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甘草的处方(四十三)
Posted 处方
篇首语:卧疾丰暇豫,翰墨时间作。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含有甘草的处方(四十三)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处方1、除热地黄汁汤处方地黄汁半合,黄芩3分,大黄1分,甘草(炙)1分,栀子仁2分。
功能主治变蒸时患惊痫。已服四味汤紫丸,下后犹热,腹胀目视。
用法用量水8合,煮4合,去滓,下地黄汁。每服1合,日3夜1。
摘录《幼幼新书》卷十一
处方2、麻黄解肌汤处方麻黄(去根节)1两,石膏(碎)1两半,葛根(锉)1两半,甘草(炙)1分半,芍药半两,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炒)半两,桂(去粗皮)3分。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伤寒初患1-2日,体热头痛。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以水1盏半,加生姜5片,煎至8分,去滓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二十一
处方3、大醒脾散处方人参、茯苓、木香(炮)、全蝎(焙)、南星(炮)、白术、陈皮、石莲肉、甘草(炙)、丁香、砂仁、白附子(炮)各等分,陈仓米1撮(炒)。
制法上锉散。
功能主治慢脾风内虚,昏闷不醒。
用法用量每服3钱,用水1盏,加生姜3片,大枣1枚,煎至5分,不拘时候服。
摘录《奇效良方》卷六十四
处方4、大僻汤处方升麻5分,干葛5分,羌活5分,防风2分半,甘草6分(半生半炙),柴胡3分,人参5分,白芍5分。
功能主治热郁,手心热。
用法用量加葱白,水煎服。
摘录《嵩崖尊生》卷十二
处方5、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别名薏苡麻黄汤、杏仁薏苡汤、薏苡仁汤、麻黄杏仁薏苡仁汤、麻黄杏仁甘草薏苡汤、麻杏薏苡甘草汤、麻黄杏子薏苡甘草汤、麻杏苡甘汤
处方麻黄(去节)半两(汤泡),甘草1两(炙),薏苡仁半两,杏仁10个(去皮尖,炒)。
制法上锉,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发汗解表,祛风利湿。主汗出当风或久伤取冷所致风湿,一身尽疼,发热,日晡所剧者。风湿性荨麻疹,症见日晡所加剧者。
用法用量薏苡麻黄汤(《外台》卷十九引《古今录验》、杏仁薏苡汤(《伤寒总病论》卷三)、薏苡仁汤(《全生指迷方》卷二)、麻黄杏仁薏苡仁汤(《普济方》卷一一八)、麻黄杏仁甘草薏苡汤(《保命歌括》)、麻杏薏苡甘草汤(《证治宝鉴》卷十二)、麻黄杏子薏苡甘草汤(《医钞类编》卷三)、麻杏苡甘汤(《金匮要略释义》)。
注意忌海藻、菘菜、桃李、雀肉等。
各家论述《古方新用》:方中麻黄散寒;薏苡除湿;杏仁利气,助麻黄之力;甘草补中,给薏苡以胜湿之权。
临床应用1.多发性疣:唐某某,男,战士。双手背、前臂有百数个赘生物,诊为多发性疣。曾用维生素B12加普鲁卡因局部封闭治疗无效,改用上方,服9剂后,赘生物开始剥落而愈。2.风湿性感冒:李某,男,36岁,工人,1975年因汗出风吹,以致汗郁皮下成湿,湿郁化热,今发热已十余日不解,每日下午热势增重,全身痛重。伴有咽痛而红肿,咳嗽痰白而粘稠,无汗,自用辛凉解表药,更增恶寒,舌苔白腻,脉濡缓略浮,遂议为风湿性感冒病,因风湿郁闭,湿阻气机,气机不畅而出现各症,劝其试服麻杏薏甘汤。麻黄、杏仁各10g,薏苡仁30g,甘草7g,更加秦艽10g,波蔻7g,仅服一剂,果然热退身安;咽已不痛,咳嗽亦舒,劝其更服二剂,以巩固疗效。
摘录《金匮》卷上
处方6、桂枝附子汤去桂加白术汤别名白术附子汤、桂枝附子去桂枝加白术汤、桂枝附子汤去桂加术汤、桂枝附子去桂加白术汤、桂枝附子去桂加术汤
处方附子3枚(炮,去皮,破),白术4两,生姜3两(切),甘草2两(炙),大枣12枚(擘)。
