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地黄的处方(六十八)

Posted 处方

篇首语:自己选择的路,跪着也要走完。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含有地黄的处方(六十八)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处方1、紫菀汤

处方紫菀(去苗、土)桑根白皮(炙,锉)桔梗(炒)续断各45克 赤小豆27克 甘草(炙,锉)五味子备30克 生干地黄(酒洗,切,焙)75克

制法上八味,粗捣筛。

功能主治治虚劳骨燕咳嗽。

用法用量每服15克,用水220毫升,入青竹茹6克,煎至150毫升,去滓,食后温服,良久再服。若热甚,加麦门冬(去心)30克,石膏45克。

摘录《圣济总录》卷九十三

处方2、艾附暖宫丸

处方艾叶(大叶者,去枝、梗)90克 香附子(去毛)180克(俱要合时采者,用醋1升,以石罐煮一昼夜,捣烂为饼,慢火焙干)吴茱萸(去枝、梗)大川芎(雀脑者)白芍药(酒炒)黄耆(取黄色、白色软者)各60克 当归(酒洗)90克 续断(去芦)45克 生地黄30克(酒洗,焙干)官桂1.5克

制法共为细末,米醋打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温经暖官,养血安胎。妇人子宫虚冷,带下白浊,面色萎黄,四肢疼痛,倦怠无力,饮食减少,月经不调,血无颜色,肚腹时痛,久无子息。(不孕)

用法用量每服50~70丸,空腹时用淡醋汤送下。

注意服药期间,忌恼怒、生冷。

摘录《仁斋直指附遗》卷二十六

处方3、白茯苓散

别名茯苓散(《普济方》卷三十三)。

处方白茯苓 龙骨 甘草(炙,锉细)干姜 桂心 续断 附子各30克 熟干地黄 桑螺蛸(微炒)各45克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小便不禁,日夜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12克,用水200毫升,煎至120毫升,去滓,食后温服。

摘录《普济方》卷二一六引《十便良方》

处方4、地黄饮

处方熟干地黄(焙)巴戟天(去心)山茱萸(炒)肉苁蓉(酒浸,切,焙)附子(炮裂,去皮、脐)石斛(去根)五味子(炒)桂(去粗皮)白茯苓(去黑皮)各30克 麦门冬(去心,焙)远志(去心)菖蒲各15克

制法上药锉碎。

功能主治滋阴助阳,化痰开窍。主暗痱。下元虚衰,虚阳上浮,痰浊上泛,舌强不能言,足废不能用。现用于中风后遗症、各种脊髓病变之偏枯、失语属于精虚痰实者,亦可用于全身性瘙痒症。

用法用量每服9克,用水150毫升,加生姜3片,大枣2枚(擘破),同煎至100毫升,去滓,空腹时温服。

备注方中熟地黄、山萸肉滋补肝肾之阴,石斛、麦冬养阴生津,兼清虚火,巴戟天、肉苁蓉、附子、肉桂温养肾中真阳,上述八味,阴阳并补,以治肾虚,再以菖蒲、远志、茯苓化痰开窍,交通心肾,五味子收敛耗散之真气,生姜、大枣和药调中。配合成方,共奏补肾填精,化痰开窍之功。按:《宜明论方》卷二地黄饮子即本方加薄荷。主治同。

摘录《圣济总录》卷五十一

处方5、地黄散

处方生地黄 熟地黄 当归 大黄各22.5克 谷精草 白蒺藜 木通 黄连 防风 生犀角 木贼 玄参 沙苑蒺藜 羌活 蝉蜕 粉草各15克

制法上药研为末。

功能主治主小儿心肝壅热,致生混睛障。目赤肿痛,赤筋,白膜遮睛,渐致失明。

用法用量每服6~9克,食后用猪肝或羊肝煎汤调服,每日四次。

摘录《阎氏小儿方论》

处方6、苁蓉丸

处方当归(去尾)生干地黄 肉苁蓉(酒洗,炙)扬芍药各30克 胡粉15克

制法上药研末,炼蜜为丸,如黍米大。

功能主治补肝益肾,养血生发。主小儿禀受血气不足,不能荣于发,以致发不生者。

用法用量每服10丸,煎黑豆汤送下。并将丸药磨化涂抹头上。

摘录《世医得效方》卷十二

处方7、下乳涌泉散

处方当归 川芎 天花粉 白芍药 生地黄 柴胡各30克 青皮 漏芦 桔梗 木通 白芷 通草各15克 穿山甲45克 王不留行90克 甘草7.5克

制法上药研为细末。

功能主治【组成】产后乳汁不行。

用法用量每服6~9克,临卧时用黄酒调下。

摘录《清太医院配方》

处方8、葱白七味饮

别名七味葱白汤(《类证活人书》卷十八)。

处方葱白(连须,切)9克 干葛(切)9克 新豉6克(绵裹)生姜(切)6克 生麦门冬(去心)9克 干地黄16克 百劳水800毫升(此水以勺扬之)

