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甘草的处方(二百三十九)

Posted 处方

篇首语:明明你一个人可以活的很开心的,偏偏非要学别人谈恋爱……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含有甘草的处方(二百三十九)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处方1、附子汤

处方附子(生.去皮脐.半两)人参(半两)茴香(炒.一分)茯苓(一分)山药(一分)甘草(炙.三分)干姜(炮.三分)

功能主治治房室忽中风,恶风多汗,汗出粘衣,口干上渎、不能劳事,身体尽痛,名曰内风。

用法用量每服四大钱,水二钟,生姜三片,盐少许,煎至七分,去滓,食前服。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处方2、牛黄天南星丸

处方天南星(以牛胆制者.用二两.如无.即用浆水煮透.软切作片子.焙干)天麻(二两)独活(一两)白附子(炮.一两)僵蚕(炒.一两)人参(一两)当归(洗切焙.三分)桑螵蛸(炒.三分)干蝎(炒.三分)甘草(生用.三分)桂心(一分)羚羊角(镑.半两)犀角(镑.半两)麝香(别研.半两)牛黄(别研.半两)雄黄(别研.半两)片脑(别研.半两)丹砂(别研.一两)

炮制上先以十三味捣罗为细末,再入别研五味和匀,炼蜜为丸,如酸枣大。

功能主治治风热相搏,肌肉瞤动,头目旋眩,筋脉拘急,涎潮发搐,精神昏昧,舌强语涩,肢节烦疼,心胸不利,凡病风气,悉皆治之。

用法用量每服一丸,不拘时,细嚼,温酒下,或鸡苏汤下。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处方3、牛黄千金散

处方全蝎120g 僵蚕(制)120g 牛黄24g 朱砂160g 冰片20g 黄连160g 胆南星80g 天麻160g 甘草80g

性状为棕红色的粉末;气芳香,味辛凉而苦。

炮制以上九味,除牛黄、冰片外,朱砂水飞成极细粉;其余全蝎等六味粉碎成细粉,将牛黄、冰片研细,与上述粉末配研,过筛,混匀,即得。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镇痉定惊。用于小儿惊风高热,手足抽搐,痰涎壅盛,神昏谵语。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0.6~0.9g,一日2~3次,三岁以内小儿酌减。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4、小儿清热止咳口服液

处方麻黄90g 苦杏仁(炒)120g 石膏270g 甘草90g 黄芩180g 板蓝根180g 北豆根90g

性状为棕黄色的液体,久置有少量沉淀;味甘、微苦。

炮制以上七味,麻黄、石膏加水煎煮半小时,再加入苦杏仁等五味,煎煮二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约600ml,静置24小时,滤过,滤液加蜂蜜200g、蔗糖100g及苯甲酸钠3g,煮沸使溶解,加水至总量1000ml,搅匀,冷藏24~48小时,滤过,灌封,灭菌,即得。

功能主治清热,宣肺,平喘,利咽。用于小儿外感,邪毒内盛,发热恶寒,咳嗽痰黄,气促喘息,口干音哑,咽喉肿痛。

用法用量口服,一岁至二岁一次3~5ml,三岁至五岁一次5~10ml,六岁至十四岁一次10~15ml,一日3次。用时摇匀。

规格每支10ml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5、竹沥达痰丸

处方黄芩200g 半夏(制)150g 大黄(酒制)200g 橘红200g 甘草100g 沉香50g

性状为绿褐色的水丸;气微香,味苦。

炮制以上六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另取生姜200g,捣碎,压榨取汁,加鲜竹沥800ml混匀,与上述粉末泛丸。取青礞石100g,加硝石30g煅后水飞成极细粉,包衣,干燥,即得。

功能主治豁除顽痰,清火顺气。用于痰热上壅,顽痰胶结,咳喘痰多,大便干燥,烦闷癫狂。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6~9g。

注意孕妇慎服。

规格每50丸重3g

贮藏密闭,防潮。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6、小儿惊风散

处方全蝎130g 僵蚕(炒)224g 雄黄40g 朱砂60g 甘草60g

性状为橘黄色或棕黄色的粉末;气特异,味甜、咸。

炮制以上五味,雄黄、朱砂分别水飞成极细粉;其余全蝎等三味粉碎成细粉,与上述粉末配研,过筛,混匀,即得。

功能主治镇惊熄风。用于小儿惊风,抽搐神昏。

用法用量口服,周岁小儿一次1.5g,一日2次;周岁以内小儿酌减。

规格每袋装1.5g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7、除热清肺汤

处方石膏9克 黑参 生地黄 赤芍 贝母 栝楼根各3克 麦门冬(去心)4.5克 甘草1.5克

功能主治养阴清肺。主麻疹尽透而壮热咳嗽,大便秘结者。

用法用量水煎,温服。

摘录《张氏医通》卷十五

处方8、红藤煎

处方红藤 银花 紫花地丁 连翘 乳香 没药 丹皮 元胡 甘草 大黄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治急性阑尾炎,阑尾脓肿。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中医方剂临床手册》

处方9、红雪

别名通中散(《太平圣惠方》卷九十五)、红雪通中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六)。

处方川朴消5千克 羚羊角屑90克 川升麻90克 黄芩90克 枳壳60克(麸炒微黄,去瓤)赤芍药60克 人参60克(去芦头)淡竹叶60克 甘草60克(生用)木香60克 槟榔60克 葛根45克 大青45克 桑根白皮45克 蓝叶45克 木通45克 栀子45克 朱砂30克(细研)苏枋90克(捶碎)麝香15克(细研)

