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橘皮的处方(一百一十)

Posted 处方

篇首语:历史和哲学负有多种永恒的责任,同时也是简单的责任。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含有橘皮的处方(一百一十)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处方1、木香调中丸

处方木香 青皮(去白)陈皮(去白)槟榔 肉豆蔻(面裹煨熟,去油)京三棱(炮,锉)诃子皮 草豆蔻仁各30克

制法上药为细末,水面糊和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饮食不调。胃肠致伤,心腹疼痛,两胁胀闷,脏腑泄泻,米谷不化,腹中雷鸣,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60丸,空服时用热米饮送下。

摘录《御药院方》卷三

处方2、清肌渗湿汤

处方苍术(米泔水浸,炒)厚朴(姜汁炒)陈皮 甘草(生)柴胡 木通 泽泻 白芷 升麻 白术(土炒)栀子(生)黄连各3克

功能主治治猫眼疮。由脾经久郁湿热,复被外寒凝结而成。每生于面及遍身,初起形如猫眼,光彩闪烁,无脓无血,痛痒无常。

用法用量用水400毫升,加生姜3片,灯心20根,煎至320毫升,温服。

摘录《医宗金鉴》卷七十四

处方3、除湿胃苓汤

处方苍术(炒)厚朴(姜炒)陈皮 猪苓 泽泻 赤茯苓 白术(土炒)滑石 防风 山栀子(生研)木通各3克 肉桂 甘草(生)各1克

功能主治清热燥湿。主缠腰火丹。水泡大小不等,其色黄白,破烂流水,痛甚。

用法用量水400毫升,加灯心165厘米,煎至320毫升,空腹时服。

摘录《医宗金鉴》卷六十四

处方4、人参益胃汤

处方黄耆 甘草 当归梢 益智各06克 人参 黄芩 柴胡 半夏 白术各0.9克 陈皮 升麻各1.5克 苍术4.5克 红花少许

功能主治治头闷。劳动则微痛,不喜饮食,四肢怠情,躁热短气,口不知味,腹鸣便微溏,口渴不喜冷物。

用法用量上药作一服。用水30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空腹时温服。

摘录《兰室秘藏》卷下

处方5、活血化坚汤

处方防风 赤芍 归尾 天花扮 金银花 贝母 川芎 皂角刺 桔梗各3克 僵蚕 厚朴 五灵脂 陈皮 甘草 乳香 白芷各1.5克

功能主治治瘰疬、瘿瘤、痰核初起未溃脓者。

用法用量上药以清水400毫升,煎至320毫升,临服加酒适量,食后服。

摘录《外科正宗》卷二

处方6、加味滋阴润燥方

处方生首乌15克,玉竹9克,大腹皮12克,青陈皮各6克,生枳壳9克,乌药9克,青橘叶9克。

功能主治调气畅中,和胃润肠。主肠燥失润,气滞作胀。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黄文东方

处方7、化滞调中汤

处方白术4.5克 人参 茯苓 陈皮 厚朴(姜制)、山楂肉 半夏各3克 神曲(炒)麦芽(炒)各2.4克 砂仁2.1克

功能主治治积滞胀满。

用法用量水400毫升,加生姜片3片,煎320毫升,空腹时服。若胀甚,或面食伤,加炒莱菔子3克。

摘录《证治准绳·类方》卷二

处方8、桔梗二陈汤

处方茯苓 陈皮 半夏 甘草 桔梗 枳壳 黑山栀 黄芩 黄连

功能主治化痰清火。治火喘,乍进乍退,食则减,已则发。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杂病源流犀烛》卷一

处方9、健步丸

处方生地黄15克 归尾 芍药 陈皮 苍术各30克 吴茱萸 条芩各15克 牛膝30克 桂枝6克 大腹子3个

制法上药为末,蒸饼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湿热脚气。

用法用量每服100丸,空腹时煎白术、木通汤送下。

摘录《丹溪心法》卷三

处方10、清气散

处方粟壳(去瓤、蒂)五味子 桑白皮 紫苏 青皮 款冬花 枳壳(麸炒)陈皮各等分 甘草减半

功能主治治喘急。

用法用量用慢火炒焦色,急倾水中煎服。

摘录《奇效良方》卷三十二

处方11、排脓内托散

处方当归 白术 人参各6克 川芎 白芍 黄耆 陈皮 茯苓各3克 香附 肉桂各2.4克 甘草1.5克 白芷(项之上加)1克 桔梗(胸之上加)1.5克 牛膝(下部加)1.5克

