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茯苓的处方(一百三十九)
Posted 处方
篇首语:那就是假话,所谓天才。勤奋的工作才是实在。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含有茯苓的处方(一百三十九)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处方1、清气化痰丸处方陈皮(去白)杏仁(去皮、尖)枳实(麸炒)黄芩(酒炒)瓜蒌仁(去油)茯苓各30克 胆南星 制半夏各45克
制法姜汁为丸,如椒目大。
功能主治化痰清肺。治热痰内结,咳嗽痰黄,稠厚胶粘,甚则气急呕恶胸膈痞满,小便黄赤。
用法用量每服6~9克,不拘时用白开水送服。
摘录《医方考》卷二
处方2、当归黄芩芍药汤处方当归 黄芩(炒)芍药(炒)黄连(炒)白术(土炒)枳壳(麸炒)茯苓 陈皮 生地 甘草各3克 木香1.5克 乌梅1个
功能主治清热调气,养血安胎。主妊娠痢疾,虚坐努责。
用法用量水煎,空腹时服。
摘录《万氏女科》卷二
处方3、加味四七汤处方白茯苓(去皮)川厚朴(去皮,姜炒)苏梗 半夏(姜汁炒)广橘红 青皮 枳实 砂仁 南星(姜汁炒)神曲(炒)各3克 白豆蔻 槟榔 益智仁各1.5克
制法上锉一剂。
功能主治行气化痰。治气郁生痰,如有梅核,或如破絮,在咽喉之间,咯不出,咽不下,或中脘痞满,气不舒快,或痰涎壅盛,上气喘急;或因痰饮,恶心呕吐者。
用法用量加生姜5片,水煎,临卧服。
摘录《万病回春》卷五
处方4、芦根清肺饮处方鲜芦根60克 鲜冬瓜皮15克 茯苓9克 通草3克 大豆卷9克 滑石12克 生桑皮6克 黄芩3克 栝楼皮4.5克 生米仁12克
功能主治祛暑化湿,清肺生津。治暑湿伤肺,面色淡黄,头身重痛,脘闷,身热汗出,心烦口渴,咳嗽黄痰,喘急,舌苔糙腻、脉浮弦细濡。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暑病证治要略》
处方5、加味四七汤处方紫苏叶6克 厚朴9克 茯苓12克 半夏9克 白芷 木香各6克 建菖蒲2.1克
功能主治疏郁化痰。治白带稠粘,中脘痞闷,平日痰多,或有气喘,呕逆恶心。
用法用量水煎,温服。
摘录《中医妇科治疗学》
处方6、清离滋坎汤处方怀生地黄3克 熟地3克 麦门冬(去心)3克 当归(酒洗)3克 白芍(酒炒)3克 怀山药3克 牡丹皮1.8克 炙甘草0.9克 天门冬(去心)3克 白茯苓(去皮)3克 山茱萸(酒蒸,去核)3克 白术(去芦,土炒)3克 泽泻(炒)1.5克 黄柏(蜜炒)1.5克 知母1.5克
功能主治治房欲过度,阴虚火动,致成劳瘵,发热咳嗽,咯痰喘急,盗汗,五心烦热,吐血衄血,咽喉声哑,夜梦泄精,耳鸣眼花,六脉沉数而涩。
用法用量上药锉碎,加生姜、大枣同煎,温服。痰盛,加竹沥、姜汁,或加贝母、瓜蒌;热盛,加童便、人乳;盗汗,加黄耆(蜜水炒)、酸枣仁(炒);咳盛,加五味子;心下怔忡,恍惚不寐,加远志(去心)、酸枣仁(炒);遗精,加龙骨、牡蛎(煅);胸中不爽,加陈皮;泄泻,加莲肉、陈皮,去知母、黄柏;吐血衄血,加犀角、玄参。
摘录《寿世保元》卷四
处方7、七子散处方五味子 牡荆子 菟丝子 车前子 菥蓂子 石斛 薯蓣 干地黄 杜仲 鹿茸 远志各10克 附子 蛇床子 芎藭各7.5克 山茱萸 天雄 人参 茯苓 黄耆 牛膝各4克 桂心12克 巴戟天15克 苁蓉12克 钟乳粉10克(一方加覆盆子10克)
制法上二十四味,研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男子虚羸,头昏目眩,精气衰少无子。
用法用量每服9克,一日二次,酒调下。不知,增至15克,以知为度。不能饮酒者,蜜和丸服亦可。
摘录《备急干金要方》卷二
处方8、芦柏地黄丸处方熟地240克 丹皮 白茯苓各9克 山萸肉 怀山药各120克 泽泻90克 黄柏30克 芦荟15克
制法上药共研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滋肾补肝,化湿杀虫。治阴虱疮。现用于外阴炎、外阴溃疡。
用法用量每服9克,白汤送下。
摘录《疡医大全》卷三十八
处方9、斑龙丸别名青囊斑龙丸(《医学正传》卷三)。
处方鹿角胶(炒成珠子)鹿角霜 菟丝子(酒浸,研细)柏子仁(取仁,洗净)熟地黄各250克 白茯苓 补骨脂各120克
