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大黄的处方(六十五)

Posted 处方

篇首语:绳锯木断,水滴石穿。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含有大黄的处方(六十五)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处方1、神妙膏

处方甘草 羌活 细辛 黄连 贝母 菊花 当归 枳壳 大黄 白芷 生地 防风 荆芥 木贼黄芩 川芎 苍术 猪苓 泽泻 白术 薄荷 桔梗石斛 赤芍药 蔓荆子 草决明 牛蒡子 青葙子菟丝子 车前子 夏枯草 地骨皮

制法将羊脑炉甘石120克,用一袋盛了,同前三十二味,人水煮三昼夜,取起去药。将甘石入乳汁浸之。再将石细研如面。

功能主治治眼目翳障。

用法用量点眼。

摘录《遵生八笺》卷十八

处方2、和伤活血汤

处方大黄15克 桃仁(打碎)15克 穿山甲(炒,碾)当归尾 威灵仙 红花 苏木 生地 五加皮各6克 乳香(去油)天花粉 没药(去油)川芎各1.5克 血竭0.6克 甘草1克

功能主治治损伤瘀血,腹胀内壅,红肿暗青瘀痛,昏闷欲死者。

用法用量上药以水、酒各,300毫升,煎至300毫升,入童便100毫升和服。以泻出瘀血为效。

摘录《疡医大全》卷三十六

处方3、透骨丹

处方青盐 大黄 轻粉 儿茶 胆矾 铜绿 雄黄 枯矾 皂矾各1.5克 杏仁7个 麝香0.3克 冰片0.15克

制法共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鹅掌风,多年顽癣。

用法用量用苏合油调匀,攘患处,用炭火烘之,以透为度,五至七次愈。

摘录《外科大成》卷四

处方4、如神散

处方川大黄

制法为末。

功能主治治冻疮,皮肤破烂,痛不可忍。

用法用量新汲水调,搽疮面。

摘录《卫生宝鉴》卷十三

处方5、神妙列仙散

处方木香 沉香 茴香(微炒)槟榔各3克 萹蓄9克 大黄30克(微焙炒)麦蘖45克 瞿麦15克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治饮酒所伤,以致遍身疼痛,腰脚强跛,手足顽麻,胃脘疼痛,胸膈满闷,肚腹膨胀,呕吐泻利;酒食过度致成积聚、黄疸。

用法用量每服9~15克,五更时用热酒调下,能饮酒者多饮不妨,仰面卧。大便如血为效。

注意服药期间,忌食生冷、硬物及油腻。

摘录《丹溪心法附余》卷三

处方6、备急丹

处方锦纹新大黄30克

制法上药杵罗为末,用头醋250克同熬成膏,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主产后恶血冲心,或胎衣不下,腹中血块,跌打损伤,瘀血不下。

用法用量用温醋汤100毫升化5丸服之。须臾血下即愈。

摘录《博济方》卷四

处方7、二黄枯痔钉

处方黄柏30克 大黄30克 白及9克

制法上三药,磨成极细粉末。加人适量开水搅匀,在玻璃板上,用手工搓成头尖底大钉状药条,长约3~4厘米,底面直径1~2毫米。阴干装瓶密封,高压消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脱落痔核。主各期内痔及混合痔的内痔。

用法用量每痔每次用4~6根,插人痔核内。

注意各种急性疾病,严重的慢性疾病,肛门直肠肿痛,腹泻,恶性肿瘤,素有出血患者勿用。

摘录《中医外科学》

处方8、泻肺通窍汤

处方麻黄(捶,水泡过,微炒用)北细辛各0.6克 桑皮 黄芩 马兜铃 葶苈子 苏子 大黄 杏仁各1.5克

功能主治泻肺通窍,祛痰平喘。治肺胀,大汗如雨,大便不通,肺窍闭塞。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医方一盘珠》卷八

处方9、调荣活络饮

处方当归尾 红花 桃仁 赤芍药 独活 牛膝 秦艽 桂枝 大黄

功能主治活血通络。主瘀血停滞,腰痛日轻夜重,痛定一处,不能转侧,尺脉芤涩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有寒者,去大黄;有热者,去桂枝。

