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甘草的处方(七十五)
Posted 处方
篇首语: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含有甘草的处方(七十五)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处方1、宽中散处方四圣汤(白术、人参、白茯苓、炙甘草)加知母、贝母、乌梅、干姜。
功能主治胸膈烦闷,冷热不调,痰涎咳嗽,不美饮食,日夜壮热。
摘录《活幼口议》卷二十
处方2、胡芦巴汤处方胡芦巴半两,沉香半两,芎藭半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焙)半两,茴香子(轻炒)半两,人参半两,白茯苓(去黑皮)半两,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木香1两,益智(去皮)1两,桂(去粗皮)1两,干姜(炮)1两,甘草(炙)1两,白术3分。
制法上锉,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平补三焦。主三焦俱虚。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以水1盏,入生姜3片,大枣3个(擘),同煎7分,去滓,空心温服,日2次。
摘录《普济方》卷四十三
处方3、荠苨汤处方荠苨4两,茯苓1两,蔓菁子1升,芍药1两,人参1两,蓝子1两,黄芩1两,甘草(炙)1两。
功能主治石毒或年20年30年而发者,或栗栗如寒,或饮食,或不饮食。若服紫石英发毒者,热闷惽惽喜卧,起止无气力,或寒,皆腑气所主,藏气不和;矾石发热者,燥而战;石硫黄发热者,郁郁;如热极者,身并破裂。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圣济总录》引作“芍药汤”。虚弱者,倍人参,减黄芩;若气上,倍茯苓,加荠苨1两。
摘录《千金翼》卷二十二引华佗方
处方4、健脾饮处方羊藿1钱半,白茯1钱半,陈皮1钱半,当归1钱半,苍术1钱半,厚朴1钱半,泽泻1钱半,白术1钱,青皮1钱,人参5分,甘草4分。
功能主治酒伤脾肾,牙缝流血。
用法用量生姜、大枣为引,水煎服。
摘录《点点经》卷二
处方5、栝楼汤处方栝楼4两,麦门冬(去心)3两,人参3两,干地黄3两,甘草2两(炙),干枣20枚,土瓜根5两。
制法上切。
功能主治产后渴。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妇人良方》引作“瓜蒌根汤”、《医方类聚》引作“栝楼根汤”。
各家论述《千金方衍义》:肺胃虚热,用人参、麦冬、栝楼、甘草、大枣生津止渴;地黄、土瓜根专主手太阳不能化气而致渴。
摘录《外台》卷三十四引《集验方》
处方6、第一竹沥汤别名小竹沥汤、竹沥汤
处方竹沥5升,甘草1两,秦艽1两,葛根1两,黄芩1两,麻黄1两,防已1两,细辛1两,桂心1两,干姜1两,防风1两半,升麻1两半,茯苓2两,附子2枚,杏仁50枚。
功能主治脚气。两脚痹弱,或转筋,皮肉不仁,腹胀起如肿,按之不陷,心中恶不饮食,或患冷。
用法用量小竹沥汤(《圣惠》卷四十五)、竹沥汤(《圣济总录》卷四十一)。《千金翼》本方有白术一两,无茯苓、杏仁。
各家论述1.《千金方衍义》,脚气多由湿着于经,是以首推竹沥汤次第三方,咸本南阳麻黄附子细辛汤而兼麻黄越婢及大小续命等方之制,以麻黄开卫,附子行经,细辛通痹,桂心走阴蹻,杏仁达阳维,甘草解毒和中,干姜开痹逐湿,防己专治脚气,防风并疗贼风,黄芩兼除标热,升麻、葛根升提于上,秦艽、茯苓降泄于下;竹沥专化经络四肢痰湿,故于大续命中特采之名方,为脚气之首推。2.《医略大书》:附子补火扶阳以御寒,麻黄发表逐邪以开痹,桂心温经暖血,葛根解肌生津,防风疏腠理以散风,干姜温中和气以逐湿,甘草缓中和药,白术燥湿健脾,防已走血分泻湿气;热以防温药,竹沥滋津液养筋脉,以起痹弱,水煎温服,使外邪解散,则经气清和,而津液内充,痹弱可健,何脚气疼软之不痊矣。
摘录《千金》卷七
处方7、黄牛丸处方白龙骨(烧)1两,铁粉(研)1两,茯神1两,人参1两,黄连1两,铅霜1两,犀角(屑)1两,防风1两,朱砂1两(研),牛黄1钱(研),远志1两(去心),龙脑1钱(研),甘草半两炙,麦门冬1两半(去心)。
