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大黄的处方(六十二)

Posted 处方

篇首语:书犹药也,善读可以医愚。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含有大黄的处方(六十二)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处方1、搜风丸

处方南星、人参、茯苓,各半两。干生姜、寒水石、白矾、半夏,各一两。蛤粉、大黄、黄芩,各二两。牵牛末、滑石,各四两。薄荷叶(半两)、藿香(二钱半)。

炮制上为末,滴水丸,如小豆大。

功能主治治邪风上逆,以致上实下虚,风热上攻,眼目昏朦,耳鸣鼻塞,头痛眩晕,燥热上壅,痰逆涎嗽,心腹痞痛,大小便结滞。常服清利头目,开通?a href='http://www.baiven.com/baike/224/271879.html' target='_blank' style='color:#136ec2'>乔希隙髂浚ㄑ魉骋场?/p>

用法用量每服十丸,加至二十丸,用生姜汤下,日进三服。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处方2、大陷胸汤

处方大黄(七钱.为末)甘遂(一钱.为末)芒硝(三钱)

功能主治伤寒太阳表证未解,医反下之,结胸热实,心下痛,按之石硬,脉沉而紧者。

用法用量上作一服,水二钟,先煎大黄至一钟,去滓,下硝再煎一沸,下甘遂末,不拘时服,快利为度。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处方3、大黄清胃丸

处方大黄504g 关木通63g 槟榔63g 黄芩96g 胆南星42g 羌活42g 滑石粉168g 白芷42g 牵牛子(炒)42g 芒硝63g

性状为黑褐色的大蜜丸;味苦、辛。

炮制以上十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加炼蜜120~150g制成大蜜丸,即得。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通便。用于胃火炽盛,口燥舌干,头痛目眩,大便燥结。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丸,一日2次。

注意孕妇忌服。

规格每丸重9g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4、小儿化毒散

处方牛黄8g 珍珠16g 雄黄40g 大黄80g 黄连40g 甘草30g 天花粉80g 川贝母40g 赤芍80g 乳香(制)40g 没药(制)40g 冰片10g

性状本品为杏黄色至棕黄色的粉末;味苦,有清凉感。

炮制以上十二味,除牛黄、冰片外,雄黄水飞成极细粉,珍珠水飞或粉碎成极细粉;其余乳香等八味粉碎成细粉;将牛黄、冰片研细,与上述粉末配研,过筛,混匀,即得。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活血消肿。用于小儿疹后余毒未尽,烦躁,口渴,口疮,便秘,疖肿溃烂。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0.6g,一日1~2次;三岁以内小儿酌减。外用,敷于患处。

贮藏密闭,防潮。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5、礞石滚痰丸

处方金礞石(煅)40g 沉香20g 黄芩320g 熟大黄320g

性状本品为黄色至棕褐色的水丸;味苦。

炮制以上四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用水泛丸,干燥,即得。

功能主治降火逐痰。用于实热顽痰,发为癫狂惊悸,或咳喘痰稠,大便秘结。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6~12g,一日1次。

注意孕妇忌服。

贮藏密闭,防潮。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6、三黄片

处方大黄300g 盐酸小檗碱5g 黄芩浸膏21g(相当于黄芩苷15g)

性状为糖衣片,除去糖衣后显棕色;味苦、微涩。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泻火通便。用于三焦热盛,目赤肿痛,口鼻生疮,咽喉肿痛,牙龈出血,心烦口渴,尿黄便秘;急性胃肠炎,痢疾。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4片,一日2次,小儿酌减。

注意孕妇慎用。

贮藏密闭。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7、大金花丸

处方黄连、黄檗、黄芩、大黄,各等分。

炮制上为末,滴水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火证通治。

用法用量每服三十丸,新水下。

备注加栀子减大黄名栀子金花丸。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处方8、二神散

处方大黄 朴消等分

制法上药为末。

功能主治主赤鼻日久不愈。

用法用量津调涂鼻上。

摘录《景岳全书》卷六十

处方9、清凉饮子

处方大黄、赤芍药、当归、甘草(炒),各二钱。

功能主治火证通治。

用法用量上作一服,水二钟,煎至一钟,去滓温服。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处方10、十香止痛丸

处方香附(醋炙)160g 乌药80g 檀香40g 延胡索(醋炙)80g 香橼80g 薄黄40g 沉香10g 厚朴(姜汁炙)80g 零散香80g 降香40g 丁香10g 五灵脂(醋炙)80g 木香40g 排草10g 砂仁10g 乳香(醋炙)40g 高良姜6g 熟大黄80g

性状本品为深棕褐色的大蜜丸;气香,味微苦。

炮制以上十八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加炼蜜140~160g制成大蜜丸,即得。

功能主治疏气解郁,散寒止痛。用于气滞胃寒,两肋胀满,胃脘刺痛,腹部隐痛。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丸,一日2次。