制法上药磨为细末,酒煮米糊为丸,或以鹿角胶人好酒烊化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温补元阳,益寿延年。主治真阳不足,腰膝疼痛,阳痿早泄,或小便增多,耳鸣,体倦心烦,或老年阳虚,时常畏寒,气力衰微。
用法用量每服50丸,空腹时用姜、盐汤送下。
备注方中鹿角胶、鹿角霜通督脉,补命门,大补精髓,最能补精生血而益元阳;菟丝子、补骨脂助肾阳;熟地黄滋补肾阴,益阴以配阳;柏子仁养心安神,茯苓健脾助运。诸药合用,共奏温补元阳,延年益寿之功。
摘录《医学正传》卷三
处方10、九仙夺命丹处方豆豉3克,木香3克,陈皮3克,山楂3克,草果1个,枳壳(麸炒)9克,茯苓9克,姜制厚朴9克,苍术9克。
功能主治温胃燥湿,行气止呕。主胃寒停饮。
用法用量上为末,姜汤调下6克,每日2次。
摘录《叶氏女科证治秘方》卷一
处方11、妙香散处方麝香(别研)一钱,木香(煨)二两半,山药(姜汁炙)、茯神(去皮.木)、茯苓(去皮.不焙)、黄蓍、远志(去心.炒),各一两;人参、桔梗、甘草(炙),各半两;辰砂(别研)三钱。
炮制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男子、妇人心气不足,志意不定,惊悸恐怖,悲忧惨戚,虚烦少睡,喜怒不常,夜多盗汗,饮食无味,头目昏眩。常服补益气血,安神镇心。
用法用量每服二钱,温酒调服,不拘时候。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12、参耆汤处方人参 桔梗 天花粉 甘草各30克 白芍药 绵黄耆(盐汤浸)各60克 白茯苓 北五味各45克
制法上药哎咀。
功能主治主消渴。
用法用量每服12克,用水220毫升,煎至180毫升,日进四服。留滓合煎。
摘录《朱氏集验方》卷二引《梁氏总要方》
处方13、柴芎汤处方川芎 白茯苓 柴胡 苏薄荷 细辛 制半夏 黄芩 炙甘草 陈皮 蔓荆子
制法上锉一剂。
功能主治主太阳经头风头痛,寒热而呕。
用法用量加生姜3片,白水400毫升,煎至320毫升,食后服。
摘录《审视瑶函》卷三
处方14、加减六味丸处方大熟地(九蒸九晒)大生地(酒洗)各90克 山药(乳蒸)茯苓(乳蒸)丹皮(酒蒸)各45克 泽泻(盐水蒸)30克 当归(酒蒸)白芍(酒炒)柏子仁(去壳,隔纸炒)丹参(酒蒸)各60克 自败龟版(浸净童便,炙酥,研为极细末)远志(去心,甘草水泡,蒸)各120克
制法共为末,用金石斛120克、金银花360克熬膏,和炼蜜为丸。
功能主治治痔疮。
用法用量每早淡盐汤送下12克。
摘录《医学心悟》卷四
处方15、平安丸处方公丁香 广陈皮 神曲 枳实 草果 木香 茯苓 山楂 元胡 砂仁 沉香 麦芽 肉果 白术 槟榔 青皮 香附 蔻仁 母丁香各300克
制法上药共轧细面,炼蜜为大丸,重6克,蜡皮封固。
功能主治理气和中,健脾消痞。治胃脘疼痛,胸膈痞满,噎膈反胃,气逆不舒。
用法用量每次1丸,白开水送下。
摘录《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济南方)
处方16、七熬丸处方大黄45克 前胡(一作柴胡)芒消(熬)各150克 葶苈 蜀椒(并熬)各7.5克 生姜 芎藭各22.5克 茯苓18克 杏仁11克(熬)挑仁20枚(熬)虻虫(熬)水蛭(熬)各13.5克
制法上十二味,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瘀滞日久,月经不利,手足烦热,腹满,心烦,默默不欲寤者。
用法用量空腹时服7丸,米饮送下,每日三次。不效,量加一倍。
摘录《备急干金要方》卷四
处方17、萝卜子饮处方萝卜子 半夏(盐制)川芎 青木香 商陆 青皮各3克 葶苈(炒)赤茯苓 陈皮 牵牛末(炒)槟榔 甘草(炙)各4.5克 官桂2.1克
制法上作一服。
功能主治治水病浮肿。
用法用量用水400毫升,加生姜5片,煎至200毫升,空腹时服。
摘录《奇效良方》卷四十
处方18、保胎资生丸别名资生丸(《先醒斋医学广笔记》卷二)。
处方人参(人乳浸,饭上蒸,烘干)90克 白术90克 白茯苓(研细末,水澄,蒸,晒干,入人乳再蒸,晒干)45克 广陈皮(去白,略蒸)60克 山楂肉(蒸)60克 甘草(去皮,蜜炙)15克 怀山药(切片,炒)45克 川黄连(如法炒七次)9克 薏苡仁(炒三次)45克 白扁豆(炒)45克 白豆蔻仁(不可见火)10.5克 藿香叶(不见火)15克 莲肉(去心,炒)45克 泽泻(切片,炒)10.5克 桔梗(米泔浸,去芦,蒸)15克 芡实粉(炒黄)45克 麦芽(炒,研磨,取净面)30克
