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大枣的处方(九)
Posted 处方
篇首语: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含有大枣的处方(九)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处方1、六黑丸处方望月砂4两,夜明砂4两,女贞子3两,马料豆3两,黑脂麻3两,大枣6两。
功能主治平肝滋阴,明目养精;常服益寿延年。主一切目疾,无论远年近日,昏睛散光,风热赤烂。
用法用量上为末,大枣打烂糊为丸服。
摘录《饲鹤亭集方》
处方2、亥骨饮处方猪脊骨5寸,大枣20枚(劈碎),甘草(微炙,锉)半分,干姜(炮)半分。
功能主治消渴。
用法用量以水3升,同煎至2升,发时量意加熟水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五十八
处方3、加味黄芩汤处方黄芩4钱,厚朴3钱,吴茱萸4钱,毛苍术4钱,杭白芍3钱,升麻3钱,车前子4钱(炒),木通3钱,大枣6枚,甘草2钱。
功能主治漏底伤寒。伤寒日久,不能忌口,饮冷食凉,触动脾胃,致令脾气虚衰,脾湿下陷,腹痛泄泻。亦治痢疾。
用法用量水煎,温服。赤痢,去车前子,加大黄4钱,服1剂,再加地榆炭3钱,粟壳4钱,服2剂;白痢,去大枣、车前子,加槟榔3钱,炮姜2钱,地榆炭3钱,粟壳4钱。
各家论述此方用黄芩清热;白芍敛阴;厚朴温中;甘草、大枣和胃;苍术燥湿;吴萸止其腹痛;升麻提升清气;车前分其清浊;木通引热下行。
摘录《医学探骊集》卷三
处方4、加味耆桂五物汤处方黄耆、桂枝、白芍、归尾、桃仁、牛膝、生姜、大枣。
功能主治真中风后遗偏瘫,血压正常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各家论述本方为温通血络之剂,用仲景耆桂五物以温补活血通络,加归尾、桃仁、牛膝,以活血化瘀,故适用于真中风后遗偏瘫。
摘录《杂病证治新义》
处方5、艾胶汤处方阿胶(炒)1钱,熟地1钱,艾叶2钱,川芎8分,大枣3枚。
功能主治妇人逐日经来,几点则止,或5日,或10日又来数点,1月常3-4次,面色青黄。
用法用量水煎,空心服。
摘录《验方新编》卷九
处方6、分气散处方旋覆花1两,麻黄(去根节)1两,款冬花1两,甘草(炙,锉)1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焙)1两,白术1两,前胡(去芦头)1两,丹参1两,桔梗(锉,炒)1两,大枣(去核,焙)1两,防葵1两,黄耆(锉)1两,五味子1两,枳壳(去瓤,麸炒)1两,贝母(去心)1两,桃仁(去皮尖双仁,炒黄)1两,萎蕤1两,葛根(锉)1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五脏热劳,邪癖毒气。
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食前如茶点下;或用水1盏,加生姜2片,煎服亦得。
摘录《圣济总录》卷八十七
处方7、加减防风汤处方防风、荆芥、羌活、独活、川芎、甘草、生姜、芍药、大枣。
功能主治三时太阳经身痛、头痛、风湿等症。
摘录《伤寒大白》卷一
处方8、九味当归汤处方当归1分,甘草(炙)1分,芍药1分,人参1分,桂心1分,黄芩1分,干姜1分,大枣5枚,大黄2分。
制法上切。
功能主治小儿宿食不消,发热。
用法用量以水1升半,煎取6合,去滓分服。
摘录《外台》卷三十五引《小品方》
处方9、当归汤处方当归2分,豚卵1双(切细)(1本大枣20个,大者)。
功能主治少小惊痫壮热,中风四肢掣疭,舌吐沫。
