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甘草的处方(一百六十七)

Posted 处方

篇首语:努力尽今夕,少年犹可夸。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含有甘草的处方(一百六十七)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处方1、二黄汤

处方大黄(锉,炒)半两,黄芩(去黑心)1两,麦门冬(去心,焙)1两,芍药1两,甘草(炙,锉)3分,大青半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伤寒天行热病,毒气盛,生豌豆疱疮,烦躁迷闷。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1盏半,煎至8分,去滓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二十八

处方2、防风散

处方防风5分,羌活5分,白芷5分,当归5分,黄耆5分,甘草5分。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小儿脐风。

用法用量灯心汤少许调下。

摘录《医统》卷八十八

处方3、当归导气汤

处方当归1钱,甘草1分半,芍药1钱,青皮7钱,槐花7分,生地黄1钱半或2钱(酒浸,阴干)。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脓血痢无度,小便不通,腹中痛。

用法用量水煎,食前温服。如后重,加木香、槟榔各3分,泽泻半钱;如小便利,去泽泻。

摘录《洁古家珍》

处方4、甘桔升麻汤

处方甘草5分,桔梗1钱,升麻7分,杏仁2钱5分,当归2钱5分,玄明粉3钱。

功能主治疹后脱肛,由大肠积热,下攻脱肛,肿硬疼痛,或时下血,或粪细小,唇赤齿燥,其腹坚实,其脉洪数有力者。

摘录《治疹全书》卷下

处方5、甘露饮子

别名甘露饮、大甘露饮

处方生干地黄(焙)、熟干地黄(焙)、天门冬、麦门冬(各去心,焙)、枇杷叶(去毛)、黄芩(去心)、石斛(去苗)、枳壳(麸炒,去瓤)、甘草(锉,炒)、山茵陈叶各等分。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润肺利咽;滋阴清热,行气利湿。主心胃之热上冲,牙龈、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目赤肿痛;湿热黄疸,阴虚盗汗,胃脘疼痛;又疗脾胃受湿,瘀热在里;或醉饱房劳,湿热相搏,致生疸病,肢体微肿,胸满气短,小便黄涩;或时身热,温热病,咳嗽,消渴,肝郁头痛,衄血,痛经。

用法用量甘露饮[《局方》卷六(绍兴续添方)]、大甘露饮(《咽喉经验秘传》)。

注意素体阳虚,溃疡日久难愈,肢冷,腰膝酸楚,溲清。舌嫩有齿痕,脉沉细等肾阳不足,阴损反阳,水不济火,虚火上炎之证,不宜用此方。

各家论述1.《医方集解》:此足阳明少阴药也。烦热多属于虚,二地、二冬、甘草、石斛之甘,治肾胃之虚热,泻而兼补也;茵陈、黄芩之苦寒,折热而去湿;火热上行为患,故又以枳壳、枇杷叶抑而降之也。2.《医林纂要》:熟地黄以滋养肾水;生地黄能升肾水以上交于心;麦冬以清肺宁心;天冬能滋肺金以下生肾水;石斛甘微咸,得水石清虚之气,故能补心安神,清金保肺,去胃中之湿热而布膻中之清化;茵陈去胃中沉郁之湿热;黄芩降肺逆;枳壳破郁积,且能敛阴;枇杷叶酸能补肺敛阴,宁心收散,苦能泄逆气,泻火清金;甘草补中而亦能去热。热盛则水涸,二地以滋之;热盛则金流,二冬以保之;清用黄芩、枇杷叶;去湿用茵陈、枳壳,而皆有悠扬清淑之致。不必大为攻下,此所以为甘露。热莫盛于胃,而诸热皆统于心,心化不足,则热妄行,石斛补心以除妄热,所谓热淫于内,治以咸寒,佐以苦甘,以酸收之,以苦发之也。3.《时方歌括》:足阳明胃为燥土,喜润而恶燥,喜降而恶升,故以二冬、二地、石斛,甘草之润以补之;枇杷、枳壳之降以顺之。若用连、柏之苦,则增其燥;若用耆、术之补,则虑其升。即有湿热,用一味黄芩以折之,一味茵陈以渗之,足矣。盖以阳明之治,最重在养“津液”二字。此方二地、二冬等药,即猪苓汤用阿胶以育阴意也;茵陈、黄芩之折热而去湿,即猪苓汤中用滑泽之除垢意也。