制法上药共十七味,为细末,炼蜜丸,如弹子大,每丸重6克。
功能主治益气健脾固胎。主妊娠三月,阳明脉衰,胎无所养,而胎堕者。
用法用量用白开水或清米汤、橘皮汤、炒砂仁汤嚼化下。
注意忌桃、李、雀、蛤、生冷。
摘录《先醒斋医学广笔记》卷二
处方19、茯苓栀子茵陈汤处方茵陈叶3克 茯苓(去皮)1.5克 栀子仁 苍术(去皮,炒)白术各9克 黄芩(生)1.8克 黄连(去须)枳实(麸炒)猪苓(去皮)泽泻 陈皮 汉防己各0.6克 青皮(去白)0.3克
制法上十三味,哎咀,作一服。
功能主治治谷疸,心下痞满,四肢困倦,身体麻木,身目俱黄,心神烦乱,恶心欲吐,口生恶味,饮食迟化,小便赤黑。
用法用量用长流水45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空腹时温服。
摘录《卫生宝鉴》卷十四
处方20、干葛汤别名葛根汤(《普济方》卷二九八)
处方白干葛 枳壳(炒)半夏(制)茯苓 生干地黄 杏仁各15克 黄芩 甘草各7.5克
制法上药锉碎。
功能主治治酒痔。
用法用量每服9克,用黑豆100粒,生姜5片,白梅1个,水煎服。
摘录《仁斋直指》卷二十三
处方21、清利饮处方木通 白茯苓 麦门冬 车前子 大腹皮各4.5克 淡竹叶15克
功能主治治子淋。湿热不行,肚腹作痛,尿频急疼痛。
用法用量加灯心30茎,水煎,空腹时服。
摘录《丹台玉案》卷五
处方22、化岩汤处方人参30克 白术60克 黄耆30克 当归30克 忍冬藤30克 茜草根6克 白芥子6克 茯苓9克
功能主治治乳岩溃烂,状似蜂窝,肉向外生,终年不愈者。(癌)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辨证录)卷十三
处方23、四七汤处方半夏五两,茯苓四两,紫苏叶二两,厚朴三两。
炮制上俰咀。
功能主治治喜、怒、悲、思、忧、恐、惊之气,结成痰涎,状如破絮,或如梅核,在咽喉之间,咯不出,咽不下,此七气所为也。或中痞满,气不舒快,或痰涎壅盛,上气喘急,或因痰饮中结,呕逆恶心,并宜服之。
用法用量每服四钱,水一盏半,生姜七片,枣一个,煎至六分,去滓,热服,不拘时候。
备注若因思虑过度,阴阳不分,清浊相干,小便白浊,用此药下青州白圆子,最为切当。妇人恶阻,尤宜服之。一名厚朴半夏汤,一名大七气汤。局方有七气汤,用半夏五两,人参、官桂、甘草各一两,生姜煎服,大治七气,并心腹绞痛。然药味太甜,恐未必能止疼顺气。一方治七情所伤,中不快,气不升降,腹肋胀满,用香附子炒半斤,橘红六两,甘草一两,煎服,尤妙。好事者谓其耗气,则不然。盖有是病,服是药也。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24、柴芩汤处方柴胡4.8克 半夏(汤泡七次)2.1克 黄芩 人参 甘草各1.8克 白术 猪苓 茯苓各2.1克 泽泻4克 肉桂15克
功能主治解表和里,利水渗湿。主温病发热,泄泻,里虚者。
用法用量用水300毫升,加生姜3片,大枣1枚,煎至150毫升,温服。无汗,加麻黄;有汗,加桂枝;寒多,加官桂;热多,加黄芩。
摘录《丹溪心法附余》卷一
处方25、金铃子圆处方金铃子(去核.炒)四两,益智仁、葫芦巴(炒)、石菖蒲、破故纸(炒)、茴香(炒)、巴戟(去心),各二两;木香、白茯苓(去皮)、陈皮(去白),各一两。
炮制上为末,酒煮面糊为圆,如梧子大。
功能主治治肾气发动,牵引疼痛,脐腹弦急,攻冲不定。
用法用量每五十圆,盐汤、温酒任下。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26、茯苓琥珀散处方人参45克 琥珀90克 川楝90克(酒炒)泽泻45克 延胡45克(醋炒黑)丹皮45克 归梢90克 茯苓90克 甘草45克
制法研末为散。
功能主治治血淋茎中涩痛,牵引胁下,脉弦涩者。
用法用量长流水煎,去滓热服。
摘录《医略六书》卷二十五
处方27、沉香琥珀丸别名沉珀丸(《医级》卷八)。
处方琥珀 杏仁(去皮,炙)赤茯苓各15克 泽泻15克 紫苏(真者)沉香 葶苈(炒)郁李仁(去皮、壳)各45克 橘皮(去白)防己各23克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以麝香1.5克为衣。
功能主治利水消肿,理气健脾。主水肿,小便不通。
用法用量每服25~30丸,空腹时用前胡、人参汤送下。
