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莪术的处方(十八)

Posted 处方

篇首语:风流不在谈锋胜,袖手无言味最长。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含有莪术的处方(十八)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处方1、鳖甲丸

处方鳖甲2两,香附2两,三棱1两,蓬术1两,常山1两,阿魏2钱(并用醋浸)。

制法上为末,神曲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疲疟,胁下有块,名曰疟母。

用法用量每服50丸,白汤送下,积消及半即止。

摘录《金匮翼》卷三

处方2、葱白散

处方当归1两,川芎1两,枳壳(制)1两,官桂1两,青皮1两,川白姜(生)1两,茴香(妙)1两,川楝肉1两,陈皮1两,紫苏1两,三棱(煨)1两,蓬术(醋浸1宿,焙)1两,白芍药1两,茯苓1两,木香1两,人参半两,沉香半两,甘草(炙)半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肾气刺痛,七气。

用法用量每服3钱,加葱白2寸,盐少许,煎服。大便秘,加大黄。

摘录《直指》卷十八

处方3、跌打十三味煎

处方赤芍、香附(酒洗,炒)、玄胡、三棱、红花、桃仁、骨碎补、青皮、蓬术、乌药、木香、苏木、归尾。

功能主治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水煎服。伤重,加大黄、砂仁。

摘录《外科集腋》卷八

处方4、福寿保生丸

处方芦荟2两,南木香2两,蓬术7钱半,芜荑7钱半,使君子仁7钱半,黄连7钱半,青皮(去白)7钱半,砂仁7钱半,陈皮(去白)7钱半,神曲7钱半。

制法上宿蒸饮糊为丸。

功能主治小儿干疳,肌肉消瘦。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米汤送下。

摘录《普济方》卷三八二

处方5、川楝丸

别名金铃子丸

处方木香3钱,槟榔3钱,三棱3钱,蓬术(炮)3钱,青皮(去白)3钱,陈皮3钱,川楝肉3钱,芫花(米醋浸,炒)半两,辣桂3钱,牵牛(生,取仁)3钱,川巴豆肉(不去油)1钱。

制法上为细末,面糊为丸,如麻子大。

功能主治小儿疝气,小腹痛,引腰脊挛曲,身不能直。

用法用量金铃子丸(《得效》卷十二)。

摘录《直指小儿》卷四

处方6、鳖甲丸

处方鳖甲(酒炙)半斤,蓬术(醋煮)3两,青皮(醋煮)3两,穿山甲(土炒)2两。

制法上为末,用醋煮当归为膏,拌煎药末为丸,如黍米大。

功能主治久疟不愈,胁下有块,俗名疟母。

用法用量每服2钱,煎药送下。

摘录《明医指掌》卷四

处方7、鳖甲丸

处方生地、当归、川芎、红花、牡丹皮、槟榔、蓬术、香附、厚朴、鳖甲(醋炙)、穿山甲。

功能主治疟母,结块在胁下。

摘录《陈氏幼科秘诀》

处方8、调经丸

处方当归1两,陈皮1两,白芷1两,牛膝1两,三棱1两,蓬术(醋制)1两,玄胡索1两,白术1两5钱,川芎1两5钱,枳壳1两5钱,小茴香1两5钱,熟地1两5钱,香附2两,粉草5钱。

制法醋煮粳米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补气血,扶脾胃,调经水。主室女17-18岁,脾胃虚弱,误食生冷,经脉不通,或阻百日,或半年,颜色青黄,饮食少进,寒热往来,四肢困倦,头痛目弦,肚腹疼痛,五心烦热,呕吐膨胀。

用法用量每服90丸,空心米饮或酒送下。先服逍遥散,次取加味八珍汤,再服此方。

摘录《郑氏家传女科万金方》卷二

处方9、琥珀煎丸

处方当归1两,芎䓖1两,熟地黄1两,赤芍药1两,川楝子半两,玄胡索半两,蓬术半两,琥珀(另研)半两,香附子1两半。

制法上除琥珀外,用好陈酒1大碗,煮干焙过,研为细末,入琥珀,醋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妇人经水不行,脐腹绞痛。

用法用量每服50丸,空心醋汤送下。

摘录《普济方》卷三三四

处方10、黄龙丸

处方三棱3两,蓬术3两,青皮1两半,陈皮1两半,山楂7钱半,干姜7钱半,槟榔半两。

制法上晒干,为末,糊为丸,如黍米大。

功能主治化积磨积。主停食,小儿疳积。

用法用量3岁儿每服20丸,食后姜汤送下,食前乌犀丸相间服。

摘录《医学纲目》卷三十八

处方11、调荣饮

处方蓬术、川芎、当归、白芷、槟榔、陈皮、延胡索。

功能主治血肿。四肢浮肿,皮肉间必有红痕赤缕。

摘录《杂病源流犀烛》卷五

处方12、槟榔散

处方槟榔、白茯苓、白附子、白术、芫花、蓬术、大戟、甘遂、黑牵牛、巴戟、青皮、荆三棱(炒)、肉桂、茴香各等分。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男子、妇人蛊气,及下元腿膝虚肿。

