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白术的处方(一百零八)

Posted 处方

篇首语: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含有白术的处方(一百零八)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处方1、加味利湿化瘀饮

处方当归9克,丹参9克,土贝母9克,白芍9克,赤芍9克,元参12克,夏枯草9克,紫草9克,生地12克,白术9克,黄柏9克,牛膝9克,茜草9克。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活血化瘀,佐以养阴。主湿热凝聚,经络阻隔。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赵炳南方

处方2、芎夏汤

处方半夏(制)茯苓 川芎各20克 陈皮 青皮 枳壳各15克 白术 甘草(炒)各7.5克

制法上药为散。

功能主治治水气为病,浮肿体重,寒热交作,胁下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9克,加生姜5厚片,煎服。气喘,加去节麻黄;咳嗽,加桑白皮;呕吐,加生姜、半夏;泄泻,加苍术、白术;胸痞,加枳壳、桔梗;胀满,加缩砂、白豆蔻;眩晕,加半夏、南星;怔忡,加白茯苓。

摘录《仁斋直指》卷七

处方3、加减六君子汤

处方人参9克 白术 茯苓各15克 甘草 山楂 麦芽 厚朴各3克 陈皮 枳壳各15克 神曲3克

功能主治健脾补气,化滞消积。治气虚下陷,饮食停积成块,久则其形渐大,似痛不痛,似动不动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辨证录》卷七

处方4、大温经汤

处方当归2.4克 白芍2.1克 川芎l.5克熟地1.5克 人参 白术(土炒)茯苓各1.5克 甘草0.9克 香附2.4克(童便制)陈皮(炒)砂仁(炒)小茴各1.2克 沉香0.9克(另研)吴茱萸(炮)延胡索(炒)鹿茸(酒炙)各1.5克

制法上药锉为粗末。

功能主治主妇女气血虚弱,寒凝气滞,月经不调,赤白带下,食少肢倦。

用法用量加生姜,水煎服。先服加味八物汤,后服此药。汗出不止,加黄耆、酸枣仁(炒)各6克,潮热,加柴胡、黄芩各7.5克,咳嗽,加杏仁、桔梗、五味子、半夏。

摘录《古今医鉴》卷十一

处方5、茯神汤

处方茯神 独活各12克 黄耆 远志 防风各15克 生姜9克 甘草 人参 当归 牡蛎 白术 苁蓉 附子各6克

制法上十三味,叹咀。

功能主治治风眩,吐逆,恶闻人声。

用法用量以劳水1.2升,煮取600毫升。每服100毫升,一昼夜服尽。

摘录《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三

处方6、当归芍药汤

处方当归 白术 赤芍 茯苓 泽泻 黄芩 辛夷花 白菊花 干地龙 甘草 薄荷 川芎

功能主治调和气血,行滞化瘀。主鼻窒,邪毒久留,气滞血瘀,鼻甲肿实色暗,呈桑椹样,鼻塞涕多,或黄稠,或粘白,嗅觉迟钝,语言不畅,咳嗽多痰,耳呜不聪,舌质红或有瘀点,脉弦细。

摘录《中医耳鼻喉科学》

处方7、当归芍药汤

处方柴胡0.6克 炙甘草 生地黄各0.9克 橘皮(不去白)熟地黄各1.5克 黄耆4.5克 苍术(泔浸,去皮)当归身 白芍药 白术各6克

制法上药哎咀,如麻豆大,分作二服。

功能主治主妇人暑月劳役过度,脾胃虚弱,经水漏下不止,其色鲜红,气短自汗,身热闷乱,恶见饮食,沉懒困倦,四肢无力,大便时溏。

用法用量每次用水38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空腹时稍热服。

摘录《兰室秘藏》卷中

处方8、圣术丸

处方白术500克

制法研为细末,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中虚食减,牙长出口。

用法用量每服9克,开水送下。

摘录《医级》卷八

处方9、六气汤

处方白术 高良姜(锉)桂(去粗皮)陈皮(汤浸,去白,焙)茴香子(炒)甘草(炙)各等分

制法上六味,粗捣筛。

功能主治治脾胃伤冷,心腹疼痛,霍乱吐泻。

用法用量每次9克,用水150毫升,人生姜3片,煎至100毫升,去滓稍热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五十五

处方10、橘半枳术丸

处方橘皮 半夏 枳实各30克 白术60克

制法上药为末,荷叶裹米煨饭,捣烂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顺气宽中、消食化痰。治饮食伤脾,停积痰饮,心胸痞闷,饮食不消。

用法用量每服50~60丸,橘皮煎汤下。食不消,加神曲、麦芽;气逆,加木香、白豆蔻;胃脘痛,加草豆蔻;气升,加沉香。

摘录《医学入门》卷八

处方11、导水茯苓汤

别名茯苓导水扬(《医宗金鉴》卷五十四)。

处方泽泻 赤茯苓 白术 麦门冬(去心)各90克 紫苏 木瓜 槟榔各30克 陈皮 砂仁 木香 大腹皮各22.5克

制法上药哎咀。

功能主治行气化湿,利水消肿。主水肿。头面手足遍身肿如烂瓜之状,手按而塌陷,手起应手而高突,喘满倚坐不得息,不能转侧,不能平卧,饮食不下,小便短涩,溺痛如割,大便绝少,虽有亦如黑豆汁。

