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菊花的处方(一)
Posted 处方
篇首语:我们要像海绵一样吸收有用的知识。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含有菊花的处方(一)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处方1、羌活愈风汤处方羌活(七分半)甘草(炙.七分半)防风(去芦.七分半)黄蓍(去芦.七分半)人参(去芦.七分半)蔓荆子(七分半)川芎(七分半)细辛(去苗.七分半)枳壳(麸炒.七分半)地骨皮(去骨.七分半)麻黄(去节.七分半)知母(去毛.七分半)杜仲(炒.去丝.七分半)秦艽(去芦.七分半).柴胡(去苗.七分半)枸杞子(七分半)当归(去芦.七分半)独活(七分半)白芷(七分半)半夏(姜制.七分半)厚朴(姜制.七分半)防己(七分半)芍药(七分半)黄芩(七分半)白茯苓(七分半)甘菊花(七分半)薄荷(七分半)钱胡(七分半)石膏(一钱)生地黄(一钱)熟地黄(一钱)苍术(一钱)官桂(去皮.半钱)
功能主治治肾肝虚,筋骨弱,言语难,神昏愦,风湿内弱,风热体重,活瘦而一肢偏枯,或肥而半身不遂。心不宁自劳役则百病生,心静则万病息,此药能安心养神,调阴阳,无偏胜。
用法用量上作二服,每服水二钟,生姜三片,煎至一钟,空心服。临睡再煎服。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处方2、牛黄上清丸处方牛黄2g 薄荷30g 菊花40g 荆芥穗16g 白芷16g 川芎16g 栀子50g 黄连16g 黄柏10g 黄芩50g 大黄80g 连翘50g 赤芍16g 当归50g 地黄64g 桔梗16g 甘草10g 石膏80g 冰片10g
性状为红褐色至黑褐色的大蜜丸;气芳香,味苦。
炮制以上十九味,除牛黄、冰片外,其余薄荷等十七味粉碎成细粉;将牛黄、冰片研细,与上述粉末配研,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加炼蜜120~130g制成大蜜丸,即得。
功能主治清热泻火,散风止痛。用于头痛眩晕,目赤耳鸣,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牙龈肿痛,大便燥结。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丸,一日2次。
注意孕妇慎用。
规格每丸重6g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3、补肾固齿丸处方熟地黄、地黄、鸡血藤、紫河车、骨碎补(盐水炙)、漏芦、丹参(酒炙)、五味子(酒炙)、山药、郁金(醋炙)、炙黄芪、牛膝、野菊花、茯苓、枸杞子、牡丹皮、泽泻(盐水炙)、肉桂
性状为薄膜衣水丸,除去包衣后显棕褐色;味咸、微苦、辛。
炮制上十八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另取食盐30g,加适量水使溶解,滤过。取上述细粉,用盐水泛丸,干燥,包薄膜衣,即得。
功能主治补肾固齿,活血解毒。用于肾虚血热型牙周病,牙齿酸软,咀嚼无力,松动移位,牙龈出血。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4g,一日2次。
规格每30丸重1g
贮藏密闭,防潮。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4、磁石丸处方磁石(火煅,醋淬10遍)3两,车前子3两,羚羊角(镑)1两半,茯神(去木)1两半,防风(去叉)1两半,菟丝子(酒浸1宿)1两半,牛膝(酒浸,切,焙)1两半,山芋1两半,山茱萸1两半,白茯苓(去黑皮)1两半,覆盆子1两半,槟榔(煨,锉)1两半,枸杞子1两半,芎䓖1两半,熟干地黄(焙)2两,甘菊花1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肾劳。眼目昏暗。
用法用量每服40丸,空心煎黄耆汤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二
处方5、不灰木散处方不灰木1两(用牛粪火烧通赤),延胡叶半两,子芩半两,黄药半两,甘草3分(炙微赤,锉),甘菊花半两,羌活半两。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伤寒得汗及未得汗,烦躁闷乱。
用法用量每服2钱,用淡浆水1中盏,煎至6分,和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十
