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甘草的处方(一百八十五)
Posted 处方
篇首语:观书散遗帙,探古穷至妙。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含有甘草的处方(一百八十五)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处方1、甘草小麦大枣汤别名甘麦大枣汤、大枣汤、麦甘大枣汤、小麦汤、甘草汤、十枣汤、麦枣汤、枣麦甘草汤、大枣甘草汤
处方甘草3两,小麦1升,大枣10枚。
药理作用①镇静作用《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1983;3:53):保田和美报道,本方水提取物对环己烯巴比妥的睡眠时间稍有延长作用。在对大鼠自发运动量的实验中,口饲至第3-4天后,可观察到运动量减少。②抑制平滑肌运动《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1983;3:53):本方水提取物在5×10-3g/毫升时能够抑制组织胺、乙酰胆碱所致的豚鼠回肠收缩;2×10-3g/毫升时即可抑制大鼠子宫收缩,5×10-3g/毫升浓度时则能完全抑制。
功能主治养胃生津,化血润躁,补益心脾,安神宁心。主脏躁。精神恍惚,常悲伤欲哭,不能自主,睡眠不安,甚则言行失常,呵欠频作,舌红少苔。现用于癔病及神经衰弱属心脾两虚肝郁者;痫症狂症,因平素忧郁无聊,夜夜不眠,发则恶寒发热,战憟错语,心神恍惚,居不安席,酸泣不已者;小儿啼泣不止者。
用法用量甘麦大枣汤(原书同卷)、大枣汤、麦甘大枣汤(《本事》卷十)、小麦汤(《三因》卷十八)、甘草汤(《妇人良方》卷十五引《专治妇人方》)、十枣汤(《万氏女科》卷二)、麦枣汤(《杏苑》卷八)、枣麦甘草汤(《会约》卷十四)、大枣甘草汤(《一见知医》卷四)。
各家论述1.《金匮要略论注》:小麦能和肝阴之客热而养心液,具有消烦利溲止汗之功,故以为君;甘草泻心火而和胃,故以为臣;大枣调胃,而利其上壅之燥,故以为佐。盖病本于血,心为血主,肝之子也,心火泻而土气和,则胃气下达;肺脏润,肝气调,燥止而病自除也;补脾气者,火为土之母,心得所养,则火能生土也。2.《金匮要略心典》:五志生火,动必关心,脏阴既伤,穷必及肾也。小麦为肝之谷,而善养心气;甘草。大枣甘润生阴,所以滋脏器而止其躁也。3.《血证论》:三药平和,养胃生津化血;津水血液,下达子宫,则脏不燥,而悲伤太息诸证自去。此与麦门冬汤滋胃阴以达胞宫之法相似,亦与妇人乳少催乳之法相似。乳多即是化血之本,知催乳法,则知此汤生津液润燥之法。
临床应用1.脏躁:表嫂孀居20年矣。右瘫不能举动,不出门者3年,今则神情恍惚,口乱语,常悲泣。诘其故,答曰:自亦不知为何故也。诊之,两寸脉短涩,以石菖蒲、远志、当归、茯苓、人参、黄耆、白术、大附子、晚蚕沙、陈皮、粉草,服4帖,精神较好于前,但悲泣如旧,夜更位。予思仲景大枣小麦汤,正与此对。即与服之,2帖而瘳。方用大枣12枚,小麦1合,大甘草(炙过)3寸,水煎饮之。2.妇女更年期症候群:用本方治疗30例,显效者22例,进步4例,有效4例。方药为:甘草3-6g,小麦30g,大枣10枚。有严重失眠及烦躁不安者,则加酸枣仁或茯神。典型病例:杨某某,48岁,家庭妇女。心慌,呼吸迫促、发喘,发作性颜面发红,发热,有胸部阻塞感,严重时有被窒息样,伴有严重失眠,已断续发作约1年。1年前月经不规则,量时多时少。自此后上述症状依次发生,尤以经期前后更为明显,经医治无效。体型消瘦,颜面潮红,精神高度紧张,呼吸及说话均表现极度不安、迫促非常。心脏,心律、心率正常,肺部(-),腹部正常。血压145/95mmHg。入院诊断:更年期症候群。用苯巴比妥、三溴、卵巢素等无效。后改用中药甘麦大枣汤每日1剂,服至3剂后,症状基本消失,能熟睡6-7小时,并可自理生活,服至12剂后,症状全消出院,3.歇斯底里精神性发作:本方治疗歇斯底里精神发作25例,主要症状为:神态恍惚,无故悲伤,哭泣叫嚷吵闹,躁扰不宁,夜卧不安等。治疗后均获痊愈。4.癫痫小发作:赵某某,男,4岁。半年来几乎每日频繁发作霎眼,咀嚼,双手肌肉小抽搐等动作,每次历时几十秒钟,止后如常。诊断为癫痫小发作。用苯妥英钠后无明显好转。症见颈软,精神不振,问答稍迟缓,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细。经用甘麦大枣汤加味,五剂后,病情基本停止,再以本方合六君子汤调理获愈。
