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地黄的处方(十八)

Posted 处方

篇首语:年轻不是用来放纵的理由而是奋斗的资本!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含有地黄的处方(十八)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处方1、固本丸

处方熟地黄1两,生地1两,菟丝子1两,当归8钱,五味子8钱,甘杞8钱,麦门冬(去心)7钱,牛膝7钱,天门冬7钱,茯神5钱,地骨皮5钱,远志4钱。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补精益目,久服延寿。主禀受天真虚弱,肝肾二经不足,以致痘后两目清白,瞳神或开大,外无翳障,只艰于视者。

用法用量每服20-30丸,空心谈盐汤送下;每晚茶、酒任下。可以久服。

摘录《审视瑶函》卷四

处方2、鹿茸大补汤

处方人参1两,北五味子1两,当归1两,白术1两,白茯苓1两,熟地黄(洗)1两,白芍药1两,黄耆(炙)1两,甘草(炙)1两,阿胶(炒酥)1两,续断(洗)1两,半夏(制)1两,山药(炮)1两,石斛1两,酸枣仁(浸,去皮,焙)1两,柏子仁(略炒)1两,远志(酒浸取肉,焙)3分,川白姜(生)3分,辣桂半两,鹿茸2两(去皮毛,酥炙黄)。

制法上细锉。

功能主治补虚损,益气血。

用法用量本方改为丸剂,名“鹿茸大补丸”(见《医统》)。

摘录《直指》卷九

处方3、韭子丸

处方韭子(微炒)1两,巴戟天(去心)1两,桑螵蛸(锉,炒)1两,菟丝子(酒浸,别捣)1两,牛膝(酒浸,焙)1两,牡蛎(左顾者,火煅)1两,熟干地黄1两,干姜(炮)半两。

制法上为末,醋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秘精,补肾元,强志,解虚烦。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空心盐汤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八五

处方4、胡麻散

处方胡麻子8两,白茯苓(去黑皮)8两,生干地黄(焙)8两,天门冬(去心,焙)8两。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益寿延年,去客热。

用法用量每服方寸匕,食后温水调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九八

处方5、活命饮

别名活命丹

处方当归、独活、杜仲、秦艽、细辛、白茯苓、桑寄生、上肉桂、熟地黄、北防风、川芎、黄耆、甘草、人参。

功能主治麻出即收,忽尔作毒,毒将出或毒出后。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麻科活人》卷四

处方6、鹿茸大补汤

处方鹿茸(制)2两,黄耆(蜜炙)2两,当归(酒浸)2两,白茯苓(去皮)2两,苁蓉(酒浸)2两,杜仲(炒去丝)2两,人参1两半,白芍药1两半,肉桂1两半,石斛(酒浸,蒸,焙)1两半,附子(炮)1两半,五味子1两半,半夏1两半,白术(煨)1两半,甘草半两,熟干地黄(酒蒸,焙)3两。

功能主治男子、妇人诸虚不足,产后血气耗伤,一切虚损。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4钱,加生姜3片,大枣1个,水1盏,煎7分,空心热服。

摘录《局方》卷五(淳祜新添方)

处方7、调胃散

处方大黄(锉,炒)1两,当归(切,焙)1两,麦门冬(去心焙)1两,桃仁(去皮尖双仁,麸炒)1两,生干地黄(焙)1两,菖蒲(锉)1两,鳖甲(醋炙,去裙襕)1两,柴胡(去苗)1两,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透)3分,秦艽(去苗土)3分,黄连(去须)3分,桂(去粗皮)半两,吴茱萸(汤洗去涎,焙干炒)半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产后大便秘涩不通。

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空心、食前以温水调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六五

处方8、黄耆丸

处方黄耆1两半(锉),龙骨1两,当归1两(锉,微炒),桑寄生1两,鹿茸1两(去毛,涂酥,炙令黄),地榆1两(锉),干姜3分(炮裂,锉),木香1两,代赭1两,白石脂1两,赤石脂1两,人参1两(去芦头),艾叶1两(微炒),芎䓖1两,卷柏1两半(微炙),诃黎勒皮1两,熟干地黄1两半。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妇人腑脏冷热相攻,心腹绞(疒丂)痛,腰间时疼,赤白带下,面色萎黄,四肢羸乏。

用法用量每服30丸,食前以暖酒送下。

摘录《圣惠》卷七十三

处方9、大通散

处方甘遂(麸炒)1分,生干地黄1两(与甘遂一处同捣,焙干),槟榔(锉)2枚,麦糵(微炒)半两,铅白霜(研)1分。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伤寒结胸,及疮疹后毒气攻心,咳嗽喘急。

用法用量看虚实,用龙脑、浆水调下半钱匕。

摘录《圣济总录》卷二十二

处方10、黄耆汤

别名神效黄耆汤

处方黄耆1两(细锉),麦门冬(去心,焙)1两,熟干地黄3分(焙),人参3分,甘草(炙,锉)3分,白茯苓半两(去黑皮),当归半两(锉,焙),芍药半两,芎䓖半两,桂半两(去粗皮),远志(去心)半两(一方有五味子)。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去脓汁,理虚劳,内补。主发背已溃者。痈毒内虚,毒不起化,及溃后诸虚,不能收口。

