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赤小豆的处方(六)

Posted 处方

篇首语:沉舟侧畔千帆进,病树前头万木春。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含有赤小豆的处方(六)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处方1、防风浴汤

处方荆芥穗4两,苦参3两,地骨皮3两,白牵牛3两,赤小豆3两,白蒺藜(炒,去刺)2两,防风(去芦头)2两,白僵蚕(炒,去丝嘴)2两,香白芷2两,蓖麻叶2两,杉木2两,蒴藋叶2两,木鳖子1两半(去壳,炒令焦黄色),当归(洗,焙)1两,独活(去芦头)1两,吴茱萸(汤洗7次)1两。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风湿脚气,气血凝滞,皮肤粗涩,不自润泽。

用法用量每用半两,水4碗,入连根葱白5茎,擘开,同煎5-7沸,倾出,入朴消末2钱,重搅匀,先熏,候通手淋渫。

摘录《杨氏家藏方》卷四

处方2、加味脾阴煎

处方生地10克,生白芍30克,旱莲草15克,山药20克,莲米15克,连翘10克,赤小豆30克,黄连6克,淡竹叶10克,五味子10克,枣皮10克,大枣10个,炙甘草10克。

功能主治养阴益脾,润燥,佐以清热,化斑。主脾阴虚,血燥,阴虚生内热,热伤络脉则血外溢。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袁尊山方

处方3、槐皮膏

处方槐皮150克 甘草 当归 白芷各60克 陈豉 桃仁各50粒(去皮)赤小豆70克

制法上七味,锉碎,以猪脂1.2升煎,候白芷黄,膏成,去滓。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活血解毒。治肛门痒痛,痔疮。

用法用量涂患处,日用三次。

摘录《外台秘要》卷二十六引《小品方》

处方4、辛乌散

别名角药(《重楼玉钥》卷上)。

处方赤芍梢30克 草乌30克 桔梗15克 荆芥穗15克 甘草15克 柴胡9克 赤小豆18克 连翘15克 细辛15克 紫荆皮30克 皂角15克 小生地15克

制法上药不宜见火,置日中晒燥,共为细末,收入瓷瓶,勿令走气。

功能主治治喉风,颈项及口外红肿,亦治牙床浮肿。

用法用量临用以冷水调,噙口内,取风痰如神。凡颈项及口外红肿,即以角药敷之,亦可用角药作洗药,以荆芥同煎水频频洗之,洗后仍用角药敷上。痰涎极盛者,加摩风膏浓汁4~5匙,牙床浮肿,加南星末少许。

摘录《重楼玉钥》卷上

处方5、八角金盘汤

处方八角金盘(研吞)5克,琥珀(吞)5克,益母草15克,冬葵子10克,滑石10克,芦根30克,赤小豆30克,陈皮5克,甘草5克。

功能主治利湿化痰,活血消瘀,清热解毒,缓急止痛。主痰阻血瘀。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董汉良方

处方6、疏凿饮子

处方泽泻12克 赤小豆(炒)15克 商陆6克 羌活(去芦)9克 大腹皮15克 椒目9克 木通12克 秦艽(去芦)9克 槟榔9克 茯苓皮30克

制法上药哎咀。

功能主治泻下逐水,疏风发表。治水湿壅盛,遍身肿满,喘呼气急,烦躁口渴,二便不利者。

用法用量每服12克,用水300毫升,加生姜5片,煎至210毫升,去滓,不拘时温服。

摘录《重订严氏济生方》

处方7、澡豆

处方大豆黄150克 苜蓿 零陵香子 赤小豆(去皮)各60克 丁香15克 麝香3克 冬瓜仁 茅香各17克 猪胰5具(细切)

制法上九味,捣细过罗,与猪胰混合,曝干再捣,筛取细末。

功能主治治手干燥。

用法用量用时加水洗手面。

摘录《备急千金要方》卷六

处方8、解毒丹

处方当归30克 赤豆卷(用赤小豆发出芽一分长,即晒干)90克 肉苁蓉(酒洗,去盐)90克 山萸肉30克 川牛膝(酒炒)30克 香附(酗制)30克 土茯苓30克 银花30克 银花叶30克

制法共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丸重9克。

功能主治滋肾补肝,利湿清热,化瘀解毒。治妇科肿瘤。

用法用量每夜服一丸,嚼细,白开水送下。

摘录《蒲辅周医疗经验》

处方9、铁箍散

处方生川乌30克 生草乌30克 生半夏30克 白及30克 赤小豆30克 芙蓉叶30克 五倍子30克

制法上药共研为细末,过罗。

功能主治消肿毒,化坚硬。治无名肿毒,初起坚硬无头,久不消溃。

用法用量用醋调敷患处周围。

摘录《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

处方10、加减地仙丹

处方地龙(炒,去土)五灵脂(去石)乌药 白胶香(别研)椒红(炒去汗)威灵仙 木瓜(去瓤)赤小豆(炒)黑豆(炒,去皮)天仙藤 川乌(炮,去皮)五加皮 苍术(泔水浸,去黑皮,炒)木鳖子(去壳、油)各等分

