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菊花的处方(十五)
Posted 处方
篇首语:人生在勤,不索何获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含有菊花的处方(十五)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处方1、换骨酒(换骨丹)处方白茯苓、晚蚕沙(炒),各三两。苍耳子(炒)、天雄(炮.去皮脐尖)、干姜(炮)、郁李仁(汤浸.去皮)、附子(炮.去皮)、虎胫骨(酒浸.炙黄)、白花蛇(酒浸.去皮骨.炙)、牛旁子根、牛膝,各半两。何首乌、甘草、槟榔、白附子、益智仁,各一两。甘菊花、防风、瓜娄、牡蛎、牡丹皮、石菖蒲、杜仲(炒.去丝)、黄蓍、羌活、鼠黏子、枸杞子,各半两。天麻、山茱萸(去核)、白术、桔梗、狗脊(去毛)、蛇床子、肉苁蓉、菟丝子,各一两。紫苑,半两。
来源昔人早年患偏风证,四肢不举,未服此药,非人回转,不能自动。服药三日,便觉手梳头,七日四肢渐舒,十日行步,半月神轻眼明,此药神效不敢隐瞒。
炮制上入臼为粗末,用无灰好酒三五斗,生绢袋盛药,在坛子内封闭,令密浸之,春夏二七日,秋冬三七日。开时人面不得向坛口上。其药柤阴干为末,炼蜜为丸,梧桐子大,亦名换骨丹。
功能主治治瘫缓风,四肢不举。此药益精补虚,活血驻颜,润皮肤,兼治眼目。常服乌发,神轻骨健,爽精神,净房修养一月妙。
用法用量取浸(换骨)药酒日进三服,各一盏,温暖服。每服三四十丸(换骨丹),温酒送下。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处方2、牛黄散处方牛黄(研.二钱半)龙脑(研.二钱半)朱砂(水飞.二钱半)麝香(另研.二钱半)蝉蜕(二钱半)乌蛇肉(酒浸.二两)干蝎(炒.半两)白僵蚕(炒.半两)桑螵蛸(半两)羚羊角(半两)阿胶(炒.半两)天麻(半两)防风(去芦.半两)甘菊花(半两)蔓荆子(半两)桂心(半两)细辛(去苗.半两)侧子(炮.去皮脐.半两)独活(去芦.半两)麻黄(去节.七钱半)犀角(半两)
功能主治治肝脏中风,筋脉挛急,口眼歪斜,言语蹇涩,神思昏愦,并宜服之。
用法用量上为细末,和匀再研,每服一钱,豆淋酒调下,不拘时服。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处方3、石斛夜光丸处方石斛30g 人参120g 山药45g 茯苓120g 甘草30g 肉苁蓉30g 枸杞子45g 菟丝子45g 地黄60g 熟地黄60g 五味子30g 天冬120g 麦冬60g 苦杏仁45g 防风30g 川芎30g 枳壳(炒)30g 黄连30g 牛膝45g 菊花45g 蒺藜(盐炒)30g 青葙子30g 决明子45g 水牛角浓缩粉60g 羚羊角30g
性状为棕色的水蜜丸、棕黑色的小蜜丸或大蜜丸;味甜而苦。
炮制以上二十五味,除水牛角浓缩粉外,羚羊角锉研成细粉;其余石斛等二十三味粉碎成细粉;将水牛角浓缩粉研细,与上述粉末配研,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用炼蜜35~50g加适量的水泛丸,干燥,制成水蜜丸;或加炼蜜100~120g制成小蜜丸或大蜜丸,即得。
功能主治滋阴补肾,清肝明目。用于肝肾两亏,阴虚火旺,内障目暗,视物昏花。
用法用量口服,水蜜丸一次6g,小蜜丸一次9g,大蜜丸一次1丸,一日2次。
规格大蜜丸每丸重9g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4、羌活散处方前胡(去芦)、羌活(去芦)、麻黄(去根.节)、白茯苓(去皮)、川芎、黄芩、甘草、蔓荆子(去白皮)、枳壳(去瓤.麸炒)、细辛(去苗)、石膏(别研)、菊花(去梗)、防风(去芦),各一两。
炮制上为末,入石膏研匀。