摘录《金匮》卷下
处方2、八正散加木香汤处方车前子、瞿麦、萹蓄、滑石、山栀子(炒黑)、甘草梢、木通、大黄、木香。
功能主治湿热下注,少腹急,小便不通者。
各家论述《医方考》:湿热下注,令人少腹急,则小便有可行之势矣。而卒不通者,热秘之也。陶隐居曰:通可以去滞,泻可以去秘,滑可以去着。故用木通、瞿麦、萹蓄通其滞;用大黄、山栀泻其秘;用车前、滑石滑其着;用甘草梢者,取其坚实,能泻热于下;加木香者,取其辛香,能化气于中。
摘录《医方考》卷二
处方3、当归汤处方当归3两,干姜3两,桂心3两,甘草3两(炙),糖8两,牡丹2两,白芷2两,附子(炮)2两,芍药2两,人参2两,干地黄4两。
功能主治诸痔去血过多,气息惙惙,不下食,或腹痛牵引下部。
用法用量以水1斗,煮取3升2合,去滓,纳糖令消,分为4服。
摘录《千金翼》卷二十四
处方4、加减甘露饮处方人参、葛根、藿香、白术、茯苓、甘草、泽泻、木香、滑石、寒水石、石膏。
功能主治胸胃郁热之口臭。
摘录《类证治裁》卷六
处方5、白芍药汤处方白芍药1两半,泽泻(去粗皮)7钱半,甘草3钱(炙),薄桂(去粗皮)1钱半。
功能主治冷疝腹痛,及误汗误下之坏证伤寒,并宜先服,次投对证之剂,胎寒腹痛。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2钱,水1盏,煎7分,空心温服。误汗误下,加人参、南木香各2钱;脐下痛,加生姜及盐同煎,或加钩藤。
摘录《活幼心书》卷下
处方6、白豆蔻散处方白豆蔻(去皮)1两,干木瓜1两,生糯米3合,干姜(炮)3分,甘草(炙,锉)半两,缩砂仁1两半。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胃中诸食结滞不消,心腹胀满,吐泻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新汲水调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七十二
处方7、六物汤处方嫩常山2钱半,柴胡2钱,鸡心槟榔2钱,青皮(去白)2钱,草果仁1钱半,甘草(炙)1钱半。
制法上锉,分3服。
功能主治久疟不已,寒少热多。
用法用量每服用大软乌梅2个,好夏酒准1啜许,新水2盏,煎半,隔宿露空,以纱盖之,次早拂明服。若寒热等,加制厚朴2钱,略暖服,是日饮食皆勿用热。
摘录《直指》卷十二
处方8、芙蓉酒处方金银花1两,蜈蚣1两,荆芥1两,灵仙1两,首乌1两,石膏1两,甘菊1两,蒺藜1两,芙蓉叶1两,胡麻1两,苦参1两,天麻1两,连翘1两,杜仲1两,黄柏1两,川芎1两,大力子1两,当归1两,防风1两,羌活1两,独活1两,白术1两,人参1两,甘草1两,苍耳子1两,黄耆1两,细辛1两。
功能主治截指风,筋骨先烂,后损十指,先起指肿,甲下出水,不过一年,逐节脱落。
用法用量用袋盛之,入香蛇酒内,煮3炷香时为度,出火毒。过半月,随意尽醉方好。
摘录《秘传大麻疯方》
处方9、瓜蒌散别名栝楼散
处方黄耆4两(锉),皂角刺8两(红者,拍碎,锉),甘草6两,牛膝2两,黄瓜蒌10个(锉)。
制法上用蜜1斤,旋入铛内,炒至紫色,见风吹脆为末,有滓再炒为末。
功能主治内消恶肉,生好肉。
用法用量栝楼散(《普济方》卷二八九)。
摘录《传信适用方》卷三
处方10、加味益元散处方滑石2钱,甘草5分,车前子1钱。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诸淋。
用法用量水调服。
摘录《济阳纲目》卷九十一
处方11、加味二陈汤处方橘红7分,茯苓7分,半夏(汤泡洗)1钱,甘草(炙)3分,川芎8分,苍术8分,白术8分,山楂肉1钱5分,砂仁5分,神曲(炒)7分,香附子1钱,麦糵面(炒)5分。
功能主治导痰补脾,消食行气。
用法用量上除神曲、麦糵面细研炒,另包,余细切,作1服,加生姜3片,大枣1枚,水2盏,煎至1盏,调神曲,麦糵入内服。
摘录《医学正传》卷二引丹溪方
处方12、加减麻黄汤处方麻黄、羌活、防风、紫苏、甘草、生姜、葱白。
功能主治感冒无汗。
用法用量血虚,加生地。
摘录《医学集成》卷二
