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甘草的处方(二百四十八)

Posted 处方

篇首语:别在该厚脸皮的年纪里过度在意自尊,别在该努力的年纪怨天尤人。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含有甘草的处方(二百四十八)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处方1、补脾丸

处方白术(去芦)300克(分四份:一肉蔻,二五味子,三故纸,四吴茱萸各60克拌炒,去四味,只用白术)莲肉(去心,炒)人参各30克 甘草 白芍(炒)各15克 木香(煨)12克 山药(炒)陈皮各21克 干姜(炒)9克

制法上为细末,煮粥加炒神曲末打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温中理气,健脾止泻。主肠胃虚寒,滑泄不禁,日夜无度。

用法用量每服100丸,空腹时用淡姜汤送下。

摘录《寿世保元》卷三

处方2、赤芍药散

处方赤芍药 当归(切,焙)附子(炮裂,去皮、脐)黄芩(去黑心)白术 甘草(炙,锉)各30克 阿胶(炙燥)60克 生干地黄(焙干)120克

制法上八味,捣罗为散。

功能主治温阳健脾,凉血止血。主虚寒吐血、唾血。

用法用量每服9克,空腹时用温酒调下,日服三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六十八

处方3、五虎二陈汤

处方麻黄(去节)3克 杏仁14粒(泡)石膏(煅过)3克 橘皮3克 半夏(姜制)3克 茯苓(去皮)2.4克 甘草2.4克 人参2.4克 木香2.1克 沉香2.1克 细茶3克

制法上锉一剂。

功能主治治哮吼,喘急痰盛。

用法用量加生姜3片,葱白3茎,蜜3匙,水煎服。

摘录《古今医鉴》卷四

处方4、桂花汤

处方干姜(炮)九两,桂心、甘草(炒),各九斤;缩砂仁三斤十四两。

炮制上炒盐十四斤,同为末。

功能主治治一切冷气,心腹刺痛,胸膈痞闷,胁肋胀满,呕逆恶心,饮食无味。

用法用量每服一钱,沸汤点服,食前。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5、比金丸

处方郁金(雪水煮令透,切,曝干)30克 紫石英 白石英 白茯苓(去黑皮)水银各7.5克 黑铅3.7克(与水银同结沙子)甘草(生锉)7.5克 龙脑3.7克

制法上八味,除沙子外,捣研为末,用黄牛胆汁和丸,如弹子大。

功能主治主邪热上攻,鼻衄烦闷。

用法用量每服1丸,煎甘草汤放冷磨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七十

处方6、淋病解毒利湿方

处方银花15克,黄柏10克,萆解12克,白茅根20克,茵陈12克,竹叶10克,灯芯4扎,淮山12克,车前子10克,苡米20克,甘草6克。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湿通淋。主毒热内侵,湿热下注。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刘巧方

处方7、白垩丹

处方牡蛎(煅.研)、白垩、细辛(去苗)、禹馀粮(煅.醋淬九遍.研)、白石脂(煅)、龙骨(煅.研),各一两半;瞿麦穗、附子(炮.去皮.脐)、乌贼鱼骨(烧灰)、芍药、石苇(去毛)、白黄连(去毛)、茯苓(去皮)、肉桂(去粗皮)、白芷、当归(去苗)、干姜(炮)、人参、甘草(炙),各一两;川椒(去目及闭口者.炒出汗)半两。

炮制上为细末,炼蜜圆,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妇人三十六病,崩中漏下,身瘦手足热,恶风怯寒,咳逆烦满,拘急短气,心、胁、腰、背、腹肚与子脏相引痛,漏下五色,心常恐惧,遇恚怒忧劳即发,皆是内伤所致,并皆治之。

用法用量每服三十圆至五十圆,空心,温酒下。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8、顺气术香散

处方丁香皮(不见火)、缩砂仁、良姜(去芦.炒)、肉桂(去粗皮)、干姜(炮)、甘草、陈皮(去白)、厚朴(去粗皮.姜汁炙)、苍术(米泔浸)、桔梗(去芦)、茴香(炒),各三两。

炮制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气不升降,呕逆恶心,胸膈痞闷,胁肋胀满,及酒食所伤,噫气吞酸,心脾刺痛,大便不调,面黄肌瘦,不思饮食。兼疗妇人血气刺痛,及一切冷气,并皆治之。常服宽中顺气,和胃进食。

用法用量每服二钱,水一盏,姜三片,枣二枚,煎至八分,稍热服,不拘时。或入盐少许,沸汤点服。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9、当归连翘散

