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附子的处方(七十九)
Posted 处方
篇首语:智者不为愚者谋,勇者不为怯者死。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含有附子的处方(七十九)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处方1、白通加猪胆汁汤处方葱白4茎 干姜3克 附子10克(生)人尿15毫升 猪胆汁3毫升
功能主治治少阴病,利不止,厥逆无脉,干呕而烦者。
用法用量上五味,以水600毫升,煮取200毫升,去滓,纳胆汁、人尿,和令相得,分温再服。若无胆,亦可用。
摘录《伤寒论》
处方2、温冲汤处方生山药24克 当归身12克 乌附子6克 肉桂6克(去粗皮,后入)补骨脂9克(炒,捣)小茴香6克(炒)核桃仁6克 紫石英24克(煅,研)真鹿角胶6克(另炖,同服)
功能主治治妇人血海虚寒不育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医学衷中参西录》上册
处方3、玉盘散处方白牵牛 甘松、香附 天花粉各30克 藁本 白蔹 白芷 白附子 宫粉 白及 大黄各15克
功能主治治雀斑,粉刺。
用法用量用肥皂500克捶烂,同药和匀。每日擦面,有效。
摘录《疡医大全》卷十二
处方4、交感丹处方香附子(浸透,炒)9克 茯神 黄连各6克 桂心3克 甘菊花3克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小儿耳疳,耳中疳臭;或怒气上逆,上下不得宜通,遂成聋聩。
用法用量每服4.5克,灯心汤调下。
摘录《赤水玄珠》卷二十六
处方5、龟甲汤处方龟甲(醋炙)虎骨(酥炙)各180克 海桐皮 羌活(去芦头)丹参 独活(去芦头)牛膝(去苗,酒浸,切,焙)萆薢 五加皮 酸枣仁(炒)各90克 附子(炮裂,去脐、皮)天雄(炮裂,去脐,皮)天麻(去蒂)防风(去叉)威灵仙(去土)芎藭各75克 当归(切,焙)桂(去粗皮)紫参各90克 薄荷(焙干)180克 槟榔(煨)180克 菖蒲(九节者,去须,泔米浸,切,焙)45克
制法上二十二味,锉如麻豆。
功能主治治中风手足不随,举体疼痛,或筋脉挛急。
用法用量每用24克,加水150毫升、酒150毫升、生姜10片,同煎去滓,取200毫升,于中午,夜卧空腹时分二次温服。要出汗,两次用量一并服。半小时后,饮以热生姜稀粥,厚衣覆盖发汗,慎外风。
摘录《圣济总录》卷五
处方6、木香没药丸处方木香 没药(别研)白附子(炮)川乌头(炮,去皮、脐)乌药 天南星(炮)附子<炮,去 皮、脐)沙苑蒺藜各15克
制法上药研为细末,用木瓜1枚,重20~30克 者,切一头作盖子,去皮子,用硇砂15克研末入木瓜 内,以盖子盖了,竹签签定,用湿纸裹煨熟,去纸细研,和前药末搜和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脚气风毒攻注,脚膝虚肿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腹用 温酒下,少顷用荆芥茶投之,药行即效。
摘录《杨氏家藏方》卷四
处方7、四白丹处方白术15克 白芷30克 白茯苓15克 白檀香45克 人参15克 知母9克 缩砂仁15克 羌活7.5克 薄荷10.5克 独活7.5克 防风 川芎各15克 细辛6克 甘草15克 甜竹叶30克 香附子(炒)15克 龙脑1.5克(另研)麝香0.15克(另研)牛黄1.5克 藿香4.5克
制法上二十味,共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丸重3克。
功能主治治中风昏冒。
用法用量临卧服1丸,分五七次嚼之。
摘录《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卷中
处方8、桂心白术汤处方白术 桂心 附子(炮,去皮、脐)防风(去芦头)芎藭 甘草(炙微赤,锉)各45克
制法上药锉碎。
功能主治治伤寒阴痉,手足厥冷,筋脉拘急,汗出不止者。
用法用量每服15克,用水300毫升,加生姜4片,大枣3枚,同煎至240毫升,去滓温服。
摘录《类证活人书》卷十七
处方9、扶阳助胃汤别名扶阳益胃汤(《金匮翼》卷六)。