功能主治治风气不调,头目昏眩,痰涎壅滞,通身拘急,及风邪寒壅,头痛项强,鼻塞声重,肢节烦疼,天阴风雨,预觉不安。
用法用量每服二钱,水一大盏,入生姜三、四片,薄荷三、两叶,同煎至七分,稍热服,不拘时候。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5、小儿感冒茶处方广藿香75g 菊花75g 连翘75g 大青叶125g 板蓝根75g 地黄75g 地骨皮75g 白薇75g 薄荷50g 石膏125g
性状为浅棕色的块状茶剂;味甜、微苦。
炮制以上十味,地黄、白薇、地骨皮、石膏(100g)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3小时,第二次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菊花、大青叶热浸二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小时,合并浸出液,滤过;广藿香、薄荷、连翘提取挥发油,其水溶液滤过,滤液与以上二液合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0~1.35(50℃)的清膏;将石膏25g、板蓝根粉碎成细粉。取清膏1份、蔗糖粉2份、糊精1份,与上述细粉混匀,制成颗粒,干燥,加入挥发油,混匀,压块,即得。
功能主治疏风解表,清热解毒。用于小儿风热感冒,发热重,头胀痛,咳嗽痰黏,咽喉肿痛;流感见上述证候者。
用法用量开水冲服,一岁以内一次6g,一岁至三岁一次6~12g,四岁至七岁一次12~18g,八岁至十二岁一次24g,一日2次。
规格每块重6g
贮藏密闭,防潮。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6、草龙胆散别名龙胆草散(《普济方》卷七十四)。
处方蒺藜子(炒,去刺)草龙胆各180克 赤芍药250克 甘草(炙)羌活 防风(去叉枝)各30克 菊花(去枝)15克 茯苓(去皮)120克
制法上药研末。
功能主治主风热上冲,眼暴赤肿痛,睛疼连眶,睑眦赤烂,瘀肉侵睛,时多热泪;及因叫怒,逆损肝气,久视损伤眼力,或风砂尘入眼涩痛,致成内外障翳。
用法用量每服6克,食后及临卧时用温酒调下。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七
处方7、鼻炎片处方苍耳子、辛夷、防风、连翘、野菊花、五味子、桔梗、白芷、知母、荆芥、甘草、黄柏、麻黄、细辛
性状为糖衣片或薄膜衣片,除去包衣后显棕色;气香,味苦。
炮制上十四味,取白芷、桔梗和部分黄柏粉碎成细粉;辛夷、野菊花、细辛、荆芥用蒸馏法提取挥发油,蒸馏后的水溶液另器收集;麻黄、知母、五味子粉碎成粗粉,照流浸膏剂与浸膏剂项下的渗漉法(附录ⅠO),用60%乙醇为溶剂进行渗漉,收集漉液,回收乙醇;剩余黄柏及其余苍耳子等?a href='http://www.baiven.com/baike/224/292190.html' target='_blank' style='color:#136ec2'>奈都铀逯蠖危看?小时,合并煎液,加入上述蒸馏后的水溶液及漉液,浓缩至相对密度约为1.25,喷雾干燥成细粉,加入上述白芷等细粉,混匀,制成颗粒,干燥,喷加上述挥发油,压制成片,包糖衣或薄膜衣,即得。
功能主治祛风宣肺,清热解毒。用于急、慢性鼻炎。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3~4片(糖衣片)或2片(薄膜衣片),一日3次。
规格薄膜衣片每片重0.5g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8、独活散(肺脏中风)处方独活(去芦.一钱)细辛(去苗.一钱)附子(炮.去皮脐.一钱)甘菊花(一钱)麻黄(去节.一钱)白芷(一钱)五味子(一钱)紫苑茸(一钱)赤茯苓(去皮.一钱)肉桂(一钱)白术(一钱)川芎(一钱)桑白皮(一钱)甘草(炙.半钱)杏仁(麸炒.去皮.一钱)防风(去芦.一钱)
