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大枣的处方(十二)
Posted 处方
篇首语:富贵必从勤苦得,男儿须读五车书。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含有大枣的处方(十二)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处方1、安胎当归汤处方当归 阿胶(炙)芎藭 人参各6克 大枣(擘)4枚 艾6克
功能主治妇女妊娠五月,举动惊愕,胎动不安,小腹痛引腰胳,小便疼,下血者。
用法用量上药以酒、水各300毫升,煮取300毫升,去滓,内胶令烊,分二服。
摘录《外台秘要》卷三十三引《小品方》
处方2、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处方柴胡12克 龙骨 黄芩 生姜 铅丹 人参 桂枝(去皮)茯苓各4.5克 半夏6克(洗)大黄6克(切)牡蛎4.5克(熬)大枣(擘)6枚
功能主治和解清热,镇惊安神。主伤寒往来寒热,胸胁苦满,烦躁惊狂不安,时有谵语,身重难以转侧,现用于癫痫、神经官能症、美尼尔氏综合征以及高血压病等见有胸满烦惊为主证者。
用法用量上药十二味,除大黄外,以水800毫升,煮取400毫升,再纳大黄,更煮一二沸,去滓,每次温服100毫升。
备注方中柴胡、桂枝、黄芩和里解外,以治寒热往采、身重;龙骨、牡蛎、铅丹重镇安神,以治烦躁惊狂;半夏、生姜和胃降逆;大黄泻里热,和胃气;茯苓安心神,利小便;人参、大枣益气养营,扶正祛邪。共成和解清热,镇惊安神之功。
摘录《伤寒论》
处方3、小柴胡汤处方柴胡12克 黄芩9克 人参6克 半夏(洗)9克 甘草(炙)5克 生姜(切)9克 大枣(擘)4枚
功能主治和解少阳。治伤寒少阳证。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目眩;妇人伤寒,热入血室;疟疾、黄疸与内伤杂病而见少阳证者。
用法用量上药七味,以水1.2升,煮取600毫升,去滓,再煎取300毫升,分两次温服。若胸中烦而不呕,去半夏、人参,加栝楼实1枚;若渴,去半夏,人参加至9克,栝楼根12克;若腹中痛者,去黄芩,加芍药9克;若胁下痞梗,去大枣,加牡蛎12克;若心下悸,小便不利者,去黄芩,加茯苓12克;若不渴,外有微热者,去人参,加桂枝6克,温覆微汗愈;若咳者,去人参、大枣、生姜,加五味子5克,干姜5克。
备注方中柴胡清透少阳半表之邪,从外而解为君;黄芩清泄少阳半里之热为臣;人参、甘草益气扶正,半夏降逆和中为佐;生姜助半夏和胃,大枣助参、草益气,姜、枣合用,又可调和营卫为使。诸药合用,共奏和解少阳之功。
摘录《伤寒论》
处方4、半夏泻心汤处方半夏12克(洗)黄芩 干姜 人参 甘草(炙)各9克 黄连3克 大枣12枚(擘)
功能主治和胃降逆,散结消痞。主寒热中阻,胃气不和,心下痞满不痛,或干呕,或呕吐,肠鸣下利,舌苔薄黄而腻,脉弦数者。
用法用量上七味,以水1升,煮取600毫升,去滓,再煎取300毫升,分二次温服。
备注方中半夏和胃降逆,消痞散结为君;干姜温中散寒,黄芩、黄连清泄里热为臣;人参、炙甘草、大枣益气健脾,和中补虚为佐。凡因寒热互结于心下,胃气不和,见证如上所述者,均可用之。
摘录《伤寒论》
处方5、葶苈大枣泻肺汤别名葶苈大枣汤(《医宗金鉴》卷六十七)。
处方葶苈15克(熬令黄色,捣丸)大枣12枚
功能主治泻肺去痰,利水平喘。治肺痈,胸中胀满,痰涎壅塞,喘咳不得卧,甚则一身面目浮肿,鼻塞流涕,不闻香臭酸辛;亦抬支饮不得息者。
用法用量先以水600毫升,煮枣取400毫升,去枣,纳葶苈,煮取200毫升,顿服。
备注方中葶苈子入肺泻气,开结利水,使肺气通利,痰水俱下,则喘可平,肿可退;但又恐其性猛力峻,故佐以大枣之甘温安中而缓和药力,使驱邪而不伤正。
摘录《金匮要略》卷上
处方6、香朴丸处方厚朴 生姜各500克 大枣100个 半夏250克 陈皮60克 人参 白术 白茯苓各60克