注意孕妇慎服。

规格每丸重6g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11、黄连清心汤

处方黄连半两加【凉膈散】大黄(二钱),连翘(四钱),黄芩、薄荷、山栀子、朴硝、甘草,各一钱。

功能主治火证通治。

用法用量上作一服,水二钟,入蜜一匙,竹叶十片,煎至三五沸,去滓,温服,不以时候。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处方12、小儿热速清口服液

处方柴胡、黄芩、板蓝根、葛根、金银花、水牛角、连翘、大黄

性状为红棕色澄清液体;气香、味甜、微苦。

炮制以上八味,将柴胡、金银花、连翘提取挥发油,蒸馏后的水溶液另器收集;水牛角加水先煎煮3小时后,再与蒸馏后的药渣及黄芩等?a href='http://www.baiven.com/baike/224/292190.html' target='_blank' style='color:#136ec2'>奈都铀布逯蠖危看?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与上述水溶液合并,浓缩,待冷至室温,加乙醇使含醇量为65%,搅匀,静止后,取上清液回收乙醇,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0~1.15(90~95℃),浓缩液再与挥发油合并,加入矫味剂,调节PH值至规定范围,再加水至1000ml,搅匀,静置,滤过,灌装,灭菌,即得。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泻火利咽。用于小儿外感高热,头痛,咽喉肿痛,鼻塞,流涕,咳嗽,大便干结。

用法用量口服,一岁以内一次2.5~5ml,一岁至三岁一次5~10ml,三岁至七岁一次10~15ml,七岁至十二岁一次15~20ml,一日3~4次。

注意如病情较重或服药24小时后疗效不明显者,可酌情增加剂量。

规格每支装10ml

贮藏密封,避光。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13、金沙流湿丸

处方海金沙(五钱)木通(去皮 一两)木香(一两)郁李仁(一两)泽泻(一两半)白茯苓(去皮.一两半)大黄(一两半)牵牛(头末.五两)滑石(五两)

炮制上为末,滴水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男子妇人杂证,及风湿酒湿。

用法用量如小便不通,灯草汤下;伤酒,生姜汤下;酒疸食黄,萝卜汤下;痢疾,高良姜汤下;妇人血气不调,当归汤下;肢节疼痛,温酒下;心疼,韭根汤下;膈气,枳实汤下。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处方14、导水丸

处方大黄(二两)黄芩(二两)滑石(四两)牵牛(头末.四两)

炮制上为末,滴水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去湿热腰痛,泄水湿肿痛,久雨则加甘遂一两;去逼身走注肿痛,加白芥子一两;退热散肿毒止痛,久旱加朴硝一两;散结滞,通关节,润肠胃,行滞气,通血脉,加郁李仁一两;去腰腿沉重,加樟柳根一两。

用法用量每服五十丸,加至一百丸,白汤送下,临卧时服。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处方15、华盖散

处方赤茯苓(去黑皮)甜葶苈(隔纸炒)桑根白皮(锉)各30克 大黄15克(湿纸裹,煨熟)

制法上四味,捣罗为散。

功能主治治肺痈,气喘咳嗽,胸膈满闷,口干烦热,及吐血。

用法用量每服3克,食后、临卧用生姜汤调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五十

处方16、大承气汤

处方大黄、厚朴(姜制),各三钱。枳实、芒硝,各二钱。

功能主治治阳明里热,大便五六日不通,日哺潮热谵语,烦燥发渴。

用法用量上作一服,水二钟,生姜三片,煎至一钟,食前服。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处方17、清凉丹

处方片脑(半两.另研)牛黄(三两.另研)蝎稍(去毒.炒.一两半)石膏(一两半)白花蛇(酒浸取肉.一两)犀牛角(一两)防风(去叉.一两)甘草(炙.一两)珍珠末(一两)朱砂(一两)大黄(一两)南星(末.四两.腊月黄牛胆制者)

炮制上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两作十丸。

功能主治治风热壅实,上攻头面,口眼歪斜,语言不正,肌肉瞤动,面若虫行;及治伤寒热盛,狂言昏则,刚痓及一切风热,并皆治之。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处方18、槟榔四消丸(水丸)

处方槟榔200g 大黄(酒炒)400g 牵牛子(炒)400g 猪牙皂(炒)50g 香附(醋制)200g 五灵脂(醋炒)200g

性状为浅褐色至褐色的水丸;气微香,味苦、辛。

炮制上六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用水泛丸,干燥,即得。

功能主治消食导滞,行气泻水。用于食积痰饮,消化不良,脘腹胀满,嗳气吞酸,大便秘结。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6g,一日2次。

注意孕妇忌服。

贮藏密闭,防潮。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19、十滴水软胶囊

处方樟脑62.5g 干姜62.5g 大黄50g 小茴香25g 肉桂25g 辣椒12.5g 桉油31.25ml

性状本品为棕色的软胶囊,内容物为含有少量悬浮固体浸膏的黄色油状液体;气芳香,味辛辣。

炮制以上七味,大黄、辣椒粉碎成粗粉,干姜、小茴香、肉桂提取挥发油,备用,药渣与大黄、辣椒粗粉照流浸膏剂与浸膏剂项下的渗漉法(附录ⅠO),用80%乙醇作溶剂,浸渍24小时后,续加70%乙醇进行渗漉,收集渗漉液,回收乙醇至无醇味,药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0(50℃)的清膏,减压干燥,粉碎,加入植物油适量,与上述挥发油及樟脑、桉油,混匀,制成软胶囊1000粒,即得。

