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白术的处方(一百零九)
Posted 处方
篇首语: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含有白术的处方(一百零九)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处方1、寄生汤处方桑寄生12克 附子9克(炮)独活12克 狗脊15克(黑者)桂心12克 杜仲15克 芎藭3克 甘草6克(炙)芍药9克 石斛9克 牛膝9克 白术9克 人参6克
制法上十三味,切。
功能主治治腰痛。
用法用量用水1升,煮取300毫升,分二服。
注意服药期间,忌食海藻、菘菜、生葱、猪肉、冷水、桃、李、雀肉等。
摘录《外台秘要》卷十七引《古今录验》
处方2、柴胡栀子散处方柴胡 山栀 牡丹皮各3克 川芎 芍药 茯苓各2.1克 白术(炒)甘草各1.5克 当归 牛蒡子(炒)各2.1克
功能主治主小儿肝胆经有热,疮毒不愈,或发热不止。
用法用量上用水煎,母子同服。
摘录《证治准绳·幼科》卷六
处方3、羊骨汤处方羊骨1具 生地黄 白术各150克 桂心24克 麦门冬 人参 芍药 生姜 甘草各9克 茯苓12克 厚朴 阿胶 桑白皮各3克 大枣20枚 饴糖30毫升
制法上十五味,哎咀。
功能主治治虚劳失精,神疲多睡,视力减退。
用法用量以水5升,煮羊骨,取3升汁,去骨;以汤煮药,取800毫升;汤成下阿胶、饴糖令烊。平旦、午后各服200毫升。
摘录《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九
处方4、加减八珍汤处方党参12克,茯苓9克,白术9克,当归9克,桂枝9克,川芎9克,熟地15克,鸡血藤15克,制附块6克,干姜6克,炙甘草6克。
功能主治调补气血,健脾益肾。主气血两虚。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摘录朱南荪方
处方5、温脾散处方附子 干姜 甘草(炮,锉)各15克 白术30克
制法上药为末。
功能主治温脾止泻。治小儿脾胃虚寒,水泻不止,食乳不消,吃奶频吐。
用法用量空腹时用米饮送下,每次1.5克。
注意服药期间,忌食鲜鱼、毒物。
备注本方乃四逆汤加白术而成。方中重用白术健脾运湿;附子、干姜温阳逐寒;甘草调和诸药。共奏温阳健脾、祛湿止泻之功。
摘录《颅囟经》卷上
处方6、大中汤处方党参12克 制熟附2.1克 茯苓9克 白术4.5克 当归6克 广皮3克 厚朴3克 枳壳3克 乌药3克 木香1.5克 大枣2枚 姜3片
功能主治主脾虚下痢,食少神疲,胸腹时痛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医醇剩义》卷四
处方7、愈风燥湿化痰丸处方白术(炒)苍术(米泔浸)杜仲(姜汁炒)各60克 牛膝(酒浸)川芎 薏仁 巴裁 破故纸(炒)各30克 当归 牙皂(瓦炒)防风 羌活 生地 独活 防己 天麻 南星 半夏 陈皮 木香 沉香 川乌 僵蚕 全蝎各15克
制法上为末,酒糊丸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燥湿化痰,祛风散寒,补肝益肾。治历节风,湿痰壅滞,昼夜疼痛不休者。
用法用量每服100丸,空腹时用酒送下,一日二次。服药后食于物压之。
摘录《景岳全书》卷五十四
处方8、黑逍遥散处方柴胡 白芍 归身 白术 茯苓 甘草 熟地
功能主治养血疏肝,健脾和中。治肝郁血虚,胁痛头眩,或胃脘当心而痛,或肩胛绊痛,或时眼赤痛,连及太阳;及妇人郁怒伤肝,致血妄行,赤白淫闭,沙淋崩浊。
用法用量生姜、大枣为引,水煎服。血热,加丹皮;阴虚,加牡蛎。
备注本方乃《局方》逍遥散加熟地而成。方中熟地、当归、白芍滋阴养血,柔肝缓急为君;白术、茯苓、生姜、大枣益气健脾和胃为臣;柴胡疏肝解郁为佐;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诸药同用,气血兼顾,肝脾并调,共奏养血疏肝,健脾和中之功。
