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大麦的处方(三)
Posted 处方
篇首语:你不能左右天气,但你能转变你的心情。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含有大麦的处方(三)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处方1、赤茯苓丸处方赤茯苓1两,陈橘皮3两(汤浸,去白瓤,炒),大麦糵1两(炒微黄),桂心2两,干姜1两(炮裂,锉),人参1两(去芦头),神曲2两(炒微黄),木香1两,诃黎勒皮2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五膈气滞,宿食不消,呕吐酸水,腹胀不能下食。
用法用量每服30丸,以生姜汤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五十
处方2、加味枳术丸处方枳实(炒)1两,神曲(炒)1两,大麦糵(炒)1两,棠球子1两,陈皮1两,人参2两,白术2两。
制法上为末,荷叶烧饭和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进饮食,强胃气。主病后胃弱,食少。
用法用量每服70-80丸,白汤送下。如夏有热,加姜炒黄连7钱;如冬月天寒,加砂仁1两;如气郁不舒畅,加香附1两;如痰多,加橘红1两,去陈皮,更加半夏曲1两。
摘录《准绳·伤寒》卷七
处方3、巴豆丸处方巴豆1两(不去油,只去皮心,烂研),大麦蘖2两(炒微黄),神曲1两(炙微黄),香墨半两,礞石1两(细研),麝香1分(细研)。
制法上为末,用头醋1碗于锅内,先入巴豆,煎2-3沸,后入诸药,煎令稠,可丸即丸,如麻子大。
功能主治久厌食,症块不消。
用法用量每服3-5丸,空心以生姜汤送下。
摘录《圣惠》卷四十九
处方4、苎麻粥处方生苎麻根30克 陈皮炒10克 粳米 大麦仁各50克 细盐少许
制法先煎苎麻根、陈皮,去渣取汁,后入粳米及大麦仁煮粥,临熟,放入盐少许。
功能主治凉血,止血,安胎。适用于血热崩漏、妊娠胎动下血及尿血、便血等症。
用法用量分作2服,每日空腹趁热食。
摘录《圣济总录》
处方5、水肿至神汤处方浙茯苓60克(切小块)生于术(黄土炒)杜赤小豆、车前草各30克 大麦须15克 小枳实6克 六神曲12克
功能主治健脾利水。治脾虚水肿。
用法用量大罐浓煎,须一日夜服尽。连服三剂,溺畅肿消。
摘录《重订通俗伤寒论》引《随山宇方钞》
处方6、大麦粥处方大麦米50克 红糖适量
制法将大麦米浸泡轧碎,煮粥加红糖适量。
功能主治益气调中,消积进食。适用于小儿疳症、脾胃虚弱、面黄肌瘦、少气乏力。
用法用量每日2次服食。
摘录《民间方》
处方7、木香三棱丸处方木香30克 三棱(炮)60克 蓬莪术(炮)60克 大麦芽(炒)120克 神曲(炒)120克 白术120克 陈皮(去白)60克 干姜(炮)60克 黑牵牛(微炒)180克(一方用黑牵牛头末,取180克)
制法上为细末,生姜汁、面糊和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胸膈痞闷,心腹胀满,胁肋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30~50丸,食后生姜汤下。
摘录《御药院方》卷三
处方8、血郁汤处方香附(童便制)6克 牡丹皮 赤曲 川通草 穿山甲 降真香 苏木 山楂肉 大麦芽(炒,研)各3克 红花2.1克