别名连翘当归散(《焦氏喉科枕秘》卷一)。

处方当归 生地黄 连翘 前胡 甘草 枳壳 桔梗 黄芩 鼠粘子 玄参 天花粉 白芍

功能主治主锁喉疮,初生如瘰疬,不能饮食,闭塞难通,逐渐肿破化脓。并治双乳蛾。

用法用量上十二味,用水300毫升,加灯心煎服。

摘录《疮疡经验全书》卷一

处方10、千金化气汤

处方青皮 陈皮 枳壳(去瓤)香附 砂仁白豆蔻各30克 木香15克 丁香9克 半夏(姜制)草果 干姜各21克 槟榔45克 川芎 白芷 三棱(醋炒)莪术 延胡索各30克 小茴香15克 厚朴(姜汁炒)大腹皮 白芍各30克 甘草9克

功能主治治男子腹中气块疼痛。

用法用量上锉一剂。加生姜3片,水煎,半空腹服。

摘录《万病回春》卷三

处方11、银翘解毒颗粒

处方金银花200g 连翘200g 薄荷120g 荆芥80g 淡豆豉100g 牛蒡子(炒)120g 桔梗120g 淡竹叶80g 甘草100g

性状为浅棕色的颗粒;味甜、微苦。

炮制上九味,取薄荷、荆芥、连翘蒸馏提取挥发油,蒸馏后的水溶液另器收集;其余金银花等六味分别粉碎,加水煎煮二次,每次1小时,滤过,合并滤液及上述水溶液,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33~1.35(80℃)的清膏,取清膏,加蔗糖粉、糊精及乙醇适量,制成颗粒,干燥,制成1120g,喷加上述薄荷等挥发油,混匀,即得。

功能主治辛凉解表,清热解毒。用于风热感冒,发热头痛,咳嗽,口干,咽喉疼痛。

用法用量开水冲服,一次15g,一日3次;重症者加服1次。

规格每袋装15g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12、菊花茶调散

处方菊花 川芎 荆芥 细辛 甘草 防风 白芷 薄荷 羌活 僵蚕 蝉蜕

制法上研为末。

功能主治疏风止痛,清利头目。治外感风邪,偏正头痛,或巅顶痛,恶寒发热,头晕目眩,舌淡苔薄白微黄,脉浮者。

用法用量每服6克,食后茶清调服。

摘录《银海精微》卷下

处方13、五膈丸

处方麦门冬 甘草各150克 蜀椒 远志 桂心 细辛各90克 附子45克 人参120克 干姜60克

制法上九味,为细末,炼蜜为丸,弹子大。

功能主治治忧膈、气膈、食膈、饮膈、劳膈,苦心满,不得气息,引背痛如刺,食即心下坚满,大痛欲吐,吐即愈,饮食不得下,甚则手足冷,上气咳逆,喘息短气。

用法用量先噙化1丸。喉及胸中当热,药力稍尽,再含1丸,日三次,夜二次。

摘录《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七

处方14、珀珠散

处方琥珀末3克 珍珠末1.5克,朱砂末1.5克 飞滑石18克 甘草末3克

功能主治治溺血成块,窍滞不利,茎急疼痛。

用法用量上药和匀,分三服。用整木通,去粗皮,煎汤调服。

摘录《医宗金鉴》卷四十

处方15、千缗导痰汤

处方南星3克 半夏7个(水泡破皮,分四片)赤茯苓 枳壳(麸炒)各3克 皂角(炙,去皮)3厘米 甘草(炙)3厘米

制法上药锉碎。

功能主治治痰盛而喘,不能平卧者。

用法用量加生姜1块如指大,水煎服。

摘录《寿世保元》卷三

处方16、柏子仁汤

处方人参 半夏 白茯苓 陈皮 柏子仁 甘草(炙)麝香(少许,另研)

功能主治关格。

用法用量上药加生姜煎,入麝香调匀和服。加郁李仁更妙。

摘录《证治准绳·类方》卷三

处方17、茯神汤

处方茯神(去木.四两)、独活(四两)、黄蓍(五两)、远志(去心.五两)、防风(五两)、生姜(三两)、甘草(一两)、人参(一两)、当归(一两)、牡蛎(煅.一两)、白术(一两)、苁蓉(一两)、附子(一两)

功能主治治风眩倒,屋转吐逆,恶闻人声。

用法用量以涝水一斗二升,煮取三升,服五合,一日夜尽。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处方18、不换金丹

