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大黄的处方(七十一)

Posted 处方

篇首语:和谐、和谐,我会学习噶!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含有大黄的处方(七十一)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处方1、止血定痛散

处方生南星6克 生大黄9克 降香末9克 蒲黄炭4.5克 血竭6克 煅龙骨6克 黄连4.5克 儿茶4.5克 棉花炭9克 陈石灰9克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治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每次用少许,掺患处。

摘录《外科大成》

处方2、加减桃仁承气汤

处方大黄9克(制)桃仁9克 细生地18克 丹皮12克 择兰6克 人中白6克

功能主治逐血分瘀热。治热病经水适至,十数日不解,舌痿饮冷,心中烦热,神气忽清忽乱,脉右长左沉,瘀热在里者。(月经)

用法用量用水800毫升,煮取300毫升,先服100毫升,候六时,得下黑血,下后神清渴减,止后服,不知渐进。

摘录《温病条辨》卷三

处方3、戎盐丸

别名加减三黄丸(《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卷四一五)。

处方戎盐 黄芩 黄柏 大黄各75克 人参 桂心各30克 甘草15克

制法上药研为细末,炼蜜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清热凉血。治心火炽盛,舌上有孔,大如箸,出血如涌泉。

用法用量每服5~7丸,米汤送下,每日三次。

备注本方在原书中无方名,现据《小儿卫生总微论方》卷十五补。

摘录《备急千金要方》卷六

处方4、神授卫生汤

处方羌活2.4克 防风 白芷 穿山甲(土炒,研)沉香 红花 连翘 石决明(煅)各1.8克 金银花 皂角刺 归尾 甘草节 花粉各3克 乳香1.5克 大黄(酒拌炒)6克

功能主治治痈疽发背,脑疽对口,丹瘤瘰疬,恶毒疔疮,湿痰流注;及婴儿杨梅毒,通身糜烂。

用法用量水400毫升,煎至320毫升。病在上部,先服药,随后饮酒适量,病在下部,先饮酒适量,随后服药,以行药势。使未成者即消,已成者即溃。脉虚便溏者,去大黄。

摘录《外科正宗》卷一

处方5、洗心汤

处方白术 当归 大黄 赤芍 荆芥 甘草 薄荷各4.5克

功能主治治心经积热上攻,眼涩睛痛。

用法用量水煎,空腹时服。

摘录《丹台玉案》卷三

处方6、万应膏

处方制南星12克 大黄9克 川乌12克 桃仁9克 红花9克 羌活4.5克 当归15克 独活9克 半夏12克 草乌9克 生姜60克 松香末1.5千克 密陀僧(研末)90克 硫黄(研末)240克 葱白不拘。

制法上药用麻油500克,浸五天,熬枯去滓,沥净,熬至滴水成珠,入松香、陀僧、硫黄,搅匀,换微火,摊膏。

功能主治治外疡阴症。

用法用量贴患处。

摘录《青囊秘传》

处方7、大圣浚川散

别名浚川散(《医学纲目》卷四引张子和)。

处方大黄30克(煨)甘遂I.5克 牵牛30克(头末)木香9克 郁李仁30克 芒消10克

制法上药为散。

功能主治主水肿胀急,大便不通,大实大满者。

用法用量每服3~6克,入生姜自然汁,和如稀糊服。

摘录《医学纲目》卷四引张子和

处方8、升麻和气饮

处方干姜 熟枳壳各105克 干葛 熟苍术 桔梗 升麻各30克 当归 熟半夏 茯苓 白芷各6克 陈皮 甘草各45克 芍药24克 大黄(蒸)15克

制法上锉为散。

功能主治治疥疮发于四肢,臂髀痛痒,甚至憎寒发热,攻刺疼痛,浸淫浮肿;癞风入脏,阴下湿痒,耳鸣眼痛。

用法用量每服12克,水220毫升,加生姜3片,灯心15茎,煎至160毫升,去滓,空腹时服。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八