临床应用1.口疮:本方加减治疗口疮31例,方药为:干地黄15g、熟地黄12g、天门冬12g、麦门冬15g、黄芩10g、茵陈9g、枇杷叶9g、枳壳6g、石斛10g、黄连6g、桔梗6g、甘草9g。每日1剂,煎水分3次服完,小儿量酌减。除婴儿外,重症者可用柳花散加减煎汤含漱(青黛10g、冰片9g、黄柏15g、甘草15g。每日1剂)。典型病例:肖某,女,69岁。口舌生疮,灼热疼痛,屡治不愈5年余,且伴口苦咽干,头晕头痛。体温39℃,口喉干涩,吞咽疼痛,纳少,溲黄便结。口腔及舌缘两边有黄白色的溃疡点16个,两侧扁桃体呈Ⅱ度肿大,咽喉部充血,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数。给予甘露饮加减(干地黄15g、熟地黄12g、天门冬12g、麦门冬15g、黄芩15g、茵陈9g、枇杷叶9g、枳壳6g、石斛10g、黄连6g、桔梗6g、甘草9g)。每日1剂,煎水分3次内服。另用柳花散加减煎水含漱。连用2日后,口腔溃疡点由原来16个减少至8个,颜色变浅,面积也明显缩小,诸恙亦愈。上方加生黄耆15g,继用5剂后治愈。追访1年未见复发。2.胃脘痛:李某某,男,31岁。上腹部于饭后隐隐的痛反复发作3年余,症见纳差,口干多饮,大便干结。舌质红,少苔,脉弦细。诊断为慢性胃炎。证属胃阴不足,虚热内扰。用甘露饮去茵陈、枇杷叶,加入金铃子9g,延胡索9g,青木香9g,乌梅6g。连服7剂腹痛消失,食饮好转。后又减理气止痛之品,加入太子参18g,淮山药12g,鸡内金9g,连服30余剂,症状消失。3.阴虚盗汗:魏某某,女,4岁,患儿睡后汗出不止2年,尤以夏天为甚。平素体弱,口干喜饮,纳差,大便干结,小便短急,五心烦热。经用多法治疗无效。唇赤舌红,无苔,脉细数。X线胸透,肺部正常。辨证为阴虚内扰,心液不敛。用甘露饮去茵陈、枇杷叶,余各味减量三分之一,再加太子参12g,五味子6g,浮小麦6g。服3剂后好转。后又在此基础上减味,并先后用白芍6g,淮山药9g,生牡蛎12g,连服10余剂,盗汗消失,手足烦热好转,5年未复发。4.温热病:褚某某,男,35岁。因受凉后发烧5天,体温达39.5℃,微恶风寒,伴有头痛,咳嗽,痰少黄稠,口渴唇干,喜冷饮,3天无大便,小便短赤,舌质红,苔薄白,中间微黄,脉滑数,X线胸透,为左侧支气管炎,辨证为外感风热,邪传阳明。用甘露饮去茵陈,枳壳,加石膏30g,大黄9g(后下),银花9g,连翘9g,日服2剂,每日4次。2天后体温下降,大便通畅,头痛减轻,但仍有咳嗽,低烧,周身酸痛,去上方加味之药合麻杏石甘汤及蔓荆子。日服1剂,每日2次,连服5剂,症状消失。

摘录《阎氏小儿方论》

处方6、防风败毒散

处方生地、防风、连翘、升麻、荆芥穗、牛蒡子、玄参、酒柏、人参、桔梗、甘草。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主小儿麻痘发热。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片玉心书》卷五

处方7、补气退血汤

处方当归(酒洗)1钱,阿胶1钱,人参1钱,黄耆1钱,白术1钱,栀子(炒黑)1钱,荆芥1钱,黄芩1钱,地榆1钱,艾叶(酢炒)1钱,川芎7分,芍药8分,防风8分,地黄1钱半,黄连1钱半,蒲黄1钱半,甘草3分。

功能主治妇人血崩,气血两虚而兼热者。

用法用量水煎,或姜、枣汤煎服。

摘录《产科发蒙·附录》

处方8、加减归脾汤

处方党参2钱,白术2钱,炒枣仁2钱,半夏2钱,煅龙骨2钱,煅牡蛎2钱,龙眼肉2钱,当归3钱,白芍3钱,远志钱半,广陈皮钱半,炙甘草1钱。

功能主治妇人忧郁内伤,初则或经水不调,久而或致闭不通,阴火上炎,皆生疬,此名伤肝疬。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疡科全书》

处方9、还睛丸

处方川芎、白蒺藜、白术、木贼、羌活、菟丝子、熟地黄、甘草各等分。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

