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地黄的处方(六十九)

Posted 处方

篇首语:自觉心是进步之母,自贱心是堕落之源,故自觉心不可无,自贱心不可有。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含有地黄的处方(六十九)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处方1、小蓟饮子

处方生地黄30克(洗),小蓟15克,滑石15克,木通9克,蒲黄9克(炒),藕节9克,淡竹叶9克,当归6克(酒浸),山栀子9克,炙甘草6克。

功能主治凉血止血,利水通淋。主下焦瘀热。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济生方》

处方2、无比地黄丸

处方肉苁蓉120克(酒浸)枸杞子120克 当归 川芎 防风(去芦)各60克 菊花 楮实(拣,焙)巴戟(去心)荆芥穗 白蒺藜各45克 决明子(炒)30克 生干地黄120克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肝肾两虚,眼生黑花,乍结内障,目力亏损,逢风有泪。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腹时用盐汤成酒送下。

摘录《普济方》卷七十二引《经验良方》

处方3、人参丸

处方人参60克 桂心 牡蛎(熬)薯蓣 黄柏 细辛 附子(炮)苦参各22.5克 泽泻37.5克 奏门冬(去心)干姜 干地黄各30克 菟丝子15克

制法上药十三味,研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虚劳失精。

用法用量每服3丸,用酒送下。痹证,加炮附子7.5克;妇人血崩,加干地黄15克(一本作黄柏30克)。

注意服药期间,忌食猪肉、冷水、生葱、生菜、芜荑。

摘录《外台秘要》卷十六引《深师方》

处方4、滋阴清胃丸

处方当归(酒洗)生地黄(酒洗)牡丹皮(去骨)栀子仁(盐水炒)各30克 软石膏(煅,醋淬)60克 黄连(酒炒)知母 葛粉 防风各21克 升麻 白芷各15克 生甘草节12克

制法上为细末,汤泡蒸饼搅糊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治阳明经血热,上下牙床红烂,肉缩齿龈露者。

用法用量每服100丸,晚上用米汤送下。

摘录《万病回春》卷五

处方5、当归六黄汤

处方当归 生地黄 熟地黄 黄柏 黄芩 黄连各等分 黄耆加一倍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滋阴清热,固表止汗。主盗汗,发热面赤,口干唇燥,心烦尿赤,大便干结,舌红脉数;亦治自汗。

用法用量每服15克,用水300毫升,煎至150毫升,空腹服。小儿减半。

备注方中当归养血,生熟地黄滋阴,三味养血补阴,从本而治;再用黄芩清上焦火,黄连清中焦火,黄柏泻下焦火,使虚火得降,阴血安宁,不致外走为汗;又倍用黄耆,固已虚之表,安未定之阴。全方六味,以补阴为主,佐以泻火之药,阴血安定,盗汗自止。故《兰室秘藏》称其为盗汗之圣药。本方荣卫兼顾,后世又用以治疗阴虚火旺之自汗证。

摘录《兰室秘藏》卷下

处方6、海桐皮散

别名海桐散(《医学入门》卷六)。

处方海桐皮 当归(去芦,洗净,焙干)牡丹皮(去心)熟干地黄 牛膝(去芦,酒浸,焙干)各30克 山茱萸 补骨脂各15克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补肝肾,祛风湿。治小儿肝肾不足,风湿外乘,脚挛不能伸举。

用法用量每服3克,用水200毫升,煎至140毫升,去滓温服。

摘录《小儿卫生总微论》卷十九

处方7、地黄煎丸

处方生地黄2.5千克(捣,绞取汁,入蜜250毫升,以慢火熬成膏)熟干地黄250克 牛膝150克(去苗)杏仁250克(汤浸,去皮、尖,麸炒微黄,研如膏)诃黎勒皮90克

制法上药捣罗为末,与地黄膏拌和,捣匀,做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补益,驻颜,长服黑须发,填精髓,强身延寿。(乌发)

用法用量每服50丸,空腹时用温酒送下,早晚各一次。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九十八

处方8、加味四物汤

处方当归 芍药 川芎 生地黄 茅根 蒲黄 牡丹皮 栀子(炒黑)甘草(生)

功能主治活血化瘀,凉血止血。治小儿劳伤吐血,咳嗽。

用法用量引用藕节,酒、水煎服。

摘录《医宗金鉴》卷五十五

处方9、黑地黄丸

处方苍术500克(米泔浸)熟地黄500克 川姜(冬30克,夏15克,春21克)

制法上为细末,枣肉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补脾益肾。治脾肾不足,房劳虚损,形瘦无力,面色青黄,舌质淡胖,脉虚弱,及血虚久痔。