用法用量神效黄耆汤(《疡科心得集》卷上)。

摘录《普济方》卷二八九

处方11、盖子澄眼药方

处方多年燕子窝(捣罗为细末),皂角30梃,熟地黄1两,当归1两,仙灵脾1两半,硼砂2两,生地黄2两半,细辛1两半,白盐半斤,木鳖子18个,川楝子1两,青盐2两,威灵仙1两,香白芷1两,藿香叶1两,酸榴皮1两,川百药煎1两半,黑牵牛1两,川芎1两,核桃仁18个,酒醋(糠醋)3升。

制法先将燕子窝用井花水调,如胡桃大。

功能主治明目健身。主头风。

用法用量白纱帕子包于眼上熨之,如有泥,用井花水洗。上药拌匀,先将青盐、硼砂与醋浸3昼夜,每日翻1次,将上面药转在下面,用石拍压实醋,候日满取出诸药不用,只将皂角用桑柴熟火焙干,皂角再逐梃于所浸下醋内蘸淹,于火上焙干,又蘸醋再焙至醋尽为度。其角焙及6分干焦熟便碾为细末。每日2-3次,擦牙1个月,只可用1两以下,先擦时少用,逐旋加药。如有津液咽之为妙,擦毕漱津数口愈;每两药末,用麝香100文足,多愈妙。

摘录《鸡峰》卷二十一

处方12、黄耆散

处方黄耆(蜜炙)、牛黄、人参、天麻蝎(炒)、杏仁(炒)、白茯苓、川当归、生地黄(洗)、熟干地黄(洗)各等分。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肾疳腐根候。

用法用量每服小者半钱匕,煎天门冬熟水调服;麦门冬亦得。

摘录《活幼口议》卷十八

处方13、虎骨丸

处方虎胫骨3两(涂酥,炙黄色),川芎1两半,熟干地黄(洗,焙)1两半,防风(去芦头)1两半,羌活(去芦头)1两半,当归(洗,焙)1两半,附子(炮,去皮脐)1两半,萆薢1两半,金毛狗脊(去毛)1两半,川乌头(炮,去皮脐尖)1两半,羚羊角屑1两半,白蒺藜(炒,去刺)1两半,天麻(去苗)1两半,白术1两半,杜仲(去粗皮,细锉,姜汁制,炒干)1两半,黄耆(蜜炙)1两半。

制法上细锉,如麻豆大,酒浸,春5、夏3、秋7、冬10日,取出焙干,为细末,以浸药酒,打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瘫缓诸风,及风寒湿痹,脚膝缓弱,骨节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30丸,食前温酒送下。

摘录《杨氏家藏方》卷一

处方14、大紫菀丸

处方紫菀茸半两,吴茱萸(汤洗7次,焙)半两,菖蒲半两,厚朴(姜制)半两,柴胡茸半两,桔梗半两,皂角(去皮子,炒黄)半两,茯苓(去皮)半两,官桂半两,干姜(炮)半两,黄连(净)半两,槟榔半两,蜀椒(去目并闭口者,炒)半两,巴豆霜半两,人参半两,羌活半两,苁蓉(酒浸,焙)半两,川大黄半两,当归(切,焙)半两,陈皮(去白)半两,防风半两,麦门冬(去心,焙)半两,熟地黄(焙)半两,汉防己半两,车前子(炒)半两,白术半两,鳖甲(去裙襕,醋炙)半两,川乌头(炮,去皮)2两半。

制法上为细末,入巴豆霜匀,炼蜜为剂,捣千下,油单裹旋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诸风偏枯,风痫暗风;五癞大风,眉发退落,肢体顽痹;五噎五膈,九种心痛,八种痞闷;五邪失心,或歌或哭,如鬼所使;积癖气块,黄疸水肿;妇人经病,脐腹痛;疟疾连年不愈,一切风痹,不知痛痒。

用法用量每服3丸,温酒送下;米饮亦得。

摘录《医方类聚》卷二十四引《施圆端效方》

处方15、鹿茸丸

处方鹿茸2两(去毛,涂酥炙微黄),人参3分(去芦头),泽泻5分,赤石腊3分,石斛3分(去根,锉),熟干地黄2两,麦门冬1两半(去心,焙),白茯苓2分,萆薢3分(锉),白芍药3分,甘草1分(炙微赤,锉),黄耆3分(锉),桑螵蛸半两(微炒),子芩半两,龙骨3分,桂心半两,牡蛎1两(烧为粉)。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消肾。气虚羸瘦,四肢无力,小便色白,滑数不禁,不思饮食,心神虚烦。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空心及晚食前以清粥饮送下。

