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橘皮的处方(一百零五)
Posted 处方
篇首语:最聪明的处世之术是,既对世俗投以白眼,又与其同流合污。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含有橘皮的处方(一百零五)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处方1、千金化气汤处方青皮 陈皮 枳壳(去瓤)香附 砂仁白豆蔻各30克 木香15克 丁香9克 半夏(姜制)草果 干姜各21克 槟榔45克 川芎 白芷 三棱(醋炒)莪术 延胡索各30克 小茴香15克 厚朴(姜汁炒)大腹皮 白芍各30克 甘草9克
功能主治治男子腹中气块疼痛。
用法用量上锉一剂。加生姜3片,水煎,半空腹服。
摘录《万病回春》卷三
处方2、济危上丹处方太阴玄精、五灵脂(去沙石)、硫黄(老红色者)、乳香(研),各等分。上味,慢火炒结成砂,研极细。桑寄生(须要真者)、陈皮(去白净称)、阿胶(蛤粉炒)、卷柏(去根.生用),各等分。上四味,修事了,焙干,为末。上八味同研,用生地黄汁和捣一千下,圆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保庆集》第二十一论论产后所下过多,虚极生风者,盖皆缘妇人以荣血为主,因产,血下太多,气无所主,唇青肉冷汗出,目瞑神昏,命在须臾者,不可误用风药,急宜服此。
用法用量温酒或当归酒下二十圆,食前服。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3、五膈丸处方大黄 牵牛 木香各30克 陈皮(去白,焙干)60克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逐饮消痞。治留饮停积,胸膈痞满。
用法用量每服40~50丸,冷水下。
摘录《御药院方》卷四
处方4、温中圆处方良姜(去芦)、干姜(炮)、青皮(去白)、陈皮(去白),各五两。
炮制上为细末,用醋打面糊为圆,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脾脏伤泠,宿食不消,霍乱吐泻,心腹膨胀,攻刺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三十圆,米饮吞下,不拘时候。又疗丈夫小肠疝气,炒茴香少许,细嚼,用盐汤、盐酒任下,日进二服。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5、补脾汤处方潞参4.5克 白术4.5克(土炒)云苓3克 白芍3克(炒)川芎15克(炒)归身3克(土炒)蔻米1.5克(研)陈皮1.5克 炙耆3克 炙草1.5克 扁豆3克(炒)
功能主治主小儿久病,面黄肌瘦,头发稀少。
用法用量加生姜1片,大枣1枚,水煎服。
摘录《揣摩有得集》
处方6、柏子仁汤处方人参 半夏 白茯苓 陈皮 柏子仁 甘草(炙)麝香(少许,另研)
功能主治关格。
用法用量上药加生姜煎,入麝香调匀和服。加郁李仁更妙。
摘录《证治准绳·类方》卷三
处方7、北亭圆处方缩砂仁、胡椒、肉桂(去粗皮)、厚朴(去粗皮.姜汁炙)、附子(炮.去皮.脐)、川芎、当归(去芦.碎)、陈皮(去白)、干姜(炮)、甘草(炙),各四两;青盐(别研)、北亭(醋淘去砂石,别研),各二两;白术(别研)三两,五味子(楝)一两半,阿魏(醋化.去砂石)半两。
炮制上为末,用银、石锅,内入好酒,醋五升,白沙蜜一十两,先下北亭、阿魏、青盐三味,并好头面一升,同煎稠黏,便下药末半斤以来,更煎如稀面糊,渐渐入药末煎得所,离火取出,更以干药末和搜成剂,更捣一千杵,圆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脾元气弱,久积阴冷,心腹胁肋,胀满刺痛,面色青黄,肌体瘦弱,怠惰嗜卧,食少多伤,噫气吞酸,哕逆恶心,腹中虚鸣,大便泄利,胸膈痞塞,食饮不下,呕哕霍乱,体冷转筋,及五膈五噎,倂癖瘕聚,翻胃吐食,久痛久痢,并皆治之。
用法用量每服十五圆,微嚼破,用生姜盐汤下,温酒亦得,空心服之。
注意忌羊血。豉汁。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8、高良姜散处方高良姜、草豆蔻(去皮)、陈皮(去白)、当归(微炒)、肉桂(去粗皮),各一分;人参(去芦)半两。
炮制上件捣,罗为散。
功能主治治小儿冷伤,脾胃不和,腹胀气闷,不欲饮食。