摘录《医宗己任编》卷一
处方9、七珍散处方人参(去芦)白术 黄耆(蜜水涂炙)山芋 白茯苓(去皮)粟米(微炒)甘草各30克
制法上药研为细末。
功能主治开胃,益气,进食。治脾虚胃弱,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6克,用水150毫升,加生姜、大枣同煎至110毫升,温服。
摘录《普济本事方》卷二
处方10、沉香导气散处方沉香7.5克 人参15克 槟榔7.5克 白术 乌药 麦芽(炒)神曲(炒)紫苏叶 大腹皮(炒)厚朴(制)各30克 诃子皮(炮)15克 香附(炮)45克 姜黄 橘皮 甘草各120克 京王棱60克 广茂(炮)120克 益智仁60克 红花120克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主一切气郁,升降失司,胁肋痞塞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6克,空腹时用沸汤点服。
摘录《证治准绳·类方》卷四
处方11、健脾养胃汤处方大参 白术 黄耆 归身 白芍 陈皮 小茴 山药 云苓 泽泻
功能主治调理脾胃。治唇口受伤。
用法用量河水煎服。
摘录《伤科补要》卷三
处方12、夏枯草汤处方夏枯草6克 当归9克 白术 茯苓 桔梗 陈皮 生地 柴胡 甘草 贝母 香附 白芍各3克 白芷 红花各0.9克
功能主治治瘰疬、马刀,不问已溃来溃,或已溃日久成漏,形体消瘦,饮食不甘,寒热如疟,渐成劳瘵。
用法用量先将夏枯草用水750毫升,煎至500毫升,滤清,同药煎至400毫升,食后服,将药滓同前夏枯草滓,共再煎至300~350毫升,临卧时入酒适量和服。宜食淡味物件。
摘录《外科正宗》卷二
处方13、参术散处方人参30克 白术60克 桂心21克
制法上药研末。
功能主治主虚劳自汗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15克,水煎服。
摘录《赤水玄珠》卷十一
处方14、吃力迦丸别名苏合香丸(《苏沈良方》卷五)。
处方吃力迦(即白术)光明砂(研)麝香 诃黎勒皮 香附子 沉香(重者)青木香 丁子香 安息香 白檀香 荜茇 犀角各30克 熏陆香 苏合香 龙脑香各15克
制法上十五味,捣筛极细,白蜜煎,去沫,和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温通开窍,行气止痛。主中风中气,猝然昏倒,牙关紧闭,不省人事;或中恶客忤,胸腹满痛;或突然昏迷,痰壅气闭;以及时疫霍乱,腹满胸痞,欲吐泻不得,甚则昏闭者。现用于脑血管意外,冠心病,癔病性昏厥、癫痫,以及突然昏厥属寒闭气滞,痰浊阻络者。
用法用量晨起服4丸,用井华水于净器中研破服。老、小每碎1丸服之。
注意脱证、热闭证及孕妇忌服。
备注方中苏合香、安息香逐秽透窍,能开痰浊气逆之闭;麝香、冰片芳香开窍,行气宽胸,善通十二经脉;沉香、丁香、木香、檀香、乳香、荜茇、香附皆辛散温通之品,能散寒顺气,宣郁通闭,气得畅行则痰浊自消。且乳香行气兼能活血,气行血畅,则胸腹满痛可止;犀角气质清香,寒而不遏,功专解毒而清心;朱砂气寒质重,镇心而安神,白术温运脾气,以使诸香能得脾气而输布;更以诃子温涩敛气,与诸香相配,能制辛香过多,耗正散气之弊。全方捷于温通气机,开窍启闭,故胸闷昏闭等证,用之则立起回生。
摘录《外台秘要)卷十三引《广济方》
处方15、宁神丹处方天麻 人参 陈皮 白术 归身 茯神 荆芥 僵蚕(炒)独活 远志(去心)犀角 麦门冬(去心)酸枣仁(炒)辰砂(另研)各15克 半夏 南星 石膏各30克 甘草(炙)白附子 川芎 郁金 牛黄 珍珠各9克 生地黄 黄连各15克 金箔30片