用法用量每服15克,用水300毫升,加灯心25根,煎至240毫升,去滓,空腹时服。如病重者,每服180克,再加去心麦冬60克、灯心1大把,用水2升放砂锅内,熬至500毫升,再下小铫内煎至200毫升。五更空腹时服;滓再煎服。连进三服,自然利小便,直至小便变清白色,方为痊愈。

摘录《普济方》卷一九一引《德生堂方》

处方12、附子防风散

处方白术30克 白茯苓23克 柴胡45克(去苗)五味子30克 干姜23克(炮裂,切)甘草23克(炙微赤,切)附子23克(炮裂,去皮、脐)桂心15克 防风23克(去芦头)

制法上药捣碎,研为粗末。

功能主治治伤寒阴痉,闭目合面,手足厥逆,筋脉拘急,汗出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9克,以水150毫升,人生姜4片,煎至90毫升,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摘录《类证活人书》卷十七

处方13、大秦艽汤

处方秦艽90克 甘草60克 川芎60克 当归60克 白芍药60克 细辛15克 川羌活 防风 黄芩各30克 石膏60克 吴白芷30克 白术30克 生地黄30克 熟地黄30克 白茯苓30克 川独活60克

制法上十六味,锉。

功能主治养血荣筋。主中风外无六经之形证,内无便溺之阻隔,手足不能运动,舌强不语,属血弱不能养筋者。

用法用量每服30克,水煎,去滓温服,不拘时。如遇天阴,加生姜7~8片;心下痞,加枳实3克。

摘录《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卷中

处方14、淮南子茯苓散

处方茯苓120克 白术120克 稻米4千克

制法捣末下筛。

功能主治延年益寿。治早衰。发白,齿落,视物不清。

用法用量每服9克,一日四次。须久服。

摘录《医心方》卷二十六引《大清经》

处方15、暖肾助火汤

处方潞参9克 白术(土炒)9克 山药9克(炒)巴戟天15克(去心,盐水炒)覆盆子15克(盐水炒)桑螵蛸9克(盐水炒)附子片4.5克 上元桂4.5克(去皮,研)芡实9克(炒)肉苁蓉3克(洗净)

功能主治温补肾阳。治色欲过度,肾经虚寒,阴茎萎缩。

用法用量水煎,温服。

摘录《揣摩有得集》

处方16、延龄育子丸

处方天门冬(去心)150克 麦门冬(去心)150克 怀生地黄 怀熟地黄(肥大沉水者)各150克 人参(去芦)150克 甘州枸杞子(去梗)菟丝子(洗净,酒蒸,捣饼晒干)150克 川巴戟(去心)150克 川牛膝(去芦,酒洗)150克 白术(陈土炒)150克 白茯苓(去皮,牛乳浸,晒)150克 白茯神(去皮、心,人乳浸,晒)150克 鹿角胶(真者)150克 鹿角霜150克 柏子仁(炒,去壳)150克 山药(姜汁炒)150克 山茱萸(去核)150克 肉苁蓉(去内心、膜)150克 莲蕊(开者不用)150克 沙苑蒺藜(炒)150克 酸枣仁(炒)60克 北五味子(去梗)60克 石斛(去根)60克 远志(去芦,甘草、灯心汤泡,去心)60克

制法上二十四味,各制净为末,将鹿胶以酒化开,和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少年戕伤,中年无子;妇人血虚,不能孕育。(不孕)

用法用量男人每服90丸,女人每服80丸,空腹时滚白汤下。

注意服药期间,忌食煎、炙、葱、蒜、萝卜。

摘录《医便》卷一

处方17、大羌活汤

处方羌活 升麻各3克 独活2.1克 苍术 防风(去芦)威灵仙(去芦)白术 当归 白茯苓(去皮)泽泻各1.5克

制法上十味,哎咀,作一服。

功能主治主肢节疼痛,屈伸不利,心下痞满,身体沉重,不欲饮食,食即欲吐,面色萎黄,精神减少,脉沉而缓。

用法用量用水30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温服,食前后各一服。

注意服药期间,忌酒、面、生冷、硬物。

摘录《卫生宝鉴》卷二十三

处方18、养脾圆

处方大麦蘖(炒)、白茯苓(去皮)、人参(去芦),各一斤。干姜(炮)、缩砂(去皮),各二斤。白术半斤,甘草一斤半。

炮制上为细末,炼蜜和圆,每两作八圆。

功能主治治脾胃虚冷,心腹纹痛,胸膈满闷,胁肋虚胀,呕逆恶心,噫气吞酸,泄泻肠鸣,米谷不化,肢体倦怠,不思饮食。此药养胃进食。

用法用量每服一圆,细嚼,生姜汤送下,食前服。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19、琥珀汤