用法用量每服1钱,用樟柳根煎汤调服。一更前后取脚上水;二更煎升麻汤下,取面上水;三更煎赤小豆汤下,取手上水;四更煎桑白皮汤下,取肚中水;五更煎茶酒下,取膜中水。

摘录《普济方》卷一九四

处方13、干蟾丸

处方虾蟆、食蛆(或虾蟆、食蛆俱烧存性),广陈皮1斤(炒),甘草(炙)4两,蓬术(炒)6两,厚朴(米泔浸,炒)8两,枳实(麸炒)8两,连翘6两,香附(米泔浸,炒)1斤,山楂6两,神曲(炒)6两,菔子(炒)8两,龙胆草6两,青皮子(炒)8两,川黄连(炒)8两,白术(土炒)8两,槟榔8两。

功能主治消积化食,健脾和胃,长肌肉,驱蛔虫。主五疳五痢,泻蛔虫,脏腑虚弱,身体羸瘦,发竖焦黄,小便浊色,肚腹膨胀。

用法用量方中虾蟆、食蛆用量原缺。虚者,加米仁、山药;虚甚,加人参;有虫,加川楝子、使君子肉、鹤虱。

摘录《医宗说约》卷五

处方14、调中愈痛汤

处方青皮、红花、丹皮、牛膝、陈皮、桔梗、甘草、人参、乌药、香附、蓬术、半夏。

功能主治受气,腹内有块,不时作痛,寒热。

用法用量水2钟,加生姜5片,水煎,食后服。孕妇去半夏。

摘录《女科万金方》

处方15、丹皮散

处方丹皮、肉桂、归尾、玄胡、牛膝、赤芍、三棱、蓬术。

功能主治调经。主妇人经闭,气不调和,血不流转,气血虚损,外发潮热,头痛昏重,肢体倦怠,五心烦热,心忡面赤,口燥神焦,腰背酸疼,盗汗出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女科切要》卷一

处方16、飞龙夺命丹

处方硼砂8钱,地鳖虫8钱,自然铜8钱(醋炙7次),血竭8钱,木香6钱,当归5钱,桃仁5钱,蓬术5钱,五加皮5钱(酒炒),猴骨5钱(制),玄胡索4钱(醋炒),三棱4钱(醋炒),苏木4钱,五灵脂3钱(醋炒),赤芍3钱(酒炒),韭子3钱(炒),蒲黄3钱(生熟各半),破故纸3钱(盐水炒),广皮3钱(炒),川贝3钱,枳壳3钱,朱砂3钱,葛根3钱(炒),桑寄生3钱(炒),肉桂2钱(去粗皮,不见火),乌药2钱,羌活2钱,麝香2钱,杜仲2钱(盐水炒),秦艽2钱(炒),前胡2钱(炒),土狗2钱(不见火),青皮2钱(醋炒)。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伤重者服3钱,轻者服1钱5分,老酒冲下。

摘录《救伤秘旨》

处方17、琥珀散

处方琥珀5钱,乌药5钱,蓬术5钱,刘寄奴5钱,白芍5钱,肉桂2钱,丹皮8钱,当归8钱,生地8钱,玄胡索8钱。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月水凝滞,腹胁胀满疼痛,并血逆攻心眩晕。

用法用量每服3钱,空心砂仁汤调下。

摘录《玉案》卷五

处方18、调经散

处方当归1两(酒浸),川芎半两,红花3钱,斑蝥(去翅足)2钱,水蛭2钱(炒),虻虫2钱(去翅足),红娘子1钱(去翅足),牡丹皮半两,赤芍药半两,白芷3钱,蓬术2钱,桂3钱,白姜2钱,生地黄2钱,干漆2钱,川牛膝2钱。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行血气。主月经不调。

用法用量如小便癃闭不通,用甘草汤解。

摘录《普济方》卷三三二

处方19、宽中和气散

处方藿香、青皮、蓬术、归尾、牛膝、枳壳、半夏、陈皮、白豆蔻、木香、卜子、茯苓、腹子。

功能主治感气胸满不宽,手足麻木。

用法用量上加生姜3片,用水2钟煎,食前服。

摘录《女科万金方》

处方20、触饮丸

处方苍术10两(泔水浸,脂麻酱拌炒),茯苓2两,制半夏2两,蒸透西洋参2两,蛤壳2两,猪苓2两,葶苈(炒)1两5钱,白芍1两,泽泻1两,沉香6钱,蓬术(酒炒)8钱,橘红(盐水炒)7钱,郁金5钱,干姜(炮)5钱,公丁香3钱,小川连3钱。

