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陈皮的处方(一百零八)

Posted 处方

篇首语:过去并不等于未来,一定会有辉煌的一天,相信自己!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含有陈皮的处方(一百零八)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处方1、防风汤

处方防风1两,猪肾1具,芎䓖2两,橘皮2两,泽泻2两,桂心2两,石斛2两,生姜2两,丹参2两,茯苓2两,通草2两,半夏2两,干地黄。

功能主治左胁气冲膈上,满头上有风如虫行,手足顽痹,鼻塞,脚转筋,不能屈伸,两目时痛。

用法用量方中干地黄用量原缺。

摘录《普济方》卷一八五

处方2、红豆蔻丸

处方红豆蔻半两(去皮),荜茇半两,桂心半两,白术半两,当归半两(研,微炒),人参半两(去芦头),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白豆蔻3分(去皮),干姜半两(炮裂,锉),陈橘皮3分(汤浸,去白瓤,焙),川椒(去目及闭口者,微炒去汗)3分。

制法上为末,炼蜜和捣200-300杵,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腹痛体冷,呕沫,不欲食。

用法用量每服30丸,以生姜汤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四十三

处方3、白术散

处方白术1分,附子3分(炮裂,去皮脐),当归3分(锉,微炒),桂心半两,陈橘皮3分(汤浸,去白瓤,焙),人参3分(去芦头),木香半两,槟榔半两,干姜半两(炮裂,锉),赤芍药半两,芎藭3分,甘草1分(炙微赤,锉),吴茱萸1分(汤浸7遍,焙干,微炒),厚朴3分(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产后冷气攻心腹疼痛,四肢不和,少思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大枣3个,煎至6分,去滓稍热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八十一

处方4、白术散

处方白术1两,赤茯苓1两,当归(锉,微炒)1两,桂心1两,桔梗(去芦头)1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瓤,焙)1两,吴茱萸(汤浸7遍,焙干,微炒)1两,人参(去芦头)1两,甘草1分(炙微赤,锉),细辛半两,厚朴半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腹胀肠鸣切痛,发作有时。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大枣3个,煎至6分,去滓稍热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四十三

处方5、半夏温肺汤

处方细辛半两,橘皮半两,桂心半两,人参半两,旋覆花半两,甘草半两,桔梗半两,芍药半两,半夏半两,赤茯苓3分。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胃气虚冷,心腹中脘痰水冷气,心下汪洋,嘈杂肠鸣,多唾,口中清水自出,胁肋急胀痛,不饮食,脉沉弦细迟。

用法用量每服4钱,水1盏半,加生姜7片,煎至8分,去滓,食后温服。

摘录《医学发明》卷九

处方6、白蔹丸

处方白蔹3分,狼牙3分,雚芦3分,桃花3分,贯众3分,橘皮2分,芜荑1分。

制法上药治下筛,炼蜜为丸,如小豆大。

功能主治三虫。男子病大腹面黄,欲食肉;或胁下有积大如杯,小腹亦坚,伏痛上下移,呕逆喜唾,心下常痛。

用法用量旦以浆水服1剂。日中乃食,立下。服此药下赤虫如笋茎者1尺所,有头目100余枚,病愈。

注意宿勿食;妊身妇人不得服之。

临床应用虫证:九江谢丘病胁下有积,大如杯,小腹亦坚,伏痛上下移,呕逆喜唾,心下常痛,欲食肉,服此药下虫无头足,赤身,有口尾二百余枚得愈;九江陈昉病大腹烦满,常欲食生菜,服此药下白虫,大如臂,小者百余枚,立愈。

摘录《外台》卷二十六引《范汪方》

处方7、加料平胃散

处方厚朴(制)5两,橘皮5两,苍术(泔浸,炒)8两,甘草2两,茯苓2两,人参1两。

制法上锉。

功能主治调气暖胃,化宿食,消痰饮;辟风寒冷湿,四时非节之气。主脾胃不和,不思饮食,心腹胁肋胀满刺痛,口苦无味,胸满气短,呕哕恶心,噫气吞酸,面色痿黄,肌体瘦弱,怠情嗜卧,体重节痛,常多自利,或发霍乱,及五噎八痞,膈气反胃。

用法用量水2钟,加生姜3片,大枣1枚,煎至1钟,去滓温服。一方枣肉为丸,如小豆大。每服50丸,生姜汤送下,空心常服。

摘录《便览》卷二

处方8、白术散

处方白术1两,牵牛子1两(微炒),木通1两(锉),川大黄1两(锉碎,微炒),陈橘皮半两(汤浸,去白瓤,焙),槟榔1两,川朴消1两。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大小便难,腹胁胀满,气急。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空腹温服,如人行10里再服。以利为度。