用法用量每服100~200丸,空腹时用米饮汤或酒送下。

备注方中熟地滋阴养血,苍术燥湿健脾。配以干姜则更能温运中焦,健壮脾气。诸药合用,滋而不腻,温而不燥,共奏补脾益肾之功。

摘录《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卷下

处方10、加味地黄丸

处方熟地黄(煮烂,捣)120克 山茱萸肉 山药各60克 泽泻30克 牡丹皮 白茯苓各15克 鹿茸(酥炙)牛膝各6克

制法上药为末,面糊丸,如黍米大。

功能主治补肝肾,养精血。治小儿鹤膝。

用法用量三岁儿以上与15丸。

摘录《古今医统》卷九十

处方11、加味温胆汤

处方半夏(泡七次)10.5克 竹茹 枳实(麸炒)各4.5克 陈皮6.6克 茯苓 甘草各3.2克 酸枣仁(炒)远志(去心)五味子 人参 熟地黄各3克

制法上锉一剂。

功能主治益气补血,养心安神。治病后虚烦,不得卧,及心胆虚怯,触事易惊,短气悸乏。

用法用量姜、枣煎服。

摘录《万病回春》卷四

处方12、贝齿散

处方贝齿22.5克 黄耆22.5克 当归22.5克 赤芍22.克 生干地黄22.5克 黄连22.5克(去须)川升麻22.5克 桂心22.5克 犀角12克 甘草15克(生、锉)

制法上药捣细罗为散。

功能主治主发背溃后,脓水不尽。

用法用量不计时候,以温水调下6克。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六十二

处方13、神奇散

处方当归3克 川芎2.1克 白芍药(酒炒)3克 生地黄6克 陈皮2.4克 砂仁2.1克 半夏(姜制)2.4克 白茯苓3克 白术(土炒)香附(醋炒)各3克 枳实(炒)3克乌梅3个 藿香3克 赤茯苓3克 槟榔3克 木通3克 猪苓3克 黄芩(炒)3克 黄柏(酒炒)3克 知母(人乳拌,炒)3克赤芍药3克 天门冬(去心)3克 麦门冬(去心)3克甘草2.4克

制法上药锉碎。

功能主治治噎食翻胃,三阳枯竭,血虚有火者。

用法用量用水400毫升,煎至200毫升,入童便150毫升和服。

摘录《古今医鉴》卷五

处方14、覆盆子丸

处方覆盆子90克 苁蓉 巴戟天 白龙骨 五味子 鹿茸 茯苓 天雄 续断 薯蓣 白石英各75克 干地黄60克 菟丝子90克 蛇床子37.5克 远志 干姜各45克

制法上药十六味,研末,蜜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劳伤羸瘦。

用法用量酒服15丸,每日二次,渐渐加至30丸。

注意服药期间,忌生冷及不洁等腐败食物。

摘录《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九

处方15、菟丝子丸

别名大菟丝子丸(《证治准绳·类方》卷三)。

处方菟丝子(净洗,酒浸)泽泻 鹿茸(去毛)石龙芮(去土)肉桂(去粗皮)附子(炮,去皮)各30克 石斛(去根)熟干地黄 白茯苓(去皮)牛膝(酒浸一宿,焙干)续断 山茱萸 肉苁蓉(酒浸,切,焙)防风(去苗)杜仲(去粗皮,炒)补骨脂(去毛,酒炒)荜澄茄 沉香 巴戟(去心)茴香(炒)各23克 五味子 桑螵蛸(酒浸)川芎 覆盆子(去枝、叶、萼)各15克

制法上为细末,以酒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补肾阳,壮腰膝,固下元。治肾气虚损,元阳不足。腰膝痿软少力,阳痿遗精,小便频数,或溺有余沥,或腰欠温暖。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空腹时用温酒或盐汤送下;如脚膝无力,木瓜汤下。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五

处方16、凝神饮子

处方人参(去芦)当归(去尾)白芍药 茯神(去木)白茯苓 黄耆 白术 半夏曲 五味子 熟地黄(洗,酒蒸)麦门冬(去心)甘草(炙)莲肉(去心)大麦冬(去心)桔梗各等分

制法上药锉散。

功能主治治痨瘵。憎寒发热,口干咽燥,自汗烦郁,咳嗽声重,唾中血丝,瘦剧倦乏。

用法用量每服12克,用水400毫升,加乌梅、红枣各1枚,煎至200毫升,内服。如嗽,加阿胶,—虚极胸满,加木香(涅纸裹煨)或沉香,不思饮食,加扁豆。

摘录《世医得效方》卷九

处方17、白芍药散

处方白芍药30克 牡蛎30克(烧为粉)熟干地黄30克 桂心30克 干姜30克(炮裂,锉)鹿角胶30克(捣碎,炒令黄燥)乌贼鱼骨30克 黄耆30克(锉)龙骨30克

制法上药捣.细罗为散。

功能主治产后崩中,下血不止,淋沥不绝,黄瘦虚损。

用法用量每于空腹时以温酒调下3克。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七十九

处方18、济阴汤

处方熟地黄30克 生龟版15克(打碎)生杭芍15克 地肤子3克

功能主治治阴分虚损,血亏不能濡润,致小便不利。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医学衷中参西录》上册