摘录《症因脉治》卷一

处方10、黄雷丸

处方雷丸9克 大黄9克 白矾9克 铁衣9克 雄黄9克

制法各研为末,和匀,枣肉为丸。

功能主治治人身忽长鳞甲于腹间胁上者。

用法用量每用酒送下9克,立时便下如人精一碗,胸中便觉开爽,再服则鳞甲尽落。

摘录《石室秘录》卷四

处方11、大黄饮子

处方川大黄45克(锉碎,微炒)栀子仁23克 枳壳15克(麸炒微黄,去瓤)黄芩30克 川朴消45克 甘草1 5克(炙微赤,锉)

制法上药,都细锉和匀。

功能主治主时气五日,大热,三部脉悉洪数者。

用法用量每服15克,用水350毫升,煎至180毫升,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十五

处方12、活血散瘀汤

处方川芎 当归尾 赤芍 苏木 牡丹皮 枳壳 瓜蒌仁(去壳)桃仁(去皮、尖)各3克 槟榔2克 大黄(酒炒)6克

功能主治活血散瘀。治产后恶霹不尽,或经后瘀血作痛,或男子跌打损伤后瘀血流注肠胃作痛,渐成内痈;及腹痛大便燥结者。亦可用以治疗委中毒,局部肿痛微硬,屈曲艰难。

用法用量上药十味,清水400毫升,煎至320毫升,空腹时服。药滓再煎再服。

备注方中川芎、当归尾、赤芍药、牡丹皮、苏木、桃仁活血祛瘀,通调血脉;枳壳、槟榔破气消积,疏通气道;大黄、瓜蒌仁攻逐瘀结,润肠通腑。且槟榔、枳壳亦助大黄攻逐;归、芎、苏、芍之破瘀,得利气之品,则祛瘀之功益着。全方配伍甚佳。但究属攻破之剂,凡血虚无瘀者,切忌妄用。

摘录《外科正宗》卷三

处方13、春冰散

处方大黄(生)30克 盆消60克 薄荷 甘草(微炒)各90克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主脾肺积热,咽喉赤肿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6克,食后用新水150毫升调服,入蜜少许亦可。

摘录《御药院方》卷九

处方14、葶苈汤

处方葶苈子(隔纸炒)22克 槟榔(锉)15克 桑根白皮(炙,锉)22克 杏仁(汤浸,去尖、皮、双仁,炒)大黄(锉,醋炒)各15克 朴消22克

制法上六味,粗捣筛。

功能主治治伤寒结胸,心下痛,如石坚硬,小便不利。

用法用量每服15克,用水220毫升,煎至180毫升,去滓,空腹时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二十二

处方15、大黄泻热汤

处方大黄9克(细切,用水100毫升别渍一宿)泽泻 茯苓 黄芩 细辛 芒消各6克 甘草9克 橘皮6克

制法上八味,哎咀。

功能主治主脾有实热,腹中热而切痛,舌强腹胀,身重,食不下。

用法用量用水700毫升,煮取350毫升,去滓,下大黄,更煎二沸,去滓;下芒消,分三服。

摘录《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五

处方16、敷药铁箍散

处方芙蓉叶 黄柏 大黄 五倍子 白及

功能主治主治疮疖,痈疽。

用法用量上药为末,用水调搽患部四围。

摘录《证治准绳·幼科》卷三

处方17、七熬丸

处方大黄45克 前胡(一作柴胡)芒消(熬)各150克 葶苈 蜀椒(并熬)各7.5克 生姜 芎藭各22.5克 茯苓18克 杏仁11克(熬)挑仁20枚(熬)虻虫(熬)水蛭(熬)各13.5克

制法上十二味,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瘀滞日久,月经不利,手足烦热,腹满,心烦,默默不欲寤者。

用法用量空腹时服7丸,米饮送下,每日三次。不效,量加一倍。

摘录《备急干金要方》卷四

处方18、三黄四物汤

处方当归 白芍 川芎 生地 黄连 黄芩 大黄

制法上药锉碎。

功能主治治月经来前,内热迫血上壅,吐血,衄血。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医宗金鉴》卷四十四

