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甘草的处方(二十)

Posted 处方

篇首语:五陵年少金市东,银鞍白马渡春风。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含有甘草的处方(二十)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处方1、黑豆散

处方小黑豆(炒)、川楝子、乌梅、甘草、干姜、罂粟壳2个(去蒂萼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下痢。

用法用量煎至7分,将纱滤过,挒自然汁,空腹服。

摘录《得效》卷六

处方2、菊睛丸

处方甘菊花、川芎1两,甘草1两,天门冬4两。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诸般眼患。

用法用量每服15-20丸,熟水送下,日3次。

摘录《续本事》卷四

处方3、滑胎散

处方榆白皮1两(锉),冬葵子1合,甘草半两(炙微赤,锉),桂心1分,黄芩半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难产。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七十七

处方4、黄耆鲮甲汤

处方人参1钱,黄耆1钱,芎䓖1钱,当归2钱,忍冬花1钱半,防己1钱半,升麻8分,防风8分,穿山甲8分,甘草5分。

功能主治浓淋初起。

用法用量加生姜,水煎,温服。

摘录《霉疮证治》卷下

处方5、漏芦汤

处方漏芦(去芦头)1两,乌蛇(去皮骨,酒炙)1两,独活(去芦头)1两,黄耆(炙)1两,白蔹1两,白茯苓(去黑皮)1两,生姜(切,炒)1两,大黄(锉碎,醋炒)1两,升麻(生用)3分,麻黄(去根节,煎去沫,焙)3分,枳实(去瓤,麸炒)3分,芍药3分,防己3分,玄参3分,甘草(炙)3分,附子(炮裂,去皮脐)3分,栀子仁1两1分,石膏(碎)1两半。

制法上锉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大风癞,身体成疮,眉鬓堕落,(疒咅)(疒畾)瘙痒,搔之黄水出者。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以水1盏半,煎取1盏,去滓温服;要利,空心、临卧各1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十八

处方6、干地黄汤

处方生干地黄(焙)3分,芍药1两,芎䓖1两,桔梗(炒)3分,丹参1两,当归(切,微炒)3分,干姜(炮裂)半两,白茯苓(去黑皮)1两半,知母(焙)半两,人参1两,葛根(锉碎)3分,甘草(炙)半两。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产后下血过多,虚热烦渴。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煎至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六三

处方7、黄芩散

处方黄芩1两,人参(去芦头)1两,甘草(炙微赤,锉)1两,麦门冬1两,柴胡(去苗)1两,葛根(锉)1两,桂心半两。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伤寒。吐下后,内外有热,烦渴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大枣3枚,煎至5分,去滓温服,木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十

处方8、大黄连翘汤

处方大黄、连翘、防风、瞿麦、荆芥、当归、赤芍、滑石、蝉蜕、黄芩、山栀、甘草(加紫草5分)。

功能主治痘疮身热如火,疮势稠密,心烦狂躁,气喘妄言,大小便秘,渴而腹胀,内外蒸烁,毒复入里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治痘全书》卷十三

处方9、不换金丸

处方当归、没药、玄胡索、川芎、藁本、人参、白茯苓、牡丹皮、甘草、白芍药、白术、熟干地黄、白芷、白薇各等分。

功能主治妇人诸虚不足,心腹疼痛。

用法用量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每服1丸,酒送下。

摘录《百一》卷十八

处方10、羚羊角散

处方羚羊角屑3分,茯神3分,车前子3分,甘菊花3分,决明子3分,防风3分(去芦头),羌活3分,赤芍药3分,蔓荆子3分,黄芩3分,川升麻3分,栀子仁3分,麦门冬3分(去心),柴胡3分(去苗),枳壳1两(麸炒微黄,去瓤),甘草3分(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肝肾久积风热,两眼赤痛,上焦壅滞,头重心烦,四肢不利。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食后温服。