制法上药为末,酒糊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清热化痰,补气养血,镇惊安神。治痫证。痰火内伏,气血两亏,肝风暗动,心神不安,不时发作者。
用法用量空腹时服50丸,白汤下。
摘录《丹溪心法》卷四
处方16、桂苓甘露散别名桂苓白术散(《宜明论方》卷六)。
处方茯苓30克(去皮)甘草60克(炙)白术15克 泽泻30克 官桂15克(去皮)石膏60克 寒水石60克 滑石120克 猪苓15克
制法上药研末。
功能主治清暑泄热,化气利水。治中暑受湿,头痛发热,烦渴引饮,小便不利,以及霍乱吐泻,小儿吐泻惊风等。
用法用量每服9克,温汤调下,生姜汤尤良。小儿每服3克。
摘录《宜明论方》卷六
处方17、参诃饮处方诃子(去核)白术(炒)黄耆(蜜炙)白茯苓(去皮)人参(去芦)半夏曲各7.5克 陈皮(去白)五味子各6克 甘草(炙)款冬花各3克
制法上药为粗末。
功能主治主虚寒痰嗽。
用法用量每服9克,用水230毫升,加生姜3片,枣子1枚,煎至160毫升,去滓,空腹时服。
摘录《魏氏家藏方》卷二
处方18、八味顺气散别名乌药顺气散(《医宗必读》卷八)。
处方白术 白茯苓(去皮)青皮(去白)香自芷 陈皮(去白)天台鸟药 人参各30克 甘草(炙)15克
制法上药为细末。
功能主治气中。七情内伤,气机逆乱,痰涎壅盛,神志不清,牙关紧急,肢体不温,气口脉沉,经用苏合香丸而神志已醒者。
用法用量每服9克,用水300毫升,煎至210毫升,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重订严氏济生方》
处方19、黄耆当归散处方人参 白术(土炒)黄耆 当归 白芍各9克 甘草2.4克
制法上锉。
功能主治治小便频数,淋沥不禁。
用法用量加生姜、大枣,水煎服。
摘录《医宗金鉴》卷四十八
处方20、清暑益气汤处方黄耆 苍术(泔浸,去皮)升麻各3克 人参(去芦)泽泻 神曲(炒黄)橘皮 白术各15克 麦门冬(去心)当归身 炙甘草各0.9克 青皮(去白)0.9克 黄柏(酒洗,去皮)0.6~0.9克 葛根0.6克 五味子9枚
功能主治清暑化湿,益气生津。治平素气阴俱虚,又感暑湿,或暑湿耗伤气阴,身热而烦,四肢困倦,精神短少,胸满气促,肢体沉痛,口渴自汗,大便溏薄,小便短赤,苔腻,脉虚。
用法用量上药哎咀。用水30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空腹时温服。脾胃不足者,少用升麻,少加柴胡;中满者,去甘草;咳甚者,去人参;口咽干者,加干葛;汗少者,黄耆减五分;心下痞者,少加黄连。
备注方中人参、黄耆益气固表,苍术、白术健脾燥湿;黄柏、麦冬、五味子泻火生津,陈皮、青皮、泽泻理气渗湿;当归养血和阴;升麻、葛根解肌升清;甘草和中。配合成方,共奏清暑化湿,益气生津之功。
摘录《脾胃论》卷中
处方21、南星膏处方牛胆南星15克 人参 白术 山药 白茯苓 茯神(去木)羌活 甘草(炙)各9克 白僵蚕(去嘴,炒)全蝎(去毒,薄荷汤浸,炙)各9克 辰砂6克(水飞,别研)麝香0.3克
制法上为细末,入辰砂、麝香研匀,炼蜜为丸,如芡实大,金箔为衣。
功能主治祛风退热,消痰镇心。治小儿痰热惊痫,精神不定,恍惚不宁,恐畏多哭。
用法用量每次1丸,食后用薄荷汤化服。
摘录《丹溪心法附余》卷二十二
处方22、八君子汤处方人参 白茯苓 白术各3克 炙草1.5克 半夏3克 广皮2.4克 苍术2.4克 当归7.5克
功能主治脾胃湿痰内盛,时时带下,经行而带症益盛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陈囊庵妇科补解》卷一
处方23、女金丹处方玄胡索(醋炒)白术(炒)官桂 川芎白芍 茯苓 没药(炙)丹参 熟地 鹿角霜 吴茱萸(炙)阿胶(炒珠)藁本 白芷 甘草 赤石脂(煅)白薇各3.5千克 橘皮7千克 当归7千克香附(炙)10.5千克 人参(去芦)1千克 益母草10千克 砂仁2.5千克 党参(去芦)2.25千克
制法上药二十四味,共研为细粉,过罗,炼蜜为丸,重9克。