功能主治旋螺尖起。

用法用量空心熟汤嚼下。

摘录《准绳·类方》卷七

处方10、当归人参散

处方当归半两,白术半两,黄芩半两,芍药半两,大黄半两,茯苓(去皮)半两,陈皮半两,人参3钱,黄耆(锉)3钱,川芎3钱,厚朴(去皮,姜制)3钱,官桂肉3钱,甘草1两,枳壳4钱(去瓤,麸炒)。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产后虚损痿弱,难以运动,疼痛胸满,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3钱,水1盏,加生姜3片,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如大秘,以此散下和中丸。

摘录《宣明论》卷十一

处方11、两解汤

处方辣桂1钱,大黄1钱,白芍1钱,泽泻1钱,牵牛桃仁1钱,干姜5分,甘草两分半。

功能主治便毒两解,败瘀立消。主便毒内蕴热气,外挟寒邪,精血交错,肿结疼痛。

用法用量水煎,温服。

摘录《医学入门》卷八

处方12、加味地黄汤

处方熟地、山药、白茯、丹皮、山萸肉、泽泻、天冬、麦冬、桔梗、甘草、牛膝(倍用)。

功能主治滋水制火。主痰人为病,痰色清白,稀而不稠,属肾虚水沸为痰者。

摘录《医学传灯》卷上

处方13、导赤散

处方生地1钱,木通1钱,甘草1钱,淡竹叶20片,犀角1钱5分,薄荷1钱5分,连翘1钱5分。

功能主治心经发热。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玉案》卷三

处方14、甘桔加栀子汤

处方桔梗、甘草、栀子各等分。

功能主治痘疹烦不得眠。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医部全录》卷四九三

处方15、甘桔玄参汤

处方甘草、桔梗、玄参、黄芩、贝母、天花粉、枳壳、生地各等分。

功能主治鼻渊。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医学启蒙》卷四

处方16、甘桔汤

处方桔梗2两,杏仁(汤浸,去皮尖,麸炒)2两,甘草(炙)1两。

功能主治下一切气。主胸中结气,咽喉不利。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5钱,水1盏半,煎至1盏,去滓,微温时时服。

摘录《御药院方》卷九

处方17、白附饮

处方白附子1钱,枳实1钱,防风1钱,全蝎1钱,胆星1钱,天麻1钱,半夏1钱,僵蚕4分,官桂4分,丁香4分,木香4分,甘草4分。

功能主治顿嗽。小儿咳即呛顿,连声不己,嗽则脸红,吐即嗽止,嗽久不已,眼肿而目中白珠起有红丝者。

用法用量加生姜,水煎服。若痰中有血,去官桂、丁香、木香。

摘录《观聚方要补》卷十引《儿科方要》

处方18、甘露饮

处方知母、麦冬、连翘、薄荷、桔梗、黄芩、玄参、滑石、石膏、甘草。

功能主治三阳热毒上冲之咽喉痛。

摘录《伤寒大白》卷一

处方19、加味异功散

处方人参1钱,白术1钱,茯苓1钱,陈皮1钱,山楂2钱,谷芽3钱,甘草5分,砂仁8分,生姜1片,黑枣3个,

功能主治健脾养胃。主疫疹愈后,脾胃虚弱,食少不化。

摘录《疫疹一得》卷下

处方20、加味异功散

处方人参1钱,白术1钱,茯苓1钱,甘草3分,陈皮5分,砂仁(研)5分,藿香5分,神曲(炒)1钱,陈米(年久者佳)1合。

功能主治胃虚而呕,不喜食。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取顺流水2大盏,煎沸,泡伏龙肝,擂细搅浑,放冷澄清,取1盏,加生姜3片,大枣1个,入药煎服。

摘录《保命歌括》卷二十

处方21、防风立效散

处方柴胡1两,升麻1两,牛蒡子1两(炒),全蝎1两,石膏1两(生用),干葛1两,赤芍药1两,甘草1两,北防风半两,郁金半两,薄荷叶半两,半夏半两(泡),赤茯苓半两,北细辛半两,川芎半两,羌活半两,桔梗2两,荆芥2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咽喉病。

