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蟾头的处方
Posted 处方
篇首语:宁给好汉拉马,不给懒汉作爷。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含有蟾头的处方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蟾头,味辛;苦;性凉;有毒,消疳散积。主小儿疳积,本文介绍了含有蟾头的处方26个。
处方1、槟榔丸处方槟榔(锉)1两,丹砂(研)1两,阿魏(面裹,煨熟)1两,代赭(研)1两,乳香(研)1两,木香1两,五灵脂1两,肉豆蔻(去壳)1两,巴豆(去心膜,出油尽)半两,蟾头1枚(炙焦)(一方有麝香)。
制法上为细末,面糊为丸,如黍米大。
功能主治长肌肤,益颜色,化宿食,破积聚和气。主小儿食疳,腹胀。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普济方》引作“调中槟榔丸”。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七六
处方2、蟾头散处方蟾头1个(烧灰),蛇蜕皮灰1分,蝉壳1分(微炒,去足),麝香1钱,青黛半两,蜗牛子2-7个(炒微黄)。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小儿奶疳。体瘦烦热,毛发干瘁,乳食减少。
用法用量每服半钱,以粥饮调下,日3次。
摘录《圣惠》卷八十七
处方3、槟榔丸处方槟榔半两,木香半两,续随子1分,青黛半两(细研),麝香半两(细研),蟾头1枚(涂酥炙令焦黄)。
制法上为末,入研了药令匀,炼蜜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小儿气疳。腹胀烦热,大便难。
用法用量每服3丸,以温水送下。
摘录《圣惠》卷八十六
处方4、蝉壳丸处方蝉壳1分(微炒),干蝎半分(微炒),朱砂1分(细研),麝香1分(细研),雄黄1分(细研),青黛半两(细研),龙脑半分(细研),腻粉1钱(研),蜣螂5枚(去翅足,炒微黄),牛黄半分(细研),乌蛇3分(酒浸,去骨,炙微黄),蟾头1枚(涂酥,炙微黄),甜葶苈1分(隔纸炒令紫色),巴豆10枚(去皮心,研,纸裹压去油)。
制法上为末,入研了药令匀,用猪胆汁为丸,如黄米大。
功能主治小儿一切风疳,日渐羸瘦,体热心惊,摇头揉鼻,四肢烦躁,皮肤黄黑,毛发干枯,日久不愈。
用法用量每服3丸,以粥饮送下。
摘录《圣惠》卷八十六
处方5、蟾头丸处方蟾头2个(涂酥,炙焦黄),皂荚1分(先于厕中浸7日,后以水洗净,刮去黑皮,涂酥,炙令焦黄,去子),青黛1分(细研),硫黄1分(细研),麝香半分(细研),巴豆7个(去皮心,研,纸裹压去油)。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小儿五疳。手足于瘦,腹胀筋起,鼻痒,昏沉多睡。
用法用量空心以粥饮送下3丸。良久当有虫出。
摘录《圣惠》卷八十七
处方6、蟾头丸处方蟾头1个(炙令黄焦),青黛(细研)半分,龙脑(细研)半分,巴豆(去皮心,纸裹压去油)半分,干蝎(微炒)半分,白附子(炮裂)半分,腻粉(研入)半分,牛黄(细研)1分,麝香(细研)1分,天竹黄(细研)1分,雄黄(细研)1分,朱砂(细研)1分。
制法上为末,入青黛等,同研令匀,以水浸蒸饼和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小儿五疳。毛发干竖,枯瘦烦热,肚大脚细。