功能主治健胃,祛暑。用于因中暑而引起的头晕,恶心,腹痛,胃肠不适。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2粒,儿童酌减。

注意孕妇忌服。

规格每粒装0.425g

贮藏置阴凉干燥处保存。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20、陷胸丸

处方大黄(二两),杏仁(去皮尖.炒黑)、苦葶苈(炒)、芒硝,各七钱半。

炮制先将大黄葶苈二味为末,后研杏仁芒硝为泥,入前药末和令匀,丸如弹子大。

功能主治病发于阳,而反下之,热入因作结胸者,项亦强如柔痓状,下之则和。

用法用量每服一丸,抄甘遂末半钱,白蜜半两,水二盏,煮取一盏,不拘时服。一宿乃下,如不下再服。甘遂性猛,宜斟酌量虚实服之。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处方21、降糖丸

处方红参、黄芪、黄精、茯苓、白术、葛根、五味子、黄连、大黄、甘草

性状为黑色有光泽的水丸;气香,味微苦。

炮制上十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用20%桃胶作黏合剂,用75%乙醇泛丸,干燥,用地黄炭粉包衣,打光,即得。

功能主治益气养阴,生津止渴。用于糖尿病。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0g,一日2~3次。

规格每100丸重7g

贮藏密闭,防潮。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22、小儿化食丸

处方六神曲(炒焦)100g 山楂(炒焦)100g 麦芽(炒焦)100g 槟榔(炒焦)100g 莪术(醋制)50g 三棱(制)50g 牵牛子(炒焦)200g 大黄100g

性状为棕褐色的大蜜丸;味微苦。

炮制以上八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加炼蜜90~110g制成大蜜丸,即得。

功能主治消食化滞,泻火通便。用于小儿胃热停食,肚腹胀满,恶心呕吐,烦躁口渴,大便干燥。

用法用量口服,周岁以内一次1丸,周岁以上一次2丸,一日2次。

注意忌食辛辣油腻。

规格每丸重1.5g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23、小儿清热片

处方黄柏117.6g 灯心草23.5g 栀子117.6g 钩藤47g 雄黄47g 黄连70.6g 朱砂23.5g 龙胆47g 黄芩117.6g 大黄47g 薄荷素油0.47g

性状为糖衣片,除去糖衣后显棕黄色;气特异,味苦。

炮制以上十一味,除薄荷素油外,朱砂、雄黄分别水飞成极细粉,黄连、大黄粉碎成细粉;黄柏、龙胆用70%乙醇渗漉,收集漉液,回收乙醇,浓缩成稠膏;其余灯心草等四味加水煎煮二次,每次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成稠膏。将上述两种稠膏与粉末混匀,干燥,粉碎,制成颗粒,干燥,加入上述薄荷素油,压制成1000片,包糖衣,即得。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祛风镇惊。用于小儿风热,烦躁抽搐,发热口疮,小便短赤,大便不利。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2~3片,一日1~2次;周岁以内小儿酌减。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24、胃肠安丸

处方木香、沉香、枳壳(麸炒)、檀香、大黄、厚朴(姜制)、朱砂、麝香、巴豆霜、大枣(去核)、川芎

性状为朱红色的水丸;气芳香,味甘、辛、苦。

炮制上十一味,巴豆霜、麝香分别粉碎成细粉;朱砂水飞成极细粉;其余沉香等八味粉碎成细粉,与巴豆霜、麝香粉末配研,混匀,过筛,用水泛丸,低温干燥,用朱砂包衣,打光,阴干,即得。

功能主治芳香化浊,理气止痛,健胃导滞。用于消化不良引起的腹泻,肠炎,菌痢,脘腹胀满,腹痛,食积乳积。

用法用量口服,小丸一次20丸,一日3次;小儿一岁内一次4~6丸,一日2~3次;一至三岁一次6~12丸,一日3次;三岁以上酌加。大丸一次4丸,一日3次;小儿酌减。

规格(1)小丸每20丸重0.08g(2)大丸每4丸重0.08g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25、备急圆

处方干姜(炮)一两,巴豆(去皮.油.研)、大黄,各二两。

炮制上件为末,炼蜜为圆,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心腹诸卒暴百病,中恶客忤,心腹胀满,卒痛如刀所刺,气急口噤。

用法用量每服三圆,温水下,不拘时。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26、竹沥达痰丸

处方黄芩200g 半夏(制)150g 大黄(酒制)200g 橘红200g 甘草100g 沉香50g

性状为绿褐色的水丸;气微香,味苦。

炮制以上六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另取生姜200g,捣碎,压榨取汁,加鲜竹沥800ml混匀,与上述粉末泛丸。取青礞石100g,加硝石30g煅后水飞成极细粉,包衣,干燥,即得。