处方19、麻黄浴汤

处方麻黄30克 苦参30克 石膏60克 滑石60克 大黄150克

功能主治治小儿小便不通,发热腹满。

用法用量用水4升,煎至2升,去滓放温,外用洗浴,先自脐部淋起。

摘录《永乐大典》卷一○三三引《婴孺方》

处方20、清心导痰丸

别名清心滚痰丸(《杂病源流犀烛》卷七)。

处方酒大黄 黄芩各120克 青礞石(同焰消煅如金色)犀角 皂角 朱砂各15克 沉香7.5克 麝香1.5克

制法水泛为丸,朱砂为衣。

功能主治治痰火骤壅,发为癫狂。

用法用量开水送下60~70丸。

摘录《杂病源流犀烛》卷七

处方21、大红膏

处方南星60克 银朱 血竭 消石 朝脑各9克 轻粉 乳香各6克 猫头骨1具(煅)石灰30克(用大黄9克,切片,同炒石灰成红色后去大黄)

制法上药共为细末。

功能主治主瘰疬痰核结块。不分新久,但未穿破者。

用法用量陈米醋熬稠,调药敷核,三日一换。

摘录《外科正宗》卷二

处方22、备急丸

处方大黄150克 干姜60克 巴豆90克(去心,熬)芒消90克

制法上药研末,炼蜜为丸。

功能主治主忽然心腹胀满急痛,大小便不通。

用法用量先服4丸,如不利下,更加1~2丸。取得四五度利。利如不止,取醋饮之即止。

摘录《医心方》卷六引《拯要方》

处方23、恒山丸

处方恒山 知母 甘草 大黄各18克 麻黄24克

制法上药五味,研为细末,炼蜜和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截疟。治温疟。寒热往来,脉浮大者。

用法用量每服5丸,每日二次,食前服。未见效者,可适当增加用量。

摘录《备急千金要方》卷十

处方24、解暑败毒散

处方香薷6克 蒲公英6克 青蒿6克 茯苓6克 甘草3克 归尾3克 黄芩1.5克 黄连1.5克 大黄2.4克 天花粉4.5克

功能主治祛暑辟秽,化温解毒。治时毒暑疖。

用法用量水煎服。十岁小孩如此,大人增半,小儿五岁者减半。

摘录《洞天奥旨》卷九

处方25、玉盘散

处方白牵牛 甘松、香附 天花粉各30克 藁本 白蔹 白芷 白附子 宫粉 白及 大黄各15克

功能主治治雀斑,粉刺。

用法用量用肥皂500克捶烂,同药和匀。每日擦面,有效。

摘录《疡医大全》卷十二

处方26、金不换膏

处方川芎15克 牛膝15克 生草乌15克 香附15克 红花15克 橘皮15克 续断15克 麻黄15克 桑枝15克 细辛15克 防风15克 羌活15克 五加皮15克 山药15克 白芷15克 清风藤15克 远志15克 桃仁15克 白蔹15克 何首乌(生)15克 天麻15克 熟地15克 当归15克 生杜仲15克 桃枝15克 威灵仙15克 连翘15克穿山甲(生)15克 乌药15克 苍术15克 赤芍15克 独活15克 槐枝15克 荆芥穗15克 蜈蚣1.5克 榆枝15克 僵蚕15克 苦参15克 金银花15克 柳枝15克大风子15克 大黄15克 生川乌15克

功能主治散风,活血,止痛。治手足麻木,腰腿疼痛,跌打损伤,闪腰岔气。

用法用量上药四十三味,酌予碎断,用香油7.2千克炸枯,过滤去滓,炼至滴水成珠,入黄丹3千克搅匀成膏,取出浸入水中去火毒后加热熔化;另对:血竭18克、乳香18克、没药18克、樟脑18克、轻粉18克共为细粉。每7.2千克油膏,对以上细粉搅匀摊贴,大张油重18克,中张油重13.5克,布光,微火化开,贴患处。

摘录《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

处方27、金黄散

处方黄连 大黄 黄耆 黄芩 黄柏 郁金各30克 甘草1.5克 龙脑1.5克(另研)

功能主治治丹毒,热疮。

用法用量上药共为细末,入龙脑研匀;若治湿毒丹肿,新水调扫赤上,或蜜水调如稀糊,用小纸花子贴之,或小油调扫;如久不愈,热疮毒赤,干掺或水调涂。

摘录《外科精义》卷下

处方28、八正散

处方车前子、瞿麦、萹蓄(亦名地竹)、滑石、山栀子仁、甘草(炙)、木通、大黄(面裹.煨.去面.切.焙),各一斤。

炮制上为散。

功能主治治大人、小儿心经邪热,一切蕴毒,咽干口燥,大渴引饮,心忪面热,烦躁不宁,目赤睛疼,唇焦鼻衄,口舌生疮,咽喉肿痛。又治小便赤涩,或癃闭不通,及热淋、血淋,并宜服之。

