛,理直解表。四时不正之气由鼻而入,不在表而在里,故不用大汗以解表,但用芬香利气之品以主之。白芷、紫苏、藿香、陈皮、腹皮、厚朴、桔梗皆气胜者也,故足以正不正之气;白术、茯苓、半夏、甘草,则甘平之品耳,所以培养中气,而树中营之帜者也;内伤、外感而成霍乱者,内伤者调其中,藿香、白术、茯苓、陈皮、甘草、半夏、厚朴、桔梗、大腹皮皆调中药也,调中则能正气于内矣;外感者疏其表,紫苏。白芷,疏表药也,疏表则能正气于外矣;若使表无风寒,二物亦能发越脾气,故曰正气。2.《医方集解》:此手太阴足阳明药也。藿香辛温,理气和中,辟恶止呕,兼治表里为君;苏、芷、桔梗,散寒利膈,佐之以发表邪;厚朴、大腹行水消满,橘皮、半夏散逆除痰,佐之以疏里滞;苓、术、甘草益脾去湿,以辅正气为臣、使也。正气通畅,则邪逆自除矣。3.《成方便读》:夫四时不正之气,与岚瘴疟疾等证,无不皆有中气不足者,方能受之,而中虚之人,每多痰滞,然后无形之气,挟有形之痰,互结为患。故此方以白术、甘草补土建中者,即以半夏、陈皮、茯苓化痰除湿继之。但不正之气,从口鼻而入者居多,故复以桔梗之宣肺,厚朴之平胃,以鼻通于肺,而口达乎胃也。藿香、紫苏、白芷,皆为芳香辛散之品,俱能发表宣里,辟恶祛邪;大腹皮独入脾胃,行水散满,破气宽中;加姜、枣以和营卫致津液,和中达表,如是则邪有不退气有不正者。4.《实用方剂学》:寒燠不时,空气骤变,交互郁蒸,戾气流行,起居不慎,饮食失节,天时人事,两相感召,既不免疾病之侵临,而欲求健康之保障,则藿香正气之方尚矣。藿香芳香辛温,理气而宣内外,和中而止呕泄,善辟秽恶而解表里,故以为君。表里交错,上下交乱,而正气虚矣,故以苓、术、甘草,健脾培中以为臣,俾正气通畅,则邪气自除。况有苏、芷、桔梗散寒利膈,佐之以发表邪,朴、腹、二陈消满除痰,佐之以疏里气,更引以姜、枣以调营卫,则表里和而健康复矣。
临床应用1.胃肠型过敏性紫癜:患者男性,14岁。1970年夏发病,症见腹痛,黑色稀便,全身皮肤出现出血点,以四肢为着,先后住院三次,诊断为胃肠过敏性紫癜,此次复发症状同前。给予藿香正气散原方:剂后,恶心、呕吐、腹痛明显好转,能进饮食。5剂后症状大减,服10剂痊愈,迄今未再复发。2.急性肝炎:介绍治疗急性传染性肝炎50例的临床体会。治疗方针以“治湿”和“理脾胃”为主,治湿有祛湿、利湿、化湿三法。其中法湿一法的主方为藿香正气散,适用于湿邪在表,症见恶寒发热,头痛身楚者。治疗效果:临床症状全部消失,黄疸全部退净。黄疸消退时间最短者6日,最长者67日,平均25日。3.急性肠炎《广东中医》(1960;9:442):藿香正气散加减治非特异性急性肠炎30例,西医30例对比组(足量磺胺类、碳酸钙等肠道收敛剂及颠茄酊等止疼剂)。7例轻微发热,热度在37-38℃之间。多数轻度腹疼,疼痛多在脐周围,伴肠鸣。腹泻昼夜4-8次。粪量较多是粥状或水样,淡黄色或有泡沫(部分病者粪中混有粘液,但无脓、无血)。无里急后重感。腹部稍鼓胀,有轻度压疼,肠鸣音亢进。症状消失平均日数中药组西药组腹泻1.5日2.7日稀便1.8日3.1日腹疼1.3日2.4日腹胀1日2.2日食欲不振2.1日3.3日发热2日3日平均治愈日数1.4日2.9日。
摘录《局方》卷二(续添诸局经验秘方)
处方52、橘苏散别名杏苏汤、橘苏汤、橘苏饮
处方橘红1两,紫苏叶1两,杏仁(去皮)2两,桑白皮(炙)2两,半夏(洗7次)2两,贝母(去心)2两,白术2两,五味子2两,甘草(炙)5分。
功能主治伤寒咳嗽,身热有汗,恶风,脉浮数,有热,服杏子汤不得者。
用法用量杏苏汤(《得效》卷五)、橘苏汤(《赤水玄珠》卷七)、橘苏饮(《杏苑》卷五)。
摘录《医方类聚》卷一一七引《济生》
