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艾叶的处方(一)

Posted 处方

篇首语:不要什么话都跟别人讲,你说的是心里话,他们听的是笑话。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含有艾叶的处方(一)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处方1、艾附暖宫丸

处方艾叶(炭)120g 香附(醋制)240g 吴茱萸(制)80g 肉桂20g 当归120g 川芎80g 白芍(酒炒)80g 地黄40g 黄芪(蜜炙)80g 续断60g

性状为深褐色至黑色的小蜜丸或大蜜丸;气微,味甘而后苦、辛。

炮制上十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加炼蜜110~130g制成小蜜丸或大蜜丸,即得。

功能主治理气补血,暖宫调经。用于子宫虚寒,月经不调,经来腹痛,腰酸带下。

用法用量口服,小蜜丸一次9g,大蜜丸一次1丸,一日2~3次。

规格大蜜丸每丸重9g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2、妇科通经丸

处方巴豆(制)80g 干漆(炭)160g 香附(醋炒)200g 红花225g 大黄(醋炒)160g 沉香163g 木香225g 莪术(醋煮)163g 三棱(醋炒)163g 郁金163g 黄芩163g 艾叶(炭)75g 鳖甲(醋制)163g 硇砂(醋制)100g 穿山甲(醋制)163g

性状为朱红色的蜡丸,除去外衣后显黄褐色;气微,味微咸。

炮制以上十五味,除制巴豆外,其余香附等十四味粉碎成细粉,过筛,与制巴豆混匀。每100g粉末加黄蜡100g泛丸。每500g蜡丸用朱砂粉末7.8g包衣,打光,即得。

功能主治破瘀通经,解郁止痛。用于气血瘀滞引起的痛经,闭经,并见胸膈痞闷,腰腹胀痛等症。

用法用量每早空腹,小米汤或黄酒送服,一次3g,一日1次。

注意气血虚弱引起的经闭腹痛、便溏及孕妇忌服;服药期间,忌食生冷、辛辣食物及荞麦面等。

规格每10丸重1g

贮藏密闭,防潮。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3、黄柏散

处方黄柏(微炙,锉)1两,桑寄生1两,当归(锉,微炒)1两,赤芍药1两,阿胶(捣碎,炒令黄燥)1两,艾叶(炒令微黄)1两,芎䓖1两,干姜3分(炮裂,锉),甘草1分(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妊娠下痢赤白,腹里(疒丂)痛,腰疼,或如欲产。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稍热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七十四

处方4、锦灰散

处方锦片、木贼、棕榈皮、柏叶、艾叶、干漆、鲫鳞、鲤鳞、血余、当归各等分。

制法上药煅存性,为细末。

功能主治血崩不止。

用法用量入麝香少许,温酒调服。

摘录《杏苑》卷八

处方5、黄连厚朴汤

处方黄连8分,厚朴6分(制),阿胶6分,当归6分,艾叶4分,黄柏4分,干姜5分。

功能主治妊娠腹痛,下痢脓血不止。

用法用量上为细末。每服方寸匙,空心以米饮调下,每日3次;或水煎服。

摘录《产科发蒙》卷二

处方6、马蔺子散

处方马蔺子2两(微炒),地榆1两(锉),厚朴1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艾叶1两(微炒),白术1两,赤石脂2两,龙骨2两,当归1两(锉,微炒),肉豆蔻1两(去壳)。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白痢,腹内疠痛,行数极多,色白如泔淀,不欲食。

用法用量每服2钱,以粥饮调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五十九

处方7、马通汤

处方赤马通汁1升(取新马屎,绞取汁;干者水浸,绞取汁),生艾叶3两,阿胶3两,当归2两,干姜2两,好墨半丸。

功能主治治漏下血,积月不止。

用法用量以水8升,酒2升,煮取3升,去滓,纳马通汁及胶,微火煎取2升,分2服,相去如人行10里久。

各家论述《千金方衍义》:漏下积月不止,非湿热毒蕴即瘀垢生虫,故用马通专行涤垢,而兼胶、艾、归、姜和营之品,可谓当矣。更取焰烬之余结成火土而现坎水之象,以制离火之灾,深得同气相求之妙,然非姜、艾相需,不无止截之虞。每见世医治吐衄崩漏,令人以墨入生地黄汁中服之,应手即止,向后瘀积月深,盈科而行,屡发屡截,劫之不应,仓扁不能复圆矣。然《千金》治吐血方,未尝不用生地黄也。然必兼辛散之制,即用一味捣汁,又须渍汁以酒,当无阻滞之患矣。

