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粳米的处方(四)

Posted 粳米

篇首语: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含有粳米的处方(四)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处方1、仓米汤

处方仓粳米半升(净,淘干,漉),薤白1握(去青,切细),羊脂1升(熬),香豉3升(以水1斗,煎取5升,澄清)。

功能主治小腹冷气积聚,结成冷痢,日夜三四十行。

用法用量先以羊脂煎薤白令黄,并米纳豉汁中煎取4升,旦空腹温服1升,如行10里,更进1升。得快利止;若利不止,更服如前。利后进粳米豉粥。若复作,更服1剂。

摘录《千金》卷十五

处方2、加味麦门冬汤

处方干寸冬(带心)5钱,野台参4钱,清半夏3钱,生山药4钱(以代粳米),生杭芍3钱,丹参3钱,甘草2钱,生桃仁2钱(带皮尖,捣),大枣3枚(擘开)。

功能主治妇女倒经。

摘录《衷中参西》上册

处方3、车前草汤

处方车前草半两,常山(细锉)半两,升麻半两,白粳米半合,豉(炒)半两,甘草(生)半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久疟日多,憎寒壮热不止,渴饮水。

用法用量每用3钱匕,以水1盏半浸药,置于星月下,横一小刀子于药上,五更煎取7分,去滓,分温2服,空腹未发前1服,相次再服。良久得吐,吐定得食浆水粥。

摘录《圣济总录》卷三十五

处方4、半夏饮子

处方制半夏8分,厚朴(炙),人参6分,白术6分,生姜(切)6分,枣6分,粳米2合,橘皮4分。

制法上切细。

功能主治胃反,饮食吐逆,水谷不化。

用法用量以水2大升,煎取1升,去滓,分温4服,空肚服2服。

注意忌羊肉、饧。

摘录《外台》卷八引《万全方》

处方5、白扁豆粥

处方白扁豆、粳米。

功能主治健脾养胃,清暑止泻。主脾胃虚弱,食少呕逆,慢性久泻,暑湿泻痢,夏季烦渴。

用法用量每次取炒白扁豆60g,或鲜白扁豆120g,粳米60g,同煮为粥,至扁豆烂熟,夏秋季可供早晚餐服食。

摘录《长寿药粥谱》引《延年秘旨》

处方6、白虎加元麦青萍汤

处方石膏2钱(生),知母2钱,甘草1钱(炙),粳米半杯,元参3钱,浮萍2钱,麦冬2钱。

功能主治清金而发表,绝其传府之源。主小儿疫疹初起,阳明素旺,烦热燥渴者。

用法用量流水煎至米熟,取半杯热服。覆衣取汗

摘录《四圣悬枢》卷四

处方7、半夏汤

处方半夏(好者)1两,(汤浸洗7次,切,焙干),陈粟米3分(陈粳米亦得)。

功能主治脾胃虚寒,吐泻,及有冷痰。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3钱,水1大盏,加生姜6片,煎至4分,不拘时候温服。

摘录《卫生总微》卷十

处方8、白虎汤

处方知母1两,甘草(炙微赤,锉)1两,麻黄2两(捣碎),粳米1合。

制法上挫细。

功能主治阳毒伤寒,服桂枝汤,大汗出后,大渴,烦躁不解,脉洪大者。

用法用量以水2大盏,煮米熟为度,去滓,分温3服,不拘时候。

摘录《普济方》卷一三五引《三因》

处方9、贝母粥

处方粳米100g,砂糖适量,贝母(极细粉末)5-10g。

功能主治润肺养胃,化痰止咳。主老年慢性气管炎,肺气肿,咳嗽气喘。

用法用量先以粳米、砂糖煮粥,待粥将成时,调入贝母粉末,再煮2-3沸即可。可供上、下午点心,温热服食。

摘录《长寿药粥谱》引《资生录》

处方10、白虎汤

处方知母6两,石膏1斤(碎),甘草2两(炙),粳米6合。

药理作用抗乙脑作用《中华医学杂志》(1964;7:456),用本方煎剂于实验性小白鼠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感染的治疗中,与大青叶提取物、竹叶石膏汤、安宫牛黄散等对照组相比较,本方能提高小白鼠存活率,经统计学处理,有显着性差异。