制法上研细,用竹沥2分,姜汁1分泛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胃脘痛。因胃寒蓄饮而致者,饮食畏冷,恶甜吞酸吐水,心下时痛。

摘录《鸡鸣》

处方21、第一退水丸

处方蓬术(炮)半两,三棱(煨)半两,桂心半两,青皮半两,益智半两,巴豆2两(去皮,出油,别研)。

制法上为末,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化气,退水肿,去菀莝,利湿,通小便。主水肿病。

用法用量每服2-3丸,用黄栀10个(擘破),荆芥、黑牵牛、酸浆草各少许煎汤,空腹送下。

摘录《三因》卷十四

处方22、调中散

别名调中汤

处方藿香叶半两,缩砂半两,蓬术(炮)半两,干姜(炮)半两,肉桂半两,茴香(炒)半两,草果半两,麦芽(炒)3分,益智仁3分,橘红3分,苍术(炒)2两,神曲(炒)2两,甜梗2两,甘草(炙)3钱。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止呕进食。主肠虚泄泻。

用法用量调中汤(《奇效良方》卷十四)。

摘录《直指》卷十三

处方23、槟连丸

处方白术1两,黄连1两,砂仁1两,陈皮1两,半夏曲1两,神曲1两,蓬术1两,藿香5钱,槟榔5钱,青皮5钱,丁香5钱,麦糵5钱,三棱5钱,姜黄5钱,良姜5钱,白豆蔻5钱,茯苓5钱,桂花5钱,连翘5钱,山楂5钱,川附半只,吴茱萸2钱。

制法上为末,姜糊为丸。

功能主治翻胃,或朝食而暮出者,或下咽而吐者,或胃脘作痛者,或必得尽吐而爽者,或见食即吐者。

用法用量每服70-80丸,姜汤或白汤送下,1日3次。

摘录《丹溪治法心要》卷三

处方24、桂心消积丸

处方桂心1两半,当归3两,赤芍1两半(酒炒),桃仁3两,厚朴1两半(制),三棱1两半(醋炒),槟榔1两半,蓬术1两半(醋炒),大黄3两(醋煮),鳖甲3两(醋炙)。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

功能主治产后积聚,脉数弦洪紧涩者。

用法用量每服3钱,酒煎,去滓温服。

各家论述产后血瘀气壅凝结,经久而遏热伤阴,遂成积聚,故腹大胀满疼痛不止焉。槟榔破气导滞以消其聚,当归养血活血以荣其经,桃仁破瘀清积,厚朴散聚宽胀,三棱破气中之血以消坚,蓬术破血中之气以消积,赤芍破血通经,鳖甲滋阴散结,大黄涤热通幽,醋煮引入血分,肉桂温经暖血,中心通闭力优。蜜丸酒煎,使瘀化气行,则积聚并散,而遏热顿清,营阴暗复,安有胀满疼痛之患乎?

摘录《医略六书》卷三十

处方25、琥珀茯苓丸

处方琥珀5钱,浙茯苓2两,猪苓5钱,木瓜5钱,牛膝梢3钱,粉丹皮3钱,泽泻8钱,制香附1两,车前5钱(炒),肉桂5钱,淡附片1两,蓬术4钱(炒),三棱3钱,山楂肉8钱,(庶虫)虫10个(炒),神曲5钱,羌活5钱,独活5钱,麦芽5钱(炒),广木香5钱。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

功能主治利水导滞,活血消瘀,温经调气。主产后腹胀暴肿,及七症八瘕。妇人产后子宫瘀血,腹胀疼痛,恶露不尽或寒闭尿症。

用法用量每服1丸,开水冲化,或以水1碗煎服亦可,用陈酒化服更妙,1日1次。

摘录《医方简义》卷六

处方26、麻黄根汤

处方麻黄根1钱半,知母1钱半,槟榔1钱半,三棱(煨)1钱半,蓬术(煨)1钱半,半夏3钱,白芷1钱,贝母5分,常山1钱,甘草1钱。

制法上锉散。

功能主治小儿疟疾盗汗,寒热进退。

用法用量方中白芷用量原缺。

摘录《袖珍小儿》卷六

处方27、跌打膏药

别名五香膏

处方川乌2两,草乌2两,三棱2两,蓬术2两,当归2两,生地2两,赤芍2两,大黄2两,川山甲2两,木鳖子2两,生南星2两,牙皂2两,密陀僧4两(研),铅粉(漂)1斤,丁香(研细末,下同)2两,肉桂2两,乳香(去油)2两,没药(去油)2两,甘松2两,山奈2两,川芎2两,白芷2两,川柏2两,大茴2两。

