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大草蔻的处方(八)
Posted 处方
篇首语:第一个青春是上帝给的;第二个的青春是靠自己努力的。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含有大草蔻的处方(八)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处方1、内固丸处方茴香子75克(微炒,舶上者)木香30克 楝实(炒)45克 草豆蔻(去皮)22克 干姜(炮)15克 吴茱萸(汤洗,微炒)胡芦巴(微炒)补骨脂(微炒)各30克 甘草(炙)7.5克
制法上九味,捣为细末,炼蜜和丸,如小弹子大。以丹砂为衣。
功能主治治下焦虚寒,脾肾不足,胁腹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1丸,嚼破,以温酒下,空腹时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五十四
处方2、升阳顺气汤别名强胃汤(《脾胃论》卷下)。
处方黄耆30克 半夏9克(汤洗七次)草豆蔻6克 神曲(炒)4.5克 升麻 柴胡 当归身 陈皮各3克 甘草(炙)黄柏各1.5克 人参(去芦)0.9克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治饮食不节,劳役所伤,腹胁满闷,短气,遇春则口淡无味,遇夏虽热,犹有畏寒,饥则常如饱,不喜食冷物。
用法用量每服9克,用水300毫升,加生姜3片,煎至150毫升,去滓,空腹时温服。
摘录《内外伤辨》卷上
处方3、扶阳助胃汤别名扶阳益胃汤(《金匮翼》卷六)。
处方干姜(炮)4.5克 拣参 草豆蔻仁 甘草(炙)官桂 白芍药各3克 陈皮 白术 吴茱萸各),5克 黑附子(炮,去皮)6克 益智仁1.5克
制法上药哎咀,都作一服。
药理作用方中附子、干姜、官桂、吴茱萸、草豆蔻、益智仁扶阳散寒;人参、白术、甘草健脾益胃;芍药缓急止痛;陈皮理气和胃。诸药合用,共奏扶阳散寒,健脾益胃之功。
功能主治扶阳散寒,健脾益胃。治脾胃虚寒,胃脘当心而痛,得热则缓,寒则加剧,肠鸣便溏者。
用法用量用水450毫升,加生姜3片,枣子2个,煎至150毫升,去滓,空腹时温服。
摘录《卫生宝鉴》卷十三
处方4、暖胃汤处方生姜500克(去皮,净洗,顺横纹切作片子。用白盐600克,掺入生姜中令白,淹一宿,取出,入银石器内,慢火炒,续入上好神曲细末30克,与姜同炒,令干)丁香15克 齐州大半夏30克(汤洗七次,去滑,焙干,捣罗为细末,生姜自然汁和作饼子,焙干)大草豆蔻3个(去皮)甘草30克(炙)陈皮30克(汤浸,微去白、瓤,焙)
制法上药同捣为细末。
功能主治温胃祛痰。治痰嗽,胸膈不快,多吐寒痰,兼治饮酒过多。
用法用量每服3克,空腹时以沸汤点服。
摘录《御药院方》卷五
处方5、建中散处方青州枣、厚朴(姜汁制),各一斤。干姜(炮)、半夏(汤洗去滑)、甘草,各五两。陈皮(去白.八两)。已上六味,用水三斗,煮令水尽,焙干。草豆蔻(去皮)、人参、藿香、诃子(炮.取皮)、白茯苓(去皮)、白术,各一两。
炮制上粗末。
功能主治治脾胃不和,中气滞,宿寒留饮,停积不消,心腹刺痛,胁肋膨胀,呕吐痰逆,噫气吞酸,肠鸣泄利,水谷不化,肢体倦怠,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二钱,水一盏,生姜三片,煎六分,去滓,温服,食前。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6、木香丸处方木香15克 附子30克(炮裂,去皮;脐)赤石脂30克 吴茱萸15克(汤浸七遍,焙干,微炒)缩砂仁30克(去皮)诃黎勒30克(煨,用皮)高良姜22.5克(锉)陈橘皮30克(汤浸,去白、瓤,焙)当归22.5克(锉,微炒)草豆蔻22.5克(去皮)白术30克 厚朴45克(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
