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甘草的处方(二百六十一)

Posted 处方

篇首语:人生就像骑单车,想保持平衡就得往前走。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含有甘草的处方(二百六十一)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处方1、附子败毒汤

处方羌活3克 川附子3克(制)白僵蚕9克(炒)前胡3克 连翘4.5克(去心)生黄耆4.5克 蔓荆子4.5克 陈皮3克 防风3克 白茯苓4.5克 金银花6克 甘草15克(节)

功能主治治湿毒瘰疬,漫肿疼痛。

用法用量引用生姜1片,水6(30毫升,煎至200毫升,空腹时温服。

摘录《医宗金鉴》卷六十四

处方2、调卫饮

处方广木香 木通 枳壳各2.4克 当归 穿山甲 漏芦 柴胡各3克 甘草0.9克

功能主治行气通乳。主产后感寒,气滞血凝,乳汁不行。

用法用量上药用水、酒各200毫升,煎至200毫升,空腹时服。

摘录《丹台玉案》卷五

处方3、葛花平胃散

处方葛花 苍术 厚朴 广皮 甘草

制法上药研为粗末。

功能主治治因酒湿而致的半身不遂。

用法用量水煎服。有热,加山栀、黄连。

注意忌饮酒。

摘录《症因脉治》卷一

处方4、均气八仙汤

处方麻黄6克 杏仁6克 石膏9克 桔梗3克 片芩6克 贝母3克(用北细辛0.9克煎汤,拌炒三次;为末)生甘草3克 知母6克

功能主治宣肺清热,化痰定喘。治痰热内壅,肺气不宜,哮喘气急,呼吸困难。

用法用量上药锉一剂。水煎,温服。

摘录《寿世保元》卷三

处方5、凉荣汤

处方生地 川归尾 扁柏叶 蒲黄 白芍药 甘草 麦门冬 知母 黄柏各等分

功能主治清营化瘀。治营分有热,吐血、衄血。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观聚方》卷五引《诸证辨疑》

处方6、大连翘饮

处方连翘 瞿麦 滑石 车前子 牛蒡子 赤芍 山栀 木通 当归 防风 黄芩 柴胡 甘草 荆芥 蝉蜕 石膏各1.5克

功能主治主小儿丹毒发热,痰涎壅盛,一切诸疮痧疹,颈项生核,或伤风、伤寒、时行发热。

用法用量用水400毫升,加灯心20根,煎至320毫升,母子同服。

摘录《外科正宗》卷四

处方7、神效酒煎散

处方人参 没药(另研)当归尾各30克 甘草 栝楼1个(半生半炒)

制法上以酒750毫升,煎至500毫升,分作四服。滓焙干,加当归末30克,酒糊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益气托毒,活血消肿。治一切疮疡。

用法用量每服50丸,用浸药之酒送下。

摘录《外科精要》卷下

处方8、辛夷散

处方辛夷仁 细辛(洗去土、叶)藁本(去芦)升麻 川芎 木通(去节)防风(去芦)羌活(去芦)甘草(炙)白芷各等分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肺虚,风寒湿邪外袭,鼻内壅塞,涕出不已,气息不通,或不闻香臭。

用法用量每服6克,食后用茶清调服。

摘录《重订严氏济生方》

处方9、当归丸

处方当归22.5克(锉,微炒)人参22.5克(去芦头)白芍药15克 芎藭22.5克 甘草15克(炙微赤,锉)白术15克

制法上为细末,面糊为丸,如麻子大。

功能主治主小儿冷热不调,大便青黄,心腹多痛,或腹中气满,或时呕逆,不欲乳食。

用法用量每服5丸,米汤送下,日三服;三岁以上酌加量服之。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八十四