处方19、黄连消毒散

别名黄连消毒汤(《卫生宝鉴》卷十三),黄连消毒饮(《医学正传》卷六)。

处方黄连3克 黄芩1.5克 黄柏1.5克 生地黄1.2克 知母1.2克(以上酒洗)羌活3克 独活1.2克 防风1.2克 藁本1.5克 当归尾1.2克 当归身1.5克 桔梗1.5克 黄耆0.6克 人参1克 甘草1克 连翘1.2克 苏木0.6克 防己1.5克 泽泻0.6克 橘皮0.6克

制法上药锉如麻豆大,都作一服。

功能主治治痈疽焮痛,或不痛而麻木。

用法用量用水750毫升,煎至380毫升,去滓温服,食后。

摘录《东垣试效方》卷三

处方20、附子六合汤

处方当归10克 川芎8克 白芍12克 熟干地黄12克 附子(炮,去皮、脐)肉桂各3克

功能主治治妊娠伤寒,邪入少阴,四肢拘急,身凉微汗,腹中痛,脉沉而迟。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医垒元戎》

处方21、永寿丹

处方苍术(米泔浸一宿)500克 熟干地黄120克 天门冬(去心)240克 白茯苓 何首乌 地骨皮各120克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健脾燥湿,滋肾润肺。治虚损属于脾虚湿胜,又兼肺肾阴虚者。

用法用量每服50丸,空腹时用温粥饮汤送下。渐加至80丸。

摘录《御药院方》卷六

处方22、黄连泻心汤

别名泻心汤(《杂病源流犀烛》卷十八)。

处方黄连 生地黄 知母各15克 黄芩60克 甘草15克

制法上药哎咀。

功能主治养阴泻火,治伤寒,太阳、少阳相合,伏阳上冲,变为狂病,脉紧。

用法用量每服30克,用水230毫升煎服。

摘录《云岐子脉诀》

处方23、明目地黄丸

处方熟地黄150克 萸肉60克 泽泻30克 丹皮45克 茯苓60克(去木)山药90克(炒)当归60克 川芎30克 麦冬90克(去心)石斛90克

制法上药为末,蜜丸。

功能主治补肾滋阴,养肝明目。治肝肾不足,两目昏暗,脉虚者。

用法用量每次9克,用开水送下。

备注方中熟地、萸肉补肾养肝;山药补脾益真阴;丹皮凉血退阴火,当归、川芎养血活血;茯苓、泽泻渗利湿热;麦冬、石斛滋阴润燥。配合成方,共奏补肾滋阴,养肝明目之功。

摘录《医略六书》卷二十一

处方24、七味地黄丸

处方熟地黄240克(忌铁,杵膏)山茱萸(酒润,去核)干山药(炒)各120克 牡丹皮(酒洗,微炒)白茯苓(去皮,乳制)泽泻(去毛,酒浸,焙)各90克 肉桂(去皮,忌火)30克

制法上药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肾水不足,虚火上炎,发热作渴,口舌生疮;或牙龈溃烂,咽喉作痛;或形体憔悴,寝汗发热。

用法用量每服9克,空腹时用淡盐汤送下。

注意服药期间,忌食萝卜。

摘录《授生秘剖》卷一

处方25、薤白膏

处方薤白(细切)30克 生地黄(拍碎)90克 栀子仁30克 杏仁(去皮、尖)30克 胡粉90克 白芷30克 酥60克 羊肾躯脂(炼成者)600毫升

制法上药八味,除酥、脂外,细锉。先以酥、脂微火煎烊,下薤白等药,候白芷色赤,以绵滤去滓,用瓷器盛,下粉搅令匀。

功能主治治灸疮经久不愈。

用法用量涂帛上贴之,日二至三次,以愈为度。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三五

处方26、人参饮

处方人参 芎藭 当归(切、焙)阿胶(炙)杜仲(去粗皮,炙)各60克 艾叶1握 熟干地黄(焙)甘草(炙,锉)各30克

制法上药八味,粗捣筛。

功能主治治妊娠胎动不安,腰腹疼痛,血下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15克,用水220毫升,加大枣1枚,煎至150毫升,去滓温服,不拘时。