功能主治助里阳以逐表湿。被湿温经。主伤寒8-9日,风湿相搏,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喝,大便硬,小便自利者。
用法用量白术附子汤(《金匮》)、桂枝附子去桂枝加白术汤(《金鉴》卷十三)、桂枝附子汤去桂加术汤(《伤寒瘟疫条辨》卷五)、桂枝附子去桂加白术汤(《医效秘传》卷三)、桂枝附子去桂加术汤(《类聚方》)。本方方名,《外台》引作“附子白术汤”、“附子汤”。
注意忌葱、猪肉、菘菜、海藻、桃、李、雀肉。
各家论述①《注解伤寒论》:桂发汗走津液;此小便利、大便硬,为津液不足,去桂加术。②《伤寒来苏集》:病本在脾,法当君以白术,代桂枝以治脾,培土以胜湿,土旺则风自平矣,桂枝理上焦,大便硬、小便利,是中焦不治,故去桂。③《伤寒贯珠集》:去桂枝之辛散,加白术之苦燥,合附子之大力健行者,于以并走皮中,而逐水气,以避虚就实之法也。④《古方选注》:湿胜于风者,用术附汤。以湿之中人也,太阴受之,白术健脾去湿,熟附温经去湿,佐以姜、枣和表里,不必治风,但使湿去,则风无所恋而自解矣。
摘录《伤寒论》
处方7、黄耆汤处方黄耆2两,当归2两,甘草(炙)2两,桂心6两,苁蓉3两,石斛3两,干枣130枚,白蜜2升。
制法上切。
功能主治虚损失精。
用法用量以水1斗,煮取4升,纳蜜,煎取3升,分为4服,日3夜1,以食相间。
注意忌海藻、菘菜、生葱。
摘录《外台》卷十六引《古今录验》
处方8、大青散处方大青3分,犀角屑3分,玄参3分,黄芩3分,麦门冬3分(去心),川升麻3分,荠苨3分,甘草半两(炙微赤,锉),知母3分,石膏1两,枳壳1两(麸炒微黄,去瓤),川大黄1两(锉碎,微炒),红雪1两,吴蓝3分,葛根1两(锉)。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服乳石,补养过度,饮酒、食肉热面大多,致脚气发盛攻心,烦热,躁渴,闷乱,神思恍惚。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普济方》引作“大青龙散”。
摘录《圣惠》卷四十五
处方9、丁香煎丸处方丁香1钱,沉香2钱,藿香2钱,附子2钱,檀香3钱,砂仁3钱,豆蔻2钱,茯苓3钱,桂花3钱,桂枝2钱,官桂3钱,甘草4钱,人参2钱,黑墨1锭,百药煎3钱,橘皮1钱,荜澄茄2钱,麝香少许,三柰3钱,甘松2钱,茯苓2钱,丁香皮3钱。
制法上为细末,用甘草1斤作膏子,净瓷盏内盛封之。
功能主治胸膈不快。
用法用量用时为丸服。
摘录《普济方》卷一八二
处方10、大阿胶丸别名润膈丸
处方葶苈2两(炒),人参(去芦)1两,远志(去心)1两,防风1两,白茯苓(去皮)1两,防已1两,贝母(炒)1两,阿胶(炒)1两,五味子1两,熟地黄(洗)1两,杏仁(汤去皮尖)1两,山药1两,丹参半两,麦门冬半两,杜仲(去皮,锉,炒令黑)半两,柏子仁半两,甘草半两,百部半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瓷器收,勿泄气。
功能主治肺有热,或因劳叫怒,肺胃致伤,嗽中有血。积年咳嗽上气,五心烦躁,不思饮食,心肺留热。
用法用量润膈丸(《普济方》卷一六一)。
临床应用呕血昔盛文肃太尉,因赴召甚急,后病呕血,医官独孤及为处此方,服之立效。
摘录《简易方》引《必用方》(见《医方类聚》卷八十五)
处方11、茯神汤处方人参2两,麦门冬(去心)2两,山药2两,前胡1两,熟地黄(洗,酒拌炒)1两,枳壳(去瓤,麸炒)3分,远志(甘草水煮,去心,姜汁拌炒)3分,白茯苓1两半,茯神1两半,半夏(汤洗7次)1两,黄耆(炙)1两,甘草半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喜怒忧思悲恐惊所感,脏气不行,郁而生涎,结为饮,随气上逆,伏留阳经,心中忪悸,四肢缓弱,翕然面热,头目眩冒,如欲摇动。
用法用量每服4钱,流水盏半,生姜5片,秫米1撮煎,食前服。
摘录《得效》卷三
处方12、黄芩散别名黄芩汤
处方黄芩1两,川芒消1两,麦门冬1两(去心),白鲜皮3分,秦艽3分(去苗),枳壳3分(麸炒微黄,去瓤),川大黄1两(锉碎,微炒),栀子仁1两,甘草半两(生用)。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乳石发动,烦热满闷,身体生疮。先有癖食不消,或饮酒食肉所致乳石发,腹胀头痛,时苦心急痛者。