制法上药捣罗为末,炼蜜和捣二三百杵,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脾脏虚冷,泻痢腹痛,水谷不化,面色青黄,少思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空腹以热粥饮下30丸。
注意服药期间,忌生冷、油腻。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五
处方7、桂香散处方高良姜(锉,炒香熟)草豆蔻(去壳,炒)甘草 白术 砂仁 厚朴(去粗皮,锉)各30克 青橘皮(去瓤,炒黄)诃子肉各15克 肉桂7.5克 生姜30克(切)枣肉30克(切,二味同厚朴一处,用水250毫升,煎令干,同杵为团,焙干用)
制法上药同为末。
功能主治温中祛寒,健脾止泻。治脾胃虚弱,腹痛,冷泻。
用法用量每服6克,入盐少许,空腹用沸汤调服。
摘录《苏沈良方》卷四
处方8、木香顺气汤处方木香0.9克 厚朴(姜制)1.2克 青皮(去白)陈皮 益智仁 白茯苓(去皮)泽泻 干生姜 半夏(汤洗)吴茱萸(汤洗)各0.6克 当归1.5克 升麻 柴胡各0.3克 草豆蔻(面襄煨,去皮)0.9克 苍术(泔浸)0.9克
功能主治治浊气在上,则生腆胀。
用法用量上哎咀,都作一服。用水600毫升,煎至300毫升,去滓,大温服,空腹时。
注意服药期间,忌生冷硬物及怒。
摘录《医学发明》卷四
处方9、宽中喜食无厌丸别名宽中进食丸(《兰室秘藏》卷上)。
处方木香1.5克 青皮 人参 干生姜各3克 炙甘草4.5克 白茯苓 泽泻 槟榔 橘皮 白术各6克 缩砂仁·猪苓各7.5克 枳实12克 草豆蔻仁15克 神曲16.5克(炒)半夏21克 大麦蘖曲30克(炒)
制法上药研为细末,汤浸蒸饼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温中健脾,理气消滞。治脾胃虚寒,运化乏力,食欲不振,腹胀胸闷,大便泄泻。
用法用量每服30~50丸,空腹时用米汤送下。
摘录《兰室秘藏》卷上
处方10、升麻胃风汤处方升麻6克 白芷 当归 葛根 苍术各3克 甘草5克 柴胡 藁本 羌活 黄柏 草豆蔻各0.9克 麻黄(不去节)1.5克 蔓荆子0.6克
功能主治治胃风。面肿似浮,能食,麻木,牙关紧急,目内蠕瞤。
用法用量上药加生姜、大枣,水煎服。
摘录《医学入门》卷六
处方11、法制半夏处方半夏250克(汤洗四十九遍,用酒浸一日,焙干)白矾120克 丁香皮(为末)90克 草豆蔻(去皮,为末)75克
制法上药四味,同入酒内浸,春、夏七日,秋、冬半月,候日满,只取半夏,于温汤内浴过,焙干。
功能主治化痰利膈,下气和中。主寒痰咳嗽,胸脘痞满,呕恶食少。
用法用量不计时候,嚼下3~5粒,用腊茶或酒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六十四
处方12、木香调中丸处方木香 青皮(去白)陈皮(去白)槟榔 肉豆蔻(面裹煨熟,去油)京三棱(炮,锉)诃子皮 草豆蔻仁各30克
制法上药为细末,水面糊和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饮食不调。胃肠致伤,心腹疼痛,两胁胀闷,脏腑泄泻,米谷不化,腹中雷鸣,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60丸,空服时用热米饮送下。
摘录《御药院方》卷三
