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粳米的处方(二)
Posted 处方
篇首语:直如朱丝绳,清如玉壶冰。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含有粳米的处方(二)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处方1、高良姜粥处方高良姜半两(锉),粳米2合,陈橘皮半分(汤浸,去白瓤,末)。
功能主治心腹冷气,往往结痛,或遇风寒及吃生冷即痛发动。
用法用量以水3大盏,煎高良姜、陈橘皮,取汁1盏半,去滓,投米煮粥。空腹食之。
摘录《圣惠》卷九十六
处方2、胶蜡汤处方粳米1合,蜡(如鸡子)1枚,阿胶6分,当归6分黄连10分。
制法上切。
功能主治产后下痢。
用法用量以水6升半,先煮米令蟹目沸,去米纳药,煮取2升,入阿胶、蜡消烊,温分2-3服。
摘录《外台》卷三十四引《深师方》
处方3、大竹叶汤处方甘草2两(炙),小麦(完用)5合,黄耆2两,人参2两,知母2两,大枣20枚(擘),半夏3两(洗),栝楼1两,粳米1升,黄芩1两,当归2两,生姜4两,前胡2两,芍药2两,麦门冬6合(去心),龙骨3两,桂心3两,竹叶(切)1两。
制法上切。
功能主治虚劳客热,百病之后,虚劳烦扰,不得眠卧,骨间劳热,面目青黄,口干烦躁,短气乏力,食不得味,纵食不生肌肤,胸中痰热,烦满愦闷。
用法用量用东流水2升,煮取5升,去滓,分服1升,日3夜2。
注意忌海藻、菘菜、羊肉、饧、生葱。
摘录《外台》卷十六引《古今录验》
处方4、茯苓汤处方白茯苓(去黑皮)1两,人参1两,半夏(汤洗7遍,切,炒干)2两,麦门冬(去心,焙)2两,粳米2合,甘草半两(炙,锉)。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伤寒,脾胃有热,干呕烦满。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用水1盏半,加生姜1分(拍碎),大枣3个(劈破),竹叶3-7片,同煎至8分,去滓温服,日2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二十五
处方5、茯苓粥别名白茯苓粥
处方白茯苓(去黑皮,取末)半两,粳米2合。
制法上药,以米淘净煮粥,米熟即下茯苓末。
功能主治健脾益胃,利水消肿。主产后无所苦,欲睡而不得睡。老年性浮肿,肥胖症,脾虚泄泻,小便不利,水肿。
用法用量白茯苓粥(《长寿药粥谱》引《直指》)。
注意老年人脱肛和小便多者不宜服食。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九○
处方6、麻子粥别名麻子仁粥
处方麻子1斤(熬,研,水滤取汁),粳米4合(净淘)。
功能主治老人脚气,烦闷或吐逆,不下食,痹弱,及腹中冷气。
用法用量麻子仁粥(《医学入门》卷三)。
摘录《养老奉亲》
处方7、柴胡白虎汤处方川柴胡1钱,生石膏8钱(研),天花粉3钱,生粳米3钱,青子芩1钱半,知母4钱,生甘草8分,鲜荷叶1片。
功能主治清胃泄热。主温疟,热重寒轻,脉多弦数,或右脉洪盛。
用法用量《湿温时疫治疫法》有仙露夏,无天花粉、鲜荷叶。
各家论述柴胡达膜,黄芩清火,本为和解少阳之君药;而臣以白虎法者,以其少阳证少而轻,阳明证多而重也;佐以花粉,为救液而设;使以荷叶,为升清而用。合而为和解少阳阳明,寒轻热重,火来就燥之良方。
摘录《重订通俗伤寒论》卷二
处方8、常山白虎汤处方常山6g,草果6g,桂枝6g,石膏24g,知母12g,生甘草3g,粳米1杯,雄黄0.6g(研吞)。
