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淡豆豉的处方(九)

Posted 处方

篇首语:真正有知识的人谦虚、谨慎;只有无知的人才冒昧、武断。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含有淡豆豉的处方(九)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处方1、白豆蔻散

处方枇杷叶(去毛.微炙)、白豆蔻(去皮)、陈皮(去白)、川芎、甘草(炙),各一分;干木瓜、人参、黄蓍,各半两。

炮制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治小儿脾胃不和,憎寒壮热,腹痛呕吐,不纳乳食。

用法用量三岁小儿每服一钱,水一小盏,生姜钱子三片,枣一枚,同煎至七分,去滓,温服,不计时候,量儿大小加减。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2、润体圆

处方防风(去芦及叉)一两半,白龙脑(别研)、乳香(别研如麻)、羚羊角末(别研如粉)、附子(炮.去皮、脐)、白僵蚕(微炒)、槟榔、肉豆蔻仁、沉香、蒺藜子(微炒)、丁香、蔓荆子(去白皮)、牛黄(别研如粉)、藿香叶、麻黄(去节、根)、生犀角末(别研)、雄黄(研飞)、麝香(研如粉)、木香、辰砂(研飞),各一两。茯苓(去皮)、白附子(炮)、羌活(去芦)、原蚕蛾(微炒)、人参(去芦)、肉桂(去粗皮)、川芎,各一两半。珍珠末(别研如粉)、独活(去芦),各三分。干蝎(微炒)、半夏(水煮三十沸.薄切焙干.生姜汁炒)、川乌头(炮.去皮、脐.捣碎.炒黄),各二两。白花蛇(酒浸炙.去皮.骨取肉)、天麻(去苗),各三两。琥珀(别研如粉)、腻粉(研)、白豆蔻仁,各半两。金箔(六十片为衣)。

炮制上为细末,入研药令匀,炼蜜搜和,圆如鸡头大。

功能主治治诸风手足不遂,神志昏愦,语言蹇涩,口眼僻,筋脉挛急,骨节烦疼,头旋眩运,恍惚不宁,健忘怔忪,痰涎壅滞,及皮肤顽厚,麻痹不仁。

用法用量每服一圆,细嚼,温酒下,荆芥茶下亦得。如破伤中风,脊强手搐,口噤发,即以热豆淋酒化破三圆,斡口开灌下,少时再服,汗出乃愈。若小儿惊风诸,每服半圆,薄荷汤化下,不拘时。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3、集香圆

处方白豆蔻仁、缩砂仁、木香(不见火)、姜黄,各四两。丁香(不见火)六两,香附子(炒.去毛)四两八钱,麝香(研)八钱,甘草十六两(内二两入药,十四两捣汁煎膏)。

炮制上件除研药,碾为细末,入麝香拌匀,用甘草膏搜和为圆,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一切气疾,胸膈痛闷,胁肋胀满,心腹疼痛,噫气吞酸,呕逆恶心,不思饮食,或因酒过伤,脾胃不和,并皆治之。常服宽中顺气,消宿酒,进饮食,磨积滞,去症块。

用法用量每服一、二圆,细嚼咽津,不拘时候。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4、调气散

处方白豆蔻 丁香 檀香 木香各6克 藿香 甘草(炙)各24克 砂仁12克

制法上药为末。

功能主治主气厥。

用法用量每服6克,入盐少许,沸汤调服。

摘录《丹溪心法》卷四

处方5、丁沉圆

处方甘草(炙)、青皮(去瓤.炒)、丁香、白豆蔻仁、沉香、木香、槟榔、肉豆蔻仁,各五两。白术(微炒)四十两,人参(去芦)、茯苓(去皮)、诃黎勒(煨取皮),各十两。肉桂(去粗皮)、干姜(炮裂),各二两半。麝香(别研)一两。

炮制上为细末,入麝香令匀,炼蜜和圆,如酸枣大。

功能主治治一切冷气攻心腹、胁肋,胀满刺痛,胸膈噎塞,痰逆恶心,噫气吞酸,不思饮食,胃中冷逆,呕吐不止,及翻胃隔气,宿食留饮,心痛霍乱;妇人血气心腹痛,并皆治之。

用法用量每服一圆,细嚼,炒生姜盐汤下,温酒亦得,空心食前服。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6、大神效活络丹

处方白花蛇(二两.酒浸.焙干)乌稍蛇(半两.酒浸.焙干)麻黄(二两.去节)细辛(一两.去土)全蝎(一两半.去毒 炒)两头尖(二两.酒浸)赤芍药(一两)贯芎(二两)防风(二两半)葛根(一两半)没药(一两.另研)血竭(七钱半.另研)朱砂(一两.另研)乌犀屑(半两)地龙(半两.去土)甘草(二两.去皮.炙)丁香(一两.去枝)白僵蚕(一两.炒)乳香(一两.另研)麝香(半两.另研)片脑(一钱半.另研)官桂(二两.去粗皮)草豆蔻(二两)川羌活(二两)虎胫骨(一两.酥炙)玄参(一两)牛黄(二钱半.另研)威灵仙(一两半.酒浸)天麻(二两)藿香(二两.去土)天竺黄(一两)败龟板(一两.炙)人参(一两)何首乌(二两)白芷(二两)乌药(一两)安息香(一两)青皮(一两)黑附子(一两.炮.去皮脐)香附(一两)白豆蔻(一两)骨碎补(一两)黄连(二两)茯苓(一两)黄芩(二两)白术(一两)熟地黄(二两)松香脂(半两)大黄(二两)当归(一两半)木香(二两)沉香(一两)金箔(为衣)