处方10、香砂六君子丸

别名香砂六君丸(《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

处方广木香24克 西砂仁24克 炒党参60克 炒白术60克 茯苓60克 炙甘草30克 炒广皮30克 制半夏60克

制法共研细末,每料用生姜、枣子各30克,煎汤代水泛丸,如绿豆大,约成丸300克。

功能主治益气健脾,化痰和胃。治脾虚气滞,消化不良,嗳气食少,脘腹胀满,大便溏泄。

用法用量每日二次,每次6克,食后开水吞服。

摘录《中药成方配本》

处方11、柴胡丸

处方柴胡(去苗)黄连(去须)知母(焙)赤芍药 龙胆 黄芩(去黑心)地骨皮 麦门冬(去心,掐)茯神(去木)甘草(炙)各30克 槟榔(锉)22克。

制法上十一味,捣罗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主妇人血风劳气,头目昏眩,胸背拘急,四肢酸痛,心躁烦热,气满腹胀,腰膝无力,经候不调。

用法用量每服20丸 温酒下,不拘时。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五○

处方12、蛤蚧丸

处方蛤蚧1对(去口、足,温水浸,去膜,刮了血脉,用好醋炙)诃子(煨,去核)阿胶(炒)熟地黄 麦门冬(去心)细辛(去苗)甘草(炙)各15克

制法上药研末,蜜丸如皂子大。

功能主治润肺止咳。治积劳,久咳,失音。

用法用量每次服1丸,含化,不拘时候服。

备注方中蛤蚧补肺润肺为君;熟地、麦门冬、阿胶滋阴养血,助蛤蚧以润肺,诃子养肺敛肺,共为臣;细辛辛以散肺,使收中有散,并防熟地辈滋腻太过,甘草调和诸药而为佐使。诸药合用,共奏润肺止咳之功。按:本方原名“蛤蚧散”,与剂型不符,现据《普济方》卷二三一改作“蛤蚧丸”。

摘录《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

处方13、加减四物汤

处方侧柏叶 生地黄(洗)当归(去芦,酒浸)川芎各30克 枳壳(去瓤,炒)荆芥穗 槐花(炒)甘草(炙)各15克

制法上药哎咀。

功能主治凉血疏风。治风热侵袭血分,血渗肠间,肠风下血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12克,用水220毫升,加生姜3片,乌梅少许,煎至160毫升,去滓,空腹时温服。

摘录《重订严氏济生方》

处方14、葛花解毒饮

处方黄连(炒)黑玄参 当归 龙胆草(炒)茵陈 细甘草 葛花 熟地黄 茯苓 山栀仁 连翘 车前子各等分

制法上药锉为末。

功能主治解酒毒,清湿热。治饮酒过度,湿热熏蒸,目中风轮黄亮如金之色,瞻视昏渺者。

用法用量用白水400毫升,煎至320毫升,去滓,空腹时服。

摘录《审视瑶函》卷五

处方15、常山饮

处方常山 川山甲(醋炙)木通 秦艽各7.5克 辰砂0.5(别研)甘草(炙)15克

制法上锉为散,作一剂。

功能主治主体虚及年老之劳疟。

用法用量用水450毫升,加乌梅、大枣各7枚,煎至80毫升,再入汤15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入辰砂,温服。

摘录《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六

处方16、神应膏

处方栝楼1枚(去皮)零陵香 藿香 芍药甘草 黄耆 杏仁(去皮)各30克 白芷0.6克 龙脑 麝香(并研)各3克 黄腊45克 清油180克

制法上十二味,除龙脑、麝香外,并细锉。于腊日用油浸七日,过滤出药,将油炼令香熟,放冷。称180克,却再人诸药,煎令黄,用夹绢袋滤去滓,再入锅内,旋旋下蜡搅匀,滴水中成珠即止。去火候温,入龙脑、麝香打匀,倾出,入热瓷盒内听用。

功能主治止痛痒,除瘢痕,退酐黯。治一切疮肿,伤损,汤火烧伤。

用法用量摩风止痛痒,用薄绢摊贴之;口疮,含化1豆大;眼睑赤烂,疼痛不可忍者,用药涂之;口面风癣,以药涂擦,热彻为度;耳鼻中赘肉,用纸拈点1豆大,一月取下,并不疼痛。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三○