用法用量黄芩汤(《普济方》卷二六一)。
摘录《圣惠》卷三十八
处方13、感字丸处方白花蛇、白蒺藜、白僵蚕、白鲜皮、枫子肉、荆芥穗、北防风、香白芷、漂苍术、苏薄荷、香独活、白苦参、土麻仁、大熟地、杭酒芍、当归尾、小川连、厚黄柏、片黄芩、焦栀子、牡丹皮、川芎、花槟榔、净银花、条甘草。
制法米糊为丸。
功能主治麻风。
用法用量茶送下。
摘录《疯门全书》
处方14、羚羊角饮处方羚羊角屑1两,细辛(去苗叶)1分,甘菊花3分,葳蕤3分,芎䓖3分,人参3分,赤芍药半两,黄芩半两(去黑心),栀子仁半两,防风半两(去叉),甘草(生)半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肝脏风毒上冲,眼赤肿痛难开,头额偏疼。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以水1盏,煎至6分,去滓,食后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三
处方15、羚羊角饮别名犀角饮子
处方羚羊角半两(镑),羌活半两(去芦头),桂半两(去粗皮),牛膝半两(酒浸,切,焙),白茯苓半两(去黑皮),杏仁半两(去皮尖双仁,研),郁李仁半两(汤浸,去皮),半夏半两(汤洗7遍去滑),附子半两(炮裂,去皮脐),麻黄半两(去根节),大腹皮半两,大黄(煨)半两,葶苈子1分(纸上炒),木香1分,陈橘皮1分(汤浸去白,焙),白术1分,防风1分(去叉),枳壳1分(去瓤,麸炒),甘草(炙,锉)1分,槟榔半两,白附子(炮)半两。
制法上锉,如麻豆大,分为八服,若高年或脏腑虚冷即分作十六服。
功能主治干湿脚气。
用法用量犀角饮子(《鸡峰》卷四)。脚刺痛,加肉桂、附子、牛膝、羌活各1分;大便涩,加大黄、滑石末各2钱;筋脉拘急,加紫苏、牛膝各1分;脚转筋,加木瓜、牛膝各半两;攻作浮热,加麻黄、石膏各半两,微得开立愈;气攻心,加槟榔半两,木香1分。
注意忌湿面、炙煿、动风等毒物。
摘录《圣济总录》卷八十三
处方16、羚羊角散处方羚羊角屑1两,独活2两,薏苡仁3分,防风3两(去芦头),酸枣仁1两,五加皮3分,当归3分(锉,微炒),芎䓖3分,蔓荆子半两,萆薢3两,海桐皮3分,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妊娠中风,头项强直,筋脉挛急,手足不随,言语謇涩。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七十四
处方17、款冬花丸处方款冬花1分,甘草(炙微赤,锉)1分,紫菀(洗,去苗土)1分,麻黄(去根节)半两,贝母(煨微黄)半两,麦门冬(去心,焙)半两,赤茯苓半两,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细研)半两。
制法上为末,入杏仁研令匀,炼蜜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小儿咳嗽不愈,喉鸣喘急。
用法用量每服5丸,以清粥饮研化服。
摘录《圣惠》卷八十三
处方18、黄芩汤处方黄芩(去黑心)2两,阿胶(炒燥)2两,甘草(炙,锉)2两,柏叶1把(锉)。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小便出血。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1盏半,入生地黄1分(拍碎),同煎至8分,去滓,食前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九十六
处方19、喉煎方处方牛蒡子1钱5分(炒,研),前胡1钱,连翘1钱(炒),山栀8分(炒黑),栝楼根2钱,玄参2钱,桔梗1钱,甘草6分,薄荷8分(先本有银花)。
功能主治一切喉症。
用法用量发寒热,加柴胡;头痛,加煅石膏;口渴,加麦冬、知母;胸膈饱闷,加枳壳;郁热,加芍药、贝母。
摘录《咽喉经验秘传》
处方20、麻黄汤处方麻黄(去节)2两,细辛2两,甘草半两(炙),桃仁20枚,(去皮尖及两仁者,研)(1本作杏仁)。
制法上切。
功能主治卒咳逆,上气肩息,昼夜不止欲绝。