功能主治治七情郁结,盛怒叫呼,或起居失宜,或闪挫跌扑,致瘀血内停,身有痛处如针刺,胸胁不宽,大便黑色,脉沉涩而芤。
用法用量上药用水、酒各半煎,去滓,入桃仁(去皮)泥2.1克、韭汁75毫升,和匀,通口服。
摘录《证治准绳·类方》卷二
处方9、养胃进食丸处方人参(去芦头)甘草(锉)各30克 白术 白茯苓(去皮)各60克 厚朴(去粗皮,生姜制炒)90克 陈皮(去白)45克 神曲(炒)75克 大麦蘖(炒黄)45克 苍术150克(去粗皮)
制法上为细末,水面糊和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健脾和胃,消食化滞。治脾胃虚弱,心腹胀满,面色萎黄,肌肉消瘦,怠惰嗜卧,全不思食。
用法用量每服30~50丸,空腹时用温生姜汤送下;或粥汤亦可。
摘录《御药院方》卷三
处方10、助脾散处方干姜 草豆蔻 神曲 大麦芽 陈橘皮各60克 甘草30克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温中健脾。治脾胃虚弱,饮食减少。
用法用量每服3克,空腹时用白汤调下。
摘录《鸡峰普济方》卷十二
处方11、盐煎散处方草果仁(去皮.煨)、缩砂(去壳取仁)、槟榔(炮)、厚朴(去粗皮)、肉豆蔻(煨)、羌活(去芦)、苍术(米泔浸二宿)、陈皮(去白)、荜澄茄、枳壳(去瓤.麸炒)、良姜(油炒)、茯苓(去皮)、大麦芽(炒)、茴香(炒)、川芎(洗)、甘草,各二两。
炮制上件碾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男子、妇人一切冷气,攻冲胸胁,及前后心连背膂疼痛,转项拘急,或脾胃虚冷,不思饮食,时发呕吐,霍乱转筋,脐腹冷疼,泄泻不止,及膀胱成阵刺痛,小肠气吊,内外肾疼。又治妇人血气刺痛,血积血瘕,绕脐撮痛,并皆治之。
用法用量每服二钱,水一盏半,入盐一字,同煎至八分,空心,食前服之。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12、救苦化坚丸处方黄耆3克 人参1克 炙甘草1.5克 真漏芦 升麻各3克 葛根1.5克 连翘3克 牡丹皮1克 当归身 生地黄 熟地黄各1克 白芍药1克 肉桂0.6克 柴胡2.4克 黍粘子1克 羌活3克 独活 防风各1.5克 昆布0.6克 京三棱(煨)0.6克 广茂(煨)1克 益智仁0.6克 大麦蘖面3克 神曲末(炒黄色)0,6克 黄连(去须)1克 黄柏(炒)1克 厚朴9克(姜制)
制法上为细末,汤浸蒸饼和丸,捻作饼子,日晒干,捣如米粒大。
功能主治治瘰疬,马刀挟瘿,从耳下或耳后下颈至肩上,或入缺盆中。
用法用量每服9克,白汤下。
备注本方原名“救苦化坚汤”,今据其制剂改作“救苦化坚丸”。《济生拔粹》本作“救苦胜灵丹”。
摘录《兰室秘藏》卷下
处方13、大温脾圆处方吴茱萸(汤七次.焙)、大麦蘖(炒)、肉桂(去粗皮),各五两;甘草(炙)、桔梗、人参、干姜(炮),各三两;附子(炮.去皮.脐)、细辛(去苗),各二两;神僸(碎炒)三两一钱,枳实(麸炒)一分半。
炮制上为细末,炼蜜和为圆,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脾胃虚弱,冷气攻冲,饮食不化,心腹胀痛呕吐吞酸,痞噎不通,肠鸣泄利,水谷不分,面黄肌瘦,食减嗜卧,并皆治之。常服温脾益胃,消谷进食。如久虚痼冷,食少伤多,尤宜常服。
用法用量每服二十圆,温酒下,米饮亦得,日三服,空心,食前。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14、调元生脉散处方人参 炙黄耆 炒白术 全当归 大麦冬北五味 青化桂