处方荆芥穗、白僵蚕(炒)、天麻、甘草(炙)、防风,各一两。川乌头(生用)、白附子(生用)、羌活(去芦)、细辛(去叶)、川芎、蝎稍(去毒.炒)、藿香,各半两。薄荷,三两。

炮制上为细末,炼蜜和丸,如弹子大。

功能主治治中风口歪。

用法用量每服一丸,细嚼,茶酒任下。如口歪向左,即右腮上涂之,便正。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处方19、菊花清燥汤

处方甘菊花6克 当归 生地 白芍(酒炒)川芎 知母 贝母(去心,研)地骨皮 麦冬(去心)各3克 柴胡 黄芩 升麻 犀角(镑)甘草(生)各1.5克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泻火凉血。治石榴疽。色红焮肿,坚硬疼痛,破翻如榴,寒热如疟。

用法用量上药加竹叶20片,灯心70厘米,用水400毫升,煎至320毫升,食后温服。

摘录《医宗金鉴》卷六十八

处方20、北亭圆

处方缩砂仁、胡椒、肉桂(去粗皮)、厚朴(去粗皮.姜汁炙)、附子(炮.去皮.脐)、川芎、当归(去芦.碎)、陈皮(去白)、干姜(炮)、甘草(炙),各四两;青盐(别研)、北亭(醋淘去砂石,别研),各二两;白术(别研)三两,五味子(楝)一两半,阿魏(醋化.去砂石)半两。

炮制上为末,用银、石锅,内入好酒,醋五升,白沙蜜一十两,先下北亭、阿魏、青盐三味,并好头面一升,同煎稠黏,便下药末半斤以来,更煎如稀面糊,渐渐入药末煎得所,离火取出,更以干药末和搜成剂,更捣一千杵,圆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脾元气弱,久积阴冷,心腹胁肋,胀满刺痛,面色青黄,肌体瘦弱,怠惰嗜卧,食少多伤,噫气吞酸,哕逆恶心,腹中虚鸣,大便泄利,胸膈痞塞,食饮不下,呕哕霍乱,体冷转筋,及五膈五噎,倂癖瘕聚,翻胃吐食,久痛久痢,并皆治之。

用法用量每服十五圆,微嚼破,用生姜盐汤下,温酒亦得,空心服之。

注意忌羊血。豉汁。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21、木香汤

处方木香、青皮,各三斤;姜黄、麦蘖(炒),各五斤;甘草(炒)、盐(炒),各一十一斤;蓬茂四斤。

炮制上为末。

功能主治治胸膈痞塞,心腹刺痛,胁肋胀满,饮食减少,噫气吞酸,呕逆噎闷,一切气疾,并皆治之。

用法用量每服一钱,沸汤点服,不计时候。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22、痢圣散子

处方当归(去芦)、干姜(炮),各二两;黄柏皮(去粗皮)、甘草、枳壳(去瓤)、御米(即罂栗子.性与壳同)、罂粟壳(去蒂.盖),各四两。

炮制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治丈夫、妇人远年日近,赤白休息等痢。

用法用量每服三钱,水一盏半,薤白二条,擘碎,同煎至八分,去渣,食前稍温服。老人、小儿加减服食。

注意忌生泠、油腻之物。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23、清心莲子饮

处方黄芩、麦门冬(去心)、地骨皮、车前子、甘草(炙),各半两;石莲肉(去心)、白茯苓、黄兽(蜜炙)、人参,各七两半。

炮制上散。

功能主治治心中蓄积,时常烦躁,因而思虑劳力,忧愁抑郁,是致小便白浊,或有沙膜,夜梦走泄,遗沥涩痛,便赤如血,或因酒色过度,上盛下虚,心火炎上,肺金受克,口舌干燥,渐成消渴,睡卧不安,四肢倦怠,男子五淋,妇人带下赤白;及病后气不收敛,阳浮于外,五心烦热。药性温平,不冷不热,常服清心养神,秘精补虚,滋润肠胃,调顺血气。

用法用量每三钱,麦门冬十粒,水一盏半,煎取八分,去滓,水中沉泠,空心,食前服。发热加柴胡、薄荷煎。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24、菊花甘草汤

处方白菊花120克 甘草120克

功能主治治疔疮。

用法用量水煎服,滓再煎服。重者不过二剂即消。

摘录《医学心悟》卷六

处方25、细辛五味子汤

处方北细辛(去苗)、半夏(洗七次),各一两;甘草(炙)、乌梅(去核),各一两半;五味子、罂粟壳(去蒂.盖),各三两;桑白皮(炒)二两。

炮制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治肺经不足,胃气怯弱,或冒风邪,或停寒有饮,咳嗽倚息,不得安卧,胸满迫塞,短气减食,干呕作热,嗽唾结痰,或吐涎沫,头目昏眩,身体疼重,语声不出,鼻塞清涕,头面脚膝,时带虚浮,痰咳不止,痛引胸胁,不问新久,并宜服之。