用法用量以水7升,煮取3升,去滓,分3次服。
注意忌海藻、菘菜、生菜。
摘录《外台》卷九引《深师方》
处方21、桔梗散处方桔梗1分(去芦头),紫菀半两(去苗土),麦门冬半两(去心,焙),甘草半两(炙微赤,锉),人参1分(去芦头),陈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焙)。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小儿卒得咳嗽,吐乳。
用法用量每服1钱,以水1小盏,煎至5分,去滓,量儿大小,以意分减服之。
摘录《圣惠》卷八十三
处方22、麻黄汤别名石膏麻桂汤
处方麻黄1两(去根节),桂心3分,石膏3分,黄芩半两,甘草1分(炙微赤,锉),赤芍药半两,杏仁21枚(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伤寒二日,头痛发热,烦闷。
用法用量石膏麻桂汤(《活人书》卷二十)。
摘录《圣惠》卷九
处方23、宽膜汤处方白芍3钱,枳壳3分,甘草5分,神曲3钱,白芥子3钱,郁金1钱。
功能主治肝气郁甚,老痰结成粘块,凝滞喉之间,欲咽不下,欲吐不能。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辨证录》卷九
处方24、柴葛解肌汤处方羌活、干葛、柴胡、川芎、半夏、枳壳、桔梗、厚朴、山楂、黄芩、山栀、甘草。
功能主治伤于酒,湿热在经,闭塞本身元气,恶寒发热,身首俱痛。
摘录《医学传灯》卷下
处方25、救急定中丸处方紫苏叶(生,晒)1两5钱,木香(生,晒)1两,制香附(炒)2两,藿香(生,晒)2两,槟榔(炒)1两,紫厚朴(姜汁炒)1两,江枳壳(麸炒)1两5钱,山楂炭3两,焦麦芽3两,砂仁(盐水炒)8钱,吴茱萸(泡淡)4钱,宣木瓜(炒焦)2两,青皮(醋炒)8钱,乌药(生,晒)1两,白胡椒10粒,泽泻(盐水炒)1两5钱,法半夏1两5钱,陈皮(炒)1两,生甘草(晒)3钱,真川连(浓生姜汁炒)1两。
制法上为细末,用灶心土4两,大腹皮3两(洗净),煎浓汤泛丸,如椒子大。
功能主治吐泻腹痛,转筋。
用法用量每服3钱,重者2服,滚汤送下。
摘录《经验汇抄良方》
处方26、柴胡饮处方北柴胡(去芦,净洗)1两,人参(去芦)1两,当归(酒洗)1两,黄芩1两,赤芍药1两,甘草(炙)1两,大黄(生用)半两,桔梗(去芦,锉,炒)半两,北五味子(去梗)半两,半夏(汤煮透,去滑)半两。
制法上锉。
功能主治小儿骨蒸疳气,五心烦热,日晡转盛,口干无味,渴多身瘦,胸满痰紧,小便黄色,食减神昏。
用法用量每服2钱,水1盏,加乌梅1个,生姜2片,煎7分,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准绳·幼科》卷八
处方27、菊霜别名元女丹
处方防风2钱,羌活2钱,石膏2钱,川芎2钱,川黄连2钱,荆芥2钱,元参2钱,甘草2钱,黄柏2钱,槐角2钱,连翘2钱,黄芩2钱,甘菊花2钱,薄荷2钱,白芷2钱。
制法上为细末,另将甘草5钱煎水,入药拌匀,质要干湿相得,放铜勺内,再用潮脑6钱,匀洒药上,净碗盖好,盐泥固封,微火升三炷香,切忌武火,恐其焦灼,升足取碗底白霜,瓷瓶收紧,勿使见风走气,升过药仍可拌甘草水,加潮脑,依法再升一次。
功能主治风火牙痛。
用法用量每用3-5厘擦风处,以涎出为度,擦过3次可保永不再发。
摘录《玉钥续编》
处方28、救急五香丸处方牛黄(研)3分,犀角屑3分,升麻4分,沉香4分,熏陆香4分,当归4分,桂心4分,青木香4分,麝香(研)4分,雄黄(研如粉)4分,鬼箭羽4分,巴豆(去心皮,熬)4分,诃梨勒皮4分,朱砂(研)4分,槟榔仁4分,干姜4分,吴茱萸4分,甘草(炙)4分,豆蔻4分,桃仁(去尖皮,熬)5分,附子(炮)5分。
制法上药治下筛,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诸毒疰气,心腹胀满,大小便不通,鬼疰心痛不可忍。
用法用量每服3-5丸,以暖水送下。如不利,更服,以利为度。
注意忌海藻、菘菜、猪肉、冷水、生葱、芦笋、生血物等。
摘录《外台》卷三十一引《延年秘录》
处方29、黄芩汤处方黄芩1两,黄连1两,甘草(炙)1两,黄柏1两。
制法上切。
功能主治口疮,喉咽中塞痛,食不得入。