摘录《圣惠》卷五十三

处方16、黄耆丸

处方黄耆1两(锉),白芍药2分,当归1两(锉,微炒),桂心3分,柏子仁3分,续断2分,芎䓖2分,五味子半两,熟干地黄半两,牛膝3分(去苗),白术半两,枳壳3分(麸炒微黄,去瓤),肉苁蓉3分(酒洗,去皱皮,炙干),鳖甲1两(涂醋,炙令黄,去裙襕),沉香3分。

制法上为散,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产后蓐劳。寒热进退,头痛目眩,百节酸疼,气力羸弱。

用法用量每服30丸,食前以粥饮送下。

摘录《圣惠》卷八十

处方17、黄耆四物汤

处方人参、黄耆、白术、茯苓、芍药、甘草、生姜、当归、地黄、川芎。

功能主治痈疽。

用法用量多加金银花,水煎服。

摘录《医学纲目》卷十八引海藏方

处方18、黄耆散

处方黄耆1两(锉),地骨皮1两,赤茯苓1两,麦门冬1两(去心),人参3分(去芦头),赤芍药1两,生干地黄1两,柴胡1两半(去苗),黄芩3分,当归3分,甘草1分(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妇人热劳羸瘦,四肢烦疼,口干心躁,不欲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4钱,用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七十

处方19、大补调经汤

处方当归2钱,熟地黄2钱,白芍药2钱,川芎2钱,香附(制)1钱,白术1钱,茯苓1钱,黄耆(蜜炒)1钱,阿胶1钱,人参5分,砂仁5分,吴茱萸(炒)5分,陈皮5分,小茴香5分,玄胡5分,肉桂3分,炙草3分。

功能主治妇人气血虚损,血海虚寒,经水不调;或心腹作痛,带下淋沥,面黄肢瘦,头眩肌羸。

用法用量加生姜、大枣,水煎服。

摘录《简明医彀》卷七

处方20、莲子草膏

别名莲子膏

处方莲子草汁2升,松叶4两,青桐白皮4两,枣根白皮3两,防风2两,芎藭2两,白芷2两,辛夷仁2两,藁本2两,沉香2两,秦艽2两,商陆根2两,犀角屑2两,青竹皮2两,细辛2两,杜若2两,蔓荆子2两,零陵香1两,甘松香1两,白术1两,天雄1两,柏白皮1两,枫香1两,生地黄汁5升,生麻油4升,猪鬃脂1升,马鬐膏1升,熊脂2升,蔓荆子油1升。

制法上细切,以莲子草汁并生地黄汁浸药再宿;如无莲子草汁,如地黄汁5小升浸药,于微火上纳油脂等和煎九上九下,以白芷色黄膏成,布绞去滓。

功能主治长发令黑。主头风、白屑。

用法用量莲子膏(《普济方》卷四十八)。方中枣根白皮、青竹皮、蔓荆子,《圣惠》作桑根白皮、青竹茹、牡荆子。本方加升麻一两,名“旱莲膏”(见《圣济总录》)。

摘录《外台》卷三十二引《崔氏方》

处方21、凉血明目汤

处方熟地黄1钱5分,羌活6分,防风6分,甘菊花5分,山栀子(炒)5分,谷精草5分,柴胡5分,木贼4分,甘草3分,川芎1钱,当归1钱,白芍8分。

功能主治凉血明目。主眼久昏疼,或视物不清,恶日羞明。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水煎熟,食前温服。有泪,加川椒(炒)10粒;红热,加黄连(酒浸)5分,龙胆草(酒浸)3分。

摘录《杏苑》卷六

处方22、鹿角胶散

处方鹿角胶1两(捣碎,炒令黄燥),白芍药1两,生干地黄2两,羚羊角屑1两,柏叶1两,黄耆1两,刺蓟1两。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虚劳,内伤寒热,吐血。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入竹茹1分,煎至6分,去滓,入砂糖如枣大,更煎2-3沸,不拘时候温服。

摘录《圣惠》卷二十七

处方23、肺痈黄耆散

别名桔梗汤

处方黄耆1两,天门冬1两,川大黄1两,紫苏叶1两,赤茯苓1两,桑白皮1两,生干地黄1两,杏仁3钱,蒺藜3钱,枳壳3钱,当归半两,甘草半两,加贝母、薏苡仁。

功能主治肺痈。心胸气壅,咳嗽脓血,肩背烦闷,小便赤黄,大便多涩,不进饮食。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加生姜3片,水煎,温服。

摘录《仙传外科集验方》卷五

处方24、鹿血丸

处方黄柏(去皮,盐酒炒)2两,知母(去毛,酒炒)2两,山茱萸(去核)2两,枸杞子2两5钱,天门冬(去心)2两5钱,麦门冬(去心)2两7钱,熟地黄(酒洗)2两,生地黄(酒洗)2两5钱,人参2两,龟版(酥炙)3两,白茯苓(去皮)2两,川萆薢2两,山药2两5钱,五味子(去梗)1两3钱,当归身(酒洗)2两5钱,泽泻(去毛)1两2钱,牡丹皮1两,牛膝(去芦,酒洗)2两。