处方17、柴胡疏肝散

处方陈皮(醋炒)柴胡各6克 川芎 枳壳(麸炒)芍药各4.5克 甘草(炙)1,5克 香附4.5克

功能主治疏肝解郁。主胁肋疼痛,寒热往来。

用法用量用水220毫升,煎至180毫升,空腹时服。

摘录《景岳全书》卷五十六

处方18、调经汤

处方当归 桂枝 赤芍各3克 麝香0.15克 琥珀(另研)没药(另研)各0.6克 炙甘草 细辛各0.9克

功能主治化瘀退肿。主产后因败血蓄于脏腑,循经流入四肢而化为水,以致面目四肢浮肿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妇科玉尺》卷四

处方19、紫菀汤

处方紫菀(去苗、土)桑根白皮(炙,锉)桔梗(炒)续断各45克 赤小豆27克 甘草(炙,锉)五味子备30克 生干地黄(酒洗,切,焙)75克

制法上八味,粗捣筛。

功能主治治虚劳骨燕咳嗽。

用法用量每服15克,用水220毫升,入青竹茹6克,煎至150毫升,去滓,食后温服,良久再服。若热甚,加麦门冬(去心)30克,石膏45克。

摘录《圣济总录》卷九十三

处方20、白茯苓散

别名茯苓散(《普济方》卷三十三)。

处方白茯苓 龙骨 甘草(炙,锉细)干姜 桂心 续断 附子各30克 熟干地黄 桑螺蛸(微炒)各45克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小便不禁,日夜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12克,用水200毫升,煎至120毫升,去滓,食后温服。

摘录《普济方》卷二一六引《十便良方》

处方21、结核消解散

处方南星(姜制)半夏(姜制)枳实 桔梗 柴胡 连翘 黄连 赤芍 防风 独活 白附子 苏子 莪茂 蔓荆子 木通 甘草

功能主治治瘰疬。

用法用量加生姜、灯心,水煎服。有痰,加竹沥。

摘录《证治宝鉴》卷九

处方22、六合定中丸

处方苏叶 藿香叶 香茹各120克 木香(另研)30克 赤茯苓60克 生甘草30克 木瓜60克 檀香(另研)30克 羌活60克 枳壳75克 厚朴(姜汁制)45克 柴胡30克

制法共为细末,炼蜜杵匀为丸。

功能主治祛暑化湿,健脾和中。治中暑(冰水或冷水调服),霍乱转筋(阴阳水调服),泄泻,痢疾(温水调服),伤饮食(莱菔子煎汤下),心胃痛(吴萸煎汤下)。

用法用量每服4.5克。

摘录《医方易简》卷四

处方23、尖花汤

处方两头尖10克,凌霄花6克,茜草根6克,茺蔚子6克,延胡索6克,酒当归6克,酒川芎15克,酒丹参15克,艾叶5克,炙甘草3克。

功能主治活血通络。主瘀血阻滞。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施今墨方

处方24、香砂宽中汤

处方木香(临服时磨水入药15~20毫升)白术 陈皮 香附各4.5克 白豆蔻(去壳)砂仁 青皮 槟榔 半夏曲 茯苓各3克 厚朴(姜制)4克 甘草0.9克

功能主治治气滞胸痞,反胃噎塞,或胃寒作痛。

用法用量用水400毫升,加生姜3片,煎至300毫升,入蜜1匙,食前服。

摘录《证治准绳·类方》卷三引《医学统旨》

处方25、八柱汤

处方人参(去芦)白术(去芦)肉蔻(煨)干姜(炒)诃子(煨)附子(面裹煨,去皮、脐)粟壳(蜜炒)甘草(炙)各等分

制法上药锉一剂。

功能主治肠胃虚寒,滑泻不禁。

用法用量加生姜1片、乌梅个、灯草1团,水煎,温服。

摘录《万病回春》卷三

处方26、八正散

处方车前子 瞿麦 萹蓄(亦名地萹竹)滑石 山栀子仁 甘草(炙)木通 大黄(面裹煨、去面,切,焙)各500克

制法上药为散。

功能主治清热泻火,利水通淋。心经邪热,一切蕴毒,咽干口燥,大渴引饮,心忪面热,烦躁不宁,目赤睛疼,唇焦鼻衄,口舌生疮,咽喉肿痛;及小便赤涩,或癃闭不通,热淋、血淋。