炮制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

功能主治治风湿诸痹,筋骨疼痛,清心明目,宽胸溢血,养气暖膝,腰臂疼痛,口眼歪斜,行步艰辛,筋脉拘挛,年四十已上。每服一丸,至老不生风疾,大有神效。

用法用量每服一丸,细嚼温酒茶清漱下,随证上下服之,头风擂茶下。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处方7、安息香圆

处方肉桂(去粗皮)二两半,诃子(炮.取皮)二两,阿魏(细干.白面少许搜和作饼子.炙令香熟)一分,茯苓(白底)、当归(汤洗.切片.焙干)、干姜(炮.去皮)、肉豆蔻(去壳)、川芎、丁香(皮)、缩砂仁、五味子(微炒)、巴戟(去心.面炒)、益智(子.去皮)、白豆蔻(去皮),各一两半。槟榔(炮)、荜澄茄、芍药、莪茂、三棱(炮)、安息香(酒半盏化.去砂.入蜜)、香附(去毛)、茴香(微炒),各一两半。胡椒、高良姜、木香、沉香、乳香(别干)、丁香,各一两。

炮制上件药,除安息香并一处杵,罗为细末,用蜜三十两,入安息香炼熟,剂上件药,杵一、二千下,圆如鸡头肉大。

功能主治治一切冷气,心腹疼痛,胸膈噎塞,胁肋膨胀,心下坚痞,腹中虚鸣,哕逆恶心,噫气吞酸,胃中冷逆,呕吐不止,宿饮不消,胸膈刺痛,时吐清水,不思饮食,并皆治之。

用法用量每服一圆,细嚼,温酒下,浓煎生姜汤下亦得,食前服。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8、千金化气汤

处方青皮 陈皮 枳壳(去瓤)香附 砂仁白豆蔻各30克 木香15克 丁香9克 半夏(姜制)草果 干姜各21克 槟榔45克 川芎 白芷 三棱(醋炒)莪术 延胡索各30克 小茴香15克 厚朴(姜汁炒)大腹皮 白芍各30克 甘草9克

功能主治治男子腹中气块疼痛。

用法用量上锉一剂。加生姜3片,水煎,半空腹服。

摘录《万病回春》卷三

处方9、丁香和胃丸

处方丁香 木香 沉香各15克 藿香叶 白茯苓(去皮)白豆菠仁 陈皮(去白)白术 人参各30克 半夏(姜制)90克

制法上药同为细末,生姜汁煮面糊和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温中和胃,止呕进食。主脾胃不和,中脘气痞,胸膈停痰,呕吐恶心,胁肋刺痛,饮食无味,肢体倦怠。

用法用量每服30~50丸,煎生姜汤送下,不拘时侯。

摘录《御药院方》卷三

处方10、豆蔻橘红散

处方丁香30克 木香30克 白豆蔻仁 人参(去芦头)白术 厚朴(生姜汁制)神曲(炒,)干姜(炮)半夏曲 陈橘皮(去白)甘草(炙)藿香叶(去土)各15克

制法上药研为细末。

功能主治温脾养胃,消食和中。主脾胃虚弱,食谷不消,泄泻,呕吐,腹胀。

用法用量每服9克,用水150毫升,加生姜3片,大枣1枚,同煎至105毫升。空腹时温服。

摘录《杨氏家藏方》卷六

处方11、橙香饼儿

处方新橙皮30克(焙,去白)沉香15克 白檀15克 缩砂15克 白豆蔻仁15克 荜澄茄9克 南硼砂9克(别研)龙脑6克(别研)麝香6克(别研)

制法上药研为细末,甘草膏和剂印饼。

功能主治宽中顺气,清利头目。主脘腹胀痛,食欲不振,头目昏眩。

用法用量每用1饼,徐徐噙化。

摘录《饮膳正要》卷二

处方12、五膈宽中散

别名宽中散(《世医得效方》卷三)。

处方白豆蔻(去皮)60克 甘草(炙)150克 木香90克 厚朴(去皮,生姜汁炙熟)500克 缩砂仁 丁香 青皮(去白)陈皮(去白)各120克 香附子(炒,去毛)500克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五膈。一曰忧膈,胸中气结,津液不通,饮食不下,羸瘦短气;二曰恚膈,心下实满,噫辄醋心,饮食不消,大小便不利;三曰气膈,胸胁逆满,噎塞不通,噫闻食臭;四曰寒膈,心腹胀满,咳嗽气逆,腹上苦冷,雷鸣绕脐痛,不能食肥;五曰热膈,五心中热,口中烂生疮,四肢烦重,唇口干燥,身体或热,腰背疼痛,胸痹引背,不能多食。

用法用量每服6克,人生姜2片,盐少许,沸汤点服,不计时。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三

处方13、半豆饮子

处方半夏 白豆蔻 苍术 干姜 藿香 陈皮 归尾 川芎 人参 白术 甘草 猪苓 砂仁 莲子

功能主治温中祛寒,健脾和胃。主治产后脏腑虚损,触冒风冷,阴阳不和,饮食失调,或冷或热,致成上吐下泻,肚腹疼痛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陈素庵妇科补解》卷五

处方14、撞关饮子

处方丁香(不见火)沉香(不见火)砂仁(去壳)白豆蔻(去壳)三棱(去毛,炮)香附(去毛)乌药以上各4.5克 甘草(炙)1.5克

功能主治治关格不通,气不升降,胀满。

用法用量上药作一服。用水400毫升煎至280毫升,空腹时温服。

摘录《奇效良方》卷四十一

处方15、白豆蔻汤

处方白豆蔻(去皮)诃黎勒(炮,去核)陈橘皮(汤浸,去白,焙炒)干姜(炮)各15克 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22克