摘录《圣济总录》

处方27、当归汤

处方当归 干姜(炮)熟地黄 柏皮 小蓟 羚羊角(镑)阿胶(炒)各10克 白术 芍药各15克 黄芩 甘草(炙)各7.5克

制法上药锉散。

功能主治主三焦虚损,吐血唾血。

用法用量每服9克,用水300毫升,加竹茹3克,煎至240毫升,去滓;再入伏龙肝3克、头发灰3克、蒲黄3克,又煎至210毫升,不拘时候服。

摘录《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一

处方28、活血润燥生津汤

处方当归 白芍 熟地黄各3克 天冬 麦冬 栝楼各2.5克 桃仁(研)红花各1.5克

功能主治养血滋阴,生津润燥。治内燥。津液枯少。

用法用量水煎服。

备注方中当归、 白芍、地黄养血滋阴,可以补肝;栝楼、天冬、麦冬生津润燥,可以养肺;肝肺防虚血燥,则血行瘀滞,故配红花、桃仁以活血化瘀。

摘录《医方集解》引丹溪方

处方29、牛膝丸

处方牛膝60,克(去苗)虎胫骨30克(涂酥,炙微黄)羌活30克 海桐皮27.5克 当归22克(锉,微炒)巴戟22克 芎藭22克 薏苡仁22.5克 防风22.5克(去芦头)桂心22.5克 杜仲30克(去粗皮,微炙,锉)鹿茸30克(去毛,涂酥,炙微黄)石斛22.5克(去根,锉)附子30克(炮裂,去皮、脐)熟干地黄30克 酸枣仁22.5克(微炒)肉苁蓉30克(酒浸一宿,刮去皱皮,焙干)仙灵脾22.5克 补骨脂22.5克(微炒)干蝎22.5克(微炒)天麻22.5克 木香22.5克 槟榔30克

制法上药捣罗为末,炼蜜和捣二三百杵,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肾脏风毒,流注腰脚,筋骨疼痛,行立艰难。

用法用量空腹时以温酒下30丸。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七

处方30、知柏地黄汤

处方熟地黄24克,山茱萸12克,干山药12克,泽泻9克,茯苓9克(去皮),丹皮9克,知母24克,黄柏24克。

功能主治滋阴降火。主阴虚热盛。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医宗金鉴》

处方31、黑参汤

处方黑参 黄芩 生地黄 赤芍药 菊花 青葙子 白蒺藜

制法上药为末。

功能主治清肝滋阴,祛风明目。治肝经凤热上攻,眼目有黑花,状如蝇翅者。现用于玻璃体混浊属于肝经风热者。

用法用量每次12克,水煎服。

备注方中之玄参既能清肝经之邪热,又能滋阴降火为君;菊花、青葙子清肝祛风,白蒺藜疏肝行气,均为治风明目之要药为臣;黄芩、赤芍、生地黄清肝凉血,且地黄助玄参能增强滋阴之力,合为佐使。诸药同用,共奏清肝滋阴,祛风明日之功。

摘录《银海精微》卷上

处方32、健步丸

处方生地黄15克 归尾 芍药 陈皮 苍术各30克 吴茱萸 条芩各15克 牛膝30克 桂枝6克 大腹子3个

制法上药为末,蒸饼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湿热脚气。

用法用量每服100丸,空腹时煎白术、木通汤送下。

摘录《丹溪心法》卷三

处方33、还阴解毒汤

处方川芎 当归(酒洗)生地黄 金银花(去叶)连翘 黄芩(酒炒)土茯苓 细甘草(减半)黄连(酒炒)苦参 麦门冬(去心)白芍药(酒洗)玄参各等分

功能主治治梅疮余毒未清,蒸灼肝肾,神水窄小,兼有赤丝,黑白混浊不清,看物昏眊不明。

用法用量上药锉末,用水400毫升,煎至320毫升,去滓温服。

摘录《审视瑶函》卷六

处方34、补心汤

处方白茯苓 人参 前胡 半夏(汤洗七次去滑)川芎各23克 橘皮 枳壳(麸炒,去瓤)紫苏桔梗 甘草(炙)干姜各15克 当归53克 白芍药60克 熟地黄45克

制法上锉散。

功能主治主妇人阴中生疮,或痛或痒,如虫行状,淋沥脓汁,阴蚀几尽,名日蠹疮。

用法用量每服12克,用水225毫升,加生姜5片,大枣1枚同煎,空腹时服。

摘录《世医得效方》卷十五

处方35、正经汤

处方熟干地黄15克 人参 桂心 半夏(汤洗七次)白芍药 牡丹皮 阿胶 麦门冬 当归各7,5克 吴茱萸(汤洗七次)6克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益气补血,温经止痛。治妇人诸虚不足,心腹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9克,用水300毫升,加生姜5片,煎至200毫升,温服。

摘录《百一选方》卷十八

处方36、当归散

处方当归 生地黄 赤芍药 川芎 甘草 菊花 木贼 黄芩 大黄 白蒺藜 木通 栀子各等分

功能主治主眼睑瘀血。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银海精微》卷下

处方37、地黄饮子

处方生地黄汁30毫升 芦根15克 生麦门冬25克(去心)人参15克 白蜜15毫升 橘皮10克 生姜15克

功能主治主心胃虚热,呕吐不能进食,食则烦闷。

用法用量用水1.2升,煮取400毫升,去滓,下地黄汁,分三次温服。

注意服药期间,忌芜荑、面、炙肉、荞麦面、猪肉、大蒜、粘食及生冷食物。

摘录《外台秘要》卷六引《广济方》

处方38、排脓内消散

处方何首乌30克 当归 川芎 生地黄 川续断(各洗,焙)茯苓 芍药 白芷 半夏曲 藿香叶各15克 紫草茸 甘草(炙)各10克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活血排脓,解毒消肿。治痈疽发背。