用法用量每服6克,用水150毫升,入灯心,煎至100毫升,去滓,食后临卧温服。小儿量力少少与之。

备注方用瞿麦利水通淋,清热凉血,木通利水降火为主;辅以萹蓄、车前、滑石、灯心清热利湿,利窍通淋,以桅子、大黄清热泻火,引热下行;甘草梢和药缓急,止尿道涩痛。诸药合用,而有清热泻火,利水通淋之功。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六

处方27、普济消毒饮子

别名普济消毒饮(《景岳全书》卷五十七)。

处方黄芩 黄连各15克 橘红(去白)玄参 生甘草各6克 连翘 黍粘子 板蓝根 马勃各3克 白僵蚕(炒)2.1克 升麻2.1克 柴胡6克 桔梗6克(一方有人参9克)

制法上药哎咀,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疏风散邪。治风热疫毒上攻,致患大头瘟,恶寒发热,头面红肿焮痛,目不能开,咽喉不利,舌干口燥,舌红苔白或兼黄,脉浮数有力。现用于急性腮腺炎、急性扁桃体炎、颌下腺炎、头面部蜂窝组织炎等。

用法用量每服15克,用水30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稍热,时时服之。食后如大便硬,加酒煨大黄3~6克以利之;肿势甚者,宜砭刺之。

备注方中重用黄连、黄芩清泄上焦热毒为君药;牛蒡子、连翘、薄荷、僵蚕疏散上焦风热为臣药;玄参、马勃、板蓝根、桔梗、甘草清利咽喉,并增强清热解毒作用,陈皮理气而疏通壅滞,使气血流通而有利于肿毒消散,共为佐药;升麻、柴胡升阳散火,疏散风热,使郁热疫毒之邪宣散透发,并协助诸药上达头面,共为使药。诸药合用,使疫毒得以清解,风热得以疏散。

摘录《东垣试效方》卷九

处方28、八风散

别名八风汤(《保婴撮要》卷二十)。

处方藿香(去土)250克 白芷 前胡(去芦)各500克 黄耆(去芦)甘草(爁)人参(去芦)各1千克 羌活(去芦)防风(去芦)各1.5千克

制法上药为细末。

功能主治风气上攻,头目昏眩,肢体拘急烦疼,或皮肤风疮痒痛;以及寒壅不调,鼻塞声重。

用法用量每服6克,用水300毫升,入薄荷少许,同煎至210毫升,去滓,食后温服;或每服6克,腊茶水调下;小儿虚风,每服1.5克,乳香、腊茶水调下。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一

处方29、加减固胎饮子

处方白艾 熟地 川芎 条芩 白芍 阿胶各3克 当归 白术各4.5克 甘草0.9克

功能主治养血安胎。治怀孕血漏。

用法用量水煎服。气虚不能固守者,加人参3克;觉有痰下坠者,加升麻0.9克、制半夏2.4克;觉有风者,加荆芥穗3克;觉心手热甚者,加黄芩2.4克、生地3克。

摘录《宋氏女科秘书》

处方30、天麻钩藤汤

处方钩藤0.9克 天麻 蝉蜕(去土)防风(去芦并叉枝,切)人参(去芦)麻黄(去根、节)僵蚕(去丝、嘴,炒黄)蝎尾(去毒,炒)各15克 甘草(炙)芎藭各0.3克 麝香3克(研)

制法上药同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小儿因吐利脾胃虚而生风,变成慢惊。

用法用量每次6克,用水150毫升,煎至90毫升,不拘时服。如面青唇白,四肢冷,加附子1.5克。

摘录《小儿卫生总微论》卷五

处方31、二苓清利饮

处方生地 麦冬 茯苓 牡蛎 泽泻 甘草 猪苓 黄芩 黄柏 车前子

功能主治主白浊。茎中大痛,小便黄赤,口渴,脉象滑数者。

摘录《杂病源流犀烛》卷九

处方32、下乳涌泉散

处方当归 川芎 天花粉 白芍药 生地黄 柴胡各30克 青皮 漏芦 桔梗 木通 白芷 通草各15克 穿山甲45克 王不留行90克 甘草7.5克

制法上药研为细末。

功能主治【组成】产后乳汁不行。

用法用量每服6~9克,临卧时用黄酒调下。

摘录《清太医院配方》

处方33、淡竹叶汤

处方淡竹叶 麦门冬(去心,焙)小麦 白茯苓(去黑皮)各30克 甘草(炙,锉)人参各15克

制法上六味,粗捣筛。

功能主治主气阴两虚,心烦喘闷。

用法用量每服6克,用水150毫升,加生姜3片,煎至100毫升,去滓温服,中午、临卧空腹时各一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六三

