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大黄的处方(三十四)
Posted 处方
篇首语:记忆的坐标有多么清晰,前进的脚步就有多么坚定。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含有大黄的处方(三十四)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处方1、大黄丸处方川大黄2两(锉碎,微炒),大戟1两(锉碎,微炒),赤芍药1两,川朴消1两,甜葶苈1两(隔纸炒令紫色),杏仁50枚(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小肠热结胀满,小便不通。
用法用量每服20丸,食前以葱白汤送下。
摘录《圣惠》卷五十八
处方2、定痛和营汤处方当归3钱,赤芍3钱,川芎2钱,生地3钱,红花1钱,苏木2钱,琥珀1钱,血竭2钱,制乳香1钱,三七2钱,枳壳2钱,大黄2钱,甘草1钱,朱砂2钱,淮牛膝3钱,砂仁1钱半。
功能主治和营定痛,活血祛瘀。主新伤气阻血滞。
用法用量春季,加泽泻2钱,续断3钱,甘草1钱,酒、水各半煎服;夏季,加麦冬3钱,天冬2钱,泽泻3钱,水煎服;秋季,加冰糖3钱,黄芩2钱,五味子3钱,酒、水各半煎服;冬季,加紫苏2钱,续断3钱,破故纸3钱,酒煎服。
摘录《林如高正骨经验》
处方3、拨云散处方大黄1分,胡黄连1分,黄芩1分(末),马牙消半分,芦荟半分(末),天浆子(炒),丁香7枚。
制法上为末,用独头蒜烧熟,并醋饮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小儿肝疳。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据剂型当作“拨云丸”。
摘录《幼幼新书》卷二十三引《谭氏殊圣》
处方4、凉膈散处方桔梗、天花粉、连翘、薄荷、黄芩、大黄、芒消、山栀。
功能主治清上焦心肺之热。主心肺为邪热所冒,神识昏迷,狂言谵语。
摘录《伤寒大白》卷二
处方5、济阴承气汤处方大黄(或煨或生)2-3钱,枳实(面炒)1钱,当归1钱半,厚朴1钱,生地1钱,白芍1钱,丹参2钱,陈皮5-7分,甘草5-7分。
功能主治攻补兼施,济阴承气。主瘟疫,体弱血虚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会约》卷五
处方6、厚朴汤处方厚朴(去粗皮,姜汁炙)1两,柴胡(去苗)1两半,大黄(锉,炒)1两半,朴硝2两,枳实(去瓤,麸炒)3分。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伤寒5-6日,大便不通,壮热头疼,谵语,肠中有结燥。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1盏,加生姜1枣大(拍碎),煎至7分,去滓,空心温服,良久再服,以通为度,未通再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二十六
处方7、络石煎丸处方络石半两,射干半两,川大黄1分,木通1分(锉),白药、川升麻半两,牛蒡子1分,玄参1分,甘草半两,白蜜2两,白蒺藜1分,马牙消1分,黄药1分,地黄汁半斤。
制法上除药汁外,捣罗为末,先以地黄汁及蜜,于银锅中,以慢火煎成膏,后入诸药末,相和令匀为丸,如小弹子大。
功能主治咽喉干燥热疼。
用法用量用绵裹1丸,含咽津。
摘录《圣惠》卷三十五
处方8、金黄散处方川大黄1两,粉草1两。
制法上为细末,以好酒熬成膏,倾在盏中,放冷,摊纸上。
功能主治奶痈。
用法用量贴痛处,仰面卧至五更。未贴时,先用温酒调1大匙,就患处卧,明日取下恶物。相度强弱用药。
注意羸弱不宜服。
摘录《妇人良方》卷二十三引《妇人经验方》
处方9、茯苓陷胸汤处方茯苓1两,黄连1两,冬葵子1分,续随子1分,大黄半两,杏仁半两,半夏3分。
制法上锉,如麻豆大,合一处。
功能主治伤寒小便色黄赤及涩。
用法用量每服半两,水2盏,煎至1盏,净纽,去滓温服。如半日许未快利,更投1服,以胸中快及下利为度。