处方琥珀3克 人参 白术各9克 茯苓6克 桂枝 附子 干姜 砂仁各3克 陈皮 破故纸 桑白皮(童便浸,炒)各6克

功能主治益气温肾,利水消肿。治脾肾虚寒,小水不利,遍身肿满,或咳喘者。

用法用量上药水煎,空腹时服。

摘录《产科发蒙》卷四

处方20、加减藿香正气散

处方藿香4.5克 白芷 川芎 紫苏叶 半夏 苍术各3克 白术 白茯苓 陈皮 厚朴(姜制)各2.4克 甘草0.9克

功能主治治非时伤寒,头疼憎寒壮热,痞闷呕吐,时行疫疠,山岚瘴疟,不服水土。

用法用量上药加生姜3片,大枣1枚,用水400毫升,煎至200毫升,空腹时热服。

摘录《医便》卷二

处方21、泄泻丸

处方苍白术各60克 赤白苓各120克 煨草果60克 神曲150克 甘草90克 川朴180克 广皮180克 木瓜90克 桔梗45克 苏叶210克 半夏135克 防风90克 香薷60克 朱砂120克 炒乌药90克 茶叶60克 大腹皮90克 羌活135克 藿香210克 煨木香90克 紫豆蔻60克 白芷150克 薄荷90克 炒砂仁90克 檀香30克 香附60克

制法上药研末为丸,朱砂为衣,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解表健胃,止泻止痛。治饮食不慎,或感受寒冷,腹痛泄泻,寒热。

用法用量病重每服9克,开水送下,病轻每服6克,小儿病重6克,病轻3克。

摘录《医学碎金录》

处方22、二至丸

处方熟地黄90克(肥大沉水者佳。酒和九蒸九曝,竹刀切碎)生地黄60克(肥大者,酒浸,洗过、晒干,竹刀切碎)菟丝子30克(酒浸一宿,煮熟,捣碎作饼,晒干,为末)山茱萸(鲜红者)180克(水泡,去核,取净肉60克)肉苁蓉30克(刷去浮甲,剖去中心白膜,无灰酒浸一日,酥炙,竹刀切碎)败龟版90克(酒浸一夜,酥炙黄,石器捣碎)人参30克(苍黑瘦健人用15克)黄耆30克(去皮,微黄色,肉中自绵柔者最佳)黄柏90克(坚厚鲜黄者。酒浸,春、秋一日半,夏一日,冬三日,用时炒至褐色)牛膝30克(长大柔润者,酒浸一宿,洗用)枸杞子30克(甘州者佳)破故纸30克(炒黄)五味子30克(肥大者佳)白术90克(无油者,麦扶炒)白芍药30克(酒浸一时,去皮,炒)当归60克(大者有力。酒洗)虎胫骨30克(酥炒黄色)杜仲30克(酒浸,炒去丝)山药30克(白而无皮,手可粉者)知母60克(肥者。酒浸一宿,炒)陈皮30克(薄而陈者。水泡,去白)白茯苓30克(去皮、赤筋)

制法上药二十二味,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补虚损,暖腰膝,壮筋骨,明眼目。主气血虚损。

用法用量每服80~100丸,无灰酒及盐汤不拘时进下。

备注方中陈皮,《医学入门》卷七作丹皮。

摘录《摄生众妙方》卷二

处方23、呕吐散

处方白术3克(炒)云苓3克 蔻米1.5克(研)法夏3克 扁豆9克(炒)制草1.5克 煨姜1片 伏龙肝3克

功能主治治脾胃寒湿,致患呕吐,生来面色青白者。

用法用量为末,水煎服。

摘录《揣摩有得集》

处方24、当归地黄散

处方当归 熟地黄 酒白芍 白术 茯苓 蜜黄耆各3克 蜜黄柏 蜜知母 陈皮各2.4克 人参1.5克 甘草0.9克

功能主治主盗汗,气血两虚者。

用法用量加大枣1枚,浮小麦1撮,水煎服。

摘录《杂病源流犀烛》卷七

处方25、鳖甲饮子

处方鳖甲(醋炙)白术 黄耆(去芦)草果仁 槟榔 芎藭 橘红 白芍药 甘草(炙)厚朴(姜制,炒)各等分

制法上药哎咀。

功能主治主疟久不愈,致成疟母,胁下痞满,形体羸瘦,腹中结块,时发寒热。

用法用量每服12克,用水220毫升,加生姜7片、枣子1枚、乌梅少许,煎至160毫升,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重订严氏济生方》