制法上为细末,即杀鹿取血,加酒2-3盏,入药末内,和成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虚损。

用法用量每服90丸,渐加至100-150丸,空心用滚水送下。

摘录《摄生众妙方》卷二

处方25、柴胡清肝散

别名柴胡清肝饮

处方柴胡1钱,黄芩(炒)1钱,黄连(炒)7分,山栀(炒)7分,当归1钱,川芎6分,生地黄1钱,牡丹皮1钱,升麻8分,甘草3分。

功能主治肝气郁结,风热外侵,颈项结核,肿痛不消,或有寒热;肝热犯脾,口唇肿裂;妇人肝火内盛,月经光期而量多者。

用法用量柴胡清肝饮(《证治汇补》卷四)。脾胃弱,去芩、连,加芩、术。

摘录《明医杂着》卷六

处方26、柏子仁丸

处方柏子仁3合,干漆3分(捣碎,炒令烟出),鳖甲1两半(涂醋炙令黄,去裙襕),当归3分(锉碎,微炒),紫石英3分(细研,水飞过),白术3分,肉苁蓉3分(酒浸1宿,刮去皱皮,炙干),干姜3分(炮裂,锉),桂心3分,牛膝3分(去苗),赤芍药3分,附子3分(炮裂,去皮脐),芎䓖3分,木香3分,熟干地黄3分,桃仁3分(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琥珀3分,麝香半两(细锉)。

制法上为末,入麝香研匀,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妇人冷劳气,腹胁疼痛,不思饮食,四肢少力,渐加羸瘦。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心及晚食前以温酒送下。

摘录《圣惠》卷七十

处方27、海桐皮丸

处方海桐皮1两(锉),桂心1两,牛膝1两(去苗),杜仲1两(去粗皮,炙微黄,锉),石斛1两(去根节),熟干地黄1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妇人腰脚风冷疼痛,行立无力。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心、及晚食前以温酒送下。

摘录《圣惠》卷七十一

处方28、菊花酒

处方菊花8两,五加皮8两,甘草4两,生地黄1斤(切),秦艽4两(去苗),枸杞根8两,白术8两。

制法上药捣令碎,以水3硕,煮至1硕,以槽床压取汁,用糯米1硕炊熟,细曲1斤捣碎,拌和令匀,入于瓮中,密封21日。

功能主治补虚损不足。主八风十二痹。

用法用量取饮任性,不得过醉。

摘录《圣惠》卷九十五

处方29、草还丹

处方补骨脂、熟地黄、远志、地骨皮、牛膝、石菖蒲各等分。

制法上为末,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延年益寿,耐寒暑。主虚劳白浊。

用法用量每服30-50丸,空心、日午温酒送下。盐汤、熟水亦可。服之100日,百病除;200百日,精髓满,视听倍常,神聪气爽,瘟疫不侵;服300日,步骤轻健,鬓须如漆,返老还童。

摘录《永乐大典》卷—一六二○引《易简方》

处方30、凉血益气汤

处方人参1钱,黄耆1钱,生地黄8分,川芎8分,升麻5分,条黄芩5分,枳壳5分,槐角5分,当归8分,黄连3分。

功能主治凉血益气。主气血虚而痔疾疼痛。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水煎熟,空心服。

摘录《杏苑》卷八

处方31、凉血地黄汤

处方犀角(乳汁磨,临服入药内;或挫末煎)4分,生地黄(酒洗)1钱,牡丹皮2钱,赤芍7分,黄连(酒炒)1钱,黄芩(酒炒)1钱,黄柏(酒炒)5分,知母1钱,玄参1钱,天门冬(去心)1钱,扁柏叶3钱,茅根2钱。

功能主治虚火妄动,血热妄行,吐血、衄血、溺血、便血。

用法用量上锉。水煎,入10汁饮同服。吐血成块,加大黄1钱,桃仁10个(去皮尖,研如泥);衄血,加栀子、沙参、玄参;溺血,加木瓜、牛膝、条芩、荆穗、地榆,倍知、柏;便血,加黄连、槐花、地榆、荆穗、乌梅;善酒者,加葛根、天花粉。

摘录《寿世保元》卷四

处方32、大远志丸

别名远志丸

处方远志3两,甘草3两,茯苓3两,麦门冬3两,人参3两,当归3两,白术3两,泽泻3两,独活3两,菖蒲3两,薯蓣2两,阿胶2两,干姜4两,干地黄5两,桂心3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大豆大。

功能主治内补伤损,益气,安定心神。主产后心虚不足,心下虚悸,志意不安,恍恍惚惚,腹中拘急痛,夜卧不安,胸中吸吸少气。

用法用量远志丸(《圣济总录》卷一六○)。若太虚,身体冷,少津液,加钟乳3两为善。

摘录《千金》卷三

处方33、凉血宽肠汤

处方当归1钱,生地黄1钱,黄芩1钱,黄柏7分,枳壳8分,荆芥5分,甘草5分,防风6分,桃仁7枚,大黄5分(看虚实用)。

功能主治痔肿疼痛,大便燥结。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水煎熟,空心温服。

摘录《杏苑》卷八

处方34、羚羊角散

处方羚羊角屑1两,羌活1两,牛膝1两(去苗),海桐皮3分(锉),酸枣仁1两(微炒),赤芍药3分,赤茯苓1两,防风3分(去芦头),虎胫骨2两(涂酥,炙微黄),生干地黄1两。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腰脚疼痛,筋脉挛急,不得屈伸,心神烦闷,少得睡卧。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食前温服。