用法用量每服二钱,水一盏,入灯心,煎至七分,去滓,温服,食后,临卧。小儿量力少少与之。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29、洗心散

处方白术一两半,麻黄(和节)、当归(去苗.洗)、荆芥穗、芍药、甘草、大黄(面裹.煨.去面.切.焙),各六两。

炮制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风壅壮热,头目昏痛,肩背拘急,肢节烦疼,热气上冲,口苦唇焦,咽喉肿痛,痰涎壅滞,涕唾稠粘,心神烦躁,眼涩睛疼,及寒壅不调,鼻塞声重,咽干多渴,五心烦热,小便赤涩,大便秘滞,并宜服之。

用法用量每服二钱,水一盏,入生姜、薄荷各少许,同煎至七分,温服。如小儿麸豆疮疹欲发,先狂语多渴,及惊风积热,可服一钱,并临卧服。如大人五脏壅实,欲要溏转,九至四、五钱,乘热服之。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30、润燥汤

别名润肠汤(《兰室秘藏》卷下)、当归润肠汤(《东垣试效方》卷七)。

处方升麻 生地黄各6克 熟地黄 当归梢 生甘草 大黄(煨)桃仁泥 麻仁各3克 红花1.5克

功能主治养血润肠。治阴虚血燥,大便不通。

用法用量上药除桃仁、麻仁另研如泥外,锉碎,都作一服,水300毫升,入桃仁、麻仁泥,煎至150毫升,去滓,空腹时稍热服。

摘录《兰室秘藏》卷下

处方31、解毒汤

处方大黄3克 黄连9克 黄芩9克 黄柏6克 栀子(炒)9克 赤芍6克 枳壳3克 连翘 防风各9克 甘草3克

功能主治泻火解毒,行气活血。治脏毒大肿大痛,大便不通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血证论》卷八

处方32、木香丸

处方槟榔 大黄(煨)各60克 陈皮(去白,焙)30克 木香 附子(炮)人参各30克 官桂 川芎 羌活 独活 三棱(炮)各15克 肉豆蔻(去皮)6个

制法上十二味,为细末,每料末60克,入牵牛净末30克,蜜为丸,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风邪中府,中焦气滞,腹痛腹胀,食欲不振,大便不畅。

用法用量每服10~15丸,临卧时用生姜、橘皮汤下。

摘录《卫生宝鉴》卷八

处方33、七物升麻丸

处方升麻 犀角 黄芩 朴消 栀子 大黄各60克 豉2升(微熬)

制法上药同捣散,蜜丸,如黍米大。

功能主治治小儿痘疹,表里有热,四肢大热,大便难者。

用法用量四肢大热,大便难,即服30丸,取微利为止;若四肢小热,于食后服20丸。

摘录《政和本草》卷六引《本草图经》

处方34、烂积片

处方牵牛子(炒)20千克 枳实(麸炒)20千克 三棱(醋制)20千克 大黄20千克 红曲6.25千克

制法制成片剂。

功能主治清理肠胃,消积化滞。治消化不良,胸闷胀痛,肚腹瘀痛,恶心嗳气,大便不通。

用法用量成人每次口服4片,每日2次,小儿减半,温开水送下。

摘录《天津市中成药规范·附本》

处方35、胆道排石汤II号

处方双花 连翘 金钱草 茵陈 郁金各30克 木香18克 黄芩 枳实各12克 大黄30克 芒消6克

功能主治清热燥湿,通里攻下。主湿热型或脓毒型胆道系统感染、胆石症。胁痛如掣如绞,拒按,或可触及包块,发热,口苦咽干,恶心呕吐,或有黄疸,大便秘结,尿少色黄,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数,甚则高热,神昏,皮肤瘀斑。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新急腹症学》引青岛市立医院方

处方36、保安丸

处方川大黄90克(新水浸一宿,蒸熟,切片,焙)干姜30克(炮)大附子15克(去皮、脐)鳖甲45克(好醋300毫升,炙令干)

制法上为末,取三年米醋800毫升,先煎400毫升,然后和药,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主症积。心腹内结如拳,渐上不止,抢心疼痛,及绕脐腹痛不可忍者。