制法上为细末,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妇人风狂,喜怒不常,或欲狂走。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熟水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女科百问》卷上
处方8、家传升阳固脱汤处方人参、白术、茯苓、甘草(炙)、当归、白芍、地黄、升麻、猪苓、泽泻、葛根、陈皮、乌梅、诃子肉各等分。
功能主治久泻不止,非清气下陷,则肠滑不禁,及肺虚不行。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量儿大小,水煎服,不拘时候。
摘录《育婴秘诀》卷三
处方9、大七香丸处方丁香12两,香附子12两,甘草12两,莪术2两,砂仁2两,甘松8两,益智仁6两,乌药、藿香、陈皮、麦芽、肉桂。
制法炼蜜为丸,如弹子大。
功能主治茶、酒、食积,吐酒酸心。
用法用量方中乌药、藿香、陈皮、麦芽、肉桂用量原缺。
摘录《普济方》卷一六九
处方10、茯神汤处方茯神、远志、枣仁、石菖蒲、人参、茯苓、黄连、生地、当归、甘草、莲子。
功能主治遗精。
摘录《证治宝鉴》卷七
处方11、大定心汤处方人参2两,茯苓2两,茯神2两,远志2两,龙骨2两,干姜2两,当归2两,甘草2两,白术2两,芍药2两,桂心2两,紫菀2两,防风2两,赤石脂2两,大枣20枚。
功能主治心气虚悸,恍惚多忘,或梦寤惊魇,志少不足。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以水1斗2升,煮取2升半,分5服,日3夜2。
各家论述《千金方衍义》:本方即于小定心汤中加白术以理中气,辅桂心以和营血,更须龙骨、赤脂以镇心肝之怯,其余茯神,防风、当归、紫菀则又桂心、茯苓、芍药、大枣之佐也。
摘录《千金》卷十四
处方12、滑石汤处方滑石1两,牛膝(去苗,酒浸,切,焙)1两半,当归(切、焙)1两,甘草(炙)1两,葵子(炒)2合,瞿麦穗1两半。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胞衣不出。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煎至7分,去滓,不拘时候服。以下为度。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五九
处方13、调气养神汤处方龙眼肉8钱,柏子仁5钱,生龙骨(捣碎)5钱,生牡蛎(捣碎)5钱,远志(不炙)2钱,生地黄6钱,天门冬4钱,甘松2钱,生麦芽3钱,菖蒲2钱,甘草1钱半,镜面朱砂(研细,用头次煎药汤2次送服)3分。
功能主治养神明,滋心血,理肝气,清虚热。主其人思虑过度,伤其神明,或更因思虑过度,暗生内热,其心肝之血,消耗日甚,以致心火肝气,上冲头部,扰乱神经,致神经失其所司,知觉错乱,以是为非,以非为是,而不致于疯狂过甚者。
用法用量磨取铁锈浓水煎药。
各家论述龙眼肉色赤入心,且多津液,最能滋补血分,兼能保和心气之耗散,故以之为主药;柏树杪向西北,禀金水之精气,其实采于仲冬,饱受霜露,且多含油质,故善养肝,兼能镇肝(水能养木,金能镇木),又与龙骨,牡蛎之善于敛戢肝火、肝气者同用,则肝火肝气自不挟心火上升,以扰乱神经也;用生地黄者,取其能泻上焦之虚热,更能助龙眼肉生血也;用天门冬者,取其凉润之性,能清心宁神,即以开燥痰也;用远志、菖蒲者,取其能开心窍,利痰涎,且能通神明也;用朱砂、铁锈水者,以其皆能镇安神经,又能定心平肝也;用生麦芽者,诚以肝为将军之官,中寄相火,若但知敏之镇之,或激动其反应之力,故又加生麦芽,以将顺其性,盖麦芽炒用能消食,生用则善舒肝气也。至于甘松,用之以清热、开瘀、逐痹,兼有安养神经之效。
摘录《衷中参西》上册
处方14、除湿清热散处方茯苓2钱,炙甘草1钱,白术1钱,白芷5分,蒲公英2钱,泽泻1钱,猪苓1钱,苍术1钱,羌活5分,天花粉1钱5分。
功能主治燕窝疮,羊胡疮。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洞天奥旨》卷九