摘录《普济方》卷一九一引《德生堂经验方》
处方28、伏梁丸处方茯苓 厚朴(姜汁制,炒)人参 枳壳(麸炒,去瓤)白术 半夏(汤洗七次)三棱(慢火煨熟,乘热温治)各等分
制法上药为末,煮糊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主治伏梁。心之积,起于脐下,上至心,大如臂,久久不已,病烦心,身体髀股皆肿,环脐而痛,脉沉而芤。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空腹时用米饮送下,一日二服。或作散,酒调服。
摘录《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八
处方29、养气丹处方禹馀粮石(火炼七次.醋淬七次.为末)、紫石英(火煅一次)、赤石脂(火煅一次),各半斤;代赭石(火煅七次.醋淬七次.为末)一斤,磁石(火煅十次.醋淬十次)半斤。已上五石各贮之,各研为细末,又以水研之。挹其清者,置之纸上,纸用筲箕盛,欲使细末在纸上,而水滴在下,挹尽而止。既干,各用藏瓶盛贮,以盐水纸筋和泥固济,阴干。以好硬炭五十斤分为五处,每一处用炭十斤,烧红作一炉子,煅此五药,以纸灰盖之。两日后,火尽灰冷,则再煅,如此三次,埋地坑内两日,出火毒,再研,入后药。附子(炮.去皮.脐)二两,肉苁蓉(净洗.酒浸一宿.焙乾.一两半.当归酒浸一宿.焙乾),茴香(炒)、破故纸(酒炒香熟)、木香(不见火)、肉桂(去粗皮)、巴戟(盐汤浸.打.去心)、肉豆蔻(面裹.煨)、丁香、山药、鹿茸(酥炙)、白茯苓(去皮)、沉香、远志(去心),各一两。已上各如法修制,同研为末,却入:乳香(别研)、五灵脂(去砂.别研)、没药(去砂石.研),各一两。已上三味,入众药同研,却入:朱砂(或煅或蒸)、阳起石(略煅.或只用酒煮)、钟乳粉,各一两。已上三味别研,临时入。上同入研,过罗为细末,用糯米粉煮糊为圆,每两作五十圆,阴乾,入布袋内,擦令光莹。
功能主治治诸虚百损,脾元耗惫,真阳不固,三焦不和,上实下虚,中痰饮上攻,头目昏眩,八风五痹,或卒暴中风,痰潮上膈,言语蹇涩,神昏气乱,状若瘫痪;及奔豚肾气,上冲胸腹连两胁,膨胀刺痛不可忍者。阴阳上下,气不升降,饮食不进,面无精光,肢体浮肿,五种水气,脚气上冲,腰背倦痛,夜梦鬼交,觉来盗汗,胃冷心疼,小便滑数,牵引小腹,足膝缓弱,步履艰难。妇人血海久冷,赤白带下,岁久无子,及阴毒伤寒,面青舌卷,阴缩难言,四肢厥冷,不省人事者,急服百圆,用生姜、大枣煎汤灌之,即便回阳,命无不活。或触冒寒邪,霍乱吐泻,手足逆冷,六脉沉伏,唇口青黑,腹胁攻刺,及男子阳事痿怯,脚膝酸疼,腹脐虚鸣,大便自滑,兼疗膈胃烦壅,痰饮虚鸣,百药不愈者。常服助养真气,生阳逐阴,温平不僭,消磨冷滞,克化饮食,使五脏安宁,六腑调畅,百病不侵。出入道途,宜将此药随行,缓急服饵,大有功效。
用法用量每服五圆至十圆,空心,用温酒吞下,或姜盐汤,或枣汤下亦可,妇人用艾醋汤吞下。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30、安神定志丸处方茯苓 茯神 人参 远志各30克 石菖蒲 龙齿各15克
制法上药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辰砂为衣。
功能主治因惊恐而失眠,夜寐不宁,梦中惊跳怵惕。
用法用量每服6克,开水送下。
摘录《医学心悟》卷四
处方31、酸枣汤处方酸枣仁18克 甘草3克 知母6克 茯苓6克 芎藭6克
功能主治养血安神,清热除烦。治虚劳虚烦不得眠,心悸盗汗,头目眩晕,晒干口燥,脉弦或细数。
用法用量上五味,用水1.6升,先煮酸枣仁,煎至1.2升,再入诸药,煮取600毫升,分温三服。
备注本方所治失眠,乃由肝血不足,阴虚内热所致。方中酸枣仁补肝益血,养心宁神,为君;肝血不足,其条达之性不遂,故以川芎疏达肝气,为臣;知母清热养阴以除烦,茯苓宁心神而健脾,为佐;甘草调和诸药为使。全方五味,共奏养血安神,清热除烦之功。按:本方方名据医统正脉本《金匮要略》;明赵开美仿刻本作“酸枣仁汤”。
摘录《金匮要略》卷上
处方32、清心涤痰汤处方竹茹 橘红 半夏(姜制)茯苓 枳实(麸炒)甘草(生)麦冬(去心)枣仁(炒)人参 菖蒲 南星 川黄连
功能主治治小儿急惊风后,脾虚多痰者。
用法用量用生姜为引,水煎服。
摘录《医宗金鉴》卷五十一
处方33、赤茯苓汤处方木通(去节)赤茯苓(去皮)槟榔 生地黄(洗)黄芩 赤芍药 甘草(炙)麦门冬(去心)各等分