处方13、加味二陈汤处方陈皮、半夏、甘草、茯苓、山楂、香附、川芎、苍术、砂仁。
功能主治妊娠气不调和,饮食伤而气实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郑氏家传女科万金方》卷二
处方14、加减羌活汤处方羌活、独活、防风、荆芥、柴胡、干葛、广皮、甘草。
功能主治南方冬月,太阳经恶寒发热,头痛、脉浮,无汗者。
用法用量里有热或火令,加黄芩、石膏、知母;胸前饱闷,加枳壳、厚朴、桔梗;胁肋刺痛,加青皮、山栀、木通、苏梗;呕吐,加半夏;食滞,加山楂、麦芽、莱菔子;头痛,加川芎。
摘录《伤寒大白》卷一
处方15、加味八珍汤处方人参、茯苓、当归、生地、白术、川芎、白芍、甘草、香附(炒)、青皮各等分。
功能主治经水过期,性急多怒,其气逆血少。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医钞类编》卷十六
处方16、加参宁肺止嗽生化汤处方川芎1钱,知母1钱,诃子皮1钱,瓜蒌仁1钱,生地1钱,当归3钱,兜铃4分,桔梗4分,甘草4分,款冬花6分。
功能主治产后虚弱,百日内患风寒咳嗽,声重有痰,或身热、头痛、无汗。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女科秘要》卷七
处方17、加减甘桔汤处方桔梗5分,元参5分,白芷5分,防风5分,赤芍5分,川芎5分,前胡5分,独活5分,连翘5分,荆芥5分,甘草5分,丑牛5钱,豆根5钱,黄芩5钱,射干5钱,生地5钱。
功能主治喉风。喉咙肿痛,痛不可忍,一发如雷,水米不能下咽,生死危在顷刻,亦有延至6-7日者。
用法用量内服中九丸,兼服加减甘桔汤及败毒散,若外面红肿者,以麻凉膏敷之,再吹加味冰硼散。
摘录《外科十三方考》
处方18、加减七气汤处方人参3钱,桂3钱,半夏4钱,甘草2钱,沉香2钱,玄胡索2钱,乌药5钱,香附子2钱。
功能主治妇人气滞两胁痛,小腹疼至胸背。
用法用量加生姜,水煎服,不拘时候。
摘录《医方类聚》卷二一八引《仙传济阴方》
处方19、龙齿汤处方龙齿1两,麦门冬(去心,焙)1两,人参1两,远志(去心)3分,甘草(炙,锉)1分。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鬼黄,病人汗不出,渐加困重,惙气心胀,唇黑,遍身黄,妄见异物。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1盏半,煎至7分,去滓,食后温服。鬼黄,宜烙中脘穴,更灸2-7壮,次烙背心及灸上囟1-7壮,又烙心俞、肝俞、肾俞。
摘录《圣济总录》卷六十一
处方20、当归黄耆汤处方黄耆(锉)1两,当归(切,焙)1两,人参1两,桔梗(锉,炒)1两,芍药1两,甘草(炙,锉)1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骨蒸,肺痿。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1盏半,加生姜1枣大(拍碎),大枣2个(擘破),同煎至8分,去滓,食前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九十三
处方21、加减平胃散处方柴胡、厚朴、山楂肉、陈皮、甘草、神曲、青皮。
功能主治小儿潮热,内有宿食,气壮唇红作渴。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幼科直言》卷五
处方22、加减补中益气汤处方黄耆(炙)、人参、白术(炒)、陈皮、枳实、青皮、木香、麦芽(炒)、神曲(炒)、黄连(炒)、甘草。
功能主治伤食而热。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万氏家抄方》卷六
处方23、加减补天大造丸处方鹿茸1两半,枸杞子4两,潞党参2两,紫河车1个(甘草水洗,焙),远志1两,炒枣仁2两,茯神3两(人乳蒸),熟地6两,萸肉3两,山药3两,杜仲3两,五味子1两,龙骨2两。
制法上药各为末,以龟版胶2两,化水为丸。
功能主治滋补强壮。主五脏虚损,阳萎,滑精。
用法用量每服2钱,日3次。
摘录《医学碎金录》
处方24、加减补中益气汤处方人参5钱,黄耆3钱(生用),柴胡1钱,甘草1分,当归3钱(酒洗),白术5钱(土炒),茯苓1两,升麻3分,陈皮3分。