用法用量每服三钱,水二盏半,生姜十片,煎至一盏,用纱帛滤去滓,温服。留二服滓,并作一服,再煎。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26、四味回阳饮

处方人参30~60克 制附子6~9克 炙甘草3~6克 炮干姜6~9克

功能主治益气回阳救脱。治元阳虚脱,危在顷刻者。

用法用量用水400毫升,武火煎至250毫升,温服,徐徐饮之。

摘录《景岳全书》卷五十一

处方27、俞山人降气汤

处方前胡、五加皮(姜汁涂.炙)、厚朴(姜浸一宿.炒)、麻黄(去芦)、当归、紫苏子(微炒)、甘草(炙)、肉桂(不见火)、陈皮(去白)、半夏曲(炙),各一两。干姜(炮)、人参、附子(炮.去尖)、羌活、桔梗(炒)。各半两。

炮制上十五味,同作粗末。

功能主治治虚阳上攻,气不升降,上盛下虚;膈壅痰实喘满,咽干不利,烦渴引饮,头目昏眩,腰脚无力,四肢倦怠,咳嗽。兼治风湿脚气。

用法用量每服三钱,水一盏半,入紫苏三叶,生姜三片,枣一枚,煎至七分,去滓,食后服。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28、补虚款冬花汤

别名补肺款冬花汤(《普济方》卷二十七)。

处方款冬花22.5克 人参15克 升麻15克 桔梗22.5克(炒)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炒)30克 白茯苓(去黑皮)22.5克 甘草(炙,锉)4克 干姜(炮)7.5克 柴胡(去苗)45克 天门冬(去心,焙)15克 鳖甲(去裙襕,醋炙)30克 黄耆(细锉)15克 桑根白皮(锉,炒)22.5克 肉苁蓉(酒浸,去皴皮,炙)30克

制法上十四味,粗捣筛。

功能主治主肺劳痰嗽,日渐羸瘦。

用法用量每服15克,用水225毫升,煎至180毫升,去滓,食后温服,一日三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八十六

处方29、避疫香粉

处方生大黄4.5克 甘草1.5克 皂角3克 丁香6克 苍术3克 檀香6克 山奈3克 甘松6克 细辛3克 雄黄3克

功能主治预防瘟疫。

用法用量共研末,用绸小袋佩戴身上。

摘录《鼠疫约编》

处方30、滞下丸

处方川黄连(如法制)500克 滑石末250克 槟榔120克 炙甘草90克 木香(为末,和水隔汤燖)75克 枳壳(炒)150克 白芍药(酒炒)150克

制法上为细末,用荷叶汤稍加姜汁糊成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治痢疾滞下。

用法用量每次服9~12克,用乌梅汤吞下。若治白痢,加吴茱萸、白扁豆、陈皮各90克;若燥热,烦渴,恶心者,勿用木香;元气虚弱者,勿用槟榔、枳壳;里急色赤者,加当归;久痢,加肉豆蔻。

摘录《先醒斋医学广笔记》卷一

处方31、沉香散

处方沉香23克(磨)白术 茯苓各15克 木通 当归 橘皮 青皮 大腹子 大腹皮 槟榔 芍药各30克 甘草(炙)45克 白芷90克 紫苏叶120克 枳壳(麸炒,去瓤)90克

制法上药为末。

功能主治理气宽中,通噎进食。主五噎五膈。胸中久寒,诸气结聚,呕逆噎塞,食饮不化,结气不消。

用法用量每服6克,用水150毫升,加生姜3片,大枣1枚,煎至105毫升,空腹时温服。

备注方中原无沉香,疑脱,现据《古今医统》卷二十七补。

摘录《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八

处方32、快脾丸

处方生姜180克(洗净,切片,以飞罗面120克拌和,晒干)橘皮30克(去瓤)甘草(炙)丁香各60克(不见火)缩砂仁90克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

功能主治治脾气久虚,不受饮食,食荤则肠鸣腹泻,下尽所食物方快,不食则无事,经年累月不愈者。

用法用量每服1丸,空腹时用姜汤、熟水嚼下。

摘录《魏氏家藏方》卷五

处方33、肉豆蔻散

处方苍术(米泔浸一宿.去皮.焙.八两),茴香(炒)、肉桂(去粗皮)、川乌(炮.去皮.脐)、诃子皮,各二两;干姜(炮)、厚朴(去粗皮.姜炒)、陈皮(去白)、肉豆蔻(面裹.煨)、甘草,各四两。