用法用量每服9克,以水200毫升,米酒100毫升,加生姜,大枣,同煎服。热者,加灯心,只用水煎。

摘录《仁斋直指》卷二十二

处方39、香茸八味丸

处方熟地黄240克 山萸肉120克 干山药120克 泽泻90克 茯苓(去皮)90克 丹皮90克 沉香30克 鹿茸1具

制法上药研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肾与督脉皆虚,头眩眼黑。

用法用量每服50~70丸,空腹时用淡盐汤或温酒送下。

摘录《张氏医通》卷十六

处方40、济阴丸

处方黄柏81克(盐酒拌炒)龟版(炙)40克 陈皮21克 当归30克(酒浸)知母30克(酒炒)虎骨21克(酥炙)锁阳30克 牛膝40克 山药 白芍 砂仁 杜仲(炒)黄耆各21克(盐水拌炒)熟地黄21克 枸杞15克 破故纸10克(炒)菟丝子(酒浸)40克

制法上药研为细末,以地黄膏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益阴补虚。治虚损属于真阴不足者。

用法用量每服70丸,一日二次,温开水送下。

摘录《丹溪心法》卷三

处方41、化症回生丹

处方人参180克 安南桂60克 两头尖60克 麝香60克 片姜黄60克 公丁香90克 川椒炭60克 虻虫60克 京三棱60克 蒲黄炭30克,藏红花60克 苏木90克 桃仁90克 苏子霜60克 五灵脂60克 降真香60克 干漆60克 当归尾120克 没药60克 白芍120克 杏仁90克 香附米60克 吴茱萸60克 元胡索60克 水蛭60克 阿魏60克 小茴炭90克 川芎60克 乳香60克 良姜60克 艾炭60克 益母膏240克 熟地黄120克 鳖甲胶500克 大黄240克(为细末,以高米醋750克熬浓,晒干研末,再加醋熬,如是三次,晒干研末)

制法共为细末,以鳖甲、益母、大黄三胶和匀,再加炼蜜为丸,重4.5克,蜡皮封护。

功能主治活血化瘀,破积消坚。治燥气深入下焦血分而成的症积,痛或不痛;血痹;疟母、左胁痛,寒热;妇女干血劳,属于实证;闭经,痛经,经来紫黑有块;产后瘀血腹痛;跌打损伤所致的头晕、腰痛而有瘀滞者。

用法用量用时温开水和,空腹时服,瘀甚之证,黄酒下。

摘录《温病条辨》卷一

处方42、三痹汤

处方川续断 杜仲(去皮;切,姜汁炒)防风 桂心 华阴细辛 人参 白茯苓 当归 白芍药 甘草各30克 秦艽 生地黄 川芎 川独活各15克 黄耆 川牛膝各30克

功能主治治血气凝滞,手足拘挛,风痹,气痹。

用法用量上药嚼咀为末,每服15克,用水300毫升,加生姜3片,大枣1枚,煎至150毫升,去滓,空腹时热服。

摘录《妇人大全良方》卷三

处方43、加味肾气丸

处方附子(炮)60克 白茯苓(去皮)泽泻 山茱萸(取肉)山药(炒)车前子(酒蒸)牡丹皮(去木)各30克 官桂(不见火)川牛膝(去芦,酒浸)熟地黄各15克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补肾温阳,利水退肿。治肾虚腰重脚肿,小便不利。

用法用量每服70丸,空腹时用米饮送下。

摘录《重订严氏济生方》

处方44、全鹿丸

处方中鹿1只(用鹿肉加酒煮熟,将肉横切,焙干为末;取皮、肚杂洗净人原汤熬膏,和药末为丸;其骨须酥炙,为末,和肉末、药末一处;捣不成丸,加炼蜜)人参 白术(炒)茯苓 炙甘草 当归 川芎 生地黄 熟地黄 黄耆(蜜炙)天门冬 麦门冬 枸杞 杜仲(盐水炒)牛膝(酒拌蒸)山药(炒)芡实(炒)菟丝(制)五味子 锁阳(酒拌蒸)肉苁蓉 破故纸(酒炒)巴戟肉 葫芦巴(酒拌蒸)川续断 覆盆子(酒拌蒸)楮实子(酒拌蒸)秋石 陈皮各500克川椒(去目,炒)小茴香(炒)沉香 青盐各250克

