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桔梗的处方(五十三)

Posted 处方

篇首语:做一个决定,并不难,难的是付诸行动,并且坚持到底。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含有桔梗的处方(五十三)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处方1、枫香散

处方枫香半两,景天花半两,荠苨半两,贝母(煨令微黄)半两,甘草(炙微赤,锉)半两,天麻半两,防风(去芦头)半两,细辛半两,蔓荆子半两,甘菊花半两,羌活半两,川升麻半两,藁本半两,白鲜皮半两,荷叶半两,紫菀(洗去苗土)半两,石膏(细研)半两,枳实(麸炒,炙微黄)半两。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肺脏风毒壅滞,皮肤及面上皶疱,或如麻豆,苦痒,搔之即赤痛,或破为疮。

用法用量每服1钱,温浆水调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六

处方2、麦门冬汤

处方麦门冬(去心,焙)1两半,荠苨1两,吴蓝1两,甘草(炙,锉)1两,黄苓(去黑心)1两,茅根1两,生干地黄(焙)1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伤寒头疼,手足烦热,吐血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1盏半,加豉100粒,同煎至8分,去滓,食后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三十

处方3、甘草汤

处方甘草(炙)1两,地骨皮5两,荠苨5两,葛根(锉)1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目赤痛,心躁口干。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1盏半,加竹叶7片,煎至7分,去滓,放温,食后、临卧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三

处方4、麦门冬汤

处方生麦门冬(去心)8分,生地黄24分(碎),甘草4分(炙),荠苨6分,干姜6分,茅根10分,香豉5合(以绵裹)。

制法上切。

功能主治乳石发动,心闷吐血。

用法用量以水5升,煮取2升,去滓,分服之。空心、日午各1服。

摘录方出《外台》卷三十八,名见《圣济总录》卷一八三

处方5、连翘饮

处方连翘2两,防风(去叉)2两,玄参2两,白芍药2两,荠苨2两,黄芩(去黑心)2两,桑根白皮(锉,炒)2两半,前胡(去芦头)1两,人参1两,甘草(炙,锉)1两,桔梗(锉,炒)1两,白茯苓(去黑皮)1两,黄耆(锉)4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排脓。主痈肿疮疖。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以水1盏半,煎取8分,去滓温服,日2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三○

处方6、连翘散

处方连翘1两,前胡1两(去芦头),人参1两(去芦头),赤芍药1两,荠苨1两,桔梗1两(去芦头),玄参1两,桑根白皮1两半,黄芩1两,甘草1两(生锉),防风1两(去芦头),赤茯苓1两,黄耆2两半。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排脓解毒消肿,退热止痛。主发背溃后。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不拘时候温服。

摘录《圣惠》卷六十二

处方7、化疔汤

处方生荠苨3两,生甘草3钱。

功能主治疔疮。

用法用量水煎1碗,顿服之。

摘录《洞天奥旨》卷八

处方8、猪肾荠苨汤

别名石子荠苨汤(《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

处方猪肾1具 大豆27克 荠苨 石膏各9克 人参 茯神(一作茯苓)磁石(绵裹)知母 葛根 黄芩 栝楼根 甘草各6克

制法上十二味,哎咀。

功能主治补肾养阴,清热泻火。治强中,阴茎长兴盛,不交津液自出;消渴病后发痈疽。

用法用量以水3升,先煮猪肾、大豆取2升,去滓,下药煮取600毫升,分三服,渴乃饮之。下焦热者,夜辄合一剂,病势渐歇,即止。

备注此方用白虎等清凉之剂,加入猪肾,大豆、磁石,引诸清凉人肾,且急服之,凡热炽盛于上、中、下三焦者,在所必用。

摘录《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一

处方9、漏芦汤

别名漏芦升麻汤

处方漏芦2钱,升麻1钱半,大黄(酒浸,量轻重用之)、黄芩(酒洗)5分,生甘草1钱,蓝叶(如无,用青黛)1钱,黑云参1钱,牛蒡子(炒,研)1钱,苦梗1钱,连翘1钱。

功能主治时毒,头面红肿,咽嗌堵塞,水药不下;及脏腑素有积热,发为肿毒疙瘩,一切红肿恶毒。

用法用量漏芦升麻汤(《景岳全书》卷六十四)。便结者,加芒消。

摘录《医统》卷二十五

处方10、藿香正气散

别名正气散、藿香正气汤

处方大腹皮1两,白芷1两,紫苏1两,茯苓(去皮)1两,半夏曲2两,白术2两,陈皮(去白)2两,厚朴(去粗皮,姜汁炙)2两,苦梗2两,藿香(去土)3两,甘草(炙)2两半。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芳香化湿,解表和中。主外感风寒,内伤食滞,或内伤寒湿,夏伤暑湿,山岚瘴疟诸证。

用法用量正气散(《伤寒全生集》卷二)、藿香正气汤(《金鉴》卷五十三)。本方改为丸剂,名“藿香正气丸”(见《饲鹤亭集方》)。

各家论述1.《医方考》:凡受四时不正之气,憎寒壮热者,风寒客于皮毛,理直解表。四时不正之气由鼻而入,不在表而在里,故不用大汗以解表,但用芬香利气之品以主之。白芷、紫苏、藿香、陈皮、腹皮、厚朴、桔梗皆气胜者也,故足以正不正之气;白术、茯苓、半夏、甘草,则甘平之品耳,所以培养中气,而树中营之帜者也;内伤、外感而成霍乱者,内伤者调其中,藿香、白术、茯苓、陈皮、甘草、半夏、厚朴、桔梗、大腹皮皆调中药也,调中则能正气于内矣;外感者疏其表,紫苏。白芷,疏表药也,疏表则能正气于外矣;若使表无风寒,二物亦能发越脾气,故曰正气。2.《医方集解》:此手太阴足阳明药也。藿香辛温,理气和中,辟恶止呕,兼治表里为君;苏、芷、桔梗,散寒利膈,佐之以发表邪;厚朴、大腹行水消满,橘皮、半夏散逆除痰,佐之以疏里滞;苓、术、甘草益脾去湿,以辅正气为臣、使也。正气通畅,则邪逆自除矣。3.《成方便读》:夫四时不正之气,与岚瘴疟疾等证,无不皆有中气不足者,方能受之,而中虚之人,每多痰滞,然后无形之气,挟有形之痰,互结为患。故此方以白术、甘草补土建中者,即以半夏、陈皮、茯苓化痰除湿继之。但不正之气,从口鼻而入者居多,故复以桔梗之宣肺,厚朴之平胃,以鼻通于肺,而口达乎胃也。藿香、紫苏、白芷,皆为芳香辛散之品,俱能发表宣里,辟恶祛邪;大腹皮独入脾胃,行水散满,破气宽中;加姜、枣以和营卫致津液,和中达表,如是则邪有不退气有不正者。4.《实用方剂学》:寒燠不时,空气骤变,交互郁蒸,戾气流行,起居不慎,饮食失节,天时人事,两相感召,既不免疾病之侵临,而欲求健康之保障,则藿香正气之方尚矣。藿香芳香辛温,理气而宣内外,和中而止呕泄,善辟秽恶而解表里,故以为君。表里交错,上下交乱,而正气虚矣,故以苓、术、甘草,健脾培中以为臣,俾正气通畅,则邪气自除。况有苏、芷、桔梗散寒利膈,佐之以发表邪,朴、腹、二陈消满除痰,佐之以疏里气,更引以姜、枣以调营卫,则表里和而健康复矣。