处方26、宁坤丸

别名回生丹(《采艾编冀》卷二)。

处方大黄500克(细末)红花9Q克(炒黄色,入好酒400毫升同煮三五沸,去红花不用,只存汁用)黑豆1.2千克(水2.25升煮取汁700毫升,去豆)苏木90克(锉,用河水2.25升煎取汁700毫升,亦去滓不用)以上三味,先将大黄末用好米醋500~700毫升搅匀,以文武火熬成膏,复添醋750毫升,再搅匀,再熬成膏;次下红花酒、黑豆汁、苏木汤,共倾入大黄膏内搅匀,又熬成膏,取出俟用。如有锅巴,即焙干研入后药:当归 川芎 熟地黄(务自制)白茯苓(去皮)苍术(米泔浸)香附米 乌药 玄胡索 桃仁(沸汤泡,去皮,炒,另研)牛膝(去芦)蒲黄各30克 白芍(酒炒)甘草 陈皮 木香 三棱 五灵脂 羌活 山萸(酒浸,去核)地榆各15克 人参 白术(去芦)青皮(去白)木瓜各9克 良姜12克 乳香 没药各30克

制法上为细末,用大黄膏调为丸,如弹子大。

功能主治补气养血,解郁化瘀,调经止痛。治妇女崩漏带下,产劳虚损;室女经闭,痛经,月水不调。

用法用量每服1丸,酒顿化服。若产后头痛身热,有汗为伤风,无汗为伤寒,加桂枝、麻黄末各0.9克,生姜、葱煎汤顿化服,若产后无乳,加天花粉0.9克、归尾0.9克、川山甲(炙)0.9克、黄连0.9克,共为末,同丸入酒内顿开,不拘时服,令乳母将乳头揉千余转,其乳即来。(下乳)

摘录《采艾编翼》卷二

处方27、曲蘖枳术丸

处方枳实(麸炒,去瓤)大麦蘖(面炒)神曲(炒)各30克 白术60克

制法上为细末,荷叶裹烧饭为丸,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强食过饱,心胸满闷不快。

用法用量每服50丸,空腹时温水下。

摘录《内外伤辨》卷下

处方28、芎苏散

处方紫苏叶 川芎 白芍药 白术 麦门冬(去心)陈皮(去白)干葛各30克 甘草(炙)15克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治妊娠外感风寒,壮热憎寒,头晕目眩,头痛身痛。

用法用量每服12克,用水220毫升,加生姜5片、葱白2寸,煎至180毫升,去滓温服。

摘录《重订严氏济生方》

处方29、宁坤丸

处方吉林人参12克(另研,和入)白芍30克 益母草180克 广木香15克 大熟地30克 琥珀15克(另飞)制香附30克 淡黄芩15克 生地黄30克 西砂仁15克 上沉香30克 紫苏叶15克 西当归30克 阿胶15克(擦丸,另化)橘红30克 川牛膝12克 炒白术30克 炙甘草9克 川芎30克 乌药30克 白茯苓30克

制法上药共研细末,和匀,以阿胶化开,加炼白蜜为丸,每粒计重9克。

功能主治调经。治月经不调。

用法用量每服1丸,开水化服。

摘录《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南京方)

处方30、圣术煎

处方白术(用冬术,味甘者佳,炒)15~60克 干姜(炒)肉桂3~6克 陈皮(酌用,或不用)

功能主治温中健脾。治饮食偶伤,或吐或泻,胸膈痞闷,或胁肋疼痛,或过用克伐等药,致伤脏气,有同前证,而脉息无力,气怯神倦者。亦用于寒湿泻痢呕吐。

用法用量用水300毫升,煎至210毫升,温热服。若治虚寒泻痢呕吐等证,则人参、炙甘草之类当任意加用,若治中虚感寒,则麻黄、柴胡亦任意加用。

摘录《景岳全书》卷五十一

处方31、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

别名苓桂术甘汤(《金匮要略》卷中)、桂苓甘术汤(《医宗金鉴》卷五十四)。

处方茯苓12克 桂枝9克(去皮)白术6克 甘草(炙)6克

功能主治温化痰饮,健脾利湿。治中阳不足,痰饮内停,朐胁支满,目眩心悸,咳而气短,舌苔白滑,脉弦滑。

用法用量上药四味,以水600毫升,煮取300毫升,去滓,分三次温服。

备注方中茯苓健脾渗湿,祛痰化饮为君;白术健脾燥湿,助茯苓运化水湿为臣;桂枝通阳化气为佐,益气和中,调和诸药为使。配合成方,共奏温化痰饮,健脾利湿之功。

摘录《伤寒论》

处方32、天麻白术丸

处方天麻(去苗)白术 天南星(炮)半夏(汤洗净)白附子(炮)川芎 白僵蚕(炒,去丝、嘴)寒水石(煅过)薄荷叶(去土)赤茯苓(去皮)旋复花各等分

制法上药为细末,以生姜自然汁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细研雄黄为衣。

功能主治治风湿痰饮,攻冲头目,昏晕重痛,咽膈壅滞不利。

用法用量每服40丸,食后用温生姜、紫苏汤送下。

摘录《杨氏家藏方》卷八

处方33、菊花汤

处方甘菊花(去梗)细辛(去苗、叶)各15克 防风(去叉)前胡(去芦头)茯神(去木)白术 麻黄(去根、节)各30克 芎藭 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各22克