用法用量以醇酒3升,煮取1升,为2服。儿小即用1卵。
摘录《普济方》卷三七八
处方10、加味越婢加半夏汤处方麻黄2钱,石膏(煅捣)3钱,生山药5钱,寸麦冬(带心)4钱,清半夏3钱,牛蒡子(炒,捣)3钱,元参3钱,甘草1钱5分,大枣3枚(擘开),生姜3片。
功能主治素患劳嗽,因外感袭肺,而劳嗽益甚,或兼喘逆,痰涎壅滞者。
摘录《衷中参西》上册
处方11、半夏桂枝汤处方半夏6钱,秫米1两,白芍6钱,桂枝4钱,炙甘草1钱,生姜3钱,大枣2枚(去核)。
功能主治饮退得寐,舌滑,食不进者。
用法用量水8杯,煮取3杯,分温3服。
摘录《温病条辨》卷三
处方12、加味养心汤处方茯苓2钱半,茯神2钱半,黄耆2钱半,半夏2钱半,归身2钱半,川芎2钱半,炙甘草2钱,柏子仁1钱2分,远志1钱2分,肉桂1钱2分,人参1钱2分,五味子1钱2分,枣仁1钱2分,生姜、大枣。
功能主治不寐,心肺有火,方卧即大声鼾睡,少顷即醒者。
用法用量水煎,加羚羊角、犀角,俱磨冲服。
摘录《杂病源流犀烛》卷六
处方13、加味小柴胡汤处方柴胡3钱,黄芩3钱,知母3钱,潞参3钱,鳖甲3钱(醋炙),清半夏2钱,常山1钱半(酒炒),草果1钱,甘草1钱,酒曲3钱,生姜3钱,大枣2枚(擘开)。
功能主治久疟不愈,脉象弦而无力。
用法用量疟初起者,减潞参、鳖甲;热甚者,加生石膏5-6钱或至1两;寒甚者,再加草果5分或至1钱。
各家论述疟邪不专在少阳,而实以少阳为主,故其六脉恒露弦象。其先寒者,少阳之邪外与太阳并也;其后热者,少阳之邪内与阳明并也。故方中用柴胡以升少阳之邪,草果、生姜以祛太阳之寒,黄芩、知母以清阳明之热。又疟之成也,多挟痰挟食,故用半夏、常山以豁痰,酒曲以消食也。用人参,因其疟久气虚,扶其正即所以逐邪外出。用鳖甲者,因疟久则胁下结有痞积,消其痞积,然后能断疟根株。用甘草、大枣者,所以化常山之猛烈而服之不至瞑眩也。
摘录《衷中参西》上册
处方14、加味平胃散处方苍术1钱半,厚朴(姜炒)1钱,陈皮8分,甘草(炙)8分,扁豆(炒,研)2钱,白芍1钱半,半夏1钱半,大腹皮(去黑皮及粗,洗净)1钱,砂仁1钱(炒,研),生姜1钱3分,大枣3枚(去核)。
功能主治伤寒,太阴脾经病,腹满而吐,食不下,嗌干,手足自温,或自利,腹痛,不渴,脉沉而细。
用法用量水煎服。如泄,加肉豆蔻8分,白术1钱半,或再加煨木香3分;如腹痛拒按者,去生姜,加葛根1钱半;如嗌干,加元参、桔梗。
摘录《会约》卷三
处方15、加减肾沥汤处方肾1具(猪羊并可用),远志2两(去心),麦门冬1升(去心),人参1两,大枣40枚,芎藭2两,五味子2两,当归2两,泽泻2两,桂心4两,干姜2两,干地黄3两,黄连2两,桑螵蛸30枚,龙骨2两,甘草3两(炙)。
制法上切。
功能主治大虚内不足,小便数,嘘噏,焦熇饮水浆,膀胱引急。
用法用量以水1斗5升,如常法煎取3升,去滓,分3服。
注意忌海藻菘莱,生葱,猪肉,芜荑等物。
摘录《外台》卷十七引《小品》
处方16、凉血解毒汤处方连翘30克,生地15克,紫草15克,炒槐米12克,徐长卿12克,大枣10枚,甘草10克。
功能主治凉血解毒。主时毒炽盛,伤及血络,血遇热则溢,热毒迫血妄行所致。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摘录郑祥光方
处方17、清荣饮处方槐花25克,生地榆15克,白茅根20克,白芍15克,元参15克,金银花20克,生地20克,大枣20枚,鸡内金15克,炒三仙各10克。
功能主治清热凉血,滋阴补虚。主阴虚火旺,血热妄行,气不摄血。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王祉然方
处方18、加减养心汤处方大熟地5钱,潞党参3钱,干麦冬3钱(去心),熟枣仁3钱(研),五味子1钱(研),大乌梅3个(囫囵),黑地榆3钱,炙甘草3钱,炙口耆3钱,莲房3个,大枣2枚。