处方9、朴消荡胞汤

别名荡胞汤(《千金翼方》卷五)。

处方朴消 牡丹皮 当归 大黄 桃仁(生用)各3克 细辛 厚朴 桔梗 赤芍药 人参 茯苓桂心 甘草 牛膝 橘皮各1克 虻虫10枚 水蛭10枚 附子6克

制法上十八味,哎咀。

功能主治温肾暖胞,荡涤瘀血。治妇人寒瘀阻于胞宫,久不生育。

用法用量用清酒1升、水1升,煮取600毫升,分四次服,日三夜一,覆取微汗。

备注原书中云,此方服后必下瘀血如赤小豆汁。如瘀血不尽,可加阴道坐导药(皂荚、山茱萸、当归各3克,细辛、五味子、干姜各6克,大黄、矾石、戎盐蜀椒各1.5克,诸药共为细末,用绢袋装,纳入阴道内,小便时去除,另换新袋)。此外,如病人体质过分亏虚,服本方后胸闷难受,可饮酢饭或冷米饮解之。

摘录《备急千金要方》卷二

处方10、人参泻肺汤

处方黄芩 栀子 枳壳(炒)人参 薄荷 连翘 甘草(炙)杏仁(炒、去皮)桑白皮(炒)大黄 加桔梗(炒)各等分

制法上药嚼咀。

功能主治治肺经出热,上喘咳嗽,胸胁胀满,痰多,大便涩滞。

用法用量每服30克,用水30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食后温服。

摘录《袖珍方》卷三

处方11、大黄丸

处方大黄7.5克 消石7.5克 大戟7.5克(熬)甘遂7.5克(熬)芫花7.5克(熬)椒目7.5克 葶苈7.5克

制法上七味,捣末下筛,以蜜和丸,如小豆大。

功能主治主十水。

用法用量先食饮服1丸,一日二次。渐增,以知为度。

摘录《外台秘要》卷二十引《古今录验》

处方12、消核丸

处方橘红(盐水炒)赤茯苓 熟大黄 连翘各30克 黄芩 山栀各24克 半夏 元参 牡蛎 花粉 桔梗 栝楼各21克 僵蚕15克

制法共研为末,蒸饼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清热化痰,软坚消肿。治结核经年,不红不痛,坚而难移,久而逐渐肿疼者。

用法用量每服6~9克,每日三次,温开水进下。

摘录《类证治裁鲁》卷八

处方13、复方大柴胡汤

处方柴胡 黄芩 川楝子 延胡索 白芍药 生大黄(后下)各9克 枳壳 木香 生甘草各6克 蒲公英15克

功能主治疏肝理气,清热解毒,通里攻下。治溃疡病急性穿孔第二期,从气血郁闭证转化为里实热证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首剂由胃管注入,以后每日一剂或两剂,晚上服或早晚分服。也可制成冲剂,用温开水冲服。若腹腔感染重者,加金银花、连翘等;便秘,加芒消;瘀血重者,加桃红、红花、生蒲黄、川芎等。

摘录《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

处方14、益肝清症汤

处方党参9克,茯苓9克,制大黄9克,栀子9克,阿胶9克,地鳖虫6克,桃仁6克,龙胆草6克,玉米须30克,炮山甲粉1.7克(另吞)。

功能主治健脾清肝,通络消痞。主肝气郁结,气滞血瘀。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姜春华方

处方15、桃花汤

处方桃花6克 大黄3克

功能主治治浮肿,大小便不通者。

用法用量上二味,以水200毫升,先纳桃花,煮取120毫升,纳大黄,再煮取60毫升,顿服。

摘录《东洞先生家垫方》

处方16、加减藤黄饮子

处方金银花 黄耆 防风 川芎 羌活 大黄 赤芍药 薄荷 连翘 麻黄 当归 石膏 黄芩 桔梗 白术 白茯苓各2.4克 荆芥0.9克 甘草0.9克 山栀子0.4克 人参0.6克 滑石0.5克 芒消0.7克

功能主治治一切痈疽疮肿。

用法用量上药用水300毫升,加生姜3片,煎至150毫升,去滓温服,食后。

摘录《丹溪心法附余》卷十六引《应验方》

处方17、止血立应散

处方大黄(酒浸)15克 青黛3克 槐花(炒)3克 血余15克(煅存性)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治吐衄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9克,食后用栀子、丹皮各6克,煎汤调下。有热,加地骨皮9克。