用法用量每服4大钱,水1盏半,葱头1个,煎至1盏,食后卧时温服,滓合煎服。候发散后,又相间服《局方》解毒雄黄丸。

注意忌酒、毒物。

摘录《朱氏集验方》卷九

处方22、诃子膏

处方诃子1两,甘草1分。

制法诃子每个分作2片,加甘草,水1大盏,煮至水尽为度,焙,轧为末,炼蜜和膏,如鸡头子大。

功能主治小儿咳嗽。

用法用量每用1大豆许,以薄荷熟水化下,不拘时候。

摘录《卫生总微》卷十四

处方23、夺命丹

处方番木鳖(瓷片刮去毛,真麻油煎枯)1两,川山甲(土炒)1两,甘草1两,朱砂1钱。

制法上为细末,面糊为丸,如粟米大。

功能主治伤寒、伤风、寒湿头痛发热;偏正头风;咳嗽痰火;火眼虚劳;胸膈饱胀,翻胃膈食;绞肠痧;瘫痪,半身不遂,痰迷心窍,痈疽发背对口,湿痰流注;杨梅、鱼口、疔疮,虎蛇伤;小儿急慢惊风。

用法用量分为3份各安开,1份用朱砂为衣,1份用雄黄为衣,1份不用衣,俱每服5分。不用衣者,咳嗽淡火,火眼虚劳,绞肠痧,冷茶送下;小儿急慢惊风,薄荷汤送下。朱砂衣者,胸膈饱胀,翻胃膈食,火酒送下;气膈,木香、火酒送下。雄黄衣者,伤寒、伤风、寒湿头痛发热,姜汤送下;偏正头风,川芎汤送下;痈疽发背对口,槐花1合炒黑,煎酒送下,杨梅、鱼口、疔疮、虎蛇伤、瘫痪、半身不遂、湿痰流注,白酒送下;痰迷心窍,竹沥、姜汤送下。

注意忌风并咸、酸物。

摘录《惠直堂方》卷一

处方24、甘菊散

别名菊花散

处方甘菊花1两,旋覆花1两,密蒙花1两,青葙子1两,石决明1两,羌活(去芦头)1两,木贼(锉)1两,决明子(炒)1两,苍术(米泔浸1宿,去皮,切,炒)1两,蝉壳(洗)1两,荆芥穗1两,甘草(炙1两,锉)1两,防风(去叉)1两,芎藭1两,人参1两,黄芩(去黑心)1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风毒冲目,赤肿涩痛。

用法用量菊花散(《普济方》卷八十一)。本方方名,《普济方》引作“甘菊花散”。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四

处方25、化滞和中汤

处方白术1钱半,枳实(麸炒)1钱,半夏(汤泡)1钱,陈皮1钱,黄连(炒)1钱,茯苓1钱,厚朴(姜汁炒)8分,神曲(炒)8分,麦芽(炒)8分,山楂8分,砂仁7分,甘草3分。

制法上作1服。

功能主治脾胃弱,为饮食所伤,胸膈噎塞,食不运化。

用法用量加生姜3片,水煎,食前服。

摘录《济阳纲目》卷三十六

处方26、防风羌活汤

处方防风、羌活、细辛、黄芩(酒洗)、白芷、南星、半夏、白术、藁本、甘草各等分。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风寒痰湿,眉棱骨痛;痰胜入于经络,壅塞通明孔窍,清气不得上升,渐生云翳。

用法用量按:《审视瑶函》有川芎,无白芷、藁本。

摘录《眼科全书》卷六

处方27、地魄汤

处方甘草1钱,半夏3钱,麦冬3钱,芍药3钱,五味子1钱,元参3钱,牡蛎3钱。

功能主治补阴,清君相之火,降肺胃之逆,益水敛神而生津。主失血家,阴脉受伤,恍惚不宁。

摘录《血证论》卷八

处方28、冰梅丸

处方大青时梅20个,大梅片1钱,川雅连1钱,西瓜霜2钱,硼砂1钱半,水飞青黛1钱,细薄荷1钱半,苦甘草1钱,荆芥穗2钱,象贝(去心)4钱,制僵蚕4钱,淡黄芩(盐水炒)1钱半,上雄精3钱,制半夏3钱。

制法上药各为细末,将大青梅去核,纳以明矾,放瓦上煅至矾枯,去矾,将梅肉捣烂,和上药末为丸,如龙眼核大,以瓷瓶收贮。

功能主治咽喉风痰紧闭,不能言语,红肿疼痛。

用法用量临证用1丸,放舌上化下。

摘录《外科传薪集》

处方29、防风散

处方防风、桔梗、厚朴、甘草、石膏、干葛。

功能主治肺胃风热,上冲头痛。

用法用量兼少阳者,加柴胡、川芎、薄荷、荆芥。

各家论述防风散风,石膏清热,与桔梗同用,清肺也;与干葛同用,清胃也;厚朴、甘草和胃气以升降浮沉也。

摘录《伤寒大白》卷一

处方30、丁皮散

处方丁皮、白术、茯苓、青皮、陈皮、良姜、缩砂、神曲、麦糵、甘草、真桂心各等分。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小儿脾积疼痛。