制法上药哎咀。
功能主治清心利尿。主小肠实热,面赤多汗,小便不利。
用法用量每服12克,用水220毫升,加生姜5片,煎至180毫升,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重订严氏济生方》
处方34、柴胡芎归汤处方柴胡 桔梗(去芦)当归 川芎 芍药 人参 厚朴(姜汁炒)白术(去芦)干葛 茯苓(去皮)陈皮各3克 红花 甘草各0.9克
制法上锉一剂。
功能主治主夜间阴疟。
用法用量加生姜1片,大枣2枚,乌梅1个,水煎,空腹时服。
摘录《万病回春》卷三
处方35、汉防己煮散处方汉防己 泽漆叶 石韦 泽泻 白术 丹参 赤茯苓 橘皮 桑根白皮 通草各90克 郁李仁60克 生姜40克
制法上十二味,研为粗散。
功能主治治水肿上气。
用法用量每次6克,用水300毫升,煮取240毫升,去滓顿服,一日三次。取小便利为度。
摘录《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一引褚澄
处方36、加味枳术汤处方枳壳(制)白术 紫苏茎叶 辣桂 陈皮 槟榔 北梗 木香 五灵脂(炒)各7.5克 半夏(制)茯苓 甘草(炙)各9克
制法上药锉碎。
功能主治理气健脾,化痰消饮。治气为痰饮所隔,心下坚胀,名曰气分。
用法用量每服9克,加生姜4片,水煎服。
摘录《仁斋直指》卷十七
处方37、五福延寿丹处方五味子180克 肉苁蓉120克(酒浸、焙)牛膝9克(酒浸)菟丝子(酒浸,炒)60克 杜仲(姜炒断丝)90克 天冬(去心)60克 广木香30克 巴戟(去心)60克 山药60克 鹿茸(酥油炙透)30克 车前子(炒)60克 菖蒲(焙)30克 泽泻(去毛)30克 生地30克(酒洗)熟地30克(酒制)人参(去芦)30克 乳香30克(另研)没药15克(另研)枸杞子30克 大茴(炒)60克 覆盆子30克 赤石脂(煨)30克 地骨皮60克 杏仁(去皮、尖)30克 山茱萸(去核)60克 柏子仁30克 川椒(去目、合口,炒)21克 川楝肉(炒)30克 远志(去心)30克 龙骨(煅)15克 白茯苓(去皮)30克 当归(酒洗)30克
制法共三十二味,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虚损劳伤,须发早白,行路艰难,形容羸瘦,眼目昏花,咳痰带血,夜梦遗精,妇人久不生育。(白头、不孕)
用法用量每30丸,空腹时盐汤或盐酒下。
摘录《仁术便览》卷三
处方38、龙齿汤处方官桂75克 半夏60克(汤洗)人参(去芦)白茯苓(去皮)甘草(炙)当归 龙齿(研)桔梗(炒)茯神各30克(去皮)远志(去心)枳壳各75克(去瓤,麸炒)黄耆75克(蜜炙)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治心悸怔忡,常怀忧虑,神思多惊,如坠险地,小便或赤或浊。
用法用量每服9克,用水150毫升,加生姜3片,大枣1枚,粳米100粒,煎服。
摘录《医方大成》卷三引《简易方》
处方39、理痰汤处方生芡实30克 清半夏12克 黑脂麻(炒,捣)9克 柏子仁(炒,捣)6克 生杭芍6克 陈皮6克 茯苓片6克
功能主治治痰涎郁塞胸膈,满闷短气;或溃于肺中,喘促咳逆;停于心下,惊悸不寐,滞于胃口,胀满哕呃;溢于经络,肢体麻木或偏枯;留着于关节筋骨,俯仰不利,牵引作疼,随逆气肝火上升,眩晕不能坐立。
用法用量水煎服。
备注方中半夏为君,以降冲胃之逆;重用芡实,以收敛冲气,更以收敛肾气,而厚其闭藏之力;脂麻、柏子仁,润半夏之燥,兼能助芡实补肾;芍药、茯苓,一滋阴以利小便,一淡渗以利小便;陈皮佐半夏以降逆气,并以行芡实、脂麻、柏子仁之滞腻。
摘录《医学衷中参西录》上册
处方40、乐令黄耆汤别名乐令建中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五)。
处方黄耆 人参 橘皮 当归 桂心 细辛 前胡 芍药 甘草 茯苓 麦门冬各3克 生姜15克 半夏7.5克 大枣20枚
制法上药哎咀。
功能主治益气养血。治虚劳气血两虚,少气懒言,胸心淡冷,心悸惊惕,手脚逆冷,体常自汗,肠鸣,神倦,风湿,营卫不调,肢节疼痛。
用法用量以水1升,煮取400毫升。每服100毫升,日三夜一。
摘录《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九