用法用量每服10~20丸,空腹时用醋、酒或米饮送下。取积如鱼肠脓血,烂肉青泥而下。

摘录《宣明论方》卷七

处方37、羌活桃仁汤

处方羌活 桃仁 红花 牛膝 玄胡 大黄各等分

功能主治治坠堕闪挫,气血凝滞,腰部刺痛。

用法用量上药用水300毫升,加葱1根,煎服。

摘录《观聚方要补》卷四引吕氏《经验良方》

处方38、常山汤

处方常山(锉)23克 乌梅肉(炒)鳖甲(去裙襕,醋炙)黄耆(锉)各30克 大黄(锉,炒)甘草(炙)各15克 柴胡(去苗)60克

制法上七味,粗捣筛。

功能主治主伤寒,潮热不退。

用法用量每服9克,以水230毫升,加小麦9克,生姜3片,煎至160毫升,去滓热服,每日三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二十三

处方39、凉膈散

处方川大黄、朴硝、甘草,各二十两;山栀子仁、薄荷叶(去梗)、黄芩,各十两;连翘二斤半。

炮制上粗末。

功能主治治大人、小儿腑脏积热,烦躁多渴,面热头昏,唇焦咽燥,舌肿喉闭,目赤鼻衄,颔颊结硬,口舌生疮,痰实不利,涕唾稠粘,睡卧不宁,谵语狂妄,肠胃燥涩,便溺秘结,一切风壅,并宜服之。

用法用量每二钱,水一盏,入竹叶七片,蜜少许,煎至七分,去滓,食后温服。小儿可服半钱,更随岁数加减服之,得利下住服。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40、当归导滞汤

处方大黄3克 当归9克 麝香少许 丹皮9克 桃仁9克 红花3克 白芍9克 乳香9克 没药9克 生地9克 桂枝9克 柴胡6克 黄芩9克 枳壳3克 甘草3克

功能主治主跌打损伤,内外瘀血。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血证论》卷八

处方41、鳖甲丸

处方鳖甲45克(涂醋,炙微黄,去裙襕)甘草15克(炙微赤,锉)桂心15克 甜葶苈15克(微炒令香)川大黄15克(锉碎,微炒)芎藭15克 赤芍药15克 川乌头15克(炮裂,去皮、脐)槟榔15克

制法上药捣细罗为末,炼蜜和捣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主寒疝积聚,结固不通,绕脐切痛,腹中胀满,劳伤羸瘦,不能饮食。

用法用量每于食前以生姜、橘皮汤下20丸。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四十八

处方42、风缓汤

处方独活 麻黄 犀角各9克(一方用羚羊角)半夏6克 大枣 乌梅各20枚 桂心 鳖甲 升麻 橘皮 枳实 甘草 吴茱萸 大黄各3克 生姜 石膏各18克 贝齿7枚

制法上十七味,哎咀。

功能主治主治脚弱,举体麻痹不仁。热毒之气入脏,胸中满塞不通,食即呕吐。

用法用量以水1.4升,煮取400毫升,分五次服,日三夜二。

摘录《备急千金要方》卷七

处方43、胆道排石汤

处方金钱草3克 茵陈 郁金各15克 枳壳木香各9克 生大黄6~9克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行气止痛。主胆道结石属于湿热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

处方44、胆道排石汤I号

处方柴胡12克 郁金12克 香附12克 金钱草30克 木香18克 枳壳12克 大黄30克

功能主治理气解郁,利胆排石。主气郁型胆道系统感染、胆石症,胁脘隐痛,闷胀痛或窜痛,牵引肩背,口苦咽千,食少腹胀,大便失调,脉弦。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新急腹症学》引青岛市立医院方

处方45、宝珍膏

处方生地 茅术 枳壳 五加皮 莪术 桃仁 山奈 当归 川乌 陈皮 乌药 三棱 大黄 首乌 草乌 柴胡 防风 刘寄奴 牙皂 肉桂 羌活 威灵仙 赤芍 南星 香附 荆芥 白芷 海风藤 藁本 续断 良姜 独活 麻黄 甘松 连翘各9克 川芎15克 血余60克 东丹9印克 肉桂 麝香 木香 附子各6克 冰片 樟脑 小茴香 乳香 没药 阿魏 细辛各9克