功能主治治痈疽等疮,发于脑项,已溃流脓者。

用法用量加生姜3片,以水400毫升,煎至320毫升,空腹时服。

摘录《外科正宗》卷一

处方12、丁附理中汤

处方丁香 附子 干姜 人参 白术 甘草(加吴茱萸 官桂 砂仁 陈皮)

功能主治主胃寒呕逆,及服寒凉药过多,伤胃呃忒者。

用法用量水煎,蘑木香、姜汁温服。呃逆甚者,加良姜;冷气逆上者,加沉香。

摘录《伤寒全生集》卷三

处方13、紫沉丸

处方半夏曲9克 乌梅6克(去核)代赭石9克 杏仁3克(去皮、尖)丁香6克 缩砂仁9克 沉香3克 槟榔6克 木香3克 陈皮15克 白豆蔻1.5克 白术3克巴豆霜1.5克(另研)

制法上药研为细末,入巴豆霜令匀,醋糊为丸,如黍米大。

功能主治降逆和胃,消积健脾。治寒邪食积,阻于中焦,或先脘痛而后吐食,或先吐食而后脘痛者。

用法用量每服50丸,食后用生姜汤送下。

摘录《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卷中

处方14、益气健脾汤

处方人参6克 白术4.5克(去芦,土炒)白茯苓(去皮)9克 陈皮6克 白芍(炒)9克 苍术4.5克(米泔浸)干姜(炒黑)2.4克 诃子(煨)6克 肉蔻(面裹煨)1.8克 升麻(酒洗)1.2克 炙甘草2.4克

功能主治益气健脾,温中止泻。治气虚泄泻,饮食入胃不住,完谷不化者。

用法用量上药锉碎。加生姜、大枣,水煎服。腹痛,加肉桂。

注意服药期间,忌油腻。

摘录《寿世保元》卷三

处方15、枳缩二陈汤

处方枳实(麸炒)3克 砂仁2.1克 白茯苓(去皮)贝母(去心)陈皮 苏子(炒)瓜蒌仁 厚朴(姜汁炒)香附(童便炒)各2.1克 川芎2.4克 木香 沉香各1.5克 甘草1克

功能主治治关格,上下不通。

用法用量上锉一剂。加生姜3片,水煎,入竹沥磨沉香、木香服。

摘录《万病回春》卷四

处方16、人参荆芥散

别名人参荆芥汤《医门法律》卷五。

处方荆芥穗 麻黄(去根、节)细辛(去土,洗)桔梗(去芦,锉,炒)陈皮(去白)半夏(汤泡七次)杏仁(去皮、尖)人参 通草 甘草(炙)各15克

制法上药嚼咀。

功能主治治肺感寒邪,或感风热,痰多咳嗽,头目不清,言语不出,咽干痰实,或项背强硬,皮肤不仁。

用法用量每服12克,用水220毫升,加生姜5片,煎至180毫升,去滓,食后温服。

摘录《重订严氏济生方》

处方17、济阴丸

处方黄柏81克(盐酒拌炒)龟版(炙)40克 陈皮21克 当归30克(酒浸)知母30克(酒炒)虎骨21克(酥炙)锁阳30克 牛膝40克 山药 白芍 砂仁 杜仲(炒)黄耆各21克(盐水拌炒)熟地黄21克 枸杞15克 破故纸10克(炒)菟丝子(酒浸)40克

制法上药研为细末,以地黄膏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益阴补虚。治虚损属于真阴不足者。

用法用量每服70丸,一日二次,温开水送下。

摘录《丹溪心法》卷三

处方18、排气饮

处方陈皮4.5克 木香2.1~3克 藿香4.5克 香附6克 枳壳4.5克 泽泻6克 乌药6克 厚朴3克

功能主治行气散滞。治气逆,食滞腹胀,疼痛,癫狂。

用法用量以水200毫升,煎至140毫升,热服。食滞,加山楂、麦芽各6克;寒滞,加焦干姜,吴茱萸,肉桂之属;气逆甚者,加白芥子、沉香、青皮、槟榔之属;呕吐而痛,加半夏、丁香之属;小腹疼痛,加小茴香;如兼疝症,加荔枝核(煨熟捣碎)6~9克。