制法上药研为细末,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祛风燥湿,温经通络。治风寒湿邪,留滞下焦,足膝拘挛,肿满疼痛,不能步履。

用法用量每服70丸,空腹时用盐酒、盐汤任下。

摘录《重订严氏济生方》

处方11、乳香圆

处方糯米(炒)、川乌头(炒.去皮.尖)、五灵脂(去砂土),各二两。乳香(研)、白芷、藿香叶(洗)、天南星(炮)、没药(研)、荆芥(去枝.梗)、赤小豆(生)、骨碎补(去毛)、白附子(炮),各一两。松脂(研)半两,香墨(煅)、草乌头(炮.去皮.脐),各五两。

炮制上为细末,酒煮面糊圆,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一切风疾,左瘫右痪,口眼喝斜,半身不遂,语言蹇涩,精神恍惚,痰涎壅塞,手足曳,筋脉拘挛,或遍身顽痹,走注疼痛,脚膝缓弱,行步艰辛。又治打扑损伤,瘀血不散,痛不可忍,或行路劳伤,脚膝浮肿疼痛,或肾脏风毒,上攻面肿耳鸣,下注,脚膝沉重,并皆治之。

用法用量每服十圆至一十五圆,冷酒吞下,茶清亦得,不拘时。

注意忌热物一时辰。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12、黑神圆

处方熟干地黄(净洗)、赤小豆(生)、干姜(炮.一说洗.去芦)、麻黄(去节.汤去沫)、川芎,各六两。羌活(不见火)、甘松(洗去土)、当归(洗.去芦),各三两。川乌(炮.去皮.脐)、甘草,各十八两。藿香(洗去土)、香墨(烧醋淬),各半斤。草乌(炮.去皮.尖)一斤,白芷十二两。

炮制上为细末,以水煮面糊圆,如龙眼大。

功能主治治男子、女人左瘫右痪,脚手顽麻,腰膝疼痛,走注四肢百节皆痛,并宜服之。如妇人血风,脚手疼痛,打扑损伤,亦宜服之。

用法用量每服一、二粒,细嚼,茶酒任下。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13、槐白皮膏

处方槐白皮、楝实,各五两;甘草、白芷,各二两;赤小豆二合,桃仁六十枚;当归三两。

炮制上七味俰咀,以煎成猪膏一斤,微火煎白芷黄,药成。

功能主治治内外诸痔,肿核结硬,或痒发无时,或痛不可忍,或肛边生疮,赤烂侵溃,或鼠乳附核,久不消散。

用法用量每用摩疮上,日再用。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14、金钗石斛圆

处方川椒(去目.微炒出汗)、葫芦巴(炒)、巴戟天(去心)、地龙(去土炒),各四两;苍术(去浮皮)、乌药,各十六两;川乌头(炮.去皮.脐)、羌活(去芦)、茴香(炒)、赤小豆、马蔺子(醋炒)、金铃子(麸炒)、石斛(去根),各八两;青盐二两。

炮制上为细末,酒煮面糊为圆,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真气不足,元脏虚弱,头昏面肿,目暗耳鸣,四肢疲倦,百节酸疼,脚下隐痛,步履艰难,肌体羸瘦,面色黄黑,鬓发脱落,头皮肿痒,精神昏困,手足多冷,心胸痞闷,绕脐刺痛,膝胫酸疼,不能久立,腰背拘急,不得俯仰,两胁胀满,水谷不消,腹痛气刺,发歇无时,心悬噫醋,呕逆恶心,口苦咽干,吃食无味,恍惚多忘,气促喘乏,夜梦惊恐,心忪盗汗,小便滑数,或水道涩痛,一切元脏虚冷之疾,并能治之。常服补五脏,和血脉,驻颜色,润发,进食肥肌,大壮筋骨。

用法用量每服二十圆,温酒下,或盐汤亦得,空心,食前服之。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15、乳香寻风丸

处方乳香、川乌、没药、五灵脂、白胶香、地龙、白姜、半夏、五加皮、赤小豆,各等分。

炮制上为细末,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中风。(1)瘫痪不遂,手足亸曳,口眼歪斜,或旋运僵仆,涎潮搐搦,卒中急风,不省人事。(2)风虚眩冒,项筋拘急,太阳穴疼痛。(3)腰脚疼重,行步艰辛,筋脉挛促,俯仰不利,贼风所中,痛如锥刺,皮肤顽厚。麻痹不仁,或血脉不行,肌肉干瘦。(4)风湿脚气,腿膝无力,或肿或疼,不能举步,两脚生疮,脓血浸渍,痒痛无时,愈而有发。(5)打扑闪肭,筋骨内损,已经多年,每遇天寒,时发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二十丸,空心服。(1)黑豆淋酒下。(2)生地黄汁调酒下。(3)生葱酒或茶下。(4)温盐酒下。(5)没药酒下。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处方16、红丸子