用法用量烧盐汤点服。

摘录《朱氏集验方》卷十一

处方31、加减归脾汤

处方人参3钱,当归3钱,茯苓3钱,白术3钱,白芍3钱,甘草5分,半夏5分,川芎2钱,白豆蔻1粒,柴胡1钱,远志1钱,枣仁1钱,麦冬5钱。

功能主治劳倦伤脾,色白神怯,秋间发热头痛,吐泻食少,两目喜闭,喉哑昏昧,粥饮有碍,手常揾住阴囊。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辨证录》卷九

处方32、龙骨汤

处方龙骨3两,黄连3两,干姜3两,赤石脂3两,当归3两,枳实5枚(炙),半夏1升(洗),附子(炮,去皮,破)2两,人参2两,桂心2两,甘草(炙)2两。

功能主治霍乱吐痢呕逆。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以水9升,煮取3升,分3次服。

摘录《千金翼》卷十八

处方33、两消丹

处方柴胡2钱,丹皮5钱,鳖甲3钱,山楂肉1钱,枳壳5分,炒栀子2钱,甘草1钱,白芍5钱,当归3钱,桃仁10粒。

功能主治冬月妇人伤寒,发热至6-7日,昼则了了,夜则谵语,如见鬼状,按其腹则大痛欲死。

用法用量水煎服。1剂而痛轻,2剂谵语止,腹亦安然,杳无寒热之苦矣。

各家论述此方既和其表里,而血室之热自解,妙在用鳖甲进攻于血块之中,以消其宿食,所谓直捣中坚,而疟母何所存立以作祟乎。

摘录《辨证录》卷一

处方34、当归芍药汤

处方白芍药1钱,当归半钱,白茯苓半钱,泽泻半钱,白术半钱,条芩半钱,甘草3分,黄连3分,木香3分,槟榔3分。

制法上切细,作一服。

功能主治妊娠下痢赤白,腹中(??)痛。

用法用量水1盏半,煎至1盏,温服。如白痢腹痛甚,有寒者,去芩、连,加干姜3分。

摘录《医学正传》卷七引《局方》

处方35、二苓化毒汤

处方白茯苓1两,土茯苓2两,金银花2两,当归1两,紫草3钱,生甘草2钱。

功能主治补血泻毒。主杨梅疮,遍体皆烂,疼痛非常。

用法用量水、酒各半,煎服。

摘录《辨证录》卷十三

处方36、当归汤

处方当归(炙香,锉)1两,生干地黄(焙)1两,艾叶(炒)1两,甘草(炙,锉)1两,芎䓖3分,芍药(锉,炒)3分,阿胶(炙令燥)3分,人参2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妊娠因惊,胎动不安。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煎至7分,去滓,食前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五四

处方37、加味五积散

处方陈皮、干姜、肉桂、当归、枳壳、白茯苓、麻黄、甘草、厚朴、半夏、桔梗、白芷、芍药、苍术、川芎。

功能主治触经感冒。经行身体麻痹,寒热头痛者。

用法用量原书治触经感冒,用本方去干姜,加羌活、独活、牛膝。

摘录《宋氏女科》

处方38、白疕二号方

处方土茯苓30g,忍冬藤9g,生甘草6g,板蓝根15g,威灵仙15g,山豆根9g,草河车15g,白鲜皮15g。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祛风除湿。主牛皮癣早期。

各家论述土茯苓、白鲜皮、威灵仙祛风除湿;板蓝根、山豆根、草河车、忍冬藤、生甘草清热解毒。

摘录《朱仁康临床经验集》

处方39、八味回阳饮

别名回阳饮

处方人参(无者,以蜜炒黄耆1两代之),附子2-3钱,干姜(炒)2-3钱,当归身3钱(如泄泻者,或血热动血者,去之),熟地数钱或1-2两,甘草(炙)1钱,白术3-4钱,黄耆(蜜炒)3钱。