摘录《千金》卷四

处方8、鹤顶丹

处方艾叶5两(醋煮),牡蛎(煅)3两,龙骨(煅)3两,当归2两,附子1两(炮),赤石脂3两(煅,研)。

制法醋糊为丸,石脂为衣。

功能主治调经。

用法用量每服50丸,乌梅汤送下。

摘录《女科指掌》卷一

处方9、蛤蚧膏

处方麻黄1斤(去根节),紫菀茸半两,艾叶(炮)半两,槐角(炒)半两,陈皮半两,枇杷叶(去毛)半两,桑白皮半两,甜葶苈半两,款冬花半两,薄荷叶半两,杏仁(去皮尖)半两,佛耳草半两,五味子半两,贝母半两,紫苏叶半两,皂角(去皮子)半两。

制法上为粗末,用河水3斗,于锅内慢火熬至1斗半,搓揉匀,滤去滓,令极细。再用生绢袋滤过,以文武火再熬成膏,然后下后药2味:蛤蚧1对(雌雄各半,米泔刷洗20遍,酥炙黄色),潞参1两半,为细末,与膏和匀,丸如弹子大。

功能主治远年近日咳嗽,上气喘满。

用法用量每服1丸,食后、临卧任意汤送下。

摘录《御药院方》卷五

处方10、马蔺子饮

处方马蔺子3合,地榆2两,艾叶(炒)2两,赤石脂4两,当归(切,焙)4两,龙骨2两半,白茯苓(去黑皮)2两半。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赤白痢,脐腹疠痛;及久水泻,白浊如米泔。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1盏半,煎至8分,去滓,空腹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七十六

处方11、椒艾囊

处方艾叶(揉)半斤,川椒1斤(净),草乌(为粗末)2两。

功能主治脚气、风气、毒气。

用法用量上和装成套,如包袱,裹足底及足胫,不得用履,即用火烘踏于上,下有微火,椒、艾得微火,自然热气入足,而寒湿气、诸风毒气皆疏散矣,痛甚者立止痛。止后仍要2-3日一为之,或每夜包之,达旦去之,用此方法无不效者。

摘录《医统》卷五十九

处方12、槐耳丸

处方槐耳2两(微炙),牛角(角思)2两(炙令黄),禹余粮2两(烧醋淬3遍),猪悬蹄甲10枚(炙黄焦),麝香1分(研),白蔹1两,黄耆(锉)1两,艾叶(微炒)1两,蒲黄1两,白马蹄(酒煮1宿,炙令黄)1两,续断1两,当归(锉,微炒)1两,熟干地黄1两,鳗鲡鱼头(炙微黄)1两,猬皮(炙令黄焦)1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妇人久痔,下脓血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30丸,食前以粥饮送下。

摘录《圣惠》卷七十二

处方13、解瘟丹

别名解毒丹

处方苍术半斤,明雄黄2两,白芷4两,肉桂1两,艾叶4两,乳香1两,檀香1两,甘松1两,三奈1两,唵叭香1两,硫黄5钱。

制法上为细末,入榆面3合,加红枣(煮烂,去核)同榆面煮糊为丸,阴干收好,勿令泄气,须端午日制。

功能主治远瘟鬼及蛇蝎等物。

用法用量遇有时疫,或端午、夏至前后,日焚2-3丸。

摘录《医方易简》卷四

处方14、黄连丸

处方黄连(去须)1两,龙骨1两,苦参1两,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1两,熟艾叶(炒)半两,白矾(熬令汁枯)半两,甘草(炙)半两,陈曲(炒)半两,赤石脂半两,干姜(炮)半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下痢脓血,羸瘦。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心以米饮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七十六