摘录《景岳全书》卷五十一

处方19、吴茱萸汤

处方半夏(姜制)吴茱萸 川芎 炙甘草 人参 白茯苓 白芷 广陈皮各等分

制法上锉为末。

功能主治治厥阴经头风头痛,四肢厥冷,呕吐涎沫。

用法用量加生姜3片,用水400毫升,煎至320毫升,食后服。

摘录《审视瑶函》卷三

处方20、八神来复丹

处方消石30克 硫黄30克(透明者,同消石为末,瓷瓦器内慢火炒,用柳木槌搅,不可猛火以伤药力,研极细)太阴玄精石(研飞)30克 五灵脂(水澄去沙石,晒)青皮 陈皮 小茴香 沉香 木香 南星各30克。

制法上药为末,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停饮伏痰。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空腹时用米饮送下。

摘录《秘传证治要诀类方》卷四

处方21、茱萸内消丸

处方山茱萸(捣,去校,取肉微炒)桔梗(水浸一伏时,滤出,慢火炒干为度)白蒺藜(炒,去刺)川乌(炮,去皮、脐)肉桂 茴香(舶上者,淘去沙石,焙炒)食茱萸 吴茱萸(微炒)青皮(去白)各60克 海藻(洗焙)五味子(净拣)大腹皮(酒洗,焙)延胡索各75克 桃仁(去皮,尖及双仁,麸炒,别研)枳实(去瓤,麸炒)陈皮(去白)各30克 川楝子(锉炒)90克 木香45克

制法上药为末,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肾经虚弱,膀胱为邪气所搏,结成寒疝阴颓,脐腹疼痛,肤囊肿胀,或生疮疡,时出黄水,腰脚沉重,足胫肿满,行步艰辛。

用法用量每次30丸,空腹时用温酒送下。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八

处方22、济阴寿子饮

处方人参3克(弱者倍之)当归身(土炒)熟地(择大者,酒拌,九蒸九晒)白术(土炒)各6克 川芎2.4克 紫苏 陈皮 炙甘草各12克

功能主治补气血,益胎元。治妊娠气血两虚者。

用法用量上药加大枣1枚,水煎,空腹时温服。药滓再煎服。妇人孕成后,每月十五服,弱甚者一日一服。如虚肥人,陈皮当去白,加蜜炙黄耆1,5克,泄泻者,加去心莲子10枚,带皮砂仁1克,减地黄;多怒者,加木香0.6克磨冲服;口燥者,加去心麦冬3克;怔忡,加炒枣仁3克,益智仁3克,龙眼肉10枚。

摘录《胎产心法》卷上

处方23、全鹿丸

处方中鹿1只(用鹿肉加酒煮熟,将肉横切,焙干为末;取皮、肚杂洗净人原汤熬膏,和药末为丸;其骨须酥炙,为末,和肉末、药末一处;捣不成丸,加炼蜜)人参 白术(炒)茯苓 炙甘草 当归 川芎 生地黄 熟地黄 黄耆(蜜炙)天门冬 麦门冬 枸杞 杜仲(盐水炒)牛膝(酒拌蒸)山药(炒)芡实(炒)菟丝(制)五味子 锁阳(酒拌蒸)肉苁蓉 破故纸(酒炒)巴戟肉 葫芦巴(酒拌蒸)川续断 覆盆子(酒拌蒸)楮实子(酒拌蒸)秋石 陈皮各500克川椒(去目,炒)小茴香(炒)沉香 青盐各250克

制法先精制诸药为末,和匀一处,候鹿膏制成,和捣为丸,梧桐子大。用黄绢作小袋五十条,每袋约盛500克药丸,透置透风处,阴雨天须用火烘之。

功能主治补血气,益精髓,壮筋骨。治诸虚百损,五劳七伤,精神虚惫,头眩耳鸣,面色萎黄,体虚怕冷,腰膝酸软,阳痿精冷;妇人宫寒不孕,崩漏带下;老年阳衰,精髓空虚,步履不便,手足麻木,遗尿失禁。

用法用量每服80~90丸,空腹及临卧时用姜汤、盐汤或白汤送下,冬月温酒亦可。

摘录《古今医统》卷四十八

处方24、补肝养荣汤

处方当归 川芎各6克 芍药 熟地 陈皮各4.5克 甘菊3克 甘草1.5克

功能主治主血虚眩晕。

用法用量水煎,空腹时服。

摘录《赤水玄珠》卷十六

处方25、解毒止痛灵

处方黄芩10克,连翘20克,板蓝根25克,元胡25克,僵蚕20克,柴胡15克,香附15克,川楝子15克,薄荷15克,陈皮15克,甘草15克。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化瘀行气止痛。主湿热郁蒸,气滞血瘀。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另外可外涂2%龙胆紫,6天为1疗程。