处方干姜(炮)4.5克 拣参 草豆蔻仁 甘草(炙)官桂 白芍药各3克 陈皮 白术 吴茱萸各),5克 黑附子(炮,去皮)6克 益智仁1.5克
制法上药哎咀,都作一服。
药理作用方中附子、干姜、官桂、吴茱萸、草豆蔻、益智仁扶阳散寒;人参、白术、甘草健脾益胃;芍药缓急止痛;陈皮理气和胃。诸药合用,共奏扶阳散寒,健脾益胃之功。
功能主治扶阳散寒,健脾益胃。治脾胃虚寒,胃脘当心而痛,得热则缓,寒则加剧,肠鸣便溏者。
用法用量用水450毫升,加生姜3片,枣子2个,煎至150毫升,去滓,空腹时温服。
摘录《卫生宝鉴》卷十三
处方10、斗门丸处方附子1枚(重18克,炮,去皮、脐,尖)硫黄(别研)肉桂(去粗皮)龙骨(别研)诃子(煨,去核)丁香 干姜(炮)各7.5克
制法上药为细末,煮面糊为丸,如黍米大。
功能主治温阳止泻。主小儿肠胃虚弱,泄泻糟粕,或便白沫,昼夜无度。
用法用量每服30丸,乳食前用温米饮送下。
摘录《杨氏家藏方》卷十八
处方11、羌活汤处方羌活(去芦)60克 附子(炮,去皮、脐)秦艽(去芦)桂心(不见火)木香(不见火)川芎当归(去芦)川牛膝(去芦,酒浸)桃仁(去皮、尖,麸炒)骨碎补 防风(去芦)各30克 甘草(炙)15克
制法上药哎咀。
功能主治祛风散寒,化瘀定痛。治白虎历节,风毒攻注,骨髓疼痛,发作不定。
用法用量每服12克,用水225毫升,加生姜5片,煎至160毫升,去滓温服,不拘时。
摘录《重订严氏济生方》
处方12、回阳固精丸处方人参 黄耆 肉桂 巴戟 锁阳各60克 山药 故纸 小茴香各120克 菟丝240克 川芎 杜仲各30克 附子1个
制法上药为末,蜜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心肾不交,阳痿不举。
用法用量每服9克,白汤下。
摘录《仙拈集》卷三
处方13、川芎散处方川芎 细辛 羌活 槐花 石膏 香附子 甘草(炙)各15克 荆芥 薄荷 茵陈 防风(去叉)菊花各30克
制法上十二味,为末。
功能主治主偏正头疼。
用法用量每服6克,食后用茶清调下,一日三次。
注意服药期间,忌食动风发物。
摘录《卫生宝鉴》卷九
处方14、木香丸处方槟榔 大黄(煨)各60克 陈皮(去白,焙)30克 木香 附子(炮)人参各30克 官桂 川芎 羌活 独活 三棱(炮)各15克 肉豆蔻(去皮)6个
制法上十二味,为细末,每料末60克,入牵牛净末30克,蜜为丸,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风邪中府,中焦气滞,腹痛腹胀,食欲不振,大便不畅。
用法用量每服10~15丸,临卧时用生姜、橘皮汤下。
摘录《卫生宝鉴》卷八
处方15、琥珀丸处方琥珀(研)辰砂(别研)沉香 阿胶(碎,炒)肉桂(去粗皮)石斛(去根)附子(炮,去皮、脐)五味子(拣净)川芎各15克 牛膝(去苗,酒浸一宿)当归(去苗,炒)肉苁蓉(切,酒浸一宿,焙)人参 续断 没药(研)各22.5克 熟干地黄 木香各30克
制法上药研为细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
功能主治生精血,去恶血。治妇人胎前产后,疝瘕,心腹刺痛;卒中瘫痪,半身不遂,风痹,手足凌疼,死胎不出,胎衣不下等。
用法用量每服1丸,空腹时用温酒调下,午、晚食前并服。若人腹胁疼痛,绕脐如刀刺,及呕逆上气筑心,痰毒不思饮食,用姜汁少许和酒服;诸痢及赤白带下,崩中下血,漏胎下血,用生姜与艾锉炒令赤色,入酒同煎数沸,去滓调服;泄泻不止,陈米饮服;涩尿诸淋,煎通草、灯心汤服;血逆不知人,煎当归酒调服;上热下冷,浓煎人参汤服;遍身虚肿水气,煎赤小豆汤服;产内二毒伤寒,及中风角弓反张,身如板硬,煎麻黄汤服,使被盖出汗;月经不通,或间杂五色,频并而下,断续不止,饮食无味,肌肤瘦劣,面赤唇焦,乍寒乍热,四肢烦疼,五心燥热,黑酐,遍身血斑,赤肿走疰,及血风劳伤无力,用童便入姜汁少许调服,若恐恶心,和以米酒;如怀胎人,于难月一日一服,至产不觉疼痛,或病人服至五服、十服,日倍饮食。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九
处方16、回阳返本汤处方人参3克 白术3克 干姜3克(炒)丁香2.4克 甘草3克 陈皮3克 半夏(制)3克 大附子(制)3克 茯苓2.4克 神曲(炒)1.8克 白豆蔻2.4克 沉香15克
制法上药锉碎。
功能主治治急阴证,手足冷,指甲青,小腹疼痛,外肾挛缩。