制法上五味,粗捣筛。

功能主治肠胃受湿,濡泻无度,腹痛,饮食不化。

用法用量每服1-5克,切薤白3寸,用水220毫升,煎至160毫升,去滓,空腹时温服,一日二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七十四

处方16、白豆蔻散

别名白豆蔻汤(《圣济总录》卷一七五)。

处方白豆蔻7.5克(去皮)黄耆15克(锉)甘草7.5克(炙微赤,锉)干木瓜15克 陈橘皮7.5克(汤浸,去白、瓤,焙)芎藭7.5克 人参15克(去芦头)枇杷叶7.5克(拭去毛,炙微黄)

制法上药捣粗罗为散。

功能主治小儿脾胃气不和,憎寒壮热,不纳乳食。

用法用量每服3克,以水150毫升,入生姜少许,大枣1枚,煎至75毫升,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八十四

处方17、九味资生丸

别名资生丸(《霍乱论》卷四)

处方人参 白术各90克 茯苓45克 炙甘草15克 橘红 楂肉 真神曲各60克 川黄连 白豆蔻各10克

制法上药九味,为细末,炼白蜜捣丸,如弹子大。

功能主治健脾开胃,消食和中。治老人脾胃不和,食少体弱,脘腹胀闷,或恶心呕吐,或大便泄泻。

用法用量每食后细嚼二九,温开水送下。严寒时,用谈姜汤下。

摘录《张氏医通》卷十六

处方18、助胃膏

处方白豆蔻仁、肉豆蔻(煨)、丁香、人参、木香,各一两;白茯苓(去皮)、官桂(去粗皮)、白术、藿香(叶)、缩砂仁、甘草(炙),各二两;橘红(去白)、山药,各四两。

炮制上为细末,炼蜜和成膏。

功能主治治小儿胃气虚弱,乳食不进,腹胁胀满,肠鸣泄泻,或时夜啼,胎寒腹痛。

用法用量每服如鸡头实大一圆,量儿大小加减,米饮化下,不拘时候。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19、内固清心散

处方茯苓 朱砂 人参 玄明粉 白豆蔻 甘草 乳香 雄黄 冰片各3克 真豆粉60克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痈疽、发背、对口、疔疮,热甚焮痛,烦躁饮冷。有毒气内攻之势者。

用法用量每服4.5克,蜜汤调下,不拘时服。

摘录《外科正宗》卷一

处方20、达气养营汤

处方人参3克,黄连3克,当归身9克,白芍9克,川芎4.5克,木香3克,白豆蔻3克。

功能主治清肝泻火,活血调经。主肝胆火郁。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陆氏三世医验》卷五

处方21、沉香降气散

处方沉香 木香 丁香 藿香叶 人参(去芦头)甘草(炮)白术各30克 白檀60克 肉豆蔻 缩砂仁 桂花 槟榔 陈橘皮(去白)青皮(去白)白豆蔻 白茯苓(去皮)各15克 川姜(炮)枳实(炒)各60克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理气降逆,温中和胃。主三焦痞滞,气不宜畅,心腹疼痛,呕吐痰沫,胁肋膨胀,噫气吞酸;胃中虚冷,肠鸣绞痛,宿食不消,反胃吐食;及五膈五噎,心胸满闷,全不思食者。

用法用量每服6克,入盐少许,用水250毫升,同煎至175毫升,和滓温服,不拘时候,日进三服。

摘录《御药院方》卷四

处方22、加味四七汤

处方白茯苓(去皮)川厚朴(去皮,姜炒)苏梗 半夏(姜汁炒)广橘红 青皮 枳实 砂仁 南星(姜汁炒)神曲(炒)各3克 白豆蔻 槟榔 益智仁各1.5克

制法上锉一剂。

功能主治行气化痰。治气郁生痰,如有梅核,或如破絮,在咽喉之间,咯不出,咽不下,或中脘痞满,气不舒快,或痰涎壅盛,上气喘急;或因痰饮,恶心呕吐者。

用法用量加生姜5片,水煎,临卧服。

摘录《万病回春》卷五

处方23、保胎资生丸

别名资生丸(《先醒斋医学广笔记》卷二)。

处方人参(人乳浸,饭上蒸,烘干)90克 白术90克 白茯苓(研细末,水澄,蒸,晒干,入人乳再蒸,晒干)45克 广陈皮(去白,略蒸)60克 山楂肉(蒸)60克 甘草(去皮,蜜炙)15克 怀山药(切片,炒)45克 川黄连(如法炒七次)9克 薏苡仁(炒三次)45克 白扁豆(炒)45克 白豆蔻仁(不可见火)10.5克 藿香叶(不见火)15克 莲肉(去心,炒)45克 泽泻(切片,炒)10.5克 桔梗(米泔浸,去芦,蒸)15克 芡实粉(炒黄)45克 麦芽(炒,研磨,取净面)30克

制法上药共十七味,为细末,炼蜜丸,如弹子大,每丸重6克。

功能主治益气健脾固胎。主妊娠三月,阳明脉衰,胎无所养,而胎堕者。

用法用量用白开水或清米汤、橘皮汤、炒砂仁汤嚼化下。

注意忌桃、李、雀、蛤、生冷。

摘录《先醒斋医学广笔记》卷二

处方24、安中调气丸

处方广皮60克 半夏(姜制)30克 白茯神30克 白术(土炒)60克 枳实(麸炒)30克 苏子(炒)18克 川芎15克 当归(酒洗)15克 白芍药(盐、酒洗,炒)24克 木香3克 甘草(炙)9克 香附90克(长流水浸三日,洗净,炒黄色)神曲(炒)30克 黄连(姜汁浸,晒干,猪胆汁拌炒)30克 白豆蔻15克 萝卜子(炒)15克