功能主治清热生津,解暑毒,解内外之热,清肺金,泻胃火实热。主阳明气分盛热。壮热面赤,烦渴引饮,大汗出,脉洪大有力或滑数;伤寒,脉浮滑,此以表有热,里有寒;三阳合病,腹满身重,难以转侧,口不仁面垢,谵语遗尿,发汗则谵语,下之则额上生汗,手足逆冷,若自汗出者;伤寒,脉滑而厥者,里有热;伤寒大汗出后,表证已解,心中大烦,渴欲饮水,及吐或下后7-8日,邪毒不解,热结在里,表里俱热,时时恶风,大渴,舌上干燥而烦,欲饮水数升者;夏月中暑毒,汗出恶寒,身热而渴;一切时气,瘟疫杂病,胃热咳嗽、发斑,小儿疮疱隐疹伏热;温病身热,自汗口干,脉来洪大,霍乱,伤暑发痧。

用法用量以水1斗,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1升,日3次。

注意伤寒脉浮,发热无汗,其表不解者,不可与;脉浮弦而细者,不可与也;脉沉者,不可与也;不渴者,不可与也;汗不出者不可与也。

各家论述1.《伤寒明理论》:白虎,西方金神也,应秋而归肺;夏热秋凉,暑暍之气,得秋而止。秋之令曰处暑,是汤以白虎名之,谓能止热也。知母味苦寒,《内经》曰:热淫所胜,佐以苦甘。又曰:热淫于内,以苦发之。欲彻表寒,必以苦为主,故以知母为君。石膏味甘微寒,热则伤气,寒以胜之,甘以缓之,欲除其热,必以甘寒为助,是以石膏甘寒为臣,甘草味甘平,粳米味甘平,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热气内蕴,消灼津液,则脾气燥,必以甘平之物缓其中,故以甘草、粳米为之使,是太阳中暍,得此汤则顿除之,即热见白虎而尽矣。2.《医方考》:石膏大寒,用户以清胃;知母味厚,用之以生津;大寒之性行,恐伤胃气,故用甘草、粳米以养胃。是方也,惟伤寒内有实热者可用之。若血虚身热,证象白虎,误服白虎者死无救,又东垣之所以垂戒矣。3.《伤寒来苏集》:石膏大寒,寒能胜热,味甘归脾,质刚而主降,备中土生金之体;色白通肺,质重而含脂,具金能生水之用,故以为君,知母气寒主降,苦以泄肺火,辛以润肺燥,内肥白而外皮毛,肺金之象,生水之源也,故以为臣。甘草皮赤中黄,能土中泻火,为中宫舟楫,寒药得之缓其寒,用此为佐,沉降之性,亦得留连于脾胃之间矣。粳米稼穑作甘,气味温和,禀容平之德,为后天养命之资,得此为佐,阴寒之物,则无伤损脾胃之虑也。煮汤入胃,输脾归肺,水精四布,大烦大渴可除矣。4.《医方集解》:烦出于肺,躁出于肾,石膏清肺而泻胃火,知母清肺而泻肾火,甘草和中而泻心脾之火,或泻其于,或泻其母,不专治阳明气分热也。

临床应用1.温热:汪某某,男,54岁。患感冒发热,入某某医院,在治疗中身热逐步上升,曾屡进西药退热剂,旋退旋起,8天后仍持续发热达38.8℃,口渴,汗出,咽微痛,脉象浮大,舌苔薄黄。此为温热已入阳明,内外虽俱大热,但尚在气分,以白虎汤加味以治,处方:生石膏60g,知母12g,粳米12g,炙甘草9g,鲜茅根30g(后下),鲜芦根30g,连翘12g。水煎,米熟汤成,温服。下午及夜间连进2剂,热势下降,体温38℃,次日原方续进2剂,热即下降到37.4℃,后将石膏量减至45g,2剂后体温已正常。2.中暑:某儿,8岁,中暑,身灼热烦渴,四肢懈惰,一医与白虎汤,二旬余日,犹不效,先生曰:某医之治,非不当,然其所不效者,以剂轻故也,即倍前药与之(贴重10钱),须臾发汗如流,至明日善食,不日复故。3.三阳合病:某男,70余岁。秋患伤寒证,不治,久而化热,便难溲赤,头常晕,渐加剧,不能起坐,坐则房屋旋转。发热间或恶寒,继则昏蝥,发则口木舌强不能言,手足亦不能动,耳聋,呼之如无所闻,目灼灼直视,约需1小时始复常态,时谵语。曾数就医,均以老年体虚,治当滋补,服药无效,病反日进。其中有认为病有热象,当用清凉者,投之小效。迁延至春不愈,后来我处诊治。脉六部洪滑,舌苔黄厚,口渴引饮。与三阳合病相近,治当用白虎汤。处方:鲜茅根120g,生石膏60g,知母、花粉各15g,粳米9g,甘草6g。服药后病人顿觉清爽,眩晕大减,是日昏蝥仅发2次,但脉之洪滑不减,知其蕴热尚炽,原方加量,先煎茅根,取汤去滓,再入余药,煎取清汤3碗,每小时1碗,日尽1剂。2天后身即不重,耳不聋,转侧自如,昏蝥已不发。又服6-7剂,口亦不渴,舌苔渐薄,大便亦通,更进5剂,头晕始去。4.热厥证:史某某,女性,38岁,农民。急诊时病人已陷入昏迷3小时。发热已2日,急性热性病容,体质营养良好,全身多汗,皮肤湿润,体温40.5℃,手足微冷,心跳急速,口腔干燥,白色薄苔,脉滑而有力,腹诊腹壁紧张度良好,无抵抗,压痛。来院后静脉注射25%葡萄糖100毫升,为处白虎汤原方。6小时后病人诉口渴,给饮凉开水少量,次日神志清楚,诉头痛乏力,体温38.5℃,续服前方,病情续有好转,第3日恢复常温,又5日痊愈。