功能主治清热生津,祛痰抗疟。主温疟。壮热,汗出不畅,骨节酸痛,少气烦冤,口渴引冷,苔黄,脉洪。
摘录方出《章次公医案》,名见《古今名方》
处方9、金樱子粥处方金樱子10-15g,粳米(或糯米)1-2两。
功能主治收涩、固精、止泻。主滑精遗精,遗尿,小便频数;脾虚久泻,妇女带下病,子宫脱垂等。
用法用量先煎金樱子,取浓汁,去滓,用粳米或糯米煮粥。每天分2次温服,以2-3天为1疗程。
注意感冒期间以及发热的病人不宜食用。
各家论述金樱子味酸涩,性平无毒,入肾、膀胱、大肠经。《蜀本草》说能治脾泄,下痢,止小便利,涩精气。《滇南本草》:治日久下痢,血崩带下,涩精遗泄。中医认为,脾气虚则久泻不止,膀胱虚寒则小便不禁,肾气虚则精滑自遗,金樱子入三经而收敛虚脱之气,所以治疗上述病证有很好的效果。
摘录《药粥疗法》引《饮食辨录》
处方10、梨汤粥别名梨汁粥
处方梨3枚(切),粳米1合。
功能主治小儿心脏风热,昏愦躁闷,不能下食。
用法用量梨汁粥(《卫生总微》卷三)。
摘录《圣惠》卷九十七
处方11、大茯苓丸处方白茯苓(去黑皮,锉碎,水浸49日,每7日1易水,日足蒸1复时,却入水中安罗子内,以手缓缓挼去筋脉令净,澄,取出晒干,为末)1升,柏叶(采嫩枝上者,蒸令黄色,勿采道旁冢墓上者)1升,大麻子(水浸1宿,晒干,炒,才闻1两声即出之,以净砖两口磨取之)1升,车前子1升,粳米(炒)1升,大豆黄(炒令焦,取黄)1升,蔓荆子(水煮1复时,晒干)1升,地骨皮(去粗皮)1升,人参2升,地肤皮(蒸半炊久,晒干)2升,黍米(炒)半升,麦门冬(去心,焙)半升,茯神(去木)半升。
制法上13味,捣罗11味为末,唯麦门冬、麻子仁熟捣极细,即和诸药令匀,炼蜜60两,绵滤净器中,令温,和搜诸药,更捣万杵为丸,如小酸枣大,盛净器中,其药永不坏。
功能主治轻便四肢,聪明耳目,强健气力;久服补精髓,安魂魄,调荣卫,通神明,耐寒暑。主劳损,大风诸气。
用法用量若明朝欲服,隔夜须先服黍米粥1杯,次日平旦服50丸,温青酒或粥饮送下,每日2次;若3日内腹中不安稳,更服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九八
处方12、金玉保和汤处方金石斛4钱,玉竹3钱,蒌皮3钱,黄芩1钱(酒炒),当归1钱5分,茯苓2钱,山药3钱,广皮1钱,枳壳1钱,苡仁4钱,荷叶1角,陈粳米1撮(煎汤代水)。
功能主治感燥下利,咽干作渴,腹痛,下利白滞。
摘录《医醇剩义》卷四
处方13、莲实粥别名莲子粥
处方嫩莲实半两(去皮,细切),粳米3合。
功能主治健脾和中,益神固精。益耳目聪明,补中强志。止泄痢。除百疾。
用法用量莲子粥(《饮膳正要》卷二)。本方方名,《老老恒言》引作“莲肉粥”。
摘录《圣惠》卷九十七
处方14、黄连五苓散处方猪苓、泽泻、白术、茯苓、陈皮、甘草、黄连、诃子、升麻、木香、藿香、粳米。
功能主治内热,或伤食作泻而臭,手足心热,小便赤涩,疮痘红绽焮发者。
摘录《痘疹仁端录》卷十一
处方15、茯神粥处方茯神1两,羚羊角半两,粳米3合。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心胸结气,烦热,或渴,狂言惊悸。
用法用量与米同煮为粥食。
摘录《圣惠》卷九十六
处方16、枸杞饮处方枸杞根白皮1升,小麦1升(净淘),粳米3合(研)。
功能主治老人烦渴口干,骨节烦热。
用法用量上以水1斗,煮前2味,取7升汁,下米作饮,渴即渐服之。
摘录《养老奉亲》
处方17、参苓粥处方人参(锉)1两,白茯苓(去黑皮、锉)半两,粳米(净洗)2合,生姜(切)2钱。
功能主治益气补虚,健脾养胃。主伤寒胃气不和,全不思食,日渐虚羸。气虚体弱,脾胃不足,倦怠无力,面色(白光)白,饮食减少,食欲不振,反胃呕吐,大便稀薄。