制法上为细末,竹沥、姜汁打神曲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翻胃痰膈。

用法用量每服80丸,不拘时,白汤或清米汤送下。

摘录《古今医鉴》卷五

处方25、大沉香圆

处方天台乌药、白芷、甘松(洗.晒)、甘草,各二斤半。姜黄(去皮)、檀香、干姜(炮)、肉桂(去粗皮),各二十两。白豆蔻(去皮)十两,沉香二十两,香附子(去毛)五斤。

炮制上为末。炼蜜搜和,每一两作二十圆。

功能主治治一切冷气攻心腹刺痛,胸膈噎塞,呕吐痰水,噫气吞酸,口苦舌涩,不思饮食;膀胱、肾间冷气攻冲,腰背拘急,脐腹绞痛,手足逆冷,小便滑数。又治卒暴心痛,霍乱吐利,疝瘕气痛,妇人血气刺痛,并宜服之。

用法用量每服一圆,嚼破,炒生姜盐汤下。元气发动,炒茴香热酒下,空心、食前服。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26、调中沉香汤

处方麝香(研)半钱,沉香二两,生龙脑(研)一钱,甘草(炙)一分,木香、白豆蔻仁,各一两。

炮制上为细末、入研药匀。

功能主治调中顺气,除邪养正。治心腹暴痛,胸膈痞满,短气烦闷,痰逆恶心,食饮少味,肢体多倦。常服饮食增进,腑脏和平,肌肤光悦,颜色光润。

用法用量每服半钱,用沸汤点服,或入生姜一片、盐少许亦得。酒食后服之大妙。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27、嘉禾散

别名谷神散

处方枇杷叶(去毛.尽涂姜汁.炙令香熟为度)、薏苡仁(微炒)、白茯苓(去皮)、人参(去芦)、缩砂仁(去皮),各一两。大腹子(微炒)、随风子(如无.楝实.诃子亦得)、杜仲(去皮.用姜汁与酒合和涂.炙令香熟微焦)、石斛(细.酒拌.微炒)、藿香叶、木香、沉香、陈皮(去白),各三分。谷蘖(微炒)、槟榔(炒)、丁香、五味子(微炒)、白豆蔻(微炒.去皮)、青皮(去瓤)、桑白皮(微炒),各半两。白术(炒)二两,神僸曲(微炒)、半夏(汤洗七遍.生姜一分.切作片子.与半夏同捣烂.作饼炙黄),各一分。甘草(炙)一两半。

炮制上捣、罗为末。

功能主治治中满下虚,五噎五膈,脾胃不和,胸膈痞闷,胁肋胀满,心腹刺痛,不思饮食,或多痰逆,口苦舌酸,胸满短气,肢体怠惰,面色萎黄。如中焦虚痞,不任攻击,脏气虚寒,不受峻补,或因病气衰,食不复常,禀受怯弱,不能多食,尤宜服之。常服育神养气,和补脾胃,进美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二钱,水一盏,入生姜二片,肥枣三枚,同煎至七分,温服不计时候。及疗四时伤寒,能调治阴阳,使无变动,克日得安。如疗五噎,入干柿一枚同煎,十服见效。如疗膈气,吐逆羸困,入薤白三寸、枣五枚同煎。妇人亦可服。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28、回阳返本汤

处方人参3克 白术3克 干姜3克(炒)丁香2.4克 甘草3克 陈皮3克 半夏(制)3克 大附子(制)3克 茯苓2.4克 神曲(炒)1.8克 白豆蔻2.4克 沉香15克

制法上药锉碎。

功能主治治急阴证,手足冷,指甲青,小腹疼痛,外肾挛缩。

用法用量加生姜3片,大枣2枚,盐少许,水煎服。

摘录《古今医鉴》卷七

处方29、固肠丸

处方龙骨 附子 枯矾 诃子各60克 良姜 赤石脂各45克 丁香30克 木香15克 白豆蔻 砂仁各18克

制法上药为末,醋糊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脾胃虚弱,脏腑停寒,脐腹疠痛,下利滑数,肌肉消瘦,饮食不下。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粟米饮下。

摘录《医学入门》卷七

处方30、匀气散

处方丁香、檀香、木香、白豆蔻仁,各二两。藿香叶、甘草,各八两。缩砂仁四两。

炮制上为末。

功能主治治气滞不匀,胸膈虚痞,宿冷不消,心腹刺痛。除胀满噎塞,止呕吐恶心。常服调顺脾胃,进美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一钱,入盐末一字,用沸汤点服,不计时候。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31、大七香丸

处方木香 丁香 檀香 甘松 丁皮 橘皮砂仁 白豆蔻 三棱 莪术(醋煮)各120克 大茴香75克

制法上药为末。米糊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主饮食停滞,中脘气郁,水谷不分,致患泄泻肠鸣,胸膈痞闷,腹急而痛,泻则腹下须臾又急,或腹急气塞而不痛者。

用法用量每服30丸,姜汤送下。

摘录《秘传证治要诀类方》卷四

处方32、五膈宽中散

处方白豆蔻(去皮)二两,甘草(炙)五两,木香三两,厚朴(去皮.生姜汁炙熟)一斤,缩砂仁、丁香、青皮(去白)、陈皮(去白),各四两。香附子(炒去毛)十六两。

炮制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因忧恚、寒热,动气伤神,致阴阳不和,腑脏生病,结于胸膈之间,遂成五膈之病。一曰忧膈,胸中气结,津液不通,饮食不下,羸瘦短气;二曰恚膈,心下实满,噫辄醋心,饮食不消,大小便不利;三曰气膈,胸胁逆满,噎塞不通,噫闻食臭;四曰寒膈,心腹胀满,咳嗽气逆,腹上苦冷雷鸣,绕脐痛,不能食肥;五曰热膈,五心中热,口中烂生疮,四肢烦重,唇口干燥,身体或热,腰背疼痛,胸痹引背,不能多食。及一切气疾,并皆治之。