处方15、麻仁汤处方大麻仁5两,枸杞叶5两,干姜(炮)1两,桂(去粗皮)半两,甘草(炙,锉)2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虚劳少气,骨节热痛。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以水1盏,煎取半盏,去滓,空腹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八十八
处方16、大延胡索散处方延胡索1分,当归1分,芍药1分,京三棱(煨)1分,川苦楝1分,蓬莪术1分,官桂(去粗皮)1分,厚朴(姜制)1分,木香1分,川芎1分,桔梗半两,黄芩半两,大黄半两,甘草1两,槟榔2钱。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妇人经病,并产后腹痛,或腹满喘闷,或症瘕癖块,及一切心腹暴痛。
用法用量每服3钱,水1盏,煎至6分,去滓,食前热服。如恶物过多,去大黄、官桂、加黄药子、染槐子、龙骨各半两。
摘录《宣明论》卷七
处方17、羚羊角散处方羚羊角屑3分,当归3分,白茯苓1两,酸枣仁1两(微炒),黄耆3分(锉),半夏半两(汤浸7遍,去滑),防风半两(去芦头),甘草半两(炙微赤,锉),桂心半两,黄芩半两,远志半两(去心),萆薢半两(锉),人参(去芦头)半两,麦门冬1两(去心)。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虚劳烦热,拘急疼痛,不得睡卧。
用法用量方中半夏、防风用量原缺,据《普济方》补。
摘录《圣惠》卷二十七
处方18、柴胡姜桂汤处方柴胡、黄芩、半夏、甘草、干姜、桂枝、厚朴、山楂、陈皮。
功能主治因当风露卧,冷水浴澡,阴邪客于荣卫而致疟疾,寒多热少,脉来洪弦无力。
摘录《医学传灯》卷下
处方19、滑石矾石甘草散处方滑石6两,矾石6两,甘草3两。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淋痛,小便不利者。
用法用量每服1钱,温汤送下。
摘录《方极》
处方20、厚朴散处方厚朴1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人参1两(去芦头),白豆蔻3分(去皮),甘草半两(炙微赤,锉),高良姜半两(锉),丁香半两,诃黎勒1两(煨,用皮),桂心3分,前胡3分(去芦头),半夏半两(汤洗7遍去滑),陈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焙)。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虚劳。脾胃虚冷,吃食即吐,胸中妨闷,宿食不消。
用法用量每服2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大枣3个,煎至6分,去滓,食前稍热服。
摘录《圣惠》卷二十八
处方21、栝楼汤处方栝楼2两,黄连1升,甘草2两。
功能主治消渴。日饮1斛,小便亦如之。
用法用量以水5升,煮取2升半,分3服。
摘录《医心方》卷十二引《范汪方》
处方22、钩藤汤别名钓藤汤
处方钩藤、红花、木香、川芎、当归、白芍、甘草、白术、青皮、黄连、官桂、生姜各等分。
功能主治痘后口噤僵直,绕脐腹痛。
用法用量钓藤汤(《准绳·幼科》卷六)。
摘录《赤水玄珠》卷二十八
处方23、胡芦巴汤处方胡芦巴(炒)1两,川芎1两,木香1两,京三棱(煨)1两,白术1两,官桂(去皮)1两,白蒺藜(微炒)1两,当归1两,益智1两,陈橘皮(去白)1两,沉香1两半,附子(炮,去皮脐)1两半,舶上茴香(微炒)1两半,干姜半两(炮),甘草3分(炙令黄),苦楝子3两(取肉,不用核)。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元气虚损,腹胁雷鸣,中脘胀满或发冷痛。
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煎沸汤点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八七