功能主治调经养血,温暖子宫。治子宫寒冷,经期不准,腹痛腰酸,四肢无力。
用法用量每服1丸,日服二次,温开水或姜汤送下。
摘录《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
处方24、加味玉屏风散处方生黄芪15克,白术12克,玉竹12克,连翘12克,防风6克,生地9克,地肤子9克,豨莶草9克,金银花9克,红枣5枚。
功能主治益气固表,滋阴清热,兼以化湿。主平素体虚,正气不足,腠理不密,玄府失固,易受风邪。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黄文东方
处方25、香砂六君子汤处方人参3克 白术6克 茯苓6克 甘草2克 陈皮2,5克 半夏3克 砂仁2.5克 木香2克
功能主治益气补中,化痰降逆。治脾胃气虚,痰饮内生,呕吐痞闷,不思饮食,消瘦倦怠,或气虚肿满。
用法用量上加生姜6克,水煎服。
摘录《古今名医方论》卷一
处方26、新定拯阳理劳汤别名拯阳汤(《证治汇补》卷二)、救阳理痨汤(《冯氏绵囊)卷一)。
处方黄耆(酒炒)6克 人参(去声)6克 肉桂2.1克(去皮)当归(酒炒)4.5克 白术3克(土炒)甘草1.5克(酒炒)陈皮3克(去白)北五味1.2克(打碎)
功能主治补脾益气,助阳固表。治痨伤气耗,倦怠懒言,动作喘乏.表热自汗,心烦,遍身作痛;脾阳不振,食少倦怠,少气懒言,大便溏泄,或完谷不化,肠鸣腹痛,舌淡苔白,脉虚弱。
用法用量水400毫升,姜3片,枣肉2枚,煎取200毫升服。如烦热口干,加生地黄,气浮心乱,加丹参,枣仁;咳嗽加麦门冬;挟湿加茯苓、苍术;脉沉迟,加熟附子;脉数实,去桂,加生地黄;胸闷倍陈皮,加桔梗;痰多,加半夏、茯苓;泄泻,加升麻,柴胡;口渴,加干葛;夏月去肉桂;冬月加干姜。
摘录《医宗必读》卷六
处方27、辅相振阳丸处方人参15.0克 巴戟300克 炒枣仁 麦冬各150克 菟丝子300克 远志 柏子仁 肉桂各60克 茯神 枸杞各90克 黄耆240克 当归 仙茅各120克 白术180克 人胞1个 陈皮15克 阳起石(火煅,醋淬)30克
制法各为末,蜜为丸。
功能主治治阳痿。阳事不举,即或振兴,旋即衰败。
用法用量每日早、晚各服12克,滚水下。三月阳事振兴。
摘录《辨证录》卷九
处方28、六神散处方人参 白茯苓 干山药 白术 白扁豆 甘草(炙)各等分
制法上药为末。胃冷,加附子;风证,加天麻;泻痢日久,加罂粟壳。
功能主治治小儿表里俱虚,气不归元,而阳浮于外,所以发热者。
用法用量每服3克,用水150毫升,加大枣1个,生姜2片,煎至75毫升,通口服。
摘录《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八
处方29、和经汤处方白芍36克 当归(酒洗)熟地 茯神 黄芩 香附 白术各30克 川芎 酸枣仁 蒲黄(炒)白芷各27克 阿胶 陈皮(去白)各24克 小茴香 甘草(炙)各3克
制法上药锉碎。
功能主治治妇人四十二三岁,经水断绝五十岁后复至,乃阴阳相交,血气妄行,其经水无定期,常常淋漓,或成片,或漏下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30克,加生姜3片,水煎服。
摘录《郑氏家传女科万金方》卷二
处方30、桂苓甘露散处方官桂 人参 藿香各15克 茯苓 白术 甘草 葛根 泽泻 石膏 寒水石各30克 滑石60克 木香7.5克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清暑利湿,益气和中。治伏暑烦渴,渴欲饮水,水入即吐,及水泻不止,疟疾等。
用法用量每服9克,白汤调下,生姜汤亦可。
摘录《儒门事亲》卷十二
处方31、大正气散处方厚朴(姜制,炒)藿香叶 半夏(汤泡七次)橘红 白术各30克 甘草(炙)槟榔 桂枝(不见火)枳壳(去瓤,麸炒)干姜(炮)各15克
制法上药哎咀。