摘录《圣惠》卷五十九

处方9、白茯苓丸

处方白茯苓(去黑皮)、贝母(去心)、五味子、紫菀(去苗土)、白术、百部根、杜蘅、麦门冬(去心,焙)、人参、麻黄(去根节,汤煮,掠去沫)、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熬)、陈橘皮(汤浸,去白,焙)、桂(去粗皮)各等分。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虚劳上气咳嗽。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空腹米饮送下,1日2次。加至30丸。

摘录《圣济总录》卷八十八

处方10、六味脍

处方鲫鱼(去鳞,切脍)10两,干姜(炮)1分,荜茇1分,陈橘皮(汤浸,去白,焙)1分,胡椒(炒)1分,莳萝1分。

功能主治冷痢白如鼻涕,脐腹切痛。

用法用量上6味,除鱼外,为细末。先将豉汁8合煎令热,投鱼脍,次入药末5钱匕,搅和煮熟,乘热空心顿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八九

处方11、半夏饮

处方半夏(生姜汤洗7遍去滑)1两半,麦门冬(去心,焙)1两半,升麻1两,前胡(去芦头)1两,槟榔(锉)2枚,陈橘皮(汤浸,去白,焙)半两,大黄(蒸三度,炒)半两,(⺮菫)竹叶30片(水洗),生地黄3两。

制法上(口父)咀,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肺气胀满,咳嗽痰壅,四肢痿弱,积渐虚羸。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2盏,加生姜1枣大(拍碎),同煎至1盏,去滓温服,日2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四十八

处方12、半夏橘皮饮

处方半夏(洗去滑,焙)3分,陈橘皮(去白,焙)3分,甘草(炙)3分,桂(去粗皮)3分,人参1两1分,大腹1枚(锉)。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脾胃虚寒痰盛,呕吐不食。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2盏,加生姜2片,煎至1盏,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六十三

处方13、白术散

处方白术1两,半夏1两(汤洗7遍去滑),人参1两(去芦头),白茯苓1两,陈橘皮2两(汤浸,去白瓤,焙),桂心半两,旋覆花半两,五味子半两,大腹皮半两,前胡1两(去芦头),厚朴1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伤寒后,脾胃气虚,食不消化,头目昏重,心神虚烦。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稍热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十三

处方14、归命丸

处方青橘皮半两(汤浸,去白,焙),桂半两(去粗皮),半夏半两(洗7遍去滑,焙),乌头半两(去皮脐),附子半两(去皮脐),干姜半两,硫黄(舶上者)半两,槟榔(锉)2枚,胡椒49粒,肉豆蔻(去壳)2枚。

制法上并生为末,唯硫黄别研极细为度,入众药末中令匀,以米醋、面糊,更入盐少许,同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元脏冷气,脐腹疼痛冲心,及久泻痢诸药不愈者。

用法用量每服15丸,空心温酒送下;疾甚不可救者,煎盐艾汤送下20丸。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八七

处方15、杜仲散

处方杜仲1两(去粗皮,炙微黄,锉),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石斛3分(去根,锉),槟榔3分,当归3分(锉,微炒),牛膝3分(去苗),桂心3分,丹参3分(去芦头),木香3分,青橘皮3分(汤浸,去白瓤,焙),白茯苓3分,茴香子3分。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膀胱虚,冷气攻注,腰胯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同煎至6分,去滓,食前温服。

摘录《圣惠》卷七

处方16、巴豆丸

处方巴豆1两(去皮心,研烂,以醋2升熬成膏),京三棱1两(微煨,锉),青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焙),川大黄1两(锉碎,微炒),干漆1两(捣碎,炒令烟出),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香墨半两,硼砂1两(细研)。

制法上药京三棱、干漆为末,入在巴豆膏内同熬,及一半,次入硼砂更熬令稠,后下大黄、青橘皮、附子、香墨等,和捣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久积症癖,及一切恶气。

用法用量每服3丸,空心煎橘皮汤送下;血症块,即用当归酒送下;一切恶气,温酒送下。

摘录《圣惠》卷四十九

处方17、加味茯苓饮

处方茯苓、人参、苍术、橘皮、生姜、枳实。

功能主治胃中有留饮,而自吐宿水,小便不利;及由咳嗽而白膜发血斑,以及小儿百日咳。

用法用量水煎,兼服滚痰丸。

摘录《眼科锦囊》卷四

处方18、白术汤

处方白术半两,丁香半两,甘草(炙,锉)半两,陈橘皮(去白,焙)半两,木香半两,大腹(锉)3分,枳壳(去瓤,麸炒)3分,诃黎勒(炮,去核)3分,草豆蔻(去皮)1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呕吐厥逆,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加生姜5片,同煎至7分,去滓,空心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六十三

