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知识 大气的组成
Posted
篇首语: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能源知识 大气的组成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与地球一起诞生的原始大气,大约只历时了9000万年就被太阳风扫除了。
不久,地球内部的挥发性物质向地表大量泄漏出来。这就是地质学家所说的脱气过程。这些挥发性物质,主要是二氧化碳、甲烷、水汽、一氧化碳、氨、氮、硫化氢等气体。这些气体组成了次生大气。除了最轻的气体外,地球的重力足以把这些气体“拴住”。使它们不致逃逸到星际空间去。
大约又过了十多亿年之后,地表开始冷却,稠密大气中的水汽凝结成雨降落下来,向坑坑洼洼的地方汇聚,形成最早的江河湖泊,即原始水圈。以后火山不断地爆发,排出的大量水汽又变成雨水回归地面。经过漫长年代的变迁,原始水圈逐渐扩展为现在的汪洋大海和湖河沼泽。次生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其他气体,逐渐被雨水融解降落到地面,再渗入地下,储存于地壳中。
上面说过,原始大气是在地球形成的过程中,由于重力场的作用,把原始太阳星云中的一部分气体吸引到地球周围造成的。这个大气圈的组成与现代大气圈的组成大不相同,它没有氧,没有氮,也没有二氧化碳,而是由氢、氧、氦、氖、氨、氩、甲烷、水汽等共同组成。见下表:
原始大气的组成
气体
重量百分比(%)
氢 63.5
氦 34.9
氖 0.34
氨 0.26
氩 0.15
甲烷 0.11
水汽 0.6
原始大气的量很大。单是氢一项,就相当于现在构成固态地球的四个基本要素,即镁、硅、铁和氧的总量的400倍之多。然而,有趣的是,原始大气在地球形成后,不久就消失殆尽了。这是因为那时地球内部的铁核心尚未形成,地球还没有磁场,强劲的太阳风把没有地球磁场保护的原始大气“吹”
跑了。因此,在地球历史的早期,一度没有大气。
以后,在漫长的岁月里,大气经过复杂的生消过程,又进一步演化。演化中的造气过程包括:
①火山活动,以及通过造岩物质融化后的结晶和凝固时释出的气体;
②水汽的光致离解产生氧;
③光合作用产生氧;
④放射性元素铀和钍的衰变产生氦;
⑤在太阳风中,主要由质子和电子组成的高温电离气体,有极小一部分冲破地球磁场的屏障,进入次生大气的高层。演化中有一系列的除气过程,如:高层大气的氢和氦挣脱地球引力进入宇宙空间,煤和石油的生成吸收二氧化碳,碳酸盐类(CaCO和MgCO)生成时吸收二氧化碳,氢、铁、硫等元素氧化时消耗氧,通过空气中氧化物的形成,以及在土壤中变成消化细菌而消耗氮。
次生大气的形成,又为水的分解和动植物的产生创造了条件。
原始绿色植物参与了改造大气的复杂过程。植物在光合作用中放出游离氧。水的离解也产生氧。氧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能和次生大气中的所有其他分子发生缓慢氧化。如它能与CO生成CO,与甲烷反2应生成CO和HO。于是,CO渐渐多起来。光合作用又使有生命的细菌和222藻类,利用太阳辐射能从周围环境中摄取有机物,进行简单的新陈代谢作用,吸收大气中的CO,释放出大量的氧。
另一方面,当动植物繁茂以后,它们的排泄物和腐烂遗体中的蛋白质,一部分直接分解为氮,另一些则成为氨和铵盐,通过消化细菌和脱氧细菌等作用,变成了气体氮。氮在常温下的化学性质很不活泼、不易与其他元素化合,所以能在大气中积累,成为含量最丰富的成分。就这样,次生大气就演变为以氮、氧为主的现代大气。大气中,除水汽、液体和固体杂质外的整个混合气体称为干洁空气。
干洁的大气是无色、无嗅、无味的混和气体。它看不见,摸不着,却有15惊人的重量。据计算,地球大气的总质量超过5×10吨,约为水圈总质量1.5×1018吨的1/300,或相当于地球总质量的6×1021吨的120万分之一。干洁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氧、氩、二氧化碳等,此外还有少量的氢、氖、氪、氙、臭氧等稀有气体(见下表)。其中氮和氧两者就体积和质量来说,约占空气的99%。大气中,最轻的是氢气,最重的是氙气。