制法用桐油、香油各2斤,将前12味先熬枯滤净,再熬滴水成珠,入陀僧、铅粉熬成膏,离火再加后10味,再添麝香5钱搅匀,收贮摊用。

功能主治诸损百病。

注意孕妇忌用。

摘录《伤科汇纂》卷七

处方28、丑补散

处方牛肉1斤(切片,先置于砂锅内),三棱2两(醋煮),蓬术2两(醋煮),吴茱萸4两(汤泡),芫花4两(醋煮数沸,滤出,又水浸1宿,晒干)。

制法将牛肉切片置锅内,次下三棱、蓬术、吴茱萸、芫花4药,加水同煮肉烂,取出晒干,加木香1两、黄连1两,共为末。

功能主治水肿、胀满、食积下痢。

用法用量每服3分,大人服5分,空心好酒调下。

摘录《痘疹传心录》卷十五

处方29、大黑丸

别名保和丸

处方炒香附1两,炒厚朴5钱,醋炒青皮5钱,陈皮5钱,使君子5钱,槟榔5钱,醋炒三棱5钱,炒甘草5钱,炒神曲1两,黄连(姜汁炒)1两,炒麦芽1两,土炒白术1两,醋炒蓬术1两,山楂1两半。

制法炼蜜为丸,如龙眼大。

功能主治小儿痢下纯血。

用法用量每服1丸,空心米汤送下。

摘录《陈氏幼科秘诀》

处方30、棱术饮

处方槟榔1钱,三棱1钱,蓬术1钱,草果1钱,山楂1钱5分,白芍1钱5分,麦芽1钱5分,陈皮1钱5分,砂仁1钱5分,广木香1钱5分,甘草5分。

功能主治饮食凝积,结聚肠胃,并有寒邪,满腹痛不可忍者。

用法用量水煎,热服。

摘录《玉案》卷四

处方31、截水丸

处方缩砂仁2两(炒),蓬术1两半(汤浸1宿,炒),汉椒1两(炒出汗,去目),桂1两(不见火,去黑皮),苍术1两(麦麸炒,去油),青皮1两,茱萸1两(醋浸1宿,炒),雄黄半两(通明者)。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水肿;心痛,不消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20丸,食后酒送下。

摘录《医方类聚》卷一二九引《吴氏集验方》

处方32、调痛散

处方木香、丁香、檀香、大香附、天台、乌药、蓬术(煨)、辣桂、片姜黄、生白姜、白豆蔻仁、缩砂仁、甘草(炙)各等分。

制法上锉。

功能主治脾疼气膈。

用法用量每服2钱半,加紫苏4叶,水煎服。

摘录《直指》卷六

处方33、调营散

处方蓬术1钱,川芎1钱,当归1钱,前胡1钱,白芷1钱,槟榔1钱,赤芍1钱,桑皮1钱,瞿麦1钱,大腹皮1钱,赤苓1钱,葶苈1钱,大黄1钱半,细辛5分,官桂5分,炙草5分,生姜3片,大枣3个。

功能主治瘀血留滞,血化为水,四肢浮肿,皮肉赤纹,名曰血分。

用法用量此方只作一服,不欲多用,倘服后不减,未可再服,且再用活血补气之药调三五日,徐进此药,虚甚者,此参、附合用,得大力主持其间驱逐之,始能建功也。

摘录《风劳臌膈》

处方34、桂花散

处方香附5两(炒赤,去毛),蓬术(醋煮,焙干)3两,良姜3两,甘草(炙)3两,桂花1两。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脾积气痛。

用法用量每服2钱,盐1点,食前沸汤热调服。

摘录《直指》卷六

处方35、大温中丸

别名温中丸

处方陈皮5两,苍术5两,厚朴5两,三棱5两,蓬术5两,青皮5两,香附1斤,甘草1两,针砂2两(醋炒红)。

制法上为末,醋糊为丸。

功能主治制肝燥脾。主食积,黄肿。谷疸、酒疸。

用法用量温中丸(《保命歌括》卷二十七)。

注意忌犬肉、果、菜。

各家论述《医方考》:方名温中者,主疗湿郁于中之义也。水谷酒食,无非湿化,传化得宜则治。一或积于中宫,则遏少火,热而病黄矣。故用苍术、香附、陈皮、青皮、厚朴以平胃中之敦阜而利其气,气利则水谷不滞;用三棱、莪术以削坚,削坚则积滞渐除,用针砂者,一借其锐金之令,以伐上中之木邪,一用其清肃之气,以除少火之蒸热也,甘草之用,和中而协诸药尔。