摘录《圣惠》卷四十四

处方35、鸡苏丸

处方鸡苏叶(干者)1两,麦门冬(去心,焙)1两,桑根白皮(锉)1两,芎䓖1两,黄耆(炙,锉)1两,甘草(炙,锉)1两,生干地黄(切,焙)2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脑热肺壅,鼻渊多涕。

用法用量每服20丸,食后、临卧人参汤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一六

处方36、黄耆汤

处方黄耆(锉)3分,甘草(炙,锉)半两,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2两,干姜(炮)3分,桂(去粗皮)1两,白术1两,熟干地黄(焙)1两,人参1两,白茯苓(去黑皮)1两,当归(切,焙)1两,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陈橘皮(汤浸,去白)1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脾胃气虚弱,四肢少力,肌体羸瘦,不欲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1盏半,加生姜3片,大枣2枚(擘破),同煎至8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四十六

处方37、凉血固真汤

处方当归身7分,川芎5分,白芍药7分,生地黄1钱,熟地黄1钱,条实黄芩(生用,细切)1钱2分,香附子(童便浸透)7分,续断5分,柴胡8分,丹参5分,白术7分,荆芥穗5分,黄柏(微炒)5分。

制法上锉1剂。

功能主治血分有热,月水频并,劳倦腰疼,手足烦热,头目昏眩,渐成崩漏。

用法用量用水1钟半,煎至7分,去滓,食前温服。

摘录《摄生众妙方》卷十

处方38、鹿角丸

处方鹿角屑10斤(熬令微黄),菟丝子1斤(酒浸1宿,别捣为末),远志1两(去心),肉苁蓉5两(酒浸1宿,刮去皴皮,炙干),天雄2两(炮裂,去皮脐),熟干地黄6两,五味子5两,杜仲1两(去粗皮,炙微黄,锉)。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五种腰痛,肾脏虚冷,颜容萎黄,形体消瘦,腰痛不可忍,虚惫无力。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腹以温酒送下,晚食前再服。

摘录《圣惠》卷四十四

处方39、羚羊角散

处方羚羊角、黄耆、生熟地黄、川芎、当归、芍药各等分。

功能主治一切脓泡、热疮及发背。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3钱,以水1盏半煎至8分,空心服。

摘录《朱氏集验方》卷十二

处方40、黄连散

处方黄连(去须)3分,黄芩(去黑心)1分,生干地黄(焙)1分,(庶虫)虫(炙,焙)1分,桂(去粗皮)半两,大黄(锉,炒)半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妇人漏下黄色。

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以温酒或米饮调下,1日2-3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五二

处方41、鹿茸丸

处方鹿茸(酒浸,炙黄)3分,桂(去粗皮)3分,石膏(碎)3分,熟干地黄(洗,焙)1两,续断1两,牛膝(酒浸1宿,锉,焙)1两,肉苁蓉(酒洗,切,焙)半两,干姜(炮)半两,杜仲(去粗皮,酥炙)2两,菟丝子(酒浸,别摘)1两,荆子1两,五味子(炒)1两,人参1两,巴戟天(去心)1两,远志(去心)1两,蛇床子(炒香)1两,石斛(去根及黑者)1两,枸杞子1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虚劳,两足疼冷,或时发热;由于行房失度,两目目(目巟)(目巟),四肢沉重,多卧少起。

用法用量每服15丸,渐加至20丸,空心、食前、夜卧时温酒送下;亦可为散,每服1钱匕,酒调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九十

处方42、济川煎

处方当归3钱,熟地黄2钱,牛膝2钱,乌药(炒)1钱,肉桂1钱,桃仁7粒(捣如泥)。

功能主治血结成瘕,寒气客于冲脉、任脉,则血涩不行,成瘕作痛,暂见停蓄而根盘未固者。

用法用量水2钟,煎8分,食前服。

摘录《叶氏女科》卷一

处方43、茯神散

处方茯神(去木)1钱,人参7钱半,黄耆7钱半,赤芍药7钱半,牛膝7钱半,琥珀(研)7钱半,龙齿(研)7钱半,生地黄1两半,桂心半两。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产后血邪,心神恍惚,言语失度。睡卧不安。