用法用量每服二钱,入生姜二片,盐少许,沸汤点服,不计时。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33、炒姜丸

处方干姜(炮)桂(去粗皮)木香 沉香 当归(切,焙)甘草(炙)白豆蔻(去皮)白茯苓(去黑皮)青橘皮(汤浸,去白,焙)各15克 芍药(锉)30克 干木瓜 姜黄各15克

制法上药捣罗为末,汤浸蒸饼为丸,如小弹子大。

功能主治主妊娠两胁胀闷,腹中疼痛,呕逆,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1丸,空腹时细嚼,温酒下。

摘录《普济方》卷三三八

处方34、香砂宽中汤

处方木香(临服时磨水入药15~20毫升)白术 陈皮 香附各4.5克 白豆蔻(去壳)砂仁 青皮 槟榔 半夏曲 茯苓各3克 厚朴(姜制)4克 甘草0.9克

功能主治治气滞胸痞,反胃噎塞,或胃寒作痛。

用法用量用水400毫升,加生姜3片,煎至300毫升,入蜜1匙,食前服。

摘录《证治准绳·类方》卷三引《医学统旨》

处方35、进食四物汤

处方白芍(酒炒)3克 川芎2.1克 香附3克 砂仁2.4克 陈皮2.4克 枳实(麸炒)2.1克 槟榔2.1克 乌药2.1克 青皮(去瓤)2.1克 莲肉2.1克 白豆蔻(去壳)青木香各1.5克

制法上药锉末。

功能主治健脾理气。治脾气不和,胸中饱闷。

用法用量加生姜3片,水煎,温服。

摘录《鲁府禁方》卷三

处方36、丁沉丸

处方甘草(炙)蔼 青皮(去瓤,锉,炒)丁香 白豆蔻仁 沉香 木香 槟榔 肉豆寇仁各150克 白术(锉,微炒)1.2干克 人参(去芦)茯苓(去皮)诃藜勒(胃,取皮)各300克 肉桂(去粗皮)口 干姜(炮裂)各75克 麝香(别研)30克

制法上药为细末,入香麝令匀,炼蜜和丸,如酸枣大。

功能主治主脾胃寒气上逆心腹,胁肋胀满刺痛,胸膈噎塞,痰逆恶心,噫气吞酸,不思饮食,呕吐不止,及翻胃膈气,宿食留饮,心痛霍乱,妇人血气心腹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1丸,细嚼,炒生姜、盐汤送下;温酒亦可,空腹时服。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三

处方37、木香调气散

别名木香调气饮(《杂病源流犀烛》卷五)。

处方白豆蔻 丁香 檀香 木香各60克 藿香 炙甘草各240克 砂仁120克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寒湿气滞,脘腹胀痛,饮食减少,大便不实。

用法用量每服6克,加盐少许,沸汤点服。

摘录《医宗必读》卷六

处方38、甘露膏

别名兰香饮子(《兰室秘藏》卷上)。

处方半夏0.6克(汤洗)熟甘草 白豆蔻仁 人参 兰香 升麻 连翘 桔梗各1.5克 生甘草 防风各3克 酒知母4.5克 石膏9克

制法上为极细末,汤浸蒸饼和匀成剂,捻作薄片子,日中晒半干,擦碎如米大。

功能主治治消渴。饮水极甚,善食而瘦,自汗,大便结燥,小便频数。

用法用量每服6克,食后用淡生姜汤送下。

摘录《兰室秘藏》卷上

处方39、丁沉透膈汤

处方丁香15克 沉香15克 木香15克(并不见火)人参(去芦)15克 青皮(去白)神曲各30克 茯苓(去皮)甘草(炙)陈皮(去白)厚朴(姜汁制)草果仁 藿香叶(去土)半夏(泡七次)缩砂仁(去壳)各60克 白豆蔻(去壳)白术(去芦,炒)麦蘖(炒)香附子(炒去毛)各30克

制法上药锉散。

功能主治主胸膈痞闷,或时膨胀,腹中刺痛,饮食不入。

用法用量每服9克,用水220毫升,加生姜3片,红枣1枚同煎,去滓热服。

摘录《卜世医得效方》卷五

处方40、参芎汤

处方人参 川芎 甘草(炙)白术 白茯苓 北芍药 白豆蔻仁(炒)当归(酒浸,焙)黄耆(蜜炙)肉桂(去皮)各15克 罂粟壳(蜜炙)五味子各30克

制法上药哎咀。

功能主治主虚寒咳嗽。

用法用量每服9克,加生姜3片,大枣2枚,用水230毫升,煎至180毫升,空腹时服。

摘录《朱氏集验方》卷五

处方41、透膈汤

处方木香 白豆蔻 缩砂仁 槟榔 枳壳 厚朴 半夏 青皮 陈皮 甘草 大黄 朴消各等分

功能主治治脾胃不和,中脘气滞,胸膈满闷,噎塞不通,噫气吞酸,胁肋刺胀,呕逆痰涎,饮食不下。

用法用量每服30克,用水400毫升,加生姜3片,红枣1枚,煎至200毫升,空腹时服。

摘录《袖珍方》卷二

处方42、紫沉丸

处方半夏曲9克 乌梅6克(去核)代赭石9克 杏仁3克(去皮、尖)丁香6克 缩砂仁9克 沉香3克 槟榔6克 木香3克 陈皮15克 白豆蔻1.5克 白术3克巴豆霜1.5克(另研)