处方13、人参再造丸处方蕲蛇(酒炙)120克 龟版(炙)30克 玄参(去芦)30克 麻黄60克 香附(炙)30克 山甲(珠)60克 天竺黄 30克 白芷60克 地龙肉15克大黄(炙)60克 威灵仙75克 熟地60克 羌活30克 姜黄60克 乌药 30克 首乌(炙)60克 茯苓60克 葛根75克 细辛 30克 草豆蔻60克 紫豆蔻60克 藿香60克 赤芍30克 黑附片30克 虎骨(炙)30克 杭菊24克 川芎60克 青皮(炒)30克 僵蚕(炒)30克 白术(炒)30克 黄耆6O克天麻60克 黄连60克 骨碎补30克 全蝎75克白附子(炙)60克 防风 60克 萆薢60克 桑寄生75克 党参(去芦)30克 沉香30克.肉桂(去粗皮)60克 松香(炙)15克 没药(炙)30克 乳香(炙)30克 血竭花24克 山羊血 S克 母丁香30克 甘草60克 当归60克以上五十味,共研为细粉,过罗。再兑入麝香9克,牛黄10.5克,朱砂粉3O克,犀角粉24克,高丽参粉60克,冰片10.5克
制法上药混合均匀,研细,炼蜜为丸,每丸重9克,金衣十六开,蜡皮封固。
功能主治舒筋活血,祛风化痰。治中风中痰,口眼喎斜,言语不清,手足拘挛,左瘫右痪,半身不遂。
用法用量每服1丸,日服二次,温开水送下。
摘录《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
处方14、吴茱萸丸别名木香利隔丸(《兰室秘藏》卷中)。
处方木香 青皮各0.6克 白僵蚕 姜黄 泽泻 柴胡各1.2克 当归身 炙甘草各1.8克,益智仁 人参 橘皮 升麻 黄耆各2.4克 半夏3克 草豆蔻仁 吴茱萸各3.6克 麦芽面4.5克
制法上为细末,汤浸蒸饼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治寒在膈上,噎塞,咽膈不通。
用法用量每服20~30丸,温水送下,细嚼亦得。勿多饮汤,恐药速下。
摘录《兰室秘藏》卷中
处方15、附子温中汤处方干姜(炮)黑册子(炮,去皮、脐)各21克 人参(去芦)甘草(炙)白芍药 白茯苓(去皮)白术各15克 草豆蔻(面裹,煨,去皮)厚朴(姜制)陈皮各9克
制法上十味,哎咀。
功能主治治脾胃虚寒,腹痛自利,米谷不化,不喜饮食,懒于言语,困倦嗜卧。
用法用量每服15~30克,用水370毫升,加生姜5片,煎取185毫升,去滓,空腹时温服。
摘录《卫生宝鉴》卷二十三
处方16、宽中健脾丸处方白术180克 人参 黄耆 苍术 茯苓 五加皮各60克 黄连(茱萸水炒)白芍 泽泻各75克 陈皮(盐水炒)半夏 香附 薏苡仁 山楂各90克 草豆蔻 苏子 萝卜子各45克 沉香18克 大瓜蒌2个(每个镂1孔,用川椒末9克 多年粪礞末6克,装入瓜蒌内,纸糊瓜口、盐泥固济、晒干煅红为度,去泥与黑皮)
制法上药同为细末,用荷叶、大腹皮煎汤,煮黄米糊为丸,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健脾和胃,顺气宽中。治单腹胀,及脾虚肿满,膈中闭塞,胃口作痛。
用法用量每服100丸,白汤下。
摘录《医学入门》卷七
处方17、厚朴温中汤处方厚朴(姜制)橘皮(去白)各30克 甘草(炙)草豆蔻仁 茯苓(去皮)木香各15克 干姜2.1克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温中理气,燥湿除满。治脾胃虚寒,心腹胀满,及秋冬客寒犯胃,时作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15克,用水300毫升,加生姜3片,煎至150毫升,去滓,空腹时温服。
注意服药期间,忌一切冷物。
备注方中厚朴理气燥湿,消胀除满3草豆蔻、干姜、生姜温中散寒;木香、陈皮行气宽中;甘草、茯苓健脾渗湿。诸药合用,共成温中理气,燥湿除满之功。
摘录《内外伤辨》卷上
处方18、开怀散处方青皮(去瓤)陈皮 半夏(姜炒)白茯苓(去皮)三棱(醋炒)莪术(醋炒)香附 槟榔 草豆蔻(倍用)柴胡(倍用)红花 枳实(曲炒)甘草
制法上锉一剂。
功能主治治心下积块,胸脘痞闷,或发热者。
用法用量加生姜,水煎服。口干,加干葛。