注意忌炙煿、热面、油腻。

摘录《圣惠》卷三十二

处方11、桂枝防风汤

处方桂枝、防风、桔梗、厚朴、苍术、甘草。

功能主治风寒湿热三气下利。

用法用量若风热、湿热,当以羌活易桂枝。

各家论述用桂枝、防风去太阳风寒;用苍术去阳明风湿。

摘录《伤寒大白》卷四

处方12、菖蒲导赤散

处方石菖蒲、黄连、生地、木通、甘草梢、竹叶、灯心。

功能主治伤寒传热内侵心包,烦渴昏沉,小便不利。

摘录《医级》卷七

处方13、菊花饮

处方生地1钱5分,当归1钱,柴胡1钱,花粉1钱,黄连1钱,天冬1钱,麦冬1钱,菊花2钱,甘草5分。

功能主治痘疮。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慈幼新书》卷六

处方14、柴胡汤

处方柴胡(去苗)1两半,赤茯苓(去黑皮)1两半,枳壳(去瓤,麸炒)3两,白术1两,地骨皮1两,葛根(锉)2两,甘草(炙,锉)1两,木通(锉)2两,麦门冬(去心,焙)1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虚劳发热,心中烦闷,面黄口干,腹中虚满,腰背急痛。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1盏半,加生姜1枣大(切碎)。煎至1盏,去滓,空腹温服,1日2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九十一

处方15、不换金散

处方新罂粟壳1两(白痢炙,赤痢蜜涂炙,赤白痢半炙半蜜炙),甘草1钱(白痢炙,赤痢生,赤白痢半炙半生),陈橘皮半两(不去瓤,白痢炙,赤痢焙,赤白痢半炙半生)。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痢疾。

用法用量赤痢血多,用乌梅一枚入药妙。

摘录《普济方》卷二一○引《十便良方》

处方16、羚羊角散

处方羚羊角屑1两,酸枣仁1两,五加皮3分,生干地黄1两,赤芍药3分,防风3分(去芦头),当归3分(锉,微炒),骨碎补3分,海桐皮3分,槟榔1两,芎䓖3分,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妇人血风,身体疼痛,手足无力,心神壅闷。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稍热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六十九

处方17、羚羊角散

处方羚羊角屑1两半,犀角屑1两,龙脑1分(研细),牛黄1分(研细),朱砂半两(研细),赤芍药3两,甘菊花3两,细辛3两,防风3两(去芦头),酸枣仁3两(微炒),沙参3两(去芦头),蔓荆子3两,玄参3两,人参3两(去芦头),蕤仁(去赤皮)3两,天竺黄半两(研细),密蒙花1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细散,入研了药更研令匀。

功能主治眼风邪所致,瞳仁不正,顾视常偏。

用法用量每服2钱,食后以竹沥汤调下。

摘录《圣惠》卷三十三

处方18、羚羊角散

处方羚羊角屑1两,赤茯苓3分,木通3分(锉),甜葶苈半两(隔纸炒令紫色),郁李仁1两(汤浸,去皮,焙过,微炒),防风2两(去芦头),桑根白皮2两(锉),甘草半两(炙微赤,锉),赤芍药3分,黄芩3分,枳壳3分(麸炒微黄,去瓤),汉防己1两,川大黄1两(锉碎,微炒),杏仁3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清肺利肝。主眼白睛胀,日夜疼痛,心胸多闷。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食后温服,夜临卧再服。

注意忌炙煿、热面、油腻。

摘录《圣惠》卷三十三

处方19、救汗回生汤

处方人参3两,当归2两,柴胡2钱,白芍1两,陈皮5分,甘草1钱,麦冬5钱。

功能主治冬月伤寒5-6日,吐泻后又加发汗,气喘不得卧,发厥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2剂后减去柴胡,将此方减去10分之6,渐渐调理。