功能主治主风湿性关节痛及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制成药膏。贴患处。

摘录《中医伤科学讲义》

处方46、红花散瘀汤

处方当归尾 皂角针 红花 苏木 僵蚕 连翘 石决明 穿山甲 乳香 贝母各3克 大黄9克 牵牛6克

功能主治治便毒。入房忍精,强固不泄,瘀精浊血凝结,两胯或小腹肿痛,小便涩滞。

用法用量上药用水、酒各200毫升,煎至320毫升,空腹时服。大便五六次后,方吃稀粥补之。

摘录《外科正宗》卷三

处方47、蚱蝉汤

处方蚱蝉2个(净炙)石膏 柴胡各2.4克 子芩 升麻 知母 栀子仁各18克 龙齿 蛇蜕(炙)各1.2克 麻黄(去节)甘草(炙)各0.6克 生葛0.6克 大黄3克 钩藤皮0.2克

功能主治治小儿壮热惊痛。

用法用量用水700毫升,入竹沥240毫升,煎服。

摘录《幼幼新书·拾遗》

处方48、接骨紫金丹

处方土鳖(不拘多少,取采焙干,去足,净末)乳香 没药 自然铜(醉淬七次)骨碎补 大黄 血竭 硼砂 归梢各3克

制法上药各研为末,瓷罐收之。

功能主治治趺打损伤骨折,瘀血攻心,发热昏晕,不省人事。

用法用量每服6克,好热酒调服。

摘录《疡科选粹》卷八

处方49、倒换散

处方大黄、杏仁(大便不通,大黄1两,杏仁3钱;小便不通,大黄3钱,杏仁1两)。

功能主治主大小便不通。

用法用量如大便不通,大黄30克,杏仁9克;小便不通,大黄9克,杏仁30克。水煎服。

摘录《古今医鉴》卷八

处方50、回生再造丸

处方真安息香120克 人参60克 真蕲蛇(小者为佳,去骨并头尾10厘米,酒浸,炙,取净末)120克 当归 川芎 川连 羌活 防风 元参(以上酒炒)藿香 白芷 茯苓 麻黄 天麻 川萆薢 片子姜黄(以上炒)甘草(炙)肉桂(研,不见火)白蔻仁(研,不见火)首乌(料豆水拌,蒸九次)西琥珀(研)黄耆(蜜炙)大黄(酒蒸)草蔻仁<研)雄鼠粪(两头尖者是)熟地 穿山甲各60克(前后四足各用15克 麻油浸,炙)全蝎(去头、尾、足)灵仙(酒炒)葛根(炒)桑寄生(烘干)各75克 北细辛 赤芍(炒)乌药(酒炒)青皮(面炒)于术(土炒)僵蚕(洗,炒)乳香(去油)没药 辰砂 骨碎补(酒炒)香附(去皮、毛,酒炒)天竺黄 制附片 生龟版(火炙,熬过者不用)沉香 母丁香 胆星各30克红花(酒浸,烘干)犀角尖各24克 厚朴 地龙(炙干)松香(煮九次)各15克 广木香12克(不见火)梅花冰片 犀牛黄各7.5克 血竭2.4克 虎胫骨1对(炙酥)