处方19、开结枳实丸

别名开结导引丸、开郁导饮丸

处方橘皮1两,白术1两,泽泻1两,茯苓1两,麦蘖面1两,炒曲1两,干生姜半两,青皮半两,枳实(麸炒)1两半,半夏(汤洗7次)1两。

制法上为细末,汤浸蒸饼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导引行水,化脾气。主饮食不消,心下痞闷。腿脚肿痛。

用法用量开结导引丸(《东医宝鉴·外形篇》卷四引《宝鉴》)、开郁导饮丸(《东医宝鉴·外形篇》卷四引《丹溪心法》)。本方方名,《丹溪心法》引作“开结导饮丸”。如有积块,加巴豆霜1钱半。

摘录《医学发明》卷八

处方20、半夏丸

处方半夏(汤浸去滑,生姜汁制,切,焙)紫菀(去苗土)1两,桑根白皮(锉)1两,款冬花3分,射干3分,陈橘皮(汤浸去白,焙)3分,百部3分,五味子3分,细辛(去苗叶)半两,赤茯苓(去黑皮)3分,贝母(炒,去心)3分,皂荚(酥炙黄,去皮子)3分,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1两半。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上气咳嗽,喉中作声,坐卧不得。

用法用量每服30丸,食后煎灯心、生姜、枣汤送下,日2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六十七

处方21、半夏汤

处方半夏(汤洗7遍去滑,焙)3分,白术1两,人参1两,桂(去粗皮)半两,甘草(炙,锉)半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焙)半两,厚朴(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2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上气呕吐,不能下食。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1盏半,加生姜5片,大枣3个(擘破),煎至7分,去滓温服,日3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六十七

处方22、立效散

处方大槟榔7枚(合子碎),生姜2两,橘皮1两,吴茱萸1两,紫苏(焙)1两,木瓜1两。

制法上切。

功能主治散肿气。主脚气攻心,及一切暴肿,寒湿壅肿,气滞不行,或冷或痛者。

用法用量以水3升,煮取1升3合,分2次服。

摘录《普济方》卷二四四

处方23、六神散

处方当归(切,炒)1两,干漆(炒烟出)半两,延胡索1两,乌药(锉)1两,乌头(炮裂,去皮脐)1两,青橘皮(去白,炒)1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室女血脏虚冷,月水凝涩,欲来攻脐腹撮痛。

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空心温酒调下,日晚再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五一

处方24、橘皮汤

处方陈橘皮(去白)1两,人参(去芦)1两,紫苏叶1两。

功能主治脚气。痰壅呕逆,心胸满闷,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8钱,水1中盏半,加生姜5片,煎至1盏,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准绳·类方》卷四

处方25、汉防己散

处方汉防己半两,当归半两(锉,微炒),赤茯苓3分,大腹皮3分(锉),前胡3分(去芦头),木通3分(锉),赤芍药半两,桑根白皮1两(锉),桂心半两,羚羊角屑半两,青橘皮半两(汤浸,去白瓤,焙),槟榔1两,川大黄1两(锉碎微炒)。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妇人血分,四肢浮肿,喘促,小便不利。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食前温服。

摘录《圣惠》卷六十九

处方26、归源汤

处方故纸1钱半,杜仲1钱半,赤石1钱半,车前子1钱半,茯苓1钱半,麦冬1钱半,青盐1钱,淮膝1钱,橘皮1钱,当归2钱,白芍5分,甘草3分。

功能主治久病成淋,小便不利,红肿作痛,脓浆常渗。

用法用量韭子(炒,研)3分为引,水煎服。

摘录《点点经》卷一

处方27、龙骨散

处方龙骨(研)1两,白石脂(研)1两,胡粉(炒)1两,白矾(枯过)1两,诃黎勒皮2两,黄连(去须)1两半,陈橘皮(去白,麸炒)1两半,阿胶(炙燥)1两半,当归(切,焙)1两半,人参1两半,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1两半。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小儿赤白痢。

用法用量每服1钱匕,空腹煮白粥饮调下,日2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七八

处方28、开胸顺气丸

处方木香80两,黑牵牛(炒)160两,黄芩40两,香附(炙)120两,五灵脂(炒)80两,大黄160两,莪术(炙)40两,橘皮80两,猪牙皂40两,三棱(炒)40两。