处方53、鳖甲散处方鳖甲1两半(涂醋,炙微黄,去裙襕),白茯苓1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人参半两(去芦头),桔梗半两(去芦头),枳壳半两(麸炒微黄,去瓤),麦门冬半两(去心),黄耆1两(锉),白芍药半两,白术1两,半夏半两(汤浸7遍,去滑),熟干地黄1两,桂心半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虚劳寒热,四肢羸瘦,食少体痛。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大枣3个,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注意忌苋菜。
摘录《圣惠》卷二十九
处方54、藿香正气汤处方杜藿梗3钱,薄川朴1钱半,新会皮2钱,白芷2钱,嫩苏梗1钱半,姜半夏3钱,浙苓皮4钱,春砂仁8分(分冲)。
功能主治温中化浊。主湿滞挟秽。
各家论述秀按:吾绍地居卑湿,时值夏秋,湿证居十之七八,地多秽浊,人多恣食生冷油腻,故上吸秽气,中停食滞者甚多。方以藿、朴、二陈温中为君;臣以白芷、砂仁芳香辟秽;佐以苏梗、苓皮辛淡化湿。合而为温化芳淡,湿滞挟秽之良方。惟温热暑燥,不挟寒湿者,不可妄用。
摘录《重订通俗伤寒论》
处方55、飞矾丹处方飞过枯矾2两(北矾、绛矾尤佳,如无只用通明南矾),半夏(生姜制1宿),天南星(切作片子,用皂角挪,水浸1宿,来日就铫子熬,以水尽为度),白僵蚕1两(半两生用,半两米醋浸1宿)。
制法上为细末,姜汁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水丸亦可。
功能主治化痰。主喉闭,小儿急慢惊风,牙关紧急。
用法用量每服15丸至20丸,生姜汤送下;喉闭,用薄荷2叶,以新汲水浸少时,嚼薄荷吞药,用水送下;如咽不得,即用15丸捣细,用皂角水调灌下;小儿急慢惊风,牙关紧急不可开者,亦用皂角水调涂牙龈上,入咽即活。
摘录《百一》卷五引张承祖方
处方56、解毒散处方紫苏、干葛、桔梗、陈皮、川朴、甘草、半夏、茯苓、桔壳、前胡、地肤、知母(秋石丹化水拌炒)、黄柏(童便浸1日,炒黑)。
功能主治无论痘与非痘,但见身热头痛,呵欠烦闷,睡中惊悸,嚏喷眼涩,鼻出清涕,耳凉尻凉,手足酸软,服过加减升麻汤者。
摘录《痘疹会通》卷三
处方57、葱汤丸处方天南星(炮裂,为末,炒)1钱,蝎梢1分(微炒),半夏1分(汤洗7次),寒水石(煅熟,为末)1分,朱砂半钱(水飞),僵蚕(炒去丝嘴)1分。
制法上为细末,面糊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小儿风痫发搐,痰盛壅热。
用法用量每服3-5丸,烧葱白泡汤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卫生总微》卷五
处方58、辟恶启脾丸处方苍术1两,藿香(末)5钱,茯苓(末)5钱,广皮(末)5钱,半夏(末)5钱,砂仁(末)5钱,甘草(末)5钱,香附(末)5钱,白术(末)5钱,神曲(末)5钱,白蒺藜(末)5钱,绿矾4两(醋炒7次,摊地出火毒,研),皂角2两,红枣6两(蒸,去皮核)。
制法将皂角预煎汤1大碗,再投枣熬,搅如膏,入前末,杵作丸子。
功能主治黄胖症。因受阴霾恶气,病发脾经,通身黄肿,食则胸闷,小便自利,动则气浮。
用法用量每服钱许,早晚生姜汤,白滚汤任下。若服后,身现红斑,急煎枣汤或银花甘草汤服;黄退肿消,可不必尽料;若犹未痊,日服减半可也。
摘录《医级》卷八
处方59、飞龙夺命丹处方朱砂2钱,南星2钱,半夏2钱,黄丹2钱,血竭2钱,乳香2钱,没药2钱,硼砂2钱,硇砂2钱,人言3钱,麝香少许,巴豆12粒,斑蝥11个。
制法上为细末,蟾酥化开为丸,如红豆大。
功能主治一切恶疔疮。痈疽疔毒,及一切毒禽恶兽肉毒所致成疮,蕴毒在里,脉沉紧细数;湿毒,中寒,中风,肚痛,喉闭。
用法用量5份中1份,加斑蝥2个,人言少许,捻成锭子,如半粒小麦大。每1疮针破见血,下锭子1粒,饭粘白纸封护,用药1丸,噙在舌上,觉麻,冷水吞下。重者随时服药,不必尽剂,1服时黄水流出为妙。
注意服药后忌热物片时,忌房事并诸毒物鱼腥。
摘录《普济方》卷二七三