摘录《伤寒论》

处方11、白虎加人参竹叶汤

处方石膏、知母、粳米、甘草、人参、竹叶。

功能主治中暑,平昔阴虚多火者。

摘录《杂病源流犀烛》卷十五

处方12、芹菜粥

处方新鲜芹菜60克 粳米50~100克

制法将芹菜洗净,切碎,与粳米入砂锅内,加水600克左右,同煮为菜粥。

功能主治固肾利尿,清热平肝。适用于高血压、糖尿病等。

用法用量每天早晚餐时,温热食。此粥作用较慢,需要频服久食,方可有。应现煮现吃,不宜久放。

摘录《本草纲目》

处方13、大米冬笋粥

处方冬笋50克 粳米50克

制法将冬笋洗净切片,与粳米同煮为稀粥。

功能主治宣散透疹。适用于小儿麻疹、疹出不畅。

用法用量空腹服。每日服2次。

摘录《寿世新编》

处方14、鹿头肉粥

处方鹿头肉150克 蔓荆子15克 高良姜 香子(炒)各10克 粳米100克

制法将蔓荆子、良姜、香子捣箩为末,每用10克。先煮鹿肉,熟后去肉下粳米与药末同煮粥。临熟少加作料调和即成。

功能主治益气健脾,利湿消肿。适用于妇女妊娠四肢虚肿、喘急胀满。

用法用量分作3次食,1日食尽。

摘录《圣济总录》

处方15、大米胡萝卜粥

处方胡萝卜约250克 粳米50克

制法将胡萝卜洗净切片,与大米同煮为粥。

功能主治宽中下气,消积导滞。适用于小儿积滞、消化不发。

用法用量空腹食,每日2次。

摘录《寿世青编》

处方16、菊苗粥

处方甘菊新鲜嫩芽或幼苗 北粳米各50克冰糖适量

制法将菊苗洗净切细,煎水取汁,约100克,入北粳米、冰糖,再加水400克,煮成稀薄粥。

功能主治清肝明目,降低血压。适用于高血压、高脂血症。

用法用量每日2次,稍温食。

注意脾胃虚寒、慢性腹泻者不宜服。

摘录《遵生八笺》

处方17、白木耳粥

处方白木耳30克 薤白10克 粳米10克

制法先将白木耳及薤白洗净细切,再与米相和煮作粥。

功能主治滋阴润燥,理气止痛。适用于痢久伤阴、腹痛下重者。

用法用量空腹食用。

摘录《食医心镜》

处方18、苎麻粥

处方生苎麻根30克 陈皮炒10克 粳米 大麦仁各50克 细盐少许

制法先煎苎麻根、陈皮,去渣取汁,后入粳米及大麦仁煮粥,临熟,放入盐少许。

功能主治凉血,止血,安胎。适用于血热崩漏、妊娠胎动下血及尿血、便血等症。

用法用量分作2服,每日空腹趁热食。

摘录《圣济总录》

处方19、茵陈粥

处方茵陈30~60克 粳米50~100克 白糖适量

制法先将蔑陈洗净,煎汁,去渣,入粳米后加水适量,待粥欲熟时,加入白糖适量,稍煮一二沸即可。

功能主治清利湿热,退黄疸。适用于急性传染性黄疸型肝炎。

用法用量每日2~3次服。7~10天为一疗程。

摘录《粥谱》

处方20、枇杷叶粥

处方枇杷叶10~15克 粳米100克 冰糖适量

制法将枇杷叶用纱布包好放入砂锅内,加水200克煎至100克,去渣入粳米、冰糖,再加水600克,煮成稀薄粥。

功能主治清肺化痰,止咳降气。适用于急性气管炎、大叶性肺炎、衄血以及胃热呕吐呃逆等症。

用法用量每日早晚温热服之,3~5天为一疗程。

摘录《老老恒言》

处方21、紫苏麻仁粥

处方苏子10克 火麻仁15克 粳米50~100克

制法先将苏子、火麻仁捣烂,加水研,滤取汁,与粳米同煮成粥。

功能主治润肠通便。适用于老人、产妇体虚肠燥、大便干结难解者。

用法用量任意服用。

摘录《普济本事方》

处方22、包心菜粥

处方包心菜500克 粳米50克

制法先将包心菜水煮半小时,捞出菜后,入米煮粥。

功能主治缓急止痛。适用于胃脘拘急疼痛,对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有止痛和促进溃疡愈合作用。

用法用量日服2次。温热服。

摘录《民间方》

处方23、葱白粥

处方粳米50克 葱白 白糖各适量

制法先煮粳米,待粳米将熟时把切成段的葱白2~3茎及白糖放入即可。

功能主治解表散寒,和胃补中。适用于风寒感冒。

用法用量每日1次。热服,取微汗。

摘录《济生秘览》

处方24、巴戟天丸

别名巴黄丸

处方巴戟天1分(粳米同炒微黄,去心),川大黄1两(锉碎,微妙)。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肾脏实热,风毒上攻,头面虚肿,下注脚膝沉重,行履艰难;脚气由于酒毒危甚者。