制法上药研为细末,入巴豆霜令匀,醋糊为丸,如黍米大。

功能主治降逆和胃,消积健脾。治寒邪食积,阻于中焦,或先脘痛而后吐食,或先吐食而后脘痛者。

用法用量每服50丸,食后用生姜汤送下。

摘录《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卷中

处方43、清气散

处方缩砂仁 白豆蔻仁 白茯苓(去皮)诃黎勒(炮,取肉用)各7.5克 人参(去芦)京三棱 胡椒 良姜(炒)各15克 檀香 丁香(不见火)30克 木香7.5克(不见火)干姜(炮、洗)橘红各45克 甘草60克(炙)青皮(汤泡,去瓤)7.5克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脾胃虚弱,脏腑挟寒,中气不和,清浊不分,停痰积冷,腹内膨胀,肠鸣飧泄,手足厥冷,脐腹疼痛,呕吐恶心,胸膈不快,困倦少力,肢节怠堕。

用法用量每服6克,人盐少许,煎大枣汤调下,或用盐开水冲服亦可,不拘时候。

摘录《魏氏家藏方》卷二

处方44、大藿香散

处方藿香30克 陈皮 厚朴(姜制)青皮(麸炒)木香,人参 肉豆蔻(面裹煨)良姜(炒)麦蘖(炒)神曲(炒)诃子(煨,去核)白豆蔻(去皮)甘草(炙)各15克 白干姜(炮)9克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消食顺气,利膈开胃。主脾胃虚寒,呕吐霍乱,心腹撮痛,泄泻不已。

用法用量每服9克,空腹时用生姜汤调服,如水泻滑泄,肠风脏毒,米饮汤调下;赤白痢,用甘草、黑豆汤调下,脾胃虚泠,宿滞酒食,痰气作晕,人盐少许,生姜、红枣汤调服,胃气吃噫,用生姜自然汁一呷,入盐少许,调服此药。

摘录《奇效良方》卷十四

处方45、调气平胃散

处方木香 乌药 白豆蔻仁 檀香 砂仁各3克 藿香3.6克 苍术4.5克 厚朴(姜汁炒)陈皮各3克 甘草1.5克

功能主治芳香辟秽,调气和中。主冒犯不正之气,胃气不和,腹痛胀满。

用法用量水400毫升,加生姜3片,煎至320毫升,空腹时服。

摘录《证治准绳·类方》卷一

处方46、加减不换金正气散

处方苍术(米泔浸)4.5克 陈皮(去白)6克 厚朴(姜汁炒)2.4克 藿香9克 半夏(姜汁炒)6克 枳实(麸炒)6克 白术(去芦)4.5克 白茯苓(去皮)9克 白豆蔻(去壳)2.4克 甘草2.4克 黄连(土炒)1.8克

制法上锉一剂。

功能主治治噎膈翻胃。

用法用量加生姜3片,水煎服。

摘录《寿世保元》卷三

处方47、参术散

别名参术汤(《类证治裁》卷六)。

处方人参 白术(去芦,炒)干姜(炮)白豆蔻仁 缩砂仁 丁香 橘皮 甘草(略炒)各等分

制法上药锉散。

功能主治主气虚及虚弱人髀痛。

用法用量每服9克,加姜3片,煎取药汁,调炒过真蚌粉6克内服。

摘录《世医得效方》卷四

处方48、木香宽中散

处方木香 肉豆蔻仁 白茯苓(去黑皮)甘草(炙)陈曲(炒黄)诃黎勒皮(炮)人参各30克 麦芽(炒)45克 草豆蔻(去皮)白豆蔻(去皮)附子(炮,去皮、脐)各15克

制法上十二味,捣罗为散。

功能主治治心脾痛,或泻不止,虚冷肠气。

用法用量每服3克,入盐、生姜各少许,空腹时用沸汤点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五十五

处方49、木香快气散

处方白豆蔻60克(去皮)甘草15克(炒)缩砂仁12克(去皮)丁香120克 木香60克 青橘皮120克(去瓤)附子500克(去毛)厚朴(干炙)500克

制法上药为末。

功能主治治胸膈不快。

用法用量每服6克,加生姜2片,盐少许,沸汤点服,不拘时候。

摘录《普济方》卷一八二

处方50、通气防风汤

处方防风 羌活 陈皮 人参 甘草各1.5克 藁本 青皮各0.9克 白豆蔻 黄柏各0.6克 升麻 柴胡 黄耆各3克

功能主治治风热外乘,肺气郁甚,肩背痛,汗出,小便数而少。

用法用量上哎咀,都作一服。用水300毫升,煎至150毫升,空腹时去滓温服。如面白脱色,气短者,不可服。

摘录《内外伤辨》卷中

处方51、葛花解酲汤

别名葛花解酒汤((普济方》卷一六四引《医方大成》)、解酲汤(《脉因证治》卷下)。

处方莲花青皮(去瓤)0.9克 木香1.5克 橘皮(去白)人参(去芦)猪苓(去黑皮)白茯苓各4.5克 神曲(炒黄)泽泻 干生姜 白术各6克 白豆蔻仁 葛花 砂仁各15克

制法上药为极细末,和匀。

功能主治分消酒湿,温中健脾。治嗜酒中虚,湿伤脾胃,头痛心烦,眩晕呕吐,朐膈痞闷,食少体倦,小便不利,大便泄泻。

用法用量每服10克,用白汤调下。但得微汗,酒病去除。

备注方中葛花独入阳明,解酒醒脾;猪苓、茯苓、泽泻淡渗利湿,使酒湿之邪从小便而出;砂仁、白蔻仁、青皮、橘皮、木香、干姜温中健脾,行气和胃;人参、白术补气健脾;神曲解酒化食。诸药同用,共奏分消酒湿,温中健脾之功。