摘录姜耀武方

处方26、厚朴丸

处方白龙骨 干姜(炮)附子(炮,去皮、脐)厚朴(姜制)诃子(炮,去核)肉豆蔻(面煨)陈皮各30克

制法上为细末,酒煮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脾肾虚寒,泄泻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50~70丸,空腹时用米饮送下。

摘录《奇效良方》卷十四

处方27、人参温中丸

处方人参 白术 白茯苓 半夏(汤洗七次)陈皮 肉豆蔻(煨)各等分

制法上药研为细末,蒸淮枣肉为丸,如麻子大,朱砂为衣。

功能主治治婴孩小儿惊吐、热吐,心神闷乱,中脘不和,渐加恐悸,恍惚无定。

用法用量每服30~50丸,藿香、生姜汤进下,不拘时候。

摘录《活幼口议》卷十九

处方28、消风宁嗽散

处方桔梗 枳壳 半夏 陈皮 前胡 干葛 茯苓各3克 苏叶3.6克 杏仁 桑白皮各3克 甘草1.2克

功能主治疏风宣肺,化痰止咳。治感冒风邪,鼻塞咳嗽。

用法用量加生姜、葱白,水煎服。冬月加麻黄3克。

摘录《嵩崖尊生》卷七

处方29、舒肝利胆汤

处方柴胡10克,枳实10克,青皮10克,陈皮10克,虎杖根30克,银花30克,生大黄12克,金钱草30克,茵陈30克,郁金12克,川楝子12克,元胡10克,白芍12克。

功能主治疏肝解郁,理气止痛。主肝郁气滞。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谢新建方

处方30、八物汤

处方熟地6克,川芎6克,白芍6克,当归6克,人参4.5克,白术9克,陈皮3克,半夏6克。

功能主治生气补血。主血虚不足。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女科切要》卷一

处方31、清热胜湿汤

处方黄柏 黄连 泽泻 苍术 厚朴 白茯苓 陈皮 甘草

功能主治治暑湿腹痛,痛泻交作,脉弦数。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症因脉治》卷四

处方32、解郁和中汤

处方陈皮(去白)3,6克 赤茯苓3克 半夏2.4克 青皮(去瓤,醋炒)1,5克 香附末(童便炒)3克 枳壳(麸炒)3克 栀子3克 黄连(姜汁炒)2.1克 神曲(炒)2.1克 厚朴(姜炒)2.1克 前胡2.4克 苏子(研碎)2.1克 生甘草1.2克

功能主治行气解郁,泄热和中。治胸膈痞满,内热夜不安卧,卧则愈闷。

用法用量上锉一剂。用生姜5片,水煎热服。

摘录《万病回春》卷三

处方33、保真汤

处方当归 人参 生地黄 熟地黄 白术 黄耆各9克 赤茯苓 白茯苓各4.5克 天门冬 麦门冬各6克 赤芍药 白芍药 知母 黄柏 五味子 柴胡 地骨皮各6克 甘草 陈皮 厚朴各4.5克

制法上二十味,研成粗末。

功能主治主劳证骨蒸体虚。惊悸,加茯神、远志、柏子仁、酸枣仁;淋浊,加萆薢、乌药、猪苓、泽泻;便涩,加苦杖、木通、石韦、萹蓄;遗精,加龙骨、牡蛎、莲须、莲心;燥热,加滑石、石膏、青蒿、鳖甲;盗汗,加牡蛎、浮麦、黄耆、麻黄根。

用法用量每服用水300毫升,加生姜3片,大枣5个,莲心5枚,同煎至150毫升,去滓,空腹时服150毫升,一日三次。与保和汤间服。

备注原方中甘草、陈皮、厚朴无用量,现据《十药神书》(陈修园注本)补。

摘录《修月鲁般经后录》引《十药神书》(录自《医方类聚》卷一五○)