用法用量以水3升,煎取1升,含之,冷吐取愈。
摘录《外台》卷二十二引《古今录验》
处方30、麻黄羌活加半夏汤处方麻黄、羌活、防风、甘草、半夏。
功能主治寒疟。先伤于寒,后伤于风,先寒后热,寒多热少,无汗,兼呕吐者。
摘录《金鉴》卷四十二
处方31、菖蒲丸处方石菖蒲3钱,赤茯苓3钱,人参5钱,丹参2钱,天门冬(烘热,去心,焙)1钱,麦门冬(去心)1钱,远志肉(甘草制)1钱,甘草(炙)1钱。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赤豆大,朱砂为衣。
功能主治小儿心气不足,不能言语。
用法用量每服20-30丸,空心灯心汤送下。
摘录《张氏医通》卷十五
处方32、大青散处方大青半两,黄药半两,川朴消半两,川大黄半两(锉碎,微炒),羚羊角屑半两,土瓜根半两,栀子仁半两,秦艽半两(去苗),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热病盛,发黄,皮肤如金色,小便赤涩,大便不通,口干烦渴,闷乱发狂。
用法用量每服2钱,以冷蜜水调下,不拘时候。以利为度。
摘录《圣惠》卷十七
处方33、家传治痢保和丸处方陈皮5分,半夏5分,白茯苓5分,枳壳(炒)5分,厚朴(姜汁炒)5分,黄连(炒)5分,山楂肉5分,萝卜子(炒)5分,神曲(炒)5分,麦芽(炒)5分,木香、槟榔、炙甘草各减半。
制法上为细末,别取神曲糊为丸。
功能主治小儿痢疾,其积有未尽者,有久痢原未得下者,或脾虚不可下者。
用法用量米饮送下。
摘录《育婴秘诀》卷三
处方34、涤痰汤处方当归1两,茯苓4两,川芎7钱5分,白芍药1两,白术(土炒)1两,半夏(制)1两,香附米1两,陈皮1两,甘草1两。
功能主治妇人肥盛,不孕,以身中有脂膜闭塞子宫也。
用法用量上作10帖。每帖加生姜3片,水煎,送服涤痰丸。
摘录《金鉴》卷四十五
处方35、黄连汤处方黄连2两,黄柏2两,干姜2两,石榴皮2两,阿胶(炙)2两,甘草1两(炙)。
制法上切。
功能主治赤白下痢。
用法用量以水7升,煮取2升,分为3服。
摘录《外台》卷二十五引《深师方》
处方36、调脾饮处方白芍5钱,茯苓5钱,白术1两,甘草1钱,陈皮5分,神曲3钱,白豆蔻2粒。
功能主治脏腑不调,肝乘脾土,湿气下行,久泻不愈。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辨证录》卷七
处方37、麻黄散处方麻黄2两(去根节),防风2两(去芦头),羚羊角屑1两,独活1两,五加皮1两,前胡2两(去芦头),桂心1两,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人参1两(去芦头),芎䓖1两,当归1两,石膏2两,杏仁1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甘草1两(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卒中风,身如角弓反张,口噤不语。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二十一
处方38、黄连汤处方黄连2两(去须),甘草2两,苦参5两,柳枝并叶1握。
制法上锉细,和匀。
功能主治小儿头面身体生疮,出黄脓水。
用法用量每用3两,以水5升,煮至3升,去滓,看冷热洗浴。即愈。
摘录《圣惠》卷九十
处方39、宽膈散处方山栀仁(炒黑)1钱半,川芎1钱半,枳实1钱半,桔梗7分,甘草5分。
功能主治胸满。
用法用量上加生姜,水煎服。
摘录《仙拈集》卷二
处方40、鉴鼻汤处方铜鉴鼻(别捣为细末)1两,大黄(锉,微炒)1两,芍药1两,生干地黄(微炒)1两,甘草(炙,锉)1分,芎䓖1分,干漆(炒去烟)1分,枣7枚(去核,焙),乱发鸡子大(烧灰)。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妊娠堕胎后血露不出,心腹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3钱,水1盏,煎至7分,去滓,投芒消少许,再煎1-2沸,温服,相次更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五八