摘录《古今医鉴》卷七

处方18、紫金丹

处方代赭石30克(烧红,醋淬七遍,研细)桃仁(去皮、尖,炒)9克 大黄15克

制法上药为细末,用薄荷水打面糊为丸。

功能主治治产后败血冲心,脐腹胁肋痛。

用法用量每服30丸,加至50丸。脐腹痛,煎四物汤送下;血癖,酒煎四物汤加延胡索送下。

摘录《医方类聚》卷二三八引《医林方》

处方19、玉烛散

处方当归 川芎 熟地 白芍 大黄 芒消 甘草各等分

功能主治养血清热,泻积通便。治血虚发热,大便秘结;或妇女经候不通,腹胀作痛;或产后恶露不尽,脐腹疼痛;或胃热消渴,善食渐瘦;或背疮初发。

用法用量上锉。每服24克,水煎去滓,空腹时服。

摘录《儒门事亲》卷十二

处方20、雀目泻肝汤

处方芒消 大黄 白芍药 桔梗各3克 黄芩 防风各6克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清肝泻火。治雀目内障。

用法用量用水30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空腹时温服。

摘录《医宗金鉴》卷七十七

处方21、三物备急丸

别名大黄备急丸(《医学人门》卷七)

处方大黄30克 干姜30克 巴豆30克(去皮、心,熬,外研如脂)

制法上药各须精新,先将大黄、干美研末,再研巴豆,与上末和匀共捣为散;或炼蜜为丸,瓷器密贮。

功能主治攻逐寒积。治寒实冷积内停,心腹卒暴胀痛,痛如锥刺,气急口噤,大便不通。

用法用量每服大豆许 3~4丸,温开水送下。或药不下,捧头起,灌令下咽,须臾当愈;如未愈,更与3丸。当腹中鸣,即吐下便愈;若口嗷,亦须折齿灌之。

备注方用巴豆辛热峻下,开通闭塞;干姜辛热,温中暖脾;大黄苦泄通降,一以制巴豆辛热之毒,一以协巴豆泄下通腑,且大黄之寒,得巴豆、干美之热,则其性大减。故三药配用,共奏攻逐寒积之功。

摘录《金匮要略》卷下

处方22、鸡屎醴散

处方大黄 桃仁 鸡屎醴(干者)各等分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治鼓胀,且食不能暮食,痞满。

用法用量每服3克,用水150毫升,加生姜3片,煎汤调下,食后、临卧服。

摘录《宜明论方》卷一

处方23、追虫丸

处方大黄 黑丑各30克 山楂 莪术各18克 槟榔 大腹子各12克 雷丸 砂糖各9克 木香6克 皂角3克

制法上药为末。

功能主治治虫证。

用法用量每次3~9克,开水调服。

摘录《医学入门》卷七

处方24、天门冬丸

处方天门冬45克(去心,焙)大麻仁30克(锉,研如膏)桔梗30克(去芦头)川升麻15克 贝母22.5克(煨令微黄)五味子22.5克 款冬花22.5克 紫菀22.5克(洗,去苗、土)麻黄15克(去根、节)陈橘皮15克(汤浸,去白、瓤,焙)甘草15克(炙微赤,锉)紫苏子15克 诃黎勒皮22.5克 川大黄30克(锉碎,微炒)杏仁15克(汤浸,去皮、尖、双仁,麸妙微黄)厚朴22.5克(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

制法止药捣罗为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伤寒后,肺痿劳嗽,唾成五色,喘息渐急,食少赢瘦。

用法用量每服20丸,以温蜜水下,不计时候。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十四

处方25、四黄散

处方大黄末15克 黄柏末15克 雄黄末15克 硫黄末15克

制法上药共研细末。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治发际疮(毛囊炎),疖肿,脓疱疮。

用法用量麻油调搽。

摘录《朱仁康临床经验集》

处方26、止痛丸

处方羌活30克 郁李仁45克 大黄24克 槟榔 木香 桂心 川芎各15克

制法共研为末,蜜丸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痔疮痛甚,大便燥结者。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腹时用白汤下。

摘录《医学入门》卷八

处方27、秦艽丸

处方秦艽60克(去苗)黄耆60克(锉)漏芦45克 乌蛇120克(酒浸,去皮、骨,炙令微黄)防风45克(去芦头)黄连45克(去须)苦参60克(锉)川大黄60克(锉碎,微炒)

制法上药捣罗为末,炼蜜和捣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祛风燥湿,清热解毒。治风湿热毒外侵,遍身生疥,干痒,搔之皮起。现用于脓窠疮,慢性湿疹,神经性皮炎,皮肤瘙痒症,寻常性狼疮,盘状性红斑狼疮。