各家论述此救坏病之一法也。人见人参之多用,未必不惊用药之太峻,殊不知阳巳尽亡,非多用人参,何以回阳于无何有之乡?尚恐人参回阳而不能回阴,故又佐以当归之多,助人参以奏功。至于白芍、麦冬之多用,又虑参、归过于勇猛,使之调和于肺、肝之中,使二经不相战克,而阳回于阴之中,阴摄于阳之内,听柴胡之解纷,实有水乳之合也,何必以多用参、归为虑哉。

摘录《辨证录》卷一

处方20、黄耆散

处方黄耆1两(锉),人参3分(去芦头),五味子3分,牛膝1两(去苗),白术1两,桂心3分,当归3分,续断3分,白茯苓1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肉苁蓉1两(酒浸1宿,去皱皮,炙令干)。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虚劳羸瘦,四肢少力,睡卧不定,少思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大枣3枚,煎至6分,去滓,食前温服。

摘录《圣惠》卷二十八

处方21、黄芩鳖甲汤

处方黄芩半两(去黑心),柴胡半两(去苗),山栀子仁半两,乌梅(去核)半两,鳖甲(去裙襕,醋炙)1两,甘草(炙)1分。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伤寒后变成劳疟,久不愈。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用童子小便1盏半,入桃、柳尖各7个,生姜1枣大,拍碎,豉半合,同浸1宿,平旦煎至7分,去滓,入生地黄汁1合,搅匀,更煎1沸,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三十三

处方22、藿香散

处方藿香1分,紫苑1分(洗去苗土),甘草半两(炙微赤,锉),麦门冬3分(去心,焙),桂心半分。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小儿生下十日至半月,呕逆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1钱,以水1小盏,煎至5分,去滓放温,以绵点取滴口中,1日次第取尽。

摘录《圣惠》卷八十二

处方23、薄荷丸

处方干薄荷叶2两,荆芥穗1两半,蔓荆实(去白皮)1两,玄参(洗,锉)1两,甘草(炙)1两,大黄(锉,炒)1两,人参1两,麦门冬(去心)1两,羌活(去芦头)2两,细辛(去苗叶)1两半。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鸡头子大。

功能主治妇女妊娠,气血壅滞攻身体,生疮瘙痒。

用法用量每服1丸,茶、酒嚼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五八

处方24、蟠葱散

处方苍术、三棱、砂仁、丁香、肉桂、炮姜、玄胡、白茯苓、甘草、葱白。

功能主治原有疝气,反缩入内,聚于少腹,疼痛异常者;阴寒夹食,积聚不通。

摘录《医学传灯》卷下

处方25、款冬花丸

处方款冬花6分,桂心4分,紫菀6分,杏仁4分(去皮尖双仁,熬),附子2两(炮),黎芦4分,干姜6分,甘草7分(炙),细辛6分,防风8分,芫花6分(熬),蜀椒8分(汗),野葛4分(去心)。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三十年上气咳嗽。

用法用量每服3丸,稍加,每日3次。

注意忌食生葱、辛、咸、醋、猪肉、冷水、海藻、菘菜、生菜、狸肉等。

摘录《外台》卷九引《深师方》

处方26、碧雪

处方焰消2两,甘草2两(不炙,生用),青黛半两,僵蚕半两。

制法上为细末,取黄牛胆汁和之,令匀,却入胆内,当风吊。

功能主治口疮,咽喉肿痛。

用法用量腊月合过,百日中用。

摘录《中藏经·附录》

处方27、黄耆地骨皮散

处方黄耆1钱2分,地骨皮8分,柴胡8分,赤芍药8分,生地黄8分,麦门冬8分,当归8分,赤茯苓8分,黄芩8分,人参1钱,甘草(炙)5分。

功能主治劳热羸瘦,四肢烦疼,心躁口干,不欲饮食。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用生姜5片,水煎,食前服。