用法用量加生姜3片,大枣2枚,盐少许,水煎服。
摘录《古今医鉴》卷七
处方17、神仙解语丹处方白附子(炮)石菖蒲(去毛)远志(去心,甘草水煮十沸)天麻 全蝎 羌活 白僵蚕(炒)南星(牛胆酿,如无,只炮)各30克 木香15克
制法上为细末,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辰砂为衣。
功能主治治中风不语。心脾经受风,言语謇涩,舌强不转,涎唾溢盛。
用法用量每服20~30丸,薄荷汤下。无时候。
摘录《妇人大全良方》卷三
处方18、半墨丸处方半夏(生姜制)南星(生姜制)软石膏 香附子 栀子各等分
制法上药为末,神曲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清火化痰。主痰火气嗳。
用法用量每服20~30丸,温开水送下。
摘录《古今医统》卷二十四引《丹溪》
处方19、四逆加人参汤别名四顺汤(《肘后方》卷二)、回阳饮(《医学集成》卷一)、人参四顺汤(《鸡峰普济方》卷五)。
处方甘草6克(炙)附子10克(生,去皮)干姜4.5克 人参3克
功能主治回阳复阴。治阳气衰微,阴液内竭,四肢厥逆,恶寒脉微,下利而利忽自止者。
用法用量上四味,以水600毫升,煮取240毫升,去滓,分温再服。
摘录《伤寒论》
处方20、祛风润面散处方绿豆白粉1.8克 山柰1.2克 白附子1.2克 白僵蚕1.2克 冰片0.6克 麝香0.3克
功能主治祛风润面。治面风(面神经痉挛)。
用法用量共研极细面,再过重罗,兑胰皂120克,拌匀。
摘录《慈禧光绪医方选议》
处方21、整骨定痛散处方天花粉500克(炒)甘草75克(炒)没药 木香各30克 乳香45克 陈皮75克 当归45克 血竭45克 大附子10克(炮,去皮、脐)
制法上药研为细末。
功能主治活血行气,镇痛。治骨折。
用法用量每服15克,热酒调服,敷贴亦可。
摘录《普济方》卷三○九
处方22、柴胡散处方柴胡45克(去苗)白术30克 白茯苓22克 甘草22克(炙微赤,锉)五味子30克 干姜22克(炮裂,锉)附子22克(饱裂,去皮,脐)防风22克(去芦头)桂心15克
制法上药捣筛为散。
功能主治主伤寒阴痉,闭目合面,手足厥逆,筋脉拘急,汗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15克,以水350毫升,入生姜4克,煎至210毫升,去津,不计时候温服。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十
处方23、木香丸处方木香30克 诃黎勒(煨,用皮)45克 白术30克 桂(去粗皮)30克 附子(炮裂,去皮、脐)60克 芜荑(微炒)30克 高良姜(锉)30克 肉豆蔻(去壳)15克 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过)60克 干姜(炮)22.5克 甘草(炙,锉)15克
制法上药为末,神曲糊为丸,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肠痹。腹胀疴痛,时复飧泄,食不消化。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空腹时用生姜、大枣煎汤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二十
处方24、四生散处方黄耆 川羌活 沙苑蒺藜 白附子(生用)各等分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肝肾风毒上攻,眼赤痒痛,羞明多泪,风毒下注,脚膝生疮;及遍身风癣,服药不验,常觉两耳中痒。
用法用量每服6克,薄荷酒调下。如肾脏风下疰生疮,以腰子批开,以药末6克含定裹好,煨香熟,空腹时细嚼,以盐酒送下。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一
处方25、温肠丸处方补骨脂(炒)30克 肉苁蓉(酒浸,去皱皮,焙)45克 狗脊(锉)独活(去芦头)各22克 附子(炮裂,去皮、脐)巴戟天(去心)鹿茸(酒炙,去毛)各30克 五味子22克