处方6、蝉花无比丸处方蝉蜕1两(去土翅足,微炒),蛇蜕6钱(微炒),羌活4两,当归4两,川芎4两,防风4两,白茯苓(研末,水飞)4两,炙甘草4两,石决明(东流水浸1宿,盐水微炒)4两,赤芍药13两,山栀子(炒黑)2两,白蒺藜(米拌炒黄,去刺,米不用)半斤,黄芩3两,甘菊花3两,苍术(米泔浸半日,晒干,用芝麻1斤拌炒,去辣味净,去芝麻)15两,生地4两,熟地4两,香附4两,草决明4两,夏枯草4两。
制法上为末,蒸饼糊为丸。
功能主治远近风眼、气眼,睑上风疹痛痒,翳膜侵睛,头风牵搐,两目渐小,眼眶赤烂或白睛带青,黑珠带白,黑白之间,赤环如带,谓之抱轮红障,视物如雾,睛白高低,或口干舌苦,泪多羞涩,及小儿痘疹眼病。
用法用量每服2钱,晚食后睡时以清茶送下。
注意忌发风之物。
摘录《惠直堂方》
处方7、解明散处方当归1两,赤芍药1两,黄芩1两,菊花1两,柴胡1两,地骨皮1两,车前子1两,桔梗1两,生地黄1两,栀子1两,连翘1两。
功能主治气旺而血衰,阳多阴少,热邪归于心,致患眼痛而体热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银海精微》卷下
处方8、椒灵丹处方青盐2两,川芎1两,防风1两,附子(炮)1两,菊花半两,椒子4两(去蒂并子及有闭口者)。
制法上先将青盐、椒用好醋1碗,煮尽为度;后将4味药为细末,将椒裹药为丸。
功能主治眼见一物为二之证。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心盐汤送下。宜与飞灵丹相间服。
摘录《普济方》卷八十三引《家藏方》
处方9、藁本散处方藁本1两,赤箭1两,羌活1两,独活1两,芎䓖1两,防风(去芦头)1两,肉桂(去皱皮)1两,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续断1两,五加皮1两,甘菊花1两,麻黄(去根节)1两,赤芍药1两,细辛1两,干蝎(微炒)1两,当归1两半,牛膝(去苗)1两半,枳壳(麸炒微黄,去瓤)1两半,甘草(微炒赤,锉)1两半。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一切风。妇人血气,丈夫筋骨风,四肢软弱,及卒中急风并寸白虫。
用法用量每服1钱,以温酒调下;薄荷汤调下亦得。
注意忌生冷、猪、鸡、毒鱼、动风物。
摘录《圣惠》卷二十五
处方10、蕲蛇酿处方真蕲蛇(酒洗)3两,地龙(去土)3两,当归(酒洗)1两,川芎(微炒去汁)1两,赤芍药1两,天门冬1两,苍术(米泔浸)1两,木鳖子(去壳)1两,细辛1两,白芷1两,荆芥穗1两,蔓荆子1两,甘菊花1两,石菖蒲1两,威灵仙1两,何首乌1两,明天麻1两,胡麻1两,草乌1两,白蒺藜(去刺)1两,炙甘草1两,紫参1两,沙参1两,苦参1两,木贼草(去节)1两,定风草(即天麻苗)1两,不灰木1两,烧酒50斤。
功能主治大麻风年深不愈,眉毛脱落,鼻梁崩坏,额颅肿破,身痴肤裂,足趾溃烂;诸般风湿。
用法用量上咀片,用绢袋盛之,悬于坛内,酝酿月余。食后避风饮之,以醉为妙。
各家论述身半以上天之阳,病则气受之,气受则上病,故眉落鼻坏颅破;身半以下地之阴,病则血受之,血受则下病,故肤癞足裂趾堕。此酿以细辛、白芷、天麻、蔓荆、灵仙、荆芥、甘菊、木贼、川芎、蒺藜、木鳖子、定风草亲上驱风,胜湿散邪;不灰木、石菖蒲、草乌、苍术、苦参、紫参、沙参、首乌、当归、甘草、天冬、赤芍、胡麻亲下除湿,解毒活血;用地龙者,泥盘之物,湿土所化,故能引诸药以就湿;蕲蛇者,奔腾之类,风动之象,故能君诸药以驱风;用烧酒者,为诸药之向导,令其彻上彻下,行十二经而通治。此酿诚为深达疠风之奥旨。
摘录《摄生秘剖》卷四
处方11、雷岩丸处方肉灰蓉1两,牛膝1两,巴戟1两(酒浸1宿,去皮心),菊花2两,黑附子(青盐2钱,以河水3升同煮水尽为度,去皮脐)1两,枸杞子2两,川椒3两(去目)。
制法上为末,原浸药酒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久服大补肾脏,添目力。主肾水不能溉济于肝,肝经不足,风邪内乘,上攻眼目,泪出,羞明怕日,多见黑花,生障,翳膜遮睛,睑生风粟,或痒或痛,隐涩难开;及久患偏正头痛,牵引两目,渐觉细小,视物不明者。
用法用量每服10丸,空心酒送下。
摘录《宣明论》卷十四
处方12、丹参膏处方丹参2两,蒴藋2两,秦艽1两,独活1两,乌头1两,白及1两,牛膝1两,菊花1两,防风1两,莽草叶半两,踯躅花半两,蜀椒半两。
功能主治恶肉,恶核,瘰疬,风结,诸脉肿;疔肿、痈疽。
用法用量方中防风,《千金》作“防己”。《圣惠》有白术。
各家论述《千金方衍义》:丹参膏虽云散血消肿,而实外敷毒风之峻药。
摘录《肘后方》卷五