炮制上为末。

功能主治治脾胃气虚,腹胁胀满,水谷不消,脏腑滑泻,腹内虚鸣,困倦少力,口苦舌干,不思饮食,日渐瘦弱,并宜服之。

用法用量每服二钱,水一盏,生姜二片,枣子一个,煎七分,温服。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34、海藻玉壶汤

处方海藻 贝母 陈皮 昆布 青皮 川芎 当归 连翘 半夏 甘草节 独活各3克 海带1.5克

功能主治化痰软坚,理气散结。治瘿瘤初起,或肿或硬,或赤或不赤,但未破者。

用法用量水400毫升,煎至320毫升,量病上下,食前后服之。

注意服药期间,先断厚味荤腥,次宜绝欲虚心。

摘录《外科正宗》卷二

处方35、千缗汤

处方齐州半夏7枚(炮制,四片破之)皂角(去皮,炙)3厘米 甘草(炙)3厘米 生姜(如指大)1块

功能主治治痰喘不能卧。

用法用量上药用水250毫升,煮至125亳升,顿服。

摘录《妇人大全良方》卷六

处方36、玄参升麻汤

处方玄参、升麻、甘草(炙)、各三钱。

功能主治治伤寒失下,热毒在胃,发斑,甚则烦躁谵语。

用法用量上作一服,水二钟,煎至一钟,不拘时服。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处方37、蝉花散

处方蝉蜕 菊花 蒺藜 蔓荆子 草决明 车前子 防风 黄芩 甘草各等分

功能主治主花翳白陷,凹入不平,羞明而不痛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银海精微》卷上

处方38、羚羊清肺丸

处方浙贝母40g 桑白皮(蜜炙)25g 前胡25g 麦冬25g 天冬25g 天花粉50g 地黄50g 玄参50g 石斛100g 桔梗50g 枇杷叶(蜜炙)50g 苦杏仁(炒)25g 金果榄25g 金银花50g 大青叶25g 桅子50g 黄芩25g 板蓝根25g 牡丹皮25g 薄荷25g 甘草15g 熟大黄25g 陈皮30g 羚羊角粉6g

性状为黑色的大蜜丸;味微苦。

炮制以上二十四味,除羚羊角粉外,其余浙贝母等二十三味,粉碎成细粉,过筛。将羚羊角粉与浙贝母等细粉配研,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加炼蜜140~160g制成大蜜丸,即得。

功能主治清肺利咽,清瘟止嗽。用于肺胃热盛,感受时邪,身热头晕,四肢酸懒,咳嗽痰盛,咽喉肿痛,鼻衄咳血,口干舌燥。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丸,一日3次。

规格每丸重6g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39、补心丸

别名补心丹(《证治准绳·类方》卷五)。

处方麦冬75克 远志(甘草汤煮)石菖蒲 香附子(童便浸)60克 天冬 栝楼根 白术 贝母 熟地 茯神 地骨皮各45克 人参 川归 牛膝黄耆各30克 木通24克

制法俱为细末,大枣肉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主心气不足,惊恐健忘。

用法用量每服用酒或圆眼汤吞服50~70丸。

摘录《赤水玄珠》卷十

处方40、通圣消毒散

处方防风 荆芥 连翘 赤芍药 当归须 黄芩 麻黄 栀子 青木香 黄连 黄柏 石膏 滑石 大黄 朴消 牛蒡子 川芎 桔梗 元参 蓝叶 甘草

功能主治祛风解表,泻火通便。治时毒肿痛,表里俱实者。

用法用量上药加薄荷,水煎服。大便利,去大黄、朴消。

摘录《证治准绳·疡医》卷五

处方41、人参鳖甲圆

处方杏仁(汤浸.去皮.尖.炒)、人参、当归(洗.焙)、赤芍药、甘草(炙)、柴胡(去苗)、桔梗(去芦),各一两;地骨皮、宣黄连(去须)、胡黄连,各一分;肉桂(去粗皮)、木香,各半两;麝香(别研)半分,鳖甲一枚(可重二两者.醋炙黄色为度)。上为细末,用青蒿一斤,研烂,绞取汁,童子小便五升,酒五升,同熬至二升以来,次入真酥三两,白沙蜜三两,再熬成膏,冷,方下众药末,搜和令匀,圆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妇人一切虚损,肌肉瘦瘁,盗汗心忪,咳嗽上气,经脉不调,或作寒热,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五十圆,温酒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42、豆蔻汤