用法用量巴黄丸(《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九)。

摘录《医方类聚》卷十引《简要济众方》

处方25、竹笋米粥

处方鲜竹笋1个 粳米100克

制法将鲜竹笋脱皮切片,与粳米同煮成粥。

功能主治清肺除热,兼能利湿。适用于糖尿病及久泻、久痢、脱肛等症。

用法用量每日服2次。

摘录《民间方》

处方26、扁豆粥

处方白扁豆15克 人参5~10克 粳米50克

制法先煮扁豆,将熟,入米煮粥;同时单煎人参取汁,粥熟时,将渗汁对入调匀即可。

功能主治益精补肺,健脾止泄。适用于久泄不止、脾胃虚弱或小儿吐泻交作。

用法用量空腹服,每日2次。

摘录《食鉴本草》

处方27、酸枣仁粥

处方酸枣仁末15克 粳米100克

制法先以粳米煮粥,临熟,下酸枣仁末再煮。

功能主治宁心安神。适用于心悸、失眠、多梦、心烦。

用法用量空腹食用。

摘录《饮膳正要》

处方28、鹿角胶粥

处方鹿角胶15~20克 粳米100克 生姜3片

制法先煮粳米作粥,待沸后,放入鹿角胶、生姜同煮为稀粥。

功能主治补肾阳,益精血。适用于肾气不足所致的阳痿、早泄、遗精、腰痛、妇女子宫虚冷、不孕、崩漏、带下等。

用法用量每日1~2次。3~5天为一疗程。

注意阴虚火旺、口干舌燥、尿黄便秘或感冒发热者忌服。适宜于冬季服用。

摘录《本草纲目》

处方29、苏子粥

处方苏子10克 南粳米50~100克 红糖适量

制法将苏子捣成泥,与南粳米、红糖同入砂锅内,加水煮至粥稠即成。

功能主治降气消痰,止咳平喘,养胃润肠。适用于中老年人急慢性支气管炎及肠燥便秘。

用法用量每日早晚温热服,5天为一疗程。

摘录《本草纲目》

处方30、桃花汤

处方赤石脂30克(一半全用,一半筛末)干姜9克 粳米30克

功能主治温中涩肠。治久痢不愈,便脓血,色黯不鲜,腹痛喜温喜按,舌质淡苔白,脉迟弱,或微细。现用于痢疾后期、伤寒肠出血、慢性肠炎、溃疡病、带下等属于脾肾阳虚者。

用法用量上三味,以水700毫升,煮米令熟,去滓,温服150毫升,纳赤石脂末5克,日三服。若一服愈,余勿服。

备注本方所治久痢,属于脾肾阳气衰微所致。方中赤石脂涩肠固脱为君;干姜温中祛寒为臣;粳米养胃和中为佐使,助赤石脂、干姜以厚肠胃。诸药合用,共奏温中涩肠之效。

摘录《伤寒论》

处方31、葫芦粥

处方陈葫芦粉(越陈越好)10~15克 粳米50克冰糖适量

制法先将粳米、冰糖同入砂锅内,加水500克,煮至米开时,加陈葫芦粉,再煮片刻,视粥稠为度。

功能主治利水消肿。适用于肾炎及心脏病水肿、脚气水肿等。

用法用量每日2次,温热顿服,5~7天为一疗程。

摘录《民间方》

处方32、苏麻粥

处方苏子15克 麻子30克 粳米30克

制法先将苏子、麻子捣烂和水滤取汁,入米煮作粥。

功能主治顺气润肠。适用于老人、妇女产后以及久病体弱者大便秘结艰涩。

用法用量空腹食用。可长期服。

摘录《济众新编》

处方33、薤白粥

处方薤白10~15克(鲜者30~50克)粳米100克

制法取薤白同粳米煮粥。

功能主治宽胸,行气,止痛。适用于老人慢性肠炎、菌痢以及冠心病胸闷不适或心绞痛。