处方13、蝉菊散处方蝉蜕(净,先去尘土)、白菊花各等分。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斑疮入目,或病后生翳障。
用法用量每服2钱,水1盏,入蜜少许同煎,乳食后量儿大小服之。
摘录《朱氏集验方》卷九
处方14、蝉花散别名蝉蜕散
处方蝉蜕(洗净去土)、谷精草(洗去土)、白蒺藜(炒)、菊花(去梗)、防风(不见火)、草决明(炒)、密蒙花(去枝)、羌活、黄芩、蔓荆子(去白皮)、山栀子(去皮)、甘草(炒)、川芎(不见火)、木贼草(净洗)、荆芥穗各等分。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肝经蕴热,风毒之气内搏,上攻眼目,翳膜遮睛,赤肿疼痛,昏暗,视物不明,眼涩难开,多生眵泪,内外障眼。
用法用量蝉蜕散(《杏苑》卷六)。
摘录《局方》卷七(绍兴续添方)
处方15、葛根汤处方葛根2两,木通(锉)2两,芍药2两,防风(去叉)2两,甘菊花(择去梗)1两,麻黄(去根节,先煮,掠去沫,焙)1两1分,石膏(研碎)5两,前胡1两半。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风头眩欲倒,眼旋屋转,脑痛。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1盏半,入生姜2片,大枣1枚(去核),煎至1盏,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十六
处方16、蔓荆子散处方蔓荆子3分,赤箭半两,细辛半两,麦门冬1两(去心,焙),地骨皮半两,石膏1两,黄芩3分,防风3分(去芦头),羚羊角屑3分,枳壳3分(麸炒微黄,去瓤),芎䓖3分,茯神3分,甘菊花3分,甘草半两(炙微赤,锉),半夏3分(汤洗7遍去滑)。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风头旋,晕闷,起则欲倒。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入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注意忌热面、饴糖、羊肉。
摘录《圣惠》卷二十二
处方17、鹅毛管眼药处方麝香、珍珠、熊胆、冰片、琥珀、炉甘石、硼砂、青葙子、谷精草、桑叶、菊花、密蒙花、决明子、蔓荆子、苍耳子、蚕砂、白蒺藜、薄荷、大黄、黄芩、黄连、黄柏、龙胆草、山栀、知母、车前子、生地黄、赤芍药、当归、牡丹皮、荆芥、防风、青蒿、石菖蒲、茯苓、银花、连翘、甘草、玄参、枳壳、苦丁茶、枸杞子、木贼草、望月砂。
制法制成膏剂。
功能主治清火明目,消肿去障。主目赤肿痛,怕光流泪,障翳遮睛,视物模糊。
用法用量点眼用。
摘录《中医方剂临床手册》
处方18、黄耆丸处方黄耆2两(锉),防风2两(去叉),麦门冬2两(去心,焙),羌活(去芦头)2两,五加皮1两半,甘草1两(炙,锉),升麻1两,苦参1两,白鲜皮1两,菊花1两,枳壳1两(去瓤,麸炒),黄连1两(去须,炒),车前子1两,葶苈(隔纸炒)半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热毒风上攻,头旋目眩,耳聋心烦,手足(疒帬)痹,皮肤瘙痒。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空心食前以温酒送下,加至30丸。
摘录《圣济总录》卷十三
处方19、蕲艾汤处方蕲艾3钱,薄荷3钱,菊花3钱,南星1钱半,全蝎1钱半,细辛5钱,麝香1分。
功能主治雷头风,目内障。
用法用量水煎,食后服。
摘录《眼科全书》卷三
处方20、硫黄丸处方硫黄7分,干姜7分,吴茱萸7分,人参7分,当归7分,防风7分,礜石(泥裹,烧半日)8分,乌头8分(炮),桂心6分,天雄(炮)6分,甘草(炙)6分,蜀椒(汗)5分,皂荚(炙,去皮子)5分,枳实(炙)5分,细辛4分,甘菊花4分。
制法上为末,白蜜和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肝劳虚寒,眩晕健忘,咳唾痰涎,忧恚内伤,面离色,目青盲。
用法用量初服20丸,加至30丸,温清酒送服,1日2次。
注意忌猪肉、冷水、生葱、生菜、海藻、菘菜。
摘录《外台》卷十六引《删繁方》
处方21、黄连败毒丸处方黄连2两,甘草2两,连翘1两,防风1两5钱,羌活1两,细辛1两,薄荷5钱,黄芩1两(酒炒),甘菊花1两。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眼丹。
用法用量每服50丸,食后以白汤送下。
摘录《疮疡经验全书》卷一
处方22、蔓荆实丸别名羚羊角丸