干洁空气中的成分(25km高度以下)
干洁空气中的
标准状况下的密度
气体成分
分子量 3
含量体积(%)绝对值(g/m)氮(N)
28.016
78.09
1250
2氧(O)
32.000
20.95
1429
2氩(Ar)
39.944
0.93
1786二氧化碳(CO)
44.01
0.03
1977
2氖(Ne)
20.183
1.8×10-3
900氦(He)
4.003
5.24×10-4
178
甲烷(CH)
16.043
2.2×10-4
717
4氪(Kr)
83.700
1.1×10-4
3736一氧化二氮(NO)
44.016
0.5×10-4
1978
2一氧化碳(CO)
28.01
1.0×10-5氢(H)
2.016
0.5×10-4
90
2氙(Xe)
131.3000.8×10-4
5891臭氧(O)
48.000
1.0×10-6
2140
大气中含量最多的成分是氮,按体积比占78%。大气中的氮能冲淡氧,使氧不致太浓,氧化作用不过于激烈。在常温下,分子氮的化学性质不活泼,人和动物不能直接利用它,但植物的生长却离不开它。氮是植物制造叶绿素的原料,也是制造蛋白质的原料。氮还是制造化学肥料的原料。豆科植物可通过根瘤菌的作用,固定到土壤中,成为植物生长所需的氮肥。
大气中含量排在第二位的是氧。氧是人类及其他动植物呼吸、维持生命不可缺少的气体。此外,氧还决定着有机物质的燃烧、腐败及分解过程。
大气中的氧分子分解为氧原子,每个氧原子又与另外的氧分子结合就形成了另外一种气体——臭氧,因其有一种特殊的臭味而得名——臭氧。臭氧通常呈浅蓝色。在常压下,当温度降至-112.4℃时,气体臭氧就变为暗蓝色的液体。当温度降至-251.4℃时,它就凝固成紫黑色的晶体。
相关参考
大气中的水分是大气组成成分中最富于变化的部分。大气从海洋、湖泊、河流以及潮湿土壤的蒸发中或者从植物的蒸腾作用中获得水分。且不断地进行着水分循环,水分由下垫面蒸发变成水汽分布于大气中,在一定条件下凝
大气中的水分,是从地表面蒸发而来的。水汽进入大气以后,由于它本身的分子扩散和气流的输送而分散于大气之中。大气“仓库”中的水汽多少,通常用湿度来衡量。含水汽多的大气,湿度大;
我们前面讲过,大气分布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少,愈往上,空气愈稀薄。那么,大气层到底有多厚呢? 50%的大气质量集中在离地5.5公里以下的层次内,在离地36~1000多公里的大气内只占总质量的1%。但
根据大气在垂直方向上的物理性质不同,我们可以把大气分层。如按大气的温度情况来分层,可以把大气分为五层,就是对流层、中流层、中间层、暖层和散逸层。 对流层是贴近地面且最低的一层,它与人类关系最密切
大气忽冷忽热,变化多端。那么,这种变化是怎么形成的呢?大气的能量又来自何处? 我们知道,太阳是一个极为炽热的气体球。其表面温度约摄氏10000度,中心温度估计有2000万度。太阳不断地把具有电磁
我们居住的地球被一层大气圈所包围,大气圈随地球一道转动,形成一个整体。如果我们从星际空间去看地球,大气圈就像一层淡蓝色的薄幕紧裹着地球,透过这层薄幕,可以清晰地看到地面上的山脉、海洋等。如果把大气
我们生活在大气的“海洋”里。 人人都需要呼吸空气。刚出生的婴儿呱呱坠地,“哇”的第一声哭就是为了呼吸第一口空气。 一个人可以5个星期不吃饭,5天
大气每天都在发生变化。有时,风起云涌,雨雪纷飞,而有时则晴空万里,蔚蓝无际。可以用来描述大气状况和现象变化的物理量很多,如气压、温度、湿度、风向、风力、云量、能见度、降水量、日照、辐射等等,这些都
我们生活的环境,有时会有习习的凉风,有时候又会狂风大作,那么,风到底是什么呢?风事实上就是空气的运动。
大气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必不可少的物质之一,人们一刻也不能停止呼吸空气,因此空气受污染,无疑对人体健康会带来严重危害。 大气中的二氧化硫、硫化氢、二硫化碳等污染物质,少量时有刺激性气味,使人咳嗽,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