用法用量三岁儿每服一钱,水一盏,煎至五分,去滓,温服,不计时候。量儿大小,加减服之。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9、俞山人降气汤处方前胡、五加皮(姜汁涂.炙)、厚朴(姜浸一宿.炒)、麻黄(去芦)、当归、紫苏子(微炒)、甘草(炙)、肉桂(不见火)、陈皮(去白)、半夏曲(炙),各一两。干姜(炮)、人参、附子(炮.去尖)、羌活、桔梗(炒)。各半两。
炮制上十五味,同作粗末。
功能主治治虚阳上攻,气不升降,上盛下虚;膈壅痰实喘满,咽干不利,烦渴引饮,头目昏眩,腰脚无力,四肢倦怠,咳嗽。兼治风湿脚气。
用法用量每服三钱,水一盏半,入紫苏三叶,生姜三片,枣一枚,煎至七分,去滓,食后服。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10、肉豆蔻散处方苍术(米泔浸一宿.去皮.焙.八两),茴香(炒)、肉桂(去粗皮)、川乌(炮.去皮.脐)、诃子皮,各二两;干姜(炮)、厚朴(去粗皮.姜炒)、陈皮(去白)、肉豆蔻(面裹.煨)、甘草,各四两。
炮制上为末。
功能主治治脾胃气虚,腹胁胀满,水谷不消,脏腑滑泻,腹内虚鸣,困倦少力,口苦舌干,不思饮食,日渐瘦弱,并宜服之。
用法用量每服二钱,水一盏,生姜二片,枣子一个,煎七分,温服。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11、海藻玉壶汤处方海藻 贝母 陈皮 昆布 青皮 川芎 当归 连翘 半夏 甘草节 独活各3克 海带1.5克
功能主治化痰软坚,理气散结。治瘿瘤初起,或肿或硬,或赤或不赤,但未破者。
用法用量水400毫升,煎至320毫升,量病上下,食前后服之。
注意服药期间,先断厚味荤腥,次宜绝欲虚心。
摘录《外科正宗》卷二
处方12、沉香消痞丸处方木香15克 白术60克 荆三棱 广茂各60克 陈皮45克 槟榔30克 大黄60克(纸裹,烧)牵牛(头、末)150克
制法上为细末,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主心腹疼痛,两胁胀满,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30~50丸,食后用温水送下。
摘录《医方类聚》卷一一三引《医林方》
处方13、羚羊清肺丸处方浙贝母40g 桑白皮(蜜炙)25g 前胡25g 麦冬25g 天冬25g 天花粉50g 地黄50g 玄参50g 石斛100g 桔梗50g 枇杷叶(蜜炙)50g 苦杏仁(炒)25g 金果榄25g 金银花50g 大青叶25g 桅子50g 黄芩25g 板蓝根25g 牡丹皮25g 薄荷25g 甘草15g 熟大黄25g 陈皮30g 羚羊角粉6g
性状为黑色的大蜜丸;味微苦。
炮制以上二十四味,除羚羊角粉外,其余浙贝母等二十三味,粉碎成细粉,过筛。将羚羊角粉与浙贝母等细粉配研,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加炼蜜140~160g制成大蜜丸,即得。
功能主治清肺利咽,清瘟止嗽。用于肺胃热盛,感受时邪,身热头晕,四肢酸懒,咳嗽痰盛,咽喉肿痛,鼻衄咳血,口干舌燥。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丸,一日3次。
规格每丸重6g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14、安神散处方御米壳(蜜炒)30克 人参 陈皮(去白)甘草(炙)30克
制法上药为末。
功能主治喘嗽。
用法用量每服3克,煎乌梅汤调下,临卧服。
摘录《宜明论方》卷九
处方15、除湿汤处方半夏(汤洗)厚朴(去粗皮,切,姜汁炒)各30克 藿香叶15克(去土)陈皮(去白)15克 甘草9克 苍术(米泔浸)30克(切,炒赤)
制法上药锉散。
功能主治燥湿健脾。主周身重着;或多食生冷,吐利俱作。
用法用量每服12克,用水225毫升,加生姜7片,红枣1枚,煎至160毫升,热服,不拘时候。
摘录《世医得效方》卷四
处方16、大和中饮处方陈皮3~6克 枳实3克 砂仁1.5克 山楂6克 麦芽6克 厚朴4,5克 泽泻4.5克
功能主治主饮食留滞,积聚。
用法用量上药用水300毫升,煎至210~240毫升,空腹时温服。胀甚者,加白芥子;胃寒无火或恶心者,加干姜3~6克;疼痛者,加木香、乌药、香附;多痰者,加半夏。
摘录《景岳全书》卷五十一
处方17、麻仁润肠丸处方火麻仁120g 苦杏仁(去皮炒)60g 大黄120g 木香60g 陈皮120g 白芍60g