临床应用1.胃肠型过敏性紫癜:患者男性,14岁。1970年夏发病,症见腹痛,黑色稀便,全身皮肤出现出血点,以四肢为着,先后住院三次,诊断为胃肠过敏性紫癜,此次复发症状同前。给予藿香正气散原方:剂后,恶心、呕吐、腹痛明显好转,能进饮食。5剂后症状大减,服10剂痊愈,迄今未再复发。2.急性肝炎:介绍治疗急性传染性肝炎50例的临床体会。治疗方针以“治湿”和“理脾胃”为主,治湿有祛湿、利湿、化湿三法。其中法湿一法的主方为藿香正气散,适用于湿邪在表,症见恶寒发热,头痛身楚者。治疗效果:临床症状全部消失,黄疸全部退净。黄疸消退时间最短者6日,最长者67日,平均25日。3.急性肠炎《广东中医》(1960;9:442):藿香正气散加减治非特异性急性肠炎30例,西医30例对比组(足量磺胺类、碳酸钙等肠道收敛剂及颠茄酊等止疼剂)。7例轻微发热,热度在37-38℃之间。多数轻度腹疼,疼痛多在脐周围,伴肠鸣。腹泻昼夜4-8次。粪量较多是粥状或水样,淡黄色或有泡沫(部分病者粪中混有粘液,但无脓、无血)。无里急后重感。腹部稍鼓胀,有轻度压疼,肠鸣音亢进。症状消失平均日数中药组西药组腹泻1.5日2.7日稀便1.8日3.1日腹疼1.3日2.4日腹胀1日2.2日食欲不振2.1日3.3日发热2日3日平均治愈日数1.4日2.9日。

摘录《局方》卷二(续添诸局经验秘方)

处方11、解毒蕲蛇丸

处方蕲蛇4两,蝉蜕1两,全蝎5钱,川连1两2钱,大枫2两,苦参2两,大黄2两,木通1两5钱,防风1两6钱,荆芥1两,羌活1两5钱,独活1两,豨莶草1两5钱,胡麻2两,苍术2两,银花2两,首乌2两,土茯苓3两,山栀2两,薄荷2两,枯芩1两,甘草1两,元参2两,黄柏2两,连翘1两5钱,川朴1两5钱,朴消1两,苦梗2两,苡米4两。

制法上共研细末,水泛为丸。

功能主治泻火解毒,祛风凉血,滑肠利便。

用法用量口服。

摘录《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福州方)

处方12、黑神散

处方当归12分,刘寄奴12分,苦梗12分,延胡索(别为末)4分,桂心4分,陈皮4分,茯苓8分,芍药8分。

功能主治新产后腹痛,恶血不尽行;新产后7-8日腹痛,两胁痛。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以水1升,煮取8分,调延胡索末,空心服。

摘录《妇人良方》卷二十

处方13、羚羊角汤

别名羚羊角饮子

处方羚羊角2分,防风12分,羌活8分,苦梗8分,败酱8分,桂心6分,柴胡6分,大黄(浸过)6分。

功能主治产后腹中坚硬,两胁膈胀,手足冷,心中热,欲饮水干呕,欲成关节劳、痉、中风之疾。

用法用量羚羊角饮子(《准绳·女科》卷五)。《准绳·女科》本方用法:上(口父)咀。每服五钱,以水一大盏半,同煎至一盏,去滓温服,不拘时候。更服地黄酒:用地黄(切)一升,炒令黑,瓷瓶中下热酒三升,密封口,煮令减半,任意服之。

摘录《普济方》卷三五○

处方14、黄耆鳖甲散

别名黄耆鳖甲汤、黄耆鳖甲煎

处方人参1两6钱半,肉桂1两6钱半(去粗皮),苦梗1两6钱半,生干地黄(洗,焙干)3两3钱,半夏(煮)2两半,紫菀2两半(去芦),知母2两半,赤芍药2两半,黄耆2两半,甘草2两半(爁),桑白皮2两半,天门冬5两(去心,焙),鳖甲(去裙,醋炙)5两,秦艽3两3钱(去芦),白茯苓3两3钱(焙),地骨皮3两3钱(去土),柴胡(去芦)3两3钱。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虚劳客热,肌肉消瘦,四肢倦怠,五心烦热,口燥咽干,颊赤心忡,日晚潮热,夜有盗汗,胸胁不利,减食多渴,咳唾稠粘,时有脓血。男女虚热,身瘦,五心烦热,四肢怠惰,咳嗽咽干,自汗食少。

用法用量黄耆鳖甲汤(《医学入门》卷八)、黄耆鳖甲煎(《金匮翼》卷三)。

各家论述1.《痰火点雪》:方意以黄耆治五劳羸瘦,寒热自汗,补气实表;以鳖甲治劳瘦,除骨节间劳热结实,补阴补气;以地骨皮治骨蒸烦热;以秦艽、桔梗、人参,并主传尸骨蒸,劳热自汗;桑白皮去肺中水气,及火热嗽血;以天冬除肺气,清肺热,除咳痰;以紫菀止咳脓血,消痰益肺;以生地黄治咳嗽吐血;以知母泻肺火,滋肾水,除命门相火;以柴胡治劳热,消痰止咳;以甘草泻火养阴补脾;以茯苓补五劳七伤,肺痿痰壅等症;以白芍利肺益脾,是方也,备15味药品固繁,而用之亦精,犹韩信将兵,多多益善,战有不胜者乎!2.《医方集解》:此手足太阴足少阳药也。鳖甲、天冬、芍、地、知母滋肾水而泻肺肝之火,以养阴也;黄耆、人参、桂、苓、甘草固卫气而补脾肺之虚,以助阳也;桑皮、桔梗以泻肺热;半夏、紫菀以理痰嗽;秦艽、地骨以散内热而除蒸;柴胡以解肌热而升阳,此表里气血交治之剂也。

摘录《局方》卷五(吴直阁增诸家名方)

处方15、桔梗饮子

别名桔梗引子

处方苦梗1两,甘草1两,黄耆1两,人参(去芦)1两,麦门冬1两,青皮半两。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解劳倦,益血。主心气不足。

用法用量桔梗引子(《济阴纲目》卷四)。本方方名,《中国医学大辞典》引作“桔梗饮”。

各家论述《济阴纲目》:治气不足也,故以参、耆、甘草为君;加麦门冬者,所以通心而清火;苦桔梗载诸药以益上焦之气;青皮利膈气以制诸药之壅,所谓血生于气。

摘录《妇人良方》卷五

处方16、羚翘解毒丸

处方薄荷1两2钱,连翘1两2钱,芥穗1两2钱,银花1两2钱,豆豉1两2钱,苦梗1两2钱,牛蒡子8钱,生甘草4钱,竹叶4钱,血羚羊8分,暹罗角8分。

制法上为极细面,炼蜜为丸,每丸重2钱,蜡皮封固。

功能主治清瘟解毒退热,清透疹毒,镇惊解热。主咽喉肿痛,四时感冒,麻疹。

用法用量每服1丸,白开水送下。

注意忌食腥辣酸类。

摘录《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沈阳方)