处方牛膝(酒浸一宿)川乌(炮)南星(醋煮三次)细辛(去苗,净洗)何首乌(用水煮熟)桔梗(去芦)山桂(去粗皮)当归 自然铜(煅,醋淬七次,别研)白蔹 赤芍药 骨碎补(去毛)没药(别研)羌活(去芦)赤小豆(不见火)

制法上药除自然铜、乳香外,炒干研末,酒煮面糊为丸。

功能主治治打扑伤损,骨碎筋断,瘀血留滞,外肿内痛。

用法用量每服50丸,随病上下服之。

注意孕妇忌用。

摘录《仙授理伤续断秘方》

处方17、加减清热除湿膏

处方连翘18克 胆草12克 焦三仙30克 赤茯苓18克 防风15克 桑皮12克(生)赤小豆15克 菊花15克 茵陈18克 条芩12克 僵蚕12克(炒)甘草6克(生)

制法上药以水煎透,去滓,加炼蜜为膏。

功能主治清肝热,化脾湿。治肝脾湿热证。

用法用量每服6克,白开水冲服。

摘录《慈禧光绪医方选议》

处方18、经进地仙丹

处方人参一两半,附子(炮)、川椒(去目.少炒.出汗)、苁蓉(酒浸.焙),各四两。川乌(炮)、茯苓(白)、甘草、白术,各一两。菟丝子(酒浸)、覆盆子、天南星(汤洗.姜汁制焙)、防风(去芦)、白附子、何首乌,各二两。牛膝(去芦.酒浸二宿)四两,狗脊(去毛)、赤小豆、骨碎补(去毛)、乌药、羌活,各二两。木鳖子(去壳)、地龙(去土),各三两。

炮制上为细末,煮酒面糊为圆,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男子五劳七伤,肾气虚惫,精神耗减,行步艰辛,饮食无味,眼昏耳焦,面色黧黑,皮肤枯燥;女入血海虚冷,月经不调,脏寒少子,下部秽恶。又治诸痔瘘疮,肠风泻血,诸风诸气,并皆疗之。

用法用量每服三十圆,加至四十圆,空心,温酒吞下。

备注此方陶隐居编入(道藏经),云:是时有人母幼年得风气疾,后作发挛结疼痹,久不能起,百治不瘥,卧床五十馀年,脂肉消尽,止有筋骨。乃于居士处得此方,依方修合,日进二服,才至五百馀服,是母病顿除,发白再黑,齿落更生。至八十岁,颜色如二十岁人,筋力倍壮,耳聪目明。时有老奴,常偷服其药,严冬御稀葛,履霜雪,无寒色,负荷倍重于常时,行步如飞。疑为鬼物所凭,遂打杀埋于水傍沙中。久复为怪,而里俗且云:凡奴婢死为鬼,但折其胫,令不得动作。遂掘出,折其胫,见其骨尽实,如金黄色,折其臂亦然,其效颇异。隐居云:此奴若不打杀,成地仙矣。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19、轻脚圆

处方木鳌子(别研)、白胶香(别研)、白芍药,各二两了。草乌(去皮.尖)四两,赤小豆一两(别研为末,打糊)。

炮制上末,赤小豆糊为圆,如梧子大。

功能主治治左瘫右痪,脚弱不能行履。

用法用量每七圆,旋加至十圆,温酒或木瓜汤下。病在上,食后临卧服,病在下,空心服。

注意忌热物少时。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20、轻脚丸

处方木鳖子(另研.二两)、白胶香(另研.二两)、白芍药(二两)、草乌(去皮尖.四两)、赤小豆(一两.另研为末.打糊)

炮制上为末,以赤小豆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左瘫右痪,脚弱不能行履。

用法用量每服七丸,旋加至十丸,温酒或木瓜汤下。病在上,食后临卧服;病在下,空心服。

注意忌热物少时。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处方21、黄蓍丸

处方黄蓍(去芦)、川椒(炒)、茴香(炒)、川乌头(去皮脐)、狼毒、防风(去芦)、川练子(去皮子.炒)、白蒺藜(炒)、地龙(去土.炒)、黑附子(炮.去皮脐)、赤小豆,各等分。

炮制上为细末,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肾脏风毒,上攻下注,麻痹肿痛,少气无力,并宜服之。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处方22、芙蓉菊花膏

处方赤小豆 芙蓉叶 香附 白及 菊花叶各120克

功能主治治痈疽肿毒。

用法用量上药研细,每用药末30克,加麝香0.3克。米醋调涂,或鸡子清调亦可。

摘录《疡医大全》卷八

处方23、乳香应痛圆

处方龙骨(酒浸一宿.焙干.研粉水飞三度.日干)四两半,蜈蚣六条(去尾针.以薄荷叶裹.煨熟),赤小豆(生用)、虎骨(酥炙焦),各六两了。白僵蚕(炒.去丝.嘴)、草乌头(炮.去皮.尖),各十二两。白胶香(拣净.炼过)、天麻(去芦.洗)、川牛膝(酒浸.去芦)、川当归(去芦.酒浸),各三两。全蝎(去尾针.微炙)七十个,乳香(研)六钱,木鳖仁七十二只(别研)。