性状为黄褐色的大蜜丸;气微香,味苦、微甘。
炮制以上六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加炼密140~160g制成大蜜丸,即得。
功能主治润肠通便。用于肠胃积热,胸腹胀满,大便秘结。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2丸,一日2次。
注意孕妇忌服。
规格每丸重6g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18、导饮丸处方青皮 陈皮 京三棱(炮)广茂(炮)黄连 枳壳(麸炒)各30克 大黄 黄柏各90克 香附子(炒)黑牵牛各120克
制法上药为细末,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主气滞水停,两胁刺痛,中满不能食,头目眩晕,冷食不消,宿酒不散,身热恶寒战栗,头项痛,腰脊强,状如伤寒;以及饥困伤暑,食饮不进,时时呕吐,口中常流痰水,腹胁作痛。
用法用量每服,30~50丸,食后生姜汤下。
摘录《儒门事亲》卷十二
处方19、导滞通经汤处方木香 白术 桑白皮 陈皮各15克 茯苓(去皮)30克
制法上药哎咀。
功能主治健脾理气,利水消肿。主脾虚有湿之水肿。面目手足浮肿,脘腹胀满,大便溏薄,饮食欠佳,舌胖苔白腻,脉细弦者。
用法用量每服15克,用水300毫升,煎至150毫升,空腹时服。
摘录《卫生宝鉴》卷十四
处方20、通宣理肺丸处方人参15克 苏叶30克 葛根20克 半夏15克 陈皮22克 前胡22克 茯苓15克 枳壳22克(炒)桔梗30克 甘草7.5克 木香5.6克 麻黄19克
制法共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丸重9克。
功能主治扶正解表,化痰止嗽。治感冒风寒,发热恶寒,鼻塞不通,头痛无汗,四肢酸懒作疼。
用法用量每服2丸,温开水送下。
摘录《慈禧光绪医方选议》
处方21、柴陈煎处方柴胡6~9克 陈皮4.5克 半夏6克茯苓6克 甘草3克 生姜3~7片
功能主治解表发汗,化痰止咳。主伤风兼寒,咳嗽发热,痞满多痰者。
用法用量用水220毫升,煎至160毫升,空腹时温服。如寒盛者,加细辛2.1~2.4克;如风盛气滞者,加苏叶4.5克;如冬月寒甚,加麻黄4.5克;气逆多嗽者,加杏仁3克;痞满气滞者,加白芥子1.5~2.1克。
摘录《景岳全书》卷五十一
处方22、丁香和胃丸处方丁香 木香 沉香各15克 藿香叶 白茯苓(去皮)白豆菠仁 陈皮(去白)白术 人参各30克 半夏(姜制)90克
制法上药同为细末,生姜汁煮面糊和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温中和胃,止呕进食。主脾胃不和,中脘气痞,胸膈停痰,呕吐恶心,胁肋刺痛,饮食无味,肢体倦怠。
用法用量每服30~50丸,煎生姜汤送下,不拘时侯。
摘录《御药院方》卷三
处方23、香葛汤处方紫苏(去根)白芍药 香附子(炒去毛)川升麻 白干葛 薄陈皮各30克 白芷 大川芎各15克 苍术(米泔浸,切,炒黄色)30克 大甘草15克
制法上药锉散。
功能主治治四时感冒不正之气,头痛身疼,项强寒热,呕恶痰嗽,腹痛泄泻。
用法用量每服15克,用水225毫升,加生姜3片,水煎,热服,不拘时候。
摘录《世医得效方》卷一
处方24、开胸顺气丸处方槟榔300g 牵牛子(炒)400g 陈皮100g 木香75g 厚朴(姜制)100g 三棱(醋制)100g 莪术(醋制)100g 猪牙皂50g
性状为浅棕色至棕色的水丸;味微苦、辛。
炮制上八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用水泛丸,低温干燥,即得。
功能主治消积化滞,行气止痛。用于饮食内停,气郁不舒导致的胸胁胀满,胃脘疼痛。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3~9g,一日1~2次。
注意孕妇禁用;年老体弱者慎用。
贮藏密闭,防潮。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25、虎潜丸处方黄柏250克(酒炒)龟版120克(酒炙)知母60克(酒炒),熟地黄 陈皮 白芍各60克 锁阳45克 虎骨30克(炙)干姜15克
制法上药为末。酒糊丸或粥丸。每丸重9克。
功能主治滋阴降火,强筋壮骨。治肝肾阴虚,精血不足,筋骨软弱,腿足消瘦,行走无力,舌红少苔,脉细弱,现用于脊髓灰质炎后遗症,慢性关节炎,中风后遗症而属肝肾不足者。