摘录《伤寒微旨论》卷下
处方10、攻火汤处方大黄3钱,石膏5钱,炒栀子3钱,当归1两,厚朴1钱,甘草1钱,白芍3钱。
功能主治火郁于脏腑,欲出而不得出,满身皮窍如刺之钻,又复疼痛于骨节之内外,以冷水拍之少止。
用法用量水煎服。
各家论述此方直泻脾胃,又不损脾胃之气,兼舒其肝木之郁,则火尤易消,乃扼要争奇,治火实有秘奥,何必腑腑而清之,脏脏而发之哉。
摘录《辨证录》卷六
处方11、大下汤处方生地2钱,当归1钱,黄连8分,枳壳8分,大黄3钱,芒消1钱,麻仁1钱,蜂蜜1杯(冲和)。
功能主治大便秘结。
摘录《脉症正宗》卷一
处方12、拨云散处方黄芩8两,大黄1两半,甘草2两,桔梗2两,防风2两,连翘2两,栀子2两,川芎1两。
功能主治除瘀热。主风眼。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5钱,水1盏半,煎7分,去滓,食后服。
摘录《普济方》卷七十五
处方13、烂积丸处方二丑8两,槟榔3两,大黄3两,三棱3两,莪术3两,五灵脂3两,枳实3两,厚朴3两,麦芽3两,山楂3两,神曲3两,干姜3两,广木香5钱。
制法上为小丸。
功能主治消积健脾。
用法用量每服2钱。
摘录《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大同方)
处方14、厚朴汤处方厚朴4两(炙),枳实(炙)3两,桂心3两,橘皮3两,大黄3两,甘草2两(炙),五加皮5两,生姜5两,大枣20个(擘)。
制法上切。
功能主治肺虚劳寒,腹胀膨膨,气急,小便数少。
用法用量以水1斗2升,煮取3升,去滓,分3次温服。
注意忌海藻、菘菜、生菜。
摘录《外台》卷十六引《删繁方》
处方15、金银五香汤处方金银花1两,乳香2钱,木通2钱,大黄2钱,连翘1钱,沉香1钱,木香1钱,丁香1钱,茴香1钱,羌活1钱,射干1钱,升麻1钱,甘草1钱,桑寄生1钱。
功能主治痈疮2-3日,发寒热,厥逆,咽喉闭。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水2钟,加生姜3片,煎服,不拘时候。
摘录《洞天奥旨》卷十四
处方16、定命散处方川大黄(锉,炒)半两,黄连(去须)半两,白僵蚕(直者,炒去丝嘴)半两,甘草(生)半两,五倍子1分,腻粉5筒子。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小儿缠喉乳蛾等病。
用法用量每用1字,竹笔筒子吹喉中。如毒气攻心肺,喉中生疮,咽饮不得者,以孩儿乳汁调药1字,鸡羽蘸之,深探入喉中,得吐者活,不吐者死。
摘录《卫生总微》卷十九
处方17、大木香散别名木香散
处方木香1两,地骨皮2两,玄参2两,甘草1两(生锉),川升麻2两,川大黄1两(锉碎,微炒)。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发背毒肿如杏,烦热疼痛。
用法用量木香散(《普济方》卷二八九)。
摘录《圣惠》卷六十二
处方18、金沙五淋丸处方海金沙4两,车前子4两,萹蓄4两,瞿麦4两,山楂4两,木通4两,赤芍4两,当归4两,熟地4两,赤茯苓4两,猪苓4两,黄芩4两,黄柏4两,大黄4两。
制法上为细末,水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小便混浊,淋沥作疼,膀胱邪热。
用法用量每服2钱,灯心草汤送下。
注意忌辛辣食物。
摘录《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济南方)
处方19、恒山散处方恒山半两,川大黄半两,桂心1分,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小儿疟疾,痰壅烦闷。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幼幼新书》引作“常山散”。
摘录《圣惠》卷八十六
处方20、独活汤处方独活2钱,麻黄(去节)2钱,川芎2钱,大黄(焙)2钱,天麻2钱,防风2钱,北细辛2钱,甘草1钱,荆芥穗1钱。
功能主治解表通里。主小儿风痫内热。
用法用量上锉。加生姜,水煎服。