摘录《杏苑》卷八

处方28、大镇心散

处方紫石英8分,茯苓8分,防风8分,人参8分,甘草8分,泽泻8分,秦艽6分,白术6分,薯蓣6分,白蔹6分,麦门冬5分,当归5分,桂心4分,远志4分,大黄4分,石膏4分,桔梗4分,柏子仁4分,蜀椒3分,芍药3分,干姜3分,细辛3分,黄耆6分,大豆卷4分。

制法上药治下筛。

功能主治心虚惊悸,梦寤恐畏。

用法用量本方改为丸剂,名“大镇心丸”(见《外台》引《千金》)。

注意忌海藻、菘菜、生葱、猪肉、生菜、桃李、雀肉等。

各家论述《千金方衍义》:镇心汤中防风、当归、麦门冬、大豆卷、白蔹、薯蓣、人参、白术、甘草、干姜、茯苓、桔梗,皆薯蓣丸中之药;大黄、桂心、石膏又从风引汤中参入,加入附子一味收敛虚阳,其余菖蒲、远志、茯神、紫菀、秦艽、泽泻、粳米、大枣,不过通达上下之佐使耳。大镇心散较前镇心汤,但少附子、菖蒲、紫菀、粳米、大枣,而多紫石英、黄耆、芍药、柏仁、蜀椒。一用附子镇摄虚阳,一用紫石英温暖营血,主治虽异,取法则一。

摘录《千金》卷十四

处方29、黄耆散

处方黄耆、柴胡、干葛、甘草、人参各等分(一方无人参,用薄荷叶3叶煎)。

功能主治退热调养。主小儿疮疹,壮热烦渴。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白水煎服。

摘录《普济方》卷四○三

处方30、葛根散

处方葛根3分(锉),石膏1两,柴胡1两(去苗),川升麻3分,知母3分,栀子仁半两,甘草3分(炙微赤,锉),川大黄1两(锉碎,微炒)。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伤寒6日,心躁烦渴,肢节解痛,小腹急满,阴缩。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入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九

处方31、羚羊角散

处方羚羊角屑1两,生干地黄1两,汉防己1两,当归1两(锉,微炒),赤芍药1两,桂心1两,石膏2两,麻黄2两(去根节),甘草半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产后中风发热,面赤气喘,头痛。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竹叶2-7片、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七十八

处方32、桔梗汤

处方牛蒡、玄参、升麻、桔梗、犀角、黄芩、木通、甘草。

功能主治疏热开结。主咽喉诸病。风火结痰,喉痹疼肿,咽物妨碍。

用法用量《医略六书》有荆芥穗,无升麻。

各家论述《医略六书》:风火结痰,其喉为痹,故咽物妨碍,咽喉肿痛焉。牛蒡子疏风解热,乃喉痹要药;乌犀角清胃凉心,能善解热毒;桔梗清利咽喉之痛;玄参清降上浮之火;荆芥散热退肿;黄芩清肺凉膈;小木通降心火以热从溺泄;生甘草泻火毒能和药缓中。煎令微温,俾火化风消,则结痰自开而咽喉肃清,喉痹无不退矣。此疏热开结之剂,为喉痹疼肿之专方。