摘录《丹溪心法》卷三

处方36、金不换内消丸

处方苍术半斤(制,去皮),枳壳1两半(麸炒),青皮(去白)1两,陈皮(去白)1两,三棱(醋煮)1两,蓬术(醋煮)1两,香附子(制)1两,大茴香(炒)1两,干漆(炒)1两,藿香(洗)1两,厚朴1两3钱,杏仁(去皮尖)1两3钱,砂仁1两3钱,猪牙皂角2两(去皮弦),黑牵牛2两,草果1两,百草霜1两(用乡村烧百草柴者佳)。

制法上为细末,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一切积聚,气蛊,胸膈膨胀,肚腹满闷,心紧束。

用法用量每服50丸,临卧或日中,不拘时候,好酒、茶清、盐汤任下1-2服,便觉腹中宽快,并无泄泻之患。

注意妊娠禁服。

摘录《医统》卷三十三引《医林》

处方37、莱菔子汤

处方莱菔子(焙,研)1钱半,山楂1钱半,厚朴(姜制)1钱,枳实1钱,广皮1钱,蓬术8分(醋制),炙甘草3分。

功能主治因面食坚硬等味,过用不化所致的心痛。

用法用量加生姜3片,水煎服。

摘录《医彻》卷三

处方38、大异香散

别名大异功散

处方京三棱半两,蓬术半两,青皮半两,陈皮半两,半夏曲半两,藿香半两,北梗半两,益智仁半两,枳壳(制)半两,香附(炒)半两,甘草(炙)3分。

功能主治积聚胀满,早食暮不能食。

用法用量大异功散(《医钞类编》卷九)。

摘录《直指》卷十七

处方39、挨癖丸

别名挨痞丸

处方代赭石(火煅,醋淬至碎,研10分细)3钱,青皮(去白)3钱,木香3钱,蓬术3钱,五灵脂3钱,北大黄3钱,巴豆(压去油尽)1钱。

制法上为1末,醋面糊为丸,如麻子大。

功能主治乳癖谷症,腹中块病。

用法用量挨痞丸(《保婴撮要》卷五)。

摘录《直指小儿》卷三

处方40、调水愈通散

处方青皮、陈皮、三棱、蓬术、厚朴、半夏、桔梗、甘草、藿香、益智、官桂、香附。

功能主治寒热经事不通,呕吐咳嗽,中脘不时疼痛。

用法用量水1钟,入姜煎8分,不拘时候服。如小腹痛,加红花,归尾。

摘录《郑氏家传女科万金方》卷一

处方41、大温中丸

处方香附(醋浸)1斤(春、夏1宿,秋、冬2宿),甘草2两,针砂(炒红,醋淬7次)1两,厚朴(姜制)5两,陈皮5两,山楂5两,苍木5两(泔浸),白术2两,茯苓2两,青皮6两,芍药5两,黄连5两,三棱5两,蓬术5两,苦参5两。

制法上为细末,醋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黄病久者。

用法用量苍黑筋骨露,气实者,米饮送下50-60丸;肥白气虚者,白术汤送下30-40丸。服7日后,便觉手掌心热凉、口唇内有红晕,半月愈。

注意忌一切油腻、生冷、肉、面、鸡、鹅、羊、鸭、糍粽难化之物。

摘录《医学六要,治法汇》卷六引丹溪方

处方42、寸金塌气丸

处方陈皮1两,香附子1两,大黄(煨)半两,木香半两,青礞石(煅)半两,斑蝥(用身)3两,白丁香(尾起者)半两,青娘子(用身)1钱,虻虫(用身)2钱,京墨(烧烟尽)3钱,麝香1钱,三棱半两,蓬术半两,巴豆(和壳捶碎,炒)1两,干漆(炒烟尽)半两,干姜1两,槟榔5枚,芫花(醋浸,焙干)3钱,水蛭(炒)。

制法上为末,醋糊为丸,如皂角子大。

功能主治一切积聚,一切气症,小肠风气,膀胱气,横梁气,走注气、心脾气,血气胁气,气块,症瘕,蛊毒,宿食、积饮结胸中,伤寒,夹食伤寒,风漏气。

用法用量每服1丸,醋汤嚼下。泻三行自止。气块,减水蛭。

注意产孕不可服;脏虚人勿服;气虚人减量服。

摘录《普济方》卷一六九引《鲍氏方》

处方43、理气膏

处方党参1两,黄耆1两,苍术1两,白术1两,蓬术1两,香附1两,柴胡1两,青皮1两,陈皮1两,枳实1两,南星1两,半夏1两,厚朴1两,槟榔1两,山楂1两,草果1两,羌活1两,防风1两,前胡1两,苏子1两,杏仁1两,乌药1两,郁金1两,川芎1两,当归1两,白芍1两,黄芩1两,黄连1两,黄柏1两,栀子1两,葶苈1两,桔梗1两,桑皮1两,吴萸1两,瓜蒌1两,白芷1两,麦芽1两,木通1两,泽泻1两,赤苓1两,延胡1两,灵脂1两,大黄1两,黑丑1两,官桂1两,草乌1两,红花1两,菖蒲1两,皂角1两,木鳖仁1两,僵蚕1两,全蝎1两,山甲1两,白芥子1两,萝卜子1两,川楝子1两,川椒1两,细辛1两,木香1两,藿香1两,茴香1两,灵仙1两,乳香1两,没药1两,巴仁1两,甘草1两。