用法用量上4味,先将人参、茯苓、生姜,用水3升,煎至1升,去滓,下米煮作粥。临熟时下鸡子白1枚及盐少许,搅令匀,空心食之。
注意湿热忌用。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八八
处方18、鹿肾粥处方鹿肾1对(去脂膜,切),粳米2合。
功能主治肾气损虚,耳聋。
用法用量鹿肾羹(《饮膳正要》卷二)、鹿肾糜(《医统》卷六十二)。
摘录《圣惠》卷九十七
处方19、枸杞汤处方枸杞根(锉)3分,黄耆(锉)3分,甘草(炙,锉)半两,麦门冬(去心,焙)半两,桂(去粗皮)半两,粳米1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虚劳,骨肉酸疼,吸吸少气,少腹拘急,腰背强痛,心中惊悸,咽干唇燥,面无颜色,饮食减少,忧愁嗜卧。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1盏半,生姜1分(拍碎),煎至1盏,去滓,空腹服,夜卧再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八十八
处方20、大黄散处方大黄半两,栝楼根半两,黄芩(去黑心)半两,百合半两,当归(切,焙)半两,葛根1两(锉),黄柏根(锉)1分,芒消1分,赤小豆1分,粳米1合。
制法上锉,焙,捣罗为散。
功能主治诸热毒肿痛,欲成疮疖者。
用法用量量肿处大小,用新汲水化蜜调药如膏,摊于肿处,纸盖之,1日1换。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三五
处方21、流水汤处方半夏2两(洗10遍),粳米1升,茯苓4两。
制法上切。
功能主治虚烦不得眠。
用法用量方中粳米,《医心方》引作“秫米”。
注意忌羊肉、饧、醋物。
摘录《外台》卷十七引《小品方》
处方22、炒米汤处方粳米。
功能主治除湿,益胃,止烦渴。
用法用量炒焦,作汤。
摘录《中国医学大辞典》
处方23、大枣丸处方大枣4升(蒸熟,去皮核,研膏),熟艾叶(浓煮粳米粥,拌匀焙干)6两,杏仁(去皮尖、双仁,炒)2两,半夏(姜汁浸1宿,炒)2两,人参4两。
制法上药捣罗4味为末,以枣膏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补脾胃,悦颜色,长肌进食。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空心温酒或米饮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八七
处方24、麦门冬汤别名麦冬汤
处方麦门冬7升,半夏1升,人参2两,甘草2两,粳米3合,大枣12枚。
功能主治滋养肺胃,降逆和中。止逆下气。降火利咽。生津救燥。养胃除烦,平逆气。主肺阴不足,咳逆上气,咯痰不爽,或咳吐涎沫,口干咽燥,手足心热,舌红少苔,脉虚数;胃阴不足、气逆呕吐,口渴咽干。火逆上气,咽喉不利。呕逆,喘急。肺胃气壅,风热客搏,咽喉烦闷。胃中津液干枯,虚火上炎之证。燥痰咳嗽。膈食。及冲气上逆,夹痰血而干肺者。霍乱后,余热未清,神倦不饥,无苔而渴,或火升气逆,干咳无痰。肺虚而有热之痿。
用法用量麦冬汤(《兰台轨范》卷五)。
注意肺痿属于虚寒者不能用本方。