处方24、固经膏处方全当归3两,丹皮(酒炒)2两,柴胡2两,酒芍2两,生地2两,黄芩2两,知母2两,麦冬2两,地骨皮2两,川芎2两,贝母2两,黄连2两,羌活1两,防风1两,连翘1两,薄荷1两,蔓荆子1两,紫苏1两,独活1两,藁本1两,细辛1两,丹参1两,党参1两,黄耆1两,熟地1两,元参1两,白术1两,天冬1两,赤芍1两,白薇1两,苍术1两,萸肉1两,淮山药1两,枳壳1两,桔梗1两,麦芽1两,郁金1两,贯众1两,青皮1两,陈皮1两,半夏1两,胆南星1两,白芷1两,升麻1两,葛根1两,黄柏1两,黑山栀1两,生甘草1两,熟牛膝1两,杜仲1两,续断(炒)1两,桑白皮1两,椿白皮1两,樗白皮1两,秦皮1两,醋炒延胡1两,醋炒蒲黄1两,醋炒香附1两,黑荆穗1两,黑灵脂1两,地榆炭1两,瓜蒌皮1两,五味子1两,五倍子1两,诃子肉1两,乌贼骨1两,煅龙骨1两,煅左顾牡蛎1两,炮山甲1两,炒黑蚕砂1两,龟版2两,鳖甲2两,炮姜炭5钱,生姜2两,葱白4两,大蒜4两,韭白4两,紫花地丁(即大蓟)8两,益母草8两,槐枝(连实)8两,柳枝8两,桑枝8两,茅根2两,干荷叶2两,侧柏叶2两,霜桑叶2两,薄荷叶2两,凤仙草半株,苍耳草(全株)1两,艾1两,乌梅1两。
制法上药以油24斤分熬,去滓,再合熬,入丹收之;俟丹收后,搅至温,以一滴试之,不爆,方下后药:陈壁土、枯矾、百草霜、发灰、赤石脂、紫石英(煅)各1两,牛胶4两(酒蒸化);再搅千余遍,令匀,愈多愈妙。
功能主治举经固经,补阴清火。主妇人血虚有热,月经先期,或经行过多,先后不定,或经行不止,或崩中,或漏下,或湿热带下,或五旬后经行者。
用法用量外用,上贴心口,中贴脐眼,下贴丹田,或兼贴对脐两腰。
摘录《理瀹》
处方25、羚羊角饮别名羚羊角散
处方羚羊角屑1两,前胡1两(去芦头),人参1两,桂1两(去粗皮),芍药1两,大腹皮1两(锉),芦根1两(洗,锉),甘草1两(炙),当归(切,炒)1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产后伤寒壮热,胸膈烦闷渴躁。
用法用量羚羊角散(《普济方》卷三五三)。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六二
处方26、大保元汤处方黄耆3钱,人参1钱半,甘草1钱,川芎1钱,官桂1分。
功能主治痘疮顶陷,根窠虽红而皮软薄,血有余而气不足。
用法用量加生姜、大枣,水煎服。如气不行,加木香,减去桂;若不食,加入乳半钟。
摘录《赤水玄珠》卷二十八
处方27、黄耆丸处方黄耆1两(锉),麦门冬1两(去心,焙),人参3分(去芦头),黄芩3分,枸杞子3分,茯神1两,百合半两,枳壳半两(麸炒微黄,去瓤),秦艽半两(去苗),酸枣仁3分(微炒),柴胡1两(去苗),赤芍药半两,知母半两,鳖甲3两(涂醋,炙令黄,去裙襕),杏仁3分(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甘草半两(炙微赤,锉),生干地黄1两,郁李仁3分(汤浸,去皮,微炒)。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补气益精,养血安神,清肺热,解劳热,宽胸膈。主妇人骨蒸烦热,四肢羸瘦疼痛,口干心躁,不得眠卧。
用法用量每服30丸,不拘时候,以清粥饮送下。
注意郁李仁、杏仁虽能润燥,然大便滑者不宜。
摘录《圣惠》卷七十
处方28、活络流气饮处方白通草7分,白芷7分,桔梗7分,薄荷7分,川芎7分,猪牙皂7分,红兰花1钱,连翘1钱,当归1钱,羌活1钱,柴胡1钱,土木鳖肉1钱,威灵仙8分,升麻5分,生甘草4分。
功能主治流注块,或痛或不痛者;或发乍寒乍热之流注风。
用法用量水煎,加酒半盏,食远服。素禀虚弱而脉微细者,加人参、黄耆;脉洪大者,加玄参、天花粉。
摘录《观聚方要补》卷八引《会元方》
处方29、茯神汤处方茯神(去木)1两,人参1两,远志(去心)1两,甘草(炙,锉)1两,当归(切,焙)1两,陈橘皮(去白,焙)1两,龙齿1两,熟干地黄(焙)1两,五味子1两半,麦门冬(去心,焙)1两半,桂(去粗皮)1两半,黄耆(锉)2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补五脏。主传尸骨蒸。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2盏,加大枣7个(擘破),生姜5片,煎至1盏,去滓,空心温服,日3次。先服麝香散,取虫后服本方。
摘录《圣济总录》卷九十三
处方30、大白术汤处方白术2两,防风1两,羌活1两,川芎1两,黄芩5钱,细辛3钱,白芷1两半,石膏2两,知母7钱,甘草5钱或1两,枳实5钱(去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解利伤寒。主伤寒。