制法先精制诸药为末,和匀一处,候鹿膏制成,和捣为丸,梧桐子大。用黄绢作小袋五十条,每袋约盛500克药丸,透置透风处,阴雨天须用火烘之。

功能主治补血气,益精髓,壮筋骨。治诸虚百损,五劳七伤,精神虚惫,头眩耳鸣,面色萎黄,体虚怕冷,腰膝酸软,阳痿精冷;妇人宫寒不孕,崩漏带下;老年阳衰,精髓空虚,步履不便,手足麻木,遗尿失禁。

用法用量每服80~90丸,空腹及临卧时用姜汤、盐汤或白汤送下,冬月温酒亦可。

摘录《古今医统》卷四十八

处方45、正心汤

处方人参 茯神 当归(酒洗)生地黄(酒洗)各3克 羚羊角(镑)甘草(炙)酸枣仁(炒,研)远志(去心)各2.4克

制法上哎咀。

功能主治益气养血,熄风安神。治情志不遂,致患心风,妄言妄笑,恍偬不仁。

用法用量用水300毫升,加莲子7枚,煎至200毫升,去滓,入羚羊角末,麝香0.3克,和匀,食后及临卧服。

摘录《古今医统》卷四十九

处方46、人参固本丸

别名二黄丸(《寿亲养老新书》卷四)。

处方生地黄(洗)熟地黄(洗再蒸)天门冬(去皮)麦门冬(去心)各30克 人参15克(经验秘方、良方、寿亲养老新书各30克)。

制法上药五味,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补血益气,生精固本,延年益寿。治血虚精亏。须发早白,颜貌衰老;或脾虚烦热,金水不足;或肺气燥热,作渴作嗽;或小便短赤,涩滞如淋,大便燥结等阴虚有火之证。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腹用温酒或盐场送下。

摘录《简易方》引《叶氏录验方》(录自《医方类聚》卷一五O)

处方47、毓麟固本膏

处方杜仲 熟地黄 附子 肉苁蓉 牛膝 破故纸 续断 官桂 甘草各120克 生地黄 大茴香 小茴香 菟丝子 蛇床子 天麻子 紫梢花 鹿角各45克 羊腰子1对 赤石脂 龙骨各30克 麻油4升 黄丹1.5千克 雄黄 丁香 沉香 木香 乳香 没药各30克 麝香1克 阳起石1.5克

制法先用麻油熬前二十味,熬枯去滓,入黄丹,最后下余药搅匀成膏。

功能主治温肾填精,通血脉,利关节。治下元虚冷,虚劳不足,阳痿不举,举而不坚,遗精盗汗,久无子嗣,下淋白浊,腰疼腿痛,手足顽麻,半身不遂,小肠疝气,单腹胀满;及妇人干血劳瘵,久不受孕;成屡经小产。(不育不孕)

用法用量妇人贴脐上,男子贴两肾俞及丹田穴,汗巾缚住,半月一换。

摘录《清太医院配方》

处方48、肉苁蓉散

处方肉苁蓉60克(酒浸一宿,刮去皱皮,炙干)五味子22克 韭子30克(微炒)熟干地黄30克 蛇床子30克 续断22克 车前子22克 当归22克 天雄22克(炮裂,去皮、脐)桑螵蛸30克(微炒)天门冬45克(去心,焙)白石英30克(细研,水飞过)白龙骨22克 鹿茸30克(去毛,涂酥炙微黄)菟丝子30克(酒浸一宿,晒干,别捣为末)磁石30克(煅,醋淬七遍,捣碎,细研,水飞过)

制法上药捣细罗为散。

功能主治治虚劳,小便余沥,或黄或白,茎中疼痛,囊下湿痒。

用法用量每服6克,空腹时用温酒调下。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二十九

处方49、羌活退翳丸

别名滋阴地黄丸(《医学纲目》卷十三)、柴胡退翳丸(《银海精微》卷下)。

处方黑附子(炮)寒水石各3克 酒防己6克 知母(酒炒)牡丹皮 羌活 川芎各9克 酒黄柏 生地黄(酒洗,炒)丹参 茺蔚子 酒当归身 柴胡各15克 熟地黄24克 芍药39克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目内障。右眼小眦青白翳,大眦微显白翳,脑瘫,瞳人散大,上热恶寒,大便秘涩。遇天气暄热,头痛睛胀。

用法用量每服50~70丸,空腹时用白汤送服。药后省语言,以食压之。翳在大眦,加葛根、升麻;翳在小眦,加柴胡、羌活。

摘录《兰室秘藏》卷上

处方50、加味清胃散

处方黄连(炒)4.5克 生地黄 牡丹皮 当归各3克 升麻6克 犀角 连翘 甘草

制法上药锉散。

功能主治清胃凉血。治妇人胃火伤血,唇裂内热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备注方中犀角、连翘、甘草,原书未载用量。