用法用量每服3钱,水煎服。

摘录《经放产宝·续编》

处方44、笼金汤

处方木香、生地黄、芍药、红花、当归、甘草、白芷、土木鳖、橘红、木通、桔梗、白术。

功能主治补血扶脾。主小儿跌磕伤损头面肢体未愈,而痘随出,谓之破瓮澄浆。

用法用量加生姜,大枣,水煎服。

摘录《准绳·幼科》卷四

处方45、金汁蜜

处方生地黄汁小半盏,白蜜小半盏,蒲黄半两。

制法上和匀,微暖过。

功能主治伤寒衄血,数日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半茶脚许,不拘时候。

摘录《卫生总微》卷七

处方46、大防风汤

处方防风(去芦)2两,白术2两,杜仲(去粗皮,炒令丝断)2两,川当归(洗)2两,熟干地黄(洗)2两,白芍药2两,黄耆(微炒)2两,羌活(去芦)1两,牛膝(去芦)1两,甘草(炒)1两,人参(去芦)1两,附子(炮,去皮脐)1两半,川芎1两半(抚芎不可用)。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祛风顺气,活血脉,壮筋骨,除寒湿,逐冷气。主患痢后脚痛痪弱,不能行履,名曰痢风;或两膝肿大痛,髀胫枯腊,但存皮骨,拘挛,不能屈伸,名曰鹤膝风。

用法用量每服5钱,水1盏半,加生姜7片,大枣1枚,同煎至8分,去滓,食前温服。

各家论述《医学正传》:此方用归、芎、芍药、熟地以补血,用参、耆、白术、甘草以补气,用羌活、防风散风湿以利关节,用牛膝、杜仲以补腰膝,用附子以行参、耆之气而走周身脉络。盖治气血两虚、挟风湿而成痿痹不能行者之圣药也、观其治痢后风可见矣。然可以治不足之痿弱,而不可以治有余之风痹也。

临床应用鹤膝风:善法寺僧如真师孙遂良,绍熙壬子年,患痢之后,足履痪弱,遂成鹤膝风,两膝肿大而痛,髀胫枯腊,但存皮骨而已,拘挛,不能屈伸,待人抱持而后能起,如此数月,分为废人。淮东赵德远参议之甥李二十七官人,惠以此方,服之气血流畅,肌肉渐生,遂能良行,不终剂平复如故,真奇方也!

摘录《百一》卷三

处方47、大补地黄丸

处方人参5钱,白术(蜜炙)5钱,当归5钱,茯苓3钱,熟地黄1两,杜仲(盐水炒)2钱,炮姜5分。

功能主治大补气血。主小产。

摘录《叶氏女科》卷二

处方48、茯神汤

处方茯神(去木)半两,酸枣仁(炒,去壳)半两,黄耆(去芦)半两,白芍药半两,五味子1两,柏子仁(炒)1两,桂心(不见火)1两,熟地黄(洗)1两,人参半两,甘草(炙)半两。

功能主治胆气虚冷,头痛目眩,心神恐畏,不能独处,胸中满闷。惊痫。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4钱,水1盏半,加生姜5片,煎至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济生》卷一

处方49、菊花散

处方甘菊花1两,旋覆花3分,生干地黄半两,羚羊角屑1两,海桐皮半两,秦艽半两(去苗),白附子半两(炮裂),防风3分(去芦头),蔓荆子3分,决明子半两,芎䓖半两。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坠睛。风毒牵瞳仁向下,眼带紧急,视物不明。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医方类聚》引作“甘菊花散”。

摘录《圣惠》卷三十三

处方50、栝楼散

处方栝楼1两半,枸杞根1两半,赤石脂1两半,茯苓1两半,天门冬2两半(去心),牛膝3两,干地黄3两,桂心1两,菊花1两,麦门冬(去心)1两,菖蒲1两,云母粉1两,泽泻1两,卷柏1两,山茱萸1两,远志(去心)1两,五加皮1两,杜仲(炙)1两,瞿麦1两,续断1两,石斛1两,黄连1两,柏仁1两,石韦(去毛)1两,忍冬1两,菟丝5分,车前子5分,蛇床子5分,巴戟天5分,钟乳(研)5分,薯蓣5分,甘草(炙)5分。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消渴。

用法用量每服方寸匕,酒送下,1日3-4次。亦可为丸,每服10丸,日3次。

摘录《千金翼》卷十九

处方51、鹿茸丸

处方鹿茸2两(去毛,涂酥炙微黄),补骨脂1两(微炒),牛膝1两(去苗),杜仲1两(去粗皮,炙微黄,锉),菟丝子1两半(酒浸3日,晒干,别捣为末),桂心3分,牡蛎粉3分,薯蓣1两,黄耆1两(锉,微炒),桑螵蛸1两(微炒),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泽泻3分,防风3分(去芦头),干姜3分(炮裂,锉),熟干地黄1两,远志3分(去心),肉苁蓉1两半(酒浸1日,刮去皴皮,炙干),龙骨3分。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虚劳,肾气乏弱,失精,腰膝无力,小便数。