用法用量可供早晚餐温热食。

注意多食发热,不宜多服、久服。多食发热,不宜多服、久服。

摘录《食医心镜》

处方34、合欢花粥

处方合欢花(干品)30克(鲜品50克)粳米50克 红糖适量

制法将合欢花、粳米、红糖同放入锅内,加清水500克,用文火烧至粥稠即可。

功能主治安神解郁,活血,消痈肿。适用于忿怒忧郁、虚烦不安、健忘失眠等症。

用法用量于每晚睡前1小时空腹温热顿服。

摘录《民间方》

处方35、益母草汁粥

处方鲜益母草汁10克 鲜生地黄汁40克 鲜藕汁40克生姜汁2克 蜂蜜10克 粳米100克

制法先以粳米煮粥,待米熟时,加入上述诸药汁及蜂蜜,煮成稀粥即成。

功能主治滋阴,养血,调经,消淤,解渴,除烦。适用于妇女月经不调、功能性子宫出血、产后血晕、恶露不净、淤血腹痛以及吐血衄血、咳血、便血等。

用法用量每日2次,温服。病愈即停,不宜久服。

注意煮制时宜用砂锅,不宜用铁锅。凡大便溏薄者、脾虚腹泻者忌用。吃粥期间应忌葱白、薤白、韭白。

摘录《太平圣惠方》

处方36、兰花粥

处方泽兰30克 粳米50克

制法先煎泽兰,去渣取汁,入粳米煮作粥。

功能主治活血,行水,解郁。适用于妇女经闭、产后淤滞腹痛;身面浮肿、小便不利。

用法用量空腹食用,每日2次。

摘录《粥谱》

处方37、良姜粥

处方高良姜15克(为末)粳米90克

功能主治治心腹冷痛。

用法用量上药用水1.5升,煎高良姜至1升,去滓,下米煮粥食之。

摘录《饮膳正要》卷二

处方38、车前叶粥

处方鲜车前叶30~60克 葱白1茎 粳米50~100克

制法将车前叶洗净,切碎,同葱白煮汁后去渣,然后加粳米煮粥。

功能主治利尿,清热,明目,祛痰。适用于患有小便不通、尿血、水肿等症的急性肾炎患者。

用法用量每日2~3次。5~7天为一疗程。

注意患有遗精、遗尿的病人不宜食用。

摘录《圣济总录》

处方39、贝母粥

处方贝母粉10克 北粳米50克 冰糖适量

制法用北粳米、冰糖煮粥,待米开汤未稠时,调入贝母粉,改文火稍煮片刻(再煮二三沸),粥稠即成。

功能主治化痰止咳,清热散结。适用于急慢性气管炎、肺气肿。

用法用量每日早晚温服。

摘录《资生录》

处方40、松仁粥

处方松仁15克 粳米30克

制法先煮粳米粥,后将松仁和水研末作膏,入粥内,煮二三沸。

功能主治润肠通便。适用于老年气血不足或热病伤津引起的大便秘结者。

用法用量空腹食,每日3次。

摘录《本草纲目》

处方41、鲤鱼脑髓粥

处方鲤鱼脑髓60克 粳米180克

功能主治治耳聋久不愈。

用法用量上煮粥,以五味调和,空腹食之。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九十七

处方42、决明子粥

处方决明子(炒)10~15克 粳米50克 冰糖适量

制法先把决明子放入锅内炒至微有香气,取出,待冷后煎汁,去渣,放入粳米煮粥,粥将熟时,加入冰糖,再煮一二沸即可食。

功能主治清肝,明目,通便。适用于高血压、高血脂症以及习惯性便秘等。

用法用量适膈春夏季食。每日1闪,5~7天为一疗程。

注意大便泄泻者忌服。

摘录《粥谱》

处方43、五蒸汤