摘录《校注妇人良方》卷二十四

处方51、火府丹

别名火府丸(《圣济总录》卷五十四)。

处方生干地黄(焙)120克 黄芩(去黑心)木通(锉)各60克

制法上药研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上焦热结,心肺壅滞,面赤心忪,口干头昏。

用法用量每服15~20丸,食后温米饮下。小儿化破服。丸数临时加减。

摘录《普济方》卷四十三引《旅舍备要方》

处方52、保真汤

处方当归 人参 生地黄 熟地黄 白术 黄耆各9克 赤茯苓 白茯苓各4.5克 天门冬 麦门冬各6克 赤芍药 白芍药 知母 黄柏 五味子 柴胡 地骨皮各6克 甘草 陈皮 厚朴各4.5克

制法上二十味,研成粗末。

功能主治主劳证骨蒸体虚。惊悸,加茯神、远志、柏子仁、酸枣仁;淋浊,加萆薢、乌药、猪苓、泽泻;便涩,加苦杖、木通、石韦、萹蓄;遗精,加龙骨、牡蛎、莲须、莲心;燥热,加滑石、石膏、青蒿、鳖甲;盗汗,加牡蛎、浮麦、黄耆、麻黄根。

用法用量每服用水300毫升,加生姜3片,大枣5个,莲心5枚,同煎至150毫升,去滓,空腹时服150毫升,一日三次。与保和汤间服。

备注原方中甘草、陈皮、厚朴无用量,现据《十药神书》(陈修园注本)补。

摘录《修月鲁般经后录》引《十药神书》(录自《医方类聚》卷一五○)

处方53、香地膏

处方生地黄(研如泥成膏)木香(细末)

功能主治治打扑伤损,及一切痈肿未破。

用法用量上以地黄膏随肿处大小摊于纸上,掺木香末一层,又再摊地黄膏,贴肿上。不过三五次即愈。

备注本方在原书中无方名,现据《卫生鸿宝》卷六补。

摘录《普济本事方》卷六

处方54、调元散

处方干山药(去黑皮)15克 人参(去芦)白茯苓(去皮)茯神(去皮、木、根)白术 白芍药 熟干地黄(酒洗)当归(酒洗)黄耆(蜜水涂炙)各7.5克 川芎 甘草(炙)各9克 石菖蒲6克

制法上药哎咀。

功能主治调补元气。主小儿禀受元气不足,颅囟伺解,肌肉消瘦,腹大如肿,语迟、行迟、齿迟,手足如痫,神色昏慢。

用法用量每服6克,水150毫升,加生姜2片,大枣1枚,煎至100毫升,不拘时温服,如婴孩幼嫩,与乳母同服。

摘录《活幼心书》卷下

处方55、调元百补膏

处方当归身(酒洗)120克 怀生地黄1千克 怀熟地黄120克 甘枸杞子500克 白芍500克(用米粉炒)人参120克 辽五味子30克 麦门冬(去心)150克 地骨皮120克 白术(去芦)30克 白茯苓(去皮)360克 莲肉120克 怀山药150克 贝母(去心)90克 甘草90克 琥珀4克 薏苡仁(用米粉炒)24克

制法上药锉细,和足水5升,微火煎之,如干,再加水5升。如此四次,滤去滓,取汁,文武火熬之,待减去三分。每500毫升加炼净熟蜜120毫升(春加150毫升,夏加180毫升),共熬成膏。

功能主治养血和中,宁嗽化痰,退热定喘,除泻止渴。主五劳七伤,诸虚劳极,元气不足,脾胃虚弱者。

用法用量每服30毫升,白汤调下。

摘录《寿世保元》卷四

处方56、当归汤

处方当归(切,焙)黄耆(细锉)人参各30克 桂(去粗皮)赤芍药 甘草(炙,锉)生干地黄(焙)各22.5克

制法上七味,粗捣筛。

功能主治主痈疽发背,穿溃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10克,用水220毫升,煎取150毫升,去滓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三○

处方57、加味四斤丸

处方苁蓉(酒浸)牛膝(酒浸)天麻 木瓜干 鹿茸(燎去毛,切,酥炙)熟地黄 菟丝子(酒浸通软,别研细)五味子(酒浸)各等分(一法不用五味子,有杜仲)

制法上药为末,蜜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补肝肾,养精血,壮筋骨。治肝肾不足,筋骨痿弱,不自胜持,起居须人,足不任地,惊恐战掉,潮热时作,饮食无味,神疲乏力,诸虚不足。

用法用量每服50丸,空腹时用温酒、米汤送下。

摘录《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九

处方58、石南丸

处方石南叶(炙,去毛)桂(去皮)附子(炮)防风(去芦)各180克 牛膝(酒浸)白茯苓(去皮)各250克 熟地黄 菟丝子(酒浸)各60克 薏苡仁180克 五加皮180克