制法上药除朱砂、麝香外,皆锉细,以水15升,煎至5.4升,去滓过滤,再以微火煎沸,下朴消,以柳木篦不住手搅,候凝,下朱砂、麝香等末搅匀;倾子新瓷盆中,经宿即成;再研细。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开窍安神,解热破积。治伤寒狂躁,温瘴脚气,湿热黄疸,头昏目昏,鼻口生疮,喉痹重舌,肠痈。

用法用量每服3~6克,以新汲水调下。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九十五

处方10、小七香圆

处方甘松(炒)八十两,益智仁(炒)六十两,香附子(炒.去毛)、丁香皮、甘草(炒),各一百二十两。蓬莪术(煨.乘热碎)、缩砂仁,各二十两。

炮制上为末,水浸蒸饼为圆,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能温中快膈,化积和气。治中酒吐酒,呕逆咽酸,气膈食噎,饮食不下,冷涎翻胃,腹胀脾疼,远年茶酒食积,眼脸俱黄,赤白痢疾,脾毒泄泻。妇人脾血气,小儿疳气,并宜服之。

用法用量每服二十圆,温酒、姜汤、熟水任下。或气胀满,磨乌药水煎汤下。或酒食过度,头眩恶心,胸膈满闷,先嚼二十圆,后吞二十圆,生姜、紫苏汤下。

备注此药性温平,不动脏腑。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11、苍连汤

处方苍术(米泔制)黄连(姜汁炒)陈皮 半夏(姜汁炒)茯苓(去皮)神曲(炒)各3克 吴茱萸(炒)砂仁各1.5克 甘草0.9克

制法上药锉一剂。

功能主治燥湿化痰,清胃和中。主胃病吐酸,属于湿热痰浊而成者。

用法用量加生姜3片,水煎,温服。

摘录《万病回春》卷三

处方12、消风丸

处方草乌头(半斤.用香油四两.炒令黄色)麻黄(半两.去节根.先煎掠去沫.焙干)白芷(半两)附子(炮制.去皮脐.半两)防风(去叉.一两)白茯苓(去皮.一两)藿香叶(一两)干姜(炮.一两)前胡(去芦.一两)青橘皮(去白.炒.一两)桂心(一两)甘草(炙.二两)龙脑(研.一分)麝香(研.一分)丁香(一分)木香(一分)白僵蚕(炒.一分)蝉蜕(炒.半两)皂角(不蛀者一两一分.去皮子.酥炙焦黄)

炮制上为细末,炼蜜和丸,如弹子大。

功能主治治风邪引颊,口歪僻,言语不正。

用法用量每服一丸,用温酒化下,不拘时服。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处方13、八正散

处方大黄、瞿麦、扁蓄、车前子、木通、山栀子、甘草,各一钱。滑石(二钱),加木香(加一钱.尤佳)。

功能主治火证通治。

用法用量上作一服,水二钟,灯心二十茎,煎至一钟,不拘时温服。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处方14、紫雪

处方石膏144g 寒水石144g 滑石144g 磁石144g 玄参48g 木香15g 沉香15g 升麻48g 甘草24g 丁香3g 芒硝(制)480g 硝石(精制)96g 水牛角浓缩粉9g 羚羊角4.5g 麝香3.6g 朱砂9g

性状为棕红色至灰棕色的粉末;气芳香,味咸、微苦。

炮制上十六味,石膏、寒水石、滑石、磁石砸成小块,加水煎煮三次。玄参、木香、沉香、升麻、甘草、丁香用石膏等煎液煎煮三次,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成膏;芒硝、硝石粉碎,兑入膏中,混匀,干燥,粉碎成中粉或细粉;羚羊角锉研成细粉;朱砂水飞成极细粉;将水牛角浓缩粉、麝香研细,与上述粉末配研,过筛,混匀,即得。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止痉开窍。用于热病,高热烦躁,神昏谵语,惊风抽搐,斑疹吐衄,尿赤便秘。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5~3g,一日2次;周岁小儿一次0.3g,五岁以内小儿每增一岁,递增0.3g,一日1次;五岁以上小儿酌情服用。

注意孕妇禁用。

规格每瓶装1.5g

贮藏密封,置阴凉处。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15、守中金圆

处方干姜(炮)、甘草、苍术(米泔浸)、桔梗(去芦),各等分。

炮制上件为细末。炼蜜为圆,如弹子大。

功能主治理中焦不和,脾胃积冷,心下虚痞,腹中疼痛,或饮酒过多,胸胁逆满,噎塞不通,咳嗽无时,呕吐冷痰,饮食不下,噫醋吞酸,口苦失味,怠惰嗜卧,不思饮食。又治伤寒时气,里寒外热,霍乱吐利,心腹绞疼,手足不和,身热不渴,肠鸣自利,米谷不化。又治脾胃留湿,体重节痛,面色萎黄,肌肉消瘦。常服温脾暖胃,消痰逐饮,顺三焦,进美饮食,辟风、寒、湿、冷。