用法用量每于食后,以温酒下30丸。

注意体弱者慎用,孕妇忌服。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六十五

处方28、清火豁痰丸

处方大黄(酒蒸)90克 礞石(煅)15克 沉香6克 黄芩(酒炒)60克 黄连(酒炒)60克 栀子(炒)60克 连翘30克 天南星(制)60克 半夏(制)60克 白术(炒)60克 枳实(炒)60克 贝母(去心)45克 天花粉30克 陈皮30克 白茯苓30克 神曲(炒)30克 青黛15克 玄明粉21克 甘草15克 白芥子(炒)60克

制法上药为末,以姜汁、竹沥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清火化痰。治上焦郁火,痰涎壅盛,胸膈不利,烦躁,咽喉噎塞,吐不出,咽不下,如鲠状。

用法用量每次用姜汤送下40丸。

摘录《古今医鉴》卷四

处方29、加味柴胡汤

处方柴胡9克,黄芩9克,姜半复9克,白芍15克,生姜3片,枳实6克,大黄6克,郁金30克,金钱草30克,大枣5枚。

功能主治疏泄肝热,清解脏腑。主肝经湿热内郁。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姜春华方

处方30、天浆子丸

处方天浆子14枚(去壳,别捣)芎藭15克 蚱蝉15克(去翅、足,微炙)川大黄45克(锉碎,微炒)蜣螂3枚(去翅、足,微炙)知母15克 牛黄7.5克(细研)人参15克(去芦头)生干地黄15克 虻虫3枚(炒黄)桂心15克 蛴螬22,5克(微炒)

制法上件药,捣罗为末,炼蜜和捣三二百杵,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治小儿诸痫。

用法用量每服以粥饮下3丸,日三服。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八十五

处方31、三黄排石汤加减

处方黄芩15克,生大黄15克(后下),山栀子15克,茵陈30克,金钱草50克,双花15克,郁金15克,木香10克,厚朴12克,芒硝10克(冲)。

功能主治清热化湿,通里攻下,利胆排石。主肝胆湿热蕴结,胃肠实热。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李世忠方》

处方32、大活络丹

处方白花蛇 乌梢蛇 威灵仙 两头尖(俱酒浸)草乌 天麻(煨)全蝎(去毒)首乌(黑豆水浸)龟版(炙)麻黄 贯仲 炙草 羌活 官桂 藿香 乌药 黄连 熟地 大黄(蒸)木香 沉香各60克 细辛 赤芍 没药(去油,另研)丁香 乳香(去油,另研)僵蚕 天南星(姜制)青皮 骨碎补 白蔻 安息香(酒熬)黑附子(制)黄芩(蒸)茯苓 香附(酒浸,焙)元参 白术各30克 防风75克 葛根 虎胫骨(炙)当归各45克 血竭(另研)21克 地龙(炙)犀角 麝香(另研)松脂各15克 牛黄(另研)片脑(另研)各4.5克 人参90克

制法上药五十味,为末,蜜丸,如桂圆核大,金箔为衣。

功能主治主中风瘫痪,痿痹痰厥,拘挛疼痛,痈疽流注,跌扑损伤,小儿惊痛,妇人停经。

用法用量陈酒送下。

摘录《兰台轨范》卷一引《圣济》

处方33、化肝煎

处方鳖甲2克,穿山甲2克,大黄6克,桃仁10克,川芎10克,当归10克,三棱10克,莪术10克,丹参15克,赤芍30克。

功能主治软坚散洁,活血化瘀。主血瘀。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殷义才方

处方34、小防风汤

处方大黄(蒸)山栀子 甘草(炙)赤芍药 川当归(洗)防风 羌活各等分

制法上药哎咀。

功能主治治小儿热毒上升,眼目生翳,胎风赤烂。

用法用量每服6克,用水150毫升,煎至100毫升,去滓,食后通口服。

摘录《活幼口议》卷二十

处方35、大黄消石汤

处方大黄 黄柏 消石各12克 栀子15枚

功能主治主黄疽腹满,小便不利而赤,自汗出。

用法用量上四味,用水1.2升,煮取400毫升,去滓,纳消石,更煮取200毫升,顿服。

摘录《金匮要略》卷中

处方36、清凉膏

处方当归30克 紫草6克 大黄面4.5克 香油500克 黄蜡120~180克

制法以香油浸泡当归、紫草三日后,用微火熬至焦黄,离火,将油滤净去滓,再人黄蜡加火熔匀,待冷后加大黄面搅匀成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凉血止痛。治烫伤、烧伤等清洁疮面;多型红斑(血风疮)、牛皮癣(白疕)等炎症性干燥脱屑皮损。