处方15、马通汤

处方马通汁1升,干地黄4两,阿胶4两,当归3两,艾叶3两。

功能主治妊娠卒惊奔走,或从高坠下,暴出血数升。腰痛损伤,下血不止。

用法用量以水5升,煮取2升半,去滓,纳马通汁及胶令烊,分3服。不愈重作。

摘录《普济方》卷三四四引《肘后方》

处方16、干姜散

处方干姜半两(炮裂,锉),当归半两(锉,微炒),川椒半两(去目及闭口者,微炒去汗),白术1两,艾叶1两(微炒),熟干地黄1两,缩砂半两(去皮),甘草半两(炙微赤,锉),赤石脂1两。

功能主治产后脓血痢,腹中痛,四肢逆冷。

用法用量上为细散。每服3钱,以粥饮调下,日3-4服。

摘录《圣惠》卷七十九

处方17、鹤顶丸

处方艾叶1两(醋半盏,煮干,为末),牡蛎1两3钱(盐泥煅),赤石脂1两半(醋淬7次),吴茱萸1两半(汤泡,去涎),干姜1两半(炮制),龙骨1两(盐泥煅),当归7钱半(酒浸),附子半两(泡,去皮)。

制法上为细末,醋糊为丸,如梧桐子大,以赤石脂为衣。

功能主治带下之证有三:未嫁之女,月经初不止,或浴之以冷水,或热而扇,或当风,此室女病带下之由;有家之妇,阴阳过多,即伤胞络,风邪乘虚而入,胞络触冷,遂使秽液与血水相连带下之;产后带下,由亡失血气,伤动胞络,门开而外风袭,肌体虚冷风入,冷风与热气相连,故成液而下,冷则多白,而热则多赤,冷热相交,赤白俱下;月经不断。

用法用量方中吴茱萸用量原缺,据《奇效良方》补。

摘录《普济方》卷三二九

处方18、蒿豉丹

处方青蒿(5月5日采)、艾叶各等分。

制法上同豆豉捣作饼,晒干。

功能主治赤白痢下。

用法用量每用1饼,以水1盏半煎服。

摘录《本草纲目》卷十五引《圣济总录》

处方19、黄芩汤

处方黄芩5分,川归4分,侧柏叶4分,蒲黄4分,艾叶1分,生地2钱半,伏龙肝2钱。

功能主治经血不止。

用法用量加生姜3片,水煎服。

摘录《赤水玄珠》卷二十

处方20、调经丸

处方熟地3两,当归2两,芍药1两半,香附4两,莪术1两,陈皮1两,白术2两,枳实1两,乌药1两,砂仁5钱,阿胶5钱,艾叶7钱。

制法将艾叶、香附、芍药一处醋煮透焙干为末,醋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经水或前或后,或多或少,或有积块,或赤白带下,或经水2-3月不行。

用法用量每服60丸,空心米汤送下。腹痛,加玄胡。

摘录《便览》卷四

处方21、调经丸

处方当归(酒洗)2两,川芎1两,熟地黄(姜汁炒)1两,青皮(麸炒)1两,陈皮1两,枳壳(去瓤,炒)1两,白术(去芦)1两,厚朴(姜汁炒)1两,小茴香(炒)1两,艾叶(去筋)1两,三棱(煨醋炒)1两,莪术(煨醋炒)1两,砂仁1两,白芷1两,牛膝(去芦,酒洗)1两,玄胡1两,香附(醋炒)5两,粉草5钱,琥珀5钱(另研入)。

制法上为末,醋打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经闭。

用法用量《寿世保元》有赤芍,无琥珀。肚痛,加苍术,去白术。

摘录《回春》卷六

处方22、丹参散

处方丹参半两,当归(微炒,锉)半两,人参(去芦头)半两,麻黄(去根节)半两,艾叶(微炒)半两,阿胶(捣碎,炒令黄燥)半两,甘草(炙微赤,锉)半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妊娠三两月,伤寒头痛,壮热呕逆。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大枣2个,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七十四