处方41、五福化毒丹处方桔梗(微炒)玄参(洗、焙)各180克 青黛(研)牙消(枯)人参(去芦)各60克 茯苓(去皮)150克 甘草(炒)45克 银箔8片(为衣)麝香(研)1.5克 金箔8片(为衣)
制法上为细末,入研药和匀,炼蜜为丸,每30克作12丸。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治小儿蕴积热毒,惊惕狂躁,颊赤咽干,口舌生疮,夜卧不宁,詀语烦满,头面身体多生疮疖。
用法用量每一岁儿1丸分四服,用薄荷水化下。疮疹后,余毒上攻口齿,有涎血臭气者,以生地黄自然汁化下1丸;热疳肌肉黄瘦,雀目夜不见物,陈粟米泔水化下,食后临卧服。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十
处方42、瘰疬丸处方牡蛎(煅)元参(炒)各150克 土茯苓(炒)75克
制法上药于端午日共磨细,用酒打面糊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治瘰疬。
用法用量患在上身,每清晨酒下7.5克,晚上6克,患在下身,早服6克,晚服7.5克,自然渐消。
摘录《疡医大全》卷十八
处方43、蠲痹汤处方当归(去芦,酒浸)赤茯苓 黄耆(去芦)片子姜黄 羌活各45克 甘草(炙)15克
制法上药哎咀。
功能主治治身体烦疼,项背拘急,或痛或重,举动艰难,及手足冷痹,腰腿沉重,筋脉无力。
用法用量每服12克,用水220毫升,加生姜5片、枣子1枚,煎至160毫升,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重订严氏济生方》
处方44、杏子汤处方人参(去芦)、半夏(汤洗七次)、茯苓(去皮)、芍药(去粉)、官桂(去皮.不见火)、干姜(炮.洗)、细辛(去苗)、甘草(炙)、五味子(去苗),各等分。
来源出(易简方)。
炮制上俰咀。
功能主治治一切咳嗽,不问外感风寒,内伤生冷,及虚劳咯血,痰饮停积,悉皆治疗。
用法用量每服四钱,水一盏半,杏仁去皮.尖,五枚,姜五片,煎至六分,去滓,食前服。或感冒得之,加麻黄等分。如脾胃素实者,用罂粟壳去筋,碎,以醋淹、炒、等分加之,每服添乌梅一个煎服,其效尤验。
备注若呕逆恶心者,不可用此。一法去杏仁、人参,倍加麻黄,添芍药如麻黄之数,干姜、五味子各增一半,名小青龙汤,入治久年咳嗽,痰涎壅盛,夜不得睡,仍专治脚气喘急。此方虽有麻黄,既有官桂,不致于发汗,服之不妨。一方如麻黄、甘草、杏仁、五味子、茯苓等分,橘红倍之,尤为切当。又一方用紫苏叶、桑白皮、麻黄、青皮、五味子、杏仁、甘草等分,生姜七片,乌梅一个,煎服。久年咳嗽,气虚喘急,皆得其宜。二方中有麻黄,有汗人不宜服之。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45、瓜蒌枳实汤处方瓜蒌(去壳)枳实(麸炒)桔梗(去芦)茯苓(去皮)贝母(去心)陈皮 片芩(去朽)山栀各3克 当归1.8克 砂仁 木香各1.5克 甘草0.9克
制法上锉一剂。
功能主治清热化痰,理气止痛。治痰结咯吐不出,胸膈作痛,不能转侧,或痰结胸隔满闷,寒热气急,并痰迷心窍,不能言语者。
用法用量加生姜煎,人竹沥,姜汁少许,同服。痰迷心窍,不能言语,加石菖蒲,去木香;气喘,加桑白皮、苏子。外用姜滓揉擦痛处。
摘录《万病回春》卷二
处方46、瓜蒌枳实汤处方瓜蒌仁 枳实 贝母 桔梗 片芩 陈皮 山栀 麦门冬(去心)茯苓(去皮)人参 当归 苏子各等分 甘草0.9克
制法上锉一剂。
功能主治治痰火发痉。
用法用量加姜1片,水煎,入竹沥、姜汁少许和服。
摘录《万病回春》卷五
处方47、加减调中汤处方白芍4.5克 茯苓 白术各2.4克 麦门冬1.2克 生地1.5克 陈皮0.9克 桔梗 乌梅 甘草各0.6克
功能主治治冬温及春月暴暖,烦躁,眠食不安者。
用法用量水煎,温服。如体盛,加黄芩;有痰,加贝母。
摘录《医学入门》卷四
处方48、二术二陈汤处方苍术(土炒)白术(土炒)半夏(滚水泡七次,姜制)陈皮(去白)茯苓3克 甘草1.5克
功能主治主呕吐清水如注。
用法用量上药用水300毫升,加生姜3片,大枣1枚,煎取150毫升,温服。虚寒者,加人参、煨干姜;痰饮,加南星、倍半夏;宿食,加神曲、砂仁。
摘录《古今医统》卷二十四
处方49、参术膏处方白术(土炒)240克 人参(去芦)薏苡仁(炒)各120克 莲肉(去心、皮)黄耆(蜜炙)各90克 白茯苓(去皮)60克 神曲(炒)60克 泽泻 甘草(炙)各9克
功能主治主脾胃亏损,或胀或泻。