处方17、羚翘解毒丸

处方青叶3两,连翘3两,银花3两,竹叶2两,紫草3两,豆豉1两,甘草2两,芥穗2两,寸冬5两,葛根1两5钱,芦根1两,牛蒡子3两,莲心1两,薄荷1两,元参4两,丹皮3两,小生地5两,花粉3两,泽泻3两,郁金3两,公英3两,姜皮3两,大黄3两,生石膏6两,羚羊1两,苦梗1两。

制法上为细面,炼蜜为丸,每丸重2钱,金箔为衣,蜡为皮。

功能主治时行感冒。

摘录《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青岛方)

处方18、荆芥散

处方荆芥3两,雀脑芎3两,当归半两,人参半两,桂心3分,牡丹皮3分,羌活3分,防风3分,苦梗3分,大腹子3分,甘草3分,蒲黄3分,白茯苓3分,枳壳3分,厚朴3分,半夏3分,杏仁3分,款冬花3分,附子(炮)1两,干地黄1两,鳖甲1两,白芍药1两,北柴胡1两,黄耆1两,干姜半分,木香半分,沉香1分。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血风诸般疾,产后诸疾。

用法用量每服2钱,加生姜3片,大枣1个,水1盏,煎至7分,温服。

摘录《妇人良方》卷五

处方19、钩藤汤

处方钩藤钩1钱,当归1钱,茯神1钱,人参1钱,苦梗1钱5分,桑寄生1钱。

功能主治妊娠胎动,面青冷汗,气欲绝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烦热,加石膏。

摘录《何氏济生论》卷七

处方20、大秦艽散

处方条参(去芦)、川羌活(去芦)、枳壳(去瓤)、秦艽(去芦)、赤芍药、苦梗(去芦)、前胡(去芦)、川芎、白芷、黄芩、薄荷、桑白皮(去赤)、天麻、防己、防风、粉草、荆芥穗、赤茯苓,木瓜,川牛膝(去苗)各等分。

制法上锉散。

功能主治中风,风痰壅盛,四体重着,或软痪疼痛,或拘挛,麻痹颤掉,口干目赤,烦热,睡卧不宁。

用法用量每服4钱,水1盏半,加生姜3片,水煎,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得效》卷十三

处方21、钩藤散

处方钩藤、玄参、升麻、黄芩、赤茯苓、苦梗、甘草、山栀子各等分。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皂角子大。

功能主治风热喉痹。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据剂型,当作“钩藤丸”。

摘录《普济方》卷三六六

处方22、流气饮子

处方黄耆1两,桂心1两,苦梗1两,白芍药1两,甘草1两,当归1两,陈皮1两,大腹皮1两,桑白皮1两,紫苏叶1两,紫苏梗1两,大黄3钱,木通3钱。

功能主治诸般气疾并泄泻。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3大钱,水1盏,加生姜3片,大枣1枚,煎至8分,空心温服。须要温,热则泻人。

摘录《朱氏集验方》卷三

处方23、纯阳救苦丹

处方藿香1两,菖蒲1两,砂仁5钱(粒),苍术1两,栀子8钱(炒),远志8钱,半夏1两(京),木香5钱,青木香5钱,腹皮1两,紫苏5钱,神曲5钱,柴胡8钱,白矾1两,玉金5钱,茯神2两,陈皮1两,当归2两(全),川芎5钱,木通8钱,木瓜2两,厚朴5钱,香附8钱,黄芩1两,麦冬2两,羌活5钱,独活5钱,青黛5钱,枳壳5钱,杏仁1两(去皮尖),川连5钱,雄黄5钱,生地2两,防风1两,桔梗8钱,苦梗8钱,泽泻8钱,甘草5钱,黄柏5钱。

制法上为极细末,炼蜜为丸,每丸重2钱,朱砂为衣。

功能主治妇女临产不下,便血,胎漏,不孕,红白崩症,行经腹痛,症瘕,干血痨;小儿风续天花,痘疹,小儿急慢惊风,食积胃热,脾虚等症;疯癫因痰,邪魔,疯疾,瘟疫,咳嗽,伤寒内热,心口闷,头痛,腰疼,腿痛,遗尿,结尿,结粪,膈症,吐血,痢疾,疮疾,瘰疬,疥癣,无名肿毒,疟疾,劳伤黄病,蛊症,各种胃气疼痛,小肠疝气攻心疼痛,以及夏令受暑,山岚瘴气,自汗盗汗,翻胃呕吐,单双乳蛾喉闭,食积,水积,酒积,怔忡,中湿,肿胀,腹痛,脱肛,牙疼耳聋,暴发火眼,寸白虫,破伤风,溺河轻生,手足冷痛,疯狗咬伤。

用法用量大人病重者,每服不过4丸,病轻者2丸,小儿10岁以外者1丸,10岁以内者半丸,周岁内外者,用1丸,烧黄土水泡开,灌饮十分之三四。妇女胎前,用当归汤送下;产后,用红花汤送下,或桃仁为引亦可;催生,佛手3钱煎汤送下;妇女临产不下,用酥龟板汤送下;便血,用阿胶汤送下;胎漏,用阿胶汤送下;妇人不能生育,用当归汤送下;红白崩症,红症用白狗尾花汤送下,白症用红狗尾花汤送下;妇女行经腹痛,用艾叶汤送下;症瘕,用红花茨菇根汤送下;妇女干血痨症,用真红花汤送下;血虚,用当归红花汤送下;幼童幼女,风续天花,痘疹等症,用姜葱汤,加朱砂送下,痘疹不出,用三川柳汤送下;小儿急慢惊风,食积胃热,脾虚等症,用烧黄土浸水化服;疯癫因痰,用蜜陀僧为引;若邪魔,用肥皂子1枚,烧灰同朱砂送下;疯疾,加生麝香1-2厘送下;瘟疫,用雄黄5分送下;寒嗽,用姜汁为引;喘嗽,用杏仁7个(去皮尖)煎汤送下;劳嗽,用老米汤送下;久嗽,用杏仁7个,红枣3个,为引;伤寒,用防风紫苏汤送下;内热,用竹茹为引;心口闷,用砂仁汤送下;头疼,用荷叶汤送下;腰疼,用杜仲汤送下;腿痛,用木瓜牛膝汤送下;遗尿,用覆盆子煎汤送下;尿粪结尿,用盘龙草(愈旧愈佳)煎汤送下;结粪,用麻酱搅水送下;膈症,用开元钱(醋酥)煎汤送下,此钱用荸荠切片同嚼下;吐血痢疾,姜葱汤送下;疮疾瘰疬疥癣,无名肿毒,用菊花连翘汤送下;疟疾,姜葱汤送下,或贴十一节腰骨上,愈热愈速好;劳伤黄病蛊症,用姜葱汤,加地骨皮、瞿麦送下;偏正头疼,用药为饼烤热,贴两太阳穴即愈;各种胃气疼痛,用豆蔻1枚,杵碎,烧酒浸兑,生姜汁送下;小肠疝气攻心疼痛,用川楝7个煎汤送下,若气卵,用茴香汤送下,如暴得,用川连砂仁汤送下。余症俱用烧黄土浸水送下。