功能主治治肺脏中风,头痛项强,背痛鼻干心闷,语声不出,胸中少气,四肢无力疼痛,宜服之。
用法用量作一服,水二钟,煎一钟,不拘时服。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处方9、拨云退翳丸处方川芎45克 菊花30克 蔓荆子60克 蝉蜕30克 蛇蜕(炙)9克 密蒙花60克 薄荷叶15克 木贼草(去节)60克 荆芥穗30克 黄连 楮桃仁各15克 地骨皮30克 天花粉18克 炙草9克 川椒皮21克 当归 白蒺藜(去刺,炒)各45克
制法上药共研细末,炼蜜为丸,每30克作8丸。
功能主治主阳蹻受邪,内眦即生赤脉缕缕,根生瘀肉,瘀肉生黄赤脂,脂横侵黑睛,渐蚀神水,锐眦亦然,俗名攀睛。
用法用量每服1丸,食后、临睡时细嚼,茶清下。
摘录《原机启微》卷下
处方10、川芎石膏汤处方石膏(一钱)桔梗(一钱)川芎(五分)芍药(五分)山栀(五分)人参(五分)白术(五分)黄芩(七分)大黄(七分)菊花(七分)荆芥穗(七分)防风(七分)寒水石(二钱)甘草(二钱)滑石(三钱)连翘(一钱)薄荷(一钱)缩砂(三分)
功能主治治风热上攻,头目眩痛,咽干烦渴。
用法用量上作一服,水二钟,煎至一钟,食后服。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处方11、侯氏黑散处方菊花300克 白术75克 细辛23克 茯苓23克 牡蛎23克 桔梗60克 防风75克 人参23克 矾石23克 黄芩38克 当归23克 干姜23克 芎藭23克 桂枝23克
制法上十四味,杵为散。
功能主治清肝祛风,化痰通络。治大风,四肢烦重,心中恶寒不足者。
用法用量每次3~9克,用酒调服,日一服。
注意服药期间,禁一切鱼、肉、大蒜,常宜冷食。
摘录《金匮要略》卷上
处方12、拨云退翳散处方楮实子 薄荷各15克 川芎45克 黄连 菊花 蝉蜕各15克 瓜蒌根(生用)9克 蔓荆子 密蒙花 蛇退各15克 荆芥穗 香白芷 木贼 防风 甘草各15克
制法上药为末,炼蜜为丸,如樱桃大,每30克作10丸。
功能主治主冰虾翳。黑睛上生翳,如冰虾形状者。
用法用量每服2丸,一日二服。
摘录《银海精微》卷上
处方13、小儿感冒颗粒处方广藿香75g 菊花75g 连翘75g 大青叶125g 板蓝根75g 地黄75g 地骨皮75g 白薇75g 薄荷50g 石膏125g
性状为浅棕色的颗粒;味甜、微苦。
炮制以上十味,地黄、白薇、地骨皮、石膏(100g)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3小时,第二次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菊花、大青叶热浸二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小时,合并浸出液,滤过;广藿香、薄荷、连翘提取挥发油,其水溶液滤过,滤液与以上二液合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0~1.35(50℃)的清膏;将石膏25g、板蓝根粉碎成细粉。取清膏1份、蔗糖粉2份、糊精1份,与上述细粉混匀,制成颗粒,干燥,加入挥发油,混匀,即得。
功能主治疏风解表,清热解毒。用于小儿风热感冒,发热重,头胀痛,咳嗽痰黏,咽喉肿痛;流感见上述证候者。
用法用量用开水冲服。一岁以内一次6g,一岁至三岁一次6~12g,四岁至七岁一次12~18g,八岁至十二岁一次24g,一日2次。
规格每袋装12g
贮藏密闭,防潮。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14、栀子胜奇散处方蛇蜕 草决明 川芎 荆芥穗 蒺藜(炒)谷精草 菊花 防风 羌活 密蒙花 甘草(炙)蔓荆子 木贼草 山栀子 黄芩各等分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胬肉攀睛。