用法用量外敷患处。

注意阴疮、阴疽慎用。

摘录《赵炳南临床经验集》

处方37、清咽利膈散

别名清咽利膈汤(《外科理例》)。

处方金银花 防风 荆芥 薄荷 桔梗 黄芩 黄连各4.5克 山栀 连翘各3克 玄参 大黄(煨)朴消 牛蒡子 甘草各2.1克

功能主治清咽利膈。治内有积热,咽喉肿痛,痰涎壅盛,或胸膈不利,烦躁饮冷,大便秘结。

用法用量用水400毫升,煎至200毫升,食后服。

摘录《外科理例》

处方38、神应丸

处方大黄90克(酒浸,九制)人参18克 鳖甲60克(生醋炒)当归60克 桃仁60克(去尖)生地120克 黄芩30克 甘草18克

制法捣为细末,韭汁糊丸,每丸9克,朱砂为衣。

功能主治活血化瘀。治干血痨。干血内结,瘀热不化,郁久成痨,男子则遗精,女子则不育,脉涩沉数。

用法用量经闭者,红花酒下2丸,骨蒸者,地骨皮,咳嗽者,桑白皮,并俱用童便煎净汁送下1丸。

备注方中大黄荡热启闭,酒制引入血分以通经;人参扶元补气,生用少佐诸药以助力;鳖甲、桃仁散结破坚;甘草缓冲州之气;黄芩清内伏之热;当归养血活血,助生地以滋新血;丸以韭汁开血结,衣以朱砂宁心神,配合成方,共奏活血化瘀之功。

摘录《医略六书》卷十九

处方39、化毒消疣汤

处方大青叶30克,蒲公英30克,板蓝根30克,白花蛇舌草30克,土茯苓30克,牡蛎30克(先煎),磁石30克(先煎),鲜生地30克,黄芩12克,制大黄9克。

功能主治清热平肝。主外感风毒,内动肝火。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摘录李元文方

处方40、化气丸

处方官桂 陈皮 青皮 丁香 木香 缩砂仁各30克 三棱 莪术各60克 茯苓45克 人参(好者)30克 香附250克 甘草 厚朴 萝卜子 大黄各60克 枳壳(炮)槟榔各90克 黑牵牛120克(头末)

制法上为末,用黑牵牛500克,取头末120克,以三份分之,生用二份、炒用一份,和匀打醋糊,入药搜匀,和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远年日久,茶酒气食,过度成积。

用法用量每服30~40丸,生姜或茶汤送下。

摘录《普济方》卷一六八

处方41、加味利湿解毒饮

处方鲜生地30克,京赤芍15克,粉丹皮9克,四季青30克,银花9克,连翘9克,制大黄9克,紫地丁30克,半枝莲15克,车前子9克。

功能主治凉血清热,利湿解毒。主风湿热毒,蕴蒸皮肤。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顾伯华方

处方42、调经散

处方香附米 当归尾各30克 大黄15克(蒸)黄芩60克 黄连 生地黄 赤芍药 川芎 羌活 栀子 薄荷 木贼 苏木 红花 甘草各30克

制法上药研为粗末。

功能主治主室女或肥壮妇人血热经闭,过期不行,血逆行于上,目睛红色,或乌睛上起如胬肉者。

用法用量每次10~18克,水煎服。

摘录《银海精微》卷下

处方43、泻肾大黄汤

处方大黄60克(锉,蜜水75毫升浸一宿,焙)赤茯苓(去黑皮)黄芩(去黑皮)泽泻 菖蒲 甘草(锉)玄参 五加皮(锉)羚羊角(镑)各30克 磁石(火煅,醋淬三七遍)生干地黄(切,焙)各60克

制法上药十一味,粗捣筛。

功能主治治肾脏实热,小腹胰胀,足下热痛,耳聋,梦伏水中。

用法用量每服9克,用水150毫升,煎至100毫升,去滓,不拘时候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三十一