功能主治豁除顽痰,清火顺气。用于痰热上壅,顽痰胶结,咳喘痰多,大便干燥,烦闷癫狂。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6~9g。

注意孕妇慎服。

规格每50丸重3g

贮藏密闭,防潮。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27、红藤煎

处方红藤 银花 紫花地丁 连翘 乳香 没药 丹皮 元胡 甘草 大黄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治急性阑尾炎,阑尾脓肿。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中医方剂临床手册》

处方28、抵当丸

处方大黄(三钱)水蛭(七枚.炒.去子杵碎.剉[音cuò].再放入石灰.再炒.去灰)虻虫(七枚.去翅足.炒)桃仁(去皮尖.八个)

炮制上为末,水和作一丸。

功能主治治伤寒有热,小腹满痛,小便不利今反利为有血也,当下去其血。

用法用量水一大钟,煎至七分,不拘时顿服,以利下血,不可再服。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处方29、八正散

处方大黄、瞿麦、扁蓄、车前子、木通、山栀子、甘草,各一钱。滑石(二钱),加木香(加一钱.尤佳)。

功能主治火证通治。

用法用量上作一服,水二钟,灯心二十茎,煎至一钟,不拘时温服。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处方30、痧药

处方丁香21g 苍术110g 天麻126g 麻黄126g 大黄210g 甘草84g 冰片0.5g 麝香10.5g 蟾酥(制)63g 雄黄126g 朱砂126g

性状本品为朱红色光亮的包衣水丸,除去包衣后显深黄色至黄棕色;气香,味甘、苦,有麻舌感。

炮制上十一味,除麝香、蟾酥、冰片外,雄黄、朱砂分别水飞成极细粉;其余丁香等六味粉碎成细粉;将麝香、蟾酥、冰片研细,与上述粉末(朱砂除外)配研,过筛,混匀,用水泛丸,低温干燥,用朱砂包衣,打光,即得。

功能主治祛暑解毒,辟秽开窍。用于夏令贪凉饮冷,猝然闷乱烦燥,腹痛吐泻,牙关紧闭,四肢逆冷。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0~15丸,一日1次;小儿酌减,或遵医嘱。外用,研细吹鼻取嚏。

注意按规定用量服用,不宜多服;孕妇禁用。

规格每33丸重1g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31、泻心汤

处方大黄、当归、芍药、荆芥、麻黄、甘草,各一钱半。白术,三钱半。

功能主治火证通治。

用法用量上作一服,水二钟,生姜三片,薄荷少许,煎至一钟,去滓,不拘时温服。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处方32、川芎石膏汤

处方石膏(一钱)桔梗(一钱)川芎(五分)芍药(五分)山栀(五分)人参(五分)白术(五分)黄芩(七分)大黄(七分)菊花(七分)荆芥穗(七分)防风(七分)寒水石(二钱)甘草(二钱)滑石(三钱)连翘(一钱)薄荷(一钱)缩砂(三分)

功能主治治风热上攻,头目眩痛,咽干烦渴。

用法用量上作一服,水二钟,煎至一钟,食后服。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处方33、林檎散

处方麻黄(去节)、肉桂(去粗皮)、苍术(去皮)、川大黄、干葛、石膏、山栀子(去皮),各一两半。木通、瞿麦、甘草(炙)、前胡、川芎,各一两。藿香(用叶)、川乌头(炮.去皮.脐),各半两。

炮制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治伤寒及时行疫疠,头痛项强,壮热恶寒,腰背四肢拘急烦疼,面赤咽干,呕逆烦渴。

用法用量每服二钱,水一盏,入林擒糁十数片,新者亦得,煎至七分,去滓,稍热服,不计时,相次再服。衣被盖覆,汗出为度。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34、瞿麦丸

处方人参 当归 大黄(湿纸裹,放米下,蒸至米熟,去米、纸,焙)瞿麦穗 赤芍药 桂 白茯苓各15克 葶苈23克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妇人经脉不利,瘀血化水,四肢悉肿,名曰血分。

用法用量每次15丸,渐加至30丸,空腹时用米饮送下。

摘录《鸡峰普济方》卷十七

处方35、大柴胡汤

处方柴胡(二钱半)大黄(三钱)枳实(一钱)赤芍药(二钱)黄芩(二钱)半夏(二钱)

功能主治治伤寒十余日不解,邪热结在里,身热烦燥,言语谵妄,大便不通,绕脐刺痛。

用法用量上作一服,水二钟,生姜五片,红枣一枚,煎至一钟,食远服。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处方36、阿魏化痞膏

处方香附20g 厚朴20g 三棱20g 莪术20g 当归20g 生草乌20g 生川乌20g 大蒜20g 使君子20g 白芷20g 穿山甲20g 木鳖子20g 蜣螂20g 胡黄连20g 大黄20g 蓖麻子20g 乳香3g 没药3g 芦荟3g 血竭3g 雄黄15g 肉桂15g 樟脑15g 阿魏20g