用法用量每服一圆,食前,沸汤嚼下。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16、鼻炎片

处方苍耳子、辛夷、防风、连翘、野菊花、五味子、桔梗、白芷、知母、荆芥、甘草、黄柏、麻黄、细辛

性状为糖衣片或薄膜衣片,除去包衣后显棕色;气香,味苦。

炮制上十四味,取白芷、桔梗和部分黄柏粉碎成细粉;辛夷、野菊花、细辛、荆芥用蒸馏法提取挥发油,蒸馏后的水溶液另器收集;麻黄、知母、五味子粉碎成粗粉,照流浸膏剂与浸膏剂项下的渗漉法(附录ⅠO),用60%乙醇为溶剂进行渗漉,收集漉液,回收乙醇;剩余黄柏及其余苍耳子等?a href='http://www.baiven.com/baike/224/292190.html' target='_blank' style='color:#136ec2'>奈都铀逯蠖危看?小时,合并煎液,加入上述蒸馏后的水溶液及漉液,浓缩至相对密度约为1.25,喷雾干燥成细粉,加入上述白芷等细粉,混匀,制成颗粒,干燥,喷加上述挥发油,压制成片,包糖衣或薄膜衣,即得。

功能主治祛风宣肺,清热解毒。用于急、慢性鼻炎。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3~4片(糖衣片)或2片(薄膜衣片),一日3次。

规格薄膜衣片每片重0.5g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17、羌活胜湿汤

处方羌活、独活,各二钱。藁本、防风、蔓荆子、川芎,各一钱。甘草(炙半钱)。

功能主治如脊痛项强,腰似折,项似拔,上冲头痛,及足太阳经不行。

用法用量作一服,水二钟,生姜五片,煎至一钟,食后温服。如身重腰沉沉然,乃经中有湿热也,加黄蘖一钱、附子半钱、苍术二钱。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处方18、香苏散

处方香附子(炒香.去毛)、紫苏叶,各四两。甘草(炙)一两,陈皮二两(不去白)。

炮制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治四时瘟疫、伤寒。

用法用量每服三钱,水一盏,煎七分,去滓,热服,不拘时候,日三服。若作细末,只服二钱,入盐点服。

备注尝有白发老人授此方与一富人家,其家合施,当大疫,城中病者皆愈。其后疫鬼问富人,富人以实告。鬼曰:“此老教三人矣,稽颡而退”。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19、复方川贝精片

处方麻黄浸膏适量(相当于盐酸麻黄碱2.1g)川贝母25g 陈皮94g 桔梗94g 五味子53g 甘草浸膏15g 法半夏75g 远志53g

性状为糖衣片,除去糖衣后显棕褐色;味苦、微辛。

炮制上八味,麻黄浸膏系取麻黄适量,加水煎煮二次,每次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减压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40(50℃)的清膏,干燥,测定盐酸麻黄碱的含量,即得;川贝母、法半夏粉碎成细粉,过筛;陈皮提取挥发油,挥发油备用,药渣加水煎煮一次,滤过;五味子、远志、桔梗用65%乙醇加热回流提取二次,滤过,合并滤液,回收乙醇,与陈皮煎液合并,浓缩成稠膏,加入甘草浸膏、川贝母及法半夏的细粉及适量辅料,混匀,干燥,粉碎,加入麻黄浸膏,混匀,干燥,喷加陈皮挥发油,混匀,制成颗粒,干燥,压制成1000片,包糖衣,即得。

功能主治宣肺化痰,止咳平喘。用于风寒咳嗽、痰喘引起的咳嗽气喘、胸闷、痰多;急、慢性支气管炎见上述证候者。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3~6片,一日3次;小儿酌减。

注意高血压、心脏病患者及孕妇慎服。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20、地榆散

处方地榆(炒)、干葛,各半斤;茯苓(去皮)、赤芍药,各六两;干姜(炮)二两,当归(去苗)三两,甘草(炙)四两,罂粟壳(蜜炒)十二两。

炮制上捣,罗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大人、小儿脾胃气虚,冷热不调,下痢脓血,赤多白少;或因肠胃乘虚为热毒所渗,下痢纯血,脐、腹?h,里急后重,口燥烦渴,小便不利,纯下鲜血;或先经下痢,不应服热药而误服热药,蕴毒不散,积于肠间,渗而成血者,并宜服之。若下痢纯白,或下紫黑血,肠滑不禁者,皆可服之。

用法用量每服二钱,用温热水调下,不拘时候,小儿三岁,可服半钱,更量岁数如减与之。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21、七圣散

处方续断、独活、防风、杜仲、牛膝(酒浸一宿)、甘草,等分。

炮制上件各修事净,焙干半两,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风湿流注经络间,肢节缓纵不随;或脚膝疼痛,不能步履。

用法用量每服二钱,温酒调下。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22、猴头健胃灵胶囊

处方猴头菌培养物浸膏、海螵蛸、延胡索(制)、白芍(制)、香附(制)、甘草(制)

性状为胶囊剂,内容物为棕黄色的粉末;气芳香,味甜、微苦。

炮制上六味,猴头菌培养物浸膏系取猴头菌培养物,加水煎煮二次,每次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4(70℃),静置24小时,滤过,滤液减压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30(70℃)的浸膏。每100g浸膏加辅料约50g,混匀,干燥;其余海螵蛸等五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灭菌,与上述粉末混匀,装入胶囊,即得。

功能主治舒肝和胃,理气止痛。用于肝胃不和,胃脘胁肋胀痛,呕吐吞酸;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属上述证候者。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4粒,一日3次;或遵医嘱。