各家论述1.《法律》:此胃中津液干枯,虚火上炎之证,治本之良法也。夫用降火之药,而火反升;用寒凉之药,而热转炽者,徒知与火热相争,未思及必不可得之数,不惟无益,而反害之。凡肺病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胃气者,肺之母气也。孰知仲景有此妙法,于麦冬、人参、甘草、粳米、大枣大补中气,大生津液,此中增入半夏之辛温一味,其利咽下气,非半夏之功,实善用半夏之功,擅古今未有之奇矣。2.《千金方衍义》:于竹叶石膏汤中偏除方名二味,而加麦门冬数倍为君,人参、甘草、粳米以滋肺母,使水谷之精皆得以上注于肺,自然沃泽无虞。当知火逆上气,皆是胃中痰气不清,上溢肺隧,占据津液流行之道而然,是以倍用半夏,更用大枣通津涤饮为先,奥义全在乎此。若浊饮不除,津液不致,虽日用润肺生津之剂,乌能建止逆下气之绩哉?俗以半夏性燥不用,殊失立方之旨。3.《金匮要略心典》:火热挟饮致逆,为上气,为咽喉不利,与表寒挟饮上逆者悬殊矣。故以麦冬之寒治火逆,半夏之辛治饮气,人参、甘草之甘以补益中气。盖从外来者,其气多实,故以攻发为急;从内生者,其气多虚,则以补养为主也。4.《古方选注》:麦门冬汤,从胃生津救燥,治虚火上气之方。用人参、麦门冬、甘草、粳米、大枣大生胃津,救金之母气,以化两经之燥,独复一味半夏之辛温,利咽止逆,通达三焦,则上气下气皆得宁谧,彻土绸缪,诚为扼要之法。5.《血证论》:参、米、甘、枣四味,大建中气,大生津液,胃津上输于肺,肺清而火自平,肺调而气自顺,然未逆未上之火气,此固足以安之,而已逆已上之火气,又不可任其迟留也,故君麦冬以清火,佐半夏以利气,火气降则津液生,津液生而火气自降,又并行而不悖也。用治燥痰咳嗽,最为对症,以其润利肺胃,故亦治膈食。又有冲气上逆,挟痰血而干肺者,皆能治之。
临床应用1.咳嗽:右脉虚大,色夺形瘦,肌燥疮痍,咳嗽经年,曾经失血,是津亏气馁,由精劳内损,但理胃阴,不必治咳。《金匮》麦门冬汤去半夏。2.咳血:咳甚血来,是属动象,阴阳失司,阳乃腾越,阳明络空,随阳气自为升降,拟以柔剂填养胃阴,师《金匮》法,用麦门冬汤加减治之:麦门冬四钱,黄耆二钱(酒炒),人参一钱,生甘草八分,粳米半盏,大枣三枚,水同煎服。3.脑膜炎后遗症:某女,十四岁。患脑膜炎,经西医治愈后,经常口吐涎沫不止,吃东西时尤着,且伴有性情烦躁,易怒,舌淡红,苔薄白,脉平不数。给理中丸、苓桂术甘汤治之,效果不显,故用麦门冬汤治之。方药:麦冬12g,党参9g,半夏9g,炙甘草6g,大枣4枚,粳米9g,水煎,分二次服。服三剂后,初见疗效,口吐涎沫有所减少,在上方逐渐加重半夏、麦门冬之药量,半夏加至24g,麦门冬加至60g,每日一剂,连服20余剂,病愈涎止。
摘录《金匮》卷上
处方25、荠莱粥处方鲜荠菜、粳米。
功能主治明目利肝。补虚健脾,明目止血。主水肿,吐血,便血,尿血,目赤目暗。现用于乳糜尿,视网膜出血,老年性浮肿,慢性肾炎。
用法用量煮粥服。
摘录《本草纲目》卷二十五
处方26、鸡汁粥处方母鸡1只(3-4斤,重者,剖洗干净后,浓煎取汁),粳米2两。
功能主治滋养五脏,补益气血。主年老体弱,病后羸瘦,气血亏损所引起的一切衰弱病证。
用法用量以原汁鸡汤分次同粳米煮粥,先用旺火煮沸,再改用微火煮到粥稠即可。可供早晚餐或点心,温热服食。
注意体质壮实的老人,以及伤风感冒或生病发热期间不宜食用。
摘录《中国烹饪》
处方27、保命丹处方人参5两,麻子仁2两(炒,去皮),干地黄2两,瓜蒌子(炒)2两,菟丝子(酒浸)2两,生地黄3两,干大枣3两,大豆黄卷1升(煮去沫),黑附子2两(1两生用,1两炮去皮心用之),白茯苓2两5钱,茯神2两5钱,地骨皮(去粗皮)2两5钱,蔓荆子(煮熟用)2两5钱,杏仁(去皮尖用)2两5钱,麦门冬(炒,去心用)2两5钱,地肤子(蒸7遍)2两5钱,黍米(作粉)2两5钱,粳米(作粉)2两5钱,白糯米(作粉)2两5钱,天门冬(去心)2两5钱,车前子(蒸)2两5钱,侧柏叶(煮3遍)2两5钱。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辟谷绝食。