性状为摊于布上的黑膏药。

炮制以上二十四味,除阿魏、樟脑外,乳香、没药、芦荟、血竭、肉桂粉碎成细粉,雄黄水飞成极细粉,与上述粉末配研,过筛,混匀。其余香附等十六味酌予碎断,与食用植物油2400g同置锅内炸枯,去渣,滤过,炼至滴水成珠。另取红丹750~1050g,加入油内,搅匀,收膏,将膏浸泡于水中。取膏,用文火熔化,加入阿魏、樟脑及上述粉末,搅匀,分摊于布上,即得。

功能主治化痞消积。用于气滞血凝,症瘕痞块,脘腹疼痛,胸胁胀满。

用法用量外用,加温软化,贴于脐上或患处。

注意孕妇禁用。

规格每张净重(1)6g(2)12g

贮藏密闭,置阴凉干燥处。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37、三黄丸

处方大黄、黄芩、黄檗,已上各等分。

炮制上为末,滴水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火证通治。

用法用量每服三十丸,熟水下。

备注又方去黄芩用黄连。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处方38、化症回生片

处方益母草112g 红花14g 花椒(炭)14g 水蛭(制)14g 当归28g 苏木14g 三棱(醋炙)14g 两头尖14g 川芎14g 降香14g 香附(醋炙)14g 人参42g 高良姜14g 姜黄8.4g 没药(醋炙)14g 苦杏仁(炒)21g 大黄56g 麝香14g 小茴香(盐炒)21g 桃仁21g 五灵脂(醋炙)14g 虻虫14g 鳖甲胶112g 丁香21g 延胡索(醋炙)14g 白芍28g 蒲黄(炭)14g 乳香(醋炙)14g 干漆(煅)14g 吴茱萸(甘草水炙)14g 阿魏14g 肉桂14g 艾叶(炙)14g 熟地黄28g 紫苏子14g

性状为棕黄色片;具麝香气,味微苦。

炮制以上三十五味,除麝香、阿魏、熟地黄、益母草、鳖甲胶外,其余三十味混匀,取出430g,粉碎成细粉,剩余部分和益母草用水煎煮二次,滤过,合并滤液,加入鳖甲胶,溶化后,浓缩成稠膏。阿魏用水加热溶化,熟地黄水煎取汁,分别滤过,合并滤液,浓缩成稠膏。两膏合并,加入细粉拌匀,干燥,研细,用乙醇制粒,干燥,再加入研细的麝香,混匀,压制成1000片,即得。

功能主治消症化瘀。用于症积血痹,妇女干血痨,产后瘀血,少腹疼痛拒按。

用法用量饭前温酒送服,一次5~6片,一日2次。

注意孕妇禁用。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39、化核膏

处方壁虎14条 蜘蛛28个 蜗牛36枚 大麻油2千克 鲜何首乌藤叶 鲜甘菊根 鲜薄荷 鲜牛蒡草 鲜苍耳草各250克 连翘 玄参 苦参 白蔹 白芥子 僵蚕 水红花子大黄 荆芥 防风各120克 制木鳖油250克 炒黄丹适量 丁香油6克 麝香6克 苏合油30克

制法用菜油2千克,先煎枯前三物,捞去不用;再入何首乌藤叶至苍耳草等五味,武火熬至草枯去滓;俟油冷,再入连翘至防风等十味,浸一夜,熬至黑枯,滤油去滓;加木鳖油、铅丹,慢入慢搅,文火再熬至滴水成珠,膏不粘指为度;再加入丁香油,麝香,苏合油搅匀,退火气,摊成膏。

功能主治治瘰疬,结核。

用法用量贴患处。

摘录《外科全生集》卷四

处方40、茵陈汤

处方茵陈(去梗.半两)大黄(二钱半)大栀子(五个)

功能主治治阳明里热极甚,烦渴热[],留饮不散,以治湿热相搏,而身发黄疸,但头汗出,身无汗,小便不利,渴欲水浆,身必发黄,宜茵蔯汤调五苓散利大小便。

用法用量上作一服,水二钟,煎至一钟,不拘时服,以利为度。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处方41、当归龙荟丸

处方当归(酒炒)100g 龙胆(酒炒)100g 芦荟50g 青黛50g 栀子100g 黄连(酒炒)100g 黄芩(酒炒)100g 黄柏(盐炒)100g 大黄(酒炒)50g 木香25g 麝香5g

性状黄绿色至深褐色的水丸;气微,味苦。

炮制以上十一味,除麝香外,其余当归等十味粉碎成细粉,将麝香研细,与上述粉末配研,过筛,混匀,用水泛丸,低温干燥,即得。

功能主治泻火通便。用于肝胆火旺,心烦不宁,头晕目眩,耳鸣耳聋,胁肋疼痛,脘腹胀痛,大便秘结。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6g,一日2次。