用法用量每服30丸,食前以温酒送下。

摘录《圣惠》卷三十

处方52、保婴百补汤

处方当归、芍药、地黄、白术、人参、茯苓、山药、甘草。

功能主治调补气血,资养脾胃。主痘疹9日浆足,无他症。实热血热痘,8-9日无他症。

用法用量本方改为丸剂,各“保婴百补丸”(见《痘学真传》)。气虚证,加黄耆1钱,官桂少许;有兼证当审虚实随症加减。

各家论述《痘学真传》:归、地、芍药以养血,参、术、茯苓、山药、甘草以补气,而补气之药俱入太阴,虽云气血兼补,实归重于脾,补脾胃则诸脏皆补,故曰百补。

摘录《痘疹金镜录》卷四

处方53、茯苓汤

处方茯苓4两,干地黄4两,人参3两,桂3两,甘草2两,麦门冬1升(去心),半夏6两(洗去滑),生姜1斤。

功能主治惊忧怖迫逐,或惊恐失财,或激愤惆怅,致志气错越,心行违僻,不得安定者。

用法用量以水1斗,又杀乌鸡取血及肝心,煮3升,分4服,日3次,夜1次。其间少食无爽,作3剂愈。

摘录方出《肘后方》卷三,名见《圣济总录》卷十四

处方54、荜茇汤

处方荜茇、生地黄、当归尾、荆芥穗、白芷、桑白皮(炒)、蜂房(炒)、赤芍药、姜黄、细辛、藁本、甘草各等分。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齿痛。

用法用量每用3钱,井水煎,漱。

摘录《医统》卷六十四

处方55、大防风汤

处方防风18铢,当归18铢,麻黄18铢,白术18铢,甘草18铢,黄芩30铢,茯苓1两,干地黄1两,附子1两,山茱萸1两。

功能主治中风,发热无汗,肢节烦,腹急痛,大小便不利。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以水9升,煮取2升半,1服7合。大小便不利,纳大黄、人参各18铢,大枣30枚,生姜3两,煮取3升,分3服。《深师》加天门冬1两。

各家论述《千金方衍义》:中风外有六经形证,故用麻黄、防风;内有便溺阻隔,故用地黄、当归;肾主二便,大小便不利多属肾虚风燥,故用术、附为主,加茯苓、甘草,则真武汤中之二也;山茱萸,《本经》治心下邪气,温中逐寒湿痹,去三虫,佐地黄则有酸收肝肾虚风之功;黄芩,《本经》治诸热、黄疸,逐水,下血闭,佐麻黄则有解散肌表风热之用。

摘录《千金》卷八

处方56、接骨丹

处方骨碎补(去毛)1斤,败姜1斤,生地黄(去土,洗净)1斤,蒲黄半斤,白面2斤。

制法上为细末,拌匀。

功能主治逐湿气,定痛疼肿疾。主湿气。

用法用量用来年好米醋熬热调药,敷于痛处;如药冷再用热醋调敷,如此7次,用绵包之。此1料分7服,7日用之。

摘录《瑞竹堂方》卷二

处方57、大秦艽汤

别名秦艽汤

处方秦艽3两,甘草2两,川芎2两,当归2两,白芍药2两,细辛半两,川羌活1两,防风1两,黄芩1两,石膏2两,吴白芷1两,白术1两,生地黄1两,熟地黄1两,白茯苓1两,川独活2两。

制法上锉。

功能主治养血荣筋。主血弱不能养筋,风邪初中经络,手足不能运动,舌强不能言语;或半身不遂,口眼歪斜。中风,外无六经之形证,内无便溺之阻格,知血弱不能养筋,故手足不能运动,舌强不能言语。阴虚不能养筋,筋燥而手足不能运动,指爪干燥,属风热甚者。歪斜偏废。

用法用量秦艽汤(《校注妇人良方》卷三)。如遇天阴,加生姜7-8片煎;如心下痞,每两加枳实1钱同煎。

各家论述1.《医学正传》:此方用归、芎、芍药、生、熟地黄,以补血养筋,甚得体。既曰外无六经之形证,但当少用羌活、秦艽,引用以利关节。其防风、独活、细辛、白芷、石膏等药,恐太燥而耗血。虽用此,川芎只可六分之一,尤宜加竹沥,姜汁同剂最好,达者详之。2.《明医指掌》:中风,虚邪也。许学士云:留而不去,其病则实。故用祛风养血之剂。以秦艽为君者,攻一身之风也;以石膏为臣者,去胸中之火也;羌活散太阳百节之风疼;防风为诸风药中之军卒;三阳数变之风邪,责之细辛;三阴内淫之风湿,责之苓、术;去厥阴经之风,则有川芎;去阳明经之风,则有白芷;风热干乎气,清以黄芩;风热干乎血,凉以生地;独活疗风湿在足少阴;甘草缓风邪上逆于肺;用归、芍、熟地者、所以养血于疏风之后,一以济风药之燥,一使手得血而能握,足得血而能步也。3.《医方论》:此方刘宗厚与喻嘉言俱谓其风药太多,不能养血益筋骨;各执一见。予谓方中四物咸备,不可谓无血药也。若中风初起,表邪重者,用之尚可取效,然石膏、细辛二味必须减去。