处方23、川椒丸

处方川椒1两(去目及闭口者,微炒去汗),艾叶2两(微炒),干姜1两(炮裂,锉),白石脂1两,芎䓖1分,阿胶1两(捣碎,炒令黄燥),伏龙肝1两(研入),熟干地黄2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妇人久赤白带下,胁腹冷痛。

用法用量每服20丸,食前以热酒送下。

摘录《圣惠》卷七十三

处方24、缓和二神丹

处方艾叶、酒粕各等分。

功能主治眼胞滞血不散,或翳膜疼痛者。

用法用量炼熟,贴敷眼胞,用温金熨之。

摘录《眼科锦囊》卷四

处方25、丹参酒

处方丹参5斤,艾叶5斤,地黄5斤,忍冬5斤,地榆5斤。

功能主治崩中去血,及产后余疾。

用法用量上锉,先洗,臼熟春,以水渍3宿,出滓,煮取汁,以黍米1斛炊饭酿酒,酒熟,醡之。初服4合,后稍稍添之。

各家论述《千金方衍义》:崩中去血,产后余疾,总宜调和血气,丹参、艾叶、地黄、地榆皆活血之品,独忍冬一味,人但知其解毒祛脓,不知其能利风虚,有泻中寓补之妙用,用以酿酒颇尽营行经脉之旨。

摘录《千金》卷四

处方26、黑圣散

处方当归、川芎、茯苓、地榆、槐花(焙)、败棕、艾叶(烧存性)、百草霜各等分。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肠风、脏毒、痔瘘及诸下血。

用法用量每服2钱,食前陈米饮调下。

摘录《直指》卷二十三

处方27、蜂窝散

处方马蜂窝、白蒺藜、花椒、艾叶、葱头、荆芥、细辛、白芷各等分。

制法上锉。

功能主治牙痛或肿,风牙、虫牙,牙痛、牙长痛不可忍。

用法用量醋煎,口噙漱良久,吐出再噙。

摘录《回春》卷五

处方28、胶艾漏胎方

处方熟地、艾叶(炒)、白芍、川芎、黄耆、阿胶(炒)、归头、甘草、续断、白术。

功能主治胎漏。

用法用量水煎,空心服。有热,加条芩。

摘录《便览》卷四

处方29、樗白皮汤

别名樗白汤

处方樗白皮(即臭椿)2钱,枯芩1钱5分,熟地黄1钱,当归头1钱5分,地榆1钱,川芎1钱,芍药8分,生地黄7分,伏龙肝1钱,南艾叶6分(炒)。

功能主治崩漏不止,血下无度。

用法用量樗白汤(《回春》卷六)。

摘录《摄生众妙方》卷十

处方30、马蹄丸

处方白马蹄5两,白马鬐毛4两,蒲黄4两,鹿茸4两,禹余粮4两,白芷4两,续断4两,小蓟根4两,人参10两,干地黄10两,柏子仁10两,黄耆10两,茯苓10两,当归10两,乌贼骨10两,伏龙肝3两,苁蓉3两,艾叶3两。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妇人崩中带白。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空心米饮送下,1日2次。加至40丸。

摘录《鸡峰》卷十五

处方31、黄连散

处方黄连(去须,微炒)1两,黄柏(微炙,锉)1两,艾叶(微炒)1两,黄芩1两,龙骨2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时气4-5日,大热下痢。

用法用量每服2钱,以粥饮调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十六

处方32、胶艾汤

处方熟地黄1两,艾叶(炒)1两,当归1两,甘草(炙)1两,芍药1两,川芎1两,阿胶(炙)1两,黄耆1两。

制法上锉散。

功能主治安胎。主妊娠顿仆,胎动不安,腰腹痛,或有所下,或胎奔上刺心,短气。阴虚不足以济火,气虚不足以固血,点滴下血。

用法用量每服4钱,水1盏半,煎7分,去滓,食前温服。胸中逆冷,加生姜5片,大枣3枚。

各家论述《医方考》:阿胶、熟地、当归、川芎,益血药也;黄耆、甘草、艾叶,固气药也。血以养之,气以固之,止漏安胎之道毕矣。

摘录《三因》卷十七

处方33、胶艾葙归汤

处方阿胶2两,当归2两,青葙子2两,艾叶1把。

功能主治(匿虫)虫蚀下部痒,谷道中生疮。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以水8升,煮取2升半,去滓,分3服。