制法上为细末,过罗,用冷开水泛为小丸,滑石为衣,闯亮。

功能主治消食逐水,调气化滞。主食积气聚,膨胀痞满,气滞停水,胃脘刺痛。

用法用量每服1至2钱,每日1至2次,温开水送下。

注意年老气虚者及孕妇忌服。

摘录《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

处方29、地骨皮散

处方人参(去芦头)1两,白术1两,白茯苓(去皮)1两,前胡半两,地骨皮半两,当归(洗,焙)半两,陈橘皮(去白)半两,甘草(炙)半两,半夏曲半两,桔梗(去芦头)半两。

功能主治小儿寒热更作,肌体羸瘦,烦渴引饮,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2钱,水6分盏,加生姜1片,大枣1枚,同煎至4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杨氏家藏方》卷十九

处方30、橘皮汤

别名生姜橘皮汤、小橘皮汤、小陈皮汤

处方橘皮4两,生姜半斤。

功能主治行滞消痰,止呕吐。主干呕哕,若手足厥者。

用法用量生姜橘皮汤(《活人书》卷十六)、小橘皮汤(《伤寒总病论》卷三)、小陈皮汤(《普济方》卷一八四)。本方方名,《赤水玄珠》引作“陈皮汤”。

各家论述1.《千金方衍义》:橘皮汤主呕哕厥冷良,由浊痰阻遏清阳,不得旁达四末。但须橘皮、生姜涤除痰垢,不得妄议温经也。2.《金匮要略心典》:干呕哕非反胃,手足厥非无阳,胃不和,则气不至于四肢也。橘皮和胃气,生姜散逆气,气行胃和,呕哕与厥自己,未可便认阳虚而遽投温补也。

摘录《金匮》卷中

处方31、补肺白石英散

处方白石英1两(细研如粉),五味子1两,麦门冬3分(去心),干姜半两(炮裂,锉),白茯苓1两,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甘草半两(炙微赤,锉),桂心1两,阿胶1两(搞碎,炒令黄燥),人参1两(去芦头),陈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焙)。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肺气虚,恶寒咳嗽,鼻有清涕,喘息气微,四肢少力。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大枣3枚,煎至6分,去滓,不拘时候温服。

摘录《圣惠》卷六

处方32、加减痞气丸

处方黄芩(酒制)3分,黄连(酒制)3分,厚朴1钱,半夏半钱,益智3分,吴茱萸2分,红花半分,青皮2分,当归尾2分,茯苓2分,泽泻2分,神曲(炒)2分,广茂2分,昆布2分,橘皮(去白)2分,熟地黄2分,人参2分,附子2分,葛根2分,甘草(炙)2分,巴豆霜2分。

制法上为细末,蒸饼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脾积痞气。

用法用量初服2丸,1日加1丸,2日加2丸,渐加至大便溏,再从2丸加服,食前煎淡甘草汤送下。

摘录《东垣试效方》卷二

处方33、半夏丸

处方半夏1两(汤洗7遍去滑),陈橘皮3分(汤浸,去白瓤,焙),薯蓣1两,干姜半两(炮裂,锉),甘草1分(炙微赤,锉),黄丹1两(炒令黄)。

制法上为末,入黄丹同研令匀,煮枣肉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膈气,痰结气逆,不能下食。

用法用量每服20丸,食前煎人参生姜汤送下。

摘录《圣惠》卷五十

处方34、地骨皮饮

处方地骨皮1两,白茯苓(去黑皮)1两,瞿麦穗1两,赤芍药1两,生干地黄(焙)1两,山栀子仁1两,甘草(炙)1两,大黄(锉,炒)1两半,柴胡(去苗)1两半,木通(锉)1两半,人参半两,木香半两,青橘皮(汤浸,去白,焙)1分。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小儿潮热,盗汗心忪,及骨蒸劳热。

用法用量每服1钱匕,水7分,加竹茹少许,同煎至4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六八

处方35、半夏散

处方半夏1两(汤洗7遍去滑),人参1两(去芦头),白术1两,厚朴2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陈橘皮3分(汤浸,去白瓤,焙),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沉香1两,桂心1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七气,脏腑虚冷,心胸气上,劳乏不能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5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食前稍热服。

摘录《圣惠》卷四十二

处方36、半夏茯苓汤

别名半夏散、半夏汤

处方半夏30铢,茯苓18铢,干地黄18铢,橘皮12铢,细辛12铢,人参12铢,芍药12铢,旋覆花12铢,芎藭12铢,桔梗12铢,甘草12铢,生姜30铢。

功能主治妊娠阻病,心中愦闷,空烦吐逆,恶闻食气,头眩重,四肢百节疼烦沉重,多卧少起,恶寒汗出,疲极黄瘦。

用法用量半夏散(《圣惠》卷七十五)、半夏汤(《圣济总录》卷一五四)。①方中桔梗,《医心方》卷二十二引《产经》作“泽泻”。《圣济总录》有大枣。②本方方名,《玉机微义》引作“茯苓半夏汤”。若病阻,积月日不得治,及服药冷热失候,病变客热烦渴,口生疮者,去橘皮、细辛,加前胡、知母各12铢;若变冷下痢者,去干地黄,入桂心12铢;若食少胃中虚,生热,大便闭塞,小便赤少者,宜加大黄18铢,去地黄,加黄芩6铢。