处方34、全生白术散

处方人参3克 白术6克 茯苓皮2.4克 甘草0.9克 当归6克 川芎1.8克 紫苏 陈皮各1.2克 生姜3片

功能主治治子肿。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胎产秘书》

处方35、加味调中益气汤

处方陈皮 黄柏(酒炒)各0.9克 升麻(去粗皮)柴胡(去芦)各1.2克 人参 甘草(炙)苍术各18克(米泔浸)黄耆3克 川芎1.8克 蔓荆子0.9克(杵去皮)细辛0.6克(一方有木香0.6克,无黄柏)

制法上药细切,作一服。

功能主治治气血俱虚头痛。

用法用量用水30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温服。如大便虚坐不得,或了而不了,腹中逼迫,此血虚血涩也,加当归身1.5克。

摘录《医学正传》卷四引东垣方

处方36、栀子竹茹汤

处方山栀9克 陈皮6克 竹茹5克

功能主治治胃热呕吐。

用法用量水煎,加姜汁冲服。

摘录《杂病源流犀烛》卷四

处方37、葛花丸

处方葛花15克 砂仁15克 木香30克 沉香7.5克 豆蔻7.5克 荜澄茄7.5克 陈皮(去皮)30克 乌梅14个 半夏21枚(汤泡七次,汁浸,煮,晒干,切作片,另用姜炒干用)山果15克 茯苓7.5克 枳实(去瓤,麸炒)30克 葛粉末15克 甘草(炙)7.5克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龙眼大。

功能主治醒酒祛湿,解毒消痰。治饮酒太过,呕吐痰逆。

用法用量每服1丸,含化。

摘录《普济方》卷二五三

处方38、理气散寒汤

处方苍术 厚朴(姜炒)陈皮(去白)甘草各4克 藿香 砂仁 枳壳各2.5克 木香1.5克 香附 乌药各4.5克

功能主治治中下二焦寒滞气逆,腹痛,或呕泻;或不呕不泻,而为干霍乱危剧等症。

用法用量水煎,热服。如食滞,加山楂,麦芽、神曲各4.5克;如痛而呕,加半夏4.5克,如寒甚喜热者,加吴茱萸、肉桂之类,如气滞而不流通,加白芥子、青皮、槟榔之类;如小腹痛甚,加小茴,如兼疝者,加荔枝核(煨熟)6~9克。

摘录《会约医镜》卷七

处方39、二香散

处方紫苏 陈皮 苍术各30克 香薷(去根)60克 香附子75克(炒去毛)厚朴(去粗皮,姜汁拌炒)甘草 扁豆各30克

制法上药锉散。

功能主治主感冒风寒暑湿,呕恶泻利,腹痛;瘴气,及饮冷当风,头痛身热,伤食不化。

用法用量每服12克,用水220毫升,加生姜3片,木瓜2片,葱白2根同煎,热服。外感肿满,先以此方多加车前子、木瓜煎服。

摘录《世医得效方》卷一

处方40、人参散

处方人参90克,陈皮(焙)90克,炙甘草90克,生姜(切片,焙)150克。

功能主治补肺,温肺。主肺气虚损。

用法用量上为末,每服6克,滚开水调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五六

处方41、附子温中汤

处方干姜(炮)黑册子(炮,去皮、脐)各21克 人参(去芦)甘草(炙)白芍药 白茯苓(去皮)白术各15克 草豆蔻(面裹,煨,去皮)厚朴(姜制)陈皮各9克

制法上十味,哎咀。

功能主治治脾胃虚寒,腹痛自利,米谷不化,不喜饮食,懒于言语,困倦嗜卧。

用法用量每服15~30克,用水370毫升,加生姜5片,煎取185毫升,去滓,空腹时温服。

摘录《卫生宝鉴》卷二十三

处方42、清阳除眩汤

处方人参1.8克 白术(去芦)3克 白茯苓3克 陈皮3克 半夏(汤泡)3克 明天麻2.4克 槟榔2.4克 旋复花2.4克 甘草1.2克

功能主治治气虚痰浊蒙上之眩晕。

用法用量上锉一剂。生姜3片,水煎服。

摘录《寿世保元》卷五

处方43、丹参饮子

处方丹参 当归(酒洗)白术(炒)天门冬(去心)麦门冬(去心)各4.5克 贝母 陈皮 知母 甘草各0.6克 石菖蒲3克 黄连(姜汁炒)1.5克 五味子9粒

功能主治养血清火,化痰安神。主用脑过度而致的健忘。

用法用量上药用水220毫升,加生姜1片,煎180毫升。不拘时温服。

摘录《古今医统》卷五十

处方44、消风百解散

处方荆芥 白芷 陈皮(洗,去白)苍术 麻黄(去节)各120克 甘草(炙)60克

制法上药研为细末。

功能主治散风寒,解表邪。治四时伤寒,头痛项强,壮热恶寒,身体烦疼,四肢倦怠;及寒壅咳嗽,鼻塞声重,涕唾稠粘,痰涎壅盛,气急满闷者。

用法用量每服6克 水350毫升,姜3片,乌梅1个,同煎至250毫升,不拘时温服,或用茶,酒调下。仍欲发散风邪,入连须葱白33厘米同煎。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二