处方34、八味理中丸

处方人参 甘草(炙)白术 干姜 枳实(制炒)白茯苓 五味子(去梗)桑白皮(去赤皮)各等分

制法药为细末,炼蜜为丸,如小指头大。

功能主治小儿心肺不和,息数脉急,上下不得升降,中膈痞满,坐卧烦闷,神情不乐,饮食不下者。

用法用量每服1丸,用淡豆豉5粒,水150毫升,煎至75毫升,去豉,通口服无时。

摘录《活幼口议》卷十九

处方35、气疝饮

处方黄连6克(吴茱萸煎水浸,炒)人参 白术各3克 白芍 陈皮各2.1克 甘草0.9克 姜3片

功能主治治气疝。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类证治裁》卷七

处方36、泽泻散

处方泽泻30克 牡丹23克 桂心23克 甘草23克(炙微赤,锉)榆白皮23克(锉)白术23克 赤茯苓30克 木通30克(锉)

制法上药捣粗罗为散。

功能主治治虚劳,膀胱气滞,腰中重,小便淋沥。

用法用量每服9克,以水300毫升,煎至180毫升,去滓,食前温服。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二十九

处方37、香砂平胃散

处方苍术(米泔水浸,炒)陈皮 厚朴(姜炒)甘草(炙)缩砂(研)香附(醋炒)南山楂 神曲(炒)麦芽(炒)枳壳(麸炒)白芍(炒)

功能主治治伤食腹痛。

用法用量药引用生姜,水煎服。

摘录《医宗金鉴》卷五十四

处方38、当归活血汤

处方当归 红花 桃仁 山楂肉 甘草 牡丹皮

功能主治主劳役痢,下痢纯血,腰背酸楚,胁肋作痛,肢体倦怠,嗜卧食减,劳重即发。

用法用量水煎服。血寒,加黑炮姜,血热,加黑山栀。

摘录《症因脉治》卷四

处方39、甘草泻心汤

别名伊尹甘草泻心汤(《证治准绳·类方》卷二)。

处方甘草12克(炙)黄芩9克 干姜9克 半夏9克(洗)大枣12枚(擘)黄连3克

功能主治益气和胃,消痞止呕。治伤寒中风,医反下之,以致胃气虚弱,其人下利日数十行,完谷不化,腹中雷鸣,心下痞硬而满,干呕,心烦不得安。

用法用量上六味,以水2升,煮取1.2升,去滓,再煎取600毫升。温服200毫升,一日三次。

摘录《伤寒论》

处方40、芍药黄耆汤

处方黄耆60克 白芍药 白术各45克 甘草30克

制法上药研末为散。

功能主治治虚劳自汗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15克,加煨姜3片、大枣1枚,水煎服。

摘录《赤水玄珠》卷十一

处方41、天麻防风丸

处方白僵蚕(去丝、嘴,炒)干蝎(炒)各15克 天麻(去苗)防风(去苗)人参各30克 朱砂(研飞)雄黄(研)麝香(研)甘草(炙)各7.5克 牛黄3克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一切惊风,身体壮热,多睡惊悸,手足抽掣,精神昏馈,痰涎不利。

用法用量每次1~2丸,薄荷煎汤化下,不拘时服。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十

处方42、罂粟汤

处方艾叶(去梗)、黑豆(炒.去皮)、陈皮(去白)、干姜(炮)、甘草(炙),各二两;罂粟壳(去蒂.蜜炙)四两。

炮制上件为粗散。

功能主治治肠胃气虚,冷热不调,或饮食生冷,内伤脾胃,或饮酒过度,脐腹?h,泄泻肠鸣,下痢或赤或白,里急后重,日夜频并,饮食减少,及肠胃受湿,膨胀虚鸣,下如豆汁,或下鲜血,并治之。