制法上药,先以前五味,用水4升,煮尽水,如枣先软,即去皮、核,余直至水尽漉出焙干,入后三味,共为细末,以枣肉和杵烂,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肺胃虚寒,久冷不除,动作咳喘,痰液清稀,中脘气痞,气道不利,饮食进退,肌肉不泽,多倦乏力,恶怕风寒,鼻中清涕。
用法用量每服3~5丸,米饮送下。
摘录《鸡峰普济方》卷十一
处方7、洗眼秦皮汤处方秦皮(锉)蕤仁(去皮)黄连(去须)山栀子仁各15克 黄柏30克(锉)大枣5枚(去核)
功能主治治眼目暴赤,及积年睑烂不愈,两目涩痛,睛上有白膜。
用法用量上六味,粗捣筛,以水800毫升,煎取400毫升,滤去滓,待微热,分数次洗之,冷则重暖,余滓可重煎洗。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四
处方8、茯苓大枣粥处方茯苓粉30克 粳米60克 大枣10克 白糖适量
制法将大枣去核,浸泡后连水同粳米煮粥,粥成时加入茯苓粉拌匀,稍煮即可。
功能主治利水渗湿,健脾补中。适用于小儿脾虚久泻。
用法用量服时加白糖适量,每日2~3次。
注意腹胀及小便多者,不宜用。
摘录《民间验方》
处方9、柴胡半夏汤处方柴胡 半夏各3克 黄芩 白术 陈皮 麦门冬各3克 甘草1.5克 姜3片 大枣2枚
功能主治主伤风发热恶寒,头痛无汗而咳嗽,或协热自利,兼治一切痰症,状似伤寒。
用法用量水煎,温服。小便不利,加茯苓;冬月无汗,加麻黄;三时无汗,加苏叶;冬月有汗,加桂枝;三时有汗,加防风;咽喉痛,加桔梗;喘嗽,去白术,加杏仁、桑白皮;酒热,加黄连;食积,加山楂、神曲;痰伏胁下作痛,加白芥子;痰甚喉中如牵锯,加竹沥、姜汁;痰稠如胶,加金沸草、前胡;胸膈痞闷,加枳壳。
摘录《医学入门)卷四
处方10、乳蜜汤处方牛乳700毫升(无则用羊乳)白蜜100毫升 当归 人参 独活各9克 大枣20枚 甘草桂心各6克
制法上八味,哎咀。
功能主治治产后七伤虚损,少气不足,并主肾劳寒冷。
用法用量纳诸药于乳、蜜中,煮取300毫升,去滓,分四次服。
摘录《备急千金要方》卷三
处方11、黄芪三皮饮处方冬瓜皮 茯苓皮 黄芪各30克 生姜皮10克 大枣5枚 白糖适量
制法将以上各味加水500克,煮取300克,去渣,加白糖适量。
功能主治补气,利湿,行水,消肿,健脾。
用法用量分2次服,1日服完。
注意外感发热时不宜服。
摘录《经验方》
处方12、增损肾沥汤别名肾沥汤(《外台秘要》卷十一)。
处方羊肾1具 远志 人参 泽泻 干地黄 桂心 当归 茯苓 龙骨 黄芩 甘草 芎藭各6克 生姜18克 五味子3克 大枣20枚 麦门冬6克
制法上十六味,哎咀。
功能主治治肾气不足,消渴,小便多,腰痛。
用法用量以水1.5升,煮羊肾,取I.2升,下药,取300毫升,分三次服。
摘录《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一
处方13、滋阴降火汤处方白芍3.9克 当归3.6克 熟地 麦冬 m 白术各3克 酒生地2.4克 陈皮2.1克 盐知母 盐黄柏各1.5克 生姜3片 大枣2枚
功能主治滋阴降火。治阴虚火旺,唾血鲜红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杂病源流犀烛》卷十七
处方14、大镇心丸处方干地黄45克 牛黄37.5克(一方用牛膝)杏仁 蜀椒各37.5克 泽泻 黄耆 茯苓 大豆卷 薯蓣 茯神 前胡 铁精 柏子仁各15克 羌活 桂心 秦艽 芎藭 人参 麦门冬 远志 丹砂 阿胶 甘草 大黄 银屑各60克 桑螵蛸12枚 大枣40枚 白蔹 当归 干姜 紫石英 防风各60克
制法上药三十二味,研为细末,入白蜜,枣肉和丸。
功能主治主心悸不足,梦寤惊悸,或失精神,妇人赤白注漏,或月水不利,寒热往来,腹中积聚。
用法用量每次7丸,渐加至,20丸,用酒送下,一日三次。
摘录《备急千金要方》卷十四
处方15、薯蓣丸别名大山蓣丸(《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五)。