功能主治伤寒脉虚将绝,阴阳将脱。白喉,其痛甚,其无白色处,色紫红,脉沉紧者。

用法用量回阳饮(《喉科种福》卷五)。如泄泻者,加乌梅2个;虚火上浮者,加茯苓2钱、麦冬1钱:如肝滞而胁胀痛者,加肉桂钱半。

各家论述《喉科种福》:此为阴盛格阳于上之证,宜回阳饮,热药凉用。按其用姜、附、归、地也,回阳子肾以温中;其用参、耆、术、草也,暖气于肺以达外。服后如发战下利,则加倍再服,惟归、地不可再加,以归、地为阴药故也。

摘录《会约》卷三

处方40、甘桔汤

处方桔梗、甘草、牛子、连翘、玄参、黄芩、山豆根。

功能主治喉痛。

用法用量水煎,噙。

摘录《种痘新书》卷十一

处方41、回正散

处方人参1钱,白薇1钱,茯苓3钱,白术5钱,半夏1钱,白芥子3钱,陈皮5分,甘草5分。

功能主治中邪,尸厥,卒倒,中毒,中恶。

用法用量水煎服。醒后服1剂痊愈。

摘录《石室秘录》卷三

处方42、贝母丸

别名千金丸

处方贝母(煨微黄)1分,甘草(炙微赤,锉)1分,秦椒(去目及闭口者,微炒去汗)1分,干姜(炮裂,锉)1分,桂心1分,粳米1分,石膏(细研)1分,黄芩1分,大豆黄卷1分,石斛(去根,锉)1分,当归半两(锉,微炒),大麻仁3分。

制法上为末,用枣肉为丸,如弹子大。

功能主治妇女横产,或颠倒,胞衣不出,伤毁不下,产后余病,汗出,烦满不止,少气逆满。

用法用量千金丸(《普济方》卷三五七)。

摘录《圣惠》卷七十七

处方43、加味宁神丸

处方生干地黄1两半,当归1两,白芍药1两,白茯神1两,麦门冬1两,陈皮1两,贝母(炒)1两,远志(姜制)7钱,川芎7钱,酸枣仁(炒)5钱,黄连5钱,甘草5钱。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绿豆大,朱砂为衣。

功能主治心血不足,惊悸怔忡,健忘恍惚,一切痰火之证。

用法用量每服50-70丸,枣汤送下。

摘录《东医宝鉴·内景篇》卷一引《医方集略》

处方44、防风散

处方防风1两(去叉),芎䓖1两,荆芥穗1两,黄耆1两(锉),蒺藜子(炒)1两,人参半两(去芦头),恶实半两(炒),甘草(炙,锉)半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头面风,皮肤瘙痒,或生疮不已。

用法用量每服1钱匕,食后沸汤调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十七

处方45、防己散

处方防己、防风、甘草、桂。

功能主治解芫花毒。

用法用量《普济方》本方用防己、防风(去芦)、甘草(生,锉)、桂(去粗皮)各一两。上为末散。每服二钱匕,冷水调下,连并三服。

摘录方出《千金》卷二十四,名见《普济方》卷二五一

处方46、防风汤

处方防风(去叉)1分,白茯苓(去黑皮)1分,升麻1分,贝母(去心)1分,蒺藜子(炒去角)1分,大黄(锉,炒)1分,甘草(炙,锉)1分。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小儿瘾疹,风痒。

用法用量每服1钱匕,水7分,煎至4分,去滓,食后温服,日2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八二

处方47、地黄散

处方生地黄1两,芍药半两,土当归半两,甘草半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混睛外障,因毒风积热,白睛先赤而后痒痛,迎风有泪,闭涩难开,或时无事,不久又发,年深则睛变成碧色,满目如凝脂,横赤如丝。

用法用量每服3钱,水1盏半煎,食后温服。

摘录《得效》卷十六

处方48、贝母丸

处方贝母(去心)1两半,甘草(炙)3分,杏仁(汤浸,去皮尖,炒)1两半。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

功能主治咽喉中干,肺热咳嗽多痰。

用法用量含化咽津。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二四

处方49、苍术升麻汤

处方苍术1钱半,半夏1钱,厚朴7分,陈皮7分,枳实7分,桔梗7分,川芎7分,升麻7分,柴胡7分,木通7分,黄连5分,黄芩5分,木香5分,甘草5分,生姜3片。

功能主治瘴疫。岭南春秋时月,山岚雾瘴之毒中于人,发为寒热温疟者。

摘录《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

处方50、半夏散

处方半夏半两(汤洗7遍去滑),细辛3分,桔梗半两(去芦头),杏仁3分(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陈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焙),麻黄3分(去根节),桂心2两,前胡半两(去芦头),枳壳半两(麸炒微黄,去瓤),紫菀半两(洗去苗土),桑根白皮半两(锉),贝母半两(煨令微黄),柴胡半两(去苗),甘草1分(炙微赤,锉),木通半两(锉),诃黎勒皮半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肺脏外伤风冷,声嘶言不能出,胸膈气滞。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大枣3个,煎至6分,去滓稍热服,不拘时候。