用法用量每服三钱,水一盏半,煎至一盏,去渣,温服,食前。小儿量岁数,加减与之。

注意忌生冷、油腻,毒物。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43、当归承气汤

处方当归 大黄各30克 甘草15克 芒消27克

制法上药锉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主阳狂,奔走骂詈,不避亲疏。

用法用量每服60克,用水300毫升,加生姜5片、大枣10枚,煎至150毫升,去滓热服。

摘录《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卷中

处方44、车前散

处方车前子 菊花 蝉蜕(烧灰)甘草(炙,锉)京三棱(炮,锉)石决明(研)草决明(炒)各30克 井泉石60克 枳实(麸炒)7.5克

制法上九味,捣罗为散。

功能主治主眼生翳膜,遮障睛瞳。及内障膏盲。

用法用量每服4.5克,食后用熟水调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一二

处方45、香葛汤

处方藿香 白茯苓 甘草(炙)各15克 丁香 干葛 人参各30克

功能主治治呕吐后,津液耗伤,口渴甚者。

用法用量上为汤剂。另以麝香1克,研服0.5~1克,姜汤调下。以意化裁。

摘录《幼幼新书》卷二十七引张涣

处方46、断痢散

处方肉豆蔻 丁香 干姜各7.5克(炮)甘草(炙)陈皮 诃子(去核)各30克 御米壳(去蒂,蜜浴,炒)90克

制法上药哎咀。

功能主治主一切泻痢,腹痛久不愈。

用法用量每服7.5克,用水150毫升,加乳香1粒,粟米百粒,同煎至100毫升,去滓,空腹时温服。霍乱吐泻者,冷服。

摘录《医方类聚》卷一四一引《施圆端效方》

处方47、桂香散

处方高良姜(锉,炒香熟)草豆蔻(去壳,炒)甘草 白术 砂仁 厚朴(去粗皮,锉)各30克 青橘皮(去瓤,炒黄)诃子肉各15克 肉桂7.5克 生姜30克(切)枣肉30克(切,二味同厚朴一处,用水250毫升,煎令干,同杵为团,焙干用)

制法上药同为末。

功能主治温中祛寒,健脾止泻。治脾胃虚弱,腹痛,冷泻。

用法用量每服6克,入盐少许,空腹用沸汤调服。

摘录《苏沈良方》卷四

处方48、香薷丸

处方香薷(去土)紫苏(用茎叶,去粗梗)干木瓜各30克 丁香 茯神(去木)檀香(锉)藿香叶 甘草(炙)各15克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每30克作30丸。

功能主治治伤暑伏热,躁渴瞀闷,头目昏眩,胸膈烦满,呕哕恶心,口苦舌干,肢体困倦,不思饮食,或发霍乱,吐利转筋。

用法用量每服1~丸,细嚼,温汤或新汲水下。小儿服半丸,不计时候。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二

处方49、八珍益母丸

处方益母草120克(不见铁器,只用上半截带叶者)人参(去芦)白术(土炒)茯苓(去皮)炙甘草(去皮)当归(酒洗)川芎 白芍药(醋炒)熟地黄(酒洗)

制法药为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

功能主治气血两虚,脾胃并弱,饮食少思,四肢无力,月经不调,或腰痛腹胀,或断或续,或赤白带下,身作寒热,及体虚无子。脾胃虚寒者,加砂仁30克(姜汁抄);腹中胀闷者,加山楂30克(净内,饭上蒸熟);素常多郁者,加香附子30克(童便制)。

用法用量每服1丸,空腹时用蜜汤送下。

摘录《古今医统》卷八十四

处方50、却毒汤

处方瓦松 马齿苋 甘草(生)各15克 川文蛤 川椒 苍术 防风 葱白 枳壳 侧柏叶各9克 焰消30克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杀虫止痒。治肛门、皮肤瘙痒。