功能主治便血日久,心嘈食减者。
摘录《医门八法》卷三
处方19、大枣陈皮竹叶汤处方大枣5枚 陈皮5克 竹叶5克
制法将大枣陈皮竹叶水煎服。
功能主治健脾益气,止涎。适用于小儿流涎。
用法用量每日1剂,分2次饮服,连服3~5剂。
摘录《民间方》
处方20、吴茱萸汤处方吴茱萸 半夏 小麦各9克 甘草 人参 桂心各3克 大枣20枚 生姜24克
制法上八味,哎咀。
功能主治治久寒,胸胁逆满,不能食。
用法用量以酒500毫升,水300毫升,煮取300毫升,分三次服。
摘录《备急千金要方》卷十六
处方21、黄芪建中汤加味处方黄芪24克,党参15克,白术9克,茯苓15克,桂枝6克,白芍15克,当归7.5克,甘草4.5克,生姜6克,大枣3枚。
功能主治补中益气,甘温除热。主机体伤损,正气虚弱。(胃癌术后发热)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摘录林如金方
处方22、大枣木香汤处方大枣20枚 木香6克
制法大枣去核文火先煮1小时,后入木香再煮片刻,去渣温服。
功能主治健脾和胃,燥湿止泻。
用法用量每日2次,温服。
摘录《经验方》
处方23、新方桂枝汤处方桂枝30-60克,白芍15-30克,生姜3-5片,甘草5-6克,大枣5-10枚,北黄芪15-30克,当归10-15克,川牛膝10-15克,独活10-15克。
功能主治除湿散寒,温通经脉。主风寒湿痹,阻滞经络。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刘志斌方
处方24、越婢汤处方麻黄12克 石膏25克 白术12克 附子5克 生姜9克 甘草6克 大枣15枚
功能主治治风痹脚弱。
用法用量上七味,哎咀。用水1.4升,先煮麻黄再沸,掠去沫,再入余药,煮取600毫升,分三次服,覆取汗。
摘录《备急千金要方》卷七
处方25、吴茱萸汤处方吴茱萸6克(汤洗七遍)人参4克 生姜8克 大枣12枚(擘)
功能主治温中补虚,降逆止呕。治胃中虚寒,食谷欲呕,或呕而胸满,少阴吐利,手足逆冷,烦躁欲死,厥阴头痛,吐涎沫。
用法用量上四味,以水1升,煮取400毫升,去滓,温服100毫升,日服三次。
备注方中吴茱萸温肝暖胃,散寒降浊为君;重用生姜辛散寒邪,温胃止呕为臣,人参、大枣补虚益胃,甘缓和中,共为佐、使。诸药合用,共奏温补降逆之功。
摘录《伤寒论》
处方26、姜枣花椒汤处方生姜24克 大枣30克 花椒9克
制法将姜、枣洗净,生姜切薄片,同花椒一起加水,小火煎成1碗汤汁即成。
功能主治温中止痛。适用于寒性痛经。
用法用量每日2次,趁热服。
注意阴虚火旺者忌服。
摘录《民间方》
处方27、姜枣红糖汤处方干姜 大枣 红糖各30克
制法将大枣去核洗净,干姜洗净切片,加红糖同煎汤服。
功能主治补脾胃,温中益气。适用于寒湿凝滞型、气血虚型痛经。
用法用量每日2次,温热服。
摘录《民间方》
处方28、肩凝汤处方麻黄15克,桂枝15克,威灵仙15克,白芍25克,穿山龙30克,红花10克,甘草10克,生姜3片,大枣5枚。
功能主治调和营卫,活血止痛。主正气不足,营卫失和,感受外在的风寒湿邪,袭于经脉,留而不去而致。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柴国剑方
处方29、小建中汤处方桂枝9克(去皮)甘草6克(炙)大枣12枚(擘)芍药18克 生姜9克(切)胶饴30克
功能主治温中补虚,和里缓急。治虚劳里急,腹中时痛,喜得温按,按之则痛减,舌淡苔白,或心中悸动,虚烦不宁,面色无华,或四肢酸疼,手足烦热,咽干口燥。现用于胃及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神经衰弱、慢性肝炎等见有上述症状者。