注意忌生冷醋滑油腻、菘菜、海藻。

各家论述1.《医方考》:是方半夏、生姜能开胃而醒脾;地黄、芍药、芎藭能养阴而益血;人参、茯苓,甘草能和中而益气;及橘皮、桔梗、旋覆、细辛皆辛甘调气之品,可以平恶逆之气而进饮食者也。或问半夏为妊娠所忌,奈何用之?余曰:昔人恐久用而燥阴液,故云忌尔;若有恶阻之证,则在所必用也,故孙真人方之圣者也,其养胎之剂,用半夏者盖五方焉。2.《千金方衍义》:方用人参鼓舞二陈之制,以运痰止呕,兼旋覆、桔梗以升散结气,芎、芍、地黄以保护荣血,用细辛者协济芎、地以升血分经脉窍隧之邪也。倘服后烦热下痢或二便闭塞,是必兼理客气,其加桂心,加大黄,当效前大黄丸及后方茯苓丸之制,庞安常言桂不伤胎,且熬令黑,则专散气而无壮火食气之患,大黄熬黑,但能泄热,而无苦寒伤中之虑,世俗每谓半夏辛散,胎未形成时,为之切禁。若妊娠肥盛多痰者,不去其痰,则胎不安。癯瘠多火者,不清其火,则胎不稳。时师咸谓黄芩、白术为安胎专药,孰知半夏、大黄、桂心有安胎妙用乎!历观《千金》诸方,每以大黄同姜、桂任补益之用,人参协消、黄佐克敌之功,不由《千金》之门,何以求应变之策耶?

摘录《千金》卷二

处方37、加味竹茹汤

处方橘皮、半夏、茯苓、甘草、竹茹、黄连、干葛。

功能主治伤寒哕而有郁热在胃中者,及胃病痰热呕哕者。

用法用量《伤寒广要》本方用桔红二钱,半夏二钱,茯苓二钱,甘草五钱,竹茹一团,黄连(姜炒)一钱,葛根一钱半。心下满,加枳实;胸腹满,加枳壳、桔梗;胁满,加青皮;外有热,加柴胡;有痰嗽,加杏仁、五味。

摘录《伤寒全生集》卷二

处方38、白茯苓散

处方白茯苓1两,陈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焙),人参(去芦头),白术3分,五味子3分,草豆蔻半两(去皮),半夏3分(汤洗7遍,去滑),甘草1分(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脾胃气虚弱,胸中满闷,气促,呕吐不能下食。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大枣3个,煎至6分,去滓稍热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五

处方39、化滞丸

处方荆三棱1两,蓬莪术1两,桔梗1两,大黄1两,陈橘皮1两(用温汤洗过),半夏1个(破作两片),白术1两(与前件并锉如皂角子大),旋覆花1两,鳖甲(去裙)2两(作4片),葶苈子1两半(淘净,生绢袋盛之),紫苏叶1两,木香3两(研干),沉香半两(锉细,生用),麦蘖1两(微炒),槟榔半两(生用),舶上茴香半两(水淘去土,干称),硼砂1两半(细研锉,用瓷器纳入前药内,用米醋3升浸,重汤煮取2升半)。

制法上用煮药,作一处焙罗,和入生药,除木香、沉香、麦蘖、茴香、槟榔不入醋煮,余皆煮药作一处,焙捣罗为细末,用煮药醋调面糊煮,搜和,入石臼中多杵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宽中化痰,快美饮食,消化停滞。主脾肺气滞,水饮停积,膈痹口满,咳嗽涎壅,呕吐头昏,饮食不下;或痰痞气膈,阴阳不通并厥,口噤昏默,不省人事,状似中风;及恚怒气逆,饮食汤水,停聚胸膈成病,以致十膈五噎,翻胃呕吐。

用法用量每服20丸,温熟水送下;妇人血.气心痛,炒姜醋汤送下。

摘录《普济方》卷一六九引《家藏经验方》

处方40、艾煎丸

处方吴茱萸(汤泡7次,炒)1两,当归(去芦,酒浸,微炒)1两,干姜(炮,洗)1两,厚朴(去粗皮,姜制,炙)1两,陈橘皮(去白)1两,茴香(淘去沙,炒)1两,牡蛎(煅)1两,官桂(去粗皮)1两,禹余粮石(煅,米醋淬7次,别研)4两,艾叶(米泔水浸,炒)4两,香附子2两(去毛,炒)。