用法用量水1.25升,煎至750毫升。先熏后洗,日用三次。

摘录《医宗金鉴》卷六十九

处方51、黄耆补胃汤

别名升阳汤(《脾胃论》卷下)。

处方黄耆 柴胡 当归身 益智 橘皮各9克 升麻6克 炙甘草6克 红花少许

制法上药哎咀,都作一服。

功能主治益气升阳,调补脾胃。治大便一日三四次,溏而不多,有时作泄,腹中鸣,小便黄。

用法用量用水400毫升,煎至200毫升,去滓。空腹时温服。

摘录《兰室秘藏》卷下

处方52、柴朴汤

处方柴胡 独活 前胡 黄芩 苍术 厚朴 陈皮 半夏曲 白茯苓 藿香各3克 甘草0.9克

功能主治主疟疾热多而脾气弱者。

用法用量用水400毫升,加生姜5克,煎至200毫升,发日五更服。气弱,加人参、白术,食不消化,加神曲、麦芽、山楂。

摘录《证治准绳·类方》卷一

处方53、紫菀汤

处方紫菀茸 白芷 人参 甘草(炙)黄耆 地骨皮 杏仁(去皮、尖)桑白皮(炙)各等分

制法上药锉散。

功能主治治肺虚感热,咳嗽喘满,发热自汗,口中生疮。

用法用量每服12克,用水220毫升,加大枣1枚,生姜3片,煎至150毫升,去滓,空腹时服。

摘录《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五

处方54、保生汤

处方人参7.5克 甘草7,5克 白术 香附子 乌药 橘红各15克

制法上药哎咀。

功能主治主妊娠恶阻,恶闻食气,或但嗜一物,或大吐,或时吐清水,脉滑大而六部俱匀者。如觉恶心呕吐,加丁香,并加重生姜用量。

用法用量每服10克,用水220毫升,加生姜5片,煎至180毫升,去滓温服,不掏时;或研末调服。

备注方中乌药,《校注妇人良方》作“乌梅”。

摘录《妇人大全良》卷十二

处方55、黄芩茅花汤

处方黄芩 茅花各6克 白芍药4.5克 甘草3克

制法上哎咀。

功能主治治上膈极热而衄。

用法用量用水浓煎服。

摘录《杏苑生春》卷五

处方56、玉泉散

别名一六甘露散(《景岳全书》卷五十一)、六一甘露散(《会约医镜》卷十二)。

处方石膏180克(生用)粉甘草30克

制法上为极细末。

功能主治清热除烦。治阳明内热,烦渴头痛,二便闭结,温疫斑黄,及热痰喘嗽。

用法用量每服3~9克,新汲水或热汤或人参汤调下。此方加朱砂9克亦妙。

摘录《景岳全书》卷五十一

处方57、溃疡丸I号

处方乌贼骨18克 甘草12克 干姜15克 吴茱萸15克 砂仁15克 乌药9克 元胡9克 肉桂3克

制法上药炼蜜为丸,每丸重6克。

功能主治治胃、十二指肠溃疡属于脾胃虚寒型者。

用法用量每次服1丸,每日三次。

摘录《新急腹症学》引天津南开医院方

处方58、泄热汤

处方大黄(炮)甘草(炙)各30克 芒消(研)防风(去叉)各15克

制法上药四味,粗捣筛。

功能主治治咽喉闭塞不通。

用法用量每服3克,用水150毫升,煎至120毫升,去滓温服,不计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二二

处方59、八解散

处方人参 茯苓 甘草(炙)陈皮(去白)白术 藿香(去士)各30克 厚朴(去粗皮,锉,生姜自然汁浸一宿,炒紫色)60克 半夏(汤洗七次)30克

制法上药为细末。

功能主治四时伤寒,头疼壮热,感风多汗;及劳伤过度,骨节酸疼,饮食无味,四肢疼倦,行步喘乏,面色萎黄,怠情少力;或咳嗽寒热,羸弱自汗,胸膈不快,呕逆恶心。

用法用量每服6克,用水150毫升,加生姜3片,枣子1枚,葱白3寸,同煎至100升,温服。不拘时侯。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二