功能主治主脾胃怯弱,风寒湿气内侵,心腹胀满,有妨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12克。用水230毫升,加生姜5片,枣子2枚,煎至160毫升,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重订严氏济生方》
处方32、抚芎汤处方抚芎 白术(略炒)橘红各30克 炙甘草15克
制法上药哎咀。
功能主治治湿流关节,臂疼手重,不可俯仰,或自汗头眩,痰逆恶心。
用法用量每服12克,用水230毫升,加生姜7片,煎至180毫升,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重订严氏济生方》
处方33、屠苏酒处方大黄37.5克 川椒37.5克 白术22克 桂心22克 桔梗30克 乌头7.5克 菝葜15克(一方有防风24克)
功能主治【功用】预防瘟疫。
用法用量上药细切,以绢囊包贮,十二月晦日正中时悬至井中至泥,正月朔旦取药,置酒中,煮数沸,先从小量饮起,多少不拘。
摘录《肘后方》卷八
处方34、桂术二陈汤处方桂枝2.4克 白术4.5克 广皮3克 半夏4.5克 茯苓9克 枳实3克 泽泻4.5克 牛膝4.5克 车前6克 姜3片
功能主治治痰饮。水从胃出,下走肠间,漉漉有声,胸中微痞,头目作眩。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医醇剩义》卷三
处方35、秦艽白术丸处方秦艽(去芦)桃仁(汤浸,去皮、尖)皂角仁(烧存性)各30克 当归梢(酒浸)泽泻 枳实(麸炒黄)白术各15克 地榆9克
制法上药研为细末,和桃仁泥研匀,煎熟汤打面糊为丸,如鸡头子大,令药光滑,焙干。
功能主治治痔漏有脓血,大便燥硬,疼痛不可忍。
用法用量每服50~70丸,空腹时用白汤送下。
注意服药期间,忌食生冷、硬物(酒及辛辣物。
摘录《兰室秘藏》卷下
处方36、茯苓丸处方茯苓 白术 椒目各30克 木防己 葶苈 泽泻各38克 甘遂80克 赤小豆 前胡 芫花 桂心各15克 芒消50克(别研)
制法上十二味,研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水肿胀满。
用法用量每次5丸,用蜜汤送下,每日一次。稍加,以知为度。
摘录《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一引甄权方
处方37、加减四君子汤处方白扁豆(蒸熟,焙干)藿香叶 甘草(炙)黄耆(去苗)各30克 人参 茯苓(去皮,焙)白术各120克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小儿吐泻不止,不进乳食。
用法用量每服3克,入盐点服;或用水150毫升,煎至l00毫升,温服。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十
处方38、健脾丸处方人参 白术(土炒)陈皮 麦芽(炒)各60克 山楂(去核)45克 枳实90克
制法上药研为细末,神曲糊丸。
功能主治健脾消食。治脾虚气弱,饮食不消。
用法用量每次10克,米饮送下,一日二至三次。
备注脾虚气弱,不能运化,故用参、术补气,陈皮利气,气运则脾健而胃强;饮食不消,须助共消化,故用山植消肉食,麦芽消谷食,枳实消积化痞。补消合用,饮食既消,而又不致伤气。
摘录《医方集解》
处方39、当归丸处方当归22.5克(锉,微炒)人参22.5克(去芦头)白芍药15克 芎藭22.5克 甘草15克(炙微赤,锉)白术15克
制法上为细末,面糊为丸,如麻子大。
功能主治主小儿冷热不调,大便青黄,心腹多痛,或腹中气满,或时呕逆,不欲乳食。
用法用量每服5丸,米汤送下,日三服;三岁以上酌加量服之。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八十四