功能主治养血解表。主病后阴血亏虚,调摄不慎,感受外邪;或失血之后,复经感冒,头痛身热,微寒无汗者。

用法用量上药用百劳水煎至300毫升,去滓,分温二服,约隔一小时服一次。如觉欲汗,渐渐覆之。

注意服药期间,忌食芜荑。

备注方中干地黄、麦门冬养血滋阴为君,以资汗源;干葛、新豉解肌宣透,葱白、生姜通阳发表,共为臣药;百劳水助君药以滋阴为佐使。诸药合用,共奏养血和营,生津清热,解肌发表,辛透外邪之效。

摘录《外台秘要》卷三引许仁则方

处方9、加减四物汤

处方川当归(去芦,酒润,切,焙)30克 川芎30克 熟地黄(洗净)30克 白芍药30克 香附子(炒,去毛)45克

制法上药哎咀。

功能主治养血调经。治妇女血虚,经期落后;或突然暴下,淋沥不止,失血过多所变生的诸证。(月经)

用法用量每服12克,用水220毫升,加生姜5片,煎至160毫升,去滓,空腹时温服。如血色鲜而不止者,去熟地黄,加生地黄。

摘录《重订严氏济生方》

处方10、八珍益母丸

处方益母草120克(不见铁器,只用上半截带叶者)人参(去芦)白术(土炒)茯苓(去皮)炙甘草(去皮)当归(酒洗)川芎 白芍药(醋炒)熟地黄(酒洗)

制法药为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

功能主治气血两虚,脾胃并弱,饮食少思,四肢无力,月经不调,或腰痛腹胀,或断或续,或赤白带下,身作寒热,及体虚无子。脾胃虚寒者,加砂仁30克(姜汁抄);腹中胀闷者,加山楂30克(净内,饭上蒸熟);素常多郁者,加香附子30克(童便制)。

用法用量每服1丸,空腹时用蜜汤送下。

摘录《古今医统》卷八十四

处方11、白茯苓丸

处方白茯苓30克 覆盆子30克 黄连30克(去须)人参30克(去芦头)栝楼根30克 熟干地黄30克 鸡膍胵50枚(微炒)萆薢30克(锉)玄参30克 石斛22克(去根,锉)蛇床子90克

制法上药捣罗为末,炼蜜和捣三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滋阴清热,益肾润燥。肾消。因中消之后,胃热入肾,消烁肾脂,令肾枯燥,遂致此疾,两腿渐细,腰脚无力。

用法用量每于空腹时煎磁石汤下30丸。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五十三

处方12、人参当归汤

别名人参当归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九)

处方人参 当归 麦门冬 桂心 干地黄各3克 大枣20个 粳米15克 谈竹叶6克 芍药12克

功能主治益气养血,清热除烦。治妇女产后血气亏虚,内热心烦,呼吸短气,闷乱不安,头痛身疼,下午为甚。

用法用量上药九味,嚼咀。用水1.2升,先煮竹叶及粳米,取800毫升,去滓;纳药煮,取300毫升,去滓,分二次服。若烦闷不安者,当取豆蔻1升,以水600毫升,煮取200毫升,内服。

摘录《备急千金要方》卷三

处方13、黑神散

处方熟地黄500克 陈生姜250克

制法上药拌和,同炒干,研为末。

功能主治养血调经。治产后血块,痛经,经行后腹痛。

用法用量每次服6克。产前用乌梅汤调下,常服用酒调下,经脉不通,用乌梅、荆芥酒调下。

摘录《妇人大全良方》卷二十

处方14、内补五香丸

处方沉香30克 熏陆香30克 木香30克 藿香30克 丁香30克 续断30克 熟干地黄60克 白芍药30克 侧柏子30克(炮裂,去皮、脐)石长生30克 厚朴45克(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败酱30克 人参30克(去芦头)白茯苓30克 鹿角屑60克 虎胫骨60克(涂酥,炙令黄)

制法上药捣罗为散,炼蜜和捣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痈疽溃后,脓血甚多,不生肌肉。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腹时用黄耆汤下。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六十一

处方15、天麻丸

处方天麻 牛膝(二味用酒同浸三日,焙干)萆薢 玄参各180克 杜仲(炒去丝)210克 附子(炮)30克 羌活420克 当归300克 生地黄500克 一方有独活150克

制法上药研末,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肝热生风,头晕头痛,手足挛痛麻木,或半身不遂。

用法用量每服50~70丸,空腹时用温酒或白汤送下。

注意孕妇忌服。

摘录《丹溪心法》卷一

处方16、当归补血汤

处方当归 香附(酒炒)生地黄 川芎 白芍 黄芩(酒炒)各3克 防风 柴胡 蔓荆子各1.5克 荆芥 藁本各1.2克

制法上药为散。

功能主治主血虚受风之头痛。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万病回春》卷五

处方17、地黄汤

处方生地黄汁200毫升 川升麻 白蔹 栀子仁 黄连 黄柏 当归 赤芍 射干 大黄 甘草(生用)各10克

制法上药细锉。

功能主治主发背成疮溃烂者。

用法用量用水2升,煎至1.2升,去滓,入地黄汁,搅令微温,以故帛纳汤内,蘸药拓于肿处,一日数次。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六十二