摘录《古今医鉴》卷六
处方19、木香宽中散处方木香 肉豆蔻仁 白茯苓(去黑皮)甘草(炙)陈曲(炒黄)诃黎勒皮(炮)人参各30克 麦芽(炒)45克 草豆蔻(去皮)白豆蔻(去皮)附子(炮,去皮、脐)各15克
制法上十二味,捣罗为散。
功能主治治心脾痛,或泻不止,虚冷肠气。
用法用量每服3克,入盐、生姜各少许,空腹时用沸汤点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五十五
处方20、薷苓清暑汤处方藿香4.5克,香薷4.5克,茯苓6克,陈皮3克,厚朴3克,麦冬2.4克,人参2.4克,白术9克,泽泻4.5克,甘草3克,草豆蔻2.1克,竹茹1.5克,砂仁1.5克,生姜3片,乌梅3克。
功能主治清暑益气,利湿安胎。主外感暑邪。(妊娠外感)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陈素庵妇科补解》卷三
处方21、草豆蔻丸处方泽泻0.3克(小便数减半)柴胡0.6~1.2克(消息胁痛多少用)神曲 姜黄各1.2克 当归身 生甘草 熟甘草 青皮各1.8克 桃仁(汤洗,去皮、尖)2.1克 白僵蚕 吴茱萸(汤洗去苦烈味,焙干)益智仁 黄耆 陈皮 人参各2.4克 半夏3克(汤洗七次)草豆蔻仁4.2克(面裹烧,面熟为度,去皮用仁)麦蘖面(炒黄)4.5克
制法上药十八味,同为细末,桃仁另研如泥,再同细末一处研均,汤浸蒸饼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主脾胃气虚,恶风怕寒,耳鸣,腰背疼痛,鼻息不通,不闻香臭,额寒脑痛,目眩,食入反出,心胃疼痛,咽膈不通,四肢厥逆,身体沉重,不能转侧,头项转动不利。
用法用量每服30~50丸,白开水送下。
摘录《脾胃论》卷下
处方22、橘皮煮散处方橘皮(去白)白术各60克 诃子 干姜(炮)官桂(去皮)枳壳(去瓤,麸炒)木香 人参 甘草(炙)各30克 草豆蔻7枚(去皮)厚朴45克(姜汁涂、炙黄)槟榔5枚 半夏15克(汤洗二十度用)
制法上十三味,杵罗为末。
功能主治治脾气不足,寒滞内停,泄痢不止,腹中雷鸣,胀满刺痛。
用法用量每服6克,加生姜3片,枣子2枚,用水1SO毫升,同煎至100毫升。去滓温服。
摘录《博济方》卷三
处方23、木香半夏丸处方木香22.5克 半夏30克(汤洗七次,切片,焙干)陈皮(去白)15克 白茯苓15克 干生姜1.5克。草豆蔻仁15克 白附子15克 人参15克
制法上药为细末,用面糊和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痰涎上壅,胸膈不利,呕吐恶心,饮食无味。
用法用量每服20~30丸,不拘时候,煎生姜汤下。
摘录《御药院方》卷五
处方24、建中散处方青州枣 厚朴(姜汁制)各500克 干姜(炮)半夏(汤洗去滑)甘草各150克 陈皮(去白)240克(以上六味,用水6升煮令水尽,焙干)草豆蔻(去皮)人参 藿香 诃子(煨,取皮)白茯苓(去皮)白术各30克
制法上药共为粗末。
功能主治治脾胃不和,中脘气滞,宿寒留饮,停积不消,心腹刺痛,胁肋膨胀,呕吐痰逆,噫气吞酸,肠呜泄利,水谷不化,肢体倦怠,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6克,用水150毫升,加生姜3片,煎至90毫升,去滓温服,食前。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三
处方25、木香散处方木香15克 人参22.5克(去芦头)芎劳22.5克 青橘皮30克(汤浸,去白、瓤,焙)白术22.5克 肉桂30克(去皱皮)附子30克(炮裂,去皮、脐)当归22.5克(锉,微炒)厚朴60克(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热)草豆蔻5枚(去皮)高良姜30克(锉)吴茱萸15克(汤浸七遍,焙干,微炒)