处方薯蓣90克 当归 桂枝 曲 干地黄 豆黄卷各30克 甘草84克 人参21克 芎藭 芍药 白术 麦门冬 杏仁各18克 柴胡 桔梗 茯苓各15克 阿胶21克 干姜9克 白蔹6克 防风18克 大枣100枚(为膏)
制法上药二十一味,研末,炼蜜和丸,如弹子大。
功能主治补气养血,疏风散邪。治虚劳气血俱虚,阴阳失调,外兼风邪,头晕目花,消瘦乏力,心悸气短,不思饮食,骨节酸痛,微有寒热。
用法用量每次1丸,空腹时用酒送下。
摘录《金匮要略》卷上
处方16、紫苏子汤别名苏子降气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三)、降气汤(《普济方》卷一八三)。
处方紫苏子27克 前胡 厚朴 甘草 当归各3克 半夏27克 橘皮9克 大枣5枚 生姜50克 桂心12克
制法上十味,哎咀。
功能主治降气平喘,祛痰止咳。治上实下虚,痰涎壅盛,喘咳短气,胸膈满闷;或腰疼脚弱,肢体倦怠;或肢体浮肿,舌苔白滑或白腻等。
用法用量以水2.6升,煮取500毫升,分为五服,日三夜二。
备注方中苏子降气祛痰,止咳平喘为君药;半夏、厚朴、前胡、橘皮理气化痰,止咳平喘,共为臣药;君臣相配,以治上实之有条。桂心温肾祛寒,纳气平喘;当归既养血补肝,同桂心以温补下虚,又能治咳逆上气;甘草、生姜、大枣和中调药,是为佐使。诸药合用,上下兼顾而以上为主,使气降痰消,则喘咳自平。
摘录《备急千金要方》卷七
处方17、养营汤处方人参3克,蜜炙白术3克,茯苓3克,蜜炙黄芪3克,熟地黄3克,当归3克,陈皮3克,白芍6克,肉桂1.5克,炙甘草1.5克,生姜3片,大枣2枚。
功能主治补气益血,养营调经。主脏腑虚损。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竹林女科证始》卷一
处方18、一志汤处方人参6克 茯神6克 白术4.5克 甘草 1.5克 黄耆6克 益智仁4.5克 远志1.5克 柏子仁6克 广皮3克 木香1.5克 大枣2杖 姜3片
功能主治治思虑太过,心烦意乱,食少神疲,四肢倦怠。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医醇剩义》卷二
处方19、惊搐散处方潞党参4.5克 白术3克(土炒)茯神3克 蔻米1.5克(研)法夏3克 枣仁3克(炒)归身3克 川芎1.5克(炒)冬虫草1.5克 橘红0.9克 制草1.5克 大枣1枚(烧黑)
功能主治治小儿脾胃虚寒,气血双亏,急惊、慢惊,口眼歪斜,手足发搐,天吊痰喘。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揣摩有得集》
处方20、参芪补膏处方党参50克 黄芪100克 当归30克 大枣20枚红糖100克
制法将前3味药加水煎煮2次,去渣取汁500克;再将大枣文火炖烂取汁及枣泥入药汁,加红糖收膏。
功能主治补气补血。适用于气不足之痛经。
用法用量每次服30克,每日服3次。
注意阴虚血热、外感实热未清者忌服。
摘录《经验方》
处方21、养心定志汤加减处方太子参10克,茯苓10克,菖蒲8克,远志8克,炙甘草5克,桂枝8克,小麦10克,大枣5枚,丹参10克,佛手8克,龙骨15克,珍珠母15克。
功能主治养心定志。主心气不足,心阳不振。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高辉远方
处方22、桂枝麻黄各半汤处方桂枝5克(去皮)芍药 生姜(切)甘草(炙)麻黄(去节)各3克 大枣4枚(擘)杏仁(汤浸,去皮、尖及两仁者)24枚
功能主治治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一日二三度发,面色反有热色,无汗,身痒者。
用法用量上七味,以水500毫升,先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纳诸药,煮取210毫升,去滓,每次温服70毫升,半日许服尽。调养如桂枝汤法。
摘录《伤寒论》