处方60、鳖肉煎丸处方生鳖肉半斤(治如食法),黄芩(去黑心)半两,柴胡(去苗)半两,蜣螂(去翅头足,炒)半两,鼠妇(炒,去足)1分,干姜(炮)1分,大黄(生锉)1分,海藻(洗去咸汁,焙)1分,葶苈子(纸上炒)1分,桂(去粗皮)1分,牡丹皮1分,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锉)1分,紫菀(切,焙)1分,瞿麦(去梗)1分,半夏(汤洗去滑,焙)1分,人参1分,大戟(锉)1分,(庶虫)虫(炒)1分,射干(炮)1分,阿胶(炙燥)1分,桃仁(汤浸,去皮尖双仁,别研)1分,石苇(去毛)1分,赤芍药1分,桑螵蛸(炒)1两。
制法上为细末,取灶下灰3升,酒2升淋灰,取灰汁先煮鳖肉令烂,绞去鳖肉,后入诸药末,纳鳖肉汁,更煎成膏,可丸即止,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疟久不愈,结为症瘕,名曰疟母。
用法用量每服20丸,未发前温酒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三十五
警告!本文使用信息聚合技术汇集而成,仅作学习、研究之用,切不可照本宣科、照猫画虎,身体有恙应尽早就医。本文资料绝大部分注明了出处,但不对信息的正确性负责,更不对使用本文信息导致的后果负责。
相关参考
滴水珠(别名一滴珠、一粒珠、石半夏、水半夏、制蛇子、独叶一枝花、心叶半夏、石蜘蛛、石里开、独龙珠、蛇珠、岩芋),辛,温。有小毒。解表止痛,散结消肿。用于毒蛇咬伤,胃痛,腰痛;外用治痈疮肿毒,跌打损伤。
处方1、防风散处方防风、荆芥、黄芩、石膏、栀仁、薄荷、赤芍、连翘、生地黄、甘草。功能主治眼泡内生毒如菌。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医钞类编》卷十一处方2、加味枳壳半夏汤处方枳壳1钱,半夏1钱,桔梗1钱,茯
法半夏,辛、温。燥湿化痰。用于痰多咳喘,痰饮眩悸,风痰眩晕,痰厥头痛。本文介绍了含有法半夏的处方70个。处方1、集成肥儿丸别名百选肥儿丸处方建莲肉2两4钱(去心皮,炒),西砂仁6钱(炒),漂白术1两(
处方1、加味六君汤处方人参1两,黄耆2两,焦术2两,茯苓5钱,半夏3钱,附子1钱,陈皮1钱,甘草1钱。功能主治中风,右手不仁。摘录《医学集成》卷二处方2、半夏散处方半夏5钱(酢煮),赤茯苓(去皮)2钱
仙半夏,《饮片新参》:苦辛,温。①《纲目拾遗》:清痰开郁,行气理痹。痰疾中风不语,研七八粒,同井华水送下,以手摩运腹上。②《饮片新参》:化湿痰,开胃止呕。本文介绍了含有仙半夏的处方5个。处方1、柴胡四
处方1、半夏苍术汤别名柴胡半夏汤(《张氏医通》卷十四)。处方升麻柴胡藁本各1.5克茯苓神曲(姜汁炒)各3克苍术(米泔制)半夏各6克生姜10片甘草(炙)1.2克功能主治祛风化痰。主素有风证,目涩,头疼眩
掌叶半夏[别名独脚莲、独角莲(《南京民间药草》)],《广西中药志》:味辛,性平,有毒。①《南京民间药草》:治肿毒。②《广西中药志》:治毒蛇咬伤及无名肿毒。本文介绍了含有掌叶半夏的处方3个。处方1、加减
处方1、半夏木通汤处方半夏半两(汤洗7遍,切,焙干),木通(锉)1两,芦根(锉)1两半,陈橘皮(去白,焙)半两,柴胡(去苗)1两,麦门冬(去心,焙)半两,枇杷叶(拭去毛)半两(姜汁炙)。制法上为粗末。
处方1、除湿汤处方白术1两,白茯苓1两,苍术(米泔浸)1两,藿香叶(去土)1两,甘草1两,橘红1两,厚朴1两,半夏1两,附子6钱(炮),生姜2两。制法厚朴、半夏、生姜一处捣作饼子,焙干,同众药为粗末。
处方1、半夏汤处方半夏(汤洗去滑,焙)3两,白术1两,赤茯苓(去黑皮)1两,人参1两,甘草(炙,锉)1两,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陈橘皮(去白,焙)1两,桂(去粗皮)1两半。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