摘录《证治汇补》卷四

处方33、漏芦汤

处方漏芦1分,连翘1分,白蔹1分,芒消1分,甘草(炙)1分,细辛3分,升麻3分,枳实(炙)3分,麻黄(去节)3分,黄芩3分,大黄4分。

功能主治热毒痈疽,赤白丹毒,疮疖。

用法用量水1升,煮5合,7日儿1合为3服,1岁服5合。

摘录《幼幼新书》卷三十六引《婴孺方》

处方34、黄连胃苓汤

处方川黄连(浓煎吴茱萸汤并炒)1钱,干葛1钱,赤茯苓1钱,白术1钱,猪苓7分,泽泻8分,苍术1钱,川厚朴(姜汁拌炒)7分,甘草2分,生炙2分,陈皮5分。

功能主治受热气并食油滑热物,及饮不正气酒作泻。

用法用量水1钟半,加灯心7根,大枣1枚,食远乘热服。

摘录《杂病广要》引《医经会元》

处方35、麻黄汤

处方麻黄(去根节,先煮、掠去沫,焙炒)半两,陈橘皮(去白,焙)半两,桔梗(炒)1分,防风(去叉)1分,芎䓖1分,紫菀(去苗土)1分,羌活(去芦头)1分,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1分,甘草(炙)1分,细辛(去苗叶)1分。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肺气感寒,先觉发嚏,次加喘急。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以水1盏,加生姜2片,同煎取7分,去滓,稍热徐徐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四十八

处方36、干地黄散

处方熟干地黄1两半,干姜半两(炮裂,锉),当归1两(锉,微炒),人参3分(去芦头),阿胶3分(捣碎,炒令黄燥),甘草1分(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妊娠胎动,心神烦闷,腹痛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大枣3枚,煎至6分,去滓,不拘时候,稍热服。

摘录《圣惠》卷七十五

处方37、凉血散

处方黄芩、当归、陈皮、甘草、地榆、白茯苓、柴胡、神曲、白芍(炒)。

功能主治湿热伤脾,便血。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幼科直言》卷五

处方38、藿香散

处方茯苓、紫苏、藿香、苍术、陈皮、厚朴、桔梗、半夏、甘草、大腹皮。

功能主治感冒,兼痰嗽气壅。

摘录《慈幼新书》卷九

处方39、槟榔散

处方槟榔1两,赤芍药1两,人参1两(去芦头),白术1两,芎䓖1两,桂心1两,陈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焙),前胡1两(去芦头),枳壳1两(麸炒微黄,去瓤),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大腹皮1两(锉),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中焦虚寒,气滞不调。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四十七

处方40、丹参散

处方丹参2两,蒴藋根2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秦艽1两(去苗),独活1两,牛蒡子1两,踯躅花半两,川椒半两(去目及闭口者,微炒去汗),牛膝1两(去苗)。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蝼蛄瘘,生于项间,肿硬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每日空心及晚食前服之。

摘录《圣惠》卷六十六

处方41、黄耆散

处方黄耆1两(锉),续断1两,人参3分(去芦头),茯神1两,五味子3分,羌活半两,芎䓖半两,桂心半两,附子3分(炮裂,去皮脐),防风1两(去芦头),牛膝半两(去苗),枳壳3分(麸炒微黄,去瓤),甘草3两(炙微赤,锉),当归半两(锉,微炒),沉香3分。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风劳。脏腑气虚,体瘦无力,不思饮食,四肢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食前温服。

摘录《圣惠》卷二十七

处方42、道宁纯阳丹

处方苍术(坚实者,米泔水浸3日,再换净水浸洗,切,晒干,以青盐水浸1宿)4两,莲肉(好者,去心,次净酒浸1宿)4两,大公猪肚1个(壁上揉洗,浸,纳入前2味,以线缝密,用无灰酒煮烂取起,入石臼中捣烂,捏成小饼烘干,研为细末,入后药),南星4两(净切细,以姜汁1小钟浸1宿,以灶心土同炒去土不用),大半夏4两(汤炮,去涎,晒干为末,以好醋浸7日,蒸熟不麻为度,入药中),橘皮4两(锉,以灶心土炒,去土不用),谷芽(炒)1两,厚朴1两,白术1两,麦芽(炒)1两,甘草1两,人参1两,茯苓1两,白豆蔻1两,三棱1两,莪术1两,缩砂1两,荜澄茄1两,木香半两,丁香半两,沉香半两,粟米4两(姜汁浸炒)。

制法上为细末,稀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真元虚损,心肾不安,精神耗散,脾土湿败不能化食,所食五味之物不成精液,反成痰涎,聚于中脘,不能传导,以致大肠燥涩,小便反多而赤,或时呕吐酸水,久成反胃结肠之证。