处方60、千金散

处方全蝎(炙)僵蚕各0.9克 朱砂12克 牛黄0.18克 冰片 黄连 天麻各1.2克 胆星 甘草各0.6克

制法上药为末。

功能主治治小儿一切痰喘,急慢惊风。

用法用量每服0.15~0.21克,用薄荷、灯心、金、银煎汤,不拘时调下。

摘录《万病回春》卷七

警告!本文使用信息聚合技术汇集而成,仅作学习、研究之用,切不可照本宣科、照猫画虎,身体有恙应尽早就医。本文资料绝大部分注明了出处,但不对信息的正确性负责,更不对使用本文信息导致的后果负责。

相关参考

含有甘草的处方(二百六十)

处方1、调中散处方青木香川楝子没药白茯苓上青桂杭青皮莱菔子陈枳壳尖槟榔炙甘草各等分功能主治主婴孩盘肠气,腹内筑痛。用法用量入葱白6.6厘米,盐3克,水煎,空腹时服。摘录《幼幼集成》卷二处方2、栝楼煎处

含有甘草的处方(二百六十四)

处方1、藿香厚朴汤处方藿香叶厚朴(去粗皮,用生姜60克切片,枣10枚劈破,同煮半日取出,去姜、枣,锉,焙)半夏(浆水浸一宿,切,汤洗七遍,入粟米30克同炒黄,去米)甘草(生,锉)人参白茯苓(去黑皮)各

含有甘草的处方(二百六十六)

处方1、茵陈散处方栀子仁30克石膏90克川大黄30克(锉碎,微炒)栝楼1枚(干者)甘草30克(炙微赤,锉)木通30克(锉)茵陈30克制法上药捣筛为散。功能主治治黄疸。身体面目皆黄,皮肤如曲尘色。用法用

含有甘草的处方(二百六十三)

处方1、清肝解郁汤处方人参(去芦)3克,茯苓3克,熟地黄3克,贝母(去心)3克,炒山栀3克,白术4.5克,当归4.5克,柴胡2.4克,牡丹皮2.4克,川芎2.4克,陈皮2.4克,甘草1.5克。功能主治

含有甘草的处方(二百六十九)

处方1、清热除湿汤处方防己6克,云苓15克,泽泻6克,赤小豆30克,地龙15克,白术10克,当归10克,丹参15克,黄芪12克,鸡血藤18克,仙灵脾10克,桂枝10克,甘草3克。功能主治渗湿利水为主,

含有甘草的处方(二百六十五)

处方1、泻黄散别名泻脾散(《小儿药证直诀》卷下)。处方藿香叶21克山栀子仁3克石膏15克甘草90克防风120克(去芦,切,焙)制法上锉,同酒、蜜微炒香,为细末。功能主治泻脾胃伏火。治脾胃伏火,口燥唇干

含有甘草的处方(二百六十二)

处方1、地黄汤处方生地黄汁200毫升川升麻白蔹栀子仁黄连黄柏当归赤芍射干大黄甘草(生用)各10克制法上药细锉。功能主治主发背成疮溃烂者。用法用量用水2升,煎至1.2升,去滓,入地黄汁,搅令微温,以故帛

含有甘草的处方(二百六十七)

处方1、蜈蚣饯处方桐油60克独活白芷甘草蜈蚣各3克功能主治祛风拔毒,去腐生肌。治臆疮多年,黑腐臭烂作痛,诸药不效者。用法用量上药入油内煎滚,先将臁上洗净,用白面水调作圈,围在疮之四边,毋令泄气走油。将

含有甘草的处方(一百六十一)

处方1、补漏丸处方夏枯草8两,甘草节4两,连翘4两(去子)。制法上为末,以金银花2斤,煎浓汤为丸。功能主治痔漏。用法用量每服3钱,早晨空心淡盐汤送下。摘录《外科学讲义》处方2、九味羌活汤处方羌活、防风

含有茯苓的处方(一百六十一)

处方1、葵子散处方葵子、车前子、木通、瞿麦、桑白皮(炒)、赤茯苓、山栀仁、甘草(微炙)各等分。制法上锉。功能主治小儿诸淋。用法用量每服1钱,井水1小盏,葱白2寸,煎至7分,食前温服。摘录《直指小儿》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