处方45、宽中健脾丸

处方白术180克 人参 黄耆 苍术 茯苓 五加皮各60克 黄连(茱萸水炒)白芍 泽泻各75克 陈皮(盐水炒)半夏 香附 薏苡仁 山楂各90克 草豆蔻 苏子 萝卜子各45克 沉香18克 大瓜蒌2个(每个镂1孔,用川椒末9克 多年粪礞末6克,装入瓜蒌内,纸糊瓜口、盐泥固济、晒干煅红为度,去泥与黑皮)

制法上药同为细末,用荷叶、大腹皮煎汤,煮黄米糊为丸,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健脾和胃,顺气宽中。治单腹胀,及脾虚肿满,膈中闭塞,胃口作痛。

用法用量每服100丸,白汤下。

摘录《医学入门》卷七

处方46、人参平肺散

处方桑白皮30克 知母21克 炙甘草30克 地骨皮各15克 五味子300个 茯苓 青皮 人参各12克 陈皮15克(去白)天门冬12克

制法上药嚼咀。

功能主治治心火刑肺,传为肺痿接,咳嗽喘呕,痰涎壅盛,胸膈痞满,咽噫不利。

用法用量用水30O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食后温服。如热甚,加黄芩12克,紫苏叶、半夏(洗)各15克。

摘录《医学发明》

处方47、清热解郁汤

处方栀子(炒黑)6克 枳壳(麸炒)西芎 黄连(炒)香附(炒)各3克 干姜(炒黑)陈皮各1.5克 甘草0.9克 苍术(米泔浸)2.1克

制法上锉一剂。

功能主治治胃中郁热,胃脘疼痛。

用法用量加生姜3片,水煎,热服。滓再煎服。

注意服药后戒饮食半日。

摘录《万病回春》卷五

处方48、参香散

处方人参 官桂 甘草各9克 半夏 桔梗 枳实 陈皮 桑白皮 青皮 麦门冬 大腹皮各15克 紫苏子 香附子 茯苓各18克 木香12克

制法上药哎咀。

功能主治主脾虚作胀,痞气。

用法用量每服24克,水400毫升,加生姜3克、枣子5枚,灯心20茎,煎至200毫升,去滓,空腹时服。

摘录《袖珍方》卷三

处方49、理气祛风散

处方青皮3克 陈皮2.5克 枳壳2.5克 桔梗2克 南星(制)3克 半夏(制)1克 乌药2.5克 天麻3克 川芎2.5克 白芷2克 防风2.5克 荆芥2克 羌活3克 独活3克 白芍药2克 甘草1.8克

制法上哎咀。

功能主治治中风,口眼歪斜。

用法用量加生姜5片,用水400毫升,煎至320毫升,空腹时温服。

摘录《古今医鉴》卷二

处方50、善夺汤

处方茯苓30克 车前子9克 白术9克 柴胡3克 白芍15克 陈皮0.9克 金半夏3克

功能主治治脾胃气郁,心腹饱满作胀,时或肠鸣,数欲大便,甚则心疼,两胁填实,为呕为吐,或吐痰涎,或呕清水,或泻利暴注,以致两足跗肿,渐渐身体亦赤肿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连服四剂。

摘录《辨证录》卷四

处方51、除湿丹

处方槟榔 甘遂 威灵仙 赤芍药 泽泻 葶苈各60克 乳香 没药各30克(别研)黑牵牛15克 大戟60克(炒)陈皮120克(去白)

制法上药为末,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逐水活血,行气消肿。主湿邪客于肌肤筋脉,腰膝重痛,足胫浮肿,筋脉紧急,二便不利;兼治瘾疹、疽痈、发背、疥癣、脚气、疮疖。