用法用量每次1丸,日服二次。空腹淡盐汤或温开水送下。
备注方中重用黄柏,配合知母以泻火清热;熟地、龟版、白芍滋阴养血;虎骨强壮筋骨;锁阳温阳益精;干姜、陈皮温中健脾,理气和胃。诸药合用,共奏滋阴降火,强壮筋骨之功。
摘录《丹溪心法》卷三
处方26、碎骨丹处方骨碎补4.5千克 白及片2千克 陈皮4.5千克 茄皮4.5千克 虎胫骨4双 冰片500克 麝香250克 三七4.5千克 地鳖虫2千克 血竭2千克 乳香4.5千克 川断2千克 硼砂2千克 没药4.5千克 雌、雄活鸡各2只(捣成泥)
制法共为细末,蜂蜜、冷水调成药膏。
功能主治活血续骨。治骨折、骨碎,骨裂及筋络扭伤。
用法用量摊贴。
摘录《中医伤科学讲义》
处方27、丁香脾积丸处方三棱(煨,去皮、毛)莪术(去皮、炒)神曲(炒)各21克 青皮 巳豆霜 小茴香(炒)陈皮各15克 丁香 木香各9克
制法上药研为细末,醋调神曲糊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主脾积腹满,宿食不消。
用法用量每服5~7丸,生姜汤送下。
摘录《证治准绳.幼科》卷八
处方28、疳积散处方厚朴(厚而紫色有油者佳,去粗皮,切片,生姜自然汁炒熟,为末)30克 广陈皮(去白,为末)24克 粉甘草(去皮,为净末)真芦荟(净末)各21克 芜荑(真孔林大而多白衣者佳,去白衣亮,净末)15克 青黛(研净末)9克 百草霜(净末)6克 旋复花(净末)4.5克
制法上药匀和成剂用。
功能主治理气行滞,化积杀虫。治饮食过饱伤脾,致成疳积。面黄腹大,小便色如米泔,大便泄泻色黄酸臭,头皮干枯,毛发焦穗,甚至目涩羞明,睛生云翳,形体骨立,夜热昼凉者。
用法用量每一岁用药0.3克,早上空腹时用灯心汤调服。
摘录《证治准绳·幼科》卷八
处方29、复元通气散处方舶上茴香(炒)、穿山甲(蛤粉炒.去粉),各二两;南木香(不见火)一两半,延胡索(擦去皮)、白牵牛(炒.取末)、陈皮(去白)、甘草(炒),各一两。
炮制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疮疖痈疽,方作赤,初发疼痛,及脓已溃、未溃,小肠气、肾痈、便毒,腰痛气刺,腿膝生疮,及妇人吹奶。
用法用量每服一大钱,热酒调。病在上,食后服;病在下,食前服。不饮酒人,煎南木香汤调下。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30、大风引酒处方制附子16g 枳实20g 泽泻20g 陈皮20g 茯苓20g 防风20g 大豆100g(原方有甘草)水1000ml 米酒1000ml
炮制将上述前6味药材一同捣细碎,装入绢袋内;放入干净的器皿中;用米酒、水一同煮大豆;煮取750毫升,分作3份。
功能主治有祛风利湿止痛的功效,主治风湿痛,遍身胀满。
用法用量每日服1份,3份为1疗程。
注意因制附子之毒性,可小量服之,观察效果,再酌加至治疗量。
摘录《柳森可用方》
处方31、粟壳饮处方罂粟壳 枳壳 白芍药 陈皮 当归 甘草 诃子 木香 人参 白僵蚕
功能主治益气养血,涩肠止痢。治久痢滑脱不禁。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秘传证治要诀类方》卷二
处方32、和解散处方厚朴(去粗皮.姜汁炙)、陈皮(洗),各四两。桔梗、甘草,各半斤。苍术(去皮)一斤。
炮制同为粗末。
功能主治治男子、妇人四时伤寒头痛,憎寒壮热,烦躁自汗,咳嗽吐痢。
用法用量每服三钱,水一盏半,入生姜三片,枣二枚,煎至七分,不计时候,热服。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33、内消散处方陈皮 半夏(姜制)白茯苓(去皮)枳实(去瓤,麸炒)山楂肉 神曲(炒)砂仁 香附 三 棱 莪术 干生姜
功能主治治过食生冷硬物,脾不能运,呕吐痞满胀痛,饮食少思。
用法用量上锉一剂。水煎,温服。
摘录《万病回春》卷二
处方34、调元散处方人参 白术 陈皮 厚朴(制)香附各6克 炙甘草 藿香各1.5克
功能主治健脾理气。主小儿变蒸,脾弱不乳,吐乳多啼。
用法用量上药每服3~6克,加生姜、大枣,水煎服。
摘录《景岳全书》卷六十二
处方35、陈槐汤处方当归(头、尾)6克 川芎6克 赤芍药6克 黄芩6克 槐花6克 陈皮6克 侧柏叶(蜜炒)6克 乌药6克 山栀子7个 藕节0.9克 细茶9克
功能主治主吐血,衄血。
用法用量上药用水400毫升,煎至200毫升,不拘时热服。
摘录《古今医鉴》卷七