处方40、香砂六君子丸别名香砂六君丸(《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
处方广木香24克 西砂仁24克 炒党参60克 炒白术60克 茯苓60克 炙甘草30克 炒广皮30克 制半夏60克
制法共研细末,每料用生姜、枣子各30克,煎汤代水泛丸,如绿豆大,约成丸300克。
功能主治益气健脾,化痰和胃。治脾虚气滞,消化不良,嗳气食少,脘腹胀满,大便溏泄。
用法用量每日二次,每次6克,食后开水吞服。
摘录《中药成方配本》
处方41、温补汤处方人参 白术 川芎 当归 白芍 熟地 肉桂 木香 小茴 香附 元胡索
功能主治益气养血,理气止痛。治少腹痛而喜按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备注方中人参、白术益气健脾;当归、川芎、白芍、熟地补血调血;肉桂温中散寒;木香、小茴、香附、元胡行气止痛。诸药合用,共奏益气养血,理气止痛之功。
摘录《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八
处方42、南华丹处方天南星120克(姜制)白术(炒)白茯苓(去皮)枳实(去瓤,麸炒)吴茱萸(汤泡七次,炒)橘红各60克 木香15克(不见火)
制法上为细末,以半夏180克,汤浸七次,为末,再用姜汁煮半夏作糊,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痰饮。
用法用量每服30~50丸,食后用生姜汤下。
摘录《魏氏家藏方》卷二
处方43、半夏白术天麻汤处方黄柏(酒洗)0.6克 干姜0.9克 天麻 苍术 白茯苓 黄耆 泽泻 人参各1.5克 白术 炒神曲各3克 半夏(汤洗七次)大麦蘖面 橘皮各1.5克
制法上药哎咀。
功能主治补脾胃,化痰湿,定虚风。主脾胃虚弱,痰湿内阻,虚风上扰,致成痰厥头痛,证见头痛如裂,目眩头晕,胸脘烦闷,恶心呕吐,痰唾稠粘,气短懒言,四肢厥冷,不得安卧者。
用法用量每服15克,用水30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带热服。
备注方中人参、黄耆、白术补脾胃,养元气;干姜、苍术、半夏、茯苓、泽泻祛寒湿,化痰饮;天麻定虚风,止眩晕;神曲、大麦蘖面、陈皮理脾胃,助消化;黄柏以制苍术之爆,并能降内伏之虚火。配合成方,共奏补脾胃,化痰湿,定虚风的功效。
摘录《脾胃论》卷下
处方44、泽泻汤处方泽泻15克 白术6克
功能主治治水停心下,清阳不升,浊阴上犯,头目昏眩。现用于耳源性眩晕。
用法用量上药二味,以水300毫升,煮取150毫升,分温再服。
摘录《金匮要略》卷中
处方45、天麻除湿汤处方白术120克 天麻90克 人参(去芦头)90克 干姜60克(炮)全蝎60克(用糯米一盏,炒黄色,去糯米不用)附子(生,去皮、脐,切开。取生姜自然汁150毫升,浸一宿,取出炙尽,无浸姜汁为度,薄切,焙干)60克
制法上药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湿留肢节,身体疼烦,手足肿痛,或时麻木。
用法用量每服9克,空腹时用温酒调下。
摘录《杨氏家藏方》卷四
处方46、香砂宽中汤处方木香(临服时磨水入药15~20毫升)白术 陈皮 香附各4.5克 白豆蔻(去壳)砂仁 青皮 槟榔 半夏曲 茯苓各3克 厚朴(姜制)4克 甘草0.9克
功能主治治气滞胸痞,反胃噎塞,或胃寒作痛。
用法用量用水400毫升,加生姜3片,煎至300毫升,入蜜1匙,食前服。
摘录《证治准绳·类方》卷三引《医学统旨》
处方47、玉容散处方白牵牛 团粉 白蔹 白细辛 甘松 白鸽粪 白及 白莲蕊 白芷 白术 白僵蚕 白茯苓各30克 荆芥 独活 羌活各15克 白附子 鹰条白 白扁豆各30克 防风15克 白丁香30克
制法共研细末。
功能主治治黧黑皯黯(又名黧黑斑)。初起色如尘垢,日久黑似煤形,枯暗不泽,大小不一,小者如粟粒赤豆,木者似莲子;芡实,或长、或斜,或圆,与皮肤相平。