用法用量每服半两,水1盏半,煎至1盏,大温服清。未解更1服,2服药滓又作1服。春,倍防风,羌活;夏,倍黄芩、知母;季夏雨淫,倍白术,白芷;秋,加桂枝5钱;冬,桂枝8钱或1两。
摘录《保命集》卷中
处方31、茯神汤处方生地、当归、甘草、白芍药、茯神、远志、桔梗。
功能主治霜桥印迹。小儿未痘之前,火烙脸赤,眼睛直竖,手足撒搐,口燥谵语,惊厥屡次,不数日而痘随形焉。
用法用量加灯草、生姜,水煎服。
注意禁用朱砂、金石。
摘录《准绳·幼科》卷四
处方32、茯苓佐经汤处方茯苓1钱,陈皮1钱,半夏1钱,白术1钱,苍术1钱,藿香5分,泽泻5分,甘草5分,葛根5分,柴胡5分,厚朴5分,木瓜5分。
功能主治足少阳经为四气所乘,以致腰腿发热疼痛,头目昏眩,呕吐不食,胸膈不利,心烦热闷。
用法用量水2钟,加生姜2片,煎8分,食前服。
摘录《外科正宗》卷三
处方33、抽薪饮处方黄芩1-2钱,石斛1-2钱,木通1-2钱,栀子(炒)1-2钱,黄柏1-2钱,枳壳1钱半,泽泻1钱半,细甘草3分。
功能主治火热炽盛,瘟疫发狂,及孕妇外感发热。火炽盛而不宜补者。胃火发狂。
用法用量水1钟半,煎7分,食远温服。内热甚者,冷服更佳。如热在经络、肌肤者,加连翘、天花粉以解之;热在血分、大小肠者,加槐蕊、黄连以清之;热在阳明头面,或躁烦便实者,加生石膏以降之;热在下焦,小水痛涩者,加草龙胆、车前以利之;热在阴分,津液不足者,加门冬、生地、芍药之类以滋之;热在肠胃,实结者,加大黄、芒消以通之。
摘录《景岳全书》卷五十一
处方34、抵圣散处方荆芥穗2两,芎䓖1两,羌活(去芦头)1两,木贼1两,楮实(麸炒)1两,甘草(炙)半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目偏,风牵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食后茶清调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七
处方35、活鳖煎处方附子(去皮脐)半两,白术半两,当归半两,人参半两,枳壳半两,桃仁半两,杏仁半两,三棱半两,陈橘皮半两,白芷半两,茯苓半两,甘草半两,秦艽半两,柴胡半两,桑白皮半两,阿胶半两,麻黄半两,官桂半两,槟榔1个,豆蔻1个。
制法上锉细。用大鳖1枚,汤中爁过,折去头尾肠肚,却入药在腹内,将甲合定,以麻皮缠湿纸裹7重,盐泥固济,令四面厚薄匀,用瓮1口入砻糖3斗,在瓮内放鳖在中间,再用砻糠3斗盖之,四畔发一伏时,次日取出候气冷,取出打破,开鳖并肉及药作三处焙燥,再捣为细末。每服2钱,湿酒调下。如咳甚,饮酒不得者,以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虚劳咳嗽喘急,唾如浓涕,渐渐瘦弱。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米饮送下,空心服。
注意忌雀、鸽、苋菜、鱼腥、海味等。
摘录《普济方》卷二二八引《指迷方》
处方36、栝楼根散处方栝楼根1两,甘草1分(炙微赤,锉),人参1两(去芦头),麦门冬1两(去心),生干地黄1两,芦根2两(锉),赤茯苓1两,益母草1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产后烦渴,体热食少。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枣2-3枚,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七十九
处方37、大降气汤处方紫苏子(微炒)、川芎、细辛(去叶土)、前胡、当归(洗,焙)、厚朴(去粗皮,生姜制)、桔梗(去芦头)、白茯苓(去皮)、半夏曲(炙)、陈橘皮(去白)、肉桂(去粗皮)、甘草(炙)各等分。
功能主治上盛下虚,膈壅涎实,咽干不利,咳嗽喘粗,腹肋满闷。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2钱,水1大盏,加生姜5片,紫苏5叶,煎至8分,去滓,空心、食前热服。
摘录《杨氏家藏方》卷八
处方38、大黄饮处方大黄(煨)1两半,桂(去粗皮)1两半,赤芍药1两,甘草(炙,锉)1两,乌头(炮裂,去皮脐)5个。