功能主治主痘后手足冷,脉沉细,虚极之证。
用法用量生姜、大枣为引,水煎服。虚冷甚者,加热附片。
摘录《幼幼集成》卷六
处方15、草豆蔻丸处方草豆蔻(面裹煨,去皮取仁)枳实(麸炒黄色)白术各30克 大麦蘖(面炒黄色)半夏(汤洗七次,日干)黄芩(刮去皮,生)神曲(炒黄色)各15克 干生姜 橘皮 青皮各6克 炒盐1.5克
制法上药研极细末,汤浸蒸饼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主秋冬伤寒冷物,胃脘当心而痛,上支两胁,膈咽不通。
用法用量每服50丸,白汤下。
摘录《内外伤辨》卷下
处方16、兔骨饮别名兔骨粥(《仙拈集》卷二)。
处方兔骨1具(微炙黄,捣碎)大麦苗1千克
功能主治治消渴羸瘦,小便不禁。
用法用量上药以水10升,煮取汁5升,每服150毫升,日服二至三次。又宜食兔肉。
摘录《普济方》卷一七六
处方17、急救绿豆丸处方绿豆250克 车前子 大麦冬 灯草 甘草各60克
制法上药共研细末,滴水为丸,如绿豆大,朱砂15克为衣。
功能主治清热解暑,生津利尿。治夏月中暑受热,霍乱吐泻,腹痛转筋,痢疾。
用法用量每服3克,温茶送下。
摘录《痘疹会通》
处方18、钟乳健脾圆处方肉桂(去粗皮)、人参、黄连(去须)、干姜(炮)、龙骨、当归(去芦)、石斛(去根)、大麦蘖(炒)、茯苓(去皮)、细辛(去苗土)、神僸(碎炒)、赤石脂(煅),各二两;蜀椒(去目及闭口者.微炒出汗)六两,附子(炮.去皮.脐)一两,钟乳粉三两。
炮制上为细末,入钟乳粉匀,炼蜜和圆,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男子、妇人虚损羸瘦,身体沉重,脾胃泠弱,饮食不消,腹胀雷鸣,泄泻不止。又治肠虚积冷,下利清谷,或下纯白,及久痢赤白,肠滑不禁,少气羸困,不思饮食,并宜服。
用法用量每服三十圆,温米饮下,食前,日三服。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19、裨脾散别名建脾丸(《奇效良方》卷十三)。
处方附子(炮)30克 蜀椒(汗)30克 桂心60克 赤石脂 黄连 人参 干姜 茯苓 大麦芽 陈曲(炒)石斛 当归各60克 钟乳90克(研)
制法上十三味,捣筛,蜜和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温健脾胃,和中止泻。主脾胃虚寒,泻痢不禁,饮食不消,雷鸣绞痛。
用法用量以酒服10丸,日服三次,稍稍加之。
摘录《外台秘要》卷二十五引《集验方》
处方20、养脾圆处方大麦蘖(炒)、白茯苓(去皮)、人参(去芦),各一斤。干姜(炮)、缩砂(去皮),各二斤。白术半斤,甘草一斤半。
炮制上为细末,炼蜜和圆,每两作八圆。
功能主治治脾胃虚冷,心腹纹痛,胸膈满闷,胁肋虚胀,呕逆恶心,噫气吞酸,泄泻肠鸣,米谷不化,肢体倦怠,不思饮食。此药养胃进食。
用法用量每服一圆,细嚼,生姜汤送下,食前服。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21、曲蘖枳术丸处方枳实(麸炒,去瓤)大麦蘖(面炒)神曲(炒)各30克 白术60克
制法上为细末,荷叶裹烧饭为丸,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强食过饱,心胸满闷不快。
用法用量每服50丸,空腹时温水下。
摘录《内外伤辨》卷下