各家论述《千金方衍义》:青葙治虫,艾叶导热,阿胶、当归以和其血。

摘录方出《千金》卷十八,名见《张氏医通》卷十五

处方34、胶艾汤

处方阿胶2两(炙),艾叶2两。

功能主治安胎。主妊娠胎动不安,腰腹疼痛,下血甚多。忽然下血。

用法用量以水5升,煮取2升半,分3服。

各家论述《医林纂要》:阿胶澄清下部秽浊而大滋血气,不独能养阴而已;艾叶大暖下部而补虚去寒,且能和血。

摘录《外台》卷三十三引《小品》

处方35、胶艾绛覆汤

处方陈阿胶(烊冲)2钱,醋炒艾叶3分,墨鱼骨3钱,真新绎1钱,旋覆花(包煎)1钱,半青葱管3寸(冲)。

功能主治虚体郁结伤中,脘胁串痛。

摘录《重订通俗伤寒论》引胡在兹方

处方36、胶艾榴皮汤

处方阿胶2两,艾叶2两,酸石榴皮2两。

功能主治妊娠注下不止。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以水7升,煮取2升,去滓,纳胶令烊,分3服。

各家论述《千金方衍义》:艾叶温血,阿胶佐之;榴皮固脱,艾叶辅之。允为安胎断痢之专药,不在药味之繁多也。

摘录方出《千金》卷二,名见《张氏医通》卷十五

处方37、槐花散

处方槐花、荆芥、枳壳、艾叶。

功能主治痔漏,或肛门肠肿流脓血,其痛如割不可忍,及肠风下血。

用法用量上以水煎,入白矾量许,先熏后洗。

摘录《疡科选粹》卷五

处方38、槐耳丸

别名槐耳白蔹丸

处方槐耳1两,白蔹1两,艾叶1两,蒲黄1两,白芷1两,黄耆3两,人参3两,续断3两,禹余粮3两,当归3两,橘皮3两,茯苓3两,猬皮3两,干地黄3两,牛角腮4两,马白蹄4两,猪后悬蹄21个。

制法上为细末,酒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女人白崩,及痔病连血脏,服诸药不愈者,及崩漏。

用法用量槐耳白蔹丸(原书卷十七)。

摘录《鸡峰》卷十五

处方39、胶艾散

处方艾叶1升,阿胶如手掌大,竹茹1升,干姜2两(1方无竹茹,加干姜成7两)。

功能主治上焦热,膈伤,吐血、衄血或下血连日不止。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以水3升,煮取1升,去滓,纳马通汁半升,煮取1升,顿服之。

各家论述《千金方衍义》:吐衄日久,亡脱已多,非姜、艾、阿胶温补之剂,不能助马通搜逐之功;竹茹1味,专散膈上浮热也。血虚发热,而脉脱无阳,不但竹茹禁用,必加干姜方得固脱之力。

摘录方出《千金》卷十二,名见《普济方》卷一九○

处方40、漏胎安胎饮

处方熟地5钱,黄耆3钱(蜜炙),当归3钱(醋炒),川芎1钱,白芍1钱半(醋炒),艾叶8分(醋炒黑),阿胶3钱(血余灰炒),地榆3钱(炒炭),甘草5分,荷叶。

功能主治漏胎脉软数者。

用法用量方中荷叶用量原缺。

各家论述妊娠气血两亏,冲任无操蓄之权,而血得漏泄于外,故漏胎下血不已。熟地补血以滋养其胎,黄耆补气以固摄其血;当归养血荣冲任,白芍蔹阴止漏血;川芎行血海以升阳,阿胶补阴血以安胎;艾叶振冲任之阳,阳密则漏血自止;荷叶举阳明之阳,阳举则陷下可回;甘草缓中和胃;地榆涩血止漏。水煎,温服,俾气血内充,则冲任完固而胎得所养,何漏胎之足患哉?