处方18、地黄饮

处方生地黄 熟地黄 何首乌(生)各9克 当归6克 丹皮 黑参 白蒺藜(炒,去刺)僵蚕(炒)各4.5克 红花 甘草(生)各1.5克

功能主治凉血润燥,祛风止痒。主血风疮、旋耳疮迁延日久,血虚化燥生风,身体或耳内生疮如粟米,瘙痒无度,疮面粗糙,上覆痂皮或鳞屑,心烦便秘,夜不得寐。

用法用量水煎,早、晚服。

注意服药期间,忌食椒、酒、鸡、鹅。

摘录《医宗金鉴》卷七十四

处方19、蠲风饮子

处方防风(去芦)杜仲(去粗皮,姜汁炒)羌活 白芷 川归(去芦头,酒浸洗)川芎 生地黄(酒浸洗)白芍药 川牛膝(去芦,酒洗)秦艽(去芦)何首乌 萆薢 苍术(米泔浸一二宿)白术 木通(去皮)大枫子肉 威灵仙 血藤(即过山龙)防己 丁松藤各30克 荆芥穗 海桐皮(去粗皮)五加皮 天南星(煨制)半夏(汤泡七次)橘红(去白)赤茯苓(去皮)桑寄生 天麻 僵蚕(炒)钓藤钩各15克 薄桂(去粗皮)草乌头(去皮、尖)甘草节 川乌(去皮、脐,炮)猪牙皂角各7.5克 两头尖 阴地蕨(一名地举)大蓟 小蓟 理省藤 桑络藤各45克 生姜30克(另研细)

制法上药各切细,无灰好酒6升,以瓷罐一个盛酒浸药,以皮纸十数重包封罐口,冬半月,夏七日,秋、春十日。

功能主治治中风瘫痪,口眼歪斜,及一切手足走注疼痛,肢节挛急,麻痹不仁。

用法用量每日清晨,午前、午后、临卧各服适量。

注意服药期间,忌食鸡,猪、鱼,羊、驴、马、飞禽、虾蟹等肉味,及煎烙油腻、水果生冷、养麦、热面等一切动气发风之物。

摘录《医学正传》卷一

处方20、地黄丸

别名补肾地黄丸(《幼幼新书》卷六)、六味地黄丸(《正体类要》卷下)、六味丸(《证抬准绳》类方》卷一)。

处方熟地黄24克 山萸肉 干山药各12克 泽泻 丹皮 白茯苓各9克

制法上为末,炼蜜丸,如梧桐子大。

药理作用1.增强体力,激发机体免疫功能 《新医药学杂志》1977(7):41,六味地黄丸对正常小鼠可增加体重,延长游泳时间,增强体力,提示有补益作用。此外,还能降低N-亚硝基肌氨酸乙酯引起的小鼠前胃鳞癌的诱发率,使接受化学致癌物的动物脾脏淋巴小结生发中心增生活跃,在接受移植性肿瘤初期可增强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的吞噬活性,提高荷瘤动物血清中白/球蛋白比例,似可延长荷瘤动物的存活时间。据此推理,本方的主要效应在于调动机体的抗癌能力,达到扶正以祛邪的作用。《中成药研究》1986(4):26,本方与独参汤、生理盐水的实验对照,证明本方有类似抗低温、抗疲劳、耐缺氧及促皮质激素样作用。对氢化可的松所致小鼠肾上腺、胸腺萎缩有一定对抗作用,并能抑制小鼠棉球肉芽肿增生。2.改善肾血流,降压 《中华内科杂志》1964(1):23,本方煎剂对实验性肾性高血压有明显降压、改善肾功能、降低病死率的作用。推理本方作用机制,可能是直接或间接地改善肾血流,并通过肾代谢而促进肾小管的分泌。3.降脂 《中成药研究》1986(12):41,本方对正常大鼠血清胆固醇及甘油三酯无明显影响,而对实验性高血脂家兔有明显降血脂作用。

功能主治滋肾阴,补肝血。主肝肾阻虚,头目眩晕,眼花耳聋,咽喉燥痛,腰膝酸软,自汗盗汗,骨蒸劳热,遗精早泄,消渴引饮,小便频数,尿血便血,虚火牙痛,齿龈出血,须发早白;妇女月经先期,经来量少;小儿囟开不合,羸瘦骨蒸,行迟、语迟、齿迟,舌红少苔,脉细数。现用于慢性肾炎、高血压、糖尿病、神经衰弱,甲状腺机能亢进、肺结核、中心性视网膜炎、视神经炎以及各种肿瘤晚期属肝肾阴虚者。此外用于养生保健,抗衰老,治疗早衰所表现的各类证候。