摘录《脾胃论》卷下

处方52、法制芽茶

处方芽茶500克(拣净,冷水洗,烘干)白檀香末15克 白豆蔻末15克 片脑3克(另研)

制法用甘草膏拌匀茶,将前三味散为衣,晒干。

功能主治清热化痰,消食止渴,解酒。

用法用量不拘时嚼咽。

摘录《鲁府禁方》卷四

处方53、法制槟榔

处方鸡心槟榔30克(切作小块)缩砂(取仁)白豆蔻(取仁)丁香(切作细条)粉草(切作细块)各30克 橘皮(去白,切作细条)生姜(切作细条)各250克 盐60克

制法上药用河水500毫升浸一宿,次日用慢火砂锅内煮干,焙干,入新瓶收贮。

功能主治主酒食过度,胸膈膨满,口吐清水及一切积聚。

用法用量每服3克,细嚼酒下,或为细末;汤调服。

摘录《证治准绳·类方》卷一

处方54、腽肭脐丸

别名大腽肭脐丸(《圣济总录》卷一八六)。

处方腽肭脐(慢火酒炙令熟)1对 硇砂(研,飞)60克 精羊肉(熟切碎烂,研)羊髓(取汁)各500克 沉香 神曲(炒)各120克(以上六味,用无灰好酒6.6升,同于银器内,慢火熬成膏,候冷入下项药)阳起石(用浆水煮一日,细研,飞过,焙干用)人参(去芦)补骨脂(酒炒)钟乳粉(炼成者)巴戟(去心)川芎 肉豆蔻(去壳)紫苏子(炒)枳壳(去瓤,麸炒)木香 荜澄茄 葫芦巴(炒)天麻(去苗)青皮(去白)丁香 茴香(舶上,炒)各60克 肉桂(去粗皮)槟榔 蒺藜子(炒)大腹皮各75克 山药45克 苁蓉(洗,切片,焙)120克白豆蔻(去壳)30克大附子(炮,去皮、脐,用青盐250克,浆水9升煮,候水尽,切,焙干)240克

制法上药捣罗为末,入前膏内搜成剂,于臼内捣千余杵,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补元阳,益精髓,调脾胃。治五劳七伤,真气虚惫,脐腹冷痛,肢体酸痛,腰背拘急,腰膝缓弱,面色黧黑,肌肉消瘦,目暗耳鸣,口苦舌干,腹中虚鸣,胁下刺痛,饮食无味,心常惨戚,夜多异梦,昼少精神,小便滑数,时有余沥,阳痿梦遗。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空腹时用温酒或盐汤下。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五

处方55、分气丸

处方木香 青皮(去白)陈皮(去白)白豆蔻仁 缩砂仁 京三棱(炮,切)蓬莪术(炮,切)荜澄茄 萝卜子 枳实(麸炒)各30克 黑牵牛(炒)60克

制法上十一味,为细末,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主治胸膈气痞,痰实不化。

用法用量每服50丸,食后用生姜汤送下。

摘录《御药院方》卷三

处方56、嘉禾散

别名谷神敬(《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三)、谷神嘉禾散(《世医得效方》卷五)。

处方枇杷叶(去毛尽,涂姜汁,炙令香熟)、薏苡仁(微炒)白茯苓(去皮)人参(去芦)缩砂仁(去皮)各30克 大腹子(微炒)随风子(如无,可用楝实、诃子代)杜仲(去皮,用姜汁与酒合和涂炙,令香熟微焦)石斛(细锉,酒拌,微炒)藿香叶 木香 沉香 陈皮(去白)各22.5克 谷蘖(微炒)槟榔(炒)丁香 五味子(微炒)白豆蔻(微炒,去皮)青皮(去瓤)桑白皮(微炒)各15克 白术(炒)60克 神曲(微炒)半夏(汤洗七遍,生姜7.5克切片,与半夏同捣烂,作饼炙黄)各7.5克 甘草(炙)45克

制法上药捣罗为末。

功能主治养气安神,健脾开胃。治五噎五膈,脾胃不和,胸膈痞闷,胁肋胀满,心腹刺痛,不思饮食,或多痰涎,口苦吞酸,胸满短气,肢体倦怠,面色萎黄;中焦虚痞,不任攻击,脏气虚寒,不受峻补,或因病气衰,食不复常,禀受怯弱,不能多食。

用法用量每服6克,用水150毫升,加生姜2片,大枣3枚,同煎至100毫升,温服,不计时候。如疗五噎,入干柿1枚同煎;如疗膈气,吐逆羸困,入薤白10厘米、枣5枚同煎。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三

处方57、木香宽中散

处方青皮 陈皮 丁香各120克 厚朴(制)500克 甘草(炙)150克 白豆蔻60克 香附(炒)砂仁 木香各90克

制法上药为末。

功能主治治七情伤于脾胃,胸膈痞满,停痰气逆,或成五膈之病。

用法用量每服6克,姜、盐汤点服。属脾胃虚损之证,不可多服,当与六君子汤兼服之。

摘录《证治准绳·类方》卷二

处方58、明目壮水丸

处方拣人参30克 当归(酒洗)30克 熟地黄(酒蒸)60克 生地黄(酒洗)60克 天门冬(去心)60克 麦门冬(去心)60克 石枣(酒蒸,去核)60克 枸杞子(酒洗)48克 五味子30克 菟丝子(酒制)30克 白茯神(去皮、木)60克 干山药30克 川牛膝(去芦,酒洗)39克 柏子仁(去壳,炒)30克 泽泻30克 牡丹皮(酒洗)30克 家菊花(去梗)90克 黄柏45克(乳汁拌匀,炒)知母75克(乳汁拌匀,晒干,炒)白豆蔻(去壳净)9克