用法用量用水20升,煎至10升,去滓,熬成膏。每次1匙,用开水送下,一日三次。
摘录《摄生秘剖》卷四
处方50、千金养脾丸处方人参 白术 白茯苓(去皮)甘草 山药(炒)木香 丁香 白扁豆(炒)缩砂仁 薏苡仁 益智仁 藿香叶 红豆 肉豆蔻 干姜(炮)高良姜 三棱(炮)莪术(炮)神曲(炒)麦蘖(炒)陈皮 枳壳(炒)茴香(炒)苦梗(炒)各30克
制法上药研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
功能主治养脾消积。治脾胃虚弱,停寒留饮,膈气噎塞,反胃吐食,心胸痞满,胁肋虚胀,胸腹刺痛,牵引背膂,食少易伤,言微气短,口苦舌涩,恶心呕哕,喜唾咽酸,久病泄利,病后气不复常,饮食无味。
用法用量每服1丸,细嚼,空腹时用白汤或温酒送下。
备注方中红豆、枳壳,《医学入门》卷七作红豆蔻、枳实,另多胡椒一味。
摘录《世医得效方》卷五
处方51、羌活汤处方炙甘草2.1克 泽泻9克 栝楼根(酒洗)白茯苓 酒黄柏各15克 柴胡21克 防风 细黄芩(酒洗)酒黄连 羌活各30克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治风热上攻,头目昏眩。
用法用量每服15克,用水50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食后、临卧通口热服。
摘录《兰室秘藏》卷中
处方52、复正汤处方防风3克 荆芥3克 细辛2.5克 黄芩6克 乌药6克 天麻6克 当归9克(酒洗)白芍6克(酒炒)川芎4.5克 白术4.5克(去芦)陈皮4.5克(去白)半夏6克 枳壳3克(去瓤,麸炒)白芷2.4克 桔梗2.4克 僵蚕9克 甘草2.4克 白茯苓6克(去皮)
制法上药锉碎。
功能主治治风中经络,口眼歪斜。
用法用量加生姜煎服。
摘录《寿世保元》卷二
处方53、决水汤处方车前子30克 茯苓60克 王不留行15克 肉桂0.9克 赤小豆9克
功能主治治水肿日久,遍身手足俱胀,面目亦浮,口不渴而皮毛出水,手按其肤如泥。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辨证录》卷五
处方54、解暑败毒散处方香薷6克 蒲公英6克 青蒿6克 茯苓6克 甘草3克 归尾3克 黄芩1.5克 黄连1.5克 大黄2.4克 天花粉4.5克
功能主治祛暑辟秽,化温解毒。治时毒暑疖。
用法用量水煎服。十岁小孩如此,大人增半,小儿五岁者减半。
摘录《洞天奥旨》卷九
处方55、四物济阴汤处方川芎 当归 白芍 熟地 麦冬 杜仲 茯苓 知母 生甘草 柴胡 荆芥 丹皮
功能主治补血清热。治妇人脾虚,经行发热,潮热有时,或澘澘然汗出,四肢倦怠。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陈素庵妇科补解》
处方56、智半汤处方益智仁 半夏各1.5克 苍术12克 防风6克 白术 芍药 茯苓各3克
功能主治温胃散寒,健脾止泻。治肠呜泄泻属于胃寒者。
用法用量加生姜,水煎服。
摘录《类证治裁》卷七
处方57、安肾丸处方肉桂(去粗皮,不见火)川乌(炮,去皮、脐)各500克 桃仁(麸炒)白蒺藜(炒,去刺)巴戟(去心)山药 茯苓(去皮)肉苁蓉(酒浸,炙)石斛(去根,炙)萆薢 白术 破故纸各1.5千克
制法上药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壮阳益肾。肾经积冷,下元虚惫,目暗耳鸣,四肢无力,夜梦遗精,小便频数,脐腹撮痛,食少体瘦,惊恐健忘,大便溏泻。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腹时用温酒或盐汤送下;小肠气者,用炒茴香盐酒送下。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五
处方58、比和饮处方人参3克 白术3克 茯苓3克 藿香2.4克 陈皮1.5克 砂仁1.5克 神曲3克(炒)甘草1.5克
制法上锉一剂。
功能主治主呕吐。水谷不纳、闻食气即呕。
用法用量用十年以上陈仓米75克,顺流水400毫升,煎沸,泡伏龙肝,研细搅混,澄清取200毫升,加生姜3片,大枣2枚,同煎至140毫升,稍冷服。别以陈仓米饮时啜之,日进三服。
摘录《古今医鉴》卷五
处方59、通气散坚丸处方陈皮 半夏 茯苓 甘草 石菖蒲 枳实(炒)人参 胆南星 天花粉 桔梗 川芎 海藻 当归 贝母 香附 黄芩(酒炒)各等分