用法用量上药六味,以水700毫升,煮取300毫升,去滓,加入饴糖,更上微火烊化,分二次温服。
注意呕家、吐蛔、中满者均忌用。
备注本方为桂枝汤倍芍药加胶饴组成。方中重用饴糖温中补虚,和里缓急;桂枝温阳散寒;芍药和营益阴;炙甘草调中益气。诸药合用,共奏温养中气,平补阴阳,调和营卫之功。
摘录《伤寒论》
处方30、杏苏散处方苏叶 半夏 茯苓 前胡 苦桔梗 枳壳 甘草 生姜 大枣(去核)橘皮 杏仁
功能主治轻宣凉燥,化痰止咳。治外感凉燥,头微痛,恶寒无汗,咳嗽痰稀,鼻塞嗌塞,苔白脉弦。
用法用量无汗,脉弦甚或紧,加羌活,微透汗;汗后咳不止,去苏叶、羌活,加苏梗;兼泄泻腹满者,加苍术、厚朴;头痛兼眉棱骨痛者,加白芷;热甚,加黄芩,泄泻腹满者不用。
备注方中杏仁苦辛温润,宣肺降气,苏叶辛苦芳香,解肌发表,并为君药;桔梗、枳壳一升一降,调理气机,前胡降气化痰,宜肺散风,同为臣药;半夏、橘皮、茯苓健脾燥湿、理气化痰为佐;生姜、大枣调和营卫,甘草调和诸药,是为使药。合用共奏轻宜凉燥,化痰止咳之功。
摘录《温病条辨》卷一
处方31、玉屏桂枝汤处方炙黄芪18克,白术10克,防风10克,白芍9克,桂枝6克,赤芍10克,鬼箭羽16克,地龙10克,蝉衣6克,大枣4枚,生姜3片。
功能主治健脾益气,调和营卫,祛风止痒。主脾肺气虚,外受风邪,营卫失和。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各服1次。
摘录周德瑛方
处方32、阴旦汤处方芍药 甘草各6克 干姜 黄芩各9克 桂心12克 大枣4枚
功能主治温阳解肌,发表除烦。治伤寒肢节疼痛,内寒外热,虚烦。
用法用量上六味药,哎咀。以水1升,煮取500毫升,去滓。温服100毫升,日三夜二服。覆令小汗。
摘录《备急千金要方》卷九
处方33、桂枝去芍药加皂荚汤处方桂枝 生姜各9克 甘草6克 皂荚1挺大枣12枚
制法上五味,哎咀。
功能主治治肺痈,吐涎沫,初起有表邪者。
用法用量以水700毫升,煮取300毫升,去滓,分三服。
摘录《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七
处方34、桂枝去芍药汤处方桂枝9克(去皮)甘草6克(炙)生姜9克(切)大枣12枚(擘)
功能主治治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
用法用量上四味,以水700毫升,煮取300毫升,去滓,温服100毫升。调养如桂枝汤法。
摘录《伤寒论》
处方35、归姜汤处方当归9克 黑姜2.1克 枣仁4.5克(炒)大枣5枚(去核)。
功能主治治产后心慌自汗。
用法用量上药加大枣5枚,去核,水煎服。若服后自汗仍多,心慌无主,恐其晕脱,即加人参6克、熟附子3克,先顾根本。方内重用当归,则瘀血不得停留。
摘录《医学心悟》卷五
处方36、山药紫荆皮汤处方山药30克 紫荆皮9克 大枣10枚
制法将上3味水煎。
功能主治健脾益血,补肾养阴。适用于低热的贫血患者。
用法用量每日1剂,每日3次服。
摘录《民间方》
处方37、竹叶汤处方竹叶20克 葛根9克 防风 桔梗 桂枝 人参 甘草各3克 附子6克 大枣5枚 生姜15克
功能主治温阳益气,疏风解表。治产后中风,发热面赤,喘而头痛。
用法用量上十味,以水1升,煮取300毫升,分二次温服。温覆使汗出。
备注本方所治之证,属阳气不足,复感风邪所致。方中人参、附子温阳益气,竹叶、葛根轻清宜泄;桂枝、桔梗疏风解肌;甘草、生姜、大枣甘缓和中,调和营卫。配合同用,既可扶正,又可散邪。
摘录《金匮要略》卷下
处方38、生地黄汤处方生地黄15克 甘草 黄连 桂心各3克 大枣20枚 淡竹叶6克(一作竹皮)赤石脂6克
功能主治治产后感受寒热,下痢。