摘录《医略六书》卷二十八

处方41、胶艾安胎饮

处方秦归2钱,阿胶3钱,蕲艾叶3钱,干地黄3钱,杭芍1钱,桑寄生5钱,甘草1钱。

功能主治补血安胎。主妇人血虚失养之妊娠腰腹酸胀,头晕心悸,自觉胎动不安或阴道出血,脉细滑。

用法用量水煎,温服。

摘录《中医妇科治疗学》

处方42、黄连汤

处方黄连(去须)1两,干姜(炮)半两,艾叶(炒)半两,乌梅肉3枚。

功能主治小儿赤白痢,腹痛。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2钱匕,以水8分1盏,煎,去滓取3分,空腹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七八

处方43、胶艾汤

别名胶艾芎归汤、胶艾当归散

处方阿胶2两,川芎2两,甘草(炙)2两,艾叶3两,当归3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妊娠胞阻。胎动下血在8-9月内,及半产后因续下血不绝。

用法用量胶艾芎归汤(《医学入门》卷八)、胶艾当归散(《医学正印》卷下)。冷痛,加干姜2两。

摘录《普济方》卷三三七引《指南方》

处方44、黄连丸

处方黄连(去须)1两1分,艾叶(炒)3分,升麻3分,防风(去叉)半两,朴消2两,大黄(锉,炒)3分。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小儿齆鼻。

用法用量每服3-5丸,食后临卧以温水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八○

处方45、黄连散

处方黄连1两(去须,微炒),黄柏1两(炙微赤,锉),艾叶1两(微炒),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甘草1两(炙微赤,锉),乌梅肉1两(微炒),干姜1两(炮裂,锉),赤石脂2两,厚朴1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脓血痢,腹内(疒丂)痛,行数不恒,食饮不下。

用法用量每服2钱,以粥饮调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五十九

处方46、调气饮

处方当归1钱5分,远志肉1钱5分,川芎1钱,青皮1钱,乌药1钱,香附1钱5分,红花6分,大茴香8分,肉桂5分,延胡1钱,山楂2钱,艾叶(熟)1钱,砂仁、生姜、川断。

功能主治行气和血。主妇女经欲来而腹痛者。

用法用量方中砂仁、生姜、川断用量原缺。寒者,倍肉桂;因怒者,加木香,柴胡;饮食停滞,加神曲、枳壳;血少气滞,加人参、白术、丹参;肥人多痰者,加半夏、茯苓;暑令去肉桂。

各家论述妇人当经期欲来而腹先痛,是气滞而血亦随滞,故未来而腹先痛也。青皮乌药、香附之辛温以行气;红花、延胡、肉桂之辛温以行血;艾叶、茴香以暖命门,归、芎远志、川断以补血和血;山楂兼行气血之滞,腹痛自止。

摘录《陈素庵妇科补解》卷一

处方47、黄柏皮汤

处方黄柏(去粗皮)1两半,黄连(去须)2两半,人参1两半,赤茯苓(去黑皮)2两,厚朴(去粗皮,姜汁炙)2两,艾叶(炒)1两,地榆(去苗,锉)1两半,榉木白皮(锉碎,烘干)2两,阿胶(炙令燥)1两半。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霍乱。下焦虚寒,大便洞泄.小便自利。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煎至7分,去滓,空腹温服,每日3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四十

处方48、胶艾汤

别名大胶艾汤

处方阿胶(炙)3两,艾叶(熬)3两,芍药3两,干地黄3两,当归2两,干姜2两,芎藭2两,甘草(炙)2两。

功能主治男子绝伤,或从高堕下,伤损五脏,微者唾血,甚者吐血及金疮伤经内绝;妇人产后及崩中伤下血多,虚喘欲死,腹痛下血不止。

用法用量大胶艾汤(《普济方》卷三一二)。

摘录《千金翼》卷二十

处方49、槐艾洗法

处方槐条、艾叶不拘多少。

功能主治产妇乳上结核,乳痈。

用法用量连须葱一条,将槐、艾用水同煎煮,入醋少许,频频洗之;若乳顶傍生疮,脓出洗净,与儿吮之,随以松罗茶叶末掺上。

摘录《胎产心法》卷下

处方50、漏芦丸

处方漏芦(去芦头)1两,艾叶(去梗,炒)4两。

制法上为末,用米醋3升,入药末一半,先熬成膏,后入余药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冷劳泄痢,及妇人产后带下诸疾。