用法用量每服70丸,空心米饮下。

摘录《丹溪心法附余》卷三

处方43、槟榔散

处方槟榔3分,木通1两(锉),赤芍药半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紫苏茎叶1两,川升麻2分,黄芩2分,瞿麦3分,赤茯苓3分,川大黄1两(锉碎,微炒)。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脚气。大小便秘涩,腹壅闷,脚膝烦疼,口干咽燥,不欲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四十五

处方44、黄耆益气汤

处方黄耆1钱(蜜炒),人参5分,白术5分,陈皮5分,半夏5分(姜汁炒),当归5分(酒炒),川芎5分,藁本5分,甘草(炙)5分,升麻3分,黄柏3分(酒炒),细辛3分。

制法上锉1剂。

功能主治气虚头痛。

用法用量加生姜3片,水煎服。

摘录《回春》卷五

处方45、藿香汤

处方藿香叶1两,厚朴1两,青橘皮(汤浸去白,焙)3分,甘草(炙,锉)3分,桂(去粗皮)半两,干姜(炮)1分,枇杷叶(炙去毛)1分。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诸气不调,胸膈痞滞,升降不匀。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加生姜3片,大枣3个(擘),煎至7分,去滓,稍热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六十七

处方46、槐花散

处方槐花、苏木、败荷叶、赤芍药、黄连、甘草、枳壳、干莲蓬、石榴皮、当归各等分。

功能主治肠风下痢,脓血相杂。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5钱,水1盏半,煎1盏,空心服;白痢,用白姜、枣子煎;红痢,白茅根煎;五色痢,淡竹青煎;噤口痢,石莲肉煎;小便不通,木通、泽泻、滑石、车前子煎;水泻,御米壳煎;渴者,木瓜、乌梅煎;身有热,柴胡、黄芩、麦门冬煎。

摘录《医方类聚》卷一四一引《王氏集验方》

处方47、藿苓汤

处方藿香、白术、厚朴、陈皮、半夏、茯苓、白芷、桔梗、大腹皮、苏叶、甘草、泽泻、猪苓、官桂。

功能主治伤寒作泻口渴,小水不利。霍乱内外两伤,吐泻交作。

用法用量《内经拾遗》引《医方选要》本方用量:藿、术、朴、苓各一钱二分,苏、腹、芷、桔、夏、陈各一钱,甘草五分,桂六分,猪、泽各一钱五分,加生姜三片,大枣二枚,煎服。

摘录《伤寒全生集》卷二

处方48、干地黄散

处方熟干地黄1两,茜根3分,白芍药3分,甘草半两(炙微赤,锉),柏叶3分,白茯苓3分,当归半两,杏仁3分(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鹿角胶1分(捣碎,炒令黄燥),羚羊角屑半两,子芩半两,贝母半两(煨微黄)。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久咳嗽,唾脓血,四肢瘦弱。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普济方》引作“地黄散”。

摘录《圣惠》卷四十六

处方49、羚羊角散

处方羚羊角屑3分,赤茯苓3分,防风半两(去芦头),藿香半两,半夏半两(汤洗7遍,去滑),赤箭半两,诃黎勒皮3分,旋复花半分,前胡3分(去芦头),芎䓖半两,甘草半两(多微赤,锉),枇杷叶半两(拭去毛,友微黄),枳壳半两(麸炒微黄,去瓤)。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妇人风痰气壅,心膈满闷,头目昏重,不下饮食。

用法用量方中藿香用量原缺,据《普济方》补。

摘录《圣惠》卷六十九

处方50、桂枝羌活汤

处方桂枝半两,羌活半两,防风半两,甘草(炙)半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处暑前疟病,头痛项强,脉浮,恶风有汗。风疟,先伤于风,后伤于寒,先热后寒,热多寒少,身自汗出。