处方44、化肝煎

处方鳖甲2克,穿山甲2克,大黄6克,桃仁10克,川芎10克,当归10克,三棱10克,莪术10克,丹参15克,赤芍30克。

功能主治软坚散结,活血化瘀。主血瘀。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殷义才方

处方45、牛黄上清丸

处方黄连24克 生石膏120克 黄芩75克 薄荷45克 莲子心60克 白芷24克 桔梗24克 菊花60克 川芎24克 赤芍24克 当归75克 黄柏15克 荆芥穗24克 栀子75克 大黄120克 甘草15克 连翘75克 朱砂18克 明雄黄18克 牛黄3克 冰片15克

制法上药中朱砂、雄黄、牛黄、冰片分别研细,黄连等十七味药轧为细粉,与上四味和匀,炼蜜为丸,每丸重6克,蜡皮封固,阴暗干燥处保存。

功能主治清火解毒,消肿止痛。治三焦火盛,头痛目赤,口舌生疮,咽喉肿痛,牙痛,大便秘结。

用法用量每服1丸,日服一至三次,温开水送下。

注意孕妇忌服。

备注方以牛黄清心肝实火为君;配菊花、薄荷、连翘、荆芥穗、白芷、川芎、桔梗、甘草轻清上浮,疏风清热为臣;佐以黄芩、黄连、黄柏、栀子苦寒燥湿,清热解毒;加石膏清泄气分实热,冰片辛凉散火,通窍利咽;又以大黄苦寒泄下,荡涤瘀热;赤芍、当归、地黄清热凉血散瘀。诸药配伍,具有良好的清热泻火,散风止痛功效。

摘录《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天津方)

处方46、千金定吼丸

处方南星 半夏各120克(用生姜、牙皂各90克,煎汤浸星、半一宿,切片,再加白蜜60克人汤内,同星、半煮至汤干,去姜、皂,只用星、半)贝母 枳实(麸炒)黄连(姜炒)黄芩(酒炒)连翘(去心)白附子 天麻 僵蚕(炒)桔梗 瓜蒌各30克 锦纹 大黄(酒拌,九蒸九晒)30克 青礞石(用消煅如金色者)1.5克 沉香15克

制法上药研为细末,用竹沥、姜汁和为丸,如弹子大。

功能主治治素患哮吼,发则喘急,痰涎上壅,不时复发。

用法用量每服1丸,临卧时口噙化下;或丸如黍米大,生姜汤送下。

摘录《寿世保元》卷三

处方47、木通散

处方羌活 山桅子各6克 大黄(煅)木通 赤茯苓 甘草各3克

制法上药锉碎。

功能主治治小儿肝心有热,惊悸。

用法用量每服6克,入紫苏叶些少,用水150毫升,煎至75毫升,不拘时候服。

摘录《奇效良方》卷六十四

处方48、蓬莪茂散

处方蓬莪茂30克 鳖甲60克(涂醋炙令黄,去裙棚)赤芍药15克 槟榔30克 肉桂30克(去皱皮)枳壳30克(麸炒微黄,去瓤)当归39克(锉,微炒)干姜15克(炮裂,锉)京三棱30克(炮,锉)川大黄30克(锉碎,微炒)木香30克 柴胡45克(去苗)

制法上药捣细罗为散。

功能主治破结通瘀,理气温中。治久积癖气不散,胁下如覆杯,多吐酸水,面目萎黄,或腹中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9克,以水250毫升,入生姜3.75克,煎至150毫升,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四十九

处方49、金蒲汤

处方金银花30-60克,蒲公英30-60克,冬瓜子30-60克,大活血15-30克,木香6-10克,生大黄10-20克(后下)。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行气活血,通里泻下。主湿热壅遏肠腑,气滞血瘀,热腐成脓。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病重者每日2剂,日服4次。

摘录朱日升方

处方50、化蛊丸

处方三棱(煨)、莪术(煨)、干漆(炒尽烟)、硇砂、虻虫(糯米炒)、水蛭(石灰炒)、琥珀、肉桂、牛膝(去芦,酒炒)、大黄各等分。

制法上为末,用生地黄自然汁和米醋调匀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血蛊,腹如盆胀,积聚痞块。