处方23、五奇汤处方诃子2枚(一枚生用,一枚用面裹煨香熟,去核、面不用)肉豆蔻2枚(一枚生用,一枚用面裹煨香熟,去面不用)草豆蔻2枚(一枚生用,一枚面裹煨,去面不用)木香1块(如大枣大)甘草3厘米(如指面大,炮令赤色)
制法上药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久痢。
用法用量每服6克,米饮调下,不拘时候。
摘录《杨氏家藏方》卷七
处方24、加味柴胡汤处方柴胡9克,黄芩9克,姜半复9克,白芍15克,生姜3片,枳实6克,大黄6克,郁金30克,金钱草30克,大枣5枚。
功能主治疏泄肝热,清解脏腑。主肝经湿热内郁。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姜春华方
处方25、生姜泻心汤处方生姜12克(切)甘草9克(炙)人参9克 干姜3克 黄芩9克 半夏9克(洗)黄连3克 大枣12枚(擘)
功能主治和胃消痞,散结除水。治水热互结,胃中不和,心下痞硬。干噫食臭,腹中雷鸣,下利。
用法用量上八味,以水2升,煮取1.2升,去滓,再煎取600毫升。每次温服200毫升,一日三次。
摘录《伤寒论》
处方26、黄耆九物汤处方黄耆6克 防风3克 党参15克 茯苓6克 白术3克 鹿胶4.5克(角霜炒)独活3克(酒炒)牛膝6克 甘草1.5克 大枣2枚 生姜3片
功能主治治气虚,手足弛纵,食少神疲,不能步履。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医醇剩义》卷一
处方27、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处方桂枝9克(去皮)甘草6克(炙)大枣12枚(擘)生姜6克(切)附子5克(炮)
功能主治治太阳病,误用下法后,脉促胸满,微恶寒者。
用法用量上五味,以水700毫升,煮取300毫升,去滓,温服100毫升。调养如桂枝汤法。
摘录《伤寒论》
处方28、桑根白皮汤处方桑白皮6克,干姜10克,桂心6克,大枣5枚。
功能主治温肝散寒,降气通阳。主肝经受寒。
用法用量加黄酒煎服。
摘录《备急知金要方》卷三
处方29、当归四逆汤处方当归9克 桂枝9克(去皮)芍药9克细辛3克 甘草6克(炙)通草6克 大枣5枚
功能主治养血散寒,温经通脉。主厥阴伤寒,血脉凝涩,手足厥寒,脉细欲绝;或肠鸣腹痛,下利不止;或阴颓疝气,睾丸掣痛,牵引少腹。现用于雷诺氏病、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坐骨神经痛、风湿性关节炎、腰腿足踝酸痛、胃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荨麻疹、精索静脉曲张、女子闭经、痛经、月经不调、冻疮、皲裂等属血虚寒凝经脉者。
用法用量上药以水800毫升,煮取300毫升,去滓,分二次温服。
备注方中当归既能养血,又能和血养血为君;桂枝温通经脉,以畅血行,芍药益阴和营,二味相配,内疏厥阴,调和营卫为臣;细辛散表里内外之寒邪,通草入经通脉为佐;甘草、大枣温养脾气为使。诸药合用,有温养经脉,通畅血行之功。
摘录《伤寒论》
处方30、补泄理肾汤处方黄芪30-50克,巴戟肉15克,黄柏15克,黑大豆15-30克,大枣5-10枚,牡蛎30-50克,土茯苓20-30克,泽泻15-20克。
功能主治益气补肾,行水泄浊。主肾阴阳两虚,浊邪留滞。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次,日服2次。
摘录裘沛然方
处方31、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处方当归9克 芍药9克 甘草6克(炙)通草3克 桂枝9克(去皮)细辛1.5克 生姜15克(切)吴茱萸5克 大枣5枚(擘)
功能主治养血通络,散寒降逆。主素体血虚,内有久寒,又复外受寒邪,手足厥逆,舌谈苔白,脉细欲绝,或兼见头顶痛,干呕、吐涎者。
用法用量以水400毫升,清酒400毫升,煮取300毫升,去滓,分二次温服。
摘录《伤寒论》