功能主治妊娠5月,脾肺气虚,肢体倦怠,饮食无味,先两足肿,渐至头面遍身俱肿。
用法用量水煎服。
各家论述补中益气汤原为升提脾肺之气,血非气不生,补气即所以生血。今湿气乘脾肺之虚而相犯,未便大补其血,恐阴太盛而招阴也。只补气而助以利湿之品,则气升而水尤易散,血亦随之而生矣。重用茯苓一两为君,于补气之中,虽曰渗湿,而仍是健脾清肺之意。且凡利水之品,多是耗气之药,而茯苓与参术合用,实补多于利,所以重用之以分湿邪,即以补气血耳。
摘录《傅青主女科》卷下
处方25、加味华盖散处方麻黄、杏仁(去皮尖,炒)、苏子(炒)、前胡、橘红、甘草(生)、桑皮(炒)、桔梗、赤茯苓。
功能主治小儿感受风寒,寒邪壅蔽,致气促胸满咳嗽者。
用法用量水煎,食后温服。
摘录《金鉴》卷五十三
处方26、加味温胆汤处方人参1钱,甘草(炙)1钱,茯苓1钱,远志(去心)1钱,酸枣仁(炒,研)1钱,熟地1钱,枳实(麸炒)1钱,陈皮1钱,半夏(姜汁炒)1钱,五味子5分,生姜1钱。
功能主治汗下后不解,呕而痞闷,或虚烦不眠,肉瞤筋惕者。
用法用量水煎,温服。
摘录《寒温条辨》卷五
处方27、加味独活寄生汤处方独活3两,桑寄生(无真者,续断代)2两,杜仲(制炒去丝)2两,细辛(去苗)2两,牛膝(去苗,酒浸)2两,秦艽(去心)2两,茯苓(去皮)2两,白芍药2两,桂心(不见火)2两,芎藭2两,防风(去芦)2两,甘草(炙)2两,人参2两,熟地黄(洗蒸)2两,当归(去芦)2两。
制法上锉散。
功能主治肾经虚弱,坐卧当风着湿,所得腰痛,若不速治,流入脚膝,乃为偏枯冷痹,缓弱疼肿,或腰挛痛,脚重痹痒。
用法用量每服4钱,水2盏,煎7分,空心服。气虚下痢,或脘中不快者,除地黄,倍加生姜。
摘录《普济方》卷二四二引《济生》
处方28、瓜石汤别名栝石汤
处方瓜蒌仁9钱,滑石1钱半,南星1钱,苍术1钱,赤芍1钱,陈皮1钱,黄连5分,黄柏5分,黄芩5分,白芷5分,甘草2分。
功能主治破伤风,发热。
用法用量栝石汤(《金鉴》卷七十五)。
摘录《医学入门》卷八
处方29、贝母散处方麻黄(去节)半两,杏仁(去皮尖,炒)3钱,人参3钱,知母半两,贝母半两,甘草半两,石膏(煨)1两。
功能主治咳嗽。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用蜜、薄荷少许同煎,温服。
摘录《普济方》卷三八七引《傅氏活婴方》
处方30、加减四物汤处方当归、川芎、白芍、生地、麦冬、紫草茸、防风、白芷、连翘、桔梗、甘草、牛蒡子、黄耆。
功能主治补血泻火。主气实血虚,气至而血不至,痘疹起发,顶尖四围干枯无水色者。
摘录《片玉痘疹》卷三
处方31、安宫散处方附子(炮)2钱,阿胶(炒)2钱,五味子2钱,黄耆(炙)2钱,山药2钱,当归2钱,熟地黄2钱,赤芍2钱,木香2钱,甘草(炙)2钱,生姜半两(炒黑),糯米1勺(炒焦)。
制法上锉散。
功能主治安胎。主半产,妊娠血气虚弱,不能卫养,数月而堕。
用法用量每服半两,苎根3寸,水煎,通口服。
注意忌生冷。
摘录《永类钤方》卷十八引郑氏方
处方32、半夏汤处方半夏半两(生姜汁淹浸1宿,切,焙),贝母(去心)1两,柴胡(去苗)1两,猪牙皂荚(炙,去皮)半两,甘草(炙)半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产后咳嗽痰壅。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加生姜5片,同煎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六四
处方33、白术汤别名白术散
处方半夏曲半两,白术2钱,槟榔2钱半,木香1钱,甘草1钱,茯苓2钱。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补中豁痰。主胃中虚损,及有痰而吐者。
用法用量白术散(《医学纲目》卷二十二)。
各家论述《杏苑》:治中气挟痰作吐,法当补中豁痰。是以白术、炙草补中,茯苓、半夏豁痰,木香、槟榔散逆气以止呕。
摘录《保命集》卷中
处方34、甘草粉蜜汤处方甘草2两,粉1两,蜜4两。
功能主治安蛔止痛,解毒和胃。主蛔虫之为病,令人吐涎,心痛,发作有时,毒药不止。