用法用量每服6克,食后、临睡用热茶清调下。
摘录《原机启微》卷下
处方15、术苓忍冬酒处方白术60g 白茯苓60g 甘菊花60g 忍冬叶40g 白酒1500ml
炮制1. 将白术、白茯苓捣成碎末,忍冬叶切细,然后将四味药装入纱布袋;2. 放入干净的器皿中,用醇酒浸泡,封口;3. 7日后开启,去掉药袋,过滤后再添入凉开水1000ml,装瓶备用。
功能主治补脾和胃,益智宁心,明耳目,祛风湿。主治脾虚湿盛,院腹痞,心悸、目昏,腰脚沉重,颇宜于中年人脾胃虚弱者。
用法用量每次10~15ml,每日1~2次,将酒温热空腹服用。
备注(1)白术、白茯苓:健脾渗湿。甘菊花:清心明目。忍冬叶:祛风除湿。
摘录《民间验方》
处方16、芎菊上清丸处方川芎20g 菊花240g 黄芩120g 栀子30g 蔓荆子(炒)30g 黄连20g 薄荷20g 连翘30g 荆芥穗30g 羌活20g 藁本20g 桔梗30g 防风30g 甘草20g 白芷80g
性状为棕黄色至棕褐色的水丸;味苦。
炮制以上十五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用水泛丸,干燥,即得。
功能主治清热解表,散风止痛。用于外感风邪引起的恶风身热,偏正头痛,鼻流清涕,牙疼喉痛。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6g,一日2次。
注意体虚者慎用。
贮藏密闭,防潮。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17、枳壳人参丸处方枳壳(麸炒.一两半)人参(一两半)羌活(一两半)甘菊花(未开者良.微炒.一两)防风(去叉.二两)羚羊角(镑.一两半)葛根(一两)熟地黄(焙.二两)升麻(二两)黄连(二两)桂心(一两)薏苡仁(炒.一两)
炮制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偏风,手足一边不随,筋骨烦疼。
用法用量每服二十丸,渐加至三十丸,空心温酒下,日再。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处方18、茵芋散处方茵芋、桂心、汉防己、附子(炮裂.去皮脐)、侧子(炮裂.去皮脐)、川芎、人参、麻黄(去根节)、当归(炒)、赤芍药、茯神、五加皮,各三分。秦艽(去苗.一两)。防风(去叉)、白术、黄蓍、细辛、甘菊花、甘草(炙),各半两。
功能主治治偏风,积年不瘥,手脚枯细,口面歪斜,精神不守,言语倒错。
用法用量上咀,每服四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煎至五分,去滓,入竹沥一合,更煎二三沸,不拘时温服。
注意忌生冷油腻毒鱼滑物。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处方19、独活散(肾脏中风)处方独活(去芦.一钱)附子(炮.去皮脐.一钱)当归(去芦.一钱)防风(去芦.一钱)天麻(一钱)桂心(一钱)川芎(半钱)甘菊花(半钱)枳壳(麸炒.半钱)山茱萸(去核.半钱)黄蓍(半钱)丹参(去芦.半钱)牛膝(酒浸.半钱)萆薢(酒浸.半钱)甘草(炙.半钱)细辛(去苗.半钱)菖蒲(半钱)白术(半钱)
功能主治治肾脏中风,腰脊疼痛,不得俯仰,两脚冷痹,缓弱不随,头昏耳聋,语言昏浊,四肢沉重,并宜服之。
用法用量上作一服,水二钟,生姜五片,煎至一钟,不拘时服。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处方20、加减清热除湿膏处方连翘18克 胆草12克 焦三仙30克 赤茯苓18克 防风15克 桑皮12克(生)赤小豆15克 菊花15克 茵陈18克 条芩12克 僵蚕12克(炒)甘草6克(生)