制法上药捣筛为散。
功能主治治脾脏冷气,攻心腹疼痛,或吐清水,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9克,以水300毫升,煎至200毫升,去滓,不计时候热服。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五
处方26、对金饮子处方平胃散15克 五苓散7.5克 草豆蔻(面裹煨)15克
制法上药相合和匀,分作四服。
功能主治燥湿利水。主寒湿侵脾,致成濡泄,大便泄泻如水,腹不痛,身重,脉濡细,苔腻者。
用法用量每服用水220毫升,加生姜3片,大枣2个,煎至150毫升,去滓,空腹时温服。
摘录《卫生宝鉴》卷十六
处方27、清中汤处方黄连 山栀(炒)各6克 陈皮 茯苓各4.5克 半夏3克(姜汤泡七次)草豆蔻仁(捣碎)甘草(炙)各2克
功能主治治火热内蕴之心痛、胃脘痛。
用法用量用水400毫升,加生姜3片,煎至320毫升,空腹时服。
摘录《证治准绳·类方》卷四引《医学统旨》
处方28、疏肝和胃汤处方柴胡10克,瓜蒌仁15克,川连10克,枳壳10克,木香15克,青皮10克,陈皮10克,草豆蔻10克,半夏15克,榔片10克,莱菔子10克,黄芩10克。
功能主治疏肝理气,和胃散寒。主肝郁胃寒。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王兆松方
处方29、麻黄苍术汤处方麻黄3克 桂枝1,5克 杏仁10个 草豆蔻1.5克 半夏1,5克 炒曲3克 苍术6克 橘皮3克 泽泻3克 白茯苓3克 猪苓1.5克 黄耆0.9克 炙甘草0.6克
制法上药哎咀,作一服。
功能主治治寒湿所客,身体沉重,腰痛,面色萎黄。
用法用量用水30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空腹时稍热服。
摘录《东垣试效方》卷六
处方30、半夏饮处方半夏(生姜汁炒黄)干姜(炮)各30克 枣肉(焙)附子(炮裂,去皮、脐)青橘皮(汤浸,去白,焙)各15克 陈橘皮(汤浸,去白,焙)红豆蔻(去皮)各7.5克 木香4克 草豆蔻(去皮)2枚
制法上九味,粗捣筛。
功能主治温中降逆,健脾和胃。主中焦有寒,脾胃不和,不能饮食,见食吐逆。
用法用量每服4.5克,用水150毫升,蜂蜜5毫升,煎至110毫升,去滓,稍热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四十六
处方31、麻黄柴胡升麻汤别名麻黄升麻汤(《东垣试效方》卷四)、麻黄定喘汤(《医学纲目》卷二十七)。
处方麻黄 草豆蔻 益智仁各4.5克 吴茱萸 厚朴各0.6克 当归梢 甘草 柴胡 生黄芩各0.3克 升麻 神曲 苏木各1.5克 全蝎2个 红花少许
功能主治治小儿寒郁而喘,喉鸣,腹胀肠鸣,鼻流清涕,脉沉数。
用法用量上药锉碎,分二服。用水150毫升,煎至100毫升,空腹时服。微有汗则效。
注意服药后宜避风寒。
摘录《兰室秘藏》卷下
处方32、五奇汤处方诃子2枚(一枚生用,一枚用面裹煨香熟,去核、面不用)肉豆蔻2枚(一枚生用,一枚用面裹煨香熟,去面不用)草豆蔻2枚(一枚生用,一枚面裹煨,去面不用)木香1块(如大枣大)甘草3厘米(如指面大,炮令赤色)
制法上药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久痢。
用法用量每服6克,米饮调下,不拘时候。
摘录《杨氏家藏方》卷七
处方33、麻黄豆蔻丸处方木香 青皮 红花 厚朴各0、6克 苏木0.9克 荜澄茄1.2克 升麻 半夏(汤洗)麦蘖面 砂仁 黄耆 白术 陈皮(去白)柴胡 炙甘草 吴茱萸 当归身各1.5克 益智仁2.4克 神曲末6克(炒)麻黄(不去节)9克 草豆蔻仁15克
制法上为细末,汤浸蒸饼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客寒犯胃,心胃大痛不可忍。