炮制上为细末,用醋糊圆,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一切风气,左瘫右痪,口眼斜,半身不遂,语言蹇涩、精神恍惚,痰涎壅塞,筋脉拘挛,或遍身顽痹,走注疼痛,脚膝缓弱,行步艰难。又治打扑伤损,瘀血不散,痛不可忍,或行路劳伤,脚膝浮肿疼痛,或肾脏风毒,上攻,面肿耳鸣,下注,脚膝沉重。及治偏正头痛,攻注眼目,并皆疗之。

用法用量每服五圆至七圆,冷酒吞下,或冷荼清下亦得,不计时候,忌诸热物一时辰久。此药但临睡服尤妙。

注意忌湿、面、发热、动风等物。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24、黄耆丸

处方黄耆 杜蒺藜 川楝子 茴香(炒)川乌(炮,去皮、脐)赤小豆 地龙(去土,炒)防风(去芦、叉)各30克 乌药60克

制法上为细末,酒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益气温阳,祛风舒筋。治男子肾亏,虚风上攻,头面虚浮,耳内蝉鸣,头目昏眩,项背拘急;下注腰脚,脚膝生疮,行步艰难,筋脉拘挛,不得屈伸,四肢少力,百节酸痛,腰腿冷痛,小便滑数,及风痹瘫痪,遍身顽麻。妇人血风,肢体痒痛,脚膝缓弱,起坐艰难。

用法用量每服15丸,空腹时用温酒或盐汤送下;妇人醋汤送下。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五

处方25、鲤鱼粥

处方鲤鱼1头(重500克,去肠洗净)商陆6克(锉)赤小豆18克 紫苏茎叶6克

功能主治利小便。治水肿。

用法用量上药于净锅中,着水1.5升,煮鱼烂熟,空腹食之。其汁入葱白、生姜,橘皮及少醋,调和作羹食之。其豆亦宜吃,甚效。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九十六

处方26、地仙酒

处方肉苁蓉35g 炮附子35g 木鳖子50g 天南星30g 白附子30g 覆盆子30g 菟丝子30g 赤小豆30g 骨碎补30g 何首乌30g 炙川乌10g 炙甘草10g 川椒35g 地龙50g 防风30g 羊膝35g 草薢30g 羌活30g 狗脊30g 人参20g 黄芪20g 白术10g 茯苓10g 白酒3000ml

炮制1. 将上述药材洗净一同捣成碎末,用纱布包裹;2. 放入酒中浸泡60余天,过滤,去渣备用。

功能主治益气健脾,补肾温阳,壮筋骨,活经络。主治五劳七伤,肾气衰败,精神耗散,行步艰难,饮食无味,耳聋眼花,皮肤枯燥;妇人宫冷无子,下部秽恶,肠风痔漏,吐血泻血,诸风诸气。

用法用量每次5~10ml,每日1次(晚间饮用较佳)。木鳖子有毒,饮用时宜从小剂量开始。

备注(1)肉苁蓉、菟丝子、何首乌、覆盆子:补肾固精。人参、黄芪、白术、茯苓、甘草:补脾益气。草薢、牛膝、狗脊、骨碎:强筋壮骨。羌活、防风、白附子、川乌、地龙、木鳖子:祛风通络。川椒、附子:温阳散寒。乌药南星:理气化痰。赤小豆:利水湿。

摘录《寿亲养老新书》

处方27、黄杜圆

处方黄杜、蒺藜(去圆)、川楝子、茴香(炒)、川芎(炮.去皮.脐)、赤小豆、地龙(去土.炒)、防风(去芦.叉),各一两;乌药二两。

炮制上为细末,酒煮面糊为圆,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丈夫肾脏风毒,上攻头面虚浮,耳内蝉声,头目昏眩,项背拘急,下注腰脚,脚膝生疮,行步艰难,脚下隐疼,不能踏地。筋脉拘挛,不得屈伸,四肢少力,百节酸痛,腰腿冷痛,小便滑数,及瘫缓风痹,遍身顽麻。又疗妇人血风,肢体痒痛,脚膝缓弱,起坐艰难,并宜服之。

用法用量每服十五圆,温酒盐汤亦得,妇人醋汤下,空心服。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28、茴香圆

处方威灵仙(洗去土)、川乌(炮.去皮.脐)、陈皮(去白)、防风(去苗)、川楝子(麸炒),各三两;乌药(去土)五两,川椒(去目.闭口.炒出汗)二两,赤小豆、茴香(炒),各八两;地龙(去土.炒)七两。