处方36、内灸散处方茴香、藿香、丁香皮、熟干地黄(洗.焙)、肉桂(去粗皮),各一两半;甘草(炙赤)、山药、当归(去芦.洗)、白术、白芷,各八两;干姜(炮)、川芎、黄蓍(去苗),各二两;木香一两,陈皮(去白)四两,白芍药十两。
炮制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妇人产前、产后一切血疾,血崩虚惫,气逆呕吐,冷血、冷气凝积,块硬刺痛,泄下青白,或下五色,腹中虚鸣,气满坚胀,沥血腰疼,口吐清水,频产血衰,颜色青黄,劳伤劣弱,月经不调,下血堕胎,血迷、血运、血瘕,时发疼痛,头目眩运,恶血上心,闷绝昏迷,恶露不干,体虚多汗,手足逆冷,并宜服之。
用法用量每服三钱,水一大盏,入生姜五片,艾一团,同煎至七分,空心,食前热服,温酒调下亦得。如产后下血过多,蒲黄煎服。恶露不快,加当归、红花煎服。水泻,加肉豆蔻末煎服。呕吐,加藿香、生姜煎。上热下冷,如荆芥煎。但是腹中虚冷,血气不和,并宜服。产后每日一服,则百病不生。丈夫虚冷气刺,心腹疼痛,尤宜服之。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37、乌鸡煎圆处方乌雄鸡一个,乌药、石床、牡丹皮、人参(去芦)、白术、黄蓍,各一两;苍术(米泔浸.切.焙)一两半,海桐皮、肉桂(去粗皮)、附子(炮.去皮.脐)、白芍药、蓬莪、川乌(炮)、红花、陈皮,各二两;延胡索、木香、琥珀、熟干地黄(洗.焙)、肉豆蔻、草果,各半两。
炮制上细,用乌雄鸡一只,汤去毛及肠肚,将上件药安放鸡肚中,用新瓷瓶好酒一斗同煮令干,去鸡骨,以油箪盛,焙干为细末,炼蜜为圆,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妇人胎前、产后诸般疾患,并皆治之。
用法用量每服三十圆。胎前产后伤寒,蜜糖酒下;胎前气闷壮热,炒姜酒下;赤白带下,生姜地黄煮酒下;产后败血攻心,童子小便炒姜酒吞下;产后血块攻筑,心腹疼痛,延胡索酒下;胎前呕逆,姜汤下;催生,炒蜀葵子酒下;安胎,盐酒下;室女经脉当通不通,四肢疼痛,煎红花酒下;血气攻刺,心腹疼痛,煎当归酒下;血运,棕榈饶灰,酒调吞下;血邪,研朱砂、麝香酒下;血闷,煎乌梅汤研朱砂下;子宫久冷,温酒或枣汤下,空腹,日一服;血风劳,人参酒吞下;血散四肢,遍身虚浮黄肿,赤小豆酒下;常服,温酒、醋汤任下,并空心,食前服。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38、急痛煎处方陈皮 香附 吴萸 良姜 石菖蒲各等分
功能主治理气暖胃,散寒止痛。治真急心疼。
用法用量用水250毫升,煎至180毫升,碗内先滴香油3~5滴,将药冲入,乘热服。
摘录《仙拈集)卷二
处方39、法制竹沥丸处方陈皮(去白)白术(炒)白茯苓各90克 炙甘草 半夏曲 贝母 枳壳 神曲(炒)桔梗 黄芩各90克 玄明粉30克 香附子(制)30克
制法上药共为粗末,以竹沥250毫升,入姜汁、酒各80毫升和匀,拌诸药,日中晒干,仍依法入竹沥、姜汁,拌晒七次为度;磨罗为细末,滴水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清热降火,化痰止嗽。主痰火劳嗽,呕恶不欲食。
用法用量食后或临卧时白汤送下80丸,三日便见效验。久病者七日效,疲者一月痊愈。
摘录《古今医统》卷四十三
处方40、木瓜圆处方熟干地黄(洗.焙)、陈皮(去瓤)、乌药,各四两。黑牵牛三两(炒),石南藤、杏仁(去皮尖)、当归、苁蓉(酒浸.焙)、干木瓜、续断牛膝(酒浸),各二两。赤芍药一两。
炮制上为细末,酒糊为圆,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肾经虚弱,下攻腰膝,沉重少力,腿部肿痒,疰破生疮,脚心隐痛,筋脉拘挛;或腰膝缓弱,步履艰难,举动喘促,面色黧黑,大小便秘涩,饮食减少,无问久新,并宜服之。
用法用量每服三、五十圆,空心,木瓜汤吞下,温酒亦可。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41、清脾养胃汤处方软石膏 黄芩 陈皮 白术 甘草 胡黄连 使君子 茯苓(去皮)各等分
制法上药锉碎。
功能主治清胃健脾,消积杀虫。治小儿脾虚胃热,内有虫积,爱吃泥土,面色青黄,时或腹痛。
用法用量水煎,温服。或为末,放于饮食内,令小儿服之。
摘录《寿世保元》卷八
处方42、山栀汤处方山栀4.5克,木通4.5克,黄芩3克,白术6克,陈皮6克,甘草0.9克。