注意忌生冷、热面。

摘录《圣惠》卷六

处方51、含化桂心丸

处方桂心1两,杏仁1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研如膏),甘草1分(炙微赤,锉),干姜1分(炮裂,锉),百合1分,麦门冬半两(去心,焙)。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羊枣大。

功能主治咳嗽,咽喉干燥,语无声音。

用法用量每以缩裹1丸,徐徐含咽津,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四十六

处方52、白通加猪胆汁汤

处方熟附子2钱,干姜8分,焦术2钱,茯苓2钱,炙甘草2钱,葱2茎(去尖白)。

功能主治产后类中风痉症。

用法用量入猪胆汁3匙冲服。

摘录《胎产秘书》卷三

处方53、防风汤

别名防风散

处方羌活半两,防风半两,枳实半两,川芎2钱半,甘草(炒)2钱半,大黄(湿纸煨)2钱半。

制法上锉末。

功能主治小儿惊风,风热痰壅,大便不通。

用法用量防风散(《袖珍小儿》卷二)。

摘录《直指小儿》卷一

处方54、加味导痰饮

处方制半夏3钱,茯苓3钱,陈皮2钱,甘草1钱,枳实1钱半,川芎1钱半,生姜2片,青皮5钱,鳖甲2两。

功能主治导痰消积,化瘀。主妇人症瘕痰积证。身体肥胖,平素多痰,肤色(白光)白,头眩耳鸣,恍惚不寐,肉瞤筋惕,时作时止,白带甚多,月经停闭,积久则腹大如怀孕状,若结为症则坚硬不移,形成瘕则动无定处,恶心呕吐,舌淡苔白腻,或灰腻,脉弦细而滑。

用法用量水煎,温服。

摘录《中医妇科治疗学》

处方55、当归汤

处方当归5分,茯苓5分,黄耆4分,紫菀4分,高良姜6分,干姜6分,肉苁蓉3分,鹿茸3分,桂心3分,昆布3分,橘皮3分,甘草2两,桃仁100个,地骨皮1升,法曲1升,大麦糵1升,乌头1两,大枣40个。

功能主治虚冷腹痛,不下饮食,食复不消,胪胀。

用法用量以水1斗5升,煮取4升2合,分为5服。下利,加赤石脂、龙骨各3分;渴加麦门冬1升。

摘录《千金》卷十三

处方56、加味四君子汤

处方人参随便,白术2钱半,茯苓1钱半,甘草(炙)1钱,山药(炒)2钱,当归2钱,扁豆(炒)2钱,芡实(炒,研末,调药服)3钱。

功能主治补脾固胎。主妇人脾虚气弱,易于堕胎。

用法用量生姜、大枣为引。或以此方加倍,研细末,加白糖,每日中夜用米饮调服3钱,即睡1刻,更妙。或加杜仲、续断各钱半。

摘录《会约》卷十四

处方57、白石英散

处方白石英1两,五味子1两,麦门冬3分,干姜半两,白茯苓1两,附子1两,甘草半两,桂1两,阿胶1两,人参1两,陈皮1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补肺。主肺气虚,恶寒,咳嗽,鼻有清涕,息气微,四肢少力。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大枣3个,煎至6分,去滓服,不拘时候。

摘录《鸡峰》卷十一

处方58、当归汤

处方当归(切,焙)3两,酸石榴皮(炒)3两,地榆3两,大豆黄(炒)5合,糯米(炒)2合,甘草(炙,锉)半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产后下痢赤白。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入薤白2寸(切),同煎至8分,去滓,空心、食前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六五

处方59、加味理中丸

处方人参1两,白术(土炒)1两,干姜(汤泡,炒黑)1两,神曲(炒)1两,麦芽8钱,砂仁(炒)8钱,陈皮(去白)1两,香附(醋炒)1两,甘草(炙)6钱。

制法上为末,神曲打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胎前产后,脾胃虚惫,饮食不进,呕吐泄泻,心腹疼痛,体虚有汗。