规格每粒装0.34g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23、痧药

处方丁香21g 苍术110g 天麻126g 麻黄126g 大黄210g 甘草84g 冰片0.5g 麝香10.5g 蟾酥(制)63g 雄黄126g 朱砂126g

性状本品为朱红色光亮的包衣水丸,除去包衣后显深黄色至黄棕色;气香,味甘、苦,有麻舌感。

炮制上十一味,除麝香、蟾酥、冰片外,雄黄、朱砂分别水飞成极细粉;其余丁香等六味粉碎成细粉;将麝香、蟾酥、冰片研细,与上述粉末(朱砂除外)配研,过筛,混匀,用水泛丸,低温干燥,用朱砂包衣,打光,即得。

功能主治祛暑解毒,辟秽开窍。用于夏令贪凉饮冷,猝然闷乱烦燥,腹痛吐泻,牙关紧闭,四肢逆冷。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0~15丸,一日1次;小儿酌减,或遵医嘱。外用,研细吹鼻取嚏。

注意按规定用量服用,不宜多服;孕妇禁用。

规格每33丸重1g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24、调中散

处方人参 白茯苓各6克 丁香20个 白术7.5克(炮)甘草15克(炙)紫苏7.5克

制法上药为末。

功能主治主小儿吐泻。

用法用量每服3克,用木瓜煎汤,入盐少许温服,不拘时。

摘录《奇效良方》卷六十四

处方25、甘竹沥汤

处方甘竹沥(一斗)生姜(三两)防风(三两)甘草(炙.三两)防己(一两)麻黄(去节.一两)人参(一两)黄芩(一两)白术(一两)细辛(一两)茵芋(一两)秦艽(一两)桂心(一两)附子(一枚.大者炮)

功能主治治卒中恶风,噎倒闷口,噤不能语,肝厥尸厥死,不识人,闭目,灸针不知痛,风狂,宜服此汤。

用法用量上以汤渍药令赤,合竹沥煮取四升,分为四服。

注意忌海藻、菘菜、桃、李、雀肉、生葱、生菜、猪肉、冷水。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处方26、小柴胡汤

处方半夏(汤洗七次.焙干)二两半,柴胡(去芦)半斤,人参、甘草(炙)、黄芩,各三两。

炮制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治伤寒、温热病,身热恶风,颈项强急,胸满胁痛,呕哕烦渴,寒热往来,身面皆黄,小便不利,大便秘硬,或过经未解,或潮热不除;及瘥后劳复,发热疼痛;妇人伤风,头痛烦热;经血适断,寒热如疟,发作有时;及产后伤风,头痛烦热,并宜服之。

用法用量每服三大钱,水一盏半,生姜五片,枣一个,擘破,同煎至七分,去滓,稍热服,不拘时。小儿分作二服,量大小加减。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27、泻心汤

处方大黄、当归、芍药、荆芥、麻黄、甘草,各一钱半。白术,三钱半。

功能主治火证通治。

用法用量上作一服,水二钟,生姜三片,薄荷少许,煎至一钟,去滓,不拘时温服。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处方28、独活散(肺脏中风)

处方独活(去芦.一钱)细辛(去苗.一钱)附子(炮.去皮脐.一钱)甘菊花(一钱)麻黄(去节.一钱)白芷(一钱)五味子(一钱)紫苑茸(一钱)赤茯苓(去皮.一钱)肉桂(一钱)白术(一钱)川芎(一钱)桑白皮(一钱)甘草(炙.半钱)杏仁(麸炒.去皮.一钱)防风(去芦.一钱)

功能主治治肺脏中风,头痛项强,背痛鼻干心闷,语声不出,胸中少气,四肢无力疼痛,宜服之。

用法用量作一服,水二钟,煎一钟,不拘时服。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处方29、太阳丹

处方[附?|脑?]子二两(别干),川芎、甘草、白芷,各一斤。石膏(别研)二斤,大川乌(炮.去皮.脐)一斤。

炮制右为细末,蜜同面糊为圆,每两作一十八粒,朱红为衣。

功能主治治头疼,伤寒、感风、气积,偏正、夹脑一切头疼。每服一粒,薄荷茶嚼下。风壅痰盛,咽膈不利,亦宜服之。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30、白龙圆

处方细辛、白芷、川芎、甘草,各等分。为细末,用药四两,入石膏末一斤,系煅了者,水搜为圆,每两八粒。

功能主治治男子、妇人一切风,遍身疮癣,手足顽麻,偏正头疼,鼻塞脑闷,大解伤寒,治头风。

用法用量薄荷茶嚼下,每服一粒,食后服。风蚰牙,一粒分作三服,干揩后用盐汤漱之,更用葱茶嚼下。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31、麻黄汤

处方麻黄(去节)三两,甘草(炙)一两,肉桂(去粗皮)二两,杏仁(七十枚.去皮尖.炒.别研膏)。

炮制上为粗末,入杏仁膏令匀。

功能主治治伤寒头痛,发热恶风,骨节疼痛,喘满无汗。

用法用量每服三钱,水一盏半,煎至八分,去滓,温服,以汗出为度。不计时候。

注意若病自汗者,不可服。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32、定神琥珀丸

处方琥珀(研)、珍珠(研)、牛黄(研)、天竺黄(研)、铁粉(研)、龙齿(研),各一两。腻粉(研)、犀角(镑)、甘草(炙.锉)、龙胆、升麻、露蜂房(微炙)、丹砂(研)、防风(去叉)、黄芩(去黑心)、麦门冬(去心.焙)、白芍药、钩藤、人参、远志(去心)、知母(焙)、天门冬(去心.焙)、茯神(去木),各三分。干蝎(酒炒.一两半)、麝香(研.一分)、金箔(一百片)、银箔(一百片.与金箔丹砂同研.断星)、石菖蒲(九节者去须.米泔浸.切焙.三分)。