用法用量各拣选精粹者,腊月内合者妙,他时不可合,日月交蚀不可合。如合时,须拣好日,净室焚香,志心修合。又将药末用蜡1斤半,滤去滓,白蜜1斤,共2斤半,一处溶开,和匀,微加酥油,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10丸,服至5日。如来日服药,隔宿先吃糯米一顿,粳米、白面皆可,次日空心用糯米粥饮送下。如路行人服,遇好食吃不妨,要止便止。如吃些小蒸饼,嚼烂咽。或吃干果子以助药力,不吃更妙。日后退下药来,于长流水中洗净再服。可百年不饥矣。
注意忌盐、醋。
摘录《儒门事亲》卷十五
处方28、健脾膏处方党参3两,淮山药6两,芡实6两,云苓6两,扁豆6两,莲子6两,广陈皮1两5钱,使君子6两,糯米3升,粳米7升,苡米6两,白术2两。
制法各药微炒香,为细末,另将糯米、粳米各蒸熟晒干后炒爆,磨成细粉,与各药和匀,加白糖15斤(如嫌糖量重,可酌减,以适量为准),用模印成块,烘干。
功能主治胃胸虚弱,消化不良,食少体倦,发育不良,易患吐泻。
用法用量小儿视年龄适量服之;营养不良者,可常服。
摘录《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南昌方)
处方29、茯苓造化糕处方白茯苓4两,莲肉4两,山药4两,芡仁4两,白晚粳米2升(为粉),砂糖1斤(刮为屑)。
制法上为末,拌匀,入甑中,以竹刀划为片界,以蔑蓬覆甑上,蒸熟取出,晒干。
功能主治补养元气。主内伤,脾胃虚弱,饮食不进。
用法用量任意食之,若覆木盖则不熟矣。
摘录《东医宝鉴·杂病篇》卷四引《医方集略》
处方30、芦根饮别名芦根饮子
处方生芦根(切)1升,青竹茹1升,粳米3合,生姜2两(切)。
功能主治伤寒后干呕不食。
用法用量芦根饮子(《千金》卷十)。
各家论述《医方集解》:此足太阴、阳明药也。芦根甘寒,降伏火,利小水;竹茹甘寒,除胃热,清燥金;生姜辛温,祛寒饮,散逆气,二者皆能和胃,胃和则呕止;加粳米者,亦藉以调中州也。
摘录《医心方》卷十四引《集验方》
处方31、附子粳米汤处方附子1枚(炮),半夏半升,甘草1两,大枣10枚,粳米半升。
功能主治胜寒气,和内外。主腹中寒气,雷鸣切痛,胸胁逆满呕吐。
用法用量以水8升,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1升,日3次。
各家论述1.《金匮要略心典》:下焦浊阴之气,不特肆于阴部,而且逆于阳位,中土虚而堤防撤矣。故以附子辅阳驱阴,半夏降逆止呕,而尤赖粳米、甘、枣培令土厚,而使敛阴气矣。2.《古方选注》:治以附子之温,半夏之辛,佐以粳米之甘,使以甘草、大枣缓而行之,上可去寒止呕,下可温经定痛。
摘录《金匮》卷上
处方32、定气饮处方人参3钱,白术3钱,阿胶3钱,炮姜1钱,熟附子1钱,大枣5个,炒粳米1撮。
功能主治产后血晕,昏闷烦乱,卒然晕倒,口张手撒,遗尿鼾声,四肢厥冷,寸口脉微细散乱,或伏匿不至,正气大虚,微阳欲脱,阴离阳决,危在俄顷。
用法用量浓煎,分2服,温进。
摘录《产孕集》卷下
处方33、麦门冬汤处方麦门冬(去心)1两,知母1两,泽泻1两,甘草(炙)1两,粳米5合,竹叶(切)1升,小麦2升。
制法上切。
功能主治乳石发,两鼻生疮热痒,内亦热,兼头痛。
用法用量以水1斗半,煮竹叶、小麦,取9升去之,纳诸药,煮取4升,去滓分服,日3夜1。
摘录方出《外台》卷三十八,名见《圣济总录》卷一八三
处方34、诃黎勒粥处方诃黎勒皮半两,生姜1两(切),粳米2合。
功能主治霍乱不止,心胸烦闷。