处方甘草3克(炙)茯苓9克 人参6克 竹叶2把 葛根 干地黄各6克 知母 黄芩各6克 石膏15克(碎)粳米75克

制法上十味,切。

功能主治治骨蒸劳热。

用法用量以水900毫升,煮取250毫升,分为三服。亦可以水900毫升,煮小麦750克,煎汤煮药。

注意服药期间,忌食海藻、菘菜、芜荑、火醋。

摘录《外台秘要》卷十三引《古今录验》

处方44、生芦根粥

处方鲜芦根100~150克 竹菇15~20克 粳米100克 生姜2片

制法取鲜芦根洗净,切成小段,与竹茹同煎取汁,去渣,入粳米同煮粥,粥欲熟时加入生姜,稍煮即可(煮粥宜稀薄)。

功能主治清热,除烦,生津,止吐。适用于妇女妊娠阻以及一切高热引起的口渴心烦、胃热呕吐或呃逆不止等症。

用法用量每日2次,3~5天为一疗程。

注意对胃寒呕吐、肺寒咳嗽的病人不宜选用。

摘录《食医心鉴》

处方45、羊骨粥

处方羊骨1000克左右 粳米100克 细盐 生姜葱白各适量

制法先将羊骨打碎,加水煎汤,然后取汤代水同米煮粥,待粥将成时,加入细盐、生姜、葱白,稍煮二三沸即可。

功能主治补肾气,强筋骨,健脾胃。适用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

用法用量温热空腹食用。10~15天为一疗程。宜于秋冬季食用。

注意感冒发热期间宜停服。

摘录《千金翼方》

处方46、蒲公英粥

处方蒲公英40~60克(鲜品60~90克)粳米50~100克

制法取干蒲公英或鲜蒲公英(带根)洗净,切碎,煎取药汁,去渣,入粳米同煮为稀粥,以稀薄为好。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散结。适用于肝炎、胆囊炎及急性乳腺炎、急性扁桃体炎、尿路感染、急性结膜炎等。

用法用量每日2~3次,稍温服。3~5天为一疗程。

摘录《粥谱》

处方47、镇心汤

处方防风 当归 大黄各10克 泽泻8克 白蔹8克 菖蒲 人参 桔梗各6克 白术 甘草各20克 紫菀 茯苓各4克 秦艽12克 桂心 远志 薯蓣 石膏各6克 大豆卷8克 麦门冬10克 粳米30克 大枣15枚 干姜4克 附子 茯神各6克

制法上药二十四味,哎咀。

功能主治治风虚劳冷,心气不足,喜忘恐怖,神志不定。

用法用量以水1.2升,先煮粳米令熟,去津纳药,煮取400毫升,每服100毫升,日三夜一。

摘录《备急千金要方》卷十四

处方48、大麻仁粥

处方大麻仁10克 粳米50克

制法先将大麻仁捣烂水研,滤汁,与粳米煮作粥。

功能主治润肠通淋,活血通脉。适用于产后血虚便秘、小便不通利、关节凝涩等。

用法用量任意食用。

注意大麻仁食入过量可致中毒,故不宜过量。

摘录《食疗本草》

处方49、君达菜粥

处方君达莱(鲜者)400克 粳米50克

制法夏季取君达莱(鲜者)与粳米煮粥。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用于肠毒痢疾、暑热等。

用法用量任意服食。

摘录《唐本草》

处方50、肉苁蓉粥

处方肉苁蓉60克(酒浸一宿,刮去皱皮,细切)粳米100克 鹿角胶15克(捣碎,炒令黄燥,为末)羊肉120克(细切)