炮制上除别研药外为末,入研者同研,令断星,炼蜜和捣三百杵,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心中风,发动不知,渐成癫痫,惊悸恍惚。

用法用量每服二十丸,食后临卧煎甜竹叶汤下,日二夜一。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处方33、二甲复脉汤

处方炙甘草18克 干地黄18克 生白芍18克 麦冬15克(不去心)阿胶9克 麻仁9克 生牡蛎15克 生鳖甲24克

功能主治育阴潜阴。主温病热邪深入下焦,脉象沉数,舌干齿黑,手指微微蠕动,有发痉厥之势,或痉厥己作者。

用法用量上药用水800毫升,煮取640毫升,分三次服。

备注方中炙甘草资助胃气;地黄、白芍、麦冬、阿胶滋养阴液;生牡蛎、生鳖甲介类潜阳。诸药合用,有育阴潜阳之功。对于热伤阴液,阴虚不能潜阳,肝风内动者,用之可以防止痉厥的发生,即使痉厥己作者,亦可应用。

摘录《温病条辨》卷三

处方34、小青龙汤

处方干姜(炮)、细辛(去叶)、麻黄(去节.根)、肉桂(去粗皮)、芍药、甘草(炒),各三两。五味子二两,半夏(汤洗七次.切作片)二两半。

炮制上将七味为粗末,入半夏令匀。

功能主治治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咳嗽微喘。又治溢饮,身体疼重,及咳逆倚息不得安卧;或因形寒饮冷,内伤肺经,咳嗽喘急,呕吐涎沫,并宜服之。

用法用量每服三钱,水一盏半,煎至一盏,去滓,温服,食后。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35、犀角人参散

处方生犀(镑)二两,人参十五两,茯苓二十五两,甘草五两,桔梗、干葛,各二两半。

炮制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小儿虚热,及吐泻烦渴不止,及疏转后,并宜服。

用法用量每服一大钱,水一中盏,入灯心五茎,同煎六分,放温服,不计时候。烦渴者,入新竹叶同煎。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36、大定心汤

处方人参、白茯苓(去皮)、茯神(去木)、远志(去心)、龙骨、干姜(炮)、当归(切焙)、甘草(炙)、白术、芍药、桂心、紫苑(去苗土)、防风、赤石脂,各二两。

功能主治治心虚中风,惊悸恍惚多忘,或梦寐惊魇,志少不足。

用法用量每服五钱匕,水二盏,入枣二枚,掰破,煎至一盏,去滓温服,日三夜二。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处方37、洋参保肺丸

处方罂粟壳120g 五味子(醋炙)30g 川贝母60g 陈皮60g 砂仁30g 枳实60g 麻黄30g 苦杏仁60g 石膏30g 甘草60g 玄参60g 西洋参粉45g

性状为黑褐色的大蜜丸;味甜、微苦。

炮制上十二味,除西洋参粉外,其余罂粟壳等十一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与西洋参粉配研均匀,过筛。每100g粉末加炼蜜120~130g制成大蜜丸,即得。

功能主治滋阴补肺,止嗽定喘。用于阴虚肺热,咳嗽痰喘、胸闷气短,口燥咽干,睡卧不安。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2丸,一日2~3次。

注意感冒咳嗽者忌服。

规格每丸重6g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38、紫苏子散

处方紫苏子(微炒)、萝卜子(微炒)、诃黎勒皮、杏仁(去皮.尖.麸炒黄)、人参(去苗)、木香,各半两;青皮(去白)、甘草(炙微赤),各一两。

炮制上件捣,罗为细散。

功能主治治小儿啼气未定,与乳饮之,与气相逆,气不得下。

用法用量每服一钱,以水一盏,入生姜钱少许,同煎至五分,去滓,温服,不计时候,量儿大小加减。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39、枇杷叶散

处方枇杷叶(去毛.炙)、陈皮(汤去瓤.焙)、丁香,各半两。厚朴(去皮.涂姜汁炙)四两,白茅根、麦门冬(去心.焙)、干木瓜、甘草(炙),各一两。香薷三分。

炮制上件药捣、罗为末。

功能主治治冒暑伏热,引饮过多,脾胃伤冷,饮食不化,胸膈痞闷,呕哕恶心,头目昏眩,口干烦渴,肢体困倦,全不思食,或阴阳不和,致成霍乱,吐利转筋,烦躁引饮。

用法用量每服二钱,水一盏,入生姜二片,煎至七分,去滓,温服,温水调下亦得。如烦躁,用新汲水调下,不计时候。小儿三岁以下,可服半钱,更量大小加减。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40、僧伽应梦人参散

处方甘草(炙)六两,人参、桔梗(微炒)、青皮(去瓤)、白芷、干葛、白术,各三两。干姜(炮)五钱半。

炮制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伤寒体热头痛,及风壅痰嗽咯血等疾。

用法用量每服二钱,水一盏,生姜二片,枣二个,煎七分,通口进。如伤寒,入豆豉同煎热进,大有神效,不计时候。

备注一方无甘草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41、二加龙牡汤

处方龙骨15克 甘草(炙)6克 牡蛎(熬)15克 芍药12克 大枣4枚(擘)生姜9克 白薇10克 附子6克(炮)