摘录《春脚集》卷三

处方24、护壁都尉

处方防风(去芦)半两,厚朴(去粗皮,姜汁炒)半两,苦梗半两,白芷半两,黄耆(炙)半两,川芎3钱,甘草3钱,柳桂3钱,当归3钱,人参2钱。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去旧生新,补气血。主诸发已溃,老人气血虚弱者。

用法用量每服2钱,空心温盐酒调下;不饮酒者,用木香汤调下。兼服降气汤尤妙。疮口溃后,服至愈而止,更服为佳。

摘录《得效》卷十九

处方25、快风膏

处方防风1钱,荆芥穗1钱,苦梗1钱(研,用糯米同炒),白术半钱,甘草1钱,大黄1钱(湿纸裹,火熬)。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通利肺腑。主诸热。

用法用量方中甘草用量原缺。

摘录《普济方》卷三八四引《傅氏活婴方》

处方26、大效人参枳实汤

处方枳实4个(米泔浸,去瓤,切,麸炒),桑白皮半两,半夏半两(汤洗7-8次,切,仍以姜汁浸),甘草半两(炙),白茯苓半两,款冬花半两,五味子半两,阿胶半两(麸炒),细辛半两,人参1分,麻黄半两(去节),苦梗半两。

功能主治泻肺补气,宽膈化痰,滋润五脏,和益三焦,理嗽调中。主婴孩小儿伤寒后,气不和顺,喘急咳嗽,胸膈郁塞,日夜烦闷,神困力乏,不思饮食;虚痰烦满,头目昏晕;伤风感冷咳嗽之证。

用法用量每服1小撮,水1盏,加生姜3小片,大枣半个,乌梅少许,同煎至半盏,去滓,通口服。2滓并煎。

摘录《活幼口议》卷十七

处方27、经效方

处方当归1钱半,芍药(炒)8分,苦梗8分,槟榔8分,枳壳(麸炒)8分,桂心6分,青木香6分,柴胡6分。

制法上锉。

功能主治产后肝经气滞不平,胁胀腹痛,或寒热往来,内热晡热。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济阴纲目》卷十一

处方28、加味吴茱萸汤

处方半夏2钱,吴茱萸1钱半,当归1钱半,麦门冬(去心)1钱,干姜1钱,白茯苓1钱,苦梗1钱,南木香1钱,防风1钱,牡丹皮1钱,甘草1钱,官桂半钱,北细辛半钱。

功能主治冲任虚弱,月候愆期,或前或后,或崩漏不止,赤白带下,小腹急痛,每至经脉行时,头眩,饮食减少,气满心怯,肌肉不泽。

用法用量上作1服。水2钟,加生姜3片,红枣1枚,煎至1钟,食前服。

摘录《准绳·女科》卷一

处方29、加减吴茱萸汤

处方吴茱萸半两,麦门冬3钱,干姜3钱,白茯苓3钱,牡丹皮3钱,南木香3钱,苦梗3钱,甘草3钱半,当归半两,北细辛1钱半,防风1分,官桂1分,半夏7钱。

功能主治冲任衰弱,月候愆期,或前或后,或崩漏不止,赤白带下,小腹急痛。每至经脉行时头眩,饮食减少,气满心忪,肌肤不泽。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4大钱,水1盏半,加生姜5片,枣子1个,煎至7分,去滓,空心温服。

摘录《妇人良方》卷一引张氏方

处方30、加减五拗汤

处方麻黄(连根节)、杏仁(留皮尖)、紫苏叶、苦梗、甘草各等分。

制法上锉。

功能主治发散。主外感风寒,咳嗽,洒洒恶寒,鼻流清涕,或鼻塞。

用法用量加生姜,水煎服。得微汗止。

摘录《幼科发挥》卷四

处方31、加减三拗汤

处方麻黄半钱(不去节,沸汤洗,焙干,去毛),杏仁(不去皮)2钱,苦梗2钱,甘草(生)半钱,旋覆花(去蒂)半钱。

功能主治伤风咳嗽。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1大钱,水1盏,加生姜1片,五味子数粒,竹叶1片,不可多,糯米数粒,煎至半盏,分作2次,食后温服。

摘录《朱氏集验方》卷五引梁国佐方

处方32、分涎汤

处方陈皮、新罗拣参、半夏(汤洗7次令软,每个切4片,姜汁浸1夕)、枳实、苦梗、天南星(去外皮,湿纸包,灰火煨香熟,取出)各等分。

功能主治顺阴阳,消痞满。主风痰留滞,膈间喘满,恶心,涎唾不利。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3钱,水1盏,加生姜10片同煎,食后服。

摘录《简易方》引《叶氏方》(见《袖珍》卷一)

处方33、牡丹散

处方川升麻 苦梗 薏苡仁 地榆 黄芩 赤芍药 牡丹皮 北甘草各等分

制法上药锉散。

功能主治清肺排脓。治肺痈。胸乳间皆痛,口吐脓血,气味腥臭。

用法用量每服30克,用水1.5升,煎至500毫升,分三次温服。

摘录《普济方》卷二八六

处方34、藿香正气散

处方大腹皮、白芷、紫苏、茯苓(去皮),各一两。半夏曲、白术、陈皮(去白)、厚朴(去粗皮.姜汁炙)、苦梗,各二两。藿香(去土)三两,甘草(炙)二两半。

炮制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伤寒头疼,憎寒壮热,上喘咳嗽,五劳七伤,八般风痰,五般膈气,心腹冷痛,反胃呕恶,气泻霍乱,脏腑虚鸣,山岚瘴疟,遍身虚肿;妇人产前、产后,血气刺痛;小儿疳伤,并宜治之。

用法用量每服二钱,水一盏,姜钱三片,枣一枚,同煎至七分,热服。如欲出汗,衣被盖,再煎并服。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35、黄蓍鳖甲散

处方人参、肉桂(去粗皮)、苦梗,各一两六钱半;生干地黄(洗.焙干)三两三钱,半夏(煮)、紫菀(去芦)、知母、赤芍药、黄蓍、甘草、桑白皮,各二两半;天门冬(去心.焙)、鳖甲(去裙.醋炙),各五两;秦艽(去芦)、白茯苓(焙)、地骨皮(去土)、柴胡(去芦),各三两三钱。

炮制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治虚劳客热,肌肉消瘦,四肢倦怠,五心烦热,口燥咽干,颊赤心忪,日晚潮热,夜有盗汗,胸胁不利,减食多渴,咳唾稠粘,时有脓血。

用法用量每服二大钱,水一盏,煎至七分,去滓温服,食后。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36、人参顺气散