制法上为细末,用木瓜1枚,去皮、子,蒸熟研成膏,和前药末为剂,如干硬,少入热蜜和剂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温肾散寒,祛风除湿。治肾气虚弱,风湿外客,脚气筋急拘挛,腰脊疼痛,膝冷转筋,腿紧不能久立,履物隐痛。

用法用量空腹时用木瓜酒送下30丸,一日二次。

摘录《脚气治法总要》卷下

处方59、椒苄丸

处方熟地黄(切,焙干)川椒(去目及闭口者,微炒)生地黄(切,焙干)各等分

制法上药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目昏多泪。

用法用量每次50丸,空腹时用盐米饮送下。

摘录《审视瑶函》卷六

处方60、定神至宝丹

处方生地黄(姜汁炒)15克 橘红 贝母 白茯苓(去皮)黄连 远志(去心)石菖蒲 酸枣仁(炒)枳实(麸炒)瓜蒌仁 天花粉 甘草(少许)

制法上药锉碎。

功能主治主诸痫神志不宁,时发狂躁,多言好怒,面容不泽。

用法用量加生姜3片,水煎服。

备注原方除生地黄、甘草外均无用量。

摘录《寿世保元》卷五

警告!本文使用信息聚合技术汇集而成,仅作学习、研究之用,切不可照本宣科、照猫画虎,身体有恙应尽早就医。本文资料绝大部分注明了出处,但不对信息的正确性负责,更不对使用本文信息导致的后果负责。

相关参考

含有附子的处方(六十九)

处方1、巴戟丸处方巴戟(去骨)两半,生地黄(酒焙)两半,桑螵蛸(切破,炙)1两,肉苁蓉(酒浸,切,焙)1两,山药1两,山茱萸肉1两,菟丝子(酒煮)1两,附子(炮)5钱,肉桂(勿见火)5钱,远志(甘草汤

含有茯苓的处方(六十九)

处方1、地黄丸处方山药3钱,山茱萸(酒浸,去核取肉)3钱,熟地黄3钱,独活2钱,川续断(酒洗)2钱,白茯苓2钱,丹皮2钱,泽泻2钱。制法炼蜜为丸。功能主治补肾。主小儿痫瘫在左者。此为肝血虚,筋无所养,

含有干地黄的处方(二十四)

处方1、地黄散处方生干地黄3两,鹿角胶1两(捣碎,炒令黄燥)。制法上为细散。功能主治舌上忽出血如簪孔者。用法用量每服2钱,食后以糯米粥饮调下。摘录方出《圣惠》卷三十七,名见《圣济总录》卷六十九处方2、

含有干姜的处方(六十九)

处方1、十膈气散别名十膈散(《景岳全书》卷五十四)。处方人参(去芦头)白茯苓(去粗皮)官桂(去粗皮)枳壳(麸炒,去瓤)甘草(锉,炙)神曲(炒黄)麦芽(炒黄)诃藜勒皮(煨,去核)吴白术陈橘皮(去白)干生

含有当归的处方(六十九)

处方1、返魂丹处方乌犀(锉屑)2两,水银半两,天麻(酒洗,切,焙)半两,槟榔半两,僵蚕(去丝嘴,微炒)、硫黄半两(研末,明瓷盏慢火养,却入水银,急炒去青成砂,要知紧慢),独活(去芦)1两,川乌(炒通赤

含有大黄的处方(六十九)

处方1、透罗丹处方皂角(酥炙,去皮、弦)黑牵牛(炒)半夏大黄(湿纸包,煨焙)杏仁(去皮、尖,麸炒)各30克巴豆3克(去油,另研)制法上六味,为末,生姜自然汁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下痰止咳。治痰实咳

含有甘草的处方(一百六十九)

处方1、加味四君子汤处方人参、白术、白茯苓、甘草、杏仁、桑白皮各等分,半夏曲减半。功能主治涎嗽。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医学纲目》卷三十九引海藏方处方2、红芍药散处方红芍药1两,川大黄半两,甘草半两,地

含有赤芍的处方(六十九)

处方1、地骨皮丸处方地骨皮1分,龙胆1分,黄芩(去黑心)1分,枳壳(去瓤,麸炒)1分,木香1分,赤芍药1分,猪苓(去黑皮)1分,海蛤(研)1分,紫参(研)半两,大黄(锉,炒)半两,郁李仁(炒,研)1两

含有黄芩的处方(六十九)

处方1、清肺化痰汤处方板蓝根20克,黄芩10克,浙贝10克,橘红10克,天竺黄15克,元参12克,炒杏仁10克,白前10克,鱼腥草15克,芦根20克,炙紫菀12克,甘草10克。功能主治清热化痰,降逆止

含有白术的处方(六十九)

处方1、白术散处方白术1分,木香1分,陈橘皮1分(汤浸,去白瓤,焙),丁香1分,麦门冬2分(去心,焙)。制法上为粗散。功能主治小儿冷热不和,吐利不止。用法用量每服1钱,以水1中盏,煎至5分,去滓稍热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