注意孕妇禁用。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42、神功圆

处方大麻仁(别捣如膏)、人参,各二两;诃黎勒皮、大黄(绵纹者.面裹.煨),各四两。

炮制上为细末,入麻仁捣研匀,炼蜜为圆,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三焦气壅,心腹痞闷,六腑风热,大便不通,腰腿疼痛,肩背重疼,头昏面热,口苦咽干,心胸烦躁,睡卧不安,及治脚气,并素有风人,大便结燥。

用法用量每服二十圆,温水下,温酒、米饮皆可服,食后,临卧。如大便不通,可倍圆数,以利为度。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43、当归润燥汤

处方当归、熟地黄、生地黄、大黄、桃仁泥、麻仁、甘草,各一钱。升麻,二钱。红花,半钱。

功能主治润燥。

用法用量上作一服,水二钟,煎至一钟,空心热服。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处方44、七宣圆

处方柴胡(去苗.洗)、枳实、木香、诃黎勒皮,各五两;桃仁(去皮.尖)、甘草,各六两;大黄(面裹.煨)十五两。

炮制上为末,炼蜜圆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疗风气结聚,宿食不消,兼砂石、皮毛在腹中,及积年腰脚疼痛,冷如冰石,脚气冲心,烦愦闷乱,头旋暗倒,肩背重痛,心腹胀满,胸膈闭塞,风毒肿气,连及头面,大便或秘,小便时涩,脾胃气痞,不能饮食,脚气转筋,掣痛挛急,心神恍惚,眠卧不安等疾。

用法用量每服二十圆,米饮下,食后临卧服,稍增至四、五十圆,取宣利为度。觉病势退,服五补圆。不问男女老少,并可服饵,量虚实加减。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45、千金漏芦汤

处方漏芦(去芦)、麻黄(去根.节)升麻、赤芍药(生)、黄芩(去皮)、甘草(生)、白敛(净洗)、白芨(去须)、枳壳(米泔浸一宿.去白),各四两;生大黄一十三两。

炮制上俰咀。

功能主治治痈疽发背,丹毒恶肿,时行热毒,发作赤色,瘰倁初发,头目赤痛,暴生障翳,吹奶肿痛。一切无名恶疮,虽觉所苦细微,不可轻慢,急服此药,并皆内消,更不成脓。

用法用量每服四钱,水二盏,煎至一盏,纱帛滤去渣,空心,食前热服,以快利为度。病人更自量,增损服之,立效。若发背、痈疽已成脓者,当排脓,服之,直至脓尽。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46、麻仁圆

处方枳壳(去瓤.麸炒)、白槟榔(煨半生)、菟丝子(酒浸.别末)、山蓣、防风(去叉.枝)、山茱萸、车前子、肉桂(去粗皮),各一两半;木香、羌活,各一两;郁李仁(去皮.别研)、大黄(半蒸半生)、麻仁(别捣研),各四两。

炮制上为细末,入别研药匀,炼蜜和圆,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顺三焦,和五脏,润肠胃,除风气。治冷热壅结,津液耗少,令人大便秘难,或闭塞不通。若年高气弱,及有风人,大便秘涩,尤宜服之。

用法用量每服十五圆至二十圆,温水下,临卧服之。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47、七圣圆

处方川芎、肉桂(去粗皮)、木香(生)、羌活(去芦)、槟榔(生),各半两;郁李仁(去皮)、大黄(蒸.焙一分生用),各一两。

炮制上为细末,炼蜜为圆,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风气壅盛,痰热结搏,头目昏重,涕唾稠粘,心烦面赤,咽干口燥,精神不爽,夜卧不安,肩背拘急,胸膈痞闷,腹胁胀满,腰满重疼,大便秘结,小便赤涩。

用法用量每服十五圆至二十圆,温熟水下,食后,临卧服。岚瘴之地最宜服,更量脏腑虚实加减。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48、脾约麻仁圆

处方厚朴(去粗皮.姜汁炒)、芍药、枳实(麸炒),各半斤;大黄(蒸.焙)一斤,杏仁(去皮.尖.炒研)、麻仁(别研),各五两。

炮制上味捣,筛,蜜和圆,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肠胃燥涩,津液耗少,大便坚硬,或秘不通,脐腹胀满,腰背拘急,及有风人大便结燥。又治小便利数,大便因硬而不渴者,谓之脾约,此药主之。

用法用量每服二十圆,临卧温水下,以大便通利为度,未利再服。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49、犀牛散

处方犀角(镑)、黄连、大黄、芍药、甘草,各二钱半。

功能主治火证通治。

用法用量上作一服,水二钟,煎至一钟,去滓温服,无时。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处方50、止嗽化痰丸

处方罂粟壳625g 桔梗250g 知母125g 前胡125g 陈皮125g 大黄(制)125g 甘草(炙)125g 川贝母125g 石膏250g 苦杏仁187.5g 紫苏叶125g 葶苈子125g 款冬花(制)125g 百部(制)125g 玄参125g 麦冬125g 密蒙花75g 天冬125g 五味子(制)75g 枳壳(炒)125g 瓜蒌子125g 半夏(姜制)250g 木香75g 马兜铃(制)125g 桑叶125g