摘录《普济方》卷三七七
处方21、京三棱丸处方京三棱半两(微煨,锉),防葵半两,木香半两,人参半两(去芦头),枳壳半两(麸炒微黄,去瓤),赤茯苓半两,白术半两,桂心半两,川大黄1两(锉碎,微炒),郁李仁3分(汤浸,去皮,微炒),鳖甲1两(涂醋炙令黄,去裙襕)。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小豆大。
功能主治小儿癖气,手脚心热,脾胃虚弱,不下饮食,面色萎黄,渐加羸瘦。
用法用量以粥饮送下随年丸数,1日3次;儿稍大,即以酒送下。
摘录《圣惠》卷八十八
处方22、大黄化毒汤处方升麻、归尾、生地、桃仁、红花、枳壳、大黄、槟榔、麻子仁。
功能主治痘出之初,腹痛,大便燥结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痘疹全书》卷下
处方23、大黄汤处方大黄(锉,炒)1分,黄芩(去黑心)1分。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小儿吐血。
用法用量3-4岁儿每服1钱匕,水7分,加黑豆30粒,同煎至4分,去滓温服,每日3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七九
处方24、刺蓟散处方刺蓟1两,苦参1两,黄连(去须)1两,栀子仁1两,生干地黄1两,川大黄(锉碎,微炒)1两,侧柏叶1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鼻衄出血,经日不止。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普济方》引作“刺蓟汤”。
摘录《圣惠》卷三十七
处方25、除湿压热饮处方细辛1两,苍术1两,防风1两半,知母1两半,茺蔚子1两半,桔梗2两,大黄、黄芩、栀子仁、朴消。
功能主治拳毛倒睫。
用法用量方中大黄、黄芩、栀子仁、朴消剂量原缺。
摘录《银海精微》卷上
处方26、狗皮膏处方秦艽5钱,三棱5钱,莪术5钱,蜈蚣5钱,当归3钱,大黄3钱,黄连3钱,穿山甲14片,全蝎14个,木鳖子7个,巴豆5钱(连皮打破)。
制法真香油2斤10两,将药泡油内,春5、夏3、秋7、冬10日;炸药黑色,捞出,将滓捣极细烂听用;复将药上火,入飞过黄丹1斤2两,用槐条搅匀,滴水成珠;将前研药滓入膏内,再入阿魏、芦荟各3钱、阿胶1两、麝香1钱、冰片2钱、乳香、没药各2钱,共研极细;候膏温,将药入内搅匀,瓷罐秘收,再勿见火。
功能主治痞疾,气块,口内生疳。
用法用量用时狗皮摊,每张重7钱,贴患处。3日发热,7日腹内觉痛,10日大便下脓血。1张可贴120日。
注意忌生冷、腥膻、硬物一百日。
摘录《良朋汇集》卷三
处方27、海桐皮散处方海桐皮1两(锉),桂心1两,白芷1两,当归1两(锉,微炒),漏芦1两,芎藭1两,羚羊角屑1两,赤芍药半两,没药半两,川大黄半两(锉碎,微炒),木香半两,槟榔3两。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妇人血风,身体骨节发歇疼痛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2钱,以温酒调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六十九
处方28、大黄汤别名大黄散
处方大黄3两(切),芒消2两。
功能主治急黄疸。
用法用量大黄散(《普济方》卷一九五)。
摘录《外台》卷四引《必效方》
处方29、苦参散处方苦参1两,黄连1两,葶苈子(熬)1两,瓜蒂1两,黄芩1两,黄柏1两,大黄1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凡人无故,忽然振寒便发黄,皮肤黄曲尘出,小便赤少,大便时闭,气力无异,食饮不妨,已服诸汤,余热不除,久黄者。
用法用量每服方寸匕,饮送下,当大吐者,1日1次,不吐,1日2次,亦得下。服药5日,知可消息,不知更服。
注意忌猪肉、冷水。