处方蔓荆实(去皮)1两半,羚羊角(镑)1两半,山栀子仁1两半,甘菊花1两半,防风(去叉)2两半,萎蕤3两,大麻仁(研)3两,麦门冬(去心,焙)3两,朴消(研)3两,赤芍药2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风热攻眼赤。
用法用量羚羊角丸(《普济方》卷七十四)。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四
处方23、葱尖簿荷汤处方葱尖7茎,薄荷5分,菊花5分。
功能主治目伤风赤肿。
用法用量煎薄荷、菊花熟,泡葱碗内,乘热熏目,须用中幅罨其前,使药气萃于目,少顷,目间有汗,乃徐徐饮之。
摘录《医林纂要》卷十
处方24、椒菊丸处方蜀椒(去目及合口,炒,取红)2两,甘菊花1两,肉苁蓉(酒浸1宿,切,焙)1两,菖蒲1两,巴戟天(去心)半两,远志(去心)半两,黄耆(锉)半两,附子(炮裂,去皮脐)半两。
制法上为细末,酒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妊娠小便日夜频数。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空心、食前温酒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五七
处方25、葛根散处方葛根1两(锉),石膏2两,赤芍药1两,甘草1分(炙微赤,锉),甘菊花1两,黄芩1两,防风半两(去芦头)。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热病头痛,骨节烦疼。
用法用量每服4钱,用水1大盏,入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十七
处方26、不换金卷云丹别名不换金拨云丹
处方大石蟹1个(照后制法),黄连、黄柏、黄芩、大黄、细辛、桔梗、防风、荆芥、栀子、薄荷、羌活、乌药、陈皮、枳壳、前胡、当归、姜黄、木贼、菊花、干姜、桑白皮各等分。
制法上将21味锉细,铜器用水3碗浸3日,用布滤去滓,却将石蟹微火煅令紫色,入药汁内,蘸冷取起,细研为末,就将药水淘飞浮清者,以净器盛浮水,安静室勿动,以物覆器上,毋使尘垢入内,俟其澄清,倾去药水,以蟹粉晒干取用,配后诸药:石蟹5钱,坯子5钱,熊胆2钱,胆矾2钱,硼砂2钱,朱砂1钱,银朱1钱,蕤仁(制)1钱,轻粉1钱,川椒5分,胡黄连5分,夜明砂5分,牛黄5分,珍珠5分,鹰条5分,血竭2分,巴豆霜2分,金墨2分。上各依制法合乳极细无声,瓷罐贮之听用,名曰丹头,随病轻重加减点眼。轻号:丹头5分,大冰片1分,麝香3厘,坯子1钱。上共研极细。
功能主治一切远年膜障。
用法用量不换金拨云丹(《审视瑶函》卷六)。《审视瑶函》有柴胡。
摘录《医统》卷六十一
处方27、蔓荆实散别名蔓荆子散
处方蔓荆实(揉去白皮,生用)4两,胡麻(捣为末,炒熟)半两,天麻2两,菊花(未开者良,生用)4两,天南星(炮裂)1两,枸杞(生用)4两,苦参(捣取粉)4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肺脏风毒,发作如癞,变成恶风证。
用法用量蔓荆子散(《准绳·类方》卷五)。《准绳·类方》本方用法:上为细末。每服二钱,煎荆芥汤调下,茶清亦可,一日二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十八
处方28、丹参膏处方丹参3两,蒴藋3两,莽草叶1两,踯躅花1两,菊花1两,秦艽2两,独活2两,乌头2两,川椒2两,连翘2两,桑白皮2两,牛膝2两。
功能主治伤寒时行,贼风恶气,在外即肢节麻痛,喉咽痹;寒入腹,则心急胀满,胸胁痞塞,并瘫缓不遂;风湿痹不仁,偏枯拘屈,口喎[音 wāi]耳聋,齿痛头风,痹肿,脑中风动且痛痈,结核,漏,瘰疬,坚肿未溃,及丹疹诸肿无头,状若骨疽者,及恶结核走身中者,风水游肿。
用法用量苦酒5升,麻油7升,煎令苦酒尽,去滓。凡病在外,即肢节麻痛,喉咽痹,寒人腹则心急胀满,胸胁痞塞,内则药之,外则摩之;瘫缓不遂,风湿痹不仁,偏枯拘屈,口喎[音 wāi]耳聋,齿痛头风,痹肿,脑中风动且痛;及痈,结核,漏,瘰疬,坚肿未溃,敷之取消;丹疹诸肿无头,状若骨疽者,摩之令消;恶结核走身中者,风水游肿,亦摩之。其服者如枣核大,小儿以意减之,日5服,数用之悉效。亦用猪脂同煎之。若是风寒冷毒,可用酒服;若毒热病,但单服;牙齿痛,单服之,仍用绵裹嚼之。
临床应用瘰疬有小儿耳后疬子,其坚如骨,已经数月不尽,以帛涂膏贴之,二十日尽消。
摘录《肘后方》卷八
处方29、川芎散处方山茱萸1两,山药半两,甘菊花(去萼梗,不可误用野菊)半两,人参(去芦)半两,茯神(去木)半两,小川芎半两。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风眩头晕。