功能主治治五劳七伤,久积虚冷,阳痿。

用法用量煮羊肉,苁蓉、粳米作粥,临熟下鹿角胶末,以盐、酱味末调和,分二次服。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九十七

处方51、吴茱萸粥

处方吴茱萸2克 粳米50克 生姜2片 葱白2茎

制法将吴茱萸研为细末;用粳米先煮粥,待米熟后下吴茱末及生姜、葱白,同煮为粥。

功能主治补脾暖胃,温中散寒,止痛止吐。适用于虚寒性痛经以及脘腹冷痛、呕逆吞酸。

用法用量每日早晚服用。3~5天为一疗程。

注意用量不宜过大,宜从小剂量开始。一切热症、实证或阴虚火旺的病人忌服。

摘录《食鉴本草》

处方52、艾叶粥

处方干艾叶15克(鲜者30克)南粳米50克红糖适量

制法艾叶煎取浓汁去渣,与粳米、红糖加水煮为稠粥。

功能主治温经止血,散寒止痛。适用于妇女虚寒性痛经、月经不调小腹冷痛等。

用法用量月经过后3天服,月经来前3天停。每日2次,早晚温热服

注意凡阴虚血热者不宜服用。

摘录《民间方》

处方53、苁蓉羊肉粥

处方肉苁蓉10~15克 精羊肉63克 粳米100克精盐适量葱白2茎 生姜3片

制法分别将肉苁蓉、精羊肉洗净后细切,先用砂锅煎肉苁蓉取汁,去渣,入羊肉、粳米同煮,待煮沸后,再加入精盐、生姜葱白煮为稀粥。

功能主治补肾助阳,健脾养胃,润肠通便。适用于肾阳虚衰所致的阳痿、遗精、早泄、女子不孚、腰膝冷痛、小便频数、夜间多尿、遗尿以及平素体质羸弱、劳倦内伤、恶寒怕冷、四肥欠温、脾胃虚寒、老人阳虚便秘等症。

用法用量适于冬季服用,以5~7天为一疗程。

摘录《本草纲目》

处方54、竹沥饮

处方淡竹沥60毫升 粳米100克(炒,以水300毫升同研,去滓取汁)

功能主治治霍乱,狂闷烦渴,吐利无度,气欲绝者。

用法用量上二味和匀,顿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三十九

处方55、莲肉粥

处方莲子粉15克 粳米30克 红糖适量

制法将上3味同入砂锅内煎煮,煮沸后即改用文火,煮至粘稠为度。

功能主治补脾止泻,益肾固精,养心安神。适用于高血压及脾虚泄泻、肾虚不固、遗精、尿频及带下、心悸、虚烦失眠等。

用法用量可随意服食。

注意凡有外感或实热证者不宜服。

摘录《太平圣惠方》

处方56、仙人粥

处方何首乌30-60克,粳米60克,红枣3-5枚,红糖(或冰糖)适量。

制法先将何首乌用砂锅煎取汁,去渣后加入粳米、红枣,文火煮粥,待粥熟,加入适量红糖或冰糖,再煮一二沸,乘热服食。

功能主治养血益肝,固精补肾,健筋骨,乌须发。适用于头发枯燥发黄、须发早白。并可用于头晕、耳鸣、失眠、腰膝软弱、梦遗滑精、崩漏带下、久痢等症。

用法用量每天服1-2次,7-10天为一疗程。间隔5 天再进行下一疗程。

注意大便溏泄者不宜食用。服药粥期间忌食葱、蒜,忌冷服。熬煮时禁用铁锅。

摘录《民间方》

处方57、芦笋粥

处方芦笋(芦笋的嫩苗)30克 粳米50克

制法先煎芦笋,去渣,后入粳米煮为稀粥。

功能主治辛凉解表。适用于小儿疹出不畅,症见发热,烦躁、喘咳、呕吐等。

用法用量空腹服用,每日2次。

摘录《粥谱》

处方58、马齿苋粥

处方新鲜马齿苋60克(干品30克)粳米100克

制法将鲜马齿苋洗净切碎,同粳米煮粥。

功能主治清热止痢。适用于急、慢性细菌性痢疾和肠炎。

用法用量可供早晚餐,温热食。

注意脾虚慢性泄泻者忌服。

摘录《食疗本草》

处方59、五仁粥

处方芝麻 松子仁 胡桃仁 桃仁(去皮、尖,炒)甜杏仁各10克 粳米200克

制法将五仁混合碾碎,入粳米共煮稀粥。

功能主治滋养肝肾,润燥滑肠。适用于中老年气血亏虚引起的习惯性便秘。

用法用量食用时,加白糖适量,每日早晚服用。

摘录《经验方》

处方60、加味竹叶汤

处方白茯苓4.5克,麦门冬(去心)7.5克,黄芩3克,人参3克,竹叶5片,粳米1撮。

功能主治养血清热汤。主阴虚火旺。(妊娠心烦)