制法上药共为末,炼蜜和匀,捣数千槌,为丸,每丸重3克,金箔为衣,蜡壳封固。

功能主治治中痰中风,口眼歪斜,手足拘挛,言语不清,左瘫右痪;筋骨酸痛,半身不遂,步履艰难。

用法用量每服1丸,生姜汤下。

摘录《验方新编》卷十一

处方51、牡蛎大黄汤

处方牡蛎(用熟黄泥包裹夹,火煅透,出地上冷却)大黄(纸裹,水浸透,炮,冷却)各60克

制法上药锉研为末。

功能主治利湿涤热。治小儿湿热下注,阴茎肤囊浮肿作痛。

用法用量每服3克,用无灰温酒空腹时调服,不能饮酒者,用温汤调,入酒少许同服。

摘录《活幼心书》卷下

处方52、宁坤丸

别名回生丹(《采艾编冀》卷二)。

处方大黄500克(细末)红花9Q克(炒黄色,入好酒400毫升同煮三五沸,去红花不用,只存汁用)黑豆1.2千克(水2.25升煮取汁700毫升,去豆)苏木90克(锉,用河水2.25升煎取汁700毫升,亦去滓不用)以上三味,先将大黄末用好米醋500~700毫升搅匀,以文武火熬成膏,复添醋750毫升,再搅匀,再熬成膏;次下红花酒、黑豆汁、苏木汤,共倾入大黄膏内搅匀,又熬成膏,取出俟用。如有锅巴,即焙干研入后药:当归 川芎 熟地黄(务自制)白茯苓(去皮)苍术(米泔浸)香附米 乌药 玄胡索 桃仁(沸汤泡,去皮,炒,另研)牛膝(去芦)蒲黄各30克 白芍(酒炒)甘草 陈皮 木香 三棱 五灵脂 羌活 山萸(酒浸,去核)地榆各15克 人参 白术(去芦)青皮(去白)木瓜各9克 良姜12克 乳香 没药各30克

制法上为细末,用大黄膏调为丸,如弹子大。

功能主治补气养血,解郁化瘀,调经止痛。治妇女崩漏带下,产劳虚损;室女经闭,痛经,月水不调。

用法用量每服1丸,酒顿化服。若产后头痛身热,有汗为伤风,无汗为伤寒,加桂枝、麻黄末各0.9克,生姜、葱煎汤顿化服,若产后无乳,加天花粉0.9克、归尾0.9克、川山甲(炙)0.9克、黄连0.9克,共为末,同丸入酒内顿开,不拘时服,令乳母将乳头揉千余转,其乳即来。(下乳)

摘录《采艾编翼》卷二

处方53、集效丸

处方大黄(锉,炒)450克 木香(不见火)槟榔 诃黎勒(煨,去核,酒浸,焙干)附子(炮,去皮、脐)羌活(炒,研)鹤虱(炒)干姜(炮)各315克

制法上药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脏腑虚弱,或多食甘肥,致蛔虫动作,心腹搅痛,发作肿聚,往来上下,痛有休止,腹中烦热,口吐涎沫,下部有虫,生痔痒痛。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腹时用橘皮汤送下。妇人用醋汤送下。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八

处方54、将军散

处方远年石灰60克 大黄30克 血竭15克

制法上药三味,先将前二味同炒至石灰呈桃花色,去大黄用石灰,再加血竭,共研细末,密贮备用。

功能主治止血。治刀伤出血。

摘录《青囊秘传》

处方55、大黄当归散

处方大黄(酒蒸)黄芩(酒炒)各30克 红花6克 苏木屑 当归 栀子(酒炒)木贼各15克

制法上药为散。

功能主治主眼胞壅肿,瘀血凝滞不散,渐生翳膜。

用法用量每服12克。水煎,食后服。

摘录《张氏医通》卷十五

处方56、曲鱼膏

处方大黄 黄芩 莽草 巴豆 野葛 牡丹 踯躅 芫花 蜀椒 皂荚 附子 藜芦各15克

制法上十二味,哎咀,用苦酒浸药一宿,以熟猪油1.5千克,微火煎五七沸,放入白芷1片,煎至白芷色黄为度,去滓。

功能主治治风湿疼痹,四肢亸弱,偏跛不仁,并痈肿恶疮。

用法用量用时微火化开,手摩患处,每日三次。

摘录《备急千金要方)卷七

处方57、厚朴大黄汤

别名枳朴大黄汤(《赤水玄珠》卷四)。

处方厚朴15克 大黄18克 枳实9克

功能主治治支饮胸满者。

用法用量上三味,以水1升,煮取200毫升,分二次温服。

摘录《金匮要略》卷中

处方58、黄连上清丸

处方黄连 黄芩 黄柏 山桅各240克 大黄360克 连翘 姜黄各180克 玄参 薄荷 归尾 菊花各120克 葛根 川芎 桔梗 天花粉各60克

制法上研细末,以蜜为丸。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泻火通便。治三焦热积,心膈烦热,赤眼初起,咽喉疼痛,口舌生疮,小便赤涩。

用法用量每服9克,临卧时用清茶送下。

摘录《饲鹤亭集方》

处方59、麻仁丸

处方麻仁120克(先以温水浴后,悬在井中五日,令生芽,日晒,退皮取仁)大黄120克(半蒸,半生)白槟榔30克(半生,半煨)山茱萸45克 薯蓣45克 官桂(去皮)45克 车前子 枳壳(麸炒)防风各45克 羌活45克 木香60克 菟丝子45克 郁李仁120克