各家论述《干金方衍义》:病起忽振寒,知为少阳火气郁发,夺其春升之令,津液不能灌充,所以色黄枯悴,有如曲尘出现于皮肤,询为胆热无疑。更审二便闭涩,饮食如故,胃气尚堪克任苦寒,故用苦参、三黄峻攻湿热;兼瓜蒂佐苦参,取吐于上;葶苈佐大黄,降泄于下,上下开泄,急通少阳之枢,则津液方得灌充,是皆病起于暴之至治也。若因病而渐次成疸,正气本虚之证,又非本方可拟也。
摘录《外台》卷四引《小品方》
处方30、金黄散处方天花粉1两,黄柏5两,姜黄5钱,大黄5钱,白芷5钱,紫川朴2两,陈皮2两,甘草2两,苍术2两,天南星2两。
制法上为末,以瓷器收贮。
功能主治痈疽发背,诸般疔疮,跌仆,湿痰流注,大头时肿,漆疮火丹,风热天泡,肌肤赤肿,干湿脚气,妇女乳痈,小儿丹毒等。
用法用量凡遇红肿,及夏月火令时,用茶汤同蜜水调敷;如微热欲作脓者,以葱汤同蜜水调敷;如漫肿无头,皮色不变,附骨痈疽、鹤膝等,俱以葱酒并调;如天泡、火赤游丹、黄水疮,俱以板兰根叶捣汁调和;烫伤,麻油调;其次诸引,又在临用之际,顺合天时调,窥病势也。
摘录《外科传薪集》
处方31、芙蓉膏处方芙蓉叶10g,大黄10g,番泻叶10g,黄连10g,黄柏10g,冰片3g。
功能主治凉血清热,消肿止痛。主丹毒、蜂窝组织炎、疖痛初起及给节红斑。
摘录《中西医结合皮肤病学》
处方32、黄连利气丸处方黑白丑6斤,大黄2斤,陈皮1斤半,元胡索1斤半,槟榔1斤半,川芎1斤半,黄连半斤,木通1斤半,香附1斤,枳壳1斤,广木香半斤,甘草半斤,木瓜1斤。
制法上为细末,水为丸,如小绿豆大。
功能主治肠胃积热,咽喉肿痛,口燥舌干,大便秘结,小便赤黄。
用法用量有效期二年。
注意孕妇忌用。
摘录《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禹县方)
处方33、荆黄散处方荆芥2钱,人参1钱,甘草5分,大黄6分。
制法上锉1剂。
功能主治上焦气热所冲之暴吐。
用法用量水煎,调槟榔末1钱,磨木香5分,温服。
摘录《明医指掌》卷五
处方34、金牙散处方金牙(别研)、雄黄(研)、丹砂(研)、矾石(泥裹烧半日)、寒水石、芫青(熬)、巴豆(去心皮,熬)、朴消、桔梗、茯苓、人参、贯众、附子(炮)、蜀椒(去汗,目)、露蜂房(炙)、龙骨、干姜、牡桂、乌头(炮)、石膏(研)、莽草(炙)、苁蓉、大戟、芫花(熬)、防风、狸骨、商陆根、大黄、细辛、蛇蜕(炙)、玉支(1作玉泉)、贝母(1作牙子,即狼牙也)各等分。
制法上药治下筛。
功能主治邪魅,心腹刺痛。
用法用量每服5分匕,酒调下,1日3次。
注意忌猪肉、冷水、生菜、生血肉、大醋、芦笋。
摘录《外台》卷十三引《集验方》
处方35、抽风汤处方防风2两,大黄1两,细辛1两,桔梗1两,黑参1两半,黄芩1两半,芒消1两半,车前子1两半。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鸡冠蚬肉外障。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普济方》引作“抽风散”。
摘录《秘传眼科龙木论》卷四
处方36、柴胡铁锈汤处方柴胡、铁锈、人参、茯苓、桂枝、蔚金、牡蛎、大黄、甘草。
功能主治妊娠痫症。
用法用量水煎,温服。
摘录《产科发蒙》卷二
处方37、大黄丸处方川大黄2两(锉碎,微炒),干姜1两(炮裂,锉),甜葶苈1两半(隔纸炒令紫色),川芒消1两,桔梗1两(去芦头),赤茯苓半两,石膏半两(细研,水飞过),附子半两(炮裂,去皮脐),川乌头半两(炮裂,去皮脐),杏仁半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川椒半两(去目及闭口者,微炒去汗)。
制法上为末。入研了药令匀,炼蜜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久积症癖,坚牢,羸瘦,不能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20丸,以温酒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四十九
处方38、凉膈散处方连翘2钱,山栀2钱,白芍2钱,黄芩2钱,大黄2钱,芒消2钱,葱白1茎,炙草5分,大枣1枚。