功能主治清热利水,理气和胃。主胃热上冲。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妇科玉尺》卷一
处方43、五膈宽中散别名宽中散(《世医得效方》卷三)。
处方白豆蔻(去皮)60克 甘草(炙)150克 木香90克 厚朴(去皮,生姜汁炙熟)500克 缩砂仁 丁香 青皮(去白)陈皮(去白)各120克 香附子(炒,去毛)500克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五膈。一曰忧膈,胸中气结,津液不通,饮食不下,羸瘦短气;二曰恚膈,心下实满,噫辄醋心,饮食不消,大小便不利;三曰气膈,胸胁逆满,噎塞不通,噫闻食臭;四曰寒膈,心腹胀满,咳嗽气逆,腹上苦冷,雷鸣绕脐痛,不能食肥;五曰热膈,五心中热,口中烂生疮,四肢烦重,唇口干燥,身体或热,腰背疼痛,胸痹引背,不能多食。
用法用量每服6克,人生姜2片,盐少许,沸汤点服,不计时。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三
处方44、枳实参朴汤处方白术20克,人参6克(先煎),茯苓12克,枳实10克,陈皮10克,半夏曲10克,川厚朴10克,莱菔子10克,槟榔10克,砂仁5克,黄连5克,干姜5克,炒麦芽15克,炙甘草3克。
功能主治补脾益气,理气消导。主脾虚气陷。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王校方
处方45、柴平汤处方银柴胡6克 黄芩4.5克 人参(去芦)半夏(汤泡七次)各3克 甘草1.5克 陈皮3.6克 苍术(泔浸)4.5克 厚朴(姜制)3克
功能主治和解少阳,祛温和胃。主湿疟,一身尽痛,手足沉重,寒多热少,脉濡。
用法用量用水400毫升,加生姜3片,红枣2枚,煎至320毫升,来发先服。疟发于午前为阳,属气虚,加白术(土炒)2.4克,白茯苓(去皮)2.1克;发于午后为阴,属血虚,加当归(酒浸)2.7克,川芎2.1克;发于午前,延及午后,此气血两虚,上四味俱加;食积,加神曲(炒)2.4克,麦芽(炒)2.1克,山楂3克,枳实(麸炒)3克。
摘录《增补内经拾遗方论》卷三引《宦邸便方》
处方46、半豆饮子处方半夏 白豆蔻 苍术 干姜 藿香 陈皮 归尾 川芎 人参 白术 甘草 猪苓 砂仁 莲子
功能主治温中祛寒,健脾和胃。主治产后脏腑虚损,触冒风冷,阴阳不和,饮食失调,或冷或热,致成上吐下泻,肚腹疼痛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陈素庵妇科补解》卷五
处方47、分气紫苏饮处方五味子(去梗.洗)、桑白皮(炙)、陈皮(去白.净洗)、桔梗、草果仁、大腹皮、甘草(炙)、茯苓,各三斤。
炮制上八味,俰咀为粗末,称二十斤净,入拣嫩枝、叶、干紫苏十五斤,捣碎,同一处拌匀。
功能主治治男子、女人脾胃不和,胸膈噎塞,腹胁疼痛,气促喘急;心下胀闷,饮食不思,呕逆不止。常服和胃进食。
用法用量每服四钱,水一大盏,姜钱三片,入盐少许,同煎至七分,去滓空心食前。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48、丁香五套丸别名五套丸(《重订严氏济生方》)。
处方南星(每个切作十数块。同半夏先用水浸三日,每日易水,次用白矾60克,研碎,调人水内,再浸三日,洗净,焙干)半夏(切破)各60克 干姜(炮)白术 良姜 茯苓各30克 丁香(不见火)木香 青皮 陈皮(去白)各15克
制法上药研为细末。另用神曲30克,大麦蘖60克,同研取末,打糊和药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温中祛寒,消饮化食。主脾胃虚弱,痰饮内停,聚于胸膈,头目昏眩,胸膈胀满,咳嗽气急,呕吐腹疼;或伏于中脘,臂疼不举,腰腿沉重,脘腹虚满,不欲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50~70丸,温熟水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四
处方49、藿香正气散处方大腹皮 白芷 紫苏 茯苓(去皮)各30克 半夏曲 白术 陈皮(去白)厚朴(去粗皮,姜汁炙)苦桔梗各60克 藿香(去土)90克 甘草(炙)75克
制法上药共为细末。
功能主治解表化湿,理气和中。治外感风寒,内伤湿滞,发热恶寒,头痛,胸膈满闷,脘腹疼痛,恶心呕吐,肠鸣泄泻,舌苔白腻等。
用法用量每服6克,用水150毫升,加生姜3片,大枣1枚,同煎至100毫升,热服。如欲出汗,覆盖衣被。