制法上锉,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五注。卒中贼风,遁尸鬼邪,心腹刺痛,胀急。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1盏半,加生姜1分(拍碎),蜜1匙头,同煎至7分,去滓,空腹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
处方39、凉药子丸处方连翘1两半,牙消1两2钱,甘草(生)1两2钱,大黄1两,石膏半两,薄荷叶2两,栀子2两,绿豆粉2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
功能主治五脏伏热,痰涎壅塞,烦躁,口舌生疮,大便秘结,小便赤涩,及小儿惊热疳病。
用法用量每服3丸,水化下,每日2次。
摘录《普济方》卷三十九
处方40、活血散处方当归(酒洗)半两,生干地黄(酒洗)半两,川芎半两,红花半两,赤芍药半两,苏木半两,甘草3钱。
功能主治破血伤风。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2钱,水1盏,煎7分,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活幼心书》卷下
处方41、和肝散处方全瓜蒌60g,广郁金15g,片姜黄15g,神曲15g,生甘草15g。
制法共研细粉。
功能主治清热化郁,健脾和肝。主小儿黄疽型肝炎属湿热熏蒸,胆汁外溢者。
用法用量3岁小儿每服2g(可随年龄大小而增减),1日3-4次,白糖开水冲服。
摘录《千家妙方》卷下引马荫笃方
处方42、黄芩知母汤处方黄芩、山栀、桑皮、杏仁、甘草、知母、贝母、桔梗、天花粉。
功能主治火嗽。夏月嗽,有声痰火面赤。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方出《万氏家抄方》卷二,名见《医统》卷四十四
处方43、茯神汤处方茯神(去心)1钱,酸枣仁(炒,研)1钱,人参1钱,当归1钱,麦门冬(去心)8分,五味子15粒,芍药6分,生地黄6分,川芎6分,陈皮6分,山栀仁(炒)6分,甘草6分。
功能主治劳心思虑,伤损精神,头眩目昏,心虚气短,惊惊烦热。
用法用量上药以水1钟半,加生姜3片,煎8分,温服。
摘录《医统》卷二十三
处方44、柴胡加细辛汤处方柴胡(去头芦,削去黄薄皮少许,拭净,锉碎)1两,黄芩(取中空者,用流水润透,蒸半炷香,晒干,锉碎)7钱,人参(饭上蒸熟)3钱,甘草(去头尾,酒润,炙令黄色,锉碎)4钱,生姜(切)6钱,半夏1合(用白芥子末半合、酽醋2合搅浊令匀,投半夏洗数次,再以水漂晒干,锉碎),大枣(劈)4枚,细辛(取北地1根,只1叶,茎柔根细,端直而长,色紫味辛,嚼之细细如椒者始真,修事拣去双叶者,切去头上子,以瓜水浸1宿,晒干,锉碎)3钱。
功能主治少阴痎疟。
用法用量以水3升,煮取2升,去滓;纳细辛,再煎取1升半,去滓,分温3服,未发、已发、发后各1服。
摘录《痎疟论疏》
处方45、黄连五苓散处方猪苓、泽泻、白术、茯苓、陈皮、甘草、黄连、诃子、升麻、木香、藿香、粳米。
功能主治内热,或伤食作泻而臭,手足心热,小便赤涩,疮痘红绽焮发者。
摘录《痘疹仁端录》卷十一
处方46、寄生散处方桑寄生1两,独活1两,川大黄1两,朴消半两,甘草(炙)半两,犀角半两。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毒肿。
用法用量每服1钱,水1盏,煎至5分,去滓温服。
摘录《幼幼新书》卷三十六引张涣方
处方47、黄芩散别名漏芦汤
处方黄芩2两,白及2两,麻黄2两(去节),漏芦2两(真者),白薇2两,枳壳2两(麸炒,去瓤),升麻2两,白芍药2两,川当归2两,川牛膝2两,甘草2两,大黄5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时行热毒而致痈疽发背,丹疹赤肿,恶肉变作赤色;及眼赤肿生障翳。
用法用量一云:痈疽发背等疾服此获安之后,宜常服四物汤交和黄耆建中汤,空心煎服,以御未来,恐后再作。未利,再服加芒消3钱。
摘录《普济方》卷二八三