处方32、补心汤处方紫石英 茯苓 人参 远志 当归 茯神 甘草 紫菀各6克 麦门冬12克 赤小豆4克 大枣5枚
制法上十一味,哎咀。
功能主治主心气不足,惊悸汗出,心中烦闷短气,喜怒悲忧悉不自知,咽喉痛,口唇黑,呕吐血,舌本强,不通水浆。
用法用量以水1.2升,煎取300毫升,分二次服。
摘录《备急千金要方》卷十四
处方33、不老丹处方苍术4斤(米泔水浸软,竹刀子刮去皮,切作片子;1斤用椒3两,去白炒黄,去椒;1斤用盐3两炒黄,去盐;1斤用好醋1升,煮泣尽;1斤用好酒1升,煮泣尽),何首乌2斤(米泔水浸软,竹刀子刮去皮,切作片子,用瓦甑蒸。先铺黑豆3升,干枣2升,上放何首乌;上更铺枣2升,黑豆3升,用炊单复着上,用盆合定,候豆枣香熟,取出,不用枣豆),地骨皮(去粗皮)2斤。
制法上为细末,用椹汁搜和,如软面剂相似,瓷盆内按平,上更用椹汁,药上高三指,用纱绵帛覆护之。
功能主治乌髭驻颜,明目延年。主一切诸风。
用法用量昼取太阳,夜取太阴,使干;再捣,罗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60丸,空心温酒送下。
注意忌五辛之物。
摘录《儒门事亲》卷十五
处方34、干枣杏仁丸处方干枣肉(焙)1两,杏仁(去皮尖双仁,研)1两,乌梅肉(焙)1两,甘草(炙,锉)1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
功能主治口舌干燥。
用法用量每服1丸,不拘时候含化。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一七
处方35、干枣汤处方干枣(去核,焙)1两半,贝母(去心)1两半,生干地黄(焙)2两,胡桃瓤2两,陈橘皮(去白,焙)1两,牛膝(酒浸,切,焙)1两,葛根(锉)1两,鳖甲(去裙襕,醋炙)1两,柴胡(去苗)1两,桑根白皮1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口舌干焦。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1盏半,煎至1盏,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一七
处方36、解毒地黄丸处方生干地黄(焙)2两,黄耆(锉)1两半,栝楼根1两半,黄芩(去黑心)1两半,麦门冬(去心,焙)1两半,桑螵蛸15枚(锉,炒),大黄(锉、炒)1两,人参1两,栀子仁1两,肉苁蓉(焙)1两,前胡(去芦头)1两,升麻1两,芍药1两,知母(焙)1两,王不留行1两,远志(去心)半两,败酱半两,地脉草半两,干枣15枚(汤浸,去皮、核,以蜜1升和蒸成膏)。
制法上为末,入枣膏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痈疽发背,时作寒热,疼痛不食。
用法用量每服30丸,加至50丸,空心米饮送下,日晚再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三一
处方37、葶苈丸处方葶苈子6两(熬紫色),干枣10枚。
制法上葶苈子捣如泥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久上气。
用法用量每服10丸,将干枣劈碎,以水1升,煮取5合,去滓,食后送服,1日2次。
摘录《普济方》卷一八三
处方38、款冬花丸处方款冬花7分,桂心6分,五味子6分,干姜5分,芎䓖5分,甘草(炙)5分,附子4分(炮),桔梗4分,苏子5合(熬),蜀椒1升,百部汁7合,白蜜1升,干枣50枚(去皮),姜汁1升。
制法上为细末,以姜、蜜汁和,微火上煎,取下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大肠虚寒,欠呿咳,气短,少腹中痛。
用法用量每服30丸,加至40丸,温酒送下,每日2次。
注意忌海藻、菘菜、猪肉、冷水、生葱。
摘录《外台》卷十引《删繁方》