性状为黄褐色或褐色的水丸;气微,味微酸、苦。

炮制以二十五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用水泛丸,干燥,打光,即得。

功能主治清肺化痰,止嗽定喘。用于痰热阻肺,久嗽,咳血,痰喘气逆,喘息不眠。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5丸,一日1次,临睡前服用。

注意风寒咳嗽者不宜服用。

规格每6~7丸重1g

贮藏密闭,防潮。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51、少林风湿跌打膏

处方生川乌16g 生草乌16g 乌药16g 白及16g 白芷16g 白蔹16g 土鳖虫16g 木瓜16g 三棱16g 莪术16g 当归16g 赤芍16g 肉桂16g 大黄32g 连翘32g 血竭10g 乳香(炒)6g 没药(炒)6g 三七6g 儿茶6g 薄荷脑8g 水杨酸甲酯8g 冰片8g

性状为微红色的片状橡胶膏,布面具有小圆孔;气芳香。

炮制以上二十三味,除薄荷脑、水杨酸甲酯、冰片外,血蝎、乳香、没药、三七、儿茶粉碎成粗粉,用90%乙醇制成相对密度1.05的流浸膏,其余生川乌等十五味,加水煎煮三次,第一、二次各3小时,第三次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5~1.30(80℃)的稠膏。与上述流浸膏合并,待冷却后加入薄荷脑、水杨酸甲酯、冰片,混匀,另加8.5~9.0倍重的由橡胶、松香等制成的基质,制成涂料,进行涂膏,切段,盖衬,打孔,切成小块,即得。

功能主治散瘀活血,舒筋止痛,祛风散寒。用于跌打损伤,腰肢酸麻,腹内积聚,风湿痛。

用法用量贴患处。

注意孕妇慎用或遵医嘱。

规格(1)5cm×7cm(2)8cm×9.5cm

贮藏密封,置阴凉处。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52、化毒散

处方生大黄30克 穿山甲15克(虚者9克)僵蚕9克 蜈蚣1条 归尾15克

制法上药为末。

功能主治治杨梅疮。

用法用量每服6克,酒调,日二服。

摘录《医学入门》卷八

处方53、除风清脾饮

处方广陈皮 连翘 防风 知母 玄明粉 黄芩 玄参 黄连 荆芥穗 大黄 桔梗 生地各等分

制法上药锉碎。

功能主治散风邪,泻脾火。主栗疮,白睛及险内红赤,睑内黄白色颗粒累累,胞肿,眵泪胶粘,痒痛难开。

用法用量用水400毫升,煎至320毫升,去津,空腹时服。

摘录《审视瑶函》卷四

处方54、调荣饮

处方华阴细辛 莪术 辣桂 赤芍药 延胡索 当归 川芎 白芷 槟榔 大腹皮 桑白皮(炒)瞿麦穗 赤茯苓 陈皮 葶苈(炒香)大黄(湿纸裹煨)各7.5克 甘草(炙)12克

制法上锉。

功能主治主瘀血留滞,血化为水,四肢浮肿,皮肉有赤纹者。

用法用量每服9克,加生姜、大枣,水煎,空腹时服。

摘录《仁斋直指》卷十七

处方55、大定心丸

处方人参 桂心各90克 白术 防己 茯苓 干姜 防风 大黄 茯神 桔梗 白蔹各30克 牛膝1.2克 远志60克(去心)银屑7.5克

制法上十四味,捣细过筛,用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主恍惚惊悸,心神不安,语言喜忘,胸胁满闷,不得饮食。

用法用量先食服5丸,一日三次。不知则稍稍增之。

注意服药期间,忌食生葱、酢物、猪肉、桃、李、雀肉。

摘录《外台秘要》卷十五引《深师方》

处方56、栀子金花丸

处方栀子116g 黄连4.8g 黄芩192g 黄柏60g 大黄116g 金银花40g 知母40g 天花粉60g

性状为黄色至黄褐色的水丸;味苦。

炮制上八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用水泛丸,干燥,即得。

功能主治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用于肺胃热盛,口舌生疮,牙龈肿痛,目赤眩晕,咽喉肿痛,吐血衄血,大便秘结。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9g,一日1次。

注意孕妇慎用。

贮藏密闭,防潮。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57、化毒神丹

处方生甘草15克 大黄30克 丹皮15克 当归30克 雷丸9克 蒲公英15克

功能主治治中毒腹泻,腹痛不可止,面青唇黑,几不欲生,肛痛如割,大泻倾盆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辨证录》卷七

处方58、柴胡舒肝丸

处方茯苓100g 枳壳(炒)50g 豆蔻40g 白芍(酒炒)50g 甘草50g 香附(醋制)75g 陈皮50g 桔梗50g 厚朴(姜制)50g 山楂(炒)50g 防风50g 六神曲(炒)50g 柴胡75g 黄芩50g 薄荷50g 紫苏梗75g 木香25g 槟榔(炒)75g 三棱(醋制)50g 大黄(酒炒)50g 青皮(炒)50g 当归50g 姜半夏75g 乌药50g 莪术(制)50g