制法上药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补肾滋肝,养血明目。治肝肾不足,眼目昏暗,常见黑花,多有冷泪。

用法用量每服100丸,空腹时用淡盐汤送下。

注意服药期间,忌食生冷、莱菔。

摘录《古今医鉴》卷九

处方59、替针丸

处方青皮 陈皮 京三棱 枳壳 厚朴 诃子 白豆蔻各30克 肉豆蔻 槟榔各15克 干姜22克

制法上为细末,水煮面糊为丸,如麻子大。

功能主治治小儿因冷伤脾,心腹痛胀,胁肋疼硬,不思乳食。

用法用量每用生姜、橘皮汤送下20丸,空腹时温服。

摘录《普济方》卷三九三

处方60、泻荣汤

别名补气泻荣汤(《东垣试效方》卷九)。

处方连翘 升麻各1.8克 桔梗1.5克 生黄芩 生地黄各1.2克 黄耆 苏木 黄连 地龙 全蝎 当归各0.9克 白豆蔻 人参各0.6克 甘草0.45克 梧桐泪0.3克 麝香少许 桃仁3个 虻虫(去翅、足,炒)3个 水蛭3个(炒令烟尽)

功能主治治疠风,满面连头极痒,眉毛脱落。

用法用量上锉如麻豆大,除连翘、梧桐泪、白豆蔻另为细末,麝香、虻虫、水蛭三味同为细末,都作一服。水300毫升,酒150毫升,入连翘,煎至150毫升,去滓,再入白豆蔻三味并麝香等,再煎至100毫升,稍热,早饭后、午前服之。

注意服药期间,忌酒、湿面、生冷、硬物。

摘录《兰室秘藏》卷下

警告!本文使用信息聚合技术汇集而成,仅作学习、研究之用,切不可照本宣科、照猫画虎,身体有恙应尽早就医。本文资料绝大部分注明了出处,但不对信息的正确性负责,更不对使用本文信息导致的后果负责。

相关参考

含有淡豆豉的处方(四)

处方1、丁香散处方丁香3分,缩砂(去皮)3分,白术(炒)3分,干姜(炮裂)3分,陈橘皮(去白,焙)3分,人参3分,附子(炮裂,去皮脐)3分,高良姜半两,桂(去粗皮)半两,槟榔(锉)半两,白豆蔻(去皮)

含有淡豆豉的处方(五)

处方1、法制槟榔处方鸡心槟榔1两(切作细块),缩砂(取仁)1两,白豆蔻(取仁)1两,丁香(切作细条)1两,粉草(切作细条)1两,橘皮(去白,切作细条)半斤,生姜半斤(切作细条),盐2两。制法上药用河水

含有淡豆豉的处方(二)

处方1、钓虫黑白丸处方白丸子:磁石、云母石、蛇含石、甘草各等分(上为未,糯米糊为丸,如黄豆大。),黑丸子:针砂、青黛、枯矾、甘遂各等分(上为末,醋煮糯米糊为丸,如龙眼核大。)。功能主治虫病,肚腹作痛,

含有淡豆豉的处方(七)

处方1、白豆蔻散处方白豆蔻半两(去皮),人参半两(去芦头),桂心半两,白术1两,半夏半两(汤浸洗7遍去滑),陈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焙),枳壳3分(麸炒微黄,去瓤),甘草1分(炙微赤,锉)。制法上为

含有淡豆豉的处方(六)

处方1、拔毒膏药处方生金银(晒干)6两,苍耳子4两,九里明叶半斤,米碎茶叶4两,乌孔叶4两,大蛇泡叶4两,葱头2两(共捶烂,晒干,为末),生谐芋仔5斤(去净泥,切片,略晒),蜂房4大只,老姜2两,大蛇

含有淡豆豉的处方(八)

处方1、诃黎勒丸处方诃黎勒皮2钱(炮),青橘皮(去白,焙)1分,干姜1分(炮),白豆蔻(去皮)1钱,乌头(炮裂,去皮脐)1钱,木香1钱,荜澄茄1钱。制法上为细末,煮枣肉为丸,如绿豆大。功能主治小儿洞泄

含有淡豆豉的处方(十一)

处方1、连翘丸处方连翘1两,桑白皮1两,白头翁1两,牡丹1两,防风1两,黄柏1两,桂心1两,香豉1两,独活1两,秦艽1两,海藻半两。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小豆大。功能主治小儿结风气肿。用法用量《圣惠

含有淡豆豉的处方(三)

处方1、槟榔煎丸处方槟榔3两(锉,捣为末,酒1升熬成膏),吴茱萸(为末,醋1升熬成膏)1两,京三棱(为末,醋半升熬成膏)1两,硫黄1两,巴豆1两(去皮,以绢袋子盛,用水5升与硫黄同煮及1升将硫黄与巴豆

含有淡豆豉的处方(十)

处方1、四白汤处方白木槿花10克,生石膏30克,白豆腐250克,白砂糖30克。功能主治清热滋阴降火,凉血止血。主火盛阳络,逼血上逆。用法用量先煎生石膏,再入白木槿白豆腐,文火煎至豆腐有小孔再入糖,喝汤

含有橘红的处方(九)

处方1、定吼丸处方南沙参1.5千克豆豉1.5千克黑苏子2.5千克杏仁2.5千克橘红1千克制半夏1.5千克白桑皮2,5千克象贝2.5千克白芥子500克蒌皮500克莱菔子1千克制法上药研末,水泛为丸。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