处方22、半夏白术天麻汤处方黄柏(酒洗)0.6克 干姜0.9克 天麻 苍术 白茯苓 黄耆 泽泻 人参各1.5克 白术 炒神曲各3克 半夏(汤洗七次)大麦蘖面 橘皮各1.5克
制法上药哎咀。
功能主治补脾胃,化痰湿,定虚风。主脾胃虚弱,痰湿内阻,虚风上扰,致成痰厥头痛,证见头痛如裂,目眩头晕,胸脘烦闷,恶心呕吐,痰唾稠粘,气短懒言,四肢厥冷,不得安卧者。
用法用量每服15克,用水30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带热服。
备注方中人参、黄耆、白术补脾胃,养元气;干姜、苍术、半夏、茯苓、泽泻祛寒湿,化痰饮;天麻定虚风,止眩晕;神曲、大麦蘖面、陈皮理脾胃,助消化;黄柏以制苍术之爆,并能降内伏之虚火。配合成方,共奏补脾胃,化痰湿,定虚风的功效。
摘录《脾胃论》卷下
处方23、宽中喜食无厌丸别名宽中进食丸(《兰室秘藏》卷上)。
处方木香1.5克 青皮 人参 干生姜各3克 炙甘草4.5克 白茯苓 泽泻 槟榔 橘皮 白术各6克 缩砂仁·猪苓各7.5克 枳实12克 草豆蔻仁15克 神曲16.5克(炒)半夏21克 大麦蘖曲30克(炒)
制法上药研为细末,汤浸蒸饼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温中健脾,理气消滞。治脾胃虚寒,运化乏力,食欲不振,腹胀胸闷,大便泄泻。
用法用量每服30~50丸,空腹时用米汤送下。
摘录《兰室秘藏》卷上
处方24、白散子处方白附子 大香附子各15克(炒)黑牵牛60克(半生,半炒令熟)半夏7.5克(姜炙)大甘遂7.5克(以大麦炒,候麦黄赤色,去麦不用。须极慢火炒之)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发背。
用法用量每服6克,以蜜酒调下,续饮温酒适量,候所苦处刺痛为度。微利三五行,泻出恶物即愈,次用清凉膏贴之。
摘录《中藏经》
处方25、凝神饮子处方人参(去芦)当归(去尾)白芍药 茯神(去木)白茯苓 黄耆 白术 半夏曲 五味子 熟地黄(洗,酒蒸)麦门冬(去心)甘草(炙)莲肉(去心)大麦冬(去心)桔梗各等分
制法上药锉散。
功能主治治痨瘵。憎寒发热,口干咽燥,自汗烦郁,咳嗽声重,唾中血丝,瘦剧倦乏。
用法用量每服12克,用水400毫升,加乌梅、红枣各1枚,煎至200毫升,内服。如嗽,加阿胶,—虚极胸满,加木香(涅纸裹煨)或沉香,不思饮食,加扁豆。
摘录《世医得效方》卷九
处方26、香曲散处方大麦生曲
制法上熬曲令微香,研末。
功能主治治饮食过饱,心烦脘闷,但欲卧而腹胀者。
用法用量每次服2克。如无曲,用大麦芽亦得。
摘录《普济方》卷一七二
处方27、捷效丸处方砂仁 川椒各30克 针砂(醋炒红)90克 大麦不拘多少(炒,磨面)大黑枣500克(去棱、皮)
制法将大麦面打糊,共捣为丸。
功能主治治黄胖水肿。
用法用量每服6克,早、晚用好酒送下。
摘录《仙拈集》卷一
处方28、扶脾丸处方干生姜 肉桂各1.5克 干姜 藿香 红豆各3克 白术 茯苓 橘皮 半夏 诃子皮 炙甘草 乌梅肉各6克 大麦蘖(炒)神曲(炒)各12克
制法上为细末,荷叶烧饭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温脾消食,涩肠止泻。治脾胃虚寒,腹痛便溏,饮食不化。
用法用量每服50丸,空腹时用白汤送下。
摘录《兰室秘藏》卷上
处方29、祛疳消食丸处方黄连(去须)60克(微炒)青橘皮(去白)木香各15克 大麦蘖(微炒)川楝子肉(炒黄)神曲(炒黄)芜荑(研)各30克