用法用量水3大盏煎诃黎勒等,取汁2盏,去滓,下米煮粥食之,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九十六
处方35、桂枝合白虎汤处方桂枝、芍药、石膏(煅)、知母(生)、甘草(生)、粳米。
功能主治风温,壮热多汗,身重睡鼾。
用法用量引用生姜、大枣,水煎服。
摘录《金鉴》卷五十三
处方36、陈茗粥处方陈茶叶5-10g,粳米30-60g。
功能主治消食化痰,清热止痢,除烦止渴,兴奋提神。主食积不消,过食油腻,饮酒过量,口干烦渴,多睡不醒,赤白痢疾。
用法用量先用茶叶煮汁,去滓,加粳米同煮为稀粥。上、下午分2次温服。
注意临睡前不宜吃。
摘录《药粥疗法》引《食疗本草》
处方37、参橘散处方人参1钱,橘皮1钱,白术1钱,茯苓1钱,麦芽1钱,炙草5分,生姜2钱,竹茹1团,粳米1撮。
功能主治益胃和中。主妊娠胃虚,恶阻呕吐,饮食少进。
用法用量水煎服。未止,加制半夏。
摘录《简明医彀》卷七
处方38、赤箭丸处方赤箭2两,防风1两,当归2两,川芎1两,阿胶2两(粳米炒),熟地4两,防己1两,米仁4两(炒),丹参2两,秦艽1两半。
制法上为散,炼蜜为丸。
功能主治孕妇顽痹,脉浮者。
用法用量每服3-5钱,黑豆淋酒送下。
各家论述妊娠血亏风中,营气不能统运于肌肤,故顽痹不仁,不知痛痒焉。赤箭祛风解毒,防风燥湿疏风,当归养血以荣筋脉,川芎活血以行血气,阿胶补阴益血,丹参祛宿生新,熟地补营阴以滋血,米仁渗湿热以舒筋脉,防己泻血分湿热,秦艽活营血祛风。炼蜜丸之以润其燥,豆淋酒下以荣其肤,使营血内充,则风毒外解,而经气清和,营血灌注,何有顽痹不仁之患,胎孕无不日长矣。
摘录《医略六书》卷二十八
处方39、参耆四圣散处方人参1钱,黄耆1钱,白术1钱,紫草茸8钱,茯苓8钱,芍药8钱,当归7分,木通6分,防风5分,甘草5分,川芎5分,粳米1撮。
功能主治痘。胃虚少食,发热作渴而起发迟。
用法用量水煎,热服。
摘录《张氏医通》卷十五
处方40、芦根汤处方生芦根1升,知母4两,青竹茹3两,粳米5合。
功能主治妊娠头痛壮热,心烦呕吐,不下食。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以水5升,煮取2升半,稍稍饮之。尽更作,愈止。
摘录方出《千金》卷二,名见《活人书》卷十九
处方41、赤小豆粥处方赤小豆、粳米。
功能主治利小便,消水肿脚气,辟邪疠。
用法用量煮粥服。
摘录《本草纲目》卷二十五
处方42、补肺汤处方五味子3两,麦门冬4两(去心),白石英2两9铢,粳米3合,紫菀2两,干姜2两,款冬花2两,大枣40枚(擘),桂心6两。
功能主治肺气不足,病苦气逆,胸腹满,咳逆上气抢喉,喉中闭塞,咳逆短气,气从背起,有时而痛,惕然自惊,或笑或歌或怒无常,或干呕心烦,耳闻风雨声,面色白,口中如含霜雪,言语无声,剧者吐血。
用法用量以水1斗2升,煮桑白皮至8升,去滓,纳药煮取3升,分3次服。
摘录《千金翼》卷十五
处方43、桂心粥处方桂心(末)1两,粳米4合(淘研)。
功能主治破冷气。主老人噎病,心痛闷,膈气结,饮食不下。
用法用量上以米煮作粥半熟,次下桂末调和,空心服,每日1次。
摘录《养老奉亲》
处方44、既济汤处方人参1钱,甘草3分,竹茹2钱,麦门冬2钱,半夏2钱,粳米2钱。
功能主治霍乱,虚烦不得眠。
用法用量加生姜5片,水煎服。
摘录《玉案》卷四
处方45、胡萝卜粥处方胡萝卜、粳米。
功能主治宽中下气,健胃,补脾,助消化。主老人食欲不振或消化不良,皮肤干燥症、夜盲、以及高血压、糖尿病等。
用法用量《长寿药粥谱》本方用胡萝卜适量,粳米半斤,将胡萝卜切碎,同粳米煮粥,作早晚餐。
摘录《本草纲目》卷二十五
处方46、八仙糕处方人参(去芦)4两,茯苓(去皮)4两,干山药4两,芡实(去