用法用量每服30丸,食前用温米饮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八十七

处方51、胶艾安胎散

处方人参1钱,条芩1钱,阿胶(蛤粉炒成珠)1钱,土炒白术1钱半,酒洗当归2钱,熟地2钱,川芎8分,艾叶8分,陈皮4分,紫苏4分,炙草4分。

功能主治孕妇顿扑跌挫,胎动下血不止。

用法用量生姜、大枣为引,水煎服。

摘录《梅氏验方新编》卷四

处方52、胶艾汤

别名地黄汤、胶艾芎归汤

处方川当归2两,熟地黄2两,艾叶2两,阿胶(炒)3两,川芎3两(1方无地黄有甘草;1方加人参、白茯苓)。

制法上锉。

功能主治妇人妊娠顿仆伤胎,腰腹疼痛,或胎上抢心,或下血不止,或短气欲死。

用法用量地黄汤(《圣济总录》卷一五八)、胶艾芎归汤(《济阴纲目》卷八)。一方腹痛甚者,加杜仲、地骨皮。

摘录《胎产救急方》引《杨氏产乳方》(见《医方类聚》卷二二四)

处方53、黄连丸

处方黄连2两(去须,微炒),黄柏2两(锉,微炒),羚羊角屑1两,当归1两(锉,微炒),艾叶2两(微炒),赤芍药2两(微炒)。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冷热痢,心神烦闷,腹中(疒丂)痛。

用法用量每服30丸,以粥饮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五十九

处方54、胶艾汤

处方当归5钱,芍药(炒)1钱,地榆(炒)1钱,熟地8钱,川芎2钱,阿胶(炒)3钱,艾叶5分,甘草4分。

功能主治孕妇胎动不安兼漏血。

摘录《灵验良方汇编》卷上

处方55、黄芩汤

处方黄芩(去黑心)半两,当归(切,焙)半两,柏叶(焙)半两,蒲黄(微炒)半两,艾叶(炒)1分,生干地黄(焙)2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妇人经血暴下,兼带下赤白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煎至7分,去滓温服,日3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五三

处方56、胶艾汤

处方干地黄3钱,阿胶1钱,川芎1钱,艾叶1钱。

功能主治妇人经脉不通。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2钱,水1大盏,酒半盏,煎至8分,不拘时候温服。后服鳖甲散。

摘录《理伤续断方》

处方57、胶艾汤

处方阿胶1钱,白芍1钱,熟地黄1钱,艾叶3钱,川芎8分,大枣3枚。

功能主治妇人经来几点而止,过5-6日或10日又来几点,1月之内常行2-3次,面色青黄。

用法用量水煎,空心服1-2剂,次服紫金丸

摘录《竹林女科》卷一

处方58、鹿茸丸

处方禹余粮石(煅,米醋淬7次,别研)2两,熟干地黄(洗,炒)2两,当归(去芦,炒)2两,白艾叶(洗,醋浸炒)半两,卷柏叶(醋浸炒)半两,麒麟蝎(别研)半两,没药半两(别研),赤石脂(煅,别研)1两,附子(炮,去皮脐)1两,续断3两(酒煮)。

制法上为细末,酒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经候过多,其色瘀黑,甚则崩下,吸吸少力,脐腹如冰,冷汗如雨,冲任虚损,风冷之气客于胞中,气不禁固。

用法用量本方名“鹿茸丸”,但方中无鹿茸,疑脱。

摘录《魏氏家藏方》卷十

处方59、大阿胶汤

处方当归1钱半,芍药1钱半,地黄1钱,阿胶3钱,艾叶3钱,干姜炭1钱半,川芎1钱半,甘草5分。

功能主治胎动不安,腰腹痛。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产科发蒙》卷二

处方60、黄连汤

处方黄连(去须)1两半,艾叶(微炒)1分,阿胶(炙令燥)半两,豉10粒(炒令黄焦)。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小儿血痢无度。