功能主治春温里热已甚,阳邪怫郁作战,而不能汗出,虽下,症未全除;恶热烦渴,腹满,舌黄燥或黑干,5-6日不大便。
摘录《杂病源流犀烛》卷十九
处方39、大干葛汤处方干葛、石膏、大黄、枳壳。
功能主治双解阳明表里,清手阳明大肠热。主头痛,手足多汗,大便不行,脐腹胀满。
摘录《伤寒大白》卷二
处方40、苓甘五味加姜辛半杏大黄汤别名苓甘味姜辛夏仁黄汤、茯甘姜味辛夏仁黄汤
处方茯苓4两,甘草3两,五味半升,干姜3两,细辛3两,半夏半升,杏仁半升,大黄2两。
功能主治咳逆倚息不得卧。若面热如醉,此为胃热上冲熏其面。
用法用量苓甘味姜辛夏仁黄汤(《普济方》卷一四○)、茯甘姜味辛夏仁黄汤(《医门法律》)。
临床应用支饮《橘窗书影》:京桥叠街,和泉屋清兵卫之母,年五十余,曾下血过多,以后面色青惨,唇色淡白,四肢浮肿,胸中动悸,短气不能步行,时下血,余与六君子汤加香附子,厚朴,木香,兼用铁沙丸。(铁沙、干漆、莎草、苍术,厚朴,橘皮,甘草)下血止,水气亦减,然血泽不能复常。秋、冬之交,咳嗽胸满甚,遍身洪肿,倚息不得卧,一医以为水肿,与利水之剂,无效。余诊之曰:恐有支饮,先制其饮,则咳嗽浮肿,自得其道;因与苓甘姜味辛夏仁黄汤加葶苈,服之二三日,咳嗽胸满减,洪肿忽消散,余持此案治水肿数人,故记以示后学。
摘录《金匮》卷中
处方41、虎骨丸处方虎骨1两(涂酥,炙令黄),槟榔1两,败龟1两(涂酥,炙令黄),当归3分,防风半两(去芦头),附子半两(炮裂,去皮脐),赤芍药半两,没药半两,麒麟竭半两,川大黄3分(锉碎,微炒),桂心半两,牛膝1两(去苗),木香3分,桃仁3分(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海桐皮2分(锉),地龙半两(炒令微黄)。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妇人血气风,流往腰脚,骨节疼痛不可忍。
用法用量每服20丸,食前以暖酒送下。
摘录《圣惠》卷七十一
处方42、凉膈散处方连翘4两,生大黄2两,玄明粉2两,生山栀1两,薄荷1两,荆芥穗1两,甘草5钱,桔梗5钱。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清散上焦有余之火。主心火刑金,或胃火壅逆,或表里郁滞之风热,头目不清,痰气不利,口舌生疮,牙疼目赤,周身斑疹,二便不调。
用法用量每服2-3钱,午后以白滚汤调下。
摘录《活人方》卷一
处方43、虎睛丸处方虎睛1个(净洗,细锉,慢火焙干),蝎尾3-7个,白花蛇1两(酒浸1宿,去骨皮,焙令黄色,称取半两),郁金(锉)1分,大黄1分,天南星(生)1分,半夏(生)半分,白附子半分,天麻半分。
制法上为末,先用好巴豆,去皮壳心膜,以冷水浸,秋冬5日,春夏2日,逐日换水,取出研如糊,称1分,下前药研匀,蜜丸,如小豆大。
功能主治小儿惊风。
用法用量1岁1丸,冷葱茶清送下。吐泻为妙。
摘录《医方类聚》卷二五八引《保童秘要》
处方44、疥疮药处方吴茱萸2钱,樟脑5分,白矾2钱,轻粉10贴,蛇床3钱,寒水石2钱半,黄柏1钱,大黄1钱,硫黄1钱,槟榔1个。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疥疮。
用法用量油调敷。
摘录《诚书》卷十五
处方45、大决明散处方石决明1钱半(火煅如粉),荆芥穗8分,青葙子8分(酒炒,研),木贼8分,羌活8分,麦冬1钱半(去心),栀仁(炒)8分,白芍6分(酒炒),大黄3分(酒微炒)。
功能主治眼科七十二症。
用法用量①雌雄石即磁石吸针者,用醋煅七次,水飞过用之。②本方用法中所谓“点眼”,是指用原书中赛宝丹点眼中。
摘录《眼科秘诀》卷一
处方46、滑石散处方滑石(碎)半两,桑螵蛸(炒)半两,桂(去粗皮)半两,大黄(锉,炒)半两,黄芩(去黑心)3分,防己3分,瞿麦穗3分,木通1分。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膀胱热,小便不通,舌干咽肿。
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煎木通汤调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九十五