制法油熬丹收,牛胶2两,苏合丸3钱搅。另用姜、葱、韭、蒜、槐、柳、桃、桑枝各半斤,凤仙全株,油丹熬。薄荷油2钱,和两膏合并摊贴。

功能主治气郁,气逆,气胀,气痛。

用法用量外贴。

摘录《理瀹》

处方44、大肥儿丸

处方人参1两,白术1两,山药1两,陈皮1两,山楂肉1两,蓬术1两,茯苓7钱,白芍7钱,川黄连7钱,胡黄连7钱,厚朴7钱,神曲7钱,青皮7钱,泽泻7钱,槟榔5钱,川芎5钱,肉豆蔻5钱,使君子肉5钱,柴胡5钱,甘草5钱,五谷虫1两,干蟾头5钱(煅)。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

功能主治脾虚,疳积泄泻。

用法用量《诚书》有地骨皮,无山药。

摘录《痘疹传心录》卷十七

处方45、宫方七香丸

处方木香半钱,丁香半钱,檀香半钱,甘松(净)半钱,丁皮半钱,橘红半钱,缩砂仁半钱,白豆蔻仁半钱,三棱(醋炙)半钱,蓬术(醋煮,焙干)半钱,大香附(炒去毛)2两半。

制法上为末,研米糊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消食快膈,和胃止痛。主胃痛。

用法用量每服30-40丸,姜汤送下。

摘录《直指》卷六

处方46、橘核散

处方青木香1两,小茴1两,橘核2两,大茴8钱,蓬术1两,吴茱萸1两(醋炒,浸1宿,焙),姜黄8钱。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温经逐冷。主积气腹痛。

用法用量砂仁汤送下。

摘录《幼科金针》卷下

处方47、调营丸

处方香附1斤(醋浸炒),蓬术2两(醋炒),当归8两。

制法上为末,醋糊为丸。

功能主治经愆积癖块刺痛,脉弦牢者。

用法用量每服3钱,红花子汤送下。

各家论述气滞不行,血亦留止,结成痃癖积块,故腹中刺痛,天癸愆期。香附调气解郁结,蓬术破结削积坚,当归养营血以活血脉。醋丸化癖痃消积块,红花子汤下,散血结调天癸。使血活气行,则痃癖积块自消,而腹中刺痛无不退,天癸愆期无不调矣。此调经消积之剂,为痃癖积块痛经之专方。

摘录《医略六书》卷二十三

处方48、大内伤丸

处方白术(黄土炒)6钱,枳壳(麸炒)6钱,黄芩(酒炒)6钱,厚朴(姜汁炒)5钱,香附(童便炒)5钱,苍术(米泔水洗,葱汁炒)5钱,草果(炒)5钱,木瓜5钱,赤曲(炒)5钱,三棱(蜜炙)5钱,蓬术(蜜水炒)7钱,青皮(麸炒)1两,川芎1两,白芍药(酒炒)1两,神曲(炒)1两,枳实(麸炒)1两,石菖蒲1两,小茴香(炒)1两,肉桂1两,甘草(炙)1两,乳香(出汗)1两。

制法上为细末,神曲糊为丸,如弹子大,朱砂1两为衣。

功能主治血瘀。

用法用量酒任下。多不过2丸。

摘录《准绳·类方》卷三

处方49、肥儿丸

处方广陈皮1斤(炒),甘草(炙)4两,蓬术(炒)6两,厚朴(米泔浸,炒)8两,枳实(麸炒)8两,连翘6两,香附(米泔浸,炒)1斤,山楂肉6两,神曲(炒)6两,卜子(炒)8两,龙胆草6两,青皮子(炒)8两,川黄连(炒)8两,白术(土炒)8两,槟榔8两。

制法上为极细末,炼白蜜为丸,如龙眼大。

功能主治消积化食,健脾和胃,长肌肉。主五疳、五痢泻、蛔虫,脏腑虚弱,身体羸瘦,发竖焦黄,小便浊色,肚腹膨胀。

用法用量空心清米汤化下。虚者,加米仁、山药;虚甚,加人参;有虫,加川楝子、使君子肉、鹤虱。

摘录《医宗说约》卷五

处方50、流气散

处方当归、延胡索、川芎、乌药、肉桂、桃仁、木香、赤芍药、枳壳、蓬术、青皮各等分。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脏腑虚弱,气血不调;或兼外邪,成形作痛,攻注上下。