用法用量成人每服6~9克,空腹淡盐汤迭下。小儿每服1.5~3克,空腹温开水送下,每日三次。

备注本方主治证均属肝肾阴虚,治当滋补肝肾之阴。熟地黄补肾阴,益精髓为君;山萸肉补肝肾,敛虚火,干山药既可补肾,又可健脾,共为臣药;阴虚则火旺,故配丹皮凉血清热,以泻肝肾虚火;肾虚则水湿不能渗利,故用茯苓、泽泻以利水湿。全方"三补"与"三泻"并用,但以"补"为主,以"泻"为辅,故三味"补药"用量偏重,三味"泻药"用量较轻。本方构思巧妙,配伍精当,故清代费伯雄称其为"补方之正鹄"。

摘录《小儿药证直诀》卷下

处方21、柴胡四物汤

处方柴胡 人参 黄芩 当归身 川芎 生地黄 白芍药 地骨皮 知母 麦门冬 淡竹叶

制法上锉细末。

功能主治主小儿疹子牧后,发枯毛竖,形体羸瘦者。

用法用量用水150毫升,煎至100毫升,去滓温服,不拘时。

摘录《证治准绳·幼科》卷六

处方22、滋血汤

处方人参 白茯苓(去皮)熟干地黄 川芎 当归 白芍药 干山药 黄耆各30克

制法上药共为粗末,用马尾罗子罗。

功能主治益气养血,调理脾胃。治妇人皮聚毛落,心肺俱损,血脉虚弱,月水愆期。

用法用量每服15克,用水22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温服。

摘录《御药院方》卷十一

处方23、加减清肌汤

处方柴胡 黄芩 生地黄 当归 地骨皮 茯苓 知母

功能主治养阴清热。治麻疹收后,阴亏血虚,只发热而无他症者。

用法用量加淡竹7片为引。水煎服。

摘录《麻科活人全书》卷四

处方24、地黄丸

处方生干地黄(切,焙)黄耆(锉)各45克 防风(去叉)远志(去心)栝楼子 茯神(去木)黄芩(去黑心)鹿茸(酥炙,去毛)各30克 人参37.5克 石韦(去毛)当归(切,焙)各15克 赤芍药 甘草(炙)蒲黄 戎盐(研)各22.5克 车前子 滑石各60克

制法上十七味,研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主肾经虚损,膀胱热结,小便淋沥涩痛。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空腹时以温酒或淡盐汤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九十八

处方25、黄龙汤

处方黄耆4.5克(炙)当归 白芍 白术(蜜炙)苍术(米泔浸)陈皮各3克 生地黄 甘草(炙)各9克 熟地黄15克 柴胡6克

功能主治治妇人先由劳役,脾胃虚损,以致漏下不止,其色鲜红,气短气逆,自汗不止,身体发热,大便泄泻,四肢无力,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竹林女科证治》卷一

处方26、养血壮筋健步丸

处方黄耆(盐水炒)30克 山药30克 五味子30克 破故纸(盐水炒)30克 人参30克 白芍(酒炒)45克 熟地黄120克 枸杞子30克 牛膝(酒浸)60克 菟丝子(酒炒)30克 川当归60克(酒洗)白术30克(炒)杜仲(姜汁炒)60克 虎胫骨(酥炙)30克 龟版(酥炙)30克 苍术(米泔浸)90克 黄柏(盐水炒)60克 防风18克(酒洗)羌活15克(酒洗)汉防己15克(酒洗)

制法上为细末,用猪脊髓7条,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气血两虚,双足痿软,不能行动,久卧床褥。

用法用量每服100丸,空腹时用盐汤送下。

摘录《古今医鉴》卷十

处方27、二生膏

处方生地黄(鲜者)500克 生姜120克

功能主治耳止痛,整骨。主手足跌伤。

用法用量上药捣烂,人酒槽500克,同炒匀,乘热以布裹敷伤处,冷即易之。

摘录《古今医鉴》卷十六引卢诚斋方

处方28、清肝解郁汤

处方人参(去芦)3克,茯苓3克,熟地黄3克,贝母(去心)3克,炒山栀3克,白术4.5克,当归4.5克,柴胡2.4克,牡丹皮2. 4克,川芎2.4克,陈皮2.4克,甘草1.5克。

功能主治清肝解郁,凉血散结。主肝胆气滞血瘀,肝经血虚风热。(乳腺增生)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外科枢要》卷四

处方29、大补黄耆汤

别名黄耆大补汤(《杏苑生春,卷五)。

处方黄耆(蜜炙)防风(去芦)川芎 山茱萸肉(去核)当归(去芦,酒浸)白术(炒)肉桂(去粗皮,不见火)甘草(炙)人参(去芦)五味子各30克 白茯苓(去皮)45克 熟干地黄60克(洗)肉苁蓉90克(酒浸)