临床应用风湿热痹:杜某,右肩关节反复疼痛,活动不便,每逢阴雨天气症状加剧已八年。入院时体温36.5℃,右肩关节红、肿、痛、热,主、被动运动均障碍,舌质红,脉滑数,诊为风湿热痹痛,用大秦艽汤治疗。服药一剂,疼痛明显减轻;服药二剂,肿痛全消。随访一年,未见复发。

摘录《保命集》卷中

处方58、黄耆汤

处方黄耆2两(锉),茯神(去木)1两,麦门冬(去心,焙)1两,桂(去粗皮)1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焙)1两,当归(切,焙)1两,天门冬(去心,焙)1两,五味子1两,生干地黄(焙)1两,甘草(炙,锉)1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恚怒气逆,上而不下则伤肝,血菀胸中,使人薄厥,甚则呕血烦闷者。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1盏半,加生姜3片,大枣2枚(擘破),同煎至8分,去滓温服,空心顿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四十一

处方59、鹿髓煎

处方鹿髓半斤,蜜2两,酥2两,生地黄汁4合,杏仁3两(汤浸,去皮尖双仁,以酒1中盏,浸研取汁),桃仁3两(汤浸,去皮尖双仁,以酒半盏研取汁)。

功能主治虚劳伤中,脉绝筋急,肺痿咳嗽。

用法用量先以桃仁、杏仁、地黄等汁于银锅内,以慢火煎令减半,次下鹿髓、酥、蜜同煎如饧,每服1茶匙,食后含咽。

摘录《圣惠》卷二十七

处方60、拔毒膏

处方熟地黄1两(以新汲水浸透)。

制法捣烂。

功能主治婴儿眼肿痛。

用法用量贴两脚心,布裹住。

摘录《古今医鉴》卷十四

警告!本文使用信息聚合技术汇集而成,仅作学习、研究之用,切不可照本宣科、照猫画虎,身体有恙应尽早就医。本文资料绝大部分注明了出处,但不对信息的正确性负责,更不对使用本文信息导致的后果负责。

相关参考

含有地黄的处方(五十八)

处方1、益阴肾气丸处方泽泻茯苓各7.5克生地黄(酒洗,晒干)牡丹皮山莱萸当归梢(酒洗)五味子干山药柴胡各15克熟地黄60克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朱砂为衣。功能主治补肾明目。治肾水不足,神

含有地黄的处方(六十八)

处方1、紫菀汤处方紫菀(去苗、土)桑根白皮(炙,锉)桔梗(炒)续断各45克赤小豆27克甘草(炙,锉)五味子备30克生干地黄(酒洗,切,焙)75克制法上八味,粗捣筛。功能主治治虚劳骨燕咳嗽。用法用量每服

含有地黄的处方(三十八)

处方1、补益干漆丸处方干漆1两(捣碎,炒令烟出),续断1两,熟干地黄1两,牛膝1两半(去苗),桂心1两,山茱萸1两,泽泻1两,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杜仲1两半(去粗皮,炙微黄,锉),狗脊1两半,菟

含有干地黄的处方(二十八)

处方1、当归散处方当归(切,焙)3分,阿胶3分,蒲黄3分,熟干地黄(焙)3分,龙骨半两,芎䓖半两,牛角(角思??)(烧灰)半两。制法上为散。功能主治妊娠胎不安,卒下血不止。用法用量每服2

含有地黄的处方(四十八)

处方1、地黄丸处方生地黄(净洗,细切)1斗(以好酒1斗浸之,经1宿即出。干即入酒中浸,以酒尽力度,候干),干漆2两(捣碎,炒令烟出),肉苁蓉2两(酒浸1宿,刮去皱皮,炙干),蛇床子2两,菟丝子2两(酒

含有干地黄的处方(四十八)

处方1、当归散处方当归3分(锉,炒微黄),牡丹半两,牛膝半两(去苗),姜黄半两,川大黄1两(锉,微炒),虻虫1两(微炒黄,去翅足),生地黄3分,琥珀半两,川芒消1两,桃仁3分(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黄

含有鲜地黄的处方(十八)

处方1、乌须还少丹处方首生童子发120克(酒煮成膏)川乌何首乌草乌干漆辰砂针砂各45克川椒135克阳起石60克胡椒15克枸杞子90克生地黄90克(酒浸)柏子仁90克核桃仁90克(麸炒黄色)麝香0.9克

含有干地黄的处方(三十八)

处方1、黑虎膏处方当归1两,防风1两,大黄半两,赤芍药半两,黄芩半两,黄柏半两,生地黄半两,黄连半两,玄参半两,桔梗半两,官桂半两,白芷半两,木鳖子仁半两,杏仁半两,血竭半两,猪牙皂荚半两,没药半两,

含有白皮的处方(十八)

处方1、地黄散处方地黄1两,黄耆1两,阿胶(麸炒焦)1两,贝母1两,桑白皮1两,蒲黄1两,人参半两,天门冬(去心)半两,麦门冬(去心)半两,甘草(生用)半两,赤芍药半两,当归(炒)半两。制法上为散。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