处方41、寒水再造丹处方麦冬3两,生甘草1两,桔梗3钱,黄芩3钱,连翘3钱,贝母3钱,土茯苓2两,寒水石(研细末)3钱,夏枯草2两。
功能主治杨梅结毒至鼻烂茎烂者。
用法用量水煎汁2碗,调寒水石末服。倘鼻尚未落,1剂不烂落也;如已烂落,1剂不再烂也,2剂全愈;倘结毒生于他处减半,多服无不奏效。
摘录《洞天奥旨》卷十
处方42、燔葱散处方延胡索3两,苍术(米泔浸1宿,去皮)半斤,甘草(爁)半斤,茯苓(白者,去皮)6两,蓬莪术6两,三棱(煨)6两,青皮(去白)6两,丁皮4两,缩砂(去皮)4两,槟榔4两,肉桂(去粗皮)2两,干姜(炮)2两。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脾胃虚冷,攻筑心腹,连胁肋刺痛,胸膈痞闷,背膊连项拘急疼痛,不思饮食,时或呕逆,霍乱转筋,腹冷泄泻,膀胱气刺,小肠及外肾肿痛;及治妇人血气攻刺,症瘕块硬,带下赤白,或发寒热,胎前产后恶血不止,脐腹疼痛;一切虚冷,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2钱,水1盏,连根葱白1茎,煎7分,空心、食前稍热服。
摘录《局方》卷三(新添诸局经验秘方)
处方43、黄芩汤处方黄芩(去黑心)1两,山栀子仁1两,甘草(炙)1两,马牙消半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除胃内瘀热。主伤寒发斑,烦躁。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煎至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二十七
处方44、麻黄散处方麻黄2两(去根节),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白茯苓1两,独活1两,吴茱萸半两(汤浸7遍,焙干微炒),秦艽1两(去苗),防风1两(去芦头),细辛1两,芎䓖1两,桂心1两,干姜1两(炮裂,锉),白术1两,人参1两(去芦头),汉防己1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杏仁1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柔风,两脚疼痛,缓弱不仁,风经五脏,心神烦乱,肢节无力。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注意忌生冷、油腻。
摘录《圣惠》卷二十二
处方45、大羌活汤处方防风3钱,羌活3钱,独活3钱,防己3钱,黄芩3钱,黄连3钱,苍术3钱,白术3钱,甘草(炙)3钱,细辛3钱,知母1两,川芎1两,地黄1两。
功能主治升阳散热,滋养阴脏。发散风寒,祛湿清热。主两感伤寒,太阳与少阴俱病,头痛,发热,恶寒,口干,烦满而渴。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半两,水2盏,煎至1盏半,去滓,得清药1大盏,热饮之。不解,再服3-4盏解之亦可,病愈则止。若有余证,并依仲景随经法治之。
注意若内伤,不系外感传里者,忌用。
各家论述《医方考》:经曰:气薄则发泄,故用羌活、独活、防风、苍术、细辛,川芎之气薄者,以升发其传经之邪;又曰:寒胜热,故用黄连、黄芩、防己、生地,知母之苦寒者,以培养其受伤之阴。以升散诸药而臣以寒凉,则升者不峻;以寒凉诸药而君以升散,则寒者不滞。白术、甘草,脾家药也,用之者,所以益其脾胃而建中营之职尔。
摘录《此事难知》卷上
处方46、常山散处方鳖甲1两(涂醋,炙令黄,去裙襕),甘草1两(生用),冬瓜汁4合,车前叶1握(无叶取于2合),恒山半两。
制法上锉。
功能主治温疟。
用法用量以浆水1大盏半,并冬瓜汁宿浸,欲发日五更初,以急火煎取1盏,去滓,分为2服,五更1服,取快吐3-5度;至发时又服,亦取吐3-5度。过时便得吃浆水粥补之。
摘录方出《圣惠》卷五十二,名见《普济方》卷二○○
处方47、撩膈散别名吐痰丸
处方瓜丁28枚,赤小豆20枚,人参(去芦头)1分,甘草1分。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心上结痰,饮实寒冷,心闷;亦治诸黄。