制法上药嚼咀。

功能主治调养气血。主虚劳气血俱虚,自汗盗汗。

用法用量每服15克。用水400毫升,加生姜5片,枣子1枚,同煎至320毫升,去滓,空腹时温服。

摘录《魏氏家藏方》卷四

处方30、人参汤

处方人参 麦门冬(去心,焙)生干地黄(焙)当归(切,炒)芍药 黄耆(锉)白茯苓(去黑皮)甘草(炙)各30克

制法上药八味,捣为粗末。

功能主治治妇人半产后,血下过多,心惊体颤,头目眩晕,或寒或热,脐腹虚胀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9克,用水150毫升,煎至100毫升,去滓,空腹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五七

处方31、柴胡四物汤

处方川芎 熟地黄 当归 芍药各4.5克 柴胡2.4克 人参 黄芩 甘草 半夏曲各9克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主产后日久虚劳,微有寒热,脉沉而浮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卷下

处方32、地黄酒

别名桃仁地黄酒(《普济方》卷三一二)。

处方生地黄汁200毫升 酒200毫升 桃仁(去皮、尖,别研膏)30克

功能主治主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上三味,先煎地黄汁、酒令沸,下桃仁膏,再煎数沸。每次温服100毫升,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四五

处方33、无比薯蓣丸

别名无比山药丸(《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五)。

处方薯蓣60克 苁蓉120克 五味子180克 菟丝子 杜仲各90克,牛膝 泽泻 干地黄 山茱萸 茯神(一作茯苓)巴戟天 赤石脂各30克

制法上十二味,研末,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温阳益精,补肾固摄。治肾气虚惫,头晕目眩,耳鸣腰酸,冷痹骨痛,四肢不温,或烦热有时,遗精盗汗,尿频遗屎,或带下清冷,舌质淡,脉虚冷。

用法用量空腹时以酒送服20~30丸。

注意服药期间,忌食醋、蒜等陈臭之物。

摘录《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九

处方34、大明复光散

处方当归尾(酒洗)生地黄(酒浸)黄柏(酒炒)黄连 黄芩 柴胡 白茯苓 枳壳 羌活 防风 荆芥 石膏(煅)甘菊花 蝉蜕 车前子(炒)密蒙花 白蒺藜(炒)木贼(童便浸,焙)青葙子(炒)羚羊角 石决明(煅)甘草

功能主治主目赤,目昏,羞明怕日,目痒流泪,翳膜遮睛。

用法用量上药为末,每服30克,食后温服。

摘录《古今医鉴》卷九

处方35、甘菊膏

处方甘菊60克 莽草 芎藭 甘草(炙)防风 黄芩 大戟各30克 生地黄120克 芍药45克 细辛 大黄 蜀椒(去目,闭口,汗)杜仲 黄耆各15克 白芷30克

制法上十四味,哎咀,以腊月猪脂800毫升,微火煎五上下,候白芷黄成膏。

功能主治止痛生肌。治金疮,痈疽。

用法用量敷疮上,一日易二次。

摘录《刘涓子鬼遗方》卷二

处方36、大虻虫丸

处方虻虫400枚 蛴螬60克 干地黄 牡丹干漆 芍药 牛膝 土瓜根 桂心各120克 吴茱萸桃仁 黄芩 牡蒙各90克 茯苓 海藻各150克水蛭300枚 芒消30克 人参45克 葶苈135克

制法上十九味,为末,蜜和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主月经不通六七年,或肿满气逆,腹胀瘕痛。

用法用量每日空腹时用酒下7丸,不知加之,日三服。

摘录《备急千金要方》卷四

处方37、当归补血汤

处方当归 熟地黄各1.8克 川芎 牛膝 白芍药 炙草 白术 防风各1.5克 生地 天门冬各1.2克

功能主治主失血过多,睛珠疼痛,不能视物,羞明酸涩,眼睫无力,眉骨、太阳俱酸痛。

用法用量上药用水30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稍热服。恶心不进饮食,加生姜。

摘录《原机启微》卷下

处方38、除风益损汤

处方熟地黄 当归 白芍药 川芎各3克 藁本 前胡 防风各2.1克

功能主治养血祛风,活血通络。主目为物伤,及血虚头痛。

用法用量上作一服。用水30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热服。伤甚者,加大黄以泻其败血;眵多泪多,羞涩赤肿者,加黄芩。