处方39、蛤蚧丸处方蛤蚧1对(雌雄头尾全者,酥炙),人参半两,半夏(汤洗7遍,切,焙)1分,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蜜拌炒黄,研)1两,栝楼(大者)2枚(去皮子,取肉蒸熟,研),阿胶(炙燥)半两,青橘皮(汤浸,去白,焙)1分,干枣(煮熟,去皮核,研)2两。
制法上药除研者外,为细末,合研匀,入生蜜少许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久咳嗽。
用法用量每服10丸,空心、临卧以糯米饮或熟水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六十五
处方40、干枣汤处方干枣2-7枚(去核),生姜(切)1两,白蜜1匙头。
功能主治冷气心痛。
用法用量以水2盏,煎5-6沸,去滓热服。未愈,再作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五十六
处方41、干枣膏处方干枣、松脂、巴豆10粒(去壳,生用)。
功能主治耳聋。
用法用量方中干枣、松脂用量原缺。
摘录《普济方》卷五十三
处方42、黄耆汤处方黄耆2两,当归2两,甘草(炙)2两,桂心6两,苁蓉3两,石斛3两,干枣130枚,白蜜2升。
制法上切。
功能主治虚损失精。
用法用量以水1斗,煮取4升,纳蜜,煎取3升,分为4服,日3夜1,以食相间。
注意忌海藻、菘菜、生葱。
摘录《外台》卷十六引《古今录验》
处方43、淮南王辟谷登仙秘要方处方仙菁玄实子5升(即蔓荆子,以水煮令苦汁尽,捣罗为末),木脂珠2升(即干枣肉,以水煮令熟,去皮核用)。
制法上相和为丸,如鸡子黄大,晒干。
功能主治辟谷疗饥,祛风明目,变白,治瘦病,益心力,久服令人轻健,日诵万言,日行千里。
用法用量每服3丸,烂嚼咽之,每日3次。
摘录《圣惠》卷九十四
处方44、干枣方处方青州干枣10枚(去核,入莨菪子填满,以麻缠,用炭火烧令烟尽)。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水泻。
用法用量每服1钱匕,煎陈粟米稀粥饮调下。
摘录方出《圣济总录》卷七十四,名见《普济方》卷二○八
处方45、干枣汤处方干枣10枚(擘,去核),大黄1两,大戟(切,炒令黄)1两,甘草(炙)1两,甘遂1两,黄芩1两,芫花半两(炒),芒消2两,荛花半两(炒)。
制法上切。
功能主治骨极,肾实热,病则面色黑,隐曲膀胱不通,大便壅塞,四肢满急。
用法用量以水5升,煮取1升6合,后下芒消,分为4服。
注意忌海藻、菘菜。
摘录《外台》卷十六引《删繁方》
处方46、调中汤处方麦门冬半两,干枣1两,茯苓半两,甘草半两(炙),桂心半两,当归半两,芍药半两。
制法上药切。
功能主治补益气力。主虚劳。
用法用量以水8升,煮取3升,去滓,每服1升,日3次。
注意忌生葱、海藻、菘菜、醋物。
摘录《外台》卷十七引《古今录验》
处方47、栝楼汤处方桑螵蛸(炙)2两,甘草(炙)2两,黄连2两,生姜2两,栝楼3两,人参3两,干枣50枚。
制法上切。
功能主治产后小便数兼渴。
用法用量《千金》有麦门冬。
注意忌猪肉、冷水。
各家论述《千金方衍义》:肺胃虚热,用人参、麦冬、栝楼、甘草、大枣生津止渴;黄连、桑螵蛸主足太阳不能涩津而成淋;黄连苦寒,故取生姜之辛散。
摘录《外台》卷三十四引《集验方》
处方48、栝楼汤处方栝楼4两,麦门冬(去心)3两,人参3两,干地黄3两,甘草2两(炙),干枣20枚,土瓜根5两。
制法上切。
功能主治产后渴。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妇人良方》引作“瓜蒌根汤”、《医方类聚》引作“栝楼根汤”。
各家论述《千金方衍义》:肺胃虚热,用人参、麦冬、栝楼、甘草、大枣生津止渴;地黄、土瓜根专主手太阳不能化气而致渴。
摘录《外台》卷三十四引《集验方》