用法用量每服2钱,酒调下。

摘录《简明医彀》卷七

处方51、胡芦巴散

处方胡芦巴、益智仁、大茴、蓬术、牵牛子、山萸肉、酒牛膝、川断、川芎、防风、甘草。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小肠气。小腹引睾丸连腰脊而痛。

用法用量每服2钱,酒送下。

摘录《杂病源流犀烛》卷七

处方52、大和中丸

处方木香半两,沉香半两,枳实半两,槟榔半两,蓬术半两,宿砂半两,青皮半两,陈皮半两,木通半两,当归半两,黄芩半两,三棱半两,猪牙皂角半两,白豆蔻半两,郁李仁半两,黄连半两,牵牛(头末)1两,大黄2两,黄柏1两半,香附1两半。

制法上为末,滴水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食伤气滞。

用法用量每服30-50丸,温水送下。

摘录《医方类聚》卷一○九引《新效方》

处方53、沉香丸

处方沉香1两,木香1两,青皮1两,橘皮1两,半夏1两,黄连1两,枳壳1两,蓬术1两,白豆蔻1两,香附子1两,郁李仁(去皮,另研)1两,槟榔1两,当归1两,黄柏末2两,牵牛2两,大黄6两。

制法上为末,皂角膏、萝卜煮熟膏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脾胃病。

用法用量每服70-80丸,以温水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袖珍》卷二

处方54、保婴至宝锭子

别名至宝锭子

处方留白广陈皮1两(炒),莱菔子(拣红润者,洗净,晒干)1两(炒),蓬术1两(炒),三棱1两(炒黄),麦芽(炒熟,另磨净末)1两,厚朴1两(姜汁炒),苍术1两(炒深黄),香附子1两(炒),草豆蔻(拣粗绽者)1两(炒),鹅眼枳实(取新切而紧小者)1两(炒),山楂肉1两5钱,神曲2两(打糊为锭)。

制法上为细末,神曲糊为锭,每锭约重3-4分。

功能主治婴孩风痰发热,惊疳吐泻积滞。

用法用量至宝锭子(《幼科指掌》卷二)。

摘录《冯氏锦囊·杂症》卷五

处方55、和中丸

处方木香1两,沉香1两,白豆蔻1两,砂仁1两,槟榔1两,枳实(去瓤)1两,蓬术(去皮)1两,当归(酒浸)1两,木通(去皮)1两,黄芩(去腐)1两,黄连1两,大黄4两,郁李仁(去皮)1两,猪牙皂角半两。

制法上为末,滴水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脾气,益肾水,消肠胃中积滞,调三焦气,开胸膈痞满,润大便,清小便,进美饮食。主心腹闷痛,筋脉拘急,肢体闷倦。

用法用量每服1丸,食后茶清送下。

摘录《普济方》卷一六八

处方56、调经丸

处方三棱1两,蓬术1两,川归1两,白芍1两,生地1两,熟地1两,玄胡1两,白茯苓1两,川芎8钱,砂仁8钱,乌药8钱,香附1两2钱,大茴香2两,小茴香2两。

制法共为末,米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妇人血气皆虚,月经前期,色如猪肝水,五心作热,腰痛,小腹痛,面色痿黄,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先服黄芩散退其烦热,后服此方。

摘录《女科秘要》卷三

处方57、桂红丸

处方官桂1两,红花1两,桃仁1两,当归梢1两,阿魏1两,广木香1两5钱,白豆寇、蓬术、血见愁、穿山甲1两2钱。

制法上为末,醋打米糊为丸。

功能主治血瘕,血痞。

用法用量方中白豆蔻、蓬术、血见愁用量原缺。

摘录《玉案》卷五

处方58、草豆蔻丸

处方白豆蔻3钱,白术1两,三棱1两,草豆蔻1两,半夏1两,砂仁5钱,片姜黄5钱,枳实5钱,青皮5钱,良姜(一作干姜)5钱,陈皮5钱,桂皮5钱,丁香5钱,蓬术5钱,木香5钱,藿香5钱,小草5钱。

制法生姜汁蒸饼为丸。

功能主治肥人胃脘当心痛,或痞气在中脘不散。

用法用量每服60-70丸,白汤送下。

摘录《丹溪治法心要》卷三

处方59、芦荟丸

处方青皮1两(去瓤),陈皮1两(去白,炙),胡黄连1两半,石三棱半两,使君子1两,槟榔1两,熊胆半两,木香半两,蓬术1两,神曲1两(炒),麦糵1两,芦荟半两,南星半两,芜荑1钱半,雷丸3钱(炒)。