炮制上为细末,以酒煮面糊为圆,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丈夫元脏久虚,冷气攻冲,脐腹绞痛,腰背拘急,面色萎黄,饮食减少,及膀胱、小肠气痛,并肾脏风毒,头面虚浮,目暗耳鸣,脚膝少力,肿痛生疮。妇人血脏虚冷,食减少力,肢体疼痛,并宜服之。久服补虚损,除风冷,壮筋骨,明耳目。

用法用量每服空心及晚食前,温酒下二十圆,盐汤亦得。小肠气痛,炒生姜、茴香酒下。脚转筋,木瓜汤下。妇人血脏虚冷,温醋汤下。脐腹绞痛,滑泄冷痢,浓煎艾汤下。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29、石南圆

处方赤芍药、薏苡仁、赤小豆、当归(去芦)、石南叶、牵牛子、麻黄(去根.节)、陈皮(去白)、杏仁(去皮.尖.双仁.炒)、大腹皮(连子用)、川芎,各二两;牛膝(去苗)、五加皮,各三两;独活(去芦)、杜仲(炒)、木瓜,各四两。

炮制上为细末,以酒浸蒸饼为圆,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风毒,脚弱少力,脚重疼痹,脚肿生疮,脚下隐痛,不能踏地,脚膝筋挛,不能屈伸,项背腰脊拘急不快,风毒上攻,头面浮肿,或生细疮,出黄赤汁,或手臂少力,或口舌生疮,牙龈宣烂,齿摇发落,耳中蝉声,头眩气促,心腹胀闷,小便时涩,大便或难。常服补益元气,令人筋骨壮健,耳目聪明,妇人血气亦可服之。

用法用量每服十圆至十五、二十圆,木瓜汤下,早起、日中、临卧各一服。不拘时候。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30、避瘟丸

处方雄黄(好者)鬼箭羽 丹参 赤小豆各30克

制法上药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解毒辟秽,预防瘟疫。

用法用量每服5丸,空腹时用温汤送下。

备注方中雄黄能解毒杀虫辟秽;鬼箭羽可治恶疰心痛,有破血之功;丹参活血;赤小豆解毒渗湿。四药合用,解毒之力尤强,故可避瘟。

摘录《医方简义》卷三

处方31、挽狂汤

处方甜瓜蒂6克,淡豆豉9克,赤小豆9克,党参芦头6克,明矾3克,急性子4克。

功能主治涌吐痰涎,以通心窍。主痰火迷心。

用法用量水煎2次,早晨空腹服第2煎,得快吐,止后服;服药已过6小时仍不吐者,可服第2煎。如吐不止者可服葱汤(以大葱3-5根煎汤)解之。

摘录王子文方

处方32、黑丸子

别名和血定痛丸(《校注妇人良方》卷二十四)。

处方白蔹500克(焙)白及120克(焙)南星180克(焙)芍药300克(焙)土当归120克(焙)骨碎补240克(焙)川乌90克(焙)牛膝180克(焙)百草霜300克 赤小豆500克

制法上药同为细末,醋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和血定痛。治打扑伤损,骨断筋碎,百节疼痛,瘀血不散,浮肿结毒;风疾四肢疼痛,筋痿乏力,浑身倦怠,手足缓弱,行步不前,妇人诸般血风劳损。

用法用量每服20~30丸,用煨葱、酒或茶送下。

注意孕妇忌服。

摘录《仙授理伤续断秘方》

处方33、瓜蒂散

处方瓜蒂一份(熬黄)赤小豆一份

制法上二味,各别捣筛,为散和匀。

功能主治涌吐痰食。治痰涎宿食填塞上脘,胸中痞硬,烦懊不安,气上冲咽喉不得息,舌苔厚腻,寸脉微浮者。

用法用量每服3克,以香豉9克,用热汤700毫升,煮作稀糜,去滓,取汁和散,温顿服之。不吐者,少少加,得快吐乃止。

注意素体血虚及出血患者忌服。

备注方中瓜蒂味苦性升而善吐;赤小豆味苦酸,与瓜蒂配合,有酸苦涌吐之功;香豉轻清宜泄,煎汁送服,以增强涌吐的作用。本方药性较峻,宜从小剂量开始,不吐,逐渐加量,中病即止,不可过剂。

摘录《伤寒论》

处方34、赤豆薏苡仁汤

处方赤小豆 薏苡仁 防己 甘草各等分

功能主治清化湿热,解毒排脓。主胃痈、大小肠痈,脓已成,脉洪数者。

用法用量用水400毫升,煎取320毫升,空腹时服。

摘录《医宗金鉴》卷六十七

处方35、乳香应痛丸

处方龙骨(酒浸一宿,焙干,研粉,水飞三度,晒干)135克 蜈蚣6条(去尾针,以薄荷叶裹,煨熟)赤小豆(生用)虎骨(酥炙焦)各180克 臼僵蚕(炒去丝、嘴)草乌头(炮,去皮、尖)各360克 白胶香(拣净,炼过)天麻(去芦,洗)川牛膝(酒浸,去芦)川当归(酒浸,去芦)各90克 全蝎(去尾针,微炙)70个 乳香(研)18克 木鳖仁72粒(别研)