用法用量每1岁以粥饮下1丸。
摘录《圣惠》卷八十六
处方7、槟榔丸处方槟榔1分,朱砂(细研)1分,阿魏(面裹,煨面熟为度)1分,代赭(细研)1分,乳香(研入)1分,木香1分,五灵脂1分,麝香(细研)1分,肉豆蔻(去壳)1分,蟾头1枚(炙黄色),巴豆7枚(去皮心,研,纸裹压去油)。
制法上为末,同研令匀,以面糊为丸,如黍米大。
功能主治长肌肤,益颜色,化宿食,利气调中,破积聚。主小儿食疳气,腹胀。
用法用量每服2丸,以温生姜汤送下。
摘录《圣惠》卷八十六
处方8、保童丸处方青黛(研细)半两,干蟾头(炙微焦黄)半两,黄连(去须)半两,芦荟(研细)半两,熊胆(研入)半两,夜明砂(微炒)1分,蜗牛壳(微炒)1分,使君子1分,地龙(微炒)1分,牛黄(研细)1分,蝉壳(微炒)1分,龙脑1钱(研细),朱砂1钱(研细),麝香1钱(研细)。
制法上为末,入研了药令匀,以糯米饭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小儿五疳、惊热。
用法用量每服5丸,以粥饮送下。
摘录《圣惠》卷八十六
处方9、保童丸处方白鳝头2钱,干蟾头(各炙焦黄)2钱,龙胆草2钱,芦荟2钱,黄连3钱,胡黄连3钱,五倍子3钱,苦楝根皮3钱,夜明砂3钱,小青皮3钱,雄黄3钱,青黛3钱,麝香3分。
制法上为末,米饭为丸,如麻子大。
功能主治小儿疳干。
用法用量1岁20丸,米饮送下。
摘录《幼科指掌》卷四
处方10、大肥儿丸处方人参1两,白术1两,山药1两,陈皮1两,山楂肉1两,蓬术1两,茯苓7钱,白芍7钱,川黄连7钱,胡黄连7钱,厚朴7钱,神曲7钱,青皮7钱,泽泻7钱,槟榔5钱,川芎5钱,肉豆蔻5钱,使君子肉5钱,柴胡5钱,甘草5钱,五谷虫1两,干蟾头5钱(煅)。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
功能主治脾虚,疳积泄泻。
用法用量《诚书》有地骨皮,无山药。
摘录《痘疹传心录》卷十七
处方11、保童丸处方胡黄连半两,黄连(去须)半两,青橘皮(汤浸去白,焙)半两,龙胆半两,芜荑仁(炒)半两,蝉蜕半两,苦楝根半两,五倍子半两,夜明砂(炒)半两,蜗牛(研细,新瓦上摊,阴干)半两,天浆子(去皮,炒)半两,干蟾头(酥炙焦)3枚,青黛半两,芦荟半两,熊胆半两,雄黄半两,麝香半两,丹砂(上6味同研)半两。
制法上为末,面糊为丸,如黍米大。
功能主治小儿惊疳瘦弱,头发作穗,面黄腹胀,脏腑不调。
用法用量1岁儿2-3丸,2岁以上加之,食前米饮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七二
处方12、芦荟丸处方芦荟半两(细研),麝香1分(细研),胡黄连1分,丁香半两,木香1分,牛黄1分(细研),龙脑1钱(细研),熊胆半钱(细研),狗胆1枚,牛蒡子1分,猪胆1枚,鸡胆10枚,蟾头1枚(涂酥,炙微焦),猬皮7枚。
制法上为末,用猪胆汁为丸,如麻子大。
功能主治小儿一切疳,头发成穗,面目萎黄,鼻痒口干,爱食泥土,心腹虚胀,肚有青筋,四肢壮热。
用法用量每服1丸,以冷水送下。2岁以上,加丸数服之。
摘录《圣惠》卷八十六
处方13、大胡连丸处方胡连1两,黄连1两,苦楝子1两,芜荑5钱,干蟾头(研)1分,麝香1钱,青黛1钱5分,芦荟1分。
制法上先用前4味,猪胆汁和为剂,每1丸如胡桃大,入巴豆仁1枚置其中,用油单纸1重裹之,同米1升许,蒸米熟为度,入后4味,少入面糊为丸,如麻子大。
功能主治杀虫,进饮食。主一切惊疳,腹胀虫动,好吃泥土生米,不思饮食,脏腑或泻或秘,肌肤黄瘦,饮水,五心烦热。兼治疮癣。
用法用量每服10丸或15丸,清米饮送下。