制法上八味,捣罗为细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小肠虚寒下利,便泄脓血,懊憹不安者。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腹时用盐汤或酒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四十三
处方26、固肠丸处方龙骨 附子 枯矾 诃子各60克 良姜 赤石脂各45克 丁香30克 木香15克 白豆蔻 砂仁各18克
制法上药为末,醋糊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脾胃虚弱,脏腑停寒,脐腹疠痛,下利滑数,肌肉消瘦,饮食不下。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粟米饮下。
摘录《医学入门》卷七
处方27、保安丸处方川大黄90克(新水浸一宿,蒸熟,切片,焙)干姜30克(炮)大附子15克(去皮、脐)鳖甲45克(好醋300毫升,炙令干)
制法上为末,取三年米醋800毫升,先煎400毫升,然后和药,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主症积。心腹内结如拳,渐上不止,抢心疼痛,及绕脐腹痛不可忍者。
用法用量每服10~20丸,空腹时用醋、酒或米饮送下。取积如鱼肠脓血,烂肉青泥而下。
摘录《宣明论方》卷七
处方28、芎辛汤别名大芎辛汤(《世医得效方》卷十)。
处方生附子(去皮、脐)乌头(生,去皮、尖)天南星 干姜 细辛 川芎 甘草各等分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治外感风寒,内伤生冷,气虚痰厥,头痛如破,兼眩晕欲倒,呕吐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12克,加生姜5片、茶芽少许,水煎,食后服。
摘录《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四
处方29、胆星天竺丸处方胆星30克 半夏 白附子各15克 天竺黄9克 天麻 防风各6克 辰砂3克
制法上药研末。甘草膏为丸,如芡实大。
功能主治主小儿脾肺气虚有痰而多睡者。
用法用量每服1丸,薄荷汤化下。
备注用本方治多睡当与补中益气汤同服。
摘录《痘疹传心录》卷十八
处方30、碧霞丹处方石绿(研九度,飞)300克 附子尖 乌头尖 蝎梢各70个
制法后三味为末,入石绿拌匀,面糊为丸,如鸡头子大。
功能主治主卒中急风,眩晕僵仆,痰涎壅塞,心神迷闷,牙关紧闭,目睛上视,及五种痫病,涎潮搐搦。
用法用量每服1丸,以薄荷汁80毫升化下,再饮热酒适量,须臾吐出痰涎,然后随证治之。如牙关紧闭,撬齿灌服,立验。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一
处方31、回阳救急汤处方熟附子 干姜 人参 甘草 白术 肉桂 陈皮 五味子 茯苓 半夏
功能主治温中散寒,回阳救逆。治寒邪宜中阴经,恶寒,四肢冷厥,战栗腹疼,吐泻不渴,蜷卧沉重,或手指甲唇青,或口吐涎沫,或脉来沉迟无力。
用法用量上药用水400毫升,加生姜3片煎,临卧入麝香0.1克调服。呕吐涎沫或小腹痛,加盐炒吴萸;无脉者,加猪胆汁5毫升;泄泻不止,加升麻、黄耆;呕吐不止,加姜汁。
摘录《伤寒六书》卷三
处方32、诃黎勒丸处方诃黎勒(面裹,煨)附子(炮,去皮、脐)肉豆蔻(面襄,煨)木香(不见火)吴茱萸(汤泡,炒)龙骨(生用)白茯苓(去皮)荜茇各15克
制法上为细末,姜汁煮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大肠虚冷,肠呜泄泻,腹胁气痛,饮食不化。
用法用量每服70丸,空腹时用米饮送下。
摘录《重订严氏济生方》
处方33、暖宫丸处方生硫黄180克 禹余粮(醋淬,手拈为度)270克 赤石脂(火煅红)附子(炮,去皮、脐)海螵蛸(去壳)各90克
制法上为细末,以醋糊和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助阳暖宫。治冲任虚损,元阳不足,下焦久冷,月经不调,崩漏带下,宫寒不孕。
用法用量每服15~20丸,空腹时用温酒成淡醋汤送下。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九