处方47、沉香鳖甲丹别名沉香鳖甲丸、香甲丸
处方鳖甲(童便浸,酥炙)1两,黄耆1两,草龙胆1两,当归1两,沉香1两,大黄(炮)半两,川黄连半两。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黍米大。
功能主治潮热盗汗。
用法用量沉香鳖甲丸(《卫生总微》卷十五)、香甲丸(《普济方》卷三九○)。
摘录《幼幼新书》卷二十引张涣方
处方48、凉膈散别名连翘饮子、连翘消毒散
处方川大黄20两,朴消20两,甘草(爁)20两,山栀子仁10两,薄荷叶(去梗)10两,黄芩10两,连翘2斤半。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养阴退阳,清热泻火,止渴除烦。泻火通便,清上泄下。主上中二焦热邪炽盛,头昏目赤,烦躁口渴,胸膈烦热,口舌生疮,咽喉肿痛,睡卧不宁,谵语狂妄,便秘溲赤,以及小儿惊风、重舌、木舌、牙痛、翳障、疫喉属热火盛者。
用法用量连翘饮子(《宣明论》卷六)、连翘消毒散(《外科心法》卷七)。
注意孕妇勿服。
各家论述①《医方考》:黄芩、栀子,味苦而无气,故泻火于中;连翘、薄荷,味薄而气薄,故清热于上;大黄、芒消,咸寒而味厚,故诸实皆泻;用甘草者,取其性缓而恋膈也;不作汤液而作散者,取其泥膈而成功于上也。②《医方集解》:此上中二焦泻火药也。热淫于内,治以咸寒,佐以苦甘,故以连翘、黄芩、竹叶、薄荷升散于上,而以大黄、芒消之猛利推荡其中,使上升下行,而膈自清矣;用甘草、生蜜者,病在膈,甘以缓之也。③《张氏医通》:消、黄得枳、朴之重着,则下热承之而顺下;得芩、栀、翘、薄之轻扬,则上热抑之而下清,此承气、凉膈之所攸分也;用甘草者,即调胃承气之义也;《局方》专主温热时行,故用竹叶。④《古方选注》:薄荷、黄芩,从肺散而凉之;甘草从肾清而凉之;连翘、山栀,从心之少阳苦而凉之;山栀、芒消,从三焦与心包络泻而凉之;甘草、大黄,从脾缓而凉之;薄荷、黄芩,从胆升降而凉之;大黄、芒消,从胃与大肠下而凉之。上则散之,中则苦之,下则行之,丝丝入扣,周遍诸经,庶几燎原之场,顷刻为清虚之腑。⑤《成方便读》:以大黄、芒消之荡涤下行者,去其结而逐其热,然恐结邪虽去,尚有浮游之火,散漫上中,故以黄芩、薄荷、竹叶清彻上中之火,连翘解散经络中之余火,栀子自上而下,引火邪屈曲下行,如是则有形无形、上下表里诸邪,悉从解散。⑥《方剂学》:方中重用连翘清热解毒,配栀子、黄芩以清热泻火,又配薄荷、竹叶以清疏肺、胃、心胸之热;胃热伤津而腑实证尚未全具,不宜峻攻,方中芒消、大黄与甘草、白蜜同用,既能缓和消、黄之急下,更利于中焦热邪之清涤,又能解热毒、存胃津、润燥结,使火热之邪,假阳明为出路,体现了“以下为清”之法。
临床应用①热厥《临证指南医案》:某,先发水痘,已感冬温小愈,不忌荤腥,余邪复炽,热不可遏,入夜昏烦,辄云头痛,邪深走厥阴,所以发厥,诊脉两手俱细,是阳极似阴,鼻煤舌干,目眦黄,多属邪闭坏败,谅难挽回,用凉膈散。②时疫《南雅堂医案》:时疫来势甚暴,目赤口渴,壮热无汗,斑疹隐隐未透,烦躁不已,脘腹按之作痛,大小便闭,热毒内炽,邪势不能外达,防有内陷昏喘之变。拟仿凉膈法,并加味酌治,俾热从外出,火从下泄,冀其邪去正复,得有转机。连翘3钱,大黄1钱5分(酒浸),芒消1钱5分,牛蒡子1钱5分,枳实1钱,栀子8分(炒黑),甘草1钱5分,淡黄芩8分,薄荷8分,竹叶1钱,生白蜜半盏。③疮疡《外科发挥》:一妇人面患毒,焮痛发热作渴,脉数,按之则实,以凉膈散2剂少愈。④牙痛《口齿类要》:表兄颜佥宪牙痛,右寸后半指脉洪而有力,余曰:此大肠积热,当用寒凉之剂。自泥年高,服补阴之药,呻吟彻夜,余与同舟赴京,煎凉膈散加荆、防、石膏,与服1钟即愈。
摘录《局方》卷六
处方49、金黄散处方大黄(煨,锉)、黄蜀葵花(切,焙)、人参、蛤粉各等分。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小便血淋疼痛。
用法用量《普济方》有黄芩。
摘录《圣济总录》卷九十八