备注方中藿香芳香化温,和中止呕,并能发散风寒,紫苏、白芷辛香发散,助藿香外散风寒,兼可芳香化浊;厚朴、陈皮、半夏曲行气燥湿,和中消滞;白术、茯苓健脾去湿;大腹皮行气利温;桔梗宜肺利膈;生姜、大枣、甘草调合脾胃,且和药性。诸药合用,共成解表化湿,理气和中之功。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二
处方50、人参养荣汤处方白芍药三两,当归、陈皮、黄蓍、桂心(去粗皮)、人参、白术(煨)、甘草(炙),各一两;熟地黄(制)、五味子、茯苓,各七钱半;远志(炒.去心)半两。
炮制上散。
功能主治治积劳虚损,四肢沉滞,骨肉酸疼,吸吸少气,行动喘啜,小腹拘急,腰背强痛,心虚惊悸,咽干唇燥,饮食无味,阴阳衰弱,悲忧惨戚,多卧少起。久者积年,急者百日,渐至瘦削,五脏气竭,难可振复。又治肺与大肠俱虚,咳嗽下痢,喘乏少气,呕吐痰涎。
用法用量每服四钱,水一盏半,生姜三片,枣子二枚,煎至七分,去滓温服。便精遗泄,加龙骨一两。咳嗽,加阿胶甚妙。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51、丁香半夏丸别名丁夏霍香丸(《鸡峰普济方》卷十八)、半夏丁香丸(《景岳全书》卷五十四)。
处方肉豆蔻仁 木香 丁香 人参 陈皮(去白)各7.5克 藿香(叶)15克 半夏(汤浸七次,姜汁炒)90克
制法上药研为细末,以生姜汁煮面糊为丸,如小豆大。
功能主治主脾胃宿冷,胸膈停痰,呕吐恶心,吞酸噫醋,心腹痞满,胁肋刺痛,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生姜汤送下,不计时候。
摘录《太平惠民种剂局方》卷四
处方52、芎术香苏散处方川芎 香附 紫苏各120克 甘草30克(炙)苍术 陈皮各60克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治四时感冒,头痛发热,鼻塞声重。
用法用量每服9~15克,水煎服,每日三次。
摘录《卫生宝鉴·补遗》
处方53、化坚二陈丸处方陈皮 半夏(制)各30克 茯苓45克 僵蚕(炒)60克 川黄连9克 甘草(生)9克
制法共为细末,荷叶熬汤和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眼胞及周身痰核。
用法用量每服6克,白开水送下。
摘录《医宗金鉴》卷六十五
处方54、贝母汤处方贝母(去心,姜制)黄芩(生,去皮)干姜(生)陈皮(去白)五味子(拣)各30克 桑白皮(蜜炙)半夏(汤浸)柴胡(去苗)桂心(不见火)各15克 木香 炙甘草各7.5克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主咳嗽日久不愈。
用法用量每服15克,加杏仁(去皮、尖)7个,生姜5片,用水220毫升,煎至160毫升,去滓热服。
摘录《普济本事方》卷三
处方55、破积导饮丸处方槟榔 陈皮(去白)广木香 青皮(去白)枳壳(麸炒)枳实(麸炒)广茂(炮)半夏(泡七次)京三棱(炮)神曲(炒)麦蘖(炒)干生姜 茯苓(去皮)甘草(炙)泽泻各15克 牵牛(头末)6克 巴豆(去心、膜)3个(取霜)
制法上药为末,入巴豆和匀,生姜汁打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积块坚硬,饮食不消,心下痞闷。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腹时用温姜汤下。
摘录《卫生宝鉴》卷十四
处方56、扶脾散处方莲肉(去心,不去皮)45克 陈皮30克 白茯苓30克 白术(东壁土炒)60克 麦芽(炒)15克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助元气,益脾阴。治脾泄。气弱易饱,口渴,大便稀溏。
用法用量每服6克,加白砂糖6克,白滚水送下。
摘录《寿世保元》卷三
处方57、化坚汤处方白术(去芦)6克 茯苓(去皮)9克,当归9克 川芎4.5克 香附(炒)6克 山楂6克 枳实3克 陈皮6克 半夏(姜炒)6克 桃仁(去皮、尖)10粒 红花2.4克 莪术3克 甘草2.4克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理气化瘀,消积散痞。治积聚,症瘕,痃癖,痰饮,食积,死血成块者。
用法用量加生姜3片,水煎服。肉积,加黄连1.8克;面积,加神曲6克;左有块,倍川芎3克;右有块,加青皮6克;饱胀,加萝卜子9克;壮人,加三棱3克;弱人,加人参9克。