处方干姜、人参,各一两。川芎、甘草(炙)、苦梗(去芦)、厚朴(去粗皮.姜汁制)、白术、陈皮(洗.去白)、白芷、麻黄(去节),各四两。干葛(去粗皮)三两半。

炮制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丈夫、妇人风虚气弱,荣卫不和,肢节疼痛,身体沉重,头目旋晕,肩背拘急,手足冷麻,半身不遂,口眼斜,痰涎不利,言语蹇涩;或脾胃不和,心腹刺痛,胸膈痞满,倦怠少力,霍乱转筋,吐泻不止,胎前产后,并宜服之。

用法用量每服二钱,水一盏,姜三片,枣一枚,薄荷五、七叶,同煎八分,不拘时。如伤风感冷,头疼腰重,咳嗽鼻塞,加葱白煎。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37、桑菊饮

处方杏仁6克 连翘4.5克 薄荷2.4克 桑叶7.5克 菊花3克 苦梗6克 甘草2.4克 苇根6克

功能主治疏风清热,宣肺止咳。治风温初起,咳嗽,身热不甚,口微渴,苔薄白,脉浮数者。

用法用量用水400毫升,煮取200毫升,日二服。二三日不解,气粗似喘,燥在气分者,加石膏、知母,舌绛,暮热甚燥,邪初入营,加元参6克,犀角3克;在血分者,去薄荷、苇根,加麦冬、细生地、玉竹、丹皮各6克;肺热甚,加黄芩,渴者,加花粉。

备注方中桑叶、菊花疏风解表,宣透风热,桔梗、甘草、杏仁清咽利膈,止咳化痰,连翘清热解毒,苇根清热生津。配伍同用,共奏疏风清热,宣肺止咳之功。凡风温初起,见证如上所述者,可以用之。

摘录《温病条辨》卷一

处方38、千金大养脾圆

处方枳壳、神僸、陈皮(去白)、麦蘖(炒)、茴香、白姜(炮)、缩砂(去皮)、肉豆蔻、三棱(炮)、茯苓(去皮)、良姜、薏苡仁、益智(去壳)、胡椒、木香、白扁豆(炒)、丁香、白术、红豆、藿香(去梗)、山药、苦梗(炒)、人参、甘草(炙)、蓬莪茂(炮),上各等分。

炮制为末,炼蜜为圆,如弹子大。

功能主治治脾胃虚弱,停寒留饮,膈气噎塞,反胃吐食,心胸痞满,胁肋虚胀,胸腹刺痛,牵引背膂,食少多伤,言微气短,口苦舌涩,恶心呕哕,喜唾咽酸,久病泄泻,肠胃虚滑;或大病气不复常,饮食无味,形容憔悴,酒后多痰,并宜服之。常服养益脾胃,大进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一粒,细嚼,白汤送下,温酒亦得,空心,食前。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39、千金养脾丸

处方人参 白术 白茯苓(去皮)甘草 山药(炒)木香 丁香 白扁豆(炒)缩砂仁 薏苡仁 益智仁 藿香叶 红豆 肉豆蔻 干姜(炮)高良姜 三棱(炮)莪术(炮)神曲(炒)麦蘖(炒)陈皮 枳壳(炒)茴香(炒)苦梗(炒)各30克

制法上药研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

功能主治养脾消积。治脾胃虚弱,停寒留饮,膈气噎塞,反胃吐食,心胸痞满,胁肋虚胀,胸腹刺痛,牵引背膂,食少易伤,言微气短,口苦舌涩,恶心呕哕,喜唾咽酸,久病泄利,病后气不复常,饮食无味。

用法用量每服1丸,细嚼,空腹时用白汤或温酒送下。

备注方中红豆、枳壳,《医学入门》卷七作红豆蔻、枳实,另多胡椒一味。

摘录《世医得效方》卷五

处方40、黄耆鳖甲散

处方人参 肉桂(去粗皮)苦梗各50克 生干地黄(洗,焙干)100克 半夏(煮)紫菀(去芦)知母 赤芍药 黄耆 甘草(爁)桑白皮各75克 天门冬(去心,焙)鳖甲(去裙襕,醋炙)各150克 秦艽(去芦)白茯苓(焙)地骨皮(去土)柴胡(去芦)各100克

制法上锉为粗末。

功能主治治虚劳客热,肌肉消瘦,四肢倦怠,五心烦热,口燥咽干,颊赤心忪,日晚潮热,夜有盗汗,胸胁不利,减食多渴,咳唾稠粘,时有脓血。

用法用量每服8克,以水150毫升,煎至100毫升,去滓温服,食后。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五

处方41、加减吴茱萸汤

处方吴茱萸15克 麦门冬 干姜 白茯苓 牡丹皮 南木香 苦梗各9克 甘草10.5克 当归15克 北细辛4.5克 防风 官桂各0.3克 半夏21克

制法上药哎咀。

功能主治治冲任衰弱,月候愆期,或前或后,或崩漏不止,赤白带下,小腹急痛,每至经行时头眩,饮食减少,气满心忪,肌肤不泽。

用法用量每服12克,加姜1片、枣1枚,水煎,温服。

摘录《妇人大全良方》卷一

处方42、蝉蜕散

处方蝉壳3个(炒),漏芦、羌活、天麻、防风、当归、升麻、川白芷、射干、苦桔梗、甘草(炙)、川芎、地骨皮各等分。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风热面赤,浑身壮热如火。

用法用量每服1钱,水1盏,煎4分,温服。

摘录《幼幼新书》卷十九引《吉氏家传》

处方43、葱豉桔梗汤

处方鲜葱白3枚至5枚,苦桔梗1钱至1钱半,焦山栀2钱至3钱,淡豆豉3钱至5钱,苏薄荷1钱至1钱半,青连翘1钱半至2钱,生甘草6分至8分,鲜淡竹叶30片。

功能主治辛凉发汗。主风温、风热初起。

用法用量咽阻喉痛,加紫金锭2粒(磨冲),大青叶3钱;胸痞,原方去甘草,加生枳壳2钱,白蔻末8分(冲);发疹,加蝉衣12只,皂角刺5分,大力子3钱;咳甚痰多,加苦杏仁3钱,广橘红1钱半;鼻衄,加生侧柏叶4钱,鲜茅根50支(去衣);热盛化火,加条芩2钱,绿豆2两煎药;火旺就燥,加生石膏8钱,知母4钱。

各家论述《肘后》葱豉汤,本为发汗之通剂,配合刘河间桔梗汤,君以荷、翘、桔、竹之辛凉,佐以栀、草之苦甘,合成轻扬清散之良方。

摘录《重订通俗伤寒论》卷二

处方44、膈汤

别名真汤

处方苦桔梗、荆芥穗、薄荷叶、干葛、甘草节、栝蒌根、牛蒡子各等分。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四时不正之气,及伤寒未分证候,疮疹欲出未出;及脾寒似疟,潮热往来,壮热如蒸,两耳黯,唇青,面色黛黑,口苦舌干,四肢倦怠,饮食无味。