用法用量上七味,哎咀,以水2升,煮竹叶,取1.4升,去滓纳药,煮取500毫升,分三服,日三。
摘录《备急千金要方》卷三
处方39、鱼鳞汤处方生地20克,熟地20克,黑芝麻40克,枸杞子15克,何首乌15克,白藓皮15克,地肤子15克,当归20克,川芎10克,桂枝10克,丹参15克,苦参15克,防风15克,蝉蜕10克,甘草10克,大枣3枚。
功能主治滋补肝肾,健脾润燥,益气养血,祛风活络。主肝肾阴虚,脾胃衰弱,荣血不足,血虚生风,风盛则燥,肌肤失养。(全身性皮肤角化症)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温服。
摘录周鸣岐方
处方40、舒络解痉汤处方吴茱萸12克,党参12克,大枣2枚,干姜9克,半夏9克,橘红9克,甘草3克。
功能主治温中散寒,益气通络。主肝经虚寒,脉络受阻。(闪辉性暗点)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庞赞襄方
处方41、加味脾阴煎处方生地10克,生白芍30克,旱莲草15克,山药20克,莲米15克,连翘10克,赤小豆30克,黄连6克,淡竹叶10克,五味子10克,枣皮10克,大枣10个,炙甘草10克。
功能主治养阴益脾,润燥,佐以清热,化斑。主脾阴虚,血燥,阴虚生内热,热伤络脉则血外溢。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袁尊山方
处方42、益血汤处方人参6克,白术9克,龟板胶9克(烊化),鹿角胶9克(烊化),阿胶9克(烊化),肉桂3克,陈皮9克,木香9克,当归9克,白芍9克,甘草9克,大枣10枚。
功能主治温补气血,健脾益肾。主脾肾虚损,气血不足。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王永安方
处方43、胶艾芎归汤处方当归9克,人参4.5克,艾叶(醋炒)3克,茯苓4.5克,阿胶(糯米炒)9克,川芎3克,大枣3枚。
功能主治益气养血,暖宫止痛。主气血虚弱。(妊娠腹痛)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医略六书》卷二十八
处方44、黄芩汤别名黄芩芍药汤(《痘疹世医心法》卷十一)。
处方黄芩6克 芍药6克 甘草6克 大枣12枚
功能主治清热止利,和中止痛。治伤寒,太阳与少阳合病,身热口苦,腹痛下利。
用法用量以水1升,煮取600毫升,去滓,温服200毫升,日二服。
备注方中黄芩苦寒,清热止利;芍药味酸,敛阴和营止痛;甘草、大枣和中缓急。诸药合用,共奏清热止利,和中止痛之功。
摘录《伤寒论》
处方45、栝楼汤处方桑螵蛸(炙)甘草(炙)黄连 生姜各6克 栝楼 人参各9克 大枣50个
制法上七味,切。
功能主治泻火生津,益气固摄。治产后热盛津伤,脬气不固,小便数而兼渴者。
用法用量以水700毫升,煮取300毫升分三服。
摘录《外台秘要》卷三十四引《集验方》
处方46、柴金汤处方柴胡12克,滑石12克,鸡内金12克,白芍9克,黄芩9克,半复9克,枳实6克,川军6克,生姜15克,大枣4枚,金钱草24克。
功能主治疏肝泻热,行气利胆。主肝经热甚,胆热犯胃。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岳美中方
处方47、镇心汤处方防风 当归 大黄各10克 泽泻8克 白蔹8克 菖蒲 人参 桔梗各6克 白术 甘草各20克 紫菀 茯苓各4克 秦艽12克 桂心 远志 薯蓣 石膏各6克 大豆卷8克 麦门冬10克 粳米30克 大枣15枚 干姜4克 附子 茯神各6克
制法上药二十四味,哎咀。
功能主治治风虚劳冷,心气不足,喜忘恐怖,神志不定。
用法用量以水1.2升,先煮粳米令熟,去津纳药,煮取400毫升,每服100毫升,日三夜一。