制法上药以水煎透,去滓,加炼蜜为膏。
功能主治清肝热,化脾湿。治肝脾湿热证。
用法用量每服6克,白开水冲服。
摘录《慈禧光绪医方选议》
处方21、酒浸药仙方处方甘菊花、防风(去芦)、羌活、杜仲、牡蛎、瓜娄根、牡丹皮、紫苑、菖蒲、人参、白蒺藜、牛旁子、枸杞子,各半两。白花蛇、桔梗、白术、山茱萸(去核)、白茯苓、晚蚕沙(炒)、官桂、远志(去心)、牛膝,各二钱。虎胫骨、牛旁根、干姜、熟地黄、栢子仁、狗脊(去毛.焙)、天雄(炮去皮)、萆薢、蛇床子、附子、肉苁蓉、菟丝子、续断、芍药(去皮)、石斛,各三钱。
炮制上并要川广好者,依方拣择为粗末,用新绢袋盛药,用新小瓮儿一个,方药在内,以灰酒二斗,将将药浸之,密封其口。春夏浸二七日,秋冬浸三七日开瓮。
功能主治凡患风疾,四肢不举,不问男子妇人小儿,骨节疼痛,四肢浮肿,眼目昏暗,半身不遂,言语蹇涩,口眼歪斜,中风失音,并治之。
用法用量早晨临午晚三时,令病人自取冷酒三盏,依时服之。每服不过一盏,不多服,亦不可添减,乱开酒瓮。久病服者不过一月,近者十日,轻者五日见效。
备注服之三日,举手梳头,七日渐舒,十日行步,半月遍身依旧,觉得轻健,眼目更明,大有神效治之。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处方22、菊花散处方甘菊花(一两)、防风(一两)、前胡(一两)、细辛(半两)、桂心(半两)、甘草(炙.二钱半)
炮制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风邪气入于脑,停滞鼻间,气不得宣散,结聚不通,故使鼻塞也。
用法用量每服二钱,入乳香少许,煎荆芥汤,食远调服。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处方23、兔肝丸处方兔肝60克(炙微黄)防风23克(去芦头)玄参30克 白茯苓30克 羚羊角屑23克 人参23克(去芦头)决明子90克 车前子30克 地骨皮15~23克 枳壳15克(麸炒微黄,去瓤)黄耆30克(锉)熟干地黄30克 甘菊花23克 麦门冬45克(去心,焙)
制法上药捣罗为末,炼蜜和捣三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虚劳,肝肾不足,眼目昏暗,久视无力。
用法用量每服30丸,食前以温粥饮送下。
摘录《太平圣惠方》三十
处方24、杞菊地黄丸处方枸杞子40g 菊花40g 熟地黄160g 山茱萸(制)80g 牡丹皮60g 山药80g 茯苓60g 泽泻60g
性状为棕黑色的水蜜丸、黑褐色的小蜜丸或大蜜丸;味甜、微酸。
炮制以上八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用炼蜜35~50g加适量的水泛丸,干燥,制成水蜜丸;或加炼蜜80~110g制成小蜜丸或大蜜丸,即得。
功能主治滋肾养肝。用于肝肾阴亏,眩晕耳鸣,羞明畏光,迎风流泪,视物昏花。
用法用量口服,水蜜丸一次6g,小蜜丸一次9g,大蜜丸一次1丸,一日2次。
规格大蜜丸每丸重9g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25、黄连上清丸处方黄连10g 桅子(姜制)80g 连翘80g 蔓荆子(炒)80g 防风40g 荆芥穗80g 白芷80g 黄芩80g 菊花160g 薄荷40g 酒大黄320g 黄柏(酒炒)40g 桔梗80g 川芎40g 石膏40g 旋覆花20g 甘草40g
性状本品为黑褐色的大蜜丸;气芳香,味苦。
炮制以上十七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加炼蜜150~170g制成大蜜丸,即得。
功能主治清热通便,散风止痛。用于上焦风热,头晕脑胀,牙龈肿痛,口舌生疮,咽喉红肿,耳痛耳鸣,暴发火眼,大便干燥,小便黄赤。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2丸,一日2次。