摘录《不居集》上集卷三十
处方14、大胡黄连丸处方胡黄连1两,黄连1两,苦楝子1两,白芜荑(去扇)半两(秋初3分),芦荟(另研)1分,干蟾头(烧,存性,另研)1分,麝香1钱(另研),青黛1两半(另研)。
制法上先将前4味为细末,猪胆汁和为剂,每1胡桃大,入巴豆仁1枚置其中,用油单1重裹之,蒸熟,去巴豆,用米1升许,蒸米熟为度,入后4味为丸;如难丸,少入面糊为丸,如麻子大。
功能主治杀虫,消胀进食。主一切惊疳,腹胀虫动,好吃泥土生米,不思饮食,多睡吼啀,脏腑或秘或泻,肌肤黄瘦,毛焦发黄,饮水,五心烦热。
用法用量每服10丸、15丸,食后、临卧清米饮送下,1日2-3次。
摘录《小儿药证直诀》卷下
处方15、金蟾丸处方蟾头1枚(炙),黄连(去须)1分,胡黄连1分,木香1分,大黄(锉,炒)半分。
制法上为末,粟米饭为丸,如麻子大。
功能主治小儿干疳,体热肌瘦。
用法用量每服5-10丸,米饮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七二
处方16、抵圣丸处方麝香(细研)1分,熊胆(细研)1分,朱砂(细研)1分,瓜蒂1分,蚺蛇胆1分,蟾头1枚(炙令焦黄),牛黄半分(细研),赤小豆半分(炒熟)。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小儿一切疳。
用法用量每服3丸,以粥饮送下。如儿小,即以乳汁化破与服。
摘录《圣惠》卷八十六
处方17、胡黄连丸处方胡黄连半两,母丁香半两,黄连(去须,微炒)半两,芦荟(细研)半两,熊胆半两,蟾头1个(涂酥炙焦黄),麝香1分(细研)。
制法上为末,用牛胆和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小儿五疳,面色黄瘦,身体壮热,虽吃乳食,不能消化,眼目涩痛,胸膈痰涎,爱食酸咸,常多泻痢。
用法用量若小儿心脏疳,煎芜荑、甘草汤下3丸;食疳泻血,或赤白者,以新汲水下3丸;吐逆不止及水泻,生姜汤下3丸;眼疳,羊子肝血和酒,看多少,微煎过,下3丸。
摘录《圣惠》卷八十六
处方18、肝疳丸处方五灵脂、夜明砂、龙胆草、天麻、干蟾头、全蝎2个,蝉退、川芎、芦荟、黄连、青黛、防风。
制法上为细末,猪胆汁浸为丸,如麻子大。
功能主治肝疳,肌肉削瘦,目胞赤肿,翳生泪多,白膜遮睛,泻多青色。
用法用量每服10丸,以薄荷汤送下。
摘录《幼科发挥》卷四
处方19、白僵蚕散处方白僵蚕1分(微炒),蝉壳1分(微炒),芦荟1分(细研),蝎尾1分(微炒),白附子1分(微炒,炮裂),五灵脂1分,蟾头1枚(涂酥,炙令焦黄),朱砂1分(细研),牛黄半分(细研),麝香半分(细研),雄黄1分(细研),壁宫子2枚(涂酥,炙令黄)。
制法上为细散,入研了药令匀。
功能主治小儿慢惊风,壮热,四肢拘急,痰涎壅滞,发歇不定。
用法用量每服半钱,以薄荷汤调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八十五
处方20、定生丸处方雀儿饭瓮10个(内有物者),蟾头1两(涂酥炙令焦黄),猪牙皂荚1分(去皮,涂酥炙令焦黄,去子),天麻1分,藜芦半分(去芦头),乌蛇半两(酒浸,去皮骨,炙令黄),干蝎1分(微炒),瓜蒂1分,天南星1分(炮裂),青黛1分(研细),朱砂1分(研细),龙脑1分(研细),雄黄1分(研细),麝香1分(研细),腻粉1分,曲头棘针1分,蜣螂1分(微炒,去翅足),熊胆1分,牛黄1分(研细),半夏半分(汤洗7遍去滑)。
制法上为末,以猪胆汁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小儿急惊风,遍身壮热,筋脉不和,手足抽掣,口噤面青,痰涎壅滞,及疳气所攻,肌体瘦弱。