制法上药研为细末,用醋糊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一切风气,左瘫右痪,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语言謇涩,精神恍惚,痰涎壅塞,筋脉拘挛,或遍身顽痹,走疰疼痛,脚膝缓弱,行步艰难;打扑伤损,瘀血不散,痛不可忍,行路劳伤,脚浮肿疼痛;肾脏风毒,上攻面肿耳呜,下注脚膝沉重;偏正头痛,攻疰眼目。

用法用量每服5~7丸,冷酒或冷茶清送下,不计时候但以临睡时服为佳。

注意药后忌食诸热物二小时,服药期间,忌湿面、炙博,鲊脯、发热、动风等物。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一

处方36、解毒内消汤

处方连翘30克 金银花30克 蒲公英30克 败酱草30克 冬瓜子30克 赤芍6克 丹皮6克 川军3克 赤小豆9克 甘草节6克 土贝母9克 犀黄丸9克(分两次吞服)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消肿止痛。治盆腔脓肿属于热毒壅聚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刘奉五妇科经验》

处方37、大红丸

处方何首乌(焙干)500克 川乌710克(火煨坼)天南星500克(焙)芍药500克(焙)土当归300克(焙)骨碎补500克(姜制,焙)牛膝300克(酒浸,焙)细辛250克(去苗、叶,焙)赤小豆540克(焙)自然铜120克(煅存性)青桑炭2.5千克(煅,醋淬,少此一味亦可,其上俱要制、焙后方称)

制法上药同为细末。醋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朱砂为衣。

功能主治主跌打损伤,骨碎筋断,疼痛痹冷,内外俱损,瘀血留滞,外肿内痛。肢节痛倦。

用法用量每服30丸,温酒送下,醋汤亦可。损在上,食后服;损在下,空腹时服;伤重不拘时服。

注意孕妇忌服。

摘录《仙授理伤续断秘方》

处方38、决水汤

处方车前子30克 茯苓60克 王不留行15克 肉桂0.9克 赤小豆9克

功能主治治水肿日久,遍身手足俱胀,面目亦浮,口不渴而皮毛出水,手按其肤如泥。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辨证录》卷五

处方39、二丁散

处方苦丁香 丁香 栗米 赤小豆各7粒 石膏少许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主鼻不闻香臭,或鼻中生息肉;偏头风。

用法用量吹鼻中。

摘录《奇效良方》卷五十九

处方40、妙应散

处方黄柏1片(如掌大)草乌头2个 赤小豆35克

制法上药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闪肭伤骨疼痛。

用法用量以生姜自然汁调敷,频换,肿退疼止为度。

摘录《普济方》卷三一一引《家藏经验方》

处方41、瓜皮赤豆汤

处方冬瓜皮 西瓜皮 白茅根各20克 玉米须15克 赤小豆200克

制法先把赤小豆放入砂锅内,加入温水适量,浸泡1~2小时;再把冬瓜皮、西瓜皮、白茅根、玉米须一同放入泡赤小豆的砂锅内再加些冷水,煎沸后改用小火再煎半小时即可。

功能主治利水,消肿。适用于小儿急性肾炎所致的小便不利、全身水肿。

用法用量以上为1日量,煎成后去渣,分作3次,温热饮用,直至水肿消退。

摘录《现代实用中药》

处方42、茯苓补心汤

处方茯苓12克 桂心6克 大枣20枚 紫石英3克 甘草6克 人参6克 赤小豆9克 麦门冬9克

制法上8味,哎咀。

功能主治治心气不足,善悲愁恚怒,衄血,面黄烦闷,五心热,或独语不觉,咽痛舌强,冷涎出,善忘恐,走不定,妇人崩中,面色赤。

用法用量以水700毫升,煮取300毫升,分三次服。

摘录《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三

处方43、茯苓丸

处方茯苓 白术 椒目各30克 木防己 葶苈 泽泻各38克 甘遂80克 赤小豆 前胡 芫花 桂心各15克 芒消50克(别研)

制法上十二味,研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水肿胀满。

用法用量每次5丸,用蜜汤送下,每日一次。稍加,以知为度。

摘录《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一引甄权方

处方44、紫菀汤

处方紫菀(去苗、土)桑根白皮(炙,锉)桔梗(炒)续断各45克 赤小豆27克 甘草(炙,锉)五味子备30克 生干地黄(酒洗,切,焙)75克

制法上八味,粗捣筛。

功能主治治虚劳骨燕咳嗽。

用法用量每服15克,用水220毫升,入青竹茹6克,煎至150毫升,去滓,食后温服,良久再服。若热甚,加麦门冬(去心)30克,石膏45克。

摘录《圣济总录》卷九十三

处方45、麓苡仁汤

处方薏苡仁(炒)防己 赤小豆(炒)甘草(炙)各等分

制法上药哎咀。

功能主治治风肿在脾,唇口瞤动,或生结核,或为浮肿。

用法用量每服12克,用水400毫升,加生姜3片,煎至320毫升,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重订严氏济生方》