注意忌食辛辣食物;孕妇慎用;脾胃虚寒者禁用。
规格每丸重6g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26、桑菊饮处方杏仁6克 连翘4.5克 薄荷2.4克 桑叶7.5克 菊花3克 苦梗6克 甘草2.4克 苇根6克
功能主治疏风清热,宣肺止咳。治风温初起,咳嗽,身热不甚,口微渴,苔薄白,脉浮数者。
用法用量用水400毫升,煮取200毫升,日二服。二三日不解,气粗似喘,燥在气分者,加石膏、知母,舌绛,暮热甚燥,邪初入营,加元参6克,犀角3克;在血分者,去薄荷、苇根,加麦冬、细生地、玉竹、丹皮各6克;肺热甚,加黄芩,渴者,加花粉。
备注方中桑叶、菊花疏风解表,宣透风热,桔梗、甘草、杏仁清咽利膈,止咳化痰,连翘清热解毒,苇根清热生津。配伍同用,共奏疏风清热,宣肺止咳之功。凡风温初起,见证如上所述者,可以用之。
摘录《温病条辨》卷一
处方27、芙蓉菊花膏处方赤小豆 芙蓉叶 香附 白及 菊花叶各120克
功能主治治痈疽肿毒。
用法用量上药研细,每用药末30克,加麝香0.3克。米醋调涂,或鸡子清调亦可。
摘录《疡医大全》卷八
处方28、加减何首乌散处方何首乌 蔓荆子 石菖蒲 荆芥穗 甘菊花 枸杞子 威灵仙 苦参各15克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治紫白癜风,筋骨疼痛,四肢少力,眼断白人,鼻梁崩塌,皮肤疮疥及手足皲裂,睡卧不稳,步履艰辛。
用法用量每服9克,蜜茶调下,不拘时。
摘录《卫生宝鉴》卷九
处方29、巴戟熟地酒处方巴戟天60g 熟地黄45g 狗杞子30g 制附子20g 甘菊花60g 蜀椒30g 醇酒1500ml
炮制1. 将上述6味药材一起捣为粗末,放入干净的器皿中;2. 倒入醇酒浸泡,密封;3. 5日后开取,过滤去渣备用。
功能主治补肾壮阳,长肌肉,悦容颜。主治肾阳久虚,阳痿早泄,腰膝酸软。
用法用量每次10~20ml,每日早晚2次,将酒温热空腹服用。
摘录《民间验方》
处方30、菊花酒处方菊花(一斤)、杜仲(一斤)。防风、附子、黄蓍、干姜、桂心、当归、石斛,各四两。紫英石、肉苁蓉,各五两。萆薢、独活、钟乳粉,各八两。茯苓(三两)。
炮制以酒七斗,浸五日。
功能主治治男女风虚寒冷,腰背痛,食少羸瘦,无颜色,嘘吸少气,去风冷,补不足。
用法用量一服二合,稍稍加至五合,日三。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处方31、蝉花散处方蝉蜕(洗净,去土)谷精草(洗,去土)白蒺藜(炒)菊花(去梗)防风(不见火)草决明(炒)密蒙花(去枝)羌活 黄芩(去土)蔓荆子(去白皮)山栀子(去皮)甘草(炒)川芎(不见火)木贼草(净洗)荆芥穗各等分
制法上药为末。
功能主治主肝经蕴热,风毒内侵,上攻眼目,翳膜遮睛,赤肿疼痛,视物不明,隐涩难开,多生眵泪,内外障眼。
用法用量每服6克,用茶清或荆芥汤入茶少许调服,食后及临卧时服。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七
处方32、牛黄散处方牛黄(研)、龙脑(研)、麝香(研)、蝉壳(微炒),各一分。朱砂(研)、雄黄(研)、南星(炮.裂)、乌蛇肉(酒浸.去皮骨.炙黄)、白附子(炮.裂)、僵蚕(炒)、川芎、防风、紫葛、麻黄(去根节)、细辛、藁本,各三分。侧子(炮裂.去皮脐)、天麻、干蝎(炒)、甘菊花、犀角屑、羚羊角屑、天竺黄(研),半两。
炮制上为细末,入别研药和匀。
功能主治治急风,垂涎臂亸,胸膈燥闷。
用法用量不拘时,以热酒调下二钱。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处方33、大黄当归散处方大黄30克 当归6克 木贼30克 黄芩30克 栀子15克 菊花9克 苏木15克 红花24克