处方34、五膈宽中散处方白豆蔻(去皮)二两,甘草(炙)五两,木香三两,厚朴(去皮.生姜汁炙熟)一斤,缩砂仁、丁香、青皮(去白)、陈皮(去白),各四两。香附子(炒去毛)十六两。
炮制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因忧恚、寒热,动气伤神,致阴阳不和,腑脏生病,结于胸膈之间,遂成五膈之病。一曰忧膈,胸中气结,津液不通,饮食不下,羸瘦短气;二曰恚膈,心下实满,噫辄醋心,饮食不消,大小便不利;三曰气膈,胸胁逆满,噎塞不通,噫闻食臭;四曰寒膈,心腹胀满,咳嗽气逆,腹上苦冷雷鸣,绕脐痛,不能食肥;五曰热膈,五心中热,口中烂生疮,四肢烦重,唇口干燥,身体或热,腰背疼痛,胸痹引背,不能多食。及一切气疾,并皆治之。
用法用量每服二钱,入生姜二片,盐少许,沸汤点服,不计时。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35、宝珍膏处方生地 茅术 枳壳 五加皮 莪术 桃仁 山奈 当归 川乌 陈皮 乌药 三棱 大黄 首乌 草乌 柴胡 防风 刘寄奴 牙皂 肉桂 羌活 威灵仙 赤芍 南星 香附 荆芥 白芷 海风藤 藁本 续断 良姜 独活 麻黄 甘松 连翘各9克 川芎15克 血余60克 东丹9印克 肉桂 麝香 木香 附子各6克 冰片 樟脑 小茴香 乳香 没药 阿魏 细辛各9克
功能主治主风湿性关节痛及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制成药膏。贴患处。
摘录《中医伤科学讲义》
处方36、茯神汤处方茯神 独活各12克 黄耆 远志 防风各15克 生姜9克 甘草 人参 当归 牡蛎 白术 苁蓉 附子各6克
制法上十三味,叹咀。
功能主治治风眩,吐逆,恶闻人声。
用法用量以劳水1.2升,煮取600毫升。每服100毫升,一昼夜服尽。
摘录《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三
处方37、仁寿丸处方附子(炮熟,去皮、脐)30克 桂心 白茯苓 山茱萸 五味子 杜仲(去皮,姜制,炒断丝)续断 枸杞子 熟地黄(洗)巴戟(去心)菟丝子(酒浸湿,研)防风各15克 牛膝(酒浸)60克
制法上为末,蜜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肝肾气虚,风冷所中,筋脉瞤动,口眼喎斜。
用法用量每服30~50丸,空腹时用温酒或盐汤送下。
摘录《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二
处方38、三生丸处方半夏 自白附子 天南星各等分
制法上药研为细末,用生姜自然汁浸蒸饼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治痰厥头痛。
用法用量每服40丸,食后姜汤送下。
摘录《重订严氏济生方》
处方39、五膈圆处方蜀椒(去目并闭口者.微炒去汗)、细辛(去苗.土)、肉桂(去粗皮)、远志(去心),各三两。麦门冬(去心.焙)、甘草(炙),各五两。干姜(炮)二两,人参(去芦)四两,附子(炮.去皮.脐)一两半。
炮制上为细末,炼蜜和圆,如弹子大。
功能主治治因愁忧思虑,饮食不节,动气伤神,致阴阳不和,脏腑生病,结于胸膈,遂成忧膈、气膈、食膈、饮膈、劳膈之病。若食生冷即发,心胸痞满,气不得通,疼痛如刺,及引背膂,食即不下,心下坚痛,痛即欲吐,得吐即已,甚者手足逆冷,上气咳逆,喘息短气。
用法用量每服一圆,含化咽之,胸膈喉中当热,药力稍尽,更服一圆,日三服,夜二服,服药七日即愈;或圆如梧桐子大,温酒服之亦得,食后服。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40、乌蛇丸处方乌蛇肉30克(酒拌,炒令黄)天麻30克 白附子30克(炮裂)乌犀角屑15克 半夏15克(汤洗七遍,以生姜15克去皮同捣,炒令干)白僵蚕15克(微炒)天南星30克(炮裂)干蝎15克(微炒)麻黄15克(去根、节)独活15克 当归15克(锉碎,微炒)晚蚕沙15克(微炒)麝香7.5克(研)
制法上药捣细罗为末,炼蜜和捣三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妇人中风,牙关紧急,手足顽麻,心膈痰涎壅滞。