用法用量每用少许,放手心内,以水调浓,擦搓面上,良久,再以水洗面,早晚日用二次。
注意服药期间,戒忧思、劳伤,忌动火之物。
摘录《医宗金鉴》卷六十三
处方48、八柱汤处方人参(去芦)白术(去芦)肉蔻(煨)干姜(炒)诃子(煨)附子(面裹煨,去皮、脐)粟壳(蜜炒)甘草(炙)各等分
制法上药锉一剂。
功能主治肠胃虚寒,滑泻不禁。
用法用量加生姜1片、乌梅个、灯草1团,水煎,温服。
摘录《万病回春》卷三
处方49、加减固胎饮子处方白艾 熟地 川芎 条芩 白芍 阿胶各3克 当归 白术各4.5克 甘草0.9克
功能主治养血安胎。治怀孕血漏。
用法用量水煎服。气虚不能固守者,加人参3克;觉有痰下坠者,加升麻0.9克、制半夏2.4克;觉有风者,加荆芥穗3克;觉心手热甚者,加黄芩2.4克、生地3克。
摘录《宋氏女科秘书》
处方50、八味理中丸处方人参 甘草(炙)白术 干姜 枳实(制炒)白茯苓 五味子(去梗)桑白皮(去赤皮)各等分
制法药为细末,炼蜜为丸,如小指头大。
功能主治小儿心肺不和,息数脉急,上下不得升降,中膈痞满,坐卧烦闷,神情不乐,饮食不下者。
用法用量每服1丸,用淡豆豉5粒,水150毫升,煎至75毫升,去豉,通口服无时。
摘录《活幼口议》卷十九
处方51、加减寿星汤处方南星120克(胆制)半夏60克 防风30克 荆芥21克 天麻30克 皂荚30克 香附30克 青皮30克 猪苓30克 泽泻30克 赤茯苓30克 白茯神30克 白术30克 细辛21克 麦门冬30克
制法上药锉碎。
功能主治治痫证。
用法用量每剂30克,加生姜,水煎服。
摘录《古今医鉴》卷七
处方52、气疝饮处方黄连6克(吴茱萸煎水浸,炒)人参 白术各3克 白芍 陈皮各2.1克 甘草0.9克 姜3片
功能主治治气疝。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类证治裁》卷七
处方53、泽泻散处方泽泻30克 牡丹23克 桂心23克 甘草23克(炙微赤,锉)榆白皮23克(锉)白术23克 赤茯苓30克 木通30克(锉)
制法上药捣粗罗为散。
功能主治治虚劳,膀胱气滞,腰中重,小便淋沥。
用法用量每服9克,以水300毫升,煎至180毫升,去滓,食前温服。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二十九
处方54、黄芩利膈丸处方生黄芩 炒黄芩各30克 半夏 黄连 泽泻各15克 南星 枳壳 陈皮各9克 白术6克 白矾1.5克
制法上药为末,汤浸蒸饼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清热化痰。治热痰内蕴,胸中有热感,时吐黄痰者。
用法用量每服30~50丸,空腹时用温开水送下。
注意服药期间,忌服酒、湿面。
摘录《兰室秘藏》卷下
处方55、芍药黄耆汤处方黄耆60克 白芍药 白术各45克 甘草30克
制法上药研末为散。
功能主治治虚劳自汗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15克,加煨姜3片、大枣1枚,水煎服。
摘录《赤水玄珠》卷十一
处方56、保元汤处方桂枝6克 白术 人参各3克 黄誊2.5克 当归2.5克 生附子2克
功能主治主中风虚脱,卒然昏迷,不省人事,半身不遂。肾气易动而燥者,加芍药、地黄。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观聚方要补》卷一
处方57、四苓汤处方茯苓 白术(土炒)猪苓 泽泻
功能主治利水除湿。治水泻,小便不利。
用法用量用灯心为引,水煎服。
摘录《医宗金鉴》卷五十二
处方58、桂香散处方高良姜(锉,炒香熟)草豆蔻(去壳,炒)甘草 白术 砂仁 厚朴(去粗皮,锉)各30克 青橘皮(去瓤,炒黄)诃子肉各15克 肉桂7.5克 生姜30克(切)枣肉30克(切,二味同厚朴一处,用水250毫升,煎令干,同杵为团,焙干用)
制法上药同为末。