用法用量每服2钱,温酒调下,不拘时候,1日3次。
各家论述《本事方释义》:川芎气味辛温,入肝胆;山茱萸气味酸甘平微温,入肝;山药气味甘平,入脾;人参气味甘温,入脾胃;甘菊花气味辛凉,入肝胆;茯神气味甘平,入心;以酒送药,亦取其升也。风眩头晕,以辛温辛凉之药升散其风;以酸甘甘温之药调和中宫正气,则厥功奏捷矣。
摘录《本事》卷二引庞先生方
处方30、蕲蛇酒处方蕲蛇(去头尾)1具,生地2两,黄柏1两,苦参1两,丹参1两,菊花1两,银花1两,丹皮1两,赤芍1两,当归1两,枸杞子1两,蔓荆子1两,赤茯苓1两,萆薢1两,百部1两,秦艽5钱,独活5钱,威灵仙5钱,桑枝1两5钱。
功能主治大麻风。皮肤肿裂,瘙痒顽麻,如树皮吐汁之状,甚则眉毛剥落,鼻柱崩坏。
用法用量上煮好生酒5-6斤,退火7日饮。
摘录《医学心悟》卷六
处方31、黑参汤处方黑参2钱,苦参2钱,栀子(研)2钱,菊花2钱,黄连2钱,枳壳(麸炒)2钱,草决明2钱,车前子2钱,防风2钱,大黄(炒)2钱,升麻2钱。
功能主治心经实火,大眦肉色深红,时觉疼痛。
用法用量水煎,食后服。
摘录《金鉴》卷六十五
处方32、碧云散处方南薄荷1钱,菊花1钱,川芎1钱,白芷1钱,鹅不食草3分,青黛3分,冰片2分。
制法上研细末,过重罗。
功能主治上焦风热久蕴,鼻孔燥痛,觉有气味,或见涕有黑丝。
用法用量闻鼻少许。
摘录《慈禧光绪医方选议》
处方33、川芎丸处方川芎1分,甘菊花1分,细辛1分,白术1分,白芷1分。
制法上为细末,蜡为丸,如黍米大。
功能主治头风冷泪。
用法用量夜纳1丸,日中1丸,早1丸。
摘录《普济方》卷四十六引《本事》
处方34、川芎散处方川芎1两,菊花1两,细辛1两,鼠粘子1两,石膏1两,僵蚕1两,蒺藜1两。
功能主治患眼疾不痒不赤而痛者。
用法用量上为末。每服2钱,米汤调下。
摘录《银海精微》卷下
处方35、锦鸠丸别名羊肝丸、神驻锦鸠丸
处方草决明子3两,蕤仁(去皮)3两,羌活(去芦)3两,瞿麦3两,细辛(去苗)5两,牡蛎(洗,火煅取粉)5两,黄连(去须)5两,杜蒺藜(炒,去尖角)5两,防风(去芦)5两,肉桂(去粗皮)5两,甘菊花(净)5两,白茯苓(去皮)4两,斑鸠1只(去皮、毛、肠、嘴、爪,用文武火连骨炙干),羯羊肝1具(薄批,炙令焦),蔓荆子2升(淘洗,绢袋盛,饭甑蒸一伏时,晒干)。
制法上为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肝经不足,风邪内乘上攻,眼暗泪出,怕日羞明,隐涩痒痛,瞻视茫茫,多见黑花,或生翳膜。
用法用量羊肝丸(《圣济总录》卷一一二)、神驻锦鸠丸(《原机启微》卷下)。
各家论述《原机启微》:方以甘菊花、草决明主明目为君;以蕤仁、牡蛎、黄连、蒺藜除湿热为臣;以防风、羌活、细辛之升上,瞿麦、茯苓之分下为佐;以斑鸠补肾,羊肝补肝,肉桂导群药入热邪为使。
摘录《局方》卷七
处方36、丹参膏别名丹参煎
处方丹参4两,蒴藋根4两,秦艽3两,羌活2两,蜀椒(汗,去目闭口者)2两,牛膝2两,乌头(去皮)2两,连翘2两,白术2两,踯躅1两,菊花1两,莽草1两。
制法上切,以苦酒5升,麻油7升合煎,苦酒尽,去滓,用猪脂煎成膏。
功能主治伤寒时行,贼风恶气在外,肢节痛挛,不得屈伸,项颈咽喉痹塞噤闭,入腹则心急腹胀,胸中呕逆,缓风不遂,湿痹不仁,偏枯拘屈,口面喎斜,耳聋齿痛,风颈肿痹,脑中风痛,石痈,结核瘰疬,坚肿末溃,赤白瘾疹,诸肿无头作痈疽者,风结核在耳后,风水游肿疼痛翕翕。
用法用量丹参煎(《圣济总录》卷三十二)。
摘录《千金翼》卷十六
处方37、蝉蜕散别名蝉壳散、蝉壳明目散、明目散
处方蝉蜕1两,地骨皮1两,宣连1两,菊花1两,白术1两,苍术1两,牡丹皮1两,草龙胆1两,甜瓜子半斤。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时疾上攻,眼目赤疼涩肿,兼生翳膜疮。
用法用量蝉壳散(《圣济总录》卷一○六)、蝉壳明目散(《痘疹心法》卷二十三)、明目散(《痘疹传心录》卷十五)。
注意忌热面、牙豆、醋、酱。
摘录《博济》卷三
处方38、川芎散处方石膏2两,川芎5钱,白附子1两,甘草、羌活、菊花、地骨皮各等分。
功能主治目疾,早晨两眦疼痛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银海精微》卷下
处方39、槐角煎丸处方天麻1两,川芎1两,甘草(炙)1两,黄药子1两,甘菊花1两,人参1两,何首乌1两5钱,苦参1两5钱,荆芥穗2两,防风2两,槐角(并仁,另放)4两,皂角(不蛀者)4两(水1斗煮软,揉汁去滓,取仁熬成膏子,其皂角取肉研成膏子为用者)。
制法上除皂角膏外,槐仁与诸药为细末,入膏内溲和,炼蜜为丸,如豌豆大。
功能主治疮疡瘰疬,疥癣赤肿等疮。