处方丁香枝杖七斤,甘草(炒)十一斤,白面(炒)六斤,肉豆蔻(面裹.煨)八斤。

炮制上炒盐十三斤同为末。

功能主治治一切冷气,心腹胀满,胸膈痞滞,哕逆呕吐,泄泻虚滑,水谷不消,困倦少力,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一钱,沸汤点服,食前。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43、附子理中圆

处方附子(炮.去皮.脐)、人参(去芦)、干姜(炮)、甘草(炙)、白术,各三两。

炮制上为细末,用炼蜜和为圆,每两作一十圆。

功能主治治脾胃冷弱,心腹绞痛,呕吐泄利,霍乱转筋,体冷微汗,手足厥寒,心下逆满,腹中雷鸣,呕哕不止,饮食不进,及一切沉寒痼冷,并皆治之。

用法用量每服一圆,以水一盏化破,煎至七分,稍热服之,空心食前。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44、含化犀角丸

处方犀角屑15克 射干23克 黄药15克 子芩15克 郁金15克 川大黄15克(锉碎,微炒)天门冬30克(去心,焙)玄参15克 川升麻15克 络石叶23克 甘草15克(炙微赤,锉)马牙消30克

制法上药捣罗为末,入马牙消,研匀,炼蜜和捣二三百杵,丸如小弹子大。

功能主治治热病,心脾虚热,肺气暴壅,喉中肿痛,口舌干燥,咽津有妨,不下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不计时候,常含l丸咽津。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十八

处方45、五痹汤

处方附子、姜黄(洗去灰土)、羌活、白术、防己,各一两。甘草(微炙)半两。

炮制上俰咀。

功能主治治风寒湿邪,客留肌体,手足缓弱,麻痹不仁,或气血失顺,痹滞不仁,并皆治之。

用法用量每服四钱重,水一盏半,生姜十片,煎至八分,去滓。病在上,食后服,病在下,食前服。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46、安神散

处方御米壳(蜜炒)30克 人参 陈皮(去白)甘草(炙)30克

制法上药为末。

功能主治喘嗽。

用法用量每服3克,煎乌梅汤调下,临卧服。

摘录《宜明论方》卷九

处方47、除湿汤

处方半夏(汤洗)厚朴(去粗皮,切,姜汁炒)各30克 藿香叶15克(去土)陈皮(去白)15克 甘草9克 苍术(米泔浸)30克(切,炒赤)

制法上药锉散。

功能主治燥湿健脾。主周身重着;或多食生冷,吐利俱作。

用法用量每服12克,用水225毫升,加生姜7片,红枣1枚,煎至160毫升,热服,不拘时候。

摘录《世医得效方》卷四

处方48、碧雪

处方芒硝、青黛、石膏(煅过.研飞)、寒水石(研飞)、朴硝、硝石、甘草、马牙硝,各等分。

炮制上将甘草煎汤二升去滓,却入诸药再煎,用柳木篦不住手搅,令消熔得所,却入青黛和匀,倾入砂盆内,候泠,结凝成霜,研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一切积热,咽喉肿痛,口舌生疮,心中烦躁咽物妨闷,或喉闭壅塞,水浆不下,天行时疫,发狂昏愦,并皆治之。

用法用量每用少许,含化咽津,不拘时候。如喉闭壅塞不能咽物者,即用小竹筒吹药入喉中,频用神效。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49、八正合剂

处方瞿麦118g 车前子(炒)?118g 扁蓄118g 大黄118g 滑石118g 川木通118g 栀子118g 甘草118g 灯心草59g

性状本品为棕褐色的液体;味苦、微甜。

炮制以上九味,车前子用25%乙醇浸渍,收集浸渍液。大黄照流浸膏与浸膏剂项下的渗漉法(附录ⅠO),用50%乙醇作溶剂,浸渍24小时后进行渗漉,收集渗漉液,减压回收乙醇。其余七味加水煎煮三次,滤过,合并滤液,滤液浓缩至约1300ml,与浸渍液、渗漉液合并,静置,滤过,滤液浓缩至近1000ml,加入苯甲酸钠3g,加水使成1000ml,搅匀,分装,即得。

功能主治清热,利尿,通淋。用于湿热下注,小便短赤,淋沥涩痛,口燥咽干。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5~20ml,一日3次,用时摇匀。