制法上十三味,同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理气疏风,润肠通便。治风寒积滞内阻,三焦不和,胸膈满闷,大便秘涩。

用法用量每服15~20丸,临卧时用温开水送下。

摘录《博济方》卷一

处方60、菊花通圣散

处方防风 连翘 麻黄 薄荷 川芎 当归 芍药 大黄 芒消各15克 石膏 桔梗 黄芩各30克 白术 栀子 荆芥穗各7.5克 滑石90克 甘草60克 菊花45克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治暴发火眼,两睑溃烂,或生风粟。

用法用量每服9克,加生姜3片,水煎,食后服。

摘录《医宗金鉴》卷四十三

警告!本文使用信息聚合技术汇集而成,仅作学习、研究之用,切不可照本宣科、照猫画虎,身体有恙应尽早就医。本文资料绝大部分注明了出处,但不对信息的正确性负责,更不对使用本文信息导致的后果负责。

相关参考

含有干姜的处方(六十五)

处方1、消石丸处方消石30克川大黄45克(锉碎,微炒)巴豆3~7枚(去皮、心,研,纸裹,压出油)附子22.5克(炮裂,去皮、脐)干姜22.5克《炮裂,锉)制法上药捣罗为末,炼蜜和捣一二百杵,丸如麻子大

含有川芎的处方(六十五)

处方1、人参顺气散处方干姜、人参,各一两。川芎、甘草(炙)、苦梗(去芦)、厚朴(去粗皮.姜汁制)、白术、陈皮(洗.去白)、白芷、麻黄(去节),各四两。干葛(去粗皮)三两半。炮制上为细末。功能主治治丈夫

含有半夏的处方(六十五)

处方1、养荣汤处方当归川芎(去毛)白芍(酒炒)生地黄麦门冬(去心)远志(甘草水泡,去骨)石葛蒲(去毛)陈皮乌药白茯苓(去皮)枳实(麸炒)半夏(用生姜、牙皂、白矾煎水浸二三日)南星(同上制)黄连(姜汁炒

含有白芍的处方(六十五)

处方1、家秘肝肾丸处方天门冬、生地、当归、白芍药、黄柏、知母。功能主治滋阴降火。主内伤胁痛,因肝肾真阴不足,龙雷之火上炎者。摘录《症因脉治》卷一处方2、麻仁丸处方麻仁1两(别研),杏仁(去皮尖,麸炒)

含有茯苓的处方(六十五)

处方1、补益丸处方龟版(酒炙)1两,琐阳(酒浸)1两,生地(酒浸)1两半,归身(酒浸)1两,陈皮1两,杜牛膝(酒浸)1两,白术2两,干姜7钱半,黄柏(炒)半两,虎胫骨(酒炙)半两,五味子2钱,茯苓半两

含有附子的处方(六十五)

处方1、甘李根散处方甘李根2两(锉),吴茱萸半两(汤浸7遍,焙干,微炒),半夏1两(汤洗7遍,去滑),人参1两(去芦头),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桂心1两,当归1两(锉,微炒),干姜半两(炮裂,锉)

含有大黄的处方(六十二)

处方1、搜风丸处方南星、人参、茯苓,各半两。干生姜、寒水石、白矾、半夏,各一两。蛤粉、大黄、黄芩,各二两。牵牛末、滑石,各四两。薄荷叶(半两)、藿香(二钱半)。炮制上为末,滴水丸,如小豆大。功能主治治

含有黄连的处方(六十五)

处方1、温阳降浊汤处方茯苓15克,白术12克,附片9克,白芍12克,西洋参6克,黄连4.5克,苏叶9克,猪苓15克,泽泻15克,生姜12克。功能主治温肾健脾,降浊和中,宣通水道。主肾脾阳虚,水气泛滥,

含有甘草的处方(六十五)

处方1、草果子散处方草果子半两,半夏半两,柴胡1两,厚朴1两,甘草(炙)1两,乌梅1两,大枣1两,常山1分。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小儿疟。用法用量每服2钱,水1盏,加生姜2片,煎至7分,温服。或去柴胡,

含有大黄的处方(六十九)

处方1、透罗丹处方皂角(酥炙,去皮、弦)黑牵牛(炒)半夏大黄(湿纸包,煨焙)杏仁(去皮、尖,麸炒)各30克巴豆3克(去油,另研)制法上六味,为末,生姜自然汁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下痰止咳。治痰实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