用法用量真汤(原书同卷引《简易方》)。

摘录《普济方》卷一五一引《资寿方》

处方45、桔连汤

处方苦桔梗、川黄连(倍加)、枳实(炒)、前胡、连翘(去心)、陈皮、防风、制半夏、柴胡、南星、白附子、牛蒡子(炒,研)、玄参、赤芍、莪术(煨)、甘草各等分。

功能主治喉中忽生肉如桃如云,层层而起。

用法用量水煎服。用绵裹箸头,蘸食盐点肉上,1日5-6次,自消,再服本方。

摘录《回生集》卷上

处方46、减味普济消毒饮

处方连翘1两,薄荷3钱,马勃4钱,牛蒡子6钱,芥穗3钱,僵蚕(直者)5钱,元参1两,银花1两,板兰根5钱,苦桔梗1两,生甘草5钱。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湿毒咽痛喉肿。

用法用量每服6钱,重者8钱,以鲜苇根汤煎,去滓服。

摘录《白喉证治通考》

处方47、柴胡达原饮

处方柴胡1钱半,生枳壳1钱半,川朴1钱半,青皮1钱半,炙草7分,黄芩1钱半,苦桔梗1钱,草果6分,槟榔2钱,荷叶梗5寸。

功能主治和解三焦。主湿重于热,阻滞膜原。

注意若湿已开,热已透,相火炽盛,再投此剂,反助相火愈炽,适劫胆汁而烁肝阴,酿成火旺生风,痉厥兼臻之变矣。用此方者宜慎之。

各家论述俞氏以柴、芩为君者,以柴胡疏达膜原之气机,黄芩泄膜原之郁火也;臣以枳、桔开上,朴、果疏中,青、槟达下,以开达三焦之气机,使膜原伏邪,从三焦而外达肌腠也;佐以荷梗透之;使以甘草和之。虽云达原,实为和解三焦之良方。

摘录《重订通俗伤寒论》卷二

处方48、柴芩清膈煎

处方川柴胡8分,生锦纹(酒浸)1钱半,生枳壳1钱半,焦山栀3钱,青子芩1钱半,苏薄荷1钱半,苦桔梗1钱,青连翘2钱,生甘草6分,鲜淡竹叶36片。

功能主治攻里清膈。主少阳表邪,内结膈中,膈上如焚,寒热如疟,心烦懊憹,大便不通。

各家论述君以凉膈散法,生军领栀、芩之苦降,荡胃实以泄里热;佐以枳、桔,引荷、翘、甘、竹之辛凉,宣膈热以解表邪;妙在柴胡合黄芩分解寒热。此为少阳、阳明攻里清膈之良方。

摘录《重订通俗伤寒论》卷二

处方49、缓肝利肺化痰丸

处方次生地5钱,生杭芍3钱,麦冬3钱,金石斛4钱,川郁金4钱,苦桔梗3钱,橘红2钱(老树),款冬花4钱,浙贝母4钱,炒知母3钱,生桑皮3钱,生甘草1钱,云茯苓4钱,牡丹皮3钱,丹参3钱,建泽泻3钱。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绿豆大,朱砂为衣。

功能主治咳嗽。

用法用量每服3钱,白开水送下。

摘录《慈禧光绪医方选议》

处方50、金仙膏

别名开郁消积膏

处方苍术5两,上白术4两,羌活3两,川乌3两,姜黄3两,生半夏(姜制)3两,乌药3两,川芎3两,青皮3两,生大黄3两,生香附2两,炒香附2两,生灵脂2两,炒灵脂2两,生延胡2两,炒延胡2两,枳实2两,黄连2两,姜制厚朴2两,当归2两,灵仙2两,黑丑头(半生半炒)2两,巴仁2两,枯黄芩1两,黄柏1两,生蒲黄1两,黑山栀1两,川郁金1两,莪术1两,三棱1两,槟榔1两,陈皮1两,山楂1两,麦芽1两,神曲1两,南星1两,白丑头1两,苦葶苈1两,苏梗1两,藿梗1两,南薄荷1两,草乌1两,独活1两,柴胡1两,前胡1两,细辛1两,白芷1两,荆芥穗1两,防风1两,连翘1两,干葛1两,苦桔梗1两,知母1两,大贝母1两,甘遂1两,大戟1两,芫花1两,防己1两,瓜蒌仁1两,腹皮1两,天花粉1两,赤芍1两,白芍1两,枳壳1两,茵陈1两,川楝子1两,木通1两,泽泻1两,车前子1两,猪苓1两,宣木瓜1两,皂角1两,苦杏仁1两,桃仁1两,苏子1两,益智仁1两,良姜1两,草果1两,吴萸1两,红花1两,木鳖仁1两,蓖麻仁1两,僵蚕1两,全蝎1两,蜈蚣1两,蝉蜕1两,生山甲1两,生甘草1两,发团3两,飞滑石4两,生姜1斤,葱白1斤,韭白1斤,薤白1斤,大蒜头1斤,红凤仙1斤,白凤仙(全)1斤,槐枝1斤,柳枝1斤,桑枝1斤(凤仙子者或用4两),榆枝8两,桃枝8两(俱连叶),石菖蒲2两,莱菔子2两,干姜2两,陈佛手干1两,小茴1两,艾1两。

制法两共享油40斤,分熬丹收。再入净松香、生石膏各4两,陈壁土、明矾各2两,雄黄、轻粉、砂仁、白芥子、川椒、广木香、檀香、官桂、制乳香、制没药各1两,牛胶4两(酒蒸化,如前下法),或加苏合油,临用加沉、麝。

功能主治开胸膈,进饮食,化痰消痞;升降阴阳,流通气血。主风寒暑湿,气血痰食,六郁五积诸病,中州脾胃之病,四时外感内伤,表里不分,寒热相杂,非一偏所能治者;夏时暑湿、湿温之症偏于阴湿者;一切腹痛,妇人痛经,小儿虫痛、疟疾、痢疾。