制法上为细末,醋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妇人虚羸,子宫久冷。

用法用量每服50丸,空心艾醋汤送下。

摘录《魏氏家藏方》卷十

处方41、龙胆丸

处方龙胆1两,熊胆(研)1分,马牙消(研)半两,朴消(研)半两,山栀子(去皮)半两,玄参半两,人参半两,枳壳(去瓤,麸炒)半两,柴胡(去苗)半两,当归(切,焙)半两,陈橘皮(去白,焙)半两,麝香(研)半钱,沉香半两,甘草(炙,锉)1两,赤茯苓(去黑皮)1两。

制法上药除研者外,捣罗为末,共研匀,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小儿骨热生风。

用法用量1岁1丸,温水化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七七

处方42、半夏茯苓汤

处方半夏5两(洗),生姜5两,茯苓3两,旋覆花1两,陈橘皮2两,人参2两,桔梗2两,芍药2两,甘草(炙)2两,桂心1两。

制法上切。

功能主治胸膈心腹中痰水冷气,心下汪洋,嘈烦,或水鸣多唾,口清水自出,胁肋急胀,痛不欲食,其脉喜沉弦细迟。

用法用量以水9升,煮取3升,分3服。欲得利者,加大黄;须微调者,用干地黄;病有先时喜水下者,加白术3两,除旋覆花;若大便不调,宜加大黄及干地黄,并用3两。

注意忌羊肉、饧、酢物、生葱、猪肉、海藻、菘菜。

摘录《外台》卷七引《小品方》

处方43、汉防己煮散

别名防己煮散

处方汉防己3两,泽漆叶3两,石苇3两,泽泻3两,白术3两,丹参3两,赤茯苓3两,橘皮3两,桑根白皮3两,通草3两,郁李仁5合,生姜10两。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水肿上气。

用法用量防已煮散(《外台》卷二十引《古今录验》)。本方方名,《普济方》引作“汉防己散”。

摘录《千金》卷二十一引褚澄方

处方44、巴橘散

处方青橘皮1枚(切开,去瓤),巴豆1粒。

制法将巴豆入青橘皮内,用麻扎定,火上烧存性,研末。

功能主治寒痰气喘。

用法用量姜汁和酒1钟呷服。到口便止。

摘录《仙拈集》卷一

处方45、白薇丸

处方白薇1两,知母1两,地骨皮1两,生干地黄1两,麦门冬1两半(去心,焙),甘草半两(炙微赤,锉),蜀漆半两,葳蕤1两,陈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焙)。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伤寒后阴阳易,四肢或寒或热。

用法用量每服20丸,食前以粥饮送下。

摘录《圣惠》卷十四

处方46、丙种宝月丹

处方白薇1两8钱,泽兰1两2钱,当归6钱,白芷9钱,卷柏2两,桂心1两5钱,藁本1两2钱,川芎6钱(酒洗),石膏2两,桃仁1两5钱,麦冬1两2钱,人参9钱,蜀椒1两8钱(炒出汗),茯苓1两2钱,橘皮3钱,炒车前1两8钱,蒲黄1两5钱,赤石脂6钱,紫石英3两,庵(艹闾)子2两,蛇床子6钱(炒),覆盆子1两5钱,干地黄1两8钱,泡干姜1两8钱,白龙骨1两2钱,炙远志1两2钱,太乙余粮1两2钱,北细辛1两8钱。

制法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调经种子。主月经不调,经行腹痛,色黑不多,或色淡如黄水,或经来腥臭,或经来结块如猪肝,或腰酸带下,或白淫赤带;并治痞块,症瘕,乳岩,颈疬等痼疾。

用法用量每服2小粒,空腹开水送下,日1次。病重者每日早晚各1次,亦每次2小粒,不可间断。

摘录《药庵医学丛书·论医集》

处方47、半夏草果散

处方半夏7个(汤泡7次,每次百沸,候冷用手搓去滑),全青橘皮4个,枣子5个,乌梅5枚,草果子2枚,生姜2块(草果大),甘草2寸(炙黄)。

制法上并洗净,烂捶碎。

功能主治岚瘴及一切疟疾。

用法用量同入砂瓶内,用水1大碗,以湿纸盖头及嘴,以文武火煮至1盏,去滓,通口服,又将滓再依前作1服。

摘录《普济方》卷一九九

处方48、半夏散

处方半夏1两(汤洗7遍去滑),赤茯苓1两,诃黎勒皮1两,陈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焙),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枳实半两(麸炒微黄),紫苏茎叶1两,皂荚1挺(去皮,涂酥炙令焦黄,去子),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痰饮积聚,食不消化。