处方49、枸杞丸处方枸杞子(净择)1斤,肉苁蓉(酒浸,切,焙)8两,干枣肉8两,石斛(去根)8两,远志(去心)6两,菟丝子(酒浸1宿,另捣)5两,续断5两,熟干地黄10两,天雄(炮裂,去皮脐)2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益气补精。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普济方》引作“枸杞子丸”。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八五
处方50、大补益散别名大补益石斛散、石斛散
处方肉苁蓉8两,干枣肉8两,石斛8两,枸杞子1斤,菟丝子5两,续断5两,远志5两(去心),天雄3两(炮,去皮),干地黄10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虚劳不足,乏力少食。虚劳脱营,失精多惊,营卫耗夺。
用法用量大补益石斛散(《圣惠》卷二十七)、石斛散(《鸡峰》卷七)。
摘录《千金翼》卷十五
处方51、大前胡汤处方前胡半斤,半夏半升(洗),生姜5两,枳实8片(炙),芍药4两,黄芩3两,干枣12枚(擘)。
制法上切。
功能主治伤寒8-9日不解,心腹坚满,身体疼痛,内外有热,烦呕不安。
用法用量以水1斗,煮取3升,分4服,日3夜1服。
摘录《外台》卷一引《古今录验》
处方52、败弩散处方干地黄10分,干枣3枚,杜仲2分,当归4分,附子4分(炮),故败弩筋(烧灰)5分。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金疮弓弩所中,筋急屈伸不得。
用法用量每服方寸匕,温酒送下,日3夜1服。
摘录《鬼遗》卷二
处方53、大枣七味汤处方大干枣30枚(擘),桂心4两,杏仁100枚(去皮尖双仁,研),细辛5两,吴茱萸3两,当归3两。
制法上切。
功能主治冷嗽,遇诸冷便发者。
用法用量此汤原欠一味。
注意忌生葱、生菜。
摘录《外台》卷九引《许仁则方》
处方54、恒山饮子别名常山酒、恒山酒
处方恒山3分,乌梅肉7枚(微炒),豉心半两,桃枝1握,鳖甲3分(涂醋炙令黄,去裙襕),虎头骨3分(涂酥炙令黄),柳枝1握,干枣3枚,生姜半两,桃仁2-7枚(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
制法上锉细。
功能主治劳疟,四肢羸瘦,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常山酒(《圣济总录》卷三十五)、恒山酒(《普济方》卷一九七)。
摘录《圣惠》卷五十二
处方55、防风汤处方防风1两,甘草(炙)1两,黄芩1两,茯苓1两,当归1两,杏仁50枚(去2仁皮尖),秦艽半两,生姜5两,干枣30枚(擘),麻黄2两(去节)。
功能主治发汗。主中风,两目不开,不能言,短气欲死。
用法用量以清酒、水共4升,煮取3升,分3服。
注意忌海藻、菘菜、大酢。
摘录《外台》卷十四引《深师万》
处方56、地黄煎丸处方生地黄7斤(洗5遍,取汁,余滓更入酒2升同研,更捩汁银石器内,慢火熬成膏),熟干地黄(焙)5两,生干地黄(焙)5两,山芋2两,黄耆(锉)1两,远志(去心)1两,五味子1两,牛膝(酒浸,焙)1两,柏子仁1两,干枣肉(焙)1两,巴戟天(去心)1两,干漆3钱(末,酒炒烟尽),枸杞子(去蒂)2两,石菖蒲(九节者)2两,桂(去粗皮)半两。
制法上除前膏外,共为末,入膏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补虚续绝,益精髓。
用法用量每服30丸,加至50丸,空心温酒或盐汤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八五
处方57、栝楼汤处方栝楼12克 麦门冬(去心)人参各9克 干地黄9克 甘草6克(炙)干枣20枚 土瓜根15克
制法上七味,切。
功能主治养阴生津。治产后阴亏津伤,口渴不止。
用法用量以水800毫升,煮取300毫升。分三次服。
摘录《外台秘要》卷三十四引《集验方》
处方58、膏药处方人言4钱(研末),巴豆霜4钱(研末),红枣100个(煮,去皮核)。
制法将前二味同枣肉捣匀,做大者如芡实大,小者如黄豆大。