处方48、厚朴丸处方厚朴1两半(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白术半两,干姜半两(炮裂,锉),桔梗1两(去芦头),当归1两(锉,微炒),槟榔半两,陈橘皮半两(汤浸,去白瓤,焙),甘草半两(炙微赤,锉),诃黎勒1两(煨,用皮),白茯苓半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脾脏冷气,腹内虚鸣,内寒外热,宿食不消,大便乍秘乍泄,腑脏不调,少思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30丸,食前以粥饮送下。
注意忌生冷油腻。
摘录《圣惠》卷五
处方49、草豆蔻散处方草豆蔻2两(去皮),半夏半两(汤浸7遍去滑),肉桂3分(去皱皮),人参3分(去芦头),木香半两,前胡1两(去芦头),高良姜1两(锉),白茯苓1两,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陈橘皮3分(汤浸,去白瓤,焙),厚朴2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白术1两,甘草1分(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脾胃气虚弱,脏腑积冷,呕吐宿食,四肢少力,面无颜色。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大枣3个,煎至6分,去滓,稍热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五
处方50、栝楼根汤处方栝楼根3两,知母(焙)2两,甘草(炙,锉)1两,人参1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胃中干渴。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煎至7分,去滓,下白蜜少许搅匀,不拘时候服,日可数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五十九
处方51、荆芥连翘汤处方荆芥、连翘、防风、当归、川芎、白芍、柴胡、枳壳、黄芩、山栀、白芷、桔梗各等分,甘草减半。
制法上锉1剂。
功能主治肾经风热,两耳肿痛者。
用法用量水煎,食后服。
摘录《回春》卷五
处方52、柴胡人参汤处方柴胡(去苗)1两,人参1两,知母(焙)1两,石膏(碎)1两,葛根(锉)1两,赤茯苓(去黑皮)1两,甘草(炙)半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伤寒汗下后,潮热不退,口干烦躁。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1盏半,加生姜半分(拍碎),煎至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二十三
处方53、健脾除湿汤处方茯苓皮、白术、黄芩、山栀、泽泻、茵陈、枳壳、生地、竹叶、灯心、甘草。
功能主治健脾除湿。主脾虚湿盛而致掌跖发疱,皮肤皲裂。
摘录《中医症状鉴别诊断学》
处方54、大防风汤处方人参2钱,白术2钱,防风2钱,黄耆(蜜炙)2钱,熟地2钱,杜仲2钱,白芍1钱,牛膝1钱,羌活1钱,附子1钱,肉桂7分,甘草(炙)7分,川芎1钱半,当归1钱半,生姜1钱。
功能主治足三阴亏损,风寒混乘虚浸入,发为痹证。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会约》卷十一
处方55、姜粟散处方罂粟壳(去盖子净洗)、甘草、陈皮(净去瓤)、干姜各等分。
制法炭火上炒干姜黄色为细末。
功能主治暴泻。
用法用量每服3钱,陈米煎稠饮调下,全在米浓有汁,温服有效。
摘录《普济方》卷二○八引《家藏经验方》
处方56、寄生汤处方牛膝、杜仲、人参、秦艽、茯苓、白术、甘草、白芍、独活、熟地、防风、当归、川芎、桑寄生。
功能主治痘疹。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痘疹仁端录》卷七
处方57、荠苨汤处方荠苨2两,人参2两,厚朴2两,知母2两,栝楼2两,葛根2两,枳实2两,犀屑2两,蓝子2合,桔梗2两,橘皮2两,茯苓2两,黄芩2两,甘草2两。
功能主治先有石热,因霍乱吐下,服诸热药,吐下得止,因空虚仍变烦,手足热,口燥,欲得水,呕逆迷闷,脉急数者;及时行病后,毒未尽,因霍乱吐下,仍发热烦闷,胸心欲破裂者。