规格每瓶装(1)100ml(2)120ml(3)200ml

贮藏密封,置阴凉处。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50、丁香散

处方丁香 柿蒂各3克 甘草(炙)良姜各1.5克

制法上药研为细末。

功能主治主胃寒哕逆。

用法用量每服6克,用热汤调下,乘热服,不拘时。

摘录《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一

处方51、斗门散

处方干葛(去皮)半两,地榆(去芦)、甘草(炙),各二两;干姜(炮)、当归(去芦),各一两;黑豆(炒.去壳)、罂粟壳(去瓤.蜜炙),各四两。

炮制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八种毒痢,脏腑撮痛,脓血赤白,或有五色相杂,日夜频并,兼治噤口恶痢,里急后重,大渴不止,酒痢脏毒,全不进食。

用法用量每服二钱,水一盏,煎至七分,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52、大瓜蒌散

处方大瓜蒌1个(捣烂)红花少许 甘草

制法上药为末。

功能主治主受暑胁痛,皮黄发泡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杂病源流犀烛》卷十

处方53、追风散

处方白僵蚕(去丝.嘴.炒)、全蝎(微炒)、甘草(炙)、荆芥,各二两。川乌(炮.去皮脐)、防风(去芦.叉)、石膏(研),各四两。川芎三两,麝香(研)一两。

炮制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年深日近,偏正头痛。又治肝脏久虚,血气衰弱,风毒之气上攻头痛,头眩目晕,心忪烦热,百节酸疼,脑昏目痛,鼻塞声重,项背拘急,皮肤瘙痒,面上游风,状若虫行,及一切头风。兼治妇人血风攻注,头目昏痛,并皆治之。常服清头目,利咽膈,消风壅,化痰涎。清头目,利咽膈,消风壅,化痰涎。

用法用量每服半钱,好茶调下,食后,临卧服。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54、四味当归汤

处方当归 桂心 干姜各9克 甘草6克(炙)

功能主治治虚寒腹痛。

用法用量上切。以水800毫升,煮取300毫升。分二次温服。痛甚者,加黄耆、芍药。

注意服药期间,忌食海藻、菘菜、生葱。

摘录《外台秘要》卷七引《范汪方》

处方55、通宣理肺丸

处方人参15克 苏叶30克 葛根20克 半夏15克 陈皮22克 前胡22克 茯苓15克 枳壳22克(炒)桔梗30克 甘草7.5克 木香5.6克 麻黄19克

制法共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丸重9克。

功能主治扶正解表,化痰止嗽。治感冒风寒,发热恶寒,鼻塞不通,头痛无汗,四肢酸懒作疼。

用法用量每服2丸,温开水送下。

摘录《慈禧光绪医方选议》

处方56、柴陈煎

处方柴胡6~9克 陈皮4.5克 半夏6克茯苓6克 甘草3克 生姜3~7片

功能主治解表发汗,化痰止咳。主伤风兼寒,咳嗽发热,痞满多痰者。

用法用量用水220毫升,煎至160毫升,空腹时温服。如寒盛者,加细辛2.1~2.4克;如风盛气滞者,加苏叶4.5克;如冬月寒甚,加麻黄4.5克;气逆多嗽者,加杏仁3克;痞满气滞者,加白芥子1.5~2.1克。

摘录《景岳全书》卷五十一

处方57、甘草粉蜜汤

处方甘草6克 粉3克 蜜12克

功能主治治蛔虫病。吐涎,腹痛,发作有时,服毒性杀虫药,腹痛不能止者。

用法用量上三味,以水600毫升,先煮甘草取400毫升,去滓,纳粉、蜜,搅令和,煎如薄粥,温服200毫升。愈即止。

备注关于本方中的粉,过去有两种解释:一说是铅粉,为杀虫峻药;一说是米粉,为和中养胃之晶。如治蛔虫病,可用铅粉;蛔痛屡服杀虫剂而痛未解,则用米粉。

摘录《金匮要略》卷中

处方58、桂枝甘草汤

处方桂枝12克(去皮)甘草6克(炙)

功能主治治发汗过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

用法用量上药二味,以水600毫升,煮取200毫升,去津,顿服。

摘录《伤寒论》

处方59、化毒汤

处方紫草 升麻 甘草 蝉蜕 地骨皮 黄芩(酒炒)木通各等分

功能主治清热凉血。治痘疹已出,热毒未解,痘疹红紫,甚或黑陷。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赤水玄珠》卷二十八