用法用量《顾氏医径》有生姜。如吐者,加半夏曲等分。

各家论述《医方集解》:此足太阳药也。疟分六经,故仿仲景伤寒例,以防风、羌活散太阳之邪,而以桂枝主有汗也。

摘录《保命集》卷中

处方51、黄耆散

处方黄耆1两(锉),枳壳半两(麸炒微黄,去瓤),大腹皮1两(锉),黄连3分(去须微炒),赤茯苓1两,赤芍药1两,甘草3分(炙微赤,锉),阿胶1两(捣碎,炒令黄燥)。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伤寒下痢,烦热不止,每有所注,涩滞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十三

处方52、川升麻散

处方川升麻1两,羚羊角屑半两,白药1两,玄参3分,麦门冬1两半(去心,焙),前胡1两(去芦头),石膏1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川朴消2两。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热病,咽喉肿塞,连舌根疼痛,及干呕头疼,不下食。

用法用量每服5钱,以水1大盏,加竹茹1分,煎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十八

处方53、黄龙汤

处方山茱萸1钱,山药1钱,生干地黄1钱,泽泻1钱,赤茯苓1钱,甘草1钱,脑子少许,麝香少许。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婴儿出胎,血肉未敛,面目俱黄,不啼,鼻干撮口,四肢不能伸缩。

用法用量每服1钱,温水点服。

摘录《普济方》卷三六一引《傅氏活婴方》

处方54、橄榄汤

处方百药煎3两(细切作片子),檀香(锉,焙)半两,白芷半两,甘草(炙)1两。

制法为细末。

功能主治止渴生津。

用法用量上沸汤点服。

摘录《百一》卷二十

处方55、黄连散

处方黄连1两,贯众1两,鸡冠花1两,乌梅肉1两,大黄1两,甘草(炙)3分。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肠风下血,疼痛不止。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医统》引作“鸡冠散”。

摘录《宣明论》卷十三

处方56、理中丸

处方人参、甘草、白术(炒)各等分。

制法上为末,生姜汁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中气虚热,口舌生疮,不喜冷饮,肢体倦怠,饮食少思。

用法用量每服50丸,白汤送下。

摘录《校注妇人良方》卷二十四

处方57、寸金丹

处方神曲(炒)9两,苍术(炒)1两,白芷1两,甘草1两,川芎1两,茯苓1两,防风1两,草果仁1两,前胡1两,橘皮1两,砂仁2两,羌活1两,法半夏1两,藿香1两,苏叶1两,木香1两,厚朴(制)1两,薄荷1两,香附(醋炒)1两,乌药1两,白豆蔻1两,枳壳(炒)1两。

制法上为细末,过罗,每34两细末,兑朱砂1两,混合均匀,炼蜜为大丸,重2钱5分。

功能主治散寒解表,祛暑止呕。主中寒、中暑、感冒发烧,呕吐泻泄,胸满腹痛。

用法用量每服1至2丸,温开水送下。

摘录《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

处方58、滑胎当归散

处方当归(切,焙)1两,麻子仁1合,吴茱萸(汤洗,去涎,焙干,再与大豆同炒香)半两,干姜(炮)半两,知母(锉)半两,桂(去粗皮)半两,黄芩(去黑心)半两,甘草(炙)半两,大豆(炒,去皮)1合,糯米1合。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妊娠数日不产。

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空腹温酒调下,渐加至3钱。若欲作丸,即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20丸,温酒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五七

处方59、黄耆丸

处方黄耆1两半(锉),栝楼根2两,苦参2两半(锉),羚羊角屑1两半,黄连1两(去须),茯神2两,鸡膍胵黄皮5枚(炙黄),甘草1两半(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虚劳。口干烦渴,腰疼胯痛,小便白浊。

用法用量每服30丸,不拘时候以粥饮送下。

摘录《圣惠》卷二十七

处方60、大腹皮散

处方大腹皮1两(锉),厚朴1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人参1两(去芦头),桂心3分,白术1两,甘草1分(炙微赤,锉),陈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焙),半夏1两(汤洗7遍,去滑)。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反胃呕哕,全不任食。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大枣3枚,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四十七