处方50、赤茯苓散处方赤茯苓1两,泽泻1两,柴胡1两(去苗),川大黄1两半(锉碎,微炒),汉防己1两,猪苓1两(去黑皮),麦门冬1两(去心),桑根白皮1两(锉),犀角屑1两,紫苏茎叶1两,槟榔1两半,子芩1两,木通1两(锉)。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乳石发动,心神烦躁闷乱,身体面目浮肿,喘促坐卧不得。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一中盏,加生差半分,葱白7寸,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三十八
处方51、连翘丸处方连翘1两,芍药1两,玄参1两,大黄(锉1两,炒)1两,犀角(镑)1两,防己1两,羌活(去芦头)1两,木香1两,山栀子仁1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热毒气毒风毒,结成瘰疬。
用法用量每服20丸,食后米饮送下,日2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二六
处方52、大黄丸处方川大黄1两(锉碎,微炒),海藻1两(洗去咸味),川朴消1两,昆布1两(洗去咸味),苦瓠子仁1两,甜葶苈1两(隔纸炒令紫色),木通1两(锉),桃仁1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上气胸满,咽喉噎塞,心神烦闷,大小便不利。
用法用量每服30丸,以生姜汤送下,1日3次。
摘录《圣惠》卷四十二
处方53、大黄散处方川大黄2两(锉,微炒),牡丹1两,川朴消2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牛膝1两(去苗),当归1两(锉,微炒),赤茯苓1两,水蛭半两(炒微黄),桃仁1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虻虫半两(炒令黄,去翅足)。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妇人月水不调,或月前,或月后,或如豆汁,腰痛如折,两脚疼痛,胞中风冷。
用法用量每服5钱,以水1大盏,煎至5分,去滓,空心服。如人行10里以外,当下恶物;如未下,次日再服。
摘录《圣惠》卷七十二
处方54、连翘散处方连翘子3分,独活(去芦头)3分,木香3分,射干3分,甘草(炙,锉)1两1分,桑寄生(锉)1两1分,升麻1两1分,鸡舌香1两1分,沉香1两1分,乳香(研)1两1分,大黄(锉,炒)1两1分,麝香(研)1分。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发背肿、痈疽,恶风结脓血。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1盏半,煎至8分,入淡竹沥半合,去滓,空心温服。快利3-5行为度,未利再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三一
处方55、金光明拨云散处方归尾、川芎、白芷稍、生地、连翘、黄芩、软石膏、山栀、防风、荆芥、赤芍药、黄连、枳壳、羌活、桔梗、大黄、甘草。
功能主治暴发目赤肿痛。
用法用量水煎服。有瘴,加白蒺藜。
摘录《诚书》卷七
处方56、肠功能恢复汤处方党参3钱,白术3钱,桃仁3钱,赤芍3钱,枳壳3钱,厚朴3钱,木香3钱,火麻仁1两,大黄5钱(后下)。
功能主治急腹症手术后,病人一般情况良好,脱水、电解质紊乱及低蛋白血症不显着,手术操作顺利,腹腔污染较轻而不使用胃肠减压、不禁止饮食者。
用法用量浓煎成50-100ml,手术后第1天开始服药,少量多次分服,每日1剂。
摘录《新急腹症学》
处方57、龟背丸处方枳壳(麸炒)3钱,防风(去芦)3钱,独活3钱,大黄(煨)3钱,前胡(去芦)3钱,当归3钱,麻黄(去节)3钱。
制法上为细末,面糊为丸,如黍米大。
功能主治小儿龟背。
用法用量每服15-16丸,食后以米饮送下。仍灸肺俞穴、心俞穴、膈俞穴,六处穴各灸小麦大3壮。
摘录《回春》卷七
处方58、将军丸处方锦纹大黄(九蒸,晒,焙)、麝香1钱(研),管仲(炒)1两,牙皂(去皮,醋炙)1两,桃仁(去皮,炒)1两,槟榔1两,雷丸1两,芜荑半两,鳖甲(醋炙黄)1两。