制法上药八味,切。

功能主治主虚劳病,阳虚外越,多梦失精,心悸气短,潮热汗出,或阴部畏寒,目眶疼痛,头发脱落,及精神不安等。

用法用量以水800毫升,煮取300毫升。分二次服。

注意忌食海藻、菘菜、生葱、猪肉,冷水。

摘录《外台秘要》卷十六引《小品方》

处方42、大温脾圆

处方吴茱萸(汤七次.焙)、大麦蘖(炒)、肉桂(去粗皮),各五两;甘草(炙)、桔梗、人参、干姜(炮),各三两;附子(炮.去皮.脐)、细辛(去苗),各二两;神僸(碎炒)三两一钱,枳实(麸炒)一分半。

炮制上为细末,炼蜜和为圆,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脾胃虚弱,冷气攻冲,饮食不化,心腹胀痛呕吐吞酸,痞噎不通,肠鸣泄利,水谷不分,面黄肌瘦,食减嗜卧,并皆治之。常服温脾益胃,消谷进食。如久虚痼冷,食少伤多,尤宜常服。

用法用量每服二十圆,温酒下,米饮亦得,日三服,空心,食前。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43、水瓢丸

处方乌梅肉(四两)甘草(一两)青盐(一两)干木瓜(一两)白茯苓(一两)檀香(一两)麝香(二钱半)

炮制上除麝香别研,余并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两作三十丸。

功能主治治冒暑,解烦渴。

用法用量每服一丸,含化,或新汲水温水嚼下,不拘时候。

备注一方有人参。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处方44、牛黄定志丸

处方牛黄(研.半两)龙脑(研.半两)干蝎(炒.半两)僵蚕(炒.半两)白附子(炮.半两)雄黄(研.一两)丹砂(研.二两)天麻(酒浸.焙.一两)甘草(炙.一两)半夏(汤洗七次.焙干.炒黄用.二两)琥珀(研.三分)麝香(研.一分)南星(牛胆制者.半两)乌蛇(酒浸.去皮骨.炙.一两)

炮制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鸡头大。

功能主治治心中风,精神不宁,压惊镇心,化涎安神。

用法用量每服一丸,细嚼,荆芥人参汤下,食后临卧服。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处方45、生气汤

处方盐(炒)二两半,丁香皮一两,胡椒二钱半,丁香、檀香,各一两半。干姜(炮)、甘草(炙),各二两。

炮制上七味同捣碎,用慢火令香熟,乘热入瓷器内蜜盖覆,候冷,碾,罗作细散,密盛贮,勿令泄气味。

功能主治治男子、妇人一切冷气攻心、腹、胁肋胀满刺痛,噫醋吞酸,痰逆呕吐,胸膈痞闷,饮食不美。又治五膈、五噎,一切气疾。常服除邪冷,生胃气。

用法用量每服半钱至一钱,用沸汤点服,不计时候。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46、川芎石膏汤

处方石膏(一钱)桔梗(一钱)川芎(五分)芍药(五分)山栀(五分)人参(五分)白术(五分)黄芩(七分)大黄(七分)菊花(七分)荆芥穗(七分)防风(七分)寒水石(二钱)甘草(二钱)滑石(三钱)连翘(一钱)薄荷(一钱)缩砂(三分)

功能主治治风热上攻,头目眩痛,咽干烦渴。

用法用量上作一服,水二钟,煎至一钟,食后服。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处方47、小柴胡汤

处方柴胡(三钱)人参(二钱)黄芩(二钱)半夏(一钱半)甘草(一钱)

功能主治治伤寒,寒热如疟,胸膈满痛,小便不利,大便涩。

用法用量上作一服,水二钟,生姜三片,红枣二枚,煎至一钟,不拘时服。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处方48、异香散

处方石莲肉(去皮)一两,蓬莪术(煨)、京三棱(炮)、益智仁(炮)、甘草,各六两。青皮(去白)、陈皮(去白),各三两。厚朴(去粗皮.姜汁炙)二两。

炮制上件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肾气不和,腹胁膨胀,痞闷噎塞,喘满不快,饮食难化,噫气吞酸;一切气痞,腹中刺痛。此药能破症瘕结聚,大消宿冷沉积,常服调五脏三焦,和胃进食。

用法用量每服二钱,水一盏,生姜三片,枣一个,盐一捻,煎至七分,通口服,不计时候。盐汤点或盐、酒调,皆可服。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49、十六味冬青丸

处方冬青叶150g 石榴25g 石膏75g 肉桂50g 豆蔻50g 木香50g 丁香50g 甘草50g 白葡萄干125g 沉香75g 拳参75g 荜茇50g 肉豆蔻50g 红花50g 广枣50g 方海50g

来源本品系蒙古族验方。

性状本品为棕褐色的大蜜丸;气微香,味甘辛、微苦而涩。

炮制以上十六味,除白葡萄干外,其余冬青叶等十五味粉碎成粗粉,加白葡萄干,粉碎,烘干,再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加炼蜜110~130g制成大蜜丸,即得。

功能主治宽胸顺气,止嗽定喘。用于胸满腹胀,头昏浮肿,寒嗽痰喘。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丸,一日1~2次。

规格每丸重6g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50、人参黄蓍散

处方天门冬(去心)三十两,半夏(汤洗七次.姜汁制)、知母、桑白皮(炒)、赤芍药、黄蓍、紫菀、甘草,各十五两;白茯苓(去皮)、柴胡(去苗)、秦艽(去土)、生干地黄、地骨皮,各二十两;人参、桔梗,各十两;鳖甲(去裙.醋炙)一两。