用法用量1-2岁儿每服1钱匕,水7分,入葱白2寸并须(切),同煎至4分,去滓,分温3服,空心、午后各1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七八

警告!本文使用信息聚合技术汇集而成,仅作学习、研究之用,切不可照本宣科、照猫画虎,身体有恙应尽早就医。本文资料绝大部分注明了出处,但不对信息的正确性负责,更不对使用本文信息导致的后果负责。

相关参考

含有艾叶的处方(六)

处方1、杜仲汤处方杜仲(去粗皮,锉,炒)2两,人参1两,阿胶(炙令燥)1两,芎䓖1两,当归(微炙)2两,艾叶1把(焙)。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妊娠卒然下血不定,令胎不安,小腹疼痛。用法用

含有艾叶的处方(三)

处方1、败蒲散处方败蒲1两,白术1两,诃黎勒1两(煨,用皮),阿胶2两(捣碎,炒令黄燥),白芷半两,赤芍药半两,枳壳1两(麸炒微黄,去瓤),当归1两(锉,微炒),艾叶半两(微炒),厚朴1两(去粗皮,涂

含有艾叶的处方(八)

处方1、大胶艾汤处方阿胶6克干地黄芍药各9克艾叶甘草当归芎藭各6克干姜3克制法上八味,哎咀。功能主治主妇人产后血崩,下血过多,虚喘欲死,腹中激痛,下血不止;跌打损伤,内伤五脏,微者唾血,甚者吐血。用法

含有艾叶的处方(七)

处方1、艾煎丸处方艾叶(米醋浸1宿,炒焦)1两,陈橘皮(去白)1两,高良姜(挫,炒)1两,干姜(炒)1两,赤芍药1两,白芍药1两,吴茱萸(汤洗7遍,炒)1两,蓬莪术(煨,切)1两,龙骨1两,牡蛎(煅)

含有艾叶的处方(二)

处方1、鹿茸丸别名生料鹿茸丸处方鹿茸(燎去毛,酥炙)1两,赤石脂1两,禹余粮(制)1两,艾叶半两,柏叶半两,附子(炮)半两,熟地黄(洗,焙)2两,当归2两,续断2两。制法上为细末,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含有艾叶的处方(九)

处方1、感染外洗煎剂处方双花9克,连翘9克,黄柏9克,苦参9克,川椒6克,艾叶30克,冬青叶30克,大葱3根。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温通经络。主正气衰颓,肌肤疮疡,久不收口。用法用量水煎后外洗患处,每日2

含有艾叶的处方(五)

处方1、侧柏散处方侧柏叶1两(微炙),白芍药1两,黄耆1两(锉),熟干地黄1两,续断1两,代赭1两,牛角腮1两(烧灰),当归1两(锉,微炒),鳖甲1两(涂醋,炙令黄),桑耳1两(微炙),禹余粮1两(烧

含有艾叶的处方(十)

处方1、白带丸处方蕲艾2两,当归2两,熟地2两,香附3两(醋煮,焙),川芎1两2钱,人参1两2钱,白芍(酒炒)1两,白术1两,苍术1两,阿胶1两,黄柏(酒炒)1两,樗根皮1两,地榆7钱,白茯8钱,白石

含有侧柏叶的处方(一)

处方1、槐角丸处方槐角4两,侧柏叶(炒)2两,荆芥(炒)2两,白术(炒)2两,枳壳1两,黄芩1两,地榆1两,当归1两,防风1两。制法米糊为丸。功能主治肠风下血,及脾胃虚而不调,粪后带红,脱肛。用法用量

含有金樱叶的处方

金樱叶(别名塘莺薳),苦;平,清热解毒,活血止血,止带。主痈肿疔疮,烫伤,痢疾,闭经,崩漏,带下,创伤出血,本文介绍了含有金樱叶的处方2个。处方1、军中一捻金别名草蝎经进方处方金樱叶2两,桑叶1两,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