制法上为细末和匀。
功能主治主肝热迫血,血灌瞳人,目睛疼痛,服止痛没药散后,痛已止者。
用法用量每服6克,空腹时用茶清调下。
摘录《医宗金鉴》卷七十八
处方34、流气饮处方大黄(炮)、川芎、菊花(去枝)、牛蒡子(炒)、细辛(去苗)、防风(去苗)、山栀(去皮)、白蒺藜(炒.去刺)、黄芩(去芦)、甘草(炙)、玄参(去芦)、蔓荆子(去白皮)、荆芥(去梗)、木贼(去根.节),各一两;苍术(米泔浸一宿.炒控)二两,草决明一两半。
炮制上捣,罗为末。
功能主治治肝经不足,内受风热,上攻眼目,昏暗视物不明,常见黑花,当风多泪,怕日羞明,堆眵赤肿,隐涩难开,或生障翳,倒睫拳毛,眼眩赤烂,及妇人血风眼,及时行暴赤肿眼,眼胞紫黑,应有眼病,并宜服之。
用法用量每服二钱半,临卧用冷酒调下,如婴儿有患,只令乳母服之。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35、草龙胆散处方川芎(不见火)、香附(炒.去毛),各四两;龙胆草(洗.去芦)、草决明子(微炒)、甘草(炙)、木贼(洗净.去节)、菊花(去梗),各二两。
炮制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上焦受于风热,气毒攻冲,眼目暴赤,碜涩羞明,肿痛多眵,迎风有泪,翳膜攀睛,內庖矗⒔灾沃
相关参考
处方1、独活散处方独活1两,防风(去芦头)1两,羚羊角屑1两,酸枣仁(微炒)1两,茯神1两,细辛3分,甘菊花3分,蔓荆子3分,决明子3分,前胡(去芦头)3分,桑根白皮(锉)3分,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处方1、枳实丸处方枳实45克菊花蛇床子防风白薇浮萍蒺藜子各30克天雄麻黄漏芦各15克制法上药十味,研末,蜜和为丸,如大豆大。功能主治治小儿风热侵袭肌肤,痒痛如疥,搔之汁出,遍身痞癗如麻豆粒,年年喜发,
处方1、淮南八公石斛万病散处方防风1两,茯苓1两,菊花1两,细辛1两,蜀椒1两,干姜1两,云母1两,苁蓉1两,人参1两,干地黄1两,附子1两,石斛1两,杜仲1两,远志1两,菟丝子1两,天雄1两,萆薢1
处方1、连翘散处方连翘、黄芩、羌活、菊花、蒙花、蒺藜、草决明、胆草、甘草。功能主治眼目畏日羞明。摘录《医学集成》卷二处方2、还睛丸处方川芎、白蒺藜、密蒙花、菟丝子、白术(土炒)、木贼、羌活、熟地、甘草
处方1、神妙膏处方甘草羌活细辛黄连贝母菊花当归枳壳大黄白芷生地防风荆芥木贼黄芩川芎苍术猪苓泽泻白术薄荷桔梗石斛赤芍药蔓荆子草决明牛蒡子青葙子菟丝子车前子夏枯草地骨皮制法将羊脑炉甘石120克,用一袋盛了
处方1、蔓荆子散处方蔓荆子赤芍药生地黄桑白皮甘菊花赤茯苓川升麻麦门冬(去心)木通前胡炙甘草各等分制法上药锉散。功能主治治内热,耳出脓汁,或耳鸣而聋。用法用量每服9克,用水300毫升,加生姜3片、红枣2
野菊花(别名山菊花、千层菊、黄菊花),味苦;辛;性平,清热解毒;疏风平肝。主疔疮;痈疽;丹毒;湿疹;皮炎;风热感冒;咽喉肿痛;高血压病,本文介绍了含有野菊花的处方41个。处方1、补肾固齿丸处方熟地黄、
菊花叶(别名容成),味辛;甘;性平,清肝明目;解毒消肿。主头风;目眩;疔疮;痈肿,本文介绍了含有菊花叶的处方3个。处方1、芙蓉膏别名芙蓉菊花膏处方赤小豆4两,芙蓉叶4两,香附4两,菊花叶4两,白及4两
菊花黄连[别名土黄连、鸡爪连(《广西中药志》)],《广西中药志》:清热,拔毒,消肿。治痈疮,热疖,无名肿毒,风火眼痛。本文介绍了含有菊花黄连的处方3个。处方1、消肿散处方制乳香1份制没药1份玉带草1份
菊花参(别名止咳菊),辛、甘,温。补肺止咳,化痰。主治肺虚咳嗽,久咳不止,支气管炎。本文介绍了含有菊花参的处方1个。处方1、白蛇汤处方当归、川芎、芍药、甘草、大黄、白蛇(酒浸,少炙)、黄芩、肉桂、桂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