用法用量外感风寒暑湿,头疼发热,贴胸口,先用生姜擦后再贴;内伤饮食、胸膈饱满,贴胸口痛处并脐上,用莱菔子、枳实,麸皮、食盐炒熨;咳嗽,贴胸口,用苍术、枳壳、陈皮、半夏、白术、干姜、皂角炒熨(若肺咳用清肺膏,胃咳用清胃膏,肾咳用滋阴膏,此膏勿用);痰喘、痰哮,贴胸背;痰饮,贴心口;嘈杂、噫气、吞酸、吐酸,贴心口,或用苍术、陈皮、半夏、黄连、黄芩、吴萸、神曲煎抹;恶心、干呕,贴心口,或用芦根煎汤抹胃脘,掺黄连末贴;噎嗝、反胃,用生姜汁、韭菜汁、牛乳抹胸口,膏内掺真郁金末,凤仙子末贴,再用陈米同黄土合上平肝顺气保中方药料炒熨;翻胃,贴心口,用姜汁、竹沥先抹之;呕吐,贴心口,寒宜丁香、砂仁、藿香、陈皮、半夏、干姜掺贴;热宜黄连、葛根、白芍、黄芩、栀子、竹茹加梅煎抹;霍乱吐泻,先用生姜擦胸口,膏内掺陈佛手干、明矾末贴胸口并脐上,不吐泻者,亦用生姜擦心口,掺菖蒲、白蔻、丁香末贴心口并脐上;积聚、症瘕、痃癖、痞气,先用生姜擦患处,膏内掺药末贴,掺药用大蒜头3两,生姜、葱白各2两,同捣烂,加白芥子、花椒、凤仙子、红蓼花子或花、大黄、芒硝、雄黄、轻粉、明矾、陈石灰各2钱,研末和匀阴干,临用以少许掺膏上贴,并可以少许加飞面、醋调敷膏外,再用酒蒸商陆、或酒蒸三棱,或醋炒吴萸,或醋炒延胡熨之;黄疸、阳黄,膏掺白术、黄芩、茵陈末贴心口,脐上,参用行水膏贴脐旁天枢穴,再加苍术、厚朴、广陈皮、茵陈、黄连、黄芩、栀子、龙胆草、葶苈、车前子、泽泻、木通、寒水石、滑石之类煎抹炒熨;阴黄,膏掺附子,干姜、茵陈末贴心口,脐上,参用散阴膏贴后对脐命门穴,再用苍术、厚朴、陈皮、茵陈、川芎、川乌、干姜、吴萸、青皮、姜黄、官桂、丁香、川椒、车前子、泽泻之类煎抹炒熨;酒疸、谷疸治同;瘟黄,用瘴疸丸(茵陈、栀子、大黄、芒消各1两,杏仁6钱,常山、鳖甲、巴霜各4钱,豆豉2两)煎抹炒熨;浮肿,阳水先肿上体,身热便闭,贴心口、脐上;阴水,先肿下体,身冷便利,贴心口、脐上;胀满,贴心口、脐上;泄泻,贴胸口、脐上,再用苍术、厚朴、陈皮、泽泻、车前子、木通、飞滑石之类炒熨或用白术5钱、车前子8钱炒熨;泻不止,用黄丹、枯矾、丁香掺膏贴,艾1叶坐在身下;痢疾,初起,膏掺川连、吴萸、木香、砂仁末贴脐上,3日后者,掺花椒、麝香贴;疟疾,贴心口、背心,先用生姜擦后贴;心胃气痛,贴痛处,热痛用柴胡、黄芩、瓜蒌、花粉、白芍、枳壳、黄连、栀子、橘红、木通、生甘草、食盐煎抹;冷痛用紫苏、香附、灵脂、延胡、姜黄、蒲黄、蓬术、当归、良姜、草果、官桂、胡椒、益智仁、吴萸、陈皮、半夏、没药、厚朴、苍术、乌药、川芎炒熨;肝气胁肋痛,贴痛处;腹痛,贴脐上;腰痛,膏掺白术、官桂末贴痛处;小肠气痛,贴脐下,并用川楝子、小茴、乌头、栀子、盐炒熨;妇人痛经,贴脐上;妇人乳核,不红不肿者,用姜葱汤洗后,膏内掺广木香贴,如红肿热痛者,用清阳膏加乌龙锭敷;妇人产后儿枕痛,贴痛处。

摘录《理瀹》

处方51、定喘养肺丸

处方木香56两,煅石膏40两,陈皮80两,苦桔梗320两,麻黄8两,五味子炭160两。

制法将药材加工洁净,炮制合格。苦桔梗120两,甘草50两,木香30两煮提两次,第一次2.5小时,第二次1.5小时。陈皮80两提油8小时,油尽收药液。苦桔梗200两,木香26两,五味子炭160两,麻黄8两煅石膏40两,甘草30两,粉碎成细粉,过一百孔罗,混匀。合并煮提药液,过滤沉淀,减压浓缩至比重1.3g温度(50℃)的稠膏。取原粉及稠膏按比例制丸,用低温干燥。上胶衣闯亮。每百粒干重5钱,每袋内装1钱半。

功能主治润肺,止咳,化痰定喘。主肝经虚弱,咳嗽痰盛,气促作喘,胸不畅,口苦咽干,喉痛咽哑,久嗽失眠。

用法用量口服,每袋分2次服,每日服2次。温开水送服。

注意未成年者忌服。

摘录《北京市中成药规范》

处方52、柴胡陷胸汤

处方柴胡1钱,姜半夏3钱,小川连8分,苦桔梗1钱,黄芩1钱半,栝楼仁(杵)5钱,小枳实1钱半,生姜汁4滴(分冲)。

功能主治和解开降达膜。主少阳结胸,症见少阳证具,胸膈痞满,按之痛,用柴胡枳桔汤未效者。现用于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急性支气管炎。

临床应用①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云南中医杂志》(1982;3:33):李某某,女,55岁,营业员,1980年10月5日初诊。患者11年前患急性胆囊炎后,常觉有胁胀痛,近年来渐觉怠倦乏力,大便艰涩,2-3日方一行。前日突觉右胁胀痛难忍,恶寒发热,口苦,胸闷,恶心,大便秘结,小便黄少,面色黯黄,精神不振,舌苔薄黄,脉沉细。证属肝胆湿热气滞,然因病久体弱,不可过用苦寒攻剂,当辛开苦降,调达气机,予柴胡陷胸汤加郁金10g,木香10g,2剂之后,大便畅行,证情减轻,再进4剂,诸证消失。②急性支气管炎《云南中医杂志》(1982;3:33):胡某某,男,40岁,工人,1981年1月27日初诊。病人素体清瘦,面白无华,胃纳不佳。五天前开始恶寒发热,鼻塞流清涕,头痛,咽痒,咳嗽吐少许白稠痰,自服西药后,头痛恶寒鼻塞减轻,但咳嗽频频,痰多黄稠,微觉喘急,汗出畏风,动则发热,口粘苦,脘闷不饥,苔白黄而腻,脉濡滑。证展风寒咳嗽化热,痰热互结,而表邪未净,当透表清热,化痰止咳,用柴胡12g,黄芩10g,黄连5g,姜半夏10g,瓜蒌仁15g,枳实10g,桔梗10g,生姜15g,杏仁10g。连进3剂痊愈。

摘录《重订通俗伤寒论》卷二

处方53、降火化痰丸

处方天门冬(米泔水洗净,去皮心,晒干)3两(用好酒浸,杵膏),黄连3两(姜汁炒,取末),南星(生姜2钱,皂角2钱,白矾2钱,同南星煮熟,将南星晒干,取末)1两,白茯苓(去皮木,取末)1两5钱,黄芩(酒炒,取末)2两,白芥子(水洗净,炒,取末)2两,广陈皮(水洗净,蒸熟,去白,晒干,取末)3两,百部(水洗净,晒干取末)3两,苦桔梗(水洗净,炒,取末)2两,黑玄参(水洗净,晒干,取末)2两,百合(水洗净,晒干,取末)2两,生贝母(水洗净,去心,晒干,取末)3两,苏子(水淘净,晒干,炒,取末)1两5钱,半夏(照南星制,取末)5钱,萝卜子(水洗净,炒,取末)3两,青竹茹(取末)2两,干葛(水洗净,晒干,取末)1两,薄荷(水洗净,晒干,取末)3两,玄明粉1两,前胡(水洗净,去毛,晒干,取末)2两,五味子(水洗净,晒干,取末)2两,枳壳(麸皮炒,用枳壳净末)1两。