摘录《备急千金要方》卷十四
处方48、益气养阴汤处方炙甘草15克,黄芪15克,党参12克,生地12克,麦冬12克,茯苓12克,桂枝10克,白芍10克,郁金10克,佛手10克,生姜6克,大枣5枚。
功能主治益气养阴。主气阴两虚。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杨百方
处方49、加减紫癜方处方鸡血藤15克,丹皮15克,茜草15克,当归15克,大枣10克,茅根15克,旱莲草20克,三七粉5克(冲服),仙鹤草20克,山栀15克。
功能主治活血化瘀,佐以补脾滋肾。主血瘀于肌腠。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次,日服2次。
摘录孙伟正方
处方50、竹叶汤处方竹叶15克 甘草 茯苓 人参各3克 小麦15克 生姜9克 大枣14枚 半夏9克 麦门冬15克
制法上九味,哎咀。
功能主治治产后虚渴,少气力。
用法用量用水900毫升,煮竹叶、小麦,取700毫升,去滓,纳诸药更煎,取300毫升,分二次温服。
摘录《备怠千金要方》卷三
处方51、羊肉当归汤处方当归30克 干姜 橘皮 黄耆 芍药 芎藭 桂心 独活 防风 人参 吴茱萸 甘草 干地黄 茯苓各7.5克 生姜45克 大枣10枚 羊肉100克
制法上十七味,哎咀。
功能主治治腹冷绞痛。
用法用量用水3升,煮肉,取2.4升,出肉纳诸药,煮取600毫升,分三服,一日服完,服后覆取温暖。
摘录《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三
处方52、蠲痹汤加味处方炙黄芪15克,当归15克,姜黄10克,羌活10克,赤芍10克,防风10克,甘草3克,生姜10克,大枣3枚,川芎10克,红花10克,丹参15克,鸡血藤15克,没药10克,续断15克。
功能主治调营卫,行气血,舒筋络,止疼痛。主筋骨劳损,营卫俱虚,气血瘀滞,经脉受阻。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摘录邱峰方
处方53、加味黄耆建中汤处方黄耆 白芍药各6克 当归4.5克 人参 白术 麻黄根 牡蛎粉各3克 官桂1.5克 饴糖10毫升 大枣2枚
功能主治益气健脾,固表止汗。治伤寒愈后,阳虚,无热恶寒,盗汗,无力下虚者。
用法用量上作一服。用水400毫升,煎至320毫升,空腹时温服。
摘录《证治准绳·伤寒》卷七
处方54、荔枝干大枣处方荔枝干 大枣各7枚
功能主治补气血。适用于失血性贫血。
用法用量每日1剂,分2次服。
摘录《民间方》
处方55、小青龙加石膏汤处方麻黄20克,桂枝20克,白芍20克,干姜20克,细辛20克,五味子20克,大枣20克,半夏30克,生石膏120克,甘草20克。
功能主治温化水饮,开郁清降。主寒饮郁肺,失其肃降。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熊永厚方
处方56、加味归脾汤处方人参 炙黄耆 白术 当归 茯苓 酸枣仁各4.5克 远志肉2.4克 木香 甘草<炙)各1.5克 龙眼肉6克 大枣2枚 煨姜3片 菖蒲2.4克 桂心1.5克
功能主治补益心脾。治心虚悸动而痛。
用法用量用水400毫升,煎至200毫升,食后服。
摘录《医宗必读》卷八
处方57、阳旦汤处方大枣12枚(擘)桂枝9克 芍药9克 生姜9克 甘草9克(炙)黄芩6克
制法上六味药,哎咀。
功能主治治中风伤寒,脉浮,寒热往来,汗出恶风,项颈强,鼻鸣干呕。
用法用量以泉水1.2升,煮取800毫升,分四服,一日三次。
注意脉浮紧,发热者,不可用,服药期间,忌食海藻、菘菜、生葱。
摘录《外台秘要》卷二引《古今录验》