用法用量每服10丸,空心温酒送下;童便亦可。

摘录《寿世保元》卷三

处方51、黑白散

处方黑乌蛇(酒浸)白花蛇(去头、尾,酒浸)雄黄各6克 大黄(煨)15克

制法上为极细末。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治大头病。

用法用量每次3~6克,用白汤调下,不拘时。

摘录《洁古家珍》

处方52、当归丸

处方当归15克 黄连4.5克(炒)大黄7.5克 甘草(炙)3克 紫草9克

制法先以当归、紫草熬成膏,其余三味研为细末,以膏和为丸,如胡椒大。

功能主治主热入血分,大便秘结,三五日不通者。

用法用量三岁以下服10丸,七八岁服20丸,空腹时用清米汤下,以利为度。

摘录《痘疹世医心法》卷十二

处方53、泻青丸

处方当归(去芦头,切,焙)龙胆草(焙)川芎 山栀子仁 川大黄(湿纸裹,煨)羌活 防风(去芦头,切,焙)各等分

制法上件药,为末,炼蜜和丸,鸡头子大。

功能主治清泻肝火。治肝热搐搦。因肝火郁结,目赤肿痛,易惊易怒,不能安卧,尿赤便秘,脉洪实者。

用法用量每服半丸至1丸,煎竹叶汤同砂糖温水化下。

备注方中龙胆草大苦大寒,直泻肝火为主药;配大黄、栀子、竹叶引导肝经实火从二便下行;肝火炽盛每易耗伤阴血,故用当归、川芎养血;肝有郁火,单持清肝泻火一法,其火难平,故配羌活、防风升散之品,以疏肝经郁火。

摘录《小儿药证直诀》卷下

处方54、神佑丸

处方甘遂(以面包,不令透水,煮百余沸,取出用冷水浸过,去面,焙干)大戟(醋浸煮,焙干)芫花(醋浸煮)各15克 黑牵牛30克 大黄30克

制法上为细末,滴水丸,小豆大。

功能主治治停饮胸满,湿痹,胃脘痛。

用法用量每服50~70丸,临卧温水下。

摘录《儒门事亲》卷十二

处方55、青露散

处方白及 白蔹 白薇 白芷 白鲜皮 朴消 青黛 黄柏 大黄 天花粉 青露叶(即芙蓉叶)老龙皮(即老松树皮)各等分

制法上药共研细末。

功能主治治发背疽,一切恶疮。

用法用量用生姜自然汁调,围敷,如干时,再用姜汁调润。

摘录《瑞竹堂经验方》卷五

处方56、双解消毒散

处方黄芩 栀子 连翘 薄荷 甘草 大黄 麻黄 羌活 白芷 防风 荆芥 射干 苍术 当归 川芎

功能主治治大头风,脖子肿。

用法用量上药加生姜3片,用水400毫升,煎取200毫升,空腹时热服。

摘录《外科大成》卷二

处方57、活命金丹

处方甘草 板蓝根 干姜各30克 龙脑(研)9克 麝香(研)1克 牛黄(研)15克 生犀角 珠子末各15克 川大黄45克 辰砂1.2克(一半入药,一半为末)青黛9克 薄荷15克 桂90克 芒消30克

制法上药研为细末,与龙脑等研药合一处搅匀,炼塞同水浸蒸饼为剂,每30克作10丸,另以朱砂为衣,再以金箔贴外衣。瓷器收贮。

功能主治治中风不语,半身不遂,肢节顽痹,痰涎上潮,咽嗌不利,饮食不下,牙关紧闭;并解一切药毒、酒毒,发热腹胀,二便不利,胸膈痞满,气闭面赤,汗后余热不退以及劳病等。