用法用量每用1丸,以温生姜汤研,灌在鼻内,得嚏后,以生姜、薄荷汤下3丸。
摘录《圣惠》卷八十五
处方21、风疳丸处方青黛2钱,黄连2钱,天麻2钱,五灵脂2钱,夜明砂2钱,川芎2钱,芦荟2钱,龙胆草1钱半,防风1钱半,蝉蜕1钱半,全蝎2枚,干蟾头3钱。
制法上为末,猪胆汁浸糕为丸,如麻子大。
功能主治疳眼壮热,体瘦胁疼,便清,一切疳证。
用法用量每服10丸,薄荷煎汤送下。
摘录《医学入门》卷六
处方22、龙胆散处方龙胆(去芦头)1分,木香1分,熊胆(研入)1分,蜗牛(炒黄)1分,芦荟(细研)1分,夜明砂(微炒)1分,地龙(微炒)1分,麝香(细研)1分,青黛半两(细研),朱砂半两,干蟾头1枚(炙令焦黄)。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小儿一切疳,日渐黄瘦。
用法用量每服半钱,以粥饮调下。更吹少许入鼻中。
摘录《圣惠》卷八十六
处方23、龙胆散处方龙胆1分,熊胆(研)1分,蜗牛(炒令黄)1分,芦荟(研)1分,夜明沙(炒)1分,麝香(研)1分,青黛(研)半两,丹砂(水飞)半两,干蟾头(炙焦)1枚。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小儿疳渴羸瘦。
用法用量每服半钱匕,米饮调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七二
处方24、五疳保童圆处方黄连(去须)、白鳝头(炙令焦黄.无.即炒白芜荑充代)、草龙胆(去芦)、雄黄(研飞)、青橘皮(去瓤)、五倍子、夜明砂(微炒),各一两;蟾头一枚(炙令黄色),苦楝根、天浆子(微炒)、胡黄连、麝香、青黛(研)、熊胆(研)、芦荟(研),各一两。(一本有虾蟆灰、蜗牛微炒。一方有蜗牛微炒,一分。)
炮制上为细末,都研令匀,用糯米饭和圆,如麻子大。
功能主治治小儿五疳。盖其骨肉轻软,肠胃微细,若乳哺有节,则脏腑相调;或乳母寒温失理,饮食无常,醉饱喜怒,及小儿百以后,五岁以前,乳食渐多,不择生冷,好餐肥腻、甘、酸之物,即成五疳。一曰肝疳,其候摇头揉目,白膜遮睛,流汗遍身,合面而卧,目中涩痒,肉色青黄,发立头焦,筋青脑热,腹中积聚,下痢频多,久而不痊,转甚羸瘦;二曰心疳,其候浑身壮热,吐痢无常,颊赤面黄,胸膈烦满,鼻干心躁,口舌生疮,痢久不痊,多下脓血,有时盗汗,或乃虚惊;三曰脾疳,其候腹多筋脉,喘促气粗,乳食不多,心腹胀满,多啼咳逆,面色萎黄,骨立毛焦,形枯力劣,胸膈壅闷,水谷不消,口鼻常乾,好吃泥土,情意不悦,爱暗憎明,肠胃不和,痢多酸臭;四曰肺疳,其候咳嗽气逆,皮毛乾焦,饶涕多啼,咽喉不利,揉鼻咬甲,壮热憎寒,口鼻生疮,唇边赤痒,腹内气胀,乳食渐稀,大肠不调,频频泄痢,粪中米出,皮上粟生;五曰肾疳,其候肌肉消瘦,齿龈生疮,寒热时作,口鼻乾燥,脑热如火,脚冷如冰,吐逆既增,乳食减少,泻痢频并,下部开张,肛门不收,疳疮痒痛。已上疾状,并皆治疗。
用法用量每服一岁儿一圆,不计时候,温米饮下,日进三服尤妙。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25、天竺黄散处方天竺黄15克 牛黄7.5克(细研)雄黄7.5克(细研)朱砂7.5克(细研)芦荟7.5克(细研)蟾头7.5(炙令焦黄)龙脑7.5克(细研)麝香7,5克(细研)胡黄连7.5克 犀角屑7.5克 木香7.5克 钩藤7.5克 甘草7.5克(炙微赤,锉)
制法上药捣细罗为散,均研令匀。
功能主治治小儿干疳,心脏烦热,眼目赤涩,皮肤干燥,夜多盗汗,羸瘦不能乳食。