用法用量《成都中医学院学报》(1986;1:18)报道,四川省某县1970年7月发生一起应用甘草粉蜜汤集体驱蛔,因使用铅粉,致使接受该方的74人全部中毒,无一幸免。中毒者在服药时曾觉药有铅臭,数小时后心烦,轻微呕吐,胃中嘈杂不适。2~9天内先后不同程度出现头昏头痛,身软无力,懒言嗜睡,口臭流涎,口腔糜烂,食欲逐渐下降,胸腹胀满,四肢及眼胞浮肿。部分病例在牙龈边缘可见蓝灰色铅线。中毒者初起面色灰白少华,大便秘结;3~5天后部分病人面色发黄,甚至全身发黄;大便由秘结转溏泻,小便深黄量少。舌质:中毒初中期淡红,苔白滑或厚腻;中后期有少数患者出现舌绛少苔;脉象多虚弦、滑数无力或见有濡弱之脉。经用昆布、海藻、金钱草、板蓝根等加减治疗,除1例死亡外,全部治愈。据此,作者认为原方“粉”,应为米粉。
各家论述1.《金匮要略辑义》:案:粉,诸注以为铅粉;然古单称粉者,米粉也。而《千金》诸书,藉以治药毒,并不用铅粉。盖本方非杀虫之剂,乃不过用甘平安胃之品而使蛔安,应验之于患者,始知其妙而已。2.《成方便读》:吐涎心痛,皆由虫食上膈,故俱作止有时,所谓蛔饱而静则不痛,蛔饥求食,扰乱胃中则痛而吐涎。毒药不止者,用毒药攻杀之品,而虫不去也。大抵虫之所食,亦有喜恶,故用正治之法而不去者,必用其所喜之味以诱之。甘草、白蜜之甘,而搅以白粉善杀虫者,诱之使食,待甘味既尽,毒性便发,虫患乃除,此医药之变诈也。3.《金匮要略今释》:若用粉锡,则不当单称粉。且经文云“毒药不止”,示本方为平剂也。用粉锡杀虫,则仍是毒药矣!若用甘草粉,依桃花汤用赤石脂之例,当云甘草3两,2两锉,1两筛末。今直云甘草2两,粉1两,明非甘草粉也。若谓粉即粉草,将谓水即水银、豆即豆蔻乎?强辞甚矣!惟本方改用粉锡,亦可下蛔,改用草粉,亦可缓急迫,故尾台、雉间各以其试效云尔。
临床应用1.蛔厥:郭某某,8岁。因右上腹部阵发性绞痛3天,经用中西药物驱虫、止痛无效,其父送我处门诊。见其肢冷,腹痛,呕吐清水,痛时上腹部可摸到不规则包块,痛止时消散,诊为蛔厥证。遂投乌梅丸加减与服,次日其父谓服药后己下蛔虫,但腹痛不止。诊之,肢冷已除,呕吐好转,但腹痛不止而包块已无。说明蛔得驱而腹痛不止,符合《金匮》甘草粉蜜汤之证。遂令买甘草1两煎水,加米粉、白蜜调匀,徐徐饮服。服两小时后,腹痛开始缓解,半天后停止。后用此法治愈多例。2.妊娠合并胆道蛔虫症:陈某某,27岁。因右上腹钻顶痛,频繁呕吐,吐蛔10余条,收入住院治疗。检查:体温36.8℃,脉搏96次/分,呼吸22次/分,血压90/60mmHg。呈痛苦病容,面部潮红,呻吟,精神差,眼睑下凹,口唇干燥,腹痛隆而软,剑突下压痛,宫底脐上二横指,胎心音140次/分,无宫缩及出血。诊断为:胆道蛔虫合并感染;轻度脱水;7月宫内孕。经中西医服镇痛、驱蛔两法治疗3天后,疼痛仍不止,阵痛频作,每痛则大汗淋漓,唇干喜饮,舌少津,不大便,尿少黄,神疲脉细,属气阴虚乏之症。用生甘草15g,蜂蜜12g,粳米粉10g,以生甘草煎汤,乘温冲粉、蜜顿服。2剂后诸症缓解,住院6天痊愈出院。足月后顺产1男婴。3.十二指肠球部溃疡:郭某,男,40岁。上腹部持续隐痛、烧的感已年余,多在夜间痛醒,进食后稍减;痛处喜温喜按,伴有泛酸,纳差,便溏,舌淡苔白,脉沉。西医诊断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证属脾胃气虚,治宜益气和胃止痛,用甘草粉蜜汤:炙甘草30g,粳米粉20g,蜂蜜6g,早晚饭前服。3剂后,疼痛及泛酸均减轻。服2月后,钡餐造影示龛影基本消失。
摘录《金匮》卷中
处方35、半夏芩术汤处方苍术2钱,白术1钱半,半夏1钱,南星1钱,酒黄芩1钱,香附1钱,陈皮5分,赤苓5分,威灵仙3分,甘草2分。
功能主治痰饮臂痛不能举。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加生姜3片,水煎服。
摘录方出《丹溪心法》卷四,名见《东医宝鉴·外形篇》卷四
处方36、二圣汤处方何首乌(切)5钱,甘草3钱。
功能主治血崩。
用法用量用黄酒1碗,煎至8分,取出,入刺刺芽汁1盏同服。
摘录《古今医鉴》卷十一引刘嵩皋方
处方37、加减逍遥散处方当归、白芍(炒)、茯苓、柴胡、甘草(炙)、荷叶、木耳、贝母、香附、石菖蒲。
功能主治厥阴肝经风热,变为聤豆抵耳。
摘录《证因方论集要》卷四
处方38、加味柴胡汤处方柴胡、酒芩、荆芥穗、制半夏、甘草、川芎、香白芷、苏薄荷5片,防风、前胡各等分。
制法上锉一剂。