用法用量如疗风毒,茶清化下,解药毒,用新汲水化下;汗后余热,劳病及小儿惊热,用薄荷汤化下,药量可据病情轻重及年龄大小加减应用。

摘录《御药院方》卷一

处方58、栝楼根散

处方栝楼根 胡黄连 黄芩各22克 白僵蚕(炒)白鲜皮 大黄(锉,炒)各15克 牛黄(研)滑石(研)各7.5克

制法上为细末,研匀。

功能主治治风热口中干燥,舌裂生疮。

用法用量每服6克,不拘时,竹叶汤调服。

摘录《证治准绳·类方》卷八

处方59、宜风散

处方巴豆(去油)大黄(炮)朴消 枳壳 陈皮(去瓤)各等分

制法上药共研细末。

功能主治治痔疮。

用法用量每服6克,用水150毫升,煎至100毫升,温服。如服药后大便结涩,二至三日后再服。

摘录《急救仙方》卷四

处方60、铁箍散

处方芙蓉叶 黄柏 大黄 五倍子 白及

制法上药为末。

功能主治治疮疖痈疽。

用法用量用水调搽患处四围。

摘录《保婴撮要》卷十一

警告!本文使用信息聚合技术汇集而成,仅作学习、研究之用,切不可照本宣科、照猫画虎,身体有恙应尽早就医。本文资料绝大部分注明了出处,但不对信息的正确性负责,更不对使用本文信息导致的后果负责。

相关参考

含有茯苓的处方(一百七十一)

处方1、鸡骨丸别名大鸡骨丸处方雄鸡骨1具(炙令黄),赤茯苓半两,石膏半两(细研,水飞过),川大黄半两(锉碎,微炒),赤芍药半两,紫菀半两(洗去苗土),白矾半两(烧灰),陈橘皮半两(汤浸,去白瓤,焙),

含有白芍的处方(七十一)

处方1、当归荆芥散处方荆芥穗、川芎、人参(去芦头)、当归(洗,焙)、桔梗(去芦头)、附子(炮,去皮脐)、柴胡(去苗)、防风(去芦头)、丁香、白芍药、蒲黄(炒)、鳖甲(醋炙令黄)、香白芷、牛膝(酒浸1宿

含有黄连的处方(七十一)

处方1、大膏升麻汤处方大青升麻山栀黄连功能主治主伤寒发斑。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伤寒全生集》卷三处方2、神圣丸处方胡黄连(去皮)宣连(去毛)白芜荑(去皮)木香芦荟各3克使君子20枚制法上药除芦荟一味外

含有半夏的处方(七十一)

处方1、青金汤别名清金汤(《袖珍方》卷一)。处方粟壳(蜜炒)15克甘草(炙)15克陈皮(去白)茯苓(去皮)杏仁(去皮、尖,炒)阿胶(炒)五味子桑白皮(炒)薏苡仁紫苏百合贝母(去心)半夏曲款冬花各30克

含有防风的处方(七十一)

处方1、化毒清表汤处方葛根、薄荷叶、地骨皮、牛蒡子(炒,研)、连翘(去心)、防风、黄芩、黄连、玄参、生知母、木通、生甘草、桔梗。功能主治毒热壅遏,麻疹已发而身仍大热者。用法用量引用生姜、灯心,水煎服。

含有附子的处方(七十一)

处方1、天麻散处方天麻30克干蝎30克(微炒)乌蛇60克(酒浸,炙微黄,去皮、骨)天南星22.5克(炮裂)白附子7.5克(炮裂)天雄15克(炮裂,去皮、脐)白僵蚕7.5克(微炒)干姜7.5克(炮裂,锉

含有甘草的处方(七十一)

处方1、大防风汤处方防风(去芦)2两,白术2两,杜仲(去粗皮,炒令丝断)2两,川当归(洗)2两,熟干地黄(洗)2两,白芍药2两,黄耆(微炒)2两,羌活(去芦)1两,牛膝(去芦)1两,甘草(炒)1两,人

含有茯苓的处方(七十一)

处方1、补虚汤处方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熟干地黄(焙)1两,当归(切,焙)1两,肉苁蓉(酒浸,切,焙)1两,柴胡(去苗)1两,黄耆1两,芍药(炒)3分,人参3分,白茯苓(去黑皮)3分,芎°

含有赤芍的处方(七十一)

处方1、防风散处方防风1两(去芦头),赤芍药1两,葛根1两(锉),黄芩1两,茵芋1两,白术1两,桂心1两,麻黄1两(去根节),甘草1两(炙微赤,锉),人参半两(去芦头),汉防已半两,石膏1两。制法上为

含有白术的处方(七十一)

处方1、陈橘皮丸处方陈橘皮(汤浸,去白,炒干)1两,白茯苓(去黑皮)1两,白术2两,甘草(炙)2两,干姜(炮)2两,半夏(温水洗去滑7遍)2两,枳实(去瓤,麸炒)2两。制法上为末,炼蜜涂酥为丸,如梧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