备注方中熟地黄补肾水为君,当归、白芍补血为臣;川芎活血祛瘀为佐;藁本、前胡、防风祛风通络为使,配合成方,共奏养血祛风,活血通络之功。

摘录《原机启微》卷下

处方39、芍药黄耆汤

处方芍药12克 黄耆 白芷 桂心 生姜 人参 芎藭 当归 干地黄 甘草各6克 茯苓9克 大枣10枚

制法上药哎咀。

功能主治治产后心腹痛。

用法用量用酒、水各1升,煮取600毫升,去滓,分三服,一日三次。

摘录《备急千金要方》卷三

处方40、保和汤

处方知母 贝母 天门冬 麦门冬 款花各9克 天花粉 薏仁 五味子各6克 粉草 兜铃 紫菀 百合 桔梗各3克 阿胶 当归 地黄各12克 紫苏 薄荷各4克

制法上药研成粗末。

功能主治主劳证久嗽,肺燥成瘘者。血盛,加蒲黄、茜根、藕节、大蓟、小蓟、茅根;痰盛,加南星、半夏、橘红、茯苓、枳壳、枳实;热盛,加大黄、山栀、黄连、黄柏、黄芩、连翘;风盛,加防风、荆芥、旋复、甘菊、细辛、香附子;寒盛,加人参、芍药、桂皮、麻黄、腊片;喘甚,加桑白皮、陈皮、大腹皮、苏子、卜子、葶苈子。

用法用量用水700毫升,加生姜3片,煎至150毫升,去滓,加饴糖1匙入药汁内,食后服。可与保真汤相间服之。

备注《十药神书》(陈修园注本)中此方有杏仁、百部,无麦门冬。

摘录《修月鲁般经后录》引《十药神书》(录自《医方类聚》卷一五○)

处方41、天地煎

处方天门冬(去心)60克 熟地黄(九蒸曝)30克

制法上药研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滋阴清火,养血润燥。治心血虚少,口干咽燥,心烦喜冷,怔忡恍惚,小便黄赤,或生疮疡。

用法用量每服70丸,空腹时用盐酒成盐汤送下。

摘录《世医得效方》卷八

处方42、黑膏

别名生地黄膏(《太平圣惠方》卷十八)、地黄膏(《伤寒总病论》卷四)。

处方生地黄250克(切碎)好豉270克 猪脂1千克 雄黄 麝香各少许

功能主治治温毒发斑。

用法用量上药前三味,水煎五六沸,令至三分减一,绞去滓,再将麝香、雄黄纳入搅和,尽服之。毒从皮中出即愈。

摘录《肘后方》卷二

处方43、香贝养荣汤

处方白术(土炒)6克 人参 茯苓 陈皮 熟地黄 j11芎 当归 贝母(去心)香附(酒炒)白芍(酒炒)各3克 桔梗 甘草各1.5克

功能主治治上石疽属气血两虚者。

用法用量上药用水400毫升,加生姜3片,大枣2枚,煎至300毫升,空腹时服。

摘录《医宗金鉴》卷六十四

处方44、延胡索散

处方延胡索 当归(切,焙)蒲黄(炒)芎藭 生干地黄(焙)赤芍药 泽兰 蓬莪术(煨,锉)天麻 桂(去粗皮)滑石各30克 地榆(醋炒,焙)15克

制法上十二味,捣罗为散。

功能主治活血调经。治室女月水不利,骨节酸痛,头面微浮,筋脉拘急,或生丹疹,寒热不时,饮食无味。

用法用量每服6克,温酒或薄荷、茶清调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五一

处方45、风湿六合汤

处方当归(酒浸,炒)川芎 白芍药 熟地黄(酒洒蒸)各30克 防风 制苍术各21克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养血活血,祛风除湿。主治妊娠外感风湿,肢节烦疼,身热头痛,脉浮。

用法用量每次9~15克,水煎服。

摘录《医垒元戎》

处方46、麦门冬饮子

处方麦门冬60克(去心)栝楼实 知母 甘草(炙)生地黄 人参 葛根 茯神各30克

制法上药研末。

功能主治益气生津。治膈消。热伤气阴,胸满烦心,津液燥少,短气。

用法用量每服15克,用水300毫升,竹叶数片,同煎至150毫升,去滓,食后温服。

摘录《宜明论方》卷一

处方47、地黄煎

处方生地黄120克(取汁)鹿角胶30克(捣碎,炒黄。如无鹿胶,则以透明阿胶代之)

制法上药为末,拌匀。

功能主治主肺损吐血、嗽血。

用法用量每服9克,以童便150毫升加温,入姜汁少许调下。

摘录《仁斋宜指》卷二十六

处方48、麦门冬饮

处方川芎 当归 白芍药 生地黄 黄柏 知母 麦门冬各3克 五味子15粒 桑白皮2.4克

功能主治滋阴降火。治虚劳阴虚火旺,咳嗽,午后为甚者。

用法用量上药用水300毫升,加生姜1片,大枣1枚,煎取240毫升,食后服。

摘录《古今医统》卷四十四引《家抄》

处方49、神异膏

处方归尾15克 川芎15克 赤芍6克 生地黄12克 防风15克 羌活15克 白芷15克 玄参15克 黄耆15克 官桂9克 桃仁49个 杏仁49个 木鳖子14个 何首乌9克 牛子15克 穿山甲12克 蜂房9克 蛇蜕6克 大黄6克 黄柏6克 乱发(男者)1团(如鸡子大)槐、柳皮各49节,每长3.3厘米