制法上九味,粗捣筛。

功能主治治风邪上侵,头眩心闷,起即欲倒,头痛眼疼,视物转动。

用法用量每服15克,以水23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入竹沥10毫升,更煎沸,空腹时温服,日二次,夜一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十六

处方34、白薇丸

处方白薇 柏子仁 白芍药 当归 桂心 附子 萆薢 白术 吴茱萸 木香 细辛、川芎 槟榔各15克 熟地黄60克 牡丹皮30克 紫石英30克 人参22克 石斛 白茯苓 泽兰叶 川牛膝各22克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予大。

功能主治治妇人月水不利,四肢羸瘦,饮食减少,渐觉虚乏,以致不孕。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腹时用温酒吞下。

摘录《妇人大全良方》卷一

处方35、人参荆茶汤

处方荆芥穗60克 芍药 天麻 芎藭 当归(洗,切,焙)京三棱(煨,锉)黄耆(薄切)鳖甲(醋浸,去裙襕,炙)牛膝(去苗,酒浸,切。焙)各30克木香15克 熟干地黄(切,焙)柴胡(去苗)各45克防风(去叉)牡丹皮 大腹皮各22克 枳壳(去瓤,麸炒)90克 半夏(为末,生姜汁作饼,曝干)30克 秦艽(去苗,土)7.5克 人参 石膏(碎,研)白术 羌活(去芦头)款冬花(择)陈橘皮(去白,切,炒)各15克

制法上药二十四味,粗捣筛。

功能主治治风消。血气虚损,攻刺疼痛,四肢无力,面色无华,形体羸瘦,胸膈痞闷,或大便多秘。或时泻利。

用法用量每服9克,用水150毫升,加生姜2片、大枣1枚(去核),同煎至100毫升,去滓,空腹、日午或临卧时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十三

处方36、当归芍药散

别名六气经纬丸(《元和纪用经》)。

处方当归9克 芍药18克 茯苓12克 白术12克 泽泻12克 川芎9克

制法上六味,杵为散。

药理作用抗贫血作用 《中药通报》1957(1):42,本方有明显治疗贫血作用,各组成生药及混合制剂中均含有叶酸、复合叶酸、烟酸碱和维生素H等抗贫血成分,其中以当归、川芎、芍药含量最高。

功能主治疏肝健脾。主妇人妊娠,肝郁气滞,脾虚湿胜,腹中疠痛。现用于妇女功能性水肿、慢性盆腔炎、功能性子宫出血、痛经、妊娠阑尾炎,以及慢性肾炎、肝硬化腹水、脾功能亢进等属脾虚肝郁者。

用法用量每服6克,温酒送下,一日三次。

备注本方主治妇人肝虚气郁,脾虚血少,肝脾不和之证,重用芍药以敛肝止痛,白术、茯苓健脾益气,合泽泻淡渗利湿,佐当归、川芎调肝养血。诸药合用,共奏肝脾两调,补虚渗湿之功。据《元和纪用经》所载,本方原用于养生,能祛风,补劳,养真阳,退邪热,缓中,安和神志,润泽容色;散寒邪、温瘴、时气。安期先生赐李少君久饵之药,后仲景增减为妇人怀妊腹痛方。

摘录《金匮要略》卷下

处方37、甘草干姜茯苓白术汤

别名甘姜苓术汤(《金匮要略》卷中)、肾着汤(《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九)。

处方甘草 白术各6克 干姜 茯苓各12克

功能主治温脾胜湿。治身劳汗出,衣里冷湿,致患肾着,身重,腰及腰以下冷痛,如坐水中,腹重,口不渴,小便自利,饮食如故。

用法用量上四味,以水1升,煮取600毫升,分三次温服。腰中即温。

备注肾受冷湿,着而不去,而为肾着。然病不在肾之本脏,而在肾之外腑,故其治法不在温肾以散寒,而在燠土以胜水。方中干姜辛热,温里散寒,为君药;白术、茯苓健脾利水为臣;甘草补气和中,调和诸药为佐使。

摘录《金匮要略》卷中

处方38、平肝顺气保中丸

处方香附米90克(童便浸三日,炒)川芎60克 陈皮90克(去白)白术120克(土炒)厚朴30克 枳实60克(炒)黄连60克(姜汁炒)神曲60克(炒)麦芽21克(炒)木香9克 栀子30克(姜汁炒)莱菔子30克(炒)半夏45克(姜汁炒)白茯苓30克 砂仁12克(炒)干生姜30克 山楂60克(取肉)青皮18克(香油炒)甘草12克(炙)

制法上为末,竹沥打神曲糊为丸,绿豆大。

功能主治顺气和中,化痰清火。治郁火伤脾,中气不运,胃中伏火,郁结生痰,致令呕吐,吞酸嘈杂,心腹胀闷。

用法用量每服100丸,食后用白滚汤送下,一日二次。

摘录《古今医鉴》卷五

处方39、菊花通圣散

处方防风 连翘 麻黄 薄荷 川芎 当归 芍药 大黄 芒消各15克 石膏 桔梗 黄芩各30克 白术 栀子 荆芥穗各7.5克 滑石90克 甘草60克 菊花45克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治暴发火眼,两睑溃烂,或生风粟。