用法用量每服50丸,食后竹叶汤送下。
摘录《外科精义》卷下
处方40、蝉花丸处方蜜蒙花半两,威灵仙(去芦)半两,白蒺藜(炒,去尖)半两,木贼(去毛节)半两,草决明(炒)半两,菊花(去梗)半两,楮实子(炒)半两,石决明(火煅)半两,蝉退(麻油净洗)半两,青葙子(瓦上炒)半两,川芎半两,羌活(生)半两,旋覆花1两,甘草1两,荆芥穗1两。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两作15丸。
功能主治年深日近,诸般内外障眼,风毒气毒,翳膜赤脉,逆顺横关,胬肉攀睛,眩睑赤烂,多脓多泪,昏暗不明,视物茫茫。
用法用量每服1丸,食后、临卧细嚼,用浓煎灯心、麦门冬汤送下,日3次。
摘录《普济方》卷七十八引《卫生家宝》
处方41、薄荷散处方薄荷叶、甘菊花(择去梗)、甘草(炙,锉)、白芷、石膏(碎)、芎䓖各等分。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风邪上攻,头目眩运,心膈烦闷。
用法用量每服1钱匕,荆芥茶调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十六
处方42、丹参膏处方丹参1两,蒴藋1两,莽草1两,蜀椒1两,踯躅1两,秦艽1两,独活1两,白及1两,牛膝1两,菊花1两,乌梅1两,防己1两。
制法上(口父)咀,以醋1升,浸1宿,夏半日,如急要便煎之,猪脂4升,煎令醋气歇,慢火煎之,去滓。
功能主治身中忽有痛,如竹扑之状,名曰气痛,不可忍者,游走不住,发作有时,痛则小热,痛定则寒,皆由冬时受温气,至春暴寒风来折之,不成温病,乃作气痛。
用法用量用敷患上,1日5-6次。
摘录《鸡峰》卷二十
处方43、羚羊角汤处方羚羊角1两(镑),茯神1两(去木),防风1两(去叉),羌活1两(去芦头),芎䓖1两,地骨皮1两,菊花1两,甘草(炙,锉)3分,麦门冬(去心,焙)1两半,枳壳3分(去瓤,麸炒),犀角(镑)3分。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服丹石过多,热毒上乘,两目赤痛,或生胬肉,或即肿烂。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以水1盏,煎至7分,去滓,早、晚食后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八
处方44、川芎散处方川芎7钱半,细辛半两,羌活半两,槐花半两,甘草半两,香附子半两,石膏半两,荆芥穗1两,薄荷叶1两,菊花1两,山茵陈1两,藁本1两,白芷1两,勾藤1两,防风(去芦头)1两(一方无藁本)。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头风,偏正头疼。
用法用量每服1钱,食后茶调下,1日3次。
注意忌发风物。
摘录《普济方》卷四十五
处方45、解郁散毒汤处方白芷4钱,白芥子3钱,香附2钱,郁金2钱,柴胡1钱5分,茯苓2钱,蒲公英3钱,陈皮5分,生甘草1钱,白矾1钱,当归3钱,野菊花根2钱,薏苡仁3钱,乳香末1钱。
功能主治血胤疮,腋疬。
用法用量水数碗,煎1碗,连服8剂。如已溃者,本方倍加当归,少加附子2分,去郁金、野菊花、白矾、加黄耆3钱,白术5钱。
摘录《洞天奥旨》卷八
处方46、解肌宁嗽丸处方麻黄5两,前胡20两,菊花20两,黄芩20两,枳壳(炒)20两,桑叶10两,桔梗10两,橘皮10两,紫苏叶10两,贝母10两,生石膏16两,杏仁(去皮炒)8两,甘草5两。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丸重1钱。
功能主治清热解表,止嗽化痰。主小儿感冒风寒,憎寒发热,咳嗽气促。
用法用量每服1丸,3岁以下儿酌减,日服2次,温开水送下。
摘录《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
处方47、瘰疬疏肝丸处方柴胡1两,蒲公英1两,山慈菇1两,漏芦1两,瓜蒌仁1两,象贝1两,橘叶1两,广皮1两,白菊花1两,金银花1两,连翘1两,地丁草1两,茜草1两,生甘草1两,茄蒂1两,制首乌1两,鼠妇1两。
制法上为细末,用夏枯草2两,煎汤为丸,如绿豆大,约成丸13两5钱。
功能主治疏肝散郁,通经软坚。主瘰疬,乳岩。
用法用量每服2钱,开水送下,日2次。
摘录《中药成方配本》引缪仲淳方
处方48、蝉花散处方石决明2两,川芎、羌活、当归、茯苓、炙甘草、防风、赤芍药、蒺藜、蝉退、苍术、蛇退、谷精草、甘菊花、龙胆草。
功能主治目疾障翳。
摘录《明医指掌》卷八