功能主治温中祛寒,健脾止泻。治脾胃虚弱,腹痛,冷泻。
用法用量每服6克,入盐少许,空腹用沸汤调服。
摘录《苏沈良方》卷四
处方59、八珍益母丸处方益母草120克(不见铁器,只用上半截带叶者)人参(去芦)白术(土炒)茯苓(去皮)炙甘草(去皮)当归(酒洗)川芎 白芍药(醋炒)熟地黄(酒洗)
制法药为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
功能主治气血两虚,脾胃并弱,饮食少思,四肢无力,月经不调,或腰痛腹胀,或断或续,或赤白带下,身作寒热,及体虚无子。脾胃虚寒者,加砂仁30克(姜汁抄);腹中胀闷者,加山楂30克(净内,饭上蒸熟);素常多郁者,加香附子30克(童便制)。
用法用量每服1丸,空腹时用蜜汤送下。
摘录《古今医统》卷八十四
处方60、大安丸处方山植60克 神曲(炒)半夏 茯苓各30克 陈皮 萝卜子 连翘各15克 白术60克
制法上药研末,粥糊为丸。
功能主治消食导滞。主食积。
用法用量每服6~9克,温开水送下。
摘录《丹溪心法》卷五
警告!本文使用信息聚合技术汇集而成,仅作学习、研究之用,切不可照本宣科、照猫画虎,身体有恙应尽早就医。本文资料绝大部分注明了出处,但不对信息的正确性负责,更不对使用本文信息导致的后果负责。
相关参考
处方1、橘皮汤处方陈橘皮(汤浸,去白,炒)1两,葛根(锉)1两,甘草(炙,锉)1两,石膏(打碎)1两。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饮酒过度,酒毒积在肠胃,或呕吐不食,渴多引饮。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煎
处方1、姜曲饼子处方生姜2斤(切作片子,以盐2两淹1宿,焙干),半夏曲1两半,大杏仁30枚,甘草2两,丁香半两。制法上为末,糯米糊丸为小饼子。功能主治冷痰厥逆。用法用量每以白汤嚼下3-5饼。摘录《普济
处方1、加味二妙散处方黄柏2钱,苍术3钱,藿香2钱,茯苓4钱,车前子3钱,冬瓜皮4钱,莲须3钱,白芷1钱半。功能主治导湿化浊,兼以清热。主湿热带下,湿邪偏重,白带量多而稠粘,头胀胸闷,面目及四肢略显浮
处方1、香橘饼处方木香3克青皮3克(炒)陈皮3克厚朴(姜汁炒)15克神曲15克(炒)麦芽15克(炒)制法上为末,蜜和为饼。功能主治治伤冷泻利。用法用量紫苏、米饮调下。摘录《婴童百问》卷七处方2、调经种
处方1、人参顺气散处方干姜、人参,各一两。川芎、甘草(炙)、苦梗(去芦)、厚朴(去粗皮.姜汁制)、白术、陈皮(洗.去白)、白芷、麻黄(去节),各四两。干葛(去粗皮)三两半。炮制上为细末。功能主治治丈夫
处方1、大防风汤处方川芎(抚芎不用)附子(炮,去皮、脐)各45克熟干地黄(洗)白术防风(去芦)当归(洗,去芦,酒浸,焙,炒)白芍药黄耆杜仲(去粗皮,炒令丝断)各60克羌活(去芦)人参(去芦)甘草(炙)
处方1、加减四君子汤处方白扁豆(蒸熟.焙干)、藿香叶、甘草(炙)、黄蓍(去苗),各一两;人参、茯苓(去皮.焙)、白术,各四两。炮制上为细末。功能主治治小儿吐泻不止,不进乳食,常服调胃进食。用法用量每服
处方1、八宝回春汤处方附子(炮)人参麻黄(去节)黄芩防己香附子(去毛)杏仁(去皮)川芎当归各30克茯神45克陈皮30克防风30克白芍药150克沉香15克半夏45克川乌15克(炮)桂枝30克白术60克天
处方1、温脐化湿汤处方白术30克(土炒)茯苓9克山药15克(炒)巴戟肉15克(盐水浸)扁豆(炒,捣)9克白果10枚(捣碎)建莲子30枚(不去心)功能主治治妇人下焦寒湿相争,经水将来三五日前脐下疼痛,状
处方1、补脾汤处方潞参4.5克白术4.5克(土炒)云苓3克白芍3克(炒)川芎15克(炒)归身3克(土炒)蔻米1.5克(研)陈皮1.5克炙耆3克炙草1.5克扁豆3克(炒)功能主治主小儿久病,面黄肌瘦,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