制法上为末。先将蒿叶2两,东边桃、柳枝、桑叶各7片,水1碗,煎7分,去滓,入蜜1大盏,再熬成膏,入前药末及麝香、安息香捣,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传尸劳瘵。
用法用量每服30丸,食前枣汤送下。
摘录《袖珍》卷二
处方59、参苓丸处方人参1两1分,赤茯苓(去黑皮)1两1分,细辛(去苗土)1两1分,枳壳(去瓤麸炒)1两1分,熟干地黄(焙)1两1分,当归(切,焙)1两1分,麦门冬(去心,焙)1两1分,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1分,干姜(炮)1两1分,大黄(锉,炒)1两1分,厚朴(去粗皮,涂生姜汁炙)1两1分,桂(去粗皮)1两1分,甘草(炙,锉)1两1分,乌头(炮裂,去皮脐)1两,桔梗(炒)1两,紫菀(去苗土)1两,蜀椒(去目共闭口,炒出汗)1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积聚胀闷,减食黄瘦。
用法用量每服7丸,空心温酒送下,1日3次。渐加至10丸,以知为度。
摘录《圣济总录》卷七十二
处方60、胆道排石汤Ⅰ号处方柴胡4钱,郁金4钱,香附4钱,金钱草1两,木香6钱,枳壳4钱,大黄1两。
功能主治胆道系统感染及胆石症气郁型。
摘录《新急腹症学》引青岛市立医院方
警告!本文使用信息聚合技术汇集而成,仅作学习、研究之用,切不可照本宣科、照猫画虎,身体有恙应尽早就医。本文资料绝大部分注明了出处,但不对信息的正确性负责,更不对使用本文信息导致的后果负责。
相关参考
处方1、昆布丸处方昆布8两,射干4两,茯苓2两,干姜2两,羚羊角屑3分,橘皮3分,杏仁5分(去皮尖双仁,炒),荜茇6分,吴茱萸6分,大黄6分(大小便闭涩者,大黄无不须用)。制法上为末,蜜和为丸,如梧桐
处方1、导水丸处方人参(去芦头)、木香、丁香、槟榔、青橘皮(去白)、陈橘皮(去白)、香白芷、郁李仁(去皮)、杜仲(生用)、桔梗(去芦头)、大戟、泽泻、黑牵牛(生用)、木通、樟柳根、桑根白皮、大黄(湿纸
处方1、立效汤别名立效散处方川大黄(炮,锉)1两,干桃柳叶(洗,焙干)1两,栀子仁半两,赤芍药半两(以上捣罗为细末),朱砂(细研,水飞)1两,麝香(研)1分,雄黄(研)1分。制法上件都拌匀。功能主治小
处方1、半夏十味汤处方半夏5两(熊州者,汤洗去滑,汁尽),干姜3两,吴茱萸2两,桂心1两,白术3两,细辛3两,柴胡3两,牡丹皮3两,大黄5两,芒硝2两。制法上切。功能主治天行病。服生芦根等8味饮子饮之
处方1、大黄散处方川大黄2两(锉碎,微炒),羚羊角屑1两,枳实1两(麸炒微黄),川芒消2两,桑根白皮1两。功能主治时气10日以上,腹微满而喘,脐下疼痛,大便不通。用法用量上为散。每服5钱,以水1大盏,
处方1、救肺饮处方当归、白芍、麦冬、五味子、人参、黄耆、炙甘草、百合、款冬花、紫菀、马兜铃。功能主治虚损劳瘵、吐血。用法用量《医学集成》有郁金。摘录《医碥》卷六处方2、丁香散处方丁香1两,白术1两,藿
处方1、保胎方别名保胎散处方归身、川芎、茯苓、玉竹、续断、杜仲(炒)、黄芩(酒炒)、白术(土炒)、甘草。功能主治清热安胎。主孕妇出痘腰痛。用法用量保胎散(《验方新编》卷十)。摘录《医钞类编》卷十九引聂
处方1、当归蒲梗汤处方薄荷、桔梗、知母、黑参、赤芍药、黄芩(酒炒)、生地黄、菊花、茺蔚子、当归、桑白皮、防风、川芎、白芷、甘草。功能主治眼生翳,泪出羞明,发久不愈。用法用量水1钟煎服。摘录《银海精微》
处方1、冰肌散处方柴胡、前胡、黄芩、山栀、连翘、泽泻、黄连、黄柏、犀角、地骨皮、丹皮。功能主治痘疮。用法用量《简明医彀》本方用法:为粗末,每服三钱,水煎服。注意热极者用,热轻者戒之。摘录《万氏家抄方》
处方1、大承气加味汤处方大黄5钱(生),芒消3钱,枳实2钱(炒),厚朴2钱(炒),芍药3钱,生地3钱。功能主治温病已入阳明之腑,肠胃燥结者。用法用量流水煎大半杯,热服。摘录《医学摘粹》处方2、除疯丸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