用法用量每服9克,加生姜3片,水煎,食后服。

摘录《医宗金鉴》卷四十三

处方40、填坎汤

处方山茱萸30克 茯苓30克 巴戟天15克 肉桂9克 车前子9克 北五味9克 人参9克 芡实30克 白术60克

功能主治治长年作泻,五更时必痛泻二三次,重则五六次,至日间反不作泻。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辨证录》卷七

处方41、人参白术汤

处方人参 黄芩 柴胡 干葛 栀子仁 甘草(炙)各15克 白术 防风 半夏(泡七次)各?克

制法上药嚼咀。

功能主治治气虚呃逆。

用法用量每服12克,加生姜3片,水煎服。

摘录《丹溪心法》卷三

处方42、曲蘖枳术丸

处方白术(米泔浸一日)120克 黑枳实(去瓤,麸炒)60克 陈皮(去白)半夏(姜汤泡七次)神曲(炒)麦芽(炒)山楂肉各45克

制法上为细末,另用鲜荷叶数片煮汤取汁,入老仓米煮饭,荷叶铺盖,乘热捣烂,以细绢绞精华汁,揉拌药末,成剂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泻泄。

用法用量每服100丸,空腹时用白汤下。如胃寒,加砂仁30克,气滞不行,加木香15克,常有痰火,胸膈痞闷,加黄连、茯苓各30克。

摘录《玉机微义》卷十八

处方43、桂苓白术丸

处方拣桂 干生姜各0.3克 茯苓(去皮)半夏各30克 白术、红皮(去白)泽泻各15克

制法上药为末,面糊为丸,如小豆大。

功能主治消痰止咳,散痞开结。健脾利水。治痰饮咳嗽,胸腹痞满,水肿腹胀,呕吐泄泻。

用法用量每服20~30丸,用生姜煎汤送下,日三服。病在膈上,食后;在下,食前;在中,不计时候。

摘录《宜明论方》卷九

处方44、清暑十全汤

处方香薷 木瓜 苏叶 厚朴各3.6克 人参 甘草 白茯苓 白术 白扁豆 半夏 白芍各3克

功能主治清暑益气,健脾化湿。治夏月伤暑,头目昏重,潮热烦闷,多渴呕吐,身体倦怠。

用法用量用水400毫升,煎至280毫升,不拘时服。

摘录《丹台玉案》卷二

处方45、人参补阳汤

处方人参补胃汤(《审视瑶函》卷二)。【组成】羌活 独活各l.8克 白芍药 生地黄 泽泻各O.9克 人参 白术 茯苓 黄耆 炙甘草 当归各1.2克 柴胡 防风各1.5克 熟地黄(酒洗,炒)1.2克

功能主治治伤寒余邪不散,上走空窍,其目隐涩赤胀,生翳羞明,头痛骨痛。

用法用量上药作一服。用水30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热服。

摘录《原机启微》卷下

处方46、宁坤丸

处方党参6克 白术15克 茯苓15克 炙甘草4.5克 姜汁炒生地15克 姜汁炒熟地15克 白芍15克 炒当归15克 炒川芎15克 沉香1.5克 广木香7.5克 制香附15克 西砂仁4.5克 乌药15克 炒广皮15克 川牛膝6克 琥珀7.5克 黄芩6克 苏叶7.5克 阿胶7.5克 益母膏36克

制法上药除阿胶、益母膏外,其余共研细末,再将阿胶、益母膏烊化,加白蜜120毫升炼熟,与诸药末打和为丸,分作四十四粒,每粒约干重6克。

功能主治和气血,调月经。治妇女血虚气滞,经闭经少。

用法用量每用1丸,开水化服。

摘录《中药成方配本》

处方47、川芎石膏散

处方川芎 芍药 当归 山栀 黄芩 大黄菊花 荆芥 人参 白术各1.5克 滑石12克 寒水石 桔梗各6克 甘草9克 石膏 防风 连翘薄荷各3克 砂仁0.75克

功能主治主风热上攻,头目昏眩痛闷,风痰喘嗽,鼻塞口疮,烦渴淋闭,眼生翳膜,及中风偏枯。

用法用量上药水煎,温服。

注意服药期间,忌食姜、醋、发热物。

摘录《医学入门》卷八

处方48、六神全蝎丸

处方全蝎90克(焙干,去足、钩)白术(炒)90克 半夏30克 白芍120克 茯苓120克 炙甘草15克

制法共为细末,核桃肉捣为丸,绿豆大。

功能主治治多年瘰病,百治不愈。

用法用量每日早、晚各服4.5克,火酒送下。

摘录《洞天奥旨》卷十五

处方49、人参荆芥散

处方荆芥穗 羚羊角(镑)酸枣仁(微炒)生干地黄 枳壳(麸炒,去瓤)人参 鳖甲(醋浸,去裙襕,炙黄)肉桂(去粗皮)白术 柴胡各225克甘草(锉,爁)芎藭 赤芍药 牡丹皮 当归 防风(去苗、叉)各150克