处方58、越婢加术汤处方麻黄12克 石膏25克 生姜9克 甘草6克 白术12克 大枣15枚
功能主治疏风泄热,发汗利水。治皮水,一身面目悉肿,发热恶风,小便不利,苔白,脉沉者。(水肿)
用法用量上药六味,以水1.2升,先煮麻黄,去上沫,纳诸药,煮取600毫升,分三次温服。
摘录《金匮要略》卷中
处方59、越婢加半夏汤别名半夏汤(《普济方》卷二十七)。
处方麻黄12克 石膏25克 生姜9克 大枣15枚 甘草6克 半夏9克
功能主治宣肺泄热,止咳平喘。治肺胀,咳嗽上气,胸满气喘,目如脱状,脉浮大者。
用法用量上药六味,以水1.2升,先煮麻黄,去上沫,纳诸药,煮取600毫升,分三次温服。
摘录《金匮要略》卷上
处方60、滋荣养气扶正汤处方人参6克 炙黄耆 白术 川芎 熟地 麦冬 麻黄根各3克 当归9克 陈皮1.2克 炙草1.5克 大枣5枚
功能主治滋阴益气,固表止汗。治产后寒热有汗,午后应期而发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傅青主女科·产后编》卷上
警告!本文使用信息聚合技术汇集而成,仅作学习、研究之用,切不可照本宣科、照猫画虎,身体有恙应尽早就医。本文资料绝大部分注明了出处,但不对信息的正确性负责,更不对使用本文信息导致的后果负责。
相关参考
处方1、安胎当归汤处方当归阿胶(炙)芎藭人参各6克大枣(擘)4枚艾6克功能主治妇女妊娠五月,举动惊愕,胎动不安,小腹痛引腰胳,小便疼,下血者。用法用量上药以酒、水各300毫升,煮取300毫升,去滓,内
处方1、葛根首乌汤处方桂枝3钱,芍药3钱,甘草2钱,葛根3钱,麻黄2钱,首乌3钱,生姜3钱,大枣3枚。功能主治妇人产后,寒伤营血,而病刚痉,发热无汗者。用法用量水煎大半杯,温服。摘录《医学摘粹》处方2
处方1、胆矾丸处方胆矾3克(为粗末)绿矾60克大枣14个(去核)好醋600毫升(以上同煎,熬令枣烂)使君子60克(去壳)枳实(去瓤,炒)90克黄连诃黎勒(去核)各30克(并为粗末)巴豆2~7枚(去皮破
处方1、大黄泄热汤别名泄热汤处方大黄2两,泽泻2两,黄芩2两,栀子仁2两,芒消2两,桂心2两,大枣30枚,石膏8两(碎,绵裹),甘草1两(炙)。制法上切。功能主治心劳热,口中生疮,大便难,闭塞不通,心
处方1、补心汤处方麦门冬3两(去心),紫石英5分,紫菀2两,桂心1尺,茯苓4两,小豆24粒,人参半两,大枣25枚(擘),甘草5寸(炙)。制法上切。功能主治心气不足,其病苦满,汗出心风,烦闷善恐,独苦多
处方1、麦门冬汤处方麦门冬4两,白术4两,甘草1两,牡蛎3两,芍药3两,阿胶3两,大枣20枚。功能主治下血虚极。用法用量上(口父)咀。以水8升,煮取2升,分2次服。各家论述《千金方衍义》:下血虚极不用
处方1、加味小柴胡汤处方半夏、条芩、茯苓、甘草、木香、川连、白芍、生姜、大枣。功能主治产后疟痢兼作,因胎前湿热未化,致产后下陷脾经,寒热滞下不已者。摘录《顾氏医径》卷四处方2、安胎神应丸别名加味神应丸
处方1、锦灰散处方锦帛(烧灰,微存性)1钱,雄鼠粪(微炒)7粒,大枣(去核)3分,麝香(研)少许。制法上为散。功能主治小儿初生至7日,脐风发肿,欲落者。用法用量看脐欲落不落时,即用药封之。注意忌外风入
处方1、越婢汤处方麻黄12克石膏25克生姜9克甘草6克大枣15枚功能主治宣肺泄热,散水消肿。治风水恶风,一身悉肿,自汗不渴,无大热,脉浮。现用于急慢性肾炎而见上述症状者。用法用量上药以水1.2升,先煮
处方1、桂枝加黄耆汤别名桂枝加黄耆五两汤处方桂枝2两,芍药2两,甘草2两,生姜3两,大枣12枚,黄耆2两。功能主治助阳散邪,以发郁阻之湿。主黄汗之病,两胫自冷。若身重,汗出已辄轻者,久久必身瞤,瞤即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