用法用量每服50~80丸,空腹时用温开水送下。并食温粥以助药力。

注意服药前后,忌酒一日。药后忌湿面。

摘录《宜明论方》卷七

处方52、加减泻白散

处方知母 陈皮(去白)各150克 桑白皮30克 桔梗 地骨皮各15克 青皮(去白)甘草 黄芩各9克

制法上药哎咀。

功能主治泻肺清火。治肺经火盛发喘。

用法用量每服15克,用水30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温服,食后。数服良愈。

摘录《卫生宝鉴》卷十二

处方53、神效黄耆汤

处方蔓荆子3克 陈皮(去白)15克 人参24克 炙甘草 白芍药各30克 黄耆60克

制法上药哎咀。

功能主治治浑身麻木不仁;两目紧急缩小,羞明畏日,隐涩难开,或视物无力,睛痛昏花,手不能近,或目少睛光,或目中热如火者。

用法用量每服15克,用水30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临卧时稍热服。小便淋涩,加泽泻15克;有大热证,加酒洗黄柏0.9克;如麻木不仁,虽有热不用黄柏,只加黄耆至90克;如眼缩急,去芍药;如麻木甚者,加芍药至60克。

注意服药期间,忌酒、醋、面、大料、葱、韭、蒜辛物。

摘录《兰室秘藏》卷上

处方54、黄连温胆汤

处方半夏 陈皮 竹茹 枳实 茯苓 炙甘草 大枣 黄连

功能主治治伤暑汗出,身不大热,烦闭欲呕,舌黄腻。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六因条辨》卷上

处方55、茱连丸

处方土黄连(去须)吴茱萸各30克 陈皮15克(去白)

制法上药为末,水煮面糊为丸,如麻子大。

功能主治治小儿夏月暴泻注下。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米饮送下。

摘录《活幼口议》卷二十

处方56、青囊药酒

处方苍术(米泔浸,炒)乌药 牛膝(去芦)杜仲(姜汁炒)各60克 陈皮 厚朴(姜汁炒)当归 枳壳(去瓤,麸炒)独活 槟榔 木瓜各30克 川芎 白芍 桔梗(去芦)白芷 茯苓(去皮)半夏(姜汁炒)麻黄 肉桂 防己 甘草各30克

制法上药锉碎,以麻布袋盛之,用酒18升,将药悬坛内,密封坛口,锅内煮一时久,然后取出,过三日后去药,随量饮之。滓晒干,为末,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风湿相搏,腰膝疼痛,或因坐卧湿地,雨露新袭,遍身骨节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70~80丸,空腹时用酒送下。

摘录《万病回春》卷五

处方57、六郁汤

处方陈皮,(去白)3克 半夏(汤泡七次)苍术(米泔浸)抚芎各3克 赤茯苓 栀子(炒)各2.1克 香附6克 甘草(炙)1.5克 砂仁(研细)1.5克

功能主治治诸郁。

用法用量上细切,作一服。加生姜3片,用水300毫升,煎至150毫升,温服。如气郁,加乌药、木香、槟榔、紫苏、干姜,倍香附、砂仁;如湿郁,加白术,倍苍术;如热郁,加黄连,倍栀子;如痰郁,加南星、枳壳、小皂角;如血郁,加桃仁、红花、牡丹皮;如食郁,加山楂、神曲、麦蘖面。

摘录《医学正传》卷二

处方58、香棱丸

处方三棱180克(醋炒)青皮 陈皮 莪术(炮,或醋炒)枳壳(炒)枳实(炒)萝卜子(炒)香附子各90克(炒)黄连 神曲(炒)麦芽(炒)鳖甲(醋炙)干漆(炒烟尽)桃仁(炒)硇砂 砂仁 归梢 木香 甘草(炙)各30克 槟榔180克 山楂120克

制法上为末,醋糊丸。

功能主治治五积六聚气块。

用法用量每服30~50丸,白汤下。

摘录《丹溪心法》卷三

处方59、济阴承气汤

处方大黄(或煨,或生)6~9克 枳实(面炒)3克 当归4.5克 厚朴3克 生地 白芍各3克 丹参6克 陈皮 甘草各1.5~2克

功能主治滋阴攻下。治瘟疫,温热,阳明府实,伴见体弱血虚症状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会约医镜》卷五

处方60、大藿香散

处方藿香30克 陈皮 厚朴(姜制)青皮(麸炒)木香,人参 肉豆蔻(面裹煨)良姜(炒)麦蘖(炒)神曲(炒)诃子(煨,去核)白豆蔻(去皮)甘草(炙)各15克 白干姜(炮)9克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消食顺气,利膈开胃。主脾胃虚寒,呕吐霍乱,心腹撮痛,泄泻不已。