制法上药研为粗末。

功能主治治妇人血风劳气,身体疼痛,头昏目涩,心怔烦倦,寒热盗汗,颊赤口干,痰嗽胸满,精神不爽;或月水不调,脐腹疼痛,腹有痃癖,时痛时止;或时呕逆,饮食不进;或因产后调理不善,淹延瘦瘁,乍起乍卧,甚即着床。

用法用量每服9克,用水220毫升,加生姜3片,煎至170毫升,去滓热服,不拘时,日二服。

注意孕妇忌服。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九

处方50、萆薢分清饮

处方川萆薢6克 黄柏(炒褐色)石菖蒲各15克 茯苓 白术各3克 莲子心2.1克 丹参 车前子各4.5克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分清别浊,主赤白浊,淋病。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医学心悟》卷四

处方51、茯苓琥珀汤

处方茯苓(去皮)琥珀 白术各15克 洚泻30克 滑石21克 木猪苓15克(去皮)甘草(炙)桂(去皮)各9克

功能主治治下焦虚冷,小便数而短,昼夜约二十余行,脐腹胀满,腰脚沉重,不得安卧。

用法用量上8味,共研为末,每服15克,用长流甘澜水150毫升煎汤调下,空腹时服。待少时,以美膳压之。

摘录《卫生宝鉴》卷十七

处方52、二陈汤

处方陈皮 半夏(姜汁炒)茯苓(去皮)白术(去芦)苍术(米泔制)砂仁 山药(炒)车前 木通 厚朴(姜汁炒)甘草各等分

制法上药锉为一剂。

功能主治主痰湿中阻,泄泻或多或少,脉象沉滑者。

用法用量用生姜3片,乌梅1个,灯草1团,水煎,温服。泄泻不止,加肉蔻,诃子,去厚朴。

摘录《万病回春》卷三

处方53、加减平胃散

处方白术 厚朴 陈皮各30克 甘草21克 槟榔9克 木香9克 桃仁 黄连 人参 阿胶各15克 白茯苓(去皮)15克

制法上药研为细末。

功能主治益气补血,燥湿清热。治痢疾延久,气血两虚,湿热内蕴,湿胜于热,下痢脓血者。

用法用量同平胃散煎服。血多,加桃仁;泄,加黄连;小便涩,加茯苓;气不下,后重,加槟榔、木香;腹痛,加芍药、甘草;脓多,加阿胶;湿重,加白术;脉洪,加大黄。

摘录《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卷中

处方54、温脾散

处方人参15克(去芦头)白术15克 诃黎勒皮22克 木香15克 黄耆15克(锉)白茯苓15克 藿香15克 陈橘皮15克(汤浸,去白、瓤,焙)桔梗15克(去芦头)甘草7.5克(炙微赤,锉)

制法上药捣粗罗为散。

功能主治治小儿脾气不和,食少无力。

用法用量每服3克,用水150毫升,加生姜少许、大枣1枚,煎至75毫升,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八十四

处方55、血风汤

处方秦艽 羌活 防风 白芷 川芎 芍药 当归 地黄 白术 茯苓各等分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产后诸风。手足痿软无力,筋脉拘挛,关节屈伸不利,舌淡苔白润,脉细。

用法用量温酒调下50~70丸。

摘录《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卷下

处方56、下乳汤

处方生耆克 当归9克 白术4.5克(炒)川芎4.5克(炒)甲珠0.9克 通草3克 王不留15克(炒)川贝3克(去心)漏芦6克 白芷 1.5克 桔梗2.4克 生草 1.8克 藕节3寸

功能主治治妇人气血两亏,产后无乳。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揣摩有得集》

处方57、萆薢丸

处方萆薢 山芋 牛膝(去苗,酒浸,焙干)泽泻各30克 生干地黄(焙)75克 白术15克 茵芋 蛴螬(微炒)干漆(炒姬出)狗脊(去毛)车前子 天雄(炮裂,去皮、脐)各75克

制法上十二味,研为细末,炼蜜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祛风渗温,舒筋活络。主风痹行走不定,血痹身体不仁,肢节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温酒下20丸,加至30丸,每日三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十九

处方58、木香丸

处方木香15克 附子30克(炮裂,去皮;脐)赤石脂30克 吴茱萸15克(汤浸七遍,焙干,微炒)缩砂仁30克(去皮)诃黎勒30克(煨,用皮)高良姜22.5克(锉)陈橘皮30克(汤浸,去白、瓤,焙)当归22.5克(锉,微炒)草豆蔻22.5克(去皮)白术30克 厚朴45克(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

制法上药捣罗为末,炼蜜和捣二三百杵,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脾脏虚冷,泻痢腹痛,水谷不化,面色青黄,少思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空腹以热粥饮下30丸。