功能主治痢疾。
用法用量如泻,葱搽肚脐,入药,量大小1丸,纳脐上,无论何膏药盖之。
摘录《良朋汇集》卷一
处方59、辟恶启脾丸处方苍术1两,藿香(末)5钱,茯苓(末)5钱,广皮(末)5钱,半夏(末)5钱,砂仁(末)5钱,甘草(末)5钱,香附(末)5钱,白术(末)5钱,神曲(末)5钱,白蒺藜(末)5钱,绿矾4两(醋炒7次,摊地出火毒,研),皂角2两,红枣6两(蒸,去皮核)。
制法将皂角预煎汤1大碗,再投枣熬,搅如膏,入前末,杵作丸子。
功能主治黄胖症。因受阴霾恶气,病发脾经,通身黄肿,食则胸闷,小便自利,动则气浮。
用法用量每服钱许,早晚生姜汤,白滚汤任下。若服后,身现红斑,急煎枣汤或银花甘草汤服;黄退肿消,可不必尽料;若犹未痊,日服减半可也。
摘录《医级》卷八
处方60、辟瘟丹处方红枣2斤,茵陈(切碎)8两,大黄(切片)8两,加水安息更妙(如无亦可)。
功能主治却时症瘟气。
用法用量原书注:水安息系外洋来者。又,方中用量、用法,《纲目拾遗》引作:水安息五钱;诸药合为锭,每晨焚之。
摘录《回生集》卷上
警告!本文使用信息聚合技术汇集而成,仅作学习、研究之用,切不可照本宣科、照猫画虎,身体有恙应尽早就医。本文资料绝大部分注明了出处,但不对信息的正确性负责,更不对使用本文信息导致的后果负责。
相关参考
处方1、不换金正气散处方陈皮、厚朴(姜制)、藿香叶、半夏(姜炒)、甘草。功能主治疮痘正出之时,被天气寒冷所折,内为乳食所伤,气血壅遏,荣卫不和,毒气返复而出。用法用量上每服3钱,加生姜3片,大枣2枚,
处方1、麻黄散处方麻黄3两,甘草3两,杏仁3两。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面皯疱。用法用量以酒调下1钱,每日3次。摘录《普济方》卷五十一处方2、桂枝汤处方桂枝3钱,白芍(生用)3钱,甘草2钱,大枣3枚,浮麦
处方1、茯神散处方人参1钱,茯神8分,甘草1钱,山药1钱,当归1钱,肉桂5分,远志肉1钱,生姜5钱,大枣2个。功能主治产后心虚,怔忡不定,神思不清。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女科切要》卷六处方2、理中茯苓
处方1、大补心汤处方黄芩附子各3克甘草茯苓桂心各9克石膏半夏远志各12克生姜10克大枣20枚饴糖50克千地黄阿胶麦门冬各9克制法上十四味,哎咀。功能主治主虚损不足,心气虚弱,心悸,时或妄语,四肢乏力,
处方1、柴苓栀子汤处方柴胡8分,黄芩8分,人参8分,半夏8分,陈皮1钱,炙甘草1钱,白术1钱,茯苓1钱,猪苓7分,泽泻7分,山栀7分。功能主治黄疸。用法用量水2盏,加生姜3片,大枣1枚,煎1盏,食远服
处方1、大补内黄耆汤处方黄耆3两,半夏3两(洗),大枣30枚,当归2两,干地黄2两,桂心2两,人参2两,茯苓2两,远志2两(去心),芍药2两,泽泻2两,五味子2两,麦门冬2两(去心),白术2两,甘草2
处方1、补肺百花煎处方生地黄汁1升,生姜汁半升,黄牛乳1升半,藕汁1升,胡桃瓤10枚(研如糊),干柿5枚(锉细,研如糊),大枣21枚(煮去皮核,研如糊),清酒1升(以上数味1处入银锅中,煎候沸,方下后
处方1、加味六君子汤处方人参1钱,白术1钱,茯苓1钱,甘草1钱,陈橘皮1钱,半夏1钱,竹沥半小盏,麦冬3钱。功能主治四肢不举,属于脾土虚衰者。用法用量用水2盏,加生姜3片,大枣2枚,煎6分,温服。口渴
处方1、败毒流气散处方人参、桔梗、枳壳、甘草、防风、柴胡、前胡、川芎、羌活、白芷、芍药、紫苏各等分。功能主治痈疽。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水1钟半,加生姜、大枣,水煎服。摘录《直指·附遗》卷二十二处方2
处方1、六黑丸处方望月砂4两,夜明砂4两,女贞子3两,马料豆3两,黑脂麻3两,大枣6两。功能主治平肝滋阴,明目养精;常服益寿延年。主一切目疾,无论远年近日,昏睛散光,风热赤烂。用法用量上为末,大枣打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