制法上药研为细末,荷叶煎汤跌为丸,寒豆大。
功能主治理气活血,化痰软坚。治忧郁伤肺,浊气痰瘀,聚绪为瘤,色白不赤,软而不坚,随喜怒消长者。
用法用量每服3克,空腹时用灯心20根,生姜3片,泡汤送下。
摘录《外科正宗》卷二
处方60、金锁正元丹处方五倍子 茯苓(去皮)各250克 紫巴戟(去心)500克 补骨脂(酒浸,炒)500克 肉苁蓉(净洗,焙干)葫芦巴(炒)各500克 龙骨 朱砂(别研)各90克
制法上药共为细末,入研药令匀,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真气不足,元脏虚弱,四肢倦怠,百节酸疼,头昏眩痛,目暗耳鸣,面色黄黑,鬓发脱落,头皮肿痒,精神昏困,手足多冷,心胸痞闷,绕脐切痛,膝胫酸疼,不能久立;或脚弱隐痛,步履艰难,腰背拘急,不能俯仰,腹痛气刺,两胁虚胀,水谷不消,大便不调,呕逆恶心,饮食减少,恍惚多忘;气促喘乏,夜多异梦,心忪盗汗,小便滑数,遗精白浊。
用法用量每服15~20丸,空腹时用温酒或盐汤送下。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五
警告!本文使用信息聚合技术汇集而成,仅作学习、研究之用,切不可照本宣科、照猫画虎,身体有恙应尽早就医。本文资料绝大部分注明了出处,但不对信息的正确性负责,更不对使用本文信息导致的后果负责。
相关参考
处方1、增味四物汤处方当归川芎芍药熟地黄三棱广茂肉桂干漆(炒烟尽)各等分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治妇人血积,小腹积块,遇寒剧痛不可忍。用法用量每服15克,水煎服。摘录《济阴纲目》卷五处方2、清热消毒散别
处方1、小定心汤处方白茯苓(去皮.四两)官桂(去粗皮.三两)甘草(炙.一两)干姜(炮.一两)芍药(一两)远志(去心.一两)人参(一两)功能主治治心气不足,风邪所乘,惊悸恍惚,梦多魇。用法用量每服五钱匕
处方1、五苓散处方泽泻(三钱),猪苓、茯苓、白术,各二钱。官桂(去皮.一钱)。功能主治治发汗后,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渴欲饮水,脉浮,小便不利者。用法用量上作一服,水二钟,煎至一钟,不拘时服。摘录明·方
处方1、纯阳正气丸处方广藿香100g半夏(制)100g青木香100g陈皮100g丁香100g肉桂100g苍术100g白术100g茯苓100g朱砂10g硝石(精制)10g硼砂6g雄黄6g金礞石(煅)4g
处方1、秘真丸别名秘真丹丸(《普济方》卷二一七)。处方莲花蕊30克白茯苓(去皮)7.5克缩砂仁15克益智仁30克黄柏60克甘草(炙)60克半夏木猪苓各7.5克制法上为细末,水浸蒸饼为丸,如梧桐子大。功
处方1、导赤圆处方赤芍药、茯苓(去皮)、滑石,各四两;生干地黄(焙)、木通(去节),各半斤;大黄(炒)十五两,山栀子仁(炒)一十二两。炮制上为细末,炼蜜为圆,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心肾凝滞,膀胱有热,
处方1、消暑圆处方半夏(醋五升煮干)、甘草(生)、茯苓(去皮),各半斤。炮制上细末,生姜汁作薄糊为圆,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伤暑,发热头疼。中暑为患,药下即苏,伤暑发热头疼,用之尤验。夏月常服,止渴利
处方1、黄耆汤处方黄耆(炒)白术(炒)白茯苓前胡人参各9克川芎甘草(炒)各6克制法哎咀。功能主治益气安胎。治妊娠胎不长。用法用量加生姜3片,大枣2枚,水煎,空腹时服。摘录《济阴纲目》卷九处方2、七皮饮
处方1、丁香和胃丸处方丁香木香沉香各15克藿香叶白茯苓(去皮)白豆菠仁陈皮(去白)白术人参各30克半夏(姜制)90克制法上药同为细末,生姜汁煮面糊和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温中和胃,止呕进食。主脾胃
处方1、桂苓神术汤处方桂枝2.4克,茯苓9克白术3克茅术3克苡仁24克广皮3克半夏4.5克厚朴3克砂仁3克姜3片功能主治治溢饮。水气溢于四肢,肢节作肿,身重无力。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医醇剩义》卷三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