摘录《寿世保元》卷三
处方58、秘传抱龙丸处方赤芍3克 川贝母5克 防风15克 桔梗9克 明天麻5克 钩藤10克 枳壳9克 薄荷叶9克 胆星21克 陈皮9克 天竺黄9克 茯神6克
制法共为细末,炼蜜丸,芡实大,朱砂为衣。
功能主治祛风化痰,安神镇惊。治小儿因受惊吓,唇膏,四肢摇动,起卧不安者。
用法用量每服1丸,滚汤下;有外邪,姜汤下。
摘录《种福堂公选良方》卷四
处方59、丁香半夏圆处方肉豆蔻仁、木香、丁香、人参、陈皮(去白),各一分;藿香(叶)半两,半夏(汤浸七次.姜汁炒)三两。
炮制上为细末,以生姜汁煮面糊为圆,如小豆大。
功能主治治脾胃宿冷,胸膈停痰,呕吐恶心,吞酸噫醋,心腹痞满,胁肋刺痛,短气噎闷,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二十圆,生姜汤下,不计时候。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60、藿香散处方厚朴(去粗皮.姜汁炙)、甘草(炙)、半夏(切作四片.姜汁浸一宿.以粟炒黄)、藿香叶,各一两;陈皮(去白)半两。
炮制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温脾胃,化痰饮,消宿冷,止呕吐。治胸膈痞满,腹胁胀痛,短气噎闷,咳呕痰水,噎醋吞酸,哕逆恶心,及治山岚瘴气。
用法用量每服二钱,水一盏,入生姜三片,枣一枚,同煎七分,去滓,热服,不计时候,日二、三服。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警告!本文使用信息聚合技术汇集而成,仅作学习、研究之用,切不可照本宣科、照猫画虎,身体有恙应尽早就医。本文资料绝大部分注明了出处,但不对信息的正确性负责,更不对使用本文信息导致的后果负责。
相关参考
处方1、参香温肺汤处方人参、桑白皮、橘皮、白茯苓、半夏、紫苏、五味子、木香、甘草、白术、肉桂、生姜。功能主治形寒饮冷伤肺,喘嗽胸满,气不通畅。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水2钟,煎取1钟,食远温服。摘录《杏
处方1、化气汤处方沉香、胡椒,各一两;木香、缩砂(去壳)、桂心(去粗皮),各二两;丁香皮、干姜(炮)、蓬莪茂(煨)、茴香(炒)、青皮(去白.麸炒)、陈皮(去瓤.麸炒)、甘草(炙),各四两。炮制上为细末
处方1、人参半夏圆处方半夏(汤洗七次.切.焙)、厚朴(去粗皮.姜汁炙)、丁香,各四两;陈皮(去瓤)、人参(去芦)、细辛(去苗),各二两。炮制上为细末,用生姜汁打面糊为圆,如麻子大。功能主治治肺胃受冷,
处方1、千金养脾丸处方人参白术白茯苓(去皮)甘草山药(炒)木香丁香白扁豆(炒)缩砂仁薏苡仁益智仁藿香叶红豆肉豆蔻干姜(炮)高良姜三棱(炮)莪术(炮)神曲(炒)麦蘖(炒)陈皮枳壳(炒)茴香(炒)苦梗(炒
处方1、益黄散别名补脾散(《小儿药证直诀》卷下)。处方陈皮(去白)30克丁香6克(一方用木香)诃子(炮,去核)青皮(去白)甘草(炙)各15克功能主治温中理气,健脾止泻。治脾胃虚弱,腹痛泄痢,不思乳食,
处方1、香橘饼处方木香3克青皮3克(炒)陈皮3克厚朴(姜汁炒)15克神曲15克(炒)麦芽15克(炒)制法上为末,蜜和为饼。功能主治治伤冷泻利。用法用量紫苏、米饮调下。摘录《婴童百问》卷七处方2、调经种
处方1、理气汤处方人参茯苓白术甘草川芎当归白芍枳实枳壳木香乌药香附陈皮砂仁桔梗功能主治益气养血,理气消滞。治妊娠气血两虚,寒气客于脏腑致成胸痞。气上冲胸,心下胀满,胃脘作痛,饮食不进。用法用量水煎服。
处方1、白术散处方白术1两,木香半两,熟干地黄1两,干姜半两(炮裂,锉),白芍药3分,芎藭半两,桃仁半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人参3分(去芦头),桂心半两,黄耆3分(锉),当归3分(锉,微炒
处方1、补脾汤处方潞参4.5克白术4.5克(土炒)云苓3克白芍3克(炒)川芎15克(炒)归身3克(土炒)蔻米1.5克(研)陈皮1.5克炙耆3克炙草1.5克扁豆3克(炒)功能主治主小儿久病,面黄肌瘦,头
处方1、龙骨饮子处方龙骨根草半两,甘草节1分,当归1分,芍药1分,大黄1分(蒸),连翘1分,栝楼根1分,山慈姑1分。制法上为细末,不用罗。功能主治小儿血痢,及身上生痈疖,面赤壮热。用法用量本方方名,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