制法上用芝麻油1.62千克,放于锅内,将药浸入,春五、夏三、秋七、冬十日,以桑柴文武火煎油黑色,以穿山甲浮起黑为度,绢滤去滓,再熬油,滴水成珠,陆续下黄丹420克,柳条搅不住手,成膏软硬得所;再下乳香、没药各9克,风蝎9克,降真香末9克,待冷定,下麝香末6克,水浸二三日,去火性,摊用。

功能主治治痈疽,发背,诸疮毒已成已溃或未溃者。

用法用量诸毒甚者,每日换二三次,中毒换一次,其药力方能胜毒。诸疮溃脓后,不长肌肉,不合口者,神效。

摘录《寿世保元》卷九

处方50、解毒化斑汤

处方牡丹皮 生地黄 木通 归尾 远志(甘草汤泡,去心)犀角(以乳汁磨下)3~6克 紫草茸 知母 牛蒡子 茜根 甘草(生,带梢者)川山甲(炒成珠,研末)3克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活血化斑。治热毒发斑,斑色红如胭脂,或见紫黑者。

用法用量上用水煎药,调下山甲末并犀角汁同服。

备注方中除犀角、川山甲外,余药在原书中均无用量。

摘录《寿世保元》卷四

处方51、藕汁饮

处方藕汁75毫升 生地黄汁150毫升 生姜23克 酒150毫升

功能主治治产后恶露不下,或下未尽而有热者。

用法用量上药四味,先煎地黄汁令沸,次下藕汁、生姜汁与酒,再煎三五沸,放温,时时饮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六○

处方52、蔓荆子散

处方蔓荆子 赤芍药 生地黄 桑白皮 甘菊花 赤茯苓 川升麻 麦门冬(去心)木通 前胡 炙甘草各等分

制法上药锉散。

功能主治治内热,耳出脓汁,或耳鸣而聋。

用法用量每服9克,用水300毫升,加生姜3片、红枣2枚,煎至150毫升,食后服。

摘录《仁斋直指》卷二十一

处方53、存注丹

处方白芍药 白术 生地黄各9克 麦门冬 柏子仁各15克 甘草 菖蒲各3克 柴胡 天花粉各6克 青皮0.9克

功能主治主气郁不舒所致的健忘。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辨证录》卷四

处方54、牛膝散

处方牛膝30克(去苗)虎胫骨60克(涂酥,炙黄)赤芍药30克 琥珀30克 桂心30克 当归30克(锉,微炒)芎藭30克 没药30克 麒麟竭30克 干漆30克(捣碎,炒令烟出)防风30克(去芦头)木香15克 地龙15克(微炒)羌活30克(去芦头)酸枣仁30克(微炒)生干地黄30克

制法上药捣细罗为散。

功能主治治妇人血风走注,腰脚疼痛不可忍。

用法用量每服以温酒调下3克,不计时候。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六十九

处方55、麦门冬粥

别名门冬粥(《遵生八笺》卷十一)。

处方生麦门冬(去心,净洗,切碎,研烂,绞取汁)60毫升 白粳米(净淘)60克 薏苡仁(拣净,去土)30克 生地黄(肥者120克,净洗,切碎,研烂,纹汁)180毫升 生姜汁60毫升

功能主治治妊娠胃反,呕逆不下食。

用法用量上五味药,以水900毫升,先煮煎粳米、薏苡仁二味令百沸,次下地黄、麦门冬、生姜三汁相和,煎成稀粥,空心温服,如呕逆未定,晚后更煮食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九○

处方56、消瘀饮

处方当归 芍药 生地黄 桃仁 红花 苏木 大黄(后下)芒消(后下)甘草

功能主治破血逐瘀。治瘀血腹痛。

用法用量上锉一剂。水220毫升,煎至180毫升,入大黄煎,再入芒消,温服。

摘录《古今医鉴》卷十

处方57、救苦汤

别名还阴救苦汤(《原机启微》卷下)。

处方桔梗 连翘 红花 细辛各0.3克 当归身(夏月减半)炙甘草各1.5克 龙胞草 苍术各2克 黄连 羌活 升麻 柴胡 防风 藁本各3克 知母 生地黄 黄柏 黄芩各4.5克 川芎9克

制法上药哎咀。

功能主治治眼暴发赤肿,睑高苦疼。

用法用量每服30克,以水30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食后温服。

摘录《兰室秘藏》卷上

处方58、狗脊丸

处方狗脊60克 木香30克 薯蓣30克 桂心30克 附子30克(炮裂,去皮、脐)槟榔45克 牛膝30克(去苗)蛇床子30克 白茯苓45克 五味子45克 覆盆子45克 独活45克 熟干地黄90克

制法上药捣罗为末,炼蜜和捣三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肾脏虚冷,气攻腰胯疼痛,羸弱无力。