用法用量每服7丸,温酒送下,不计时候。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六十九
处方41、附子防风散处方白术30克 白茯苓23克 柴胡45克(去苗)五味子30克 干姜23克(炮裂,切)甘草23克(炙微赤,切)附子23克(炮裂,去皮、脐)桂心15克 防风23克(去芦头)
制法上药捣碎,研为粗末。
功能主治治伤寒阴痉,闭目合面,手足厥逆,筋脉拘急,汗出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9克,以水150毫升,人生姜4片,煎至90毫升,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摘录《类证活人书》卷十七
处方42、暖肾助火汤处方潞参9克 白术(土炒)9克 山药9克(炒)巴戟天15克(去心,盐水炒)覆盆子15克(盐水炒)桑螵蛸9克(盐水炒)附子片4.5克 上元桂4.5克(去皮,研)芡实9克(炒)肉苁蓉3克(洗净)
功能主治温补肾阳。治色欲过度,肾经虚寒,阴茎萎缩。
用法用量水煎,温服。
摘录《揣摩有得集》
处方43、琥珀汤处方琥珀3克 人参 白术各9克 茯苓6克 桂枝 附子 干姜 砂仁各3克 陈皮 破故纸 桑白皮(童便浸,炒)各6克
功能主治益气温肾,利水消肿。治脾肾虚寒,小水不利,遍身肿满,或咳喘者。
用法用量上药水煎,空腹时服。
摘录《产科发蒙》卷四
处方44、集效丸处方大黄(锉,炒)450克 木香(不见火)槟榔 诃黎勒(煨,去核,酒浸,焙干)附子(炮,去皮、脐)羌活(炒,研)鹤虱(炒)干姜(炮)各315克
制法上药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脏腑虚弱,或多食甘肥,致蛔虫动作,心腹搅痛,发作肿聚,往来上下,痛有休止,腹中烦热,口吐涎沫,下部有虫,生痔痒痛。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腹时用橘皮汤送下。妇人用醋汤送下。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八
处方45、浆水散处方半夏60克(汤洗)附子15克(炮)干姜15克 良姜7.5克 桂枝15克 甘草15克(炙)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暴泄如水,周身汗出,一身尽冷,脉微而弱,气少而不能语。
用法用量每服9~15克,用浆水300毫升,煎至150毫升,和滓热服。甚者三四服,微者三服。
摘录《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卷中
处方46、曲鱼膏处方大黄 黄芩 莽草 巴豆 野葛 牡丹 踯躅 芫花 蜀椒 皂荚 附子 藜芦各15克
制法上十二味,哎咀,用苦酒浸药一宿,以熟猪油1.5千克,微火煎五七沸,放入白芷1片,煎至白芷色黄为度,去滓。
功能主治治风湿疼痹,四肢亸弱,偏跛不仁,并痈肿恶疮。
用法用量用时微火化开,手摩患处,每日三次。
摘录《备急千金要方)卷七
处方47、芍药甘草附子汤处方芍药 甘草(炙)各9克 附子3克(炮,去皮,破八片)
功能主治治体虚外感,发汗后病不解,反增恶寒者。
用法用量上三味,用水1升,煮取300毫升,去滓,分温三服。
摘录《伤寒论》
处方48、天麻白术丸处方天麻(去苗)白术 天南星(炮)半夏(汤洗净)白附子(炮)川芎 白僵蚕(炒,去丝、嘴)寒水石(煅过)薄荷叶(去土)赤茯苓(去皮)旋复花各等分
制法上药为细末,以生姜自然汁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细研雄黄为衣。
功能主治治风湿痰饮,攻冲头目,昏晕重痛,咽膈壅滞不利。
用法用量每服40丸,食后用温生姜、紫苏汤送下。
摘录《杨氏家藏方》卷八
处方49、蒺藜汤处方蒺藜子(炒,去角)附子(炮裂,去皮、脐)山栀子仁各30克
制法上三味,哎咀如麻豆。
功能主治治阴疝,牵引小腹作痛,小便不利,手足逆冷,或腹胁闷痛。
用法用量每服15克,用水230毫升,煎至180毫升,去滓,空腹时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九十四
处方50、五仙丹处方天麻(酒浸)12克 全蝎(洗,去头、足,新瓦焙干)12克 白附子 辰砂 珍珠 青礞石(煨)各9克 巴霜2粒 金银箔各10片