功能主治外症兼火,额角板骨及眉棱骨痛。
用法用量加生姜3片,水2钟,煎至8分,食后服。
摘录《审视瑶函》卷三
处方39、加味逍遥散处方白术(炒)、白芍(炒)、白茯苓、陈皮、当归、甘草、薄荷、柴胡。
功能主治小儿疟在5-7次后,人虽虚而多热,其体势在不可截,不可消,不可补者。
用法用量或加生姜1片,水煎服。
摘录《幼科直言》卷四
处方40、加味温胆汤处方半夏、竹茹、陈皮、枳实、甘草、枣仁、人参、茯神。
功能主治伤寒阴挟阳,惊悸昏沉。太阳病后,胆寒,虚烦不得眠。
用法用量加生姜、大枣,水煎服。口中烦渴,去半夏,加麦冬、五味、天花粉、知母;表热未除,加软柴胡;内重,大便自利者,加茯苓、白术、煨干姜,去枳实;表里俱大热者,加石膏、知母,去半夏;烦躁虚惊,加当归、生地、栀子、远志,调辰砂末;心中颠倒懊憹者,加栀子、乌梅;胃气虚弱不得眠者,加炒粳米。
摘录《伤寒全生集》卷四
处方41、当归散处方当归3钱,罂粟壳3钱,甘草3钱,地榆3钱,木通3钱,乌梅3钱,陈皮3钱,诃子(炮去核)3钱,木香3钱。
功能主治小儿泻痢,腹痛,烦渴不食。
用法用量3岁1钱,水半盏,煎3分去滓,食前服。
摘录《普济方》卷三九八
处方42、甘草汤处方甘草梢、五倍子、黑豆。
功能主治解毒缓急。主筋疝,茎筋挈痛,挺胀不收,白物如精随瘦而下,此得之房术。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医钞类编》卷十四
处方43、加味四君子汤处方白茯苓1钱2分,白术1钱2分,人参1钱2分,甘草1钱,陈皮1钱,厚朴1钱,莲子1钱。
功能主治调理脾胃,进饮食。
用法用量水煎,温服。
摘录《玉案》卷四
处方44、加味大补汤处方黄耆(蜜炙)3分,人参(去芦)3分,白术(去芦)3分,白茯苓(去皮)3分,当归(酒洗)3分,川芎白芍(酒炒)3分,大附子(面裹煨,去皮脐)3分,沉香3分,木香3分,川乌5分,牛膝(去芦,酒洗)5分,杜仲(去芦,酒洗)5分,木瓜5分,防风(去芦)5分,羌活5分,独活5分,薏苡仁5分,肉桂3分,甘草3分。
制法上锉1剂。
功能主治中风,血气大虚,左右手足皆瘫痪者。
用法用量加生姜、大枣,水煎服。
摘录《回春》卷二
处方45、化痞反正膏处方川乌1两,草乌1两,半夏1两,红芽大戟1两,芫花1两,甘草节1两,甘遂1两,细辛1两,姜黄1两,山甲1两,狼毒1两,牵牛1两,威灵仙1两,巴豆仁1两,三棱1两,蓬术1两,枳壳1两,白术1两,水红花子1两,葱白头1两,鳖甲1两,红苋菜1两,白芍1两,沙参1两,丹参1两,白及1两,贝母1两,藜芦(葱管者真)1两,干蟾4只。
制法用麻油5斤,浸7日,照常煎枯,去滓,称油1斤,用密陀僧8两,次下黄丹2两,沸止离火;或用豆腐泔水浸,揉至3次;又用井水抽拔一度,以去辣味,免发疡,复上火,不住手搅成膏,待稍温,下阿魏2两(箬上炙,研末);或同赤石脂研亦可,不住手搅匀,瓷器收贮,用狗皮摊贴,每张重5钱。
功能主治诸般痞块积聚,寒热腹痛,胸膈痰饮;小儿大肚疳积;妇人经水不通,血瘕;及痈疽未破,痰(疒串)等。
用法用量半月一换。重者不过2-3帖必愈。
注意孕妇勿用。
摘录《惠直堂方》卷四
处方46、加味败毒散处方黄芩1钱,半夏1钱,桔梗1钱,薄荷1钱,人参1钱,独活1钱,柴胡1钱,羌活1钱,枳壳1钱,茯苓1钱,甘草1钱,川芎1钱,前胡1钱。
功能主治咽喉风燥,干枯如毛刺,吞咽有碍。
用法用量加生姜3片,水煎服。痰甚,加石膏。
摘录《医林绳墨大全》卷八
处方47、半夏散处方半夏1两(汤洗7遍去滑),甘草半两(炙微赤,锉),人参3分(去芦头),枳实半两(麸炒令黄),前胡半两(去芦头),诃黎勒1两(用皮)。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伤寒后呕哕,心胸不利,头目昏重,不下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稍热频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十一
处方48、加减清胃散处方元参、连翘、生地黄、黄柏、麦冬、木通、白茯苓、天花粉、陈皮、桔梗、甘草。
功能主治麻后口疮。
用法用量灯心为引。
摘录《麻科活人》卷四