用法用量每服50丸,白开水送下。
摘录《兰室秘藏》卷上
处方34、升麻补胃汤处方甘草2.1克 升麻 柴胡 草豆蔻 黄耆各1.5克 半夏0.9克 当归身 干姜各0.6克 红花少许
功能主治补气升阳,和中止痛。治因内伤服大黄、牵牛等泻下药,泄泻过多,腹中痛甚者。
用法用量上作一服。用水30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稍热,空腹服。
摘录《兰室秘藏》卷下
处方35、铁刷汤处方半夏12克 草豆蔻 丁香 干姜(炮)诃子皮各0.9克 生姜30克
功能主治温中祛寒,化痰止呕。治积寒痰饮,呕吐不止,胸膈不快,饮食不下。
用法用量上药哎咀,用水750毫升,煎至450毫升,去滓,分三服。相继不拘时候。大吐不止,加附子9克,生姜15克。
摘录《普济方》卷一六七引《卫生家宝》
警告!本文使用信息聚合技术汇集而成,仅作学习、研究之用,切不可照本宣科、照猫画虎,身体有恙应尽早就医。本文资料绝大部分注明了出处,但不对信息的正确性负责,更不对使用本文信息导致的后果负责。
相关参考
处方1、厚朴散处方厚朴(去粗皮)4两,附子(炮裂,去皮脐)4两,干姜(炮)3两(上3味,同艾滓3两杵,研为粗末,用老生姜4两擦碎,拌前4味同炒令紫色,入后药),肉豆蔻仁1两半,诃黎勒皮1两半,吴茱萸(
处方1、草豆蔻汤处方草豆蔻(去皮)1分,黄连(去须)1两。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霍乱心烦渴,吐利不下食。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加乌豆50粒,生姜3片,煎至7分,去滓温服,日3次。摘录《圣济总录》
处方1、白芷散别名白芷汤处方麻黄1钱半,草豆蔻1钱半(不去皮),黄耆1钱,吴茱萸4分,藁本3分,当归半钱,羌活8分,熟地黄半钱,白芷4分,升麻1钱,桂枝2分半。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大寒犯脑,牙齿疼痛
处方1、草豆蔻汤处方泽泻1分,木香3分,神曲4分,半夏(制)5分,枳实5分,草豆蔻仁5分,黄耆(春、夏去之)5分,益智仁5分,甘草5分,青皮6分,陈皮6分,茯苓7分,当归7分。制法上为粗末,都作1服。
白蔻,味辛;性温,行气开胃。主胃脘疼痛;消化不良,本文介绍了含有白蔻的处方78个。处方1、集成定痫丸处方人参1两(切片,焙干),漂白术1两5钱(切片,土炒),白云苓(切片,姜汁拌蒸,晒干)1两,直广皮
草木樨(别名铁扫把、省头草、辟汗草、野苜蓿),辛,平。芳香化浊,截疟。用于暑湿胸闷,口臭,头胀,头痛,疟疾,痢疾。本文介绍了含有草木樨的处方2个。处方1、夺郁汤处方苍术藿香香附陈皮砂仁苏梗生姜草蔻仁省
草蔻丸的基本资料,相关中药材10味。草蔻丸的基本资料草蔻丸(《症因脉治》卷二)处方草蔻、益智仁、青皮、神曲、麦芽、陈皮、苍术、厚朴、甘草。功能主治呕吐酸水,脉弦迟者。用法用量水煎服。草蔻丸(《普济方》
处方1、当归芍药和疟汤处方全当归1两(酒洗),白芍1两(酒炒),益母草3钱,炮差1钱5分,青皮1钱5分,柴胡8分(炒),草蔻仁1钱(研),炙甘草5分。功能主治补血和解。主产后疟疾,夹痰夹滞,寒热不止。
处方1、化癖膏处方大黄2两,白芷2两,三棱2两,莪术2两,木鳖2两,蜈蚣12条,山甲2两,巴豆30个,全蝎12个,大麻子2两,黄连2两,胡黄连2两,血竭1两,芦荟3两,轻粉1两,阿魏3两,草蔻5两,麝
处方1、寸金丹处方香附子川羌活山楂肉川芎新会皮前胡干葛紫苏叶赤苓广木香薄荷砂仁茅术赤芍乌药防风广藿香白芷厚朴各90克生甘草45克生蔻仁60克枳壳草蔻各30克六神曲150克制法以上诸药,晒干磨为细末,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