制法上药研末。
功能主治治小儿身热面赤,口噤气短,抽搐时作时止。
用法用量每服0.3~0.6克,用生姜3片,蜜1匙,煎汤调服。
摘录《赤水玄珠》卷二十五
处方51、白薇丸处方白薇 柏子仁 白芍药 当归 桂心 附子 萆薢 白术 吴茱萸 木香 细辛、川芎 槟榔各15克 熟地黄60克 牡丹皮30克 紫石英30克 人参22克 石斛 白茯苓 泽兰叶 川牛膝各22克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予大。
功能主治治妇人月水不利,四肢羸瘦,饮食减少,渐觉虚乏,以致不孕。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腹时用温酒吞下。
摘录《妇人大全良方》卷一
处方52、椒附丸处方附子(炮,去皮、脐)川椒(去目,炒出汗)槟榔各15克 陈皮(去白)牵牛(微炒)五味子 石菖蒲 干姜(炮)各30克
制法上八味,锉碎,以好米醋放瓷器内,用文武火煮令干,焙,为细末,醋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下经不足,内挟积冷,脐腹弦急,痛引腰背,四肢倦怠,面色黧黑,唇口干燥,目暗耳鸣,心忪短气,夜多异梦,昼少精神,时有盗汗,小便滑数,遗沥白浊,脚膝缓弱,举动乏力,心腹胀满,不进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腹时用盐酒或盐汤吞下。妇人血海冷,用当归酒送下,泄泻,用饭饮送下,冷痢,用姜汤送下,赤痢,用甘草汤送下。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五
处方53、春容散处方白附子18克 枯矾9克 硫黄15克 黑铅(炒枯)9克 密陀僧60克 轻粉3克 黄丹(飞过)3克 麝香0.6克
制法上药为末和匀。
功能主治主面上肺风疮。
用法用量先将冷冰擦红处,—湿后以末药擦之。不可擦破。
注意切忌酒色恼怒。
摘录《古今医鉴》卷九
处方54、增益八味丸处方熟干地黄(酒洒九蒸,晒干称)鹿茸(去毛,炙)五味子各120克 山药(大块者,酒浸一宿)山茱萸(去核)大附子30克(炮)牛膝(酒浸一宿)各60克 白茯苓 牡丹皮(去骨)泽泻(酒浸一宿)各45克
制法上为细末,用真鹿角胶250克,锉细,入银石器中,法酒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滋肾补肝,壮阳益精,强筋壮骨。治男子肝肾两虚,阳衰精亏所产生的堵证。
用法用量每服50丸,空腹时用温酒或盐汤送下。
摘录《朱氏集验方》
处方55、桂附汤处方肉桂3克 附子9克 黄柏1.5克(为引用)知母1.5克
制法上药哎咀。
功能主治治妇人白带腥臭,多悲不乐,大寒。
用法用量用水400毫升,煎至200毫升,去滓,稍热服。不思饮食,加五味子;烦恼,面上麻如虫行,乃胃中元气极虚,加黄耆4.5克,人参2.1克,炙甘草、升麻各1.5克。
摘录《东垣试效方》卷四
处方56、虎挣散处方马钱子500克 穿山甲 川附子各60克
制法马钱子用清水浸十五天,夏季每隔一天换水一次,冬季用温水浸之,换水一次,刮净皮毛,切成0.3厘米厚细条,投香油锅中,煎至油沫净,再煎数滚,透心黄脆,再放入黄土内,炒拌至土粉有油气,入筛内,筛去油土,再换土粉炒,如是三次,油净,取出,将马钱子研细。穿山甲砂土炒松脆,研细。川附子用水浸三天,每天换水一次,晒干,再研细。以上三味合研细末。
功能主治治附骨疽、流痰,不论已溃未溃。
用法用量成人0.3~0.6克,饭后一小时用黄酒送服。根据年龄、病情和体质之不同而用药,虚弱者酌减。
注意孕妇忌服。
摘录《中医外科学》
处方57、乌蛇丸处方乌蛇90克(酒浸,炙微黄,去皮,骨)天南星30克(炮裂)干蝎30克(微炒)白附子30克(炮裂)羌活30克 白僵蚕30克(微炒)麻黄60克(去根、节)防风30克(去芦头)桂心30克
制法上药捣细罗为末,炼蜜和捣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风痹,手足缓弱,不能举伸。
用法用量每服10丸,热豆淋酒下,不计时候。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十九
处方58、椒附散处方大附子18克(炮,去皮、脐,研细)
制法上药为末。