炮制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治虚劳客热,肌肉消瘦,四肢倦怠,五心烦热,口燥咽干,颊赤心忪,日晚潮热,夜有盗汗,胸胁不利,减食多渴,咳唾稠黏,时有脓血。

用法用量每服二大钱,以水一盏,煎至七分,去滓,温服,食后。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51、林檎散

处方麻黄(去节)、肉桂(去粗皮)、苍术(去皮)、川大黄、干葛、石膏、山栀子(去皮),各一两半。木通、瞿麦、甘草(炙)、前胡、川芎,各一两。藿香(用叶)、川乌头(炮.去皮.脐),各半两。

炮制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治伤寒及时行疫疠,头痛项强,壮热恶寒,腰背四肢拘急烦疼,面赤咽干,呕逆烦渴。

用法用量每服二钱,水一盏,入林擒糁十数片,新者亦得,煎至七分,去滓,稍热服,不计时,相次再服。衣被盖覆,汗出为度。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52、龙脑芎犀圆

处方石膏(细研)、川芎,各四两。生龙脑(别研)、生犀角、山栀子(去皮),各一两。朱砂(研.飞)四两(内一两为衣),人参(去芦)、茯苓(去皮.用白者)、细辛(去苗)、甘草(炙),各二两。阿胶(碎炒)一两半,麦门冬(去心)三两。

炮制上除别研、后入外,并捣、罗为细末,炼蜜为圆。

功能主治消风化痰,除心肺邪热,去头面诸风。治偏正头痛,心怔烦郁,面热目俽,鼻塞脑昏,痰热咳嗽,咽膈不利。

用法用量每服一圆至二圆,细嚼,茶、酒任下,食后服。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53、人参败毒散

处方柴胡(去苗)、甘草、桔梗、人参(去芦)、川芎、茯苓(去皮)、枳壳(去瓤.麸炒)、前胡(去苗.洗)、羌活(去苗)、独活(去苗),右十味,各三十两。

炮制为粗末。

功能主治治伤寒时气,头痛项强,壮热恶寒,身体烦疼,及寒壅咳嗽,鼻塞声重,风痰头痛,呕哕寒热,并皆治之。

用法用量每服二钱,水一盏,入生姜、薄荷各少许,同煎七分,去滓,不拘时候,寒多则热服,热多则温服。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54、葛根散

处方葛根、麻黄(去根.节)、人参,各半两;肉桂(去粗皮)、甘草(炙),各一分。

炮制上件捣为粗散。

功能主治治小儿伤寒,四肢烦热,头疼体痛,心躁口干发渴。

用法用量三岁儿每服一钱,水一小盏,入生姜少许,枣子一枚,同煎至五分,滤去滓,温服,量儿大小加减,不计时候。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55、水煮木香圆

处方陈皮(去白)、甘草(炒)、青皮(去白)、木香,各一两一分;白芍药、当归(去芦),各二两;干姜(炮)一两半,诃子皮(去核)二两半,罂粟壳(去蒂.盖.蜜炒黄色)八两。

炮制上为细末,炼蜜圆,每一两作六圆。

功能主治治一切赤白,脓血相杂,里急后重,或脏腑滑泄,日夜无度,或积寒久冷,脐腹疼痛,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一圆,水一盏,煮至七分,和渣空心温服,不拘时亦可。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56、强阳保肾丸

处方淫羊藿(炙)36g 阳起石(煅,酒淬)36g 肉苁蓉(酒制)36g 胡芦巴(盐水炙)48g 补骨脂(盐水炙)48g 五味子(醋制)42g 沙苑子36g 蛇床子36g 覆盆子48g 韭菜子42g 芡实(麸炒)60g 肉桂24g 小茴香(盐水炙)30g 茯苓36g 远志(甘草制)36g

性状为粉红色光亮的包衣水丸,除去包衣后显灰黑色;味微苦。

炮制上十五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用水泛丸,干燥。每1000g用滑石粉111g包内衣,再用朱砂粉末28g、滑石粉111g配研均匀,包外衣,打光,干燥,即得。

功能主治补肾壮阳。用于肾阳不足引起的精神疲倦,阳痿遗精,腰酸腿软,腰腹冷痛。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6g,一日2次。

规格每100丸重6g

贮藏密闭,防潮。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57、大山蓣圆

处方白术、麦门冬(去心)、白芍药、杏仁(去皮.尖.麸炒黄)、防风(去芦.叉)、川芎,各一两半;大豆黄卷(炒)、熟干地黄、肉桂(去粗皮.僸.炒)、当归(酒浸),各二两半;桔梗、白茯苓(去皮)、柴胡,各一两二钱半;干姜(炮)七钱半,甘草(炙)七两,大枣一百个(蒸熟.去皮.核),阿胶(炒)、人参,各一两七钱半;白蔹半两,山蓣七两半。

炮制上为末,炼蜜与蒸枣同和圆,如弹子大。

功能主治治诸虚百损,五劳七伤,肢体沉重,骨节酸疼,心中烦悸,唇口干燥,面体少色,情思不乐,咳嗽喘乏,伤血动气,夜多异梦,盗汗失精,腰背强痛,脐腹弦急,嗜卧少起,喜惊多忘,饮食减少,肌肉瘦瘁。又治风虚,头目眩运,心神不宁,及病后气不复常,渐成劳损。久服补诸不足,愈风气百疾。常服养真气,益精补髓,活血驻颜。

用法用量每服一圆,温酒或米饮化下,嚼服亦得,食前。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58、桂星散