处方46、赤小豆当归散

别名赤小豆散(《医心方》卷十二引《小品方》)、当归赤小豆散(《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九)。

处方赤小豆150克(浸令芽出,爆干)当归30克

制法上二味,杵为散。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和营解毒。主湿热下注,大便下血,先血后便者。

用法用量浆水调服2克,日三服。

备注本方用赤小豆渗湿清热,解毒排脓,当归活血,去瘀生新,浆水清凉解毒。共奏清热利湿,活血解毒之功。方中当归原无用量,现据《医心方》卷十二引《小品方》补。

摘录《金匮要略》卷上

处方47、神圣膏

处方赤小豆 木鳖子(去壳,别研)蓖麻子(去壳,另研)羌活 姜黄 草乌 血竭 大黄 知母 白芷 川乌 白及 白蔹 防风各30克

制法上为细末,和匀。

功能主治治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随病大小,用好酒、醋、蜜调敷伤损处。干则再敷。

摘录《普济方》卷三一二引《德生堂方》

处方48、黄雌鸡

处方黄雌鸡1只(捋净)草果6克 赤小豆27克

功能主治治水肿,水癖。

用法用量上药同煮熟,空腹时食之。

摘录《饮膳正要》卷二

处方49、乳香丸

处方糯米(炒)川乌头(炮,去皮、尖)五灵脂(去砂土)各60克 乳香(研)白芷(锉)藿香叶(洗)天南星(炮)没药(研)荆芥(去枝、梗)赤小豆(生)骨碎补(去毛)白附子(炮)各30克 松脂(研)15克 香墨(煅)草乌头(炮,去皮、脐)各150克

制法上药为细末,酒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一切风疾,左瘫右痪,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语言謇涩,精神恍惚,痰涎壅塞,手足亸曳,筋脉拘挛;或遍身顽痹,走注疼痛,脚膝缓弱,行步艰辛。又治打扑损伤,瘀血不散,痛不可忍;或行路劳伤,脚膝浮肿疼痛,或肾脏风毒,上攻面肿耳鸣;下注脚膝沉重。(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每服10~15丸,冷酒或茶清送下。不拘时。

注意药后忌食热物二小时。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一

处方50、小牛角腮散

处方牛角腮1枚(烧令赤)鹿茸 禹余粮 当归 干姜 续断各60克 阿胶90克 乌贼骨 龙骨各30克 赤小豆30克

制法上十味,研末。

功能主治治妇人带下,崩漏下血。

用法用量每服2克,空腹时用温酒调下,日服三次。

摘录《备急千金要方》卷四

处方51、清热除湿汤

处方防己6克,云苓15克,泽泻6克,赤小豆30克,地龙15克,白术10克,当归10克,丹参15克,黄芪12克,鸡血藤18克,仙灵脾10克,桂枝10克,甘草3克。

功能主治渗湿利水为主,佐以活血祛滞,益气清热。主湿热上蒸,蒙闭清窍。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李纪源方

处方52、小镇心散

处方人参 远志 白术 附子 桂心 黄耆 细辛 干姜 龙齿 防风 菖蒲 干地黄 赤小豆各60克 茯苓120克

功能主治治心气不足,惊悸恐惧,心神不定。

用法用量上十四味,为末过筛。每服4克,一日三次,用酒送下。

摘录《备急千金要方》卷八

处方53、薏苡仁汤

处方薏苡仁(炒)防己 赤小豆(炒)甘草(炙)各等分

制法上药哎咀。

功能主治治风肿在脾,唇口瞤动,或生结核,或为浮肿。

用法用量每服12克,用水400毫升,加生姜3片,煎至320毫升,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重订严氏济生方》

处方54、商陆赤小豆汤

处方赤小豆 商陆各等分

制法上锉为散。

功能主治治妊娠手脚肿满挛急。

用法用量每服30克,用水250毫升,煎至175毫升服。

摘录《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七

处方55、散血膏

处方紫金皮 白芷 大黄 姜黄 南星 大柏皮 赤小豆 寒水石

制法上为细末,用生地黄汁调成膏。

功能主治治目赤肿不能开,睛痛,热泪如雨者。

用法用量敷眼四周。

摘录《证治准绳·类方》卷七

处方56、甘草三豆饮

处方绿豆10克 赤小豆10克 黑豆10克 生甘草3克

制法先把三豆洗净,浸泡1小时后,同甘草一并放入锅内,加水适量,煮沸后改用文火煨炖,煮至熟透当作饮料。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解毒。适用于小儿水痘。