功能主治治肾气上攻,项背不能转侧。
用法用量每次6克,加好川椒20粒,用白面填满,再用水300毫升,加生姜7片,同煎至210毫升,去椒,入盐少许,空腹时服。
摘录《普济本事方》卷二
处方59、荆防牛蒡汤处方荆芥 防风 牛蒡子(炒,研)金银花 陈皮 花粉 黄芩 蒲公英 连翘(去心)皂角刺各3克 柴胡 香附子 甘草各1.5克
功能主治治乳房结肿疼痛,寒热往来,烦躁口渴。
用法用量用水400毫升,煎至320毫升,空腹时服。
摘录《医宗金鉴》卷六十六
处方60、鹿茸丸处方川牛膝(去芦,酒浸)鹿茸(去毛,酒蒸)五味子各60克 石斛(去根)菟丝子(淘净,酒浸)棘刺 杜仲(去皮,锉,炒)川巴戟(去心)山药(锉,炒)阳起石(煅)附子(炮,去皮、脐)各30克 沉香(别研)15克 川楝子(取肉,炒)磁石(煅)官桂(不见火)泽泻各30克
制法上为细末,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补肾阳,壮筋骨。治肾虚少气,腹胀腰痛,小腹急痛,手足逆冷,饮食减少,面色黧黑,百节疼痛,日惭无力;或肾脏真阳久虚,下体痿弱疼痛,喘嗽。
用法用量每服70丸,空腹时盐酒或盐汤送下。
摘录《重订严氏济生方》
警告!本文使用信息聚合技术汇集而成,仅作学习、研究之用,切不可照本宣科、照猫画虎,身体有恙应尽早就医。本文资料绝大部分注明了出处,但不对信息的正确性负责,更不对使用本文信息导致的后果负责。
相关参考
处方1、桂苓甘味合附子都气丸处方桂枝8分,云苓3钱,炙甘草5分,五味子5分,生白术5钱,制半夏2钱,炙远志1钱,炒补骨脂5钱,熟附块5钱,怀山药3钱,大熟地(炒松)3钱,合桃肉2枚。功能主治温化痰饮,
处方1、麝香鹿茸圆处方鹿茸(火燎去毛.酒浸.炙)七十两,熟干地黄(净洗.酒浸.蒸.焙)十斤,附子(炮.去皮.脐)一百四十个,牛膝(去苗.酒浸一宿.焙)一斤四两,杜仲(去粗皮.炒去丝)三斤半,五味子二斤
处方1、六神散处方川芎、防风(去叉)、甘草(炙)、羌活,各一两。荆芥穗、鸡苏,各一两半。炮制上为细末。功能主治治风眩烦闷,头目晕转不止。用法用量每服一钱,不拘时米饮调下。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处方
处方1、加味逍遥散处方柴胡6钱(盐水炒),白芍2两(炒),白术1两半(制),当归3两,茯苓1两,炙草4钱,山栀2两(炒),丹皮1两半,蛤壳3两(生研)。制法上为散。功能主治阴痒,脉弦虚数。用法用量白雷
处方1、大腹皮散处方大腹皮1两(锉),麻黄1两半(去根节),紫苏茎叶1两半,陈橘皮1两半(汤浸去白瓤,焙),杏仁2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赤茯苓1两,柴胡1两(去苗),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处方1、紫苏子汤处方紫苏子(炒)240克半夏(汤洗七遍去滑)150克陈橘皮(汤浸,去白,焙)桂(去粗皮)各90克甘草(炙)人参白术各60克制法上七味,研粗末捣筛。功能主治酶气化痰,培土生金。治肺痹,胸
处方1、大三脘散处方独活30克白术22,5克甘草22,5克(微炙)干木瓜(切,焙干)30克紫苏30克大腹皮30克(炙黄用)陈橘皮22.5克沉香30克木香22.5克川芎22.5克槟榔22.5克制法上十一
处方1、补脾养血汤处方当归2钱,川芎1钱半,白芍1钱半,茯苓1钱半,苍术1钱,荆芥1钱,防风1钱,生地1钱,熟地1钱,牛子(炒)1钱,红花5分,甘草4分。功能主治脾虚血热,疥癣疼痒,通身红点如虫啮咬,
处方1、当归汤处方当归(切,焙)3两,桂(去粗皮)2两,荷叶蒂3-7个。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产后恶露不尽。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半盏,酒1盏,加生姜3片,同煎至7分,去滓温服,早晨、日晚各1服。摘录
处方1、加味清热凉血驱敏汤处方鲜茅根60克,大青叶15克,青黛12克,龙胆草15克,黄芩9克,黄柏9克,川军15克,白藓皮30克,黄连9克,生地30克,丹皮9克,赤芍15克。功能主治清热凉血,除湿止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