警告!本文使用信息聚合技术汇集而成,仅作学习、研究之用,切不可照本宣科、照猫画虎,身体有恙应尽早就医。本文资料绝大部分注明了出处,但不对信息的正确性负责,更不对使用本文信息导致的后果负责。

相关参考

含有甘草的处方(二十三)

处方1、黄芩调元汤处方黄芩、人参、麦门冬、炙甘草、当归。功能主治元气素虚,痘收靥,热一向不已,脉迟形怯,热而喜睡者。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片玉痘疹》卷十二处方2、解肌汤处方柴胡、麻黄、木通、茯苓、犀角

含有甘草的处方(二十二)

处方1、黄芩散处方黄芩3分,柴胡3分(去苗),人参3分(去芦头),半夏3分(汤洗7遍去滑),甘草半两(炙微赤,锉),麦门冬1两(去心)。制法上为散。功能主治伤寒。潮热烦闷,体痛呕逆。用法用量每服5钱,

含有甘草的处方(二十九)

处方1、解肌散处方地骨皮半两,槟榔半两,芍药半两,当归半两,甘草(灸)1分,石膏1分,麻黄(去节,用汤浸洗)1钱。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小儿伤寒壮热。用法用量每服半钱,水1盏,煎至6分,温服。摘录《普济

含有甘草的处方(二十一)

处方1、橘皮汤处方半夏(洗)5钱,茯苓3钱,陈皮3钱,细辛1钱,人参1钱,旋覆花1钱,青皮2钱,桔梗2钱,枳壳2钱,炙甘草2钱。制法上为散。功能主治咳嗽痰甚,呕吐者。用法用量加生姜,水煎服。摘录《育婴

含有甘草的处方(二十六)

处方1、大黄散处方川大黄半两(锉碎,微炒),赤芍药1分,白鲜皮半两,黄芩1分,甘草半两(炙微赤,锉),犀角屑1分,赤茯苓1分。制法上为粗散。功能主治小儿魃病挟实。用法用量每服1钱,以水1小盏,煎至5分

含有甘草的处方(二十五)

处方1、干地黄丸处方干地黄7分,蛇床子6分,远志10分,茯苓7分,苁蓉10分,五味子4分,麦门冬5分,杜仲10分,阿胶8分,桂心5分,天雄7分,枣肉8分,甘草10分。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含有甘草的处方(二百二十五)

处方1、三和散别名三和汤(《圣济总录》卷五十四)。处方羌活(去芦)紫苏茎叶(去粗梗)沉香宣川木瓜(薄切、焙干)大腹皮(炙焦黄)各30克芎藭劳甘草(炒)陈皮(去白)木香摈榔(面裹偎熟,去面)白术各22.

含有甘草的处方(二百二十六)

处方1、理中丸处方阿魏7.5克(白面10克,醋和饼子,炙令黄熟)荆三棱(煨)蓬莪术(煨)甘草(炙)青橘皮(去白)陈皮(去瓤)干姜(炮)官桂(去皮)干木瓜白术各30克制法上十味,杵罗为末,用面糊为丸,如

含有甘草的处方(二百二十四)

处方1、卫生汤处方白芷连翘花粉各2.4克荆芥甘草节牛蒡子各3克防风乳香没药各1.5克银花6克贝母归尾各4.5克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活血止痛,治痈毒初起。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医学心悟》卷六处方2、散肿溃

含有甘草的处方(二百二十八)

处方1、旋复花汤处方乌头1枚(去皮,熬)旋复花细辛前胡甘草(炙)茯苓各3克半夏6克(洗)生姜6克桂心12克制法上九味,切。功能主治治胸膈痰结,唾如胶,食不下者。用法用量用水900毫升,煮取400毫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