用法用量以上为1次量,每日2~3次,连用5~7天。

注意在治疗期间忌食鱼腥及辛辣食物。

摘录《民间方》

处方57、祛瘀消肿膏

处方血竭9克 儿茶6克 乳香 没药各9克 延胡索12克 赤小豆30克 川椒6克 麝香1.5克 地龙30克 冰片1.5克

功能主治活血祛瘀,消肿止痛。治跌打损伤,青紫肿痛。

用法用量以上各味,共研细粉,用蜜或饴糖调敷伤处。

摘录《临床正骨学》

处方58、五味子汤

处方五味子 桔梗 紫菀 甘草 续断各6克 地黄 桑根白皮各15克 竹茹9克 赤小豆15克

制法上九味,哎咀。

功能主治治咳嗽,唾中有脓血,痛引胸胁。

用法用量以水900毫升,煮取300毫升,分三次服。

摘录《备急千金要方》卷十八

处方59、三豆饮

处方赤小豆 黑豆 绿豆各一升 甘草15克

功能主治活血解毒。治天行疹痘;亦可用作预防。

用法用量上药淘净,用水煮熟,每日空腹时任意服。已染则轻解;未染者,服七日即不发。

摘录《世医得效方》卷十一

处方60、三豆饮子

处方赤小豆 黑豆 绿豆各270克 甘草30克

功能主治治天行疮症。

用法用量上件淘净,以水1.6升煮熟。分7份,逐日空腹时,任性食豆饮汁。永不发。

摘录《伤寒总病论》卷四

警告!本文使用信息聚合技术汇集而成,仅作学习、研究之用,切不可照本宣科、照猫画虎,身体有恙应尽早就医。本文资料绝大部分注明了出处,但不对信息的正确性负责,更不对使用本文信息导致的后果负责。

相关参考

含有穞豆的处方(六)

处方1、二豆饮处方小黑豆1升半,绿豆1升半(淘),赤小豆2两,甘草节2两。功能主治防痘,稀痘。用法用量每日水煮,任意食豆饮汁。痘疹流行时,预服痘自不发,虽出必稀少。摘录《经验良方》处方2、加减黑神散处

含有消石的处方(六)

处方1、茯苓丸别名茯苓煎处方茯苓4分,白术4分,椒目4分,木防己5分,葶苈5分,泽泻5分,甘遂11分,赤小豆2分,前胡2分,芫花2分,桂心2分,芒消7分(别研)。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

含有赤小豆的处方(三)

处方1、莽草散处方莽草叶1两,紫葛半两,大黄半两,赤小豆2两。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产后乳结核,或坚硬疼痛。用法用量用醋调如糊,敷贴核上,频易之。每易则先以热葱汤洗。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六六处方2、茴

含有红花龙胆的处方(六)

处方1、龙脑丸别名当归龙荟丸(《丹溪心法》卷四)、龙荟丸(《金匮翼》卷三)。处方当归(焙)龙胆草大栀子黄连黄柏黄芩各30克大黄芦荟青黛各15克木香7.5克麝香1.5克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小豆大,小

含有龙胆草的处方(六)

处方1、龙脑丸别名当归龙荟丸(《丹溪心法》卷四)、龙荟丸(《金匮翼》卷三)。处方当归(焙)龙胆草大栀子黄连黄柏黄芩各30克大黄芦荟青黛各15克木香7.5克麝香1.5克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小豆大,小

含有贵州獐牙菜的处方(六)

处方1、龙脑丸别名当归龙荟丸(《丹溪心法》卷四)、龙荟丸(《金匮翼》卷三)。处方当归(焙)龙胆草大栀子黄连黄柏黄芩各30克大黄芦荟青黛各15克木香7.5克麝香1.5克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小豆大,小

含有赤小豆花的处方

赤小豆花(别名腐婢。),味辛;性微凉,解毒消肿;行气利水;明目。主疔疮丹毒;饮酒过度;腹胀食少;水肿;肝热目赤昏花,本文介绍了含有赤小豆花的处方3个。处方1、大黄散处方川大黄1两(锉碎,微炒),枳壳1

含有赤小豆的处方(五)

处方1、赤小豆汤处方赤小豆1钱,商陆1钱,连翘5分,腹蛇脯5分,桂枝5分。功能主治生疮,用干疮药太早,致遍身肿。用法用量水煎服。便秘,加大黄。摘录《观聚方要补》卷二处方2、克效散处方官桂半钱,硇砂半钱

含有赤小豆的处方(四)

处方1、赤小豆散处方赤小豆1合(炒熟),白蔹1两,露蜂房1两(烧灰),蛇皮2尺(烧灰)。制法上为细散。功能主治鼠瘘及出脓水,项强头疼,四肢寒热;蚍蜉瘘;小儿一切瘘。用法用量每服1钱,食前以温酒调下。摘

含有赤小豆的处方(二)

处方1、黄耆丸处方黄耆(炒)、川椒(炒)、茴香(炒)、川乌头(去皮脐)、狼毒、防风、川楝子肉、黑附子(炮,去皮脐)、白蒺藜(炒)、地龙(去土,炒)、赤小豆各等分。制法上为末,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