处方49、半夏散处方半夏1两(汤洗7遍去滑),射干1两,牛蒡子1两(微炒),杏仁3分(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羚羊角屑3分,木通3分(锉),桔梗3分(去芦头),昆布3分(洗去咸味),槟榔3分,枳壳半两(麸炒微黄,去瓤),赤茯苓3分,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瘿气,咽喉肿塞,心胸烦闷。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三十五
处方50、龙齿饮处方龙齿(捣研)1两1分,石膏(捣研)1两1分,黄芩(去黑心)1两,大黄(锉,炒令香熟)1两,龙胆半两,栀子仁半两,甘草(炙,锉)半两,钩藤3分(锉)。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小儿风痫。
用法用量1-2岁儿每服1钱匕,水半盏,煎至3分,去滓,连夜3-5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七一
处方51、白术丸处方白术3两,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3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焙)1两半,干姜(炮)1两半,黄耆(锉)1两半,人参1两,甘草(炙)1两,当归(切,焙)1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久积虚冷,肠风痔瘘,面色萎黄,日渐羸瘦,虚劣。
用法用量每服15-20丸,空心米饮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四二
处方52、加味桂枝汤处方桂枝8分,白芍1钱5分,甘草5分,怀牛膝2钱,川牛膝1钱5分,当归2钱,蚕砂4钱,秦艽1钱,防风1钱,红枣五枚,生姜3片。
功能主治中络。风入肌表,肌肉不仁,或手指、足趾麻木。
摘录《医醇剩义》卷一
处方53、加味补中益气汤处方黄耆1钱,人参1钱,白术1钱,甘草(炙)1钱,当归7分,陈皮7分,升麻3分,柴胡3分,肉豆蔻5分,补骨脂5分。
制法上锉1剂。
功能主治脾肾虚寒,大便不禁。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济阴纲目》卷十四
处方54、龙胆汤处方龙胆1两,当归(切,焙)1两,大黄(锉,炒)1两,黄芩(去黑心)1两,栝楼根1两,甘草(炙)1两,桂(去粗皮)1两,人参(切)1两,牡蛎(熬)1两,麻黄(去根节)1两,赤石脂(别研)1两,芍药1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小儿诸痫,寒热吐利,不能乳哺。
用法用量2-3岁儿每服1钱匕,水1盏,加大枣1枚(擘),同煎至5分,去滓,分2次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七一
处方55、半夏苏子汤处方半夏5两(洗),苏子1升,生姜5两,大枣40个(擘),橘皮3两,桂心3两,甘草2两。
制法上切。
功能主治卒上气,胸心满塞。
用法用量水7升,煮取2升7合。分3服。
注意忌海藻、菘菜、羊肉、饧、生葱。
摘录《外台》卷十引《深师方》
处方56、加减胃苓汤处方苍术(米泔制)1钱半,陈皮(去白)1钱,厚朴(姜制)8分,猪苓(去皮)1钱,赤茯苓(去皮)1钱,泽泻1钱,白术(去芦)1钱,大腹皮6分,神曲(炒)8分,甘草(炙)3分,山楂(去核)7分,香附(姜炒)6分,木瓜1钱,槟榔8分,砂仁7分。
制法上锉1剂。
功能主治水肿。
用法用量水2钟,加生姜3片,灯心1团,煎至1钟,食远温服,滓再煎服。
摘录《回春》卷三
处方57、橘皮汤别名加味香苏散
处方橘皮半两,枳壳(炒)半两,川芎半两,槐花(炒)半两,槟榔2钱半,木香2钱半,桃仁(浸,去皮2钱半,炒)2钱半,紫苏茎叶2钱半,香附2钱半,甘草(炙)2钱半。
制法上锉。
功能主治气痔。因忧思恐怒,适临放前,痔疮发作,肿痛,大便难,强努则肛出。
用法用量加味香苏散(《医部全录》卷二○九)。
摘录《直指》卷二十三