用法用量每服9克,空腹时用生姜汤调服,如水泻滑泄,肠风脏毒,米饮汤调下;赤白痢,用甘草、黑豆汤调下,脾胃虚泠,宿滞酒食,痰气作晕,人盐少许,生姜、红枣汤调服,胃气吃噫,用生姜自然汁一呷,入盐少许,调服此药。

摘录《奇效良方》卷十四

警告!本文使用信息聚合技术汇集而成,仅作学习、研究之用,切不可照本宣科、照猫画虎,身体有恙应尽早就医。本文资料绝大部分注明了出处,但不对信息的正确性负责,更不对使用本文信息导致的后果负责。

相关参考

含有橘皮的处方(一百一十三)

处方1、木香半夏丸处方木香22.5克半夏30克(汤洗七次,切片,焙干)陈皮(去白)15克白茯苓15克干生姜1.5克。草豆蔻仁15克白附子15克人参15克制法上药为细末,用面糊和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

含有橘皮的处方(一百一十四)

处方1、柴胡半夏汤处方柴胡半夏各3克黄芩白术陈皮麦门冬各3克甘草1.5克姜3片大枣2枚功能主治主伤风发热恶寒,头痛无汗而咳嗽,或协热自利,兼治一切痰症,状似伤寒。用法用量水煎,温服。小便不利,加茯苓;

含有橘皮的处方(一百一十二)

处方1、开结化痰汤处方陈皮3克半夏(制)6克茯苓6克桔梗2.4克枳壳2.1克贝母3克瓜萎仁6克黄连1.5克黄芩6克栀子6克苏子6克桑皮9克朴消2.4克杏仁9克甘草2.4克制法上锉。功能主治治痰在胸膈不

含有陈皮的处方(一百一十二)

处方1、皂角圆处方皂角(捶碎.以水一十八两六钱揉汁.用蜜一斤.同熬成膏),干薄荷叶、槐角,各五两。青橘皮(去瓤)、知母、贝母(去心.炒黄)、半夏(汤洗七次)、威灵仙(洗)、白矾(枯过)、甘菊(去枝),

含有陈皮的处方(一百一十)

处方1、半夏丸处方半夏(汤洗7遍去滑,麸炒)1两,牵牛子4两(一半生,一半炒),青橘皮(汤浸去白,焙)半两,木通(锉)半两。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疏风转气,下痰。主大便不通。用法用

含有陈皮的处方(一百一十四)

处方1、槟榔丸处方槟榔30克羌活30克郁李仁60克(汤浸,去皮、尖,微炒)木香30克川大黄30克(锉,微炒)牵牛子120克(捣罗取末30”60克)青橘皮30克(汤浸,去白、瓤,焙)麻仁60克(锉,研如

含有陈皮的处方(一百一十三)

处方1、百合汤处方百合人参紫苏茎叶(锉)猪苓(去黑皮)桑根白皮(锉)大腹皮(锉)赤茯苓(去黑皮)甘草(炙,锉)陈橘皮(汤浸,去白,焙)各30克马兜铃7枚(连皮)麦门冬(去心,焙)枳壳(去瓤,麸炒)各3

含有茯苓的处方(一百一十五)

处方1、六君子汤别名六物汤处方枳壳(去瓤,麸炒)、陈橘皮(去白)、人参(去芦头)、白术、白茯苓(去皮)、半夏(汤洗7遍,切作片子)各等分。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胸膈痞塞,脾寒不嗜食,服燥药不得者;痰气

含有白术的处方(一百一十八)

处方1、紫苏子汤处方紫苏子(炒)240克半夏(汤洗七遍去滑)150克陈橘皮(汤浸,去白,焙)桂(去粗皮)各90克甘草(炙)人参白术各60克制法上七味,研粗末捣筛。功能主治酶气化痰,培土生金。治肺痹,胸

含有陈皮的处方(一百一十一)

处方1、杏苏散处方苏叶半夏茯苓前胡苦桔梗枳壳甘草生姜大枣(去核)橘皮杏仁功能主治轻宣凉燥,化痰止咳。治外感凉燥,头微痛,恶寒无汗,咳嗽痰稀,鼻塞嗌塞,苔白脉弦。用法用量无汗,脉弦甚或紧,加羌活,微透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