处方60、导痰汤

处方半夏(汤泡七次)120克 天南星(炮,去皮)橘红 枳实(去瓤,麸炒)赤茯苓(去皮)各30克 甘草(炙)15克

制法上药哎咀。

功能主治燥湿豁痰,行气开郁。主痰涎壅盛,头目眩晕;或痰饮留积不散,胸膈痞塞,胁肋胀满,头痛吐逆,喘急痰嗽,涕唾稠粘,坐卧不安,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12克,用水300毫升,加生姜10片,煎至240毫升,去滓,食后温服。

备注方中南星燥湿化痰,祛风散结枳实下气行痰,共为君药;半夏功专燥湿祛痰,橘红下气消痰,均为臣药,辅助君药加强豁痰顺气之力;茯苓渗湿,甘草和中,为佐使药。全方共奏燥湿化痰,行气开郁之功。气顺则痰自下降,晕厥可除,痞胀得消。

摘录《重订严氏济生方》

警告!本文使用信息聚合技术汇集而成,仅作学习、研究之用,切不可照本宣科、照猫画虎,身体有恙应尽早就医。本文资料绝大部分注明了出处,但不对信息的正确性负责,更不对使用本文信息导致的后果负责。

相关参考

含有甘草的处方(二百四十七)

处方1、玉龙膏处方瓜蒌(大者一个.去皮),黄蜡一两半,白芷(净拣)半两,麻油(清真者)六两,麝香(研)一钱,松脂(研)一钱半,零香、藿香,各一两;杏仁(去皮.尖)、升麻黄蓍、赤芍药、白芨、白蔹、甘草(

含有甘草的处方(二百四十九)

处方1、人参汤处方人参、川芎、枳壳(麸炒)、芍药、防风、细辛、附子(炮.去皮脐)、甘草(炙)、桂心,各半两。桔梗(炒)、茯神(去木)、木香,各一分。功能主治治风厥,志意不乐,身背疼痛,多惊善欠噫气。用

含有甘草的处方(二百四十二)

处方1、龙须散(甘草散)处方五倍子(一作五味子.二两)乌梅(去仁.二两)甘草(炙.一两半)飞罗面(二两.一方用清明日面.尤佳)白矾(枯.一两.一方生用)炮制上为细末。功能主治治冒暑伏热,心膈烦闷,饮水

含有甘草的处方(二百四十六)

处方1、术附汤处方甘草(炒)二两,白术四两,附子(炮.去皮.脐.薄切片)一两半。炮制上捣白术,甘草为粗末,入附子令匀。功能主治治风湿相搏,身体疼烦,不能转恻,不呕不渴,大便坚硬,小便自利。及风虚头目眩

含有甘草的处方(二百四十四)

处方1、小建中合剂处方桂枝111g白芍222g甘草(蜜炙)74g生姜111g大枣111g性状为棕黄色的液体;气微香,味甜、微辛。炮制以上五味,桂枝提取挥发油,蒸馏后的水溶液另器收集;药渣与甘草、大枣加

含有甘草的处方(二百四十一)

处方1、乌梅汤处方白梅(二十九枚)檀香(三两)甘草(四两)盐(五两)炮制上为细末。功能主治治中热,五心烦燥,霍乱呕吐,口干烦渴,津液不通。用法用量每服二钱,入生姜五片,青竹叶七片,粳米百粒,水煎服。摘

含有甘草的处方(二百四十三)

处方1、羊胆丸处方羊胆干膏53g百部150g白及200g渐贝母100g甘草60g性状为灰黄色的水丸;气微腥,味甘、苦。炮制上五味,甘草、白及分别粉碎成细粉;其余羊胆干膏等三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取

含有甘草的处方(二百四十五)

处方1、导赤散处方生干地黄、木通、甘草(生),各等分。炮制上俰咀。功能主治治大人、小儿心经内虚,邪热相乘,烦躁闷乱,传流下经,小便赤涩淋涩,脐下满痛。用法用量每服三钱,水一盏,竹叶少许,同煎至六分,去

含有甘草的处方(一百四十八)

处方1、钓藤饮处方钓藤1两,大黄(煨)1两,甘草(炙)1两,芍药1两,干地黄1两。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小儿潮热。用法用量本方方名,原书人卫本作“钓藤饮子”。摘录《幼幼新书》(古籍本)卷十九引《婴童宝

含有当归的处方(一百四十八)

处方1、天麻丸处方天麻60克苦参90克细辛(去苗叶)60克菖蒲60克牛膝(酒浸,去苗叶,焙)75克赤箭60克附子(炮裂,去皮、脐)30克地榆(锉)60克人参60克芎劳30克桂制法上二十味,捣罗为细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