用法用量每次30丸,空腹时以温酒送下。一日二次。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四十四

处方59、清胃解毒汤

处方当归 黄连 生地黄 天花粉 连翘 升麻 牡丹皮 赤芍药

功能主治清胃凉血解毒。治痘后口龈生疮肿痛。

用法用量水煎服。火盛,加石膏。

摘录《痘疹传心录》卷十五

处方60、地黄煎丸

处方生地黄汁1.2升 生杏仁汁600毫升 薄荷汁600毫升 生藕汁600毫升 鹅梨汁600毫升法酒1.2升 白蜜120毫升 生姜汁600毫升 柴胡120克(去芦,焙)木香120克 人参60克 白茯苓60克 山药60克 柏子仁60克 远志60克(去心)白术60克 桔梗60克 枳实60克(麸炒)秦艽90克(去芦)麝香6克(另研)熟地黄120克

制法前八味,入陶瓷器内慢火熬成膏,再将后十三味研为末,入膏中拌匀,捣制成药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主骨蒸劳热。

用法用量每服20丸,饭后以甘草汤送下,每日三次。

备注本方方名原作地黄煎,与剂型不符,现据《妇人大全良方》卷五改。

摘录《中藏经》卷下

警告!本文使用信息聚合技术汇集而成,仅作学习、研究之用,切不可照本宣科、照猫画虎,身体有恙应尽早就医。本文资料绝大部分注明了出处,但不对信息的正确性负责,更不对使用本文信息导致的后果负责。

相关参考

含有当归的处方(一百六十八)

处方1、二宣丸处方当归身生地黄各等分制法上药酒蒸七次,和炼蜜捣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滋阴补血。主虚损属于阴亏血虚者。用法用量每服70丸,空腹时用酒送下。摘录《医学人门》卷七处方2、牡丹皮散处方牡丹皮

含有甘草的处方(六十八)

处方1、独活汤别名独活散处方独活3两,防风2两,干姜2两,桂心2两,甘草2两,当归2两。功能主治妇人中风,口噤不识人。用法用量独活散(《圣惠》卷六十九)。摘录《医心方》卷二十三引《产经》处方2、大黄豉

含有黄连的处方(六十八)

处方1、黄连清心汤处方黄连半两加【凉膈散】大黄(二钱),连翘(四钱),黄芩、薄荷、山栀子、朴硝、甘草,各一钱。功能主治火证通治。用法用量上作一服,水二钟,入蜜一匙,竹叶十片,煎至三五沸,去滓,温服,不

含有半夏的处方(六十八)

处方1、金沸草散处方旋覆花(去梗)、麻黄(去节)、前胡(去芦),各三两。荆芥穗四两,甘草(炒)、半夏(汤洗七次.姜汁浸)、赤芍药,各一两。炮制上为粗末。功能主治治风化痰,除头目昏痛,颈项强急,往来寒热

含有附子的处方(六十八)

处方1、加味理中汤处方甘草、干姜、白术、条参、肉桂、附子各等分,秦艽1钱半,腹皮1钱半,钩藤1钱半,川羌1钱半,怀膝1钱,虎骨3钱。功能主治酒伤,四肢厥冷,痪瘫不仁,口不作渴,冷汗如雨等。用法用量生姜

含有川芎的处方(六十八)

处方1、调中汤处方当归、肉桂(去粗皮)、川芎、白芍药、附子(炮)、良姜,各一两;甘草(炙)半两。炮制上为散。功能主治治产后肠胃虚怯,寒邪所侵,及未满月,饮冷当风,乘虚袭留于肓膜,散于腹胁,腹痛作阵,或

含有黄芩的处方(六十八)

处方1、黄芩汤别名黄芩芍药汤(《痘疹世医心法》卷十一)。处方黄芩6克芍药6克甘草6克大枣12枚功能主治清热止利,和中止痛。治伤寒,太阳与少阳合病,身热口苦,腹痛下利。用法用量以水1升,煮取600毫升,

含有当归的处方(六十八)

处方1、赤石脂散处方赤石脂1两(研),龙骨1两(研),地榆1两,黄连(去须)1两,厚朴3分(去粗皮,生姜汁涂炙2遍),人参3分,当归半两(锉,焙),干姜(炮裂)半两。制法上为散。功能主治小儿下痢脓血,

含有白术的处方(六十八)

处方1、加味治中汤处方青皮(炒)3钱,诃子5钱,干姜(炒)5钱,白术(土炒)5钱,茯苓5钱,人参3钱,砂仁3钱,半夏2钱,甘草1钱。功能主治疮疡溃后,泄泻不止。用法用量上作6服。加生姜5片,水煎服。摘

含有黄芦木的处方(六十八)

处方1、黄连清心汤处方黄连半两加【凉膈散】大黄(二钱),连翘(四钱),黄芩、薄荷、山栀子、朴硝、甘草,各一钱。功能主治火证通治。用法用量上作一服,水二钟,入蜜一匙,竹叶十片,煎至三五沸,去滓,温服,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