处方49、川芎散处方川芎1两,羌活1两,防风1两,菊花1两,荆芥穗1两,僵蚕(洗,炒)1两,抚芎1两,制苍术1两,白芷1两,石膏(煅)1两,细辛(净)1两,芎须(水洗)1两,香附(炒)1两,川乌(炮)半两(去皮尖),淮乌(黑豆煮)半两(去皮尖)。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眼睛疼,头痛,沙涩流泪,眩烂风痒,障膜遮睛,及积年头风。
用法用量每服1大钱,食后,茶汤清调下。头痛,葱白汤调下;常服,薄荷茶调下。羞明,加朴消。
摘录《永类钤方》卷十一引《石人屏曾氏家藏》
处方50、广嗣既济丸处方人参8两,天门冬4两,麦门冬4两,柏子仁4两,酸枣仁4两,远志肉4两,菟丝子8两,白茯苓8两,甘枸杞8两,生地黄4两,熟地黄4两,牡丹皮4两,当归4两,五味子2两,沙苑蒺藜8两,山茱萸肉4两,山药4两,石斛2两,牛膝4两,虎胫骨2两,甘菊花2两,石菖蒲1两,杜仲4两,破故纸3两,肉苁蓉2两,鹿角胶8两,玄武胶8两。
制法上药炮制如法,为末。研入柏子仁,玄、鹿2胶用好酒溶化,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宁心神,养心血,益精髓,壮腰膝,润肌肤,悦颜色,清耳目,乌须发,通和脏腑,延年广嗣。
用法用量每服3钱,秋石白滚水送下;早、晚各1次;好酒送下亦可。
摘录《医学正印》卷上
处方51、蝉花散处方蝉蜕(去土)半两,苍术2两半(米泔浸1宿,切,焙),荆芥穗1两半,甘草(炙)1两半,木贼(去节)1两半,密蒙花1两,甘菊花1两,旋覆花1两,黄连(去须)1两,石决明(火煅)1两,草决明1两,黄芩1两,谷精草1两,仙灵脾1两,青葙子1两,薄荷叶(去土)1两,羌活(去芦头)1两,川芎1两,防风(去芦头)1两,白蒺藜(炒去刺)1两,细辛(去叶土)半两,羯羊肝1具(切,焙干)。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肝经蕴积风毒,上攻眼目,肿痛昏暗,或生翳膜,视物不明。
用法用量每服2钱,食后用川椒汤调下,茶清亦得。
摘录《杨氏家藏方》卷十一
处方52、槐胶丸处方槐胶2两,天麻1两,牛膝(酒浸,切,焙)1两,蔓荆实半两,何首乌(去黑皮)1两,甘草(生,锉)半两,人参半两,生干地黄(焙)1两,防风(去叉)1两,槐花(炒)3分,菊花3分。
制法上为末,用面糊和丸,如梧桐子大,以丹砂为衣。
功能主治风气肢节疼痛,遍身搔痒麻木,头目昏痛,咽膈烦满。
用法用量每服15-20丸,荆芥、薄荷汤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十二
处方53、覆盆子丸处方覆盆子1两,细辛半两,当归半两(锉,微炒),决明子半两,芎䓖半两,五味子半两,人参半两(去芦头),白茯苓半两,羌活半两,桂心半两,柏子仁半两,防风半两(去芦头),甘菊花半两,枸杞子半两,车前子半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肝气不足,两目昏暗,热气冲上,泪出疼痛,两胁虚胀,筋脉不利。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粥饮送下,不拘时候。
注意忌酒、湿面、炙煿。
摘录《圣惠》卷三
处方54、傅延年酒处方菊花、枸杞(取子)、肉苁蓉(酒浸,焙)、巴戟天(去心)各等分。
制法上(口父)咀,以疏绢袋盛,入醇酒,令过药袋之半,春、秋3日,冬7日,夏勿用,日足日取。
功能主治利血气,耐老轻身,明目安神,养志,补劳伤。主风寒湿痹,大风血癞,寒热邪气,阴痛余沥,梦泄失精,女子血衰,容色枯瘁,崩漏赤白,乏气百损。
用法用量温饮1杯,早、晚、日中三饮勿醉。取饮时,随其多少,还酒增之,味薄乃止。亦可以此药滓,炼蜜为丸服。
摘录《元和纪用经》
处方55、救焚解毒汤处方熟地4两,玄参2两,麦冬3两,白芍3两,金银花3两,甘菊花5钱,牛膝1两,黄柏1钱。
功能主治头面红肿,下身自脐以下又现青色,口渴殊甚,似欲发狂。
用法用量水煎服。
各家论述以火之有余者,水之不足,故用熟地、麦冬以大益其肾水。又恐熟地、麦冬不足以息燎原之火,又益玄参、甘菊以平其胃中之炎。泻火仍是滋阴之味,则火息而正又无亏。火既上行,非引而下之,则水不济而火恐上腾,加之牛膝之润下,使火下降而不上升也。肾水既久枯竭,所补之水,仅可供肾中之用,安得分余膏而养肝木之子?复佐之白芍以滋肝,则肝木既平,不必取给于肾水,自气还本宫而不至走下而外泄。然而火焚既久,则火毒将成,虽现在之火为水所克,而从前之火毒安能遽消,故又辅之金银花以消其毒,而更能益阴,是消火之毒,而不消明之气也。又虑阳火非至阴之味,不能消化于无形,乃少用黄柏以折之。虽黄柏乃大寒之药,然入之大补阴水之中,反能解火之毒,引补水之药,直入于至阴之中,而泻其虚阳之火耳。此方除黄柏不可多用外,其余诸药,必宜如此多用,始能补水之不足,泻火之有余,否则火炽而不可救也。