用法用量水煎空腹时热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张氏医通》卷十五

警告!本文使用信息聚合技术汇集而成,仅作学习、研究之用,切不可照本宣科、照猫画虎,身体有恙应尽早就医。本文资料绝大部分注明了出处,但不对信息的正确性负责,更不对使用本文信息导致的后果负责。

相关参考

含有益母草的处方(四)

处方1、益母草汁粥处方鲜益母草汁10克鲜生地黄汁40克鲜藕汁40克生姜汁2克蜂蜜10克粳米100克制法先以粳米煮粥,待米熟时,加入上述诸药汁及蜂蜜,煮成稀粥即成。功能主治滋阴,养血,调经,消淤,解渴,

含有粳米泔的处方

粳米泔[别名渐二泔(《证治要诀》),米沈(《纲目》)],《纲目》:甘,寒,无毒。清热凉血,利小便。治热病烦渴,吐血,衄血,风热目赤。《纲目》:清热,止烦渴,利小便,凉血。本文介绍了含有粳米泔的处方2个

含有粳米的处方(五)

处方1、绿豆菜心粥处方绿豆100克白菜心3个粳米50克制法将绿豆、粳米洗净,加水适量,煮烂成粥前加入白菜心,再煮20分钟。功能主治清热解毒。适用于小儿腮腺炎。用法用量1日分2次食,连吃4日。摘录《民间

含有粳米的处方(一)

处方1、葱白粥处方葱白1大握(去须叶,细切,烂研,生布绞取汁),白粳米2合(净,淘)。功能主治发汗散寒,温中止痛。主五淋,小便不通。年老体弱者伤风感冒,发热恶寒,头痛,鼻塞流涕,腹痛泻痢等。用法用量上

含有粳米的处方(二)

处方1、高良姜粥处方高良姜半两(锉),粳米2合,陈橘皮半分(汤浸,去白瓤,末)。功能主治心腹冷气,往往结痛,或遇风寒及吃生冷即痛发动。用法用量以水3大盏,煎高良姜、陈橘皮,取汁1盏半,去滓,投米煮粥。

含有粳米的处方(六)

处方1、石子汤处方猪肾1对(去脂膜,四破。无则以羊肾代之)香豉葱白粳米当归芍药各60克功能主治治蓐劳。妇人产理不顺,忧劳过度,虚羸喘乏,寒热如疟,头痛自汗,肢体倦怠,咳嗽痰逆,腹中绞刺。用法用量上为锉

含有粳米的处方(三)

处方1、鸡子丸处方鸡子白3枚,干漆4两(熬),蜡3两,粳米粉半斤(1本无干漆)。制法上四味纯铜器中,于微火上煎,搅令调,纳粉令凝可丸,置土上温,乃纳鸡子,搅令相得,又煎令可丸。功能主治长虫。用法用量宿

含有葛根的处方(十五)

处方1、葛根粉粥处方葛根粉30克粳米50克制法粳米浸泡一宿,与葛根粉同入砂锅内,加水500克,用文火煮至米开粥稠即可。功能主治发表解肌,清热除烦,生津止渴,透疹止泻,降低血压。适用于高血压、冠心病、老

含有蘘荷的处方(五)

处方1、陈橘皮粥处方陈橘皮(汤浸,去白,焙)1两,苎麻根(刮去土,晒干)1两,高良姜(末)3钱,白粳米(择净)半合。制法上除粳米外为散。功能主治妊娠冷热气痛,连腹不可忍。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先以水5盏

含有茯苓的处方(一百五十三)

处方1、茯苓粥处方茯苓粉30克粳米100克红枣20枚制法先将红枣文火煮烂,连汤放入粳米粥内,加茯苓粉再煮粉沸即成。功能主治健脾补中,利水渗湿,安神养心。适用于慢性肝炎脾胃虚弱、腹泻、烦躁失眠等症。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