用法用量吐痰丸(《普济方》卷一六七)。
摘录《千金》卷十八
处方48、黄耆散处方黄耆1两半(锉),赤茯苓1两,地骨皮1两,麦门冬1两(去心),生干地黄1两,黄芩1两,川升麻1两,射干1两,赤芍药1两,玄参1两,甘草1两(生锉)。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发脑。肿痛烦热不可忍。
用法用量每服4钱,用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六十二
处方49、独活散处方独活1两,麻黄1两(去根节),犀角屑半两,秦艽半两(去苗),桑根白皮半两(锉),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脊禁黄。腰背急硬,口噤不语,喘息气粗,眼中出血,心神恍惚,状如中风。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五十五
处方50、桂枝姜砂汤处方茯苓3钱,泽泻3钱,桂枝3钱,芍药3钱,甘草3钱(炙),砂仁1钱(炒,研),干姜3钱。
功能主治气臌。
用法用量水煎大半林,入砂仁略煎,去滓,入西瓜浆1汤匙,温服。膀胱湿热,小便红涩者,加栀子清之。
摘录《四圣心源》卷五
处方51、柴胡地骨皮汤处方柴胡(去苗)、地骨皮、赤茯苓(去黑皮)、芎藭、大黄、葛根(锉)、芍药、茵陈蒿、甘草(炙)、当归(切,焙)、升麻各等分。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膈痰结实,气不升降。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半,煎至1盏,去滓,食后、临卧服。心躁,加麦门冬1倍。
摘录《圣济总录》卷六十四
处方52、羚羊角散处方羚羊角、升麻、细辛各等分,甘草半之。
制法上为细末。一半为散;一半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鱼鳞障,色虽白而不光亮,状常斜歪者。
用法用量每服50-70丸,以米泔水煎羚羊角散送下,食后临卧服。
摘录《保命集》卷下
处方53、黄耆汤处方黄耆2两,麦门冬2两(去心),大枣30枚(擘),芍药2两,干地黄2两,黄芩1两,桂心2两,生姜2两,当归2两,甘草2两(炙)。
制法上切。
功能主治虚劳少气,小便过多。
用法用量以水9升,煮取3升,去滓,分3服。
注意忌海藻、菘菜、生葱、芜荑、猪肉、冷水。
摘录《外台》卷十七引《小品方》
处方54、解怒补肝汤处方白芍1两,当归5钱,泽泻1钱,柴胡1钱,荆芥1钱,甘草1钱,枳壳3分,丹皮3钱,天花粉2钱。
功能主治肝血少,少逢拂意之事,便觉怒气填胸,不能自遣,嗔恼不已。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辨证录》卷十
处方55、健脾汤处方人参1钱,白术1钱,当归1钱,茯苓1钱,白芍1钱,神曲1钱,川芎7分,陈皮5分,炙甘草5分,砂仁5分,腹皮5分。
功能主治妇人产后臌胀,误用消导药。
用法用量伤食,加麦芽5分;伤冷物腹大痛,加茱萸1钱。
摘录《胎产秘书》卷上
处方56、草豆蔻散处方草豆蔻(去壳)3分,陈橘皮(汤浸,去白瓤,焙)3分,当归(锉,微炒)3分,白术3分,前胡(去芦头)3分,附子(炮裂,去皮脐)半两,人参(去芦头)半两,木香半两,桂心半两,半夏(汤浸7遍去滑)半两,甘草(炙微赤,锉)半两。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产后脾胃虚寒,或时呕逆,不下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入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七十八
处方57、菖阳汤处方石菖蒲、天麻、全蝎、僵蚕、附子(制)、羌活、人参、甘草(炙)、远志(去心)、荆芥、桔梗(炒)各等分。
功能主治中恶,惊搐失声。
用法用量水煎服。一方加薄荷。
摘录《诚书》卷十二