制法上拌匀,炼蜜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痰火诸疾。

用法用量每服3钱,食后清茶送下。

摘录《墨宝斋集验方》

处方54、保肺汤

处方白及、薏苡仁、贝母、金银花、陈皮、苦桔梗、苦葶苈、甘草节。

功能主治肺痈吐脓血。

用法用量初起,加防风;溃后,加生黄耆、人参。

摘录《金鉴》卷四十

处方55、补中益气汤

处方牛蒡子1钱半,元参3钱,蜜耆3钱,白术1钱半(蜜炒),广陈皮1钱半,当归1钱半,甘草1钱,麦冬3钱半,苦桔梗1钱,红枣1枚,生姜3片,柴胡2钱(酒炒),升麻8分(酒炒)。

功能主治慢喉风,平素体虚,更兼暴怒,或过食五辛而生,或忧思太过而成。其发缓,其色淡,其肿微,咽干,舌滑而白,大便自利,脉细而微,唇如矾色,午前痛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喉科种福》卷四

处方56、连附甘桔汤

处方细川连、制香附、苦桔梗、淡条芩、上广皮、焦枳壳、京元参、生甘草。

功能主治清火利气化痰。主死蛾核。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喉科家训》卷二

处方57、补气汤

处方黄耆3两(去芦,蜜水炙),人参半两,甘草(炙)半两,麦门冬1两(汤浸,去心),苦桔梗(去芦,炒)1两。

功能主治补气以养肺。主肺虚少气自汗。

用法用量原书治上证,须与益荣丹配合使用。

摘录《瑞竹堂方》卷一

处方58、达原败毒散

处方杭白芍15g,花槟榔10g,羌活10g,独活10g,北柴胡10g,信前胡10g,苦桔梗10g,云茯苓10g,川厚朴6g,牡丹皮6g,炒枳壳6g,薄荷叶6g,草果仁6g,粉甘草6g,川芎3g,土牛膝30g。

功能主治清热疏表,祛湿解毒。主时疫白喉,湿邪挟表,邪客膜原。

摘录《言庚孚医疗经验集》

处方59、百灵丸

处方猪牙皂1两,真麝香1钱,梅花冰片1钱,射干片1两5钱,炒牛蒡子1两5钱,大玄参2两,苦桔梗2两,净滑石8两,净雄黄2钱,生甘草1两。

制法上为末,用好醋及冰糖汁炼为丸,如高梁子大。

功能主治一切咽喉急症。

用法用量每服1钱,小儿7分。

注意虚弱者忌用。

摘录《梅氏验方新编》卷一

处方60、连翘栀豉汤

处方青连翘2钱,淡香豉3钱(炒香),生枳壳8分,苦桔梗8分,焦山栀3钱,辛夷净仁3分(拌捣广郁金3钱),广橘络1钱,白蔻末4分(分作2次冲)。

功能主治清宣包络,疏畅气机。主心包气郁之证。

各家论述以清芬轻宣心包气分之主药连翘,及善清虚烦之山栀、豆豉为君,臣以夷仁拌捣郁金,专开心包气郁,佐以轻剂枳、核宣畅心包气闷,以达归于肺,使以橘络疏包络之气,蔻末开心包之郁。

摘录《重订通俗伤寒论》

警告!本文使用信息聚合技术汇集而成,仅作学习、研究之用,切不可照本宣科、照猫画虎,身体有恙应尽早就医。本文资料绝大部分注明了出处,但不对信息的正确性负责,更不对使用本文信息导致的后果负责。

相关参考

含有枳壳的处方(五十三)

处方1、人参清肺散处方人参4.5克陈皮4.5克半夏3克桔梗3克麦门冬1.5克五味子10个茯苓3克甘草1.5克桑白皮3克知母3克地骨皮3克枳壳3克贝母4.5克杏仁3克款花2.1克黄连3克功能主治治痰嗽咽

含有一颗针的处方(五十三)

处方1、加味四物六君汤别名加味四物六君子汤处方厚朴(姜汁炒)5分,桔梗4分,白术(去芦)4分,砂仁3分,红花3分,黄连3分,玄胡3分,陈皮4分,甘草2分,当归(酒洗)5分,香附5分,枳实(麸炒)4分,

含有甘草的处方(五十二)

处方1、柴葛败毒散处方柴胡、干葛、人参、羌活、防风、荆芥、桔梗、苏叶、甘草。功能主治疑似伤寒。用法用量加生姜3片,水煎服。摘录《景岳全书》卷六十三处方2、解肌汤处方川升麻1钱,甘草(生用)1钱,干姜1

含有半夏的处方(七十三)

处方1、茯苓汤别名六味茯苓汤(《景岳全书》卷五十四)。处方半夏(汤泡七次)赤茯苓(去皮)橘红各30克枳实(去瓤,麸炒)桔梗(去芦)甘草(炙)各15克制法上哎咀。功能主治治支饮,手足麻痹,多睡眩冒。用法

含有川芎的处方(五十三)

处方1、加减四物汤处方当归、白芍、川芎、熟地、桃仁、红花、元胡、香附、白术、木香、黄芩。功能主治妇人经行腹痛。用法用量水调服。摘录《郑氏家传女科万金方》卷一处方2、加减养脏汤处方木香、黄连、厚朴、甘草

含有桔梗的处方(五十四)

处方1、风寒温散方处方防风、荆芥穗、紫苏叶、姜半夏、广陈皮、枳壳、苦桔梗、炙甘草、生姜(去皮)。功能主治小伤风。用法用量头痛甚,加藁本、蔓荆子。注意切忌早用寒凉。摘录《不谢方》处方2、抗毒丸处方金银花

含有白术的处方(五十三)

处方1、附子散处方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细辛、干姜1两(炮裂,锉),甘草1两(炙微赤,锉),桂心1两,麦门冬1两(去心),独活1两,当归1两,白术1两。制法上为散。功能主治中风,失音不语,气厥无脉

含有防风的处方(五十三)

处方1、独活饮子处方天麻1钱,木香1钱,独活1钱,防风1钱,麝香少许(研细末,和入)。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肾疳臭息。用法用量每服1钱匕,小者半钱,麦门冬熟水调下。摘录《活幼口议》卷十八处方2、防风升麻

含有赤芍的处方(五十三)

处方1、解郁软坚汤处方全当归10g,赤芍药10g,正川芎5g,北柴胡5g,川郁金6g,白蒺藜10g,漂昆布10g,净海藻10g,制香附6g,酒青皮5g,山慈菇5g,蒲公英13g,鹿角霜15g(先煎)。

含有干地黄的处方(五十三)

处方1、当归润燥汤处方当归、熟地黄、生地黄、大黄、桃仁泥、麻仁、甘草,各一钱。升麻,二钱。红花,半钱。功能主治润燥。用法用量上作一服,水二钟,煎至一钟,空心热服。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处方2、黄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