处方辣桂 川芎 当归 细辛 净石菖蒲 白蒺藜(炒,杵去刺)木通 木香 麻黄(去节)甘草 大南星(煨裂)白芷梢各12克

制法上药锉碎。

功能主治治风虚耳聋。

用法用量每服9克,用水220毫升,加葱白2根,紫苏5叶,生姜5片,空腹时煎服。晚少食,临卧加些全蝎服。

摘录《仁斋直指》卷二十一

处方59、黄蓍汤

处方黄蓍、肉桂(去粗皮),各三两,甘草(炙)二两,白芍药六两。

炮制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治男子、女人诸虚不足,小腹急痛,胁肋侾腰胀,脐下虚满,胸中烦悸,面色萎黄,唇口干燥,少力身重,胸满短气,腰背强痛,骨肉酸疼,行动喘乏,不能饮食,或因劳伤过度,或因病后不复,并宜服之。

用法用量每服三钱,水一盏半,入生姜三。四片,大枣一枚,同煎一中盏,滤去滓,入饧少许,再煎令溶,稍热服,空心食前。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60、牡丹散

处方干漆(炒)、苏木、鬼箭、蓬莪,各一分;甘草(半盐汤炙.半生)、当归、桂心、牡丹皮、芍药、陈皮(去白)、红花、延胡索(炒)、没药(别研令细)、乌药,各一两。

炮制上为末。

功能主治治血虚劳倦,五心烦热,肢体疼痛,头目昏重,心忪颊赤,口燥咽干,发热盗汗,减食嗜卧,及血热相搏,月水不利,脐腹胀痛,寒热如疟。又治室女血弱阴虚,荣卫不和,痰嗽潮热,肌体羸瘦,渐成骨蒸。

用法用量每服二钱,水一盏,煎至七分,不拘时候。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警告!本文使用信息聚合技术汇集而成,仅作学习、研究之用,切不可照本宣科、照猫画虎,身体有恙应尽早就医。本文资料绝大部分注明了出处,但不对信息的正确性负责,更不对使用本文信息导致的后果负责。

相关参考

含有甘草的处方(二百三十二)

处方1、惺惺散处方人参(去声)15克桔梗(锉破)白茯苓(去皮)白术天花粉各30克细辛(去叶)6克防风(去芦)川芎南星(生用)各7.5克甘草(半生、半炙)21克制法上药,哎咀。功能主治治伤风伤寒;痰嗽咳

含有甘草的处方(二百三十五)

处方1、姜术汤处方白姜(生)白术茯苓半夏曲各15克辣桂甘草(炙)各0.3克制法上锉。功能主治治痰饮内停,心悸怔忡。用法用量每服9克,姜、枣煎服。摘录《仁斋直指)卷十一处方2、化斑解毒汤加减处方人中黄3

含有甘草的处方(二百三十六)

处方1、蒲黄散处方干荷叶(炙)、牡丹皮、延胡索、生干地黄、甘草(炙),各三分;蒲黄(生)二两。炮制上为粗末。功能主治治产后恶露不快,血上抢心,烦闷满急,昏迷不省,或狂言妄语,气喘欲绝。用法用量每服二钱

含有甘草的处方(二百三十四)

处方1、白果汤处方砂仁5克,五味子5克,五倍子5克,益智仁5克,杜仲10克,熟地10克,续断10克,覆盆子10克,远志10克,党参10克,桑螵蛸10克,阿胶10克,山萸肉12克,白果12枚,炙甘草3克

含有甘草的处方(二百三十七)

处方1、小儿化毒散处方牛黄8g珍珠16g雄黄40g大黄80g黄连40g甘草30g天花粉80g川贝母40g赤芍80g乳香(制)40g没药(制)40g冰片10g性状本品为杏黄色至棕黄色的粉末;味苦,有清凉

含有甘草的处方(一百三十九)

处方1、赤茯苓散处方赤茯苓1两,麦门冬1两(去心),木通3分(锉),川升麻3分,葳蕤3分,甘草半两(炙微赤,锉),紫菀3分(去苗土),川大黄3分(锉碎,微炒),子芩1两。制法上为细散。功能主治心气实热

含有茯苓的处方(二百三十一)

处方1、化痰丸处方人参(去芦)白茯苓半夏(汤洗七次,别研细末)桔梗(切作小块,姜汁浸)白术各30克白附子前胡枳实甘草各15克制法上为末,用半夏姜汁煮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停痰宿饮。用法用量每次

含有茯苓的处方(二百三十)

处方1、茯菟丸处方菟丝子150克白茯苓90克石莲子(去壳)60克制法上为细末,酒煮(一本用山药180克)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养心补肾,固精止遗。治心肾俱虚,真阳不固,溺有余沥,小便白浊,梦寐频

含有茯苓的处方(二百三十三)

处方1、射干丸处方射干30克半夏(汤洗十遍,炒干)37.5克干姜(炮裂)款冬花(焙干)皂荚(去皮、子,炙)陈橘皮(汤浸,去白,焙)各30克百部(焙干)五味子(拣净)各37.5克细辛(去苗、叶)贝母(去

含有茯苓的处方(二百三十六)

处方1、加味温阳风心汤处方熟附片30g(先煎),云苓30g,桂枝9g,白芍9g,白术9g,山萸肉9g,炮干姜9g,威灵仙9g,全蝎9g,乌梢蛇9g,生黄耆60g,北五味子12g,薤白12g,巴戟天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