处方58、黄耆汤处方黄耆(锉)1两,芎䓖1两,甘草(炙,锉)1两,当归(切,焙)1两,芍药1两,生姜(切,焙)1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因攧扑坠堕,内损瘀血;一切伤损吐唾出血,日渐痿瘦。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煎至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四四
处方59、大薯蓣丸处方薯蓣5分,大黄6分,前胡3分,茯苓2分,人参2分,杏仁3分(熬,去皮尖),当归10分,桔梗2分,防风2分,黄芩8分,麦门冬8分,甘草5分(炙,加2分),五味子4分,干地黄10分,枣100个,芍药4分,石青4分(研),泽泻8分,阿胶4分(炙),白术2分,干姜4分,桂心4分,干漆3分,黄耆5分。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令人肥白,补虚益气。主男于五劳七伤,晨夜气喘急,内冷身重,骨节烦疼,腰背强痛引腹内,羸瘦不得饮食。妇人绝孕疝瘕诸病。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腹酒送下,1日2次。
注意忌猪肉、冷水、桃、李、雀肉、海藻、菘菜、生葱、芜荑。
摘录《外台》卷十七引《古今录验》
处方60、丁香散处方丁香末1分,麝香1钱(研),犀角屑3分,甘草3分(末)。
功能主治疳湿(匿虫)。
用法用量上为散,以盐3合,椒3合,豉2合,水3升,同煎至1升,去滓。令稍热,用绵蘸洗熨下部,冷即再暖用之。
摘录《圣惠》卷六十
警告!本文使用信息聚合技术汇集而成,仅作学习、研究之用,切不可照本宣科、照猫画虎,身体有恙应尽早就医。本文资料绝大部分注明了出处,但不对信息的正确性负责,更不对使用本文信息导致的后果负责。
相关参考
处方1、交泰丹处方干地黄2两,山茱萸(去核,酒炒)1两,淮山药1两,牡丹皮(酒洗)7钱5分,远志肉(甘草汤泡)7钱5分,泽泻(酒浸1宿,晒干)7钱5分,石菖蒲(桑枝拌蒸)7钱5分,茯神(蒸)7钱5分,
处方1、十味和解散处方白术(二钱),桔梗(去苗)、人参(去芦)、甘草(炙)、陈皮(去白)、枳壳(去穰.麸炒)、赤芍药、厚朴(姜制)、当归,各一钱。防风(去芦.七分)。功能主治治头疼发热,发散风邪。用法
处方1、加减攻毒散处方羌活、独活、前胡、柴胡、当归、川芎、桔梗、茯苓、人参、甘草、薄荷叶、防风、荆芥、苍术、芍药、生地。功能主治小儿皮肤瘾疹,发而多痒,或不红者。用法用量生姜、大枣为引。摘录《片玉心书
处方1、加味清胃散处方升麻、白芷、防风、白芍药、干葛、甘草、当归、川芎、羌活、麻黄、紫背浮萍、木贼草各等分。功能主治发散。主疠风热毒在表。用法用量每次5-7钱,水煎服。摘录《准绳·类方》卷五处方2、九
处方1、大正气散处方白茯苓(去皮)4两,黄耆(蜜炙)4两,陈橘皮(去白)4两,白术(麸炒)4两,川芎(炒)2两,甘草(炙)2两,附子(炮,去皮脐)2两,干葛(生)2两,乌药(去心)2两,肉桂(去粗皮,
处方1、补心汤处方川芎1钱,当归1钱,生地1钱,芍药(炒)1钱,桔梗1钱,干葛1钱,陈皮1钱,前胡1钱,紫苏1钱,半夏1分,枳壳5分,茯苓7分,甘草3分,木香3分。功能主治吐血发热,咳嗽,胸前作痛,头
处方1、含化三黄丸别名加味三黄丸处方大黄2两半,黄芩2两半,黄连2两半,黄药子1两半,白药子1两半,黄柏1两,苦参1两,山豆根1两,硼砂1两,脑子1钱半,京墨3钱,麝香少许(一方有甘草)。制法上为细末
处方1、八味回阳饮别名回阳饮处方人参(无者,以蜜炒黄耆1两代之),附子2-3钱,干姜(炒)2-3钱,当归身3钱(如泄泻者,或血热动血者,去之),熟地数钱或1-2两,甘草(炙)1钱,白术3-4钱,黄耆(
处方1、大延胡索散处方延胡索1分,当归1分,芍药1分,京三棱(煨)1分,川苦楝1分,蓬莪术1分,官桂(去粗皮)1分,厚朴(姜制)1分,木香1分,川芎1分,桔梗半两,黄芩半两,大黄半两,甘草1两,槟榔2
处方1、白茯苓汤处方白茯苓1钱,人参3钱,远志3钱(去心),龙骨2钱,防风2钱,甘草3钱,犀角末5钱,生地黄4钱,大枣7个,麦门冬(去心)4钱。功能主治取虫后补虚。主破伤风五脏虚弱,魂魄不安。用法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