用法用量以水8升,煮取3升,分5服。
摘录《医心方》卷十一引《小品方》
处方58、桂枝汤处方桂枝1两,赤芍药1两,甘草1两(炙微赤,锉),麻黄1两(去根节),芎藭1两,柴胡1两(去苗),厚朴2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伤寒7日不解,头痛,小便清者。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大盏,加生姜半分,大枣3枚,煎至6分,去滓热服,不拘时候。衣覆取汗,如人行10里未汗,再服。
摘录《圣惠》卷九
处方59、除湿汤处方人参、白术、苍术、茯苓、半夏、厚朴(姜炒)、陈皮、藿香、大腹皮(洗)、甘草(炙)各等分。
功能主治助脾去湿。主小儿寒湿所伤,手足软弱,不能抬举疼痛,吐泻。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水煎服,不拘时候。
摘录《医统》卷八十八
处方60、大养脾丸处方人参(去芦头)1两,白术1两,附子(炮,去皮脐)1两,荜茇1两,红豆1两,胡椒1两,诃子(煨,去核)1两,缩砂仁1两,白豆蔻仁1两,肉豆蔻(面裹煨熟)1两,白茯苓(去皮)半两,丁香半两,干姜(炮)2两,肉桂(去粗皮)2两,厚朴(去皮,姜制)1两半,甘草(炙)1两半。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两作10丸。
功能主治脾胃久虚,不进饮食,胸膈痞闷,腹胁膨胀,呕吐不止,倦怠嗜卧;及大病之后气血虚羸,胃弱少食。
用法用量每服1丸,空心食前白汤化下;或水煎5-7沸亦得。
摘录《杨氏家藏方》卷六
警告!本文使用信息聚合技术汇集而成,仅作学习、研究之用,切不可照本宣科、照猫画虎,身体有恙应尽早就医。本文资料绝大部分注明了出处,但不对信息的正确性负责,更不对使用本文信息导致的后果负责。
相关参考
处方1、当归汤处方当归(切,焙)1两,人参1两,干姜(炮)1两,白茯苓(去黑皮)1两,厚朴(去粗皮,生姜汁涂,炙)1两,木香1两,桂(去粗皮)1两,桔梗(炒)1两,芍药1两,甘草(炙,锉)1两。制法上
处方1、黄蓍鳖甲散处方人参、肉桂(去粗皮)、苦梗,各一两六钱半;生干地黄(洗.焙干)三两三钱,半夏(煮)、紫菀(去芦)、知母、赤芍药、黄蓍、甘草、桑白皮,各二两半;天门冬(去心.焙)、鳖甲(去裙.醋炙
处方1、续命汤处方麻黄(去节.先煮掠去沫.焙.一两半)独活(一两半)升麻(半两)葛根(半两)羚羊角屑(一两)桂心(一两)防风(去叉.一两半)甘草(炙.一两)功能主治治风痉,口噤不开,身背强直,发如痫状
处方1、葛根清胃汤处方黄连葛根升麻甘草生地山栀丹皮功能主治治霍乱吐泻后,心下烦闷,渴而引饮,唇口干燥者。用法用量水煎服。渴甚,加石膏、人参、知母、花粉。摘录《症因脉治》卷四处方2、柴胡清肝散处方柴胡3
处方1、麻黄五味子汤处方麻黄9克(去节)五味子6克甘草6克(炙)半夏9克(洗)干姜3克细辛3克桂心6克杏仁9克(去皮、尖)制法上八味,切碎。功能主治治咳嗽。用法用量用水1升,煮取400毫升,去滓,分二
处方1、地骨皮散处方地骨皮1两,柴胡1两(去苗),白茯苓半两,桑根白皮3分(锉),五加皮半两,人参半两(去芦头),黄耆3分(锉),甘草半两(炙微赤,锉),桂心半两,白芍药半两,前胡3分(去芦头),枳壳
处方1、茯苓汤处方当归3克,川芎3克,炒白芍3克,熟地黄3克,土炒白术3克,茯苓3克,泽泻3克,黄苓3克,栀子(酒炒)3克,炙甘草3克,姜汁厚朴3克,麦门冬3克(去心)。功能主治养血清热,利水消肿。主
处方1、金黄散处方黄连大黄黄耆黄芩黄柏郁金各30克甘草1.5克龙脑1.5克(另研)功能主治治丹毒,热疮。用法用量上药共为细末,入龙脑研匀;若治湿毒丹肿,新水调扫赤上,或蜜水调如稀糊,用小纸花子贴之,或
处方1、葛根清胃汤处方黄连葛根升麻甘草生地山栀丹皮功能主治治霍乱吐泻后,心下烦闷,渴而引饮,唇口干燥者。用法用量水煎服。渴甚,加石膏、人参、知母、花粉。摘录《症因脉治》卷四处方2、柴胡清肝散处方柴胡3
处方1、龙胆泻肝汤处方龙胆草(酒炒)黄芩(炒)栀子(酒炒)泽泻木通车前子当归(酒洗)生地黄(酒炒)柴胡甘草(生用)功能主治泻肝胆实火,清肝经湿热。治肝胆实火引起的胁痛,头痛,目赤口苦,耳聋耳肿,以及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