摘录《辨证录》卷六
处方56、蔓荆散处方蔓荆子、麦冬、桑白皮、甘草、升麻、木通、菊花、赤茯苓、前胡、赤芍。
功能主治风热壅塞,气滞不通,因热聚脓,耳出腥脓。
用法用量为散服。
摘录《李氏医鉴》卷二
处方57、蔓荆子散处方蔓荆子3分,防风3分(去芦头),羌治3分,芎䓖2分,羚羊角屑3分,细辛半两,枳壳2分(麸炒微黄,去瓤),甘菊花半两,前胡3分(去芦头),白芷半两,藁本半两,石膏2两,赤茯苓3分,旋覆花3两,麻黄3分(去根节),荆芥3分,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妇人风眩,头目昏闷烦疼,言语謇涩,痰逆,不下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入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六十九
处方58、感冒汤1号处方桑叶9g,桑枝30g,苇根30g,菊花9g,淡豆豉15g,山栀9g,连翘15g,金银花15g,忍冬藤24g,蔓荆子9g,薄荷6g,甘草3g。
功能主治辛凉解表。主风热型感冒。发热,汗出,头胀痛,周身骨节酸痛,鼻塞,流浊涕,口咽干,小便黄热,舌苔白或薄黄,脉浮数。
用法用量上为1剂,若病重者,可1日服2剂。分头煎、二煎,每隔4小时服1次。
摘录《临证医案医方》
处方59、薄荷散处方薄荷叶1两,恶实(微炒)1两,甘菊花半两,甘草(炙)半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风热攻目,昏涩疼痛,旋眩,咽喉壅塞,语声不出。
用法用量每服1钱匕,食后、临卧生姜温水调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四
处方60、广大重明汤处方防风、北细辛、甘草、龙胆草、菊花各等分。
功能主治眼痒。
用法用量水煎,乘热洗。
摘录《疡医大全》卷十一
警告!本文使用信息聚合技术汇集而成,仅作学习、研究之用,切不可照本宣科、照猫画虎,身体有恙应尽早就医。本文资料绝大部分注明了出处,但不对信息的正确性负责,更不对使用本文信息导致的后果负责。
相关参考
处方1、降压平片处方夏枯草300g,地龙300g,槲寄生300g,槐花300g,生地黄300g,黄芩300g,菊花300g,薄荷50g。制法将菊花、薄荷共研细末,过120目筛。将其余夏枯草等6味酌予碎
野菊花(别名山菊花、千层菊、黄菊花),味苦;辛;性平,清热解毒;疏风平肝。主疔疮;痈疽;丹毒;湿疹;皮炎;风热感冒;咽喉肿痛;高血压病,本文介绍了含有野菊花的处方41个。处方1、补肾固齿丸处方熟地黄、
菊花叶(别名容成),味辛;甘;性平,清肝明目;解毒消肿。主头风;目眩;疔疮;痈肿,本文介绍了含有菊花叶的处方3个。处方1、芙蓉膏别名芙蓉菊花膏处方赤小豆4两,芙蓉叶4两,香附4两,菊花叶4两,白及4两
菊花黄连[别名土黄连、鸡爪连(《广西中药志》)],《广西中药志》:清热,拔毒,消肿。治痈疮,热疖,无名肿毒,风火眼痛。本文介绍了含有菊花黄连的处方3个。处方1、消肿散处方制乳香1份制没药1份玉带草1份
菊花参(别名止咳菊),辛、甘,温。补肺止咳,化痰。主治肺虚咳嗽,久咳不止,支气管炎。本文介绍了含有菊花参的处方1个。处方1、白蛇汤处方当归、川芎、芍药、甘草、大黄、白蛇(酒浸,少炙)、黄芩、肉桂、桂枝
菊花根(别名长生),味苦;甘;性寒,利小便;清热解毒。主癃闭;咽喉肿痛;痈肿疔毒,本文介绍了含有菊花根的处方16个。处方1、解郁散毒汤处方白芷4钱,白芥子3钱,香附2钱,郁金2钱,柴胡1钱5分,茯苓2
处方1、菊花散处方菊花2两,旋覆花1两,芎䓖半两,恶实半两(炒),白蒺藜半两(炒去角),石膏(水飞)半两。制法上药除石膏外,为散。功能主治风毒攻入系头,目风眼寒及昏涩。用法用量每服1钱匕
白菊花根[别名长生(《太清经》)],①《本草正》:善利水,捣汁和酒服之,大治癃闭。②《纲目拾遗》:治疔肿,喉疔,喉癣。本文介绍了含有白菊花根的处方13个。处方1、淮南丸处方车前子、车下李根皮、石长生、
处方1、菊花散处方甘菊花8两,牛蒡子(炒焦)8两,防风3两,白蒺藜(去刺)1两,甘草1两。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肝肾风毒,热气上冲眼痛。用法用量每服2钱,食后、临卧熟水调下。各家论述《本事方释义》:甘
处方1、洞然汤处方归尾、川芎、赤芍、黄连、黄芩、黄柏、栀子、连翘、薄荷、防风、荆芥、独活、前胡、菊花、木通、车前子、甘草、灯草7根。功能主治一切眼病。用法用量水煎,食后服。摘录《古今医鉴》卷九处方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