制法上为末,面糊为丸,如麻子大。

功能主治常服长肌退黄,杀疳虫,进饮食,消积滞。主小儿五疳八痢,腹内积滞,坚硬如石,肚大筋青,面黄羸瘦,寒热往来,目涩口臭,牙龈烂黑出血。

用法用量每服30丸,食前米汤送下。

摘录《普济方》卷三九八

处方60、沉香丸

别名金八、八号大有方

处方沉香5钱,槟榔5钱,枳实7钱,厚朴7钱,三棱6钱,蓬术6钱,广皮6钱,天仙子(即朱蓼子)6钱,白豆仁4钱,乌药4钱,木香3钱,姜黄5钱,卜子7钱。

制法水发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痧气急,胸腹胀痛,迷闷昏沉。

用法用量金八(《痧症全书》卷下)、八号大有方(《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一)。

摘录《痧胀玉衡》卷下

警告!本文使用信息聚合技术汇集而成,仅作学习、研究之用,切不可照本宣科、照猫画虎,身体有恙应尽早就医。本文资料绝大部分注明了出处,但不对信息的正确性负责,更不对使用本文信息导致的后果负责。

相关参考

含有茯苓的处方(三十八)

处方1、虎掌丸处方虎掌半两(汤洗7遍,锉,生姜汁拌,炒干),赤茯苓1两,龙齿1两(细研),朱砂半两(细研),当归3分(锉,微炒),阿魏1两,蓬莪术3分。制法上为末,用酒煎阿魏成膏,为丸,如梧桐子大。功

含有万寿菊花的处方(十八)

处方1、清热调血汤别名清热四物汤(《万病回春》卷六)。处方当归川芎白芍药生地黄黄连香附桃仁红花延胡索牡丹皮蓬莪术功能主治治妇人经水将来,腹痛,乍作乍止,气血俱实。用法用量水煎,温服。有热,加柴胡、黄芩

含有茴香的处方(十八)

处方1、宝珍膏处方生地茅术枳壳五加皮莪术桃仁山奈当归川乌陈皮乌药三棱大黄首乌草乌柴胡防风刘寄奴牙皂肉桂羌活威灵仙赤芍南星香附荆芥白芷海风藤藁本续断良姜独活麻黄甘松连翘各9克川芎15克血余60克东丹9印

含有当归的处方(一百一十八)

处方1、白葱散处方川芎、当归、生地、白芍、枳壳、厚朴、莪术、三棱、茯苓、官桂、干姜、人参、川楝肉、神曲、麦芽、青皮、茴香、木香各等分。功能主治一切冷气入膀胱,疝痛;胎前产后腹痛,胎动不安,或血刺痛,兼

含有万寿菊的处方(十八)

处方1、清热调血汤别名清热四物汤(《万病回春》卷六)。处方当归川芎白芍药生地黄黄连香附桃仁红花延胡索牡丹皮蓬莪术功能主治治妇人经水将来,腹痛,乍作乍止,气血俱实。用法用量水煎,温服。有热,加柴胡、黄芩

含有莪术的处方(三)

处方1、大黄(庶虫)虫丸处方生锦纹、荆三棱、(庶虫)虫、蓬莪术、干漆、元明粉。功能主治腹胀血蛊,先有积块化胀,或石瘕肠蕈,脉实形壮者。用法用量为丸服。摘录《镐京直指》卷二处方2、莪术散处方香附3两,当

含有莪术的处方(十二)

处方1、芫花莪术丸处方芫花半夏南星莪术各30克制法上药锉碎和匀,以苦油竹一截留节,将药置竹内,用好醋250毫升入竹内,浸湿纸塞紧,却入文武火中,煨一日夜,不可着猛火,待醋干,取出药,焙干为末,糊丸梧桐

含有莪术的处方(十七)

处方1、琥珀散处方荆三棱(制)蓬莪术(锉)赤芍药刘寄奴(去梗)牡丹皮(去心)官桂(不见火)熟干地黄菊花(去萼)真蒲黄当归(干称,细锉)各30克制法上药前五味,加入乌豆270克,生姜250克(切片),用

含有莪术的处方(九)

处方1、代抵当丸处方大黄(酒洗)4两,芒消1两,穿山甲1两(蛤粉炒),夜明砂1两(淘,焙),莪术1两(醋焙),肉桂1两(去粗皮),当归尾(酒蒸)1两,红花(酒炒)7钱,桃仁(不去皮尖,生用另研)70粒

含有莪术的处方(五)

处方1、金铃散处方青橘(去白)、蓬莪术(炮)、陈皮(去白)、茴香、荆三棱、甘草(炙)、川楝子(去皮核,用肉)各等分。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下涎宽气。主小儿惊疝及五般疝气,阴肿。用法用量每服半钱,水1小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