用法用量每服5钱,以水1大盏,加生姜半分,煎至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五十一

处方49、半夏橘皮汤

处方半夏2钱,橘皮1钱,茯苓1钱,人参1钱,甘草1钱(炙),干姜1钱。

功能主治温胃散水,涤痰降气。主伏阴病,呕利止,厥回而哕,或咳逆者。

用法用量加大枣3个(擘),开水3杯煎,去滓顿服,不已再服。或加生姜8分。

各家论述方中以人参、甘草、大枣补益胃气;干姜、茯苓温胃散水;半夏、橘皮涤痰降气,故水虚相搏,痰饮塞胃,皆能已之。

摘录《医寄伏阴论》卷上

处方50、白茯苓散

处方白茯苓1两,黄耆1两(锉),半夏3分(汤洗7遍,去滑),甘草半两(炙微赤,锉),人参1两(去芦头),桂心1两,白芍药1两,麦门冬1两半(去心焙),陈橘皮3分(汤浸,去白瓤,焙),熟干地黄1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虚劳不足,小腹里急,四肢少力疼痛,不欲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大枣3个,煎至6分,去滓,食前温服。

摘录《圣惠》卷二十七

处方51、半夏散

处方生姜(切作片子,盐淹1宿,焙干称)12两,甘草8两(炙,锉),陈曲24两(炒),草豆蔻(去皮)3两,陈橘皮(汤浸,去白)3两,丁香2两,半夏曲1两半。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五饮酒癖,忪悸动气,心下痞满,呕逆吐酸,背寒中冷,身体寒战,心腹注痛,不思饮食,腹内虚鸣,便往滑利。胃虚气弱,心下有冷痰者。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入盐少许,沸汤点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四十七

处方52、半夏汤

处方半夏(洗)4两,茯苓4两,橘皮3两,白术3两,生姜5两,槟榔10颗。

制法上切。

功能主治上气。

用法用量以水1斗,渍1宿,煮取2升7合,分3服。更加甘草3两,人参2两,前胡2两,紫苏1两。

注意忌羊肉、桃李、雀肉、醋物。

摘录方出《外台》卷十引《必效方》,名见《普济方》卷一八三

处方53、附子散

处方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干姜3分(炮裂,锉),桂心1两,青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焙),芎䓖3分,当归1两(锉碎,微炒),木香半两,五味子1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吴茱萸1两(汤浸7遍,焙干,微炒),厚朴1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下焦虚寒,腹痛气逆,不下食。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5分,去滓,空心温服。

摘录《圣惠》卷四十七

处方54、立效散

处方真陈橘皮(灯上烧黑,为末)1钱,麝香少许(别研)。

制法上药和匀。

功能主治聤耳、底耳,有脓不止。

用法用量每用少许,先用绵蘸耳内,脓净上药。

摘录《医方类聚》卷七十八引《济生》

处方55、白芷丸

处方白芷半两,槟榔1个,青橘皮1分(去白),巴豆4粒(炮,去皮,出油)。

制法上为末,同研,面糊为丸,如粟米大。

功能主治消乳食。主小儿宿食不消。

用法用量每服3-5丸,温水送下,常服。

摘录《普济方》卷三九三

处方56、半夏汤

别名人参厚朴汤

处方半夏1升,生姜1斤,桂心4两,甘草2两,厚朴2两,人参3两,橘皮3两,麦门冬3两。

功能主治肺劳虚寒,心腹冷,气逆游气,胸胁气满,从胸达背痛,忧气往来,呕逆,饮食即吐,虚乏不足。

用法用量人参厚朴汤(《三因》卷八)。腹痛,加当归2两。

各家论述《千金方衍义》:劳乏而胸中阳气不布,浊阴上攻逆满,原非本虚之谓,故用参、桂、姜、半温中,麦冬、甘草滋肺,即兼厚朴、橘皮开泄滞气,胸中阳气得人参、姜、桂守护之力,则浊阴不复上矣。

摘录《千金》卷十七

处方57、加减四物汤

处方人参、甘草、茯苓、熟地黄、芍药、川芎、当归、天麻、黄芩、橘皮、栀子。

功能主治血虚眩晕,因于吐衄崩漏,或产后失血,脾虚不能收摄荣气,诸血妄行,并夹风邪者。

用法用量加生姜、大枣,水煎服。

摘录《证治宝鉴》卷十一

处方58、半夏饮

处方半夏(为末,生姜汁制饼,晒干)2两,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2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焙)1两半,人参1两半,白术1两半。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脾胃虚弱,不能饮食,干哕恶心,或水谷不化。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半,加生姜5片,大枣2个(擘),同煎至8分,去滓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四十五