性状为黑褐色的大蜜丸;味甜而苦。

炮制以上二十五味,混合,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加炼蜜180~190g制成大蜜丸,即得。

功能主治舒肝理气,消胀止痛。用于肝气不舒,胸胁痞闷,食滞不清,呕吐酸水。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丸,一日2次。

规格每丸重10g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59、大黄黄连泻心汤

处方大黄(五钱)黄连(三钱)黄芩(二钱)

功能主治治伤寒大下后,复发汗,心下痞,按之濡,其脉关上浮者,不可下,宜此药攻其痞。

用法用量上作一服,水二钟,煎至一钟,食远服。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处方60、防风通圣散

处方防风(五分)川芎(五分)当归(五分)芍药(五分)大黄(五分)薄荷叶(五分)麻黄(五分)连翘(五分)芒硝(五分)石膏(一钱)黄芩(一钱)桔梗(一钱)滑石(三钱)甘草(二钱)荆芥(二分半)栀子(二分半)白术(二分半)

功能主治治一切风热等证。

用法用量上作一服,水二钟,生姜三片,煎至一钟,不聚时服。如痰嗽,加半夏一钱。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警告!本文使用信息聚合技术汇集而成,仅作学习、研究之用,切不可照本宣科、照猫画虎,身体有恙应尽早就医。本文资料绝大部分注明了出处,但不对信息的正确性负责,更不对使用本文信息导致的后果负责。

相关参考

含有大黄的处方(六十九)

处方1、透罗丹处方皂角(酥炙,去皮、弦)黑牵牛(炒)半夏大黄(湿纸包,煨焙)杏仁(去皮、尖,麸炒)各30克巴豆3克(去油,另研)制法上六味,为末,生姜自然汁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下痰止咳。治痰实咳

含有大黄的处方(六十七)

处方1、泻脾除热饮处方黄耆防风茺蔚子桔梗大黄黄芩黄连车前子芒消各30克功能主治治胬肉攀睛。用法用量每服18克,水煎服。摘录《银海精微》卷上处方2、上清丸处方川芎500克连翘3千克白芷3千克防风1千克大

含有大黄的处方(六十一)

处方1、五香连翘汤处方沉香乳香生甘草木香各3克连翘射干升麻独活桑寄生木通各9克丁香15克大黄30克麝香5克制法上药哎咀。功能主治治瘰疬,痈疽,恶疮肿毒。用法用量每服12克,用水300毫升,煎至150毫

含有大黄的处方(六十六)

处方1、导水丸处方大黄60克黄芩60克滑石120克黑牵牛120克(另取头末)制法上为细末,滴水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攻下逐水。主水湿肿满,湿热腰痛,痰湿流注身痛,无名肿毒,关节肿痛,疝气,大小便闭

含有大黄的处方(六十八)

处方1、开光复明丸处方栀子60克川连120克黄芩黄柏大黄各60克泽泻元参红花胆草各30克赤芍归尾各36克菊花60克防风30克生地36克石决明蒺藜各60克羚羊角3克冰片15克制法共为细面,炼蜜为4.5克

含有地黄的处方(六十二)

处方1、海桐皮浸酒方处方海桐皮、五加皮、独活、天雄(炮裂.去皮脐)、石斛(去根)、桂心、防风(去芦)、当归、杜仲(去皮.炙黄)、仙灵脾、萆薢、牛膝、薏苡仁、生地黄,各二两。虎胫骨(酥炙令黄),三两。炮

含有大黄的处方(六十五)

处方1、神妙膏处方甘草羌活细辛黄连贝母菊花当归枳壳大黄白芷生地防风荆芥木贼黄芩川芎苍术猪苓泽泻白术薄荷桔梗石斛赤芍药蔓荆子草决明牛蒡子青葙子菟丝子车前子夏枯草地骨皮制法将羊脑炉甘石120克,用一袋盛了

含有大黄的处方(六十三)

处方1、阑尾清解汤处方金银花60克蒲公英30克.大黄24克(后下)冬瓜仁30克丹皮15克木香6克川楝子生甘草各9克功能主治治毒热期急性阑尾炎。用法用量水煎服。大热大渴者,加生石膏30克,天花粉15克,

含有茯苓的处方(六十二)

处方1、八物汤处方黄耆、茯苓、熟地黄、川芎、当归、人参、菊花、白芍。功能主治虚损血枯,上攻眼目涩痛。用法用量每于半饥时温服。摘录《银海精微》卷下处方2、厚朴汤处方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1两,人参1两

含有防风的处方(六十二)

处方1、贝母瓜蒌散处方贝母、瓜蒌、南星(炮)、荆芥、防风、羌活、黄柏、黄芩、黄连、白术、陈皮、半夏(汤泡7次)、薄荷、甘草(炙)、威灵仙、天花粉各等分。功能主治肥人中风,口眼喎[音wā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