用法用量每服80丸,空心米汤送下。

摘录《古今医鉴》卷十二

处方60、加减黄耆建中汤

处方白术3钱,白茯苓3钱,桔梗3钱,人参3钱半,秦艽5钱,北柴胡(去芦)5钱,防风5钱,白芍药5钱,甘草5钱,当归(去尾)5钱,泽泻5钱,生干地黄5钱,熟地5钱,黄地5钱,骨皮肉5钱,豆蔻(煨)5钱,槟榔5钱,缩砂仁5钱,猪苓4钱,黄耆1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男子妇人,五劳骨蒸者。

用法用量每服3钱,水1盏半煎,温服,不拘时候。老人更加黄耆1两,或为末,蜜汤调服,临期斟酌。

摘录《得效》卷九

警告!本文使用信息聚合技术汇集而成,仅作学习、研究之用,切不可照本宣科、照猫画虎,身体有恙应尽早就医。本文资料绝大部分注明了出处,但不对信息的正确性负责,更不对使用本文信息导致的后果负责。

相关参考

含有茯苓的处方(一百六十七)

处方1、茯苓渗湿汤处方黄芩2分,黄连1钱5分,栀子2钱,陈皮2分,枳实8分,青皮1分半,猪苓1钱,赤茯苓8分,泽泻1钱,茵陈2钱。功能主治湿热内郁,致成黄疸。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水2钟,煎1钟,温服

含有甘草的处方(一百六十)

处方1、白术散处方白术、猪苓、泽泻、山药、莲肉、白茯苓、人参、炙甘草。功能主治实脾利水。主脾虚身肿。摘录《症因脉治》卷三处方2、阿胶散别名阿胶汤处方阿胶1两(捣碎,炒令黄燥),芎䓖1两,

含有甘草的处方(一百六十五)

处方1、防风败毒散处方荆芥、防风、羌活、独活、川芎、枳壳、陈皮、葛根、甘草。功能主治风寒霍乱。摘录《症因脉治》卷四处方2、两间汤处方惹仁2两,生甘草1两,当归2两,锦地罗1两,紫花地丁5钱,槐米3钱,

含有甘草的处方(一百六十九)

处方1、加味四君子汤处方人参、白术、白茯苓、甘草、杏仁、桑白皮各等分,半夏曲减半。功能主治涎嗽。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医学纲目》卷三十九引海藏方处方2、红芍药散处方红芍药1两,川大黄半两,甘草半两,地

含有甘草的处方(一百六十四)

处方1、火府散处方生地5钱,木通5钱,甘草2钱半,当归2钱半,山栀仁2钱半。功能主治小儿心热,小便赤涩,多惊。用法用量水煎,食前服。摘录《万氏家抄方》卷五处方2、光明散处方当归、藿香5钱,细辛3钱半,

含有甘草的处方(一百六十一)

处方1、补漏丸处方夏枯草8两,甘草节4两,连翘4两(去子)。制法上为末,以金银花2斤,煎浓汤为丸。功能主治痔漏。用法用量每服3钱,早晨空心淡盐汤送下。摘录《外科学讲义》处方2、九味羌活汤处方羌活、防风

含有甘草的处方(一百六十六)

处方1、瓜蒌散处方瓜蒌(新旧皆可,和椒炒,碎)、川椒20粒,甘草3-4寸(锉),乳香5粒(如皂角子大)。功能主治痈疽。用法用量上用无灰酒3碗,煮作1碗,去滓温服。其毒立散,未成即破,已成者,脓自出,皆

含有甘草的处方(一百六十三)

处方1、地黄竹茹汤处方生地黄(切,焙)1斤,青竹茹5两,黄芩(去黑心)3两,当归(焙)3两,甘草(炙)3两,芍药3两,芎穷3两,桂(去粗皮)1两,釜月下焦黄土1块如鸡子大。制法如麻豆大。功能主治消热结

含有甘草的处方(一百六十二)

处方1、和伤治血汤别名和伤活血汤处方山甲(炒,为末)2钱,归尾2钱,红花2钱,苏木2钱,生地2钱,灵仙2钱,加皮2钱,川芎5分,乳香5分,没药5分,花粉5分,甘草3分,桃仁(打碎)49粒,血竭2分,大

含有甘草的处方(一百六十八)

处方1、补益大豆方处方大黑豆3升,何首乌4两(选大而赤者),茯苓3两,青盐8钱,甘草1两。制法锉为片,先晚以瓷钵一个盛豆,入水8碗,用绢包药量内,次日以砂锅内煮,候水干为度,去药不用,取豆略晒,用瓷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