制法上药将前六味研为细末,次入芜荑仁,同研匀,蒸饼和猪胆汁为丸,如黄米大。
功能主治清热消疳,健胃化食。治小儿疳症。
用法用量每服20丸,温米饮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杨氏家藏方》卷十八
处方30、清咽养荣汤处方西洋参 大生地 抱木茯神 大麦冬 大白芍 嘉定花粉 天门冬 拣玄参 肥知母 炙甘草
功能主治润肺清咽。治疫喉痧,舌绛无津,夜寐不安,筋惕肉瞤,脉数。
用法用量用水400毫升,煎至240毫升,对蔗浆100毫升,温服。余毒仍盛者,加乌犀角。
摘录《疫喉浅论》卷下
处方31、补中汤处方升麻 柴胡 当归各0.6克 神曲0.9克(炒)泽泻1.2克 大麦芽面 苍术各1.5克 黄耆7.5克 炙甘草2.4克 红花少许 五味子20个
功能主治主面黄,汗多,目赤,四肢沉重,食欲不振,腹中时痛,咳嗽,两手寸脉短,右手脉弦细兼涩,关脉虚。
用法用量上药哎咀,分作二服。用水300毫升,煎取150毫升,去滓,空腹时服。
摘录《兰室秘藏》卷下
处方32、麋角丸处方麋角250克(镑细,以牛乳少许拌和得所,于小甑子内以大麦压蒸一伏时)黄耆 补骨脂 当归 龙骨各60克 韭子90克 蛇床子 石龙芮 覆盆子 附子 远志 续断 石斛 柏子仁各30克 人参15克
制法上药共为细末,炼蜜和捣三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虚劳。肾气久弱,阴下湿痒,小便遗失,夜梦鬼交,精泄不禁。
用法用量空腹及晚食前以温酒下30丸。
摘录《鸡峰普济方》卷九
处方33、盐煎散处方草果仁(去皮,煨)缩砂(去壳,取仁)槟榔(锉,炮)厚朴(去粗皮)肉豆蔻(煨)羌活(去芦)苍术(米泔浸二日)陈皮(去白)荜澄茄 枳壳(去瓤,麸炒)良姜(油炒)茯苓(去皮)大麦芽(炒)茴香(炒)川芎(洗)甘草(燎)各60克
制法上药研为细末。
功能主治温中燥湿,下气止痛。治脾胃虚冷,湿阻气滞,胸胁连背疼痛,转项拘急;或不思饮食,时发呕吐,霍乱转筋,脐腹冷痛,泄泻不止;及膀胱阵阵刺痛,小肠气吊,内外肾痛;又治妇人血气刺痛,血积血瘕,绕脐撮痛。
用法用量每服6克,用水220毫升,入盐1匙,同煎至180毫升,空腹时服之。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三
处方34、麋角既济丸处方麋角1具(净水浸三日,刮去粗皮,镑为屑,盛在瓮瓶内,以牛乳浸一日,乳耗更添,直候不耗;于角屑上乳深二指以来,用大麦,只看瓶器大小,临时安顿甑内,约厚10厘米,上置瓶,更用大麦周延填实,唯露瓶口,不住火蒸一伏时;如锅内水耗,旋添汤,直候角屑蒸得细腻如面相似,即住火取出,细研)另用下项药:龙骨 山药 人参(去芦头)远志(去心)山茱萸 石菖蒲 赤石脂 朱砂(别研)五味子 全蝎(艾叶炒去毒)各60克 巴戟(去心)附子(炮,去皮、脐)补骨脂(炒)菟丝子(酒浸一宿,焙)天雄(炮,去皮、脐)五味子各00克 柏子仁(另U研)熟干地黄(洗,焙)肉苁蓉(酒浸一宿,切,焙)各120克
制法上药为细末,以麋角膏子和匀,捣一千下,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壮阳固精,益血驻颜。治水火不济,精神恍惚,梦寐纷纭,阳道不兴,耳内虚鸣,小便白浊,遗沥失精。
用法用量每服100丸,空腹时用温酒送下。
摘录《杨氏家藏方》卷九