注意服药期间,忌生冷、油腻。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五

处方59、半夏饮子

处方制半夏12克 厚朴(炙)人参 白术 生姜(切)大枣各9克 粳米10克 橘皮6克

制法上八味,细切。

功能主治益气补中,降逆止呕。主胃反,饮食吐逆,水谷不化。

用法用量用水800毫升,煎取400毫升,去滓,分二次温服。

注意服药期间,忌食羊肉、饧。

摘录《外台秘要》卷八引《万全方》

处方60、健脾丸

处方白术(炒)75克 木香(另研)黄连(酒炒)甘草各22克 白茯苓(去皮)60克 人参45克 神曲(炒)陈皮 砂仁 麦芽(炒,取面)山楂(取肉)山药 肉豆蔻(面裹煨熟,纸包,捶去油)各30克

制法上为细末,蒸饼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健脾消食,泻热导滞。治脾胃虚弱,食积内停,脘腹痞胀,饮食减少,大便溏薄,苔腻微黄,脉濡弱。

用法用量每服50丸,空腹时用陈米汤送下,一日二次。

备注方中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即四君子汤,补益脾胃,山药补中健脾;神曲、麦芽、山檀消食化滞;木香、砂仁、陈皮行气宽中;肉豆蔻温中涩肠;黄连清热燥湿,诸药相配,补消兼施,并有清化湿热之效。

摘录《证治准绳·类方》卷五

警告!本文使用信息聚合技术汇集而成,仅作学习、研究之用,切不可照本宣科、照猫画虎,身体有恙应尽早就医。本文资料绝大部分注明了出处,但不对信息的正确性负责,更不对使用本文信息导致的后果负责。

相关参考

含有茯苓的处方(一百零八)

处方1、加味茯苓饮处方茯苓、人参、苍术、橘皮、生姜、枳实。功能主治胃中有留饮,而自吐宿水,小便不利;及由咳嗽而白膜发血斑,以及小儿百日咳。用法用量水煎,兼服滚痰丸。摘录《眼科锦囊》卷四处方2、加减地黄

含有陈皮的处方(一百零八)

处方1、防风汤处方防风1两,猪肾1具,芎䓖2两,橘皮2两,泽泻2两,桂心2两,石斛2两,生姜2两,丹参2两,茯苓2两,通草2两,半夏2两,干地黄。功能主治左胁气冲膈上,满头上有风如虫行,

含有甘草的处方(一百零八)

处方1、补肺散处方白石英5分,五味子5分,桂心2两,大枣5枚(擘),麦门冬(去心)1两,款冬花1两,桑白皮1两,干姜1两,甘草(炙)1两。制法上为散。功能主治肺气不足,胸痛牵背,上气失声。用法用量以水

含有茯苓的处方(二百零八)

处方1、参术启脾丸处方人参(去芦)2两,白术(麸皮炒)4两,黄耆(蜜炙)2两,白茯苓(去皮)2两,山药(微炒)2两,甘草(炙)5钱,陈皮(去半白)1两,黄连(炒)8钱,法制半夏粉1两,砂仁1两,神曲(

含有白术的处方(一百零三)

处方1、人参顺气散处方干姜、人参,各一两。川芎、甘草(炙)、苦梗(去芦)、厚朴(去粗皮.姜汁制)、白术、陈皮(洗.去白)、白芷、麻黄(去节),各四两。干葛(去粗皮)三两半。炮制上为细末。功能主治治丈夫

含有白术的处方(一百零一)

处方1、大防风汤处方川芎(抚芎不用)附子(炮,去皮、脐)各45克熟干地黄(洗)白术防风(去芦)当归(洗,去芦,酒浸,焙,炒)白芍药黄耆杜仲(去粗皮,炒令丝断)各60克羌活(去芦)人参(去芦)甘草(炙)

含有白术的处方(一百零四)

处方1、加减四君子汤处方白扁豆(蒸熟.焙干)、藿香叶、甘草(炙)、黄蓍(去苗),各一两;人参、茯苓(去皮.焙)、白术,各四两。炮制上为细末。功能主治治小儿吐泻不止,不进乳食,常服调胃进食。用法用量每服

含有白术的处方(一百零七)

处方1、八宝回春汤处方附子(炮)人参麻黄(去节)黄芩防己香附子(去毛)杏仁(去皮)川芎当归各30克茯神45克陈皮30克防风30克白芍药150克沉香15克半夏45克川乌15克(炮)桂枝30克白术60克天

含有白术的处方(一百零九)

处方1、寄生汤处方桑寄生12克附子9克(炮)独活12克狗脊15克(黑者)桂心12克杜仲15克芎藭3克甘草6克(炙)芍药9克石斛9克牛膝9克白术9克人参6克制法上十三味,切。功能主治治腰痛。用法用量用水

含有白术的处方(一百零六)

处方1、温脐化湿汤处方白术30克(土炒)茯苓9克山药15克(炒)巴戟肉15克(盐水浸)扁豆(炒,捣)9克白果10枚(捣碎)建莲子30枚(不去心)功能主治治妇人下焦寒湿相争,经水将来三五日前脐下疼痛,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