用法用量每服以温水调下1.5克,日三服。量儿大小,以意加减。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八十七
处方26、五疳保童丸处方黄连(去须)白鳝头(炙令焦黄,无即以炒白芜荑充代)龙胆草(去芦)雄黄(研、飞)青橘皮(去瓤)五倍子 夜明砂(微炒)各30克 蟾头1枚(炙令黄色)苦楝根 天浆子(微炒)胡黄连 麝香 青黛(研)熊胆(研)芦荟(研)各30克
制法上为细末,都研令匀,用糯米饭和丸,如麻子大。
功能主治清热除疳。治小儿疳积。
用法用量一岁儿每服1丸,不计时候,温米饮下,日进三服尤妙。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十
警告!本文使用信息聚合技术汇集而成,仅作学习、研究之用,切不可照本宣科、照猫画虎,身体有恙应尽早就医。本文资料绝大部分注明了出处,但不对信息的正确性负责,更不对使用本文信息导致的后果负责。
相关参考
鳖头(别名鳖首),味甘;咸;性平,补气助阳。主久痢;脱肛;产后子宫下垂;阴疮,本文介绍了含有鳖头的处方18个。处方1、鳖头散处方鳖头1个(烧灰)。制法上为散。功能主治小儿尸注诸疾。用法用量每服半钱,以
狐头,咸;平,补虚去风;散结解毒。主头晕;瘰疬,本文介绍了含有狐头的处方2个。处方1、狐头散处方野狐头1枚(炙令黄),狸头1枚(炙令黄)。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鼠瘘。用法用量先用浆水洗,拭干,以猪脂调敷
鸭头,甘;淡;凉,利水消肿。主水肿尿涩;咽喉肿痛,本文介绍了含有鸭头的处方1个。处方1、点眼药处方炉甘石1两(煅如鸭头色,以好醋少滴之,多则痛,另研筛过),珍珠1钱,辰砂1钱,乳香1钱,没药1钱,硼砂
樟柳头(别名白石笋、广东商陆、观音姜、山冬笋、横柯、像甘庶、老妈妈拐棍、毛姜、石笋),味辛;性寒;有毒,利水消肿;清热解毒。主水肿膨胀;淋症;白浊;痈肿恶疮。本文介绍了含有樟柳头的处方5个。处方1、赤
芭蕉头(别名芭蕉、牙蕉、板蕉),淡,凉。清热解毒,利尿消肿,凉血,止痛。用于感冒咳嗽,头痛,高血压病,胃痛,腹痛,肝炎,痢疾,崩漏,胎动不安,尿路感染,水肿;外用治中耳炎,创伤出血,痈疖肿毒。本文介绍
蟾头丸的基本资料,相关中药材11味。蟾头丸的基本资料蟾头丸(《圣惠》卷八十七)处方蟾头2个(涂酥,炙焦黄),皂荚1分(先于厕中浸7日,后以水洗净,刮去黑皮,涂酥,炙令焦黄,去子),青黛1分(细研),硫
蟾头散的基本资料,相关中药材5味。蟾头散的基本资料蟾头散(《圣惠》卷八十七)处方蟾头1个(烧灰),蛇蜕皮灰1分,蝉壳1分(微炒,去足),麝香1钱,青黛半两,蜗牛子2-7个(炒微黄)。制法上为细散。功能
处方1、五疳保童丸处方黄连(去须)白鳝头(炙令焦黄,无即以炒白芜荑充代)龙胆草(去芦)雄黄(研、飞)青橘皮(去瓤)五倍子夜明砂(微炒)各30克蟾头1枚(炙令黄色)苦楝根天浆子(微炒)胡黄连麝香青黛(研
处方1、五疳保童丸处方黄连(去须)白鳝头(炙令焦黄,无即以炒白芜荑充代)龙胆草(去芦)雄黄(研、飞)青橘皮(去瓤)五倍子夜明砂(微炒)各30克蟾头1枚(炙令黄色)苦楝根天浆子(微炒)胡黄连麝香青黛(研
处方1、龙胆散处方龙胆(去芦头)1分,木香1分,熊胆(研入)1分,蜗牛(炒黄)1分,芦荟(细研)1分,夜明砂(微炒)1分,地龙(微炒)1分,麝香(细研)1分,青黛半两(细研),朱砂半两,干蟾头1枚(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