处方59、白牵牛散

处方白牵牛子(炒)1两,青橘皮(去白,焙,炒)1两,木通(锉)1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膜外水气。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医厅类聚》引作“白牵牛子散”。

注意忌盐一百日。

摘录《圣济总录》卷八十引《膜外气方》

处方60、半夏饮

处方半夏(汤洗去滑,生姜汁制过)3分,白茯苓(去黑皮)3分,细辛(去苗叶)半两,旋覆花半两,桔梗半两,赤芍药半两,陈橘皮(去白,焙)半两,甘草(炙)半两,熟干地黄(焙)1两1分。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妊娠恶阻,心中愦闷,闻食气即吐逆,肢节酸疼,多汗黄瘦。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加生姜5片,同煎至7分,去滓,空心、食前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五四

警告!本文使用信息聚合技术汇集而成,仅作学习、研究之用,切不可照本宣科、照猫画虎,身体有恙应尽早就医。本文资料绝大部分注明了出处,但不对信息的正确性负责,更不对使用本文信息导致的后果负责。

相关参考

含有茯苓的处方(一百零八)

处方1、加味茯苓饮处方茯苓、人参、苍术、橘皮、生姜、枳实。功能主治胃中有留饮,而自吐宿水,小便不利;及由咳嗽而白膜发血斑,以及小儿百日咳。用法用量水煎,兼服滚痰丸。摘录《眼科锦囊》卷四处方2、加减地黄

含有白术的处方(一百零八)

处方1、加味利湿化瘀饮处方当归9克,丹参9克,土贝母9克,白芍9克,赤芍9克,元参12克,夏枯草9克,紫草9克,生地12克,白术9克,黄柏9克,牛膝9克,茜草9克。功能主治清热利湿,活血化瘀,佐以养阴

含有甘草的处方(一百零八)

处方1、补肺散处方白石英5分,五味子5分,桂心2两,大枣5枚(擘),麦门冬(去心)1两,款冬花1两,桑白皮1两,干姜1两,甘草(炙)1两。制法上为散。功能主治肺气不足,胸痛牵背,上气失声。用法用量以水

含有茯苓的处方(二百零八)

处方1、参术启脾丸处方人参(去芦)2两,白术(麸皮炒)4两,黄耆(蜜炙)2两,白茯苓(去皮)2两,山药(微炒)2两,甘草(炙)5钱,陈皮(去半白)1两,黄连(炒)8钱,法制半夏粉1两,砂仁1两,神曲(

含有陈皮的处方(一百零二)

处方1、橘皮煎丸处方陈橘皮1斤(去白,研细),官桂(去皮,研细)6两,干姜(炮,研细)6两,川当归(炙,研细)6两,荆三棱(炮,杵罗)6两,附子(炮,去皮脐,杵罗)6两,萆薢(杵罗)6两,神曲6两,乌

含有陈皮的处方(一百零五)

处方1、陈橘皮丸处方陈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焙),赤芍药半两,当归1两(锉,微炒),吴茱萸1分(汤浸7遍,焙干,微炒),芎䓖3分,甘草1分(炙微赤,铁),干姜半两(炮裂,锉),艾叶半两

含有陈皮的处方(一百零七)

处方1、半夏汤处方半夏8两,宿姜8两,茯苓3两,白术3两,杏仁3两,竹叶(切)1升,橘皮4两,芍药4两,大枣20个。功能主治承气,泄实热。主脾劳实,四肢不用,五脏乖反胀满,肩息,气急不安。用法用量上(

含有陈皮的处方(一百零三)

处方1、半夏散处方半夏半两(汤洗7遍去滑),赤茯苓1两,人参1两(去芦头),白术3分,木香半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陈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焙)。制法上为粗散。功能主治消渴、饮水腹胀,烦热呕吐,不

含有陈皮的处方(一百零一)

处方1、诃黎勒皮散处方诃黎勒皮1两,木香半两,陈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焙),槟榔半两,附子半两(炮裂,去皮脐),草豆蔻3分(去皮),白术半两,当归半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干姜半两(炮裂,锉),

含有陈皮的处方(一百零九)

处方1、橘皮汤处方陈橘皮(汤浸,去白,炒)1两,葛根(锉)1两,甘草(炙,锉)1两,石膏(打碎)1两。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饮酒过度,酒毒积在肠胃,或呕吐不食,渴多引饮。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