处方58、龙齿补心汤处方龙齿半两(煅,别研),人参半两,当归半两(酒浸1宿,焙),熟地黄半两(洗,焙),北梗半两(焙),酸枣仁半两(炒),白茯苓半两,白茯神半两(去木),远志半两(水浸,取肉,晒,姜汁淹,焙),枳壳(去瓤,麸炒)半两,麦门冬半两(去心),半夏曲半两,白术半两,甘草(炙)半两,肉桂2钱半,绵黄耆7钱半(蜜炙)。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诸虚不足,虚热潮来,心神惊惕,睡卧不宁,小便油浊。
用法用量每服3钱,水1盏半,加生姜5片,粳米1小撮,同煎,不时服,临卧服。
摘录《直指》卷十
处方59、加减羌活汤处方羌活1钱,防风1钱2分,苍术1钱,川芎1钱,白芷1钱,甘草1钱,陈皮8分,北细辛2-3分,生姜1钱,葱白5寸。
功能主治伤风寒,头痛、身痛、憎寒、壮热、脉浮紧、无汗,及四时不正之气。
用法用量水煎,热服。取微汗。如自汗者,去苍术,加白术,或加黄耆;胸满,加枳壳、桔梗;呕逆,加半夏;喘促,加杏仁。
摘录《会约》卷三
处方60、加减知母汤处方知母2钱,黄耆(去芦)1钱,白术1钱,羌活1钱,防风1钱,明天麻1钱,甘菊花1钱,山茱萸肉1钱,蔓荆子1钱,藁本1钱,川芎1钱,当归1钱,细辛5分,甘草5分。
功能主治游风证。
用法用量水2钟,煎至1钟,分2次温服,日3次。头面肿,加牛蒡子(炒,研)2钱。
摘录《准绳·类方》卷七
警告!本文使用信息聚合技术汇集而成,仅作学习、研究之用,切不可照本宣科、照猫画虎,身体有恙应尽早就医。本文资料绝大部分注明了出处,但不对信息的正确性负责,更不对使用本文信息导致的后果负责。
相关参考
处方1、加味柴胡汤处方柴胡2钱,黄芩2钱,牡蛎1钱,半夏1钱,枳实1钱,甘草1钱。功能主治伤寒少阳证,胁痛。用法用量加生姜、大枣,水煎服。摘录《证治汇补》卷六引《良方》处方2、加味修肝散处方栀子、薄荷
处方1、伏龙肝汤处方伏龙肝1两,禹余粮1两(烧通赤,湿土内培1复时),赤芍药1两,生干地黄1两(焙),地榆1两,白茅根1两,龙骨1两半,当归(切,焙)1两半,甘草半两(炙),麒麟竭(细研)半两。制法上
处方1、白术散处方白术1两,黄耆1两(锉),五味子半两,石斛1两(去根,锉),防风半两(去芦头),人参3分(去芦头),酸枣仁半两(微炒),牛膝半两(去苗),木香半两,桂心(半两),当归半两(锉,微炒)
处方1、加味七气汤处方半夏(汤泡7次)3两,桂心(不见火)1两,玄胡索(炒去皮)1两,人参半两,甘草(炙)半两,乳香3钱。功能主治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气为病,发则心腹刺痛不可忍,时发时止,发则
处方1、加味六君子汤处方人参1钱,白术1钱,茯苓1钱,甘草1钱,陈橘皮1钱,半夏1钱,竹沥半小盏,麦冬3钱。功能主治四肢不举,属于脾土虚衰者。用法用量用水2盏,加生姜3片,大枣2枚,煎6分,温服。口渴
处方1、白鲜皮散别名白鲜皮汤处方白鲜皮1两,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麻黄1两(去根节),白芷1两,白术1两,防风2两(去芦头),葛根1两(锉),独活1两,汉防己1两,人参1两(去芦头),茯神1两,甘
处方1、正气散处方甘草21克(炒)陈皮藿香(去梗)白术各30克厚朴(为末)半夏(为末)各90克生姜120克(研烂,与厚朴、半夏同为饼子,微炒)(一方无白术)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顺气宽中,健脾化湿。治
处方1、半夏汤处方半夏(汤洗7遍,焙)3分,人参3分,柴胡(去苗)3分,麦门冬(去心,焙)3分,赤茯苓(去黑皮)半两,竹茹半两,桂(去粗皮)半两,芦根(锉)半两,甘草(炙,锉)1分。制法上为粗末。功能
处方1、半夏茯苓汤处方旋覆花、陈皮(去瓤.麸炒)、桔梗、白芍药、人参、甘草(微炙赤)、川芎,各半两;熟干地黄(酒浸)、赤茯苓(去皮),各三分;半夏(汤洗十遍.切.焙)一两二分。炮制上为粗末。功能主治治
处方1、椒附汤处方蜀椒(去目并闭口者,炒出汗)半两,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防风(去叉)1两,桂(去粗皮)1两,白茯苓(去黑皮)1两,甘草(炙,锉)1两,麻黄(去节,煎去沫,焙)1两,杏仁(去皮尖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