处方35、养脾丸处方大麦芽(炒)白茯苓(去皮)人参(去芦)各500克 干姜(炮)砂仁(去皮)各1a00克 白术250克 甘草(锉、爁)750克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和丸,每30克作8丸。
功能主治养胃进食,治脾胃虚冷,心腹绞痛,胸膈满闷,胁肋虚胀,呕吐恶心,噫气吞酸,泄泻肠鸣,米谷不化,肢体倦怠,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1丸,细嚼,空腹时用生姜汤送下。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三
警告!本文使用信息聚合技术汇集而成,仅作学习、研究之用,切不可照本宣科、照猫画虎,身体有恙应尽早就医。本文资料绝大部分注明了出处,但不对信息的正确性负责,更不对使用本文信息导致的后果负责。
相关参考
大麦奴,辛;寒,清热解毒。主热病发热;服丹石中毒,本文介绍了含有大麦奴的处方1个。处方1、栝楼汤别名栝楼根汤处方栝楼根4两,大麦奴4两,甘草2两,葱白半斤,豉2升。功能主治白石英动附子毒,服生麦门冬汤
处方1、干姜散处方法曲1升,干姜1升,豉1升,蜀椒1升,大麦糵1升。制法上药治下筛。功能主治心意冥然,忘食,胃寒不能食。用法用量食后服5方寸匕,1日3次。以能食为度。摘录《千金》卷十五处方2、椒姜大麦
处方1、大全牛膝散处方牛膝、大麦芽。制法上为细末,以新瓦罐子中填1层麦芽,1层牛膝,如此填满,用盐泥固济,火煅赤,放冷,研末。功能主治产后遍身青肿疼痛,及众疾。用法用量每服2钱,热酒调下。摘录《赤水玄
处方1、大麦糵丸处方大麦糵(炒黄)1两,白术1两半,人参1两半,枳壳(去瓤,麸炒)1两,槟榔(锉)1两,半夏(汤洗7遍,焙)1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焙)1两,薏苡仁(炒)1两,干姜(炮)1两,大黄(
处方1、麋角既济丸处方麋角1具(净水浸三日,刮去粗皮,镑为屑,盛在瓮瓶内,以牛乳浸一日,乳耗更添,直候不耗;于角屑上乳深二指以来,用大麦,只看瓶器大小,临时安顿甑内,约厚10厘米,上置瓶,更用大麦周延
处方1、麋角既济丸处方麋角1具(净水浸三日,刮去粗皮,镑为屑,盛在瓮瓶内,以牛乳浸一日,乳耗更添,直候不耗;于角屑上乳深二指以来,用大麦,只看瓶器大小,临时安顿甑内,约厚10厘米,上置瓶,更用大麦周延
处方1、巴豆丸处方巴豆1两(不去油,只去皮心,烂研),大麦蘖2两(炒微黄),神曲1两(炙微黄),香墨半两,礞石1两(细研),麝香1分(细研)。制法上为末,用头醋1碗于锅内,先入巴豆,煎2-3沸,后入诸
处方1、快气汤处方生姜1斤(切作片子,以盐2两淹两宿,焙干),神曲3两,白术2两,橘皮2两(不去白,净洗),京三棱半两(炮),蓬莪术半两,甘草2两半(炒),大麦糵2两(炒),草豆蔻1个(根去皮,不得用
处方1、健脾丸处方枳实1两(麸炒),白术3两(麸炒),陈皮2两,神曲1两(炒),木香5钱,半夏(姜制)1两,黄连(炒)1两,黄芩(炒)1两,厚朴(姜制)1两,当归(酒洗)1两,香附子(去毛)1两,大麦
处方1、陈曲丸处方陈曲(捣,炒黄)1两,干姜(炮)1两半,白术1两半,人参1两半,甘草(炙)1两,枳壳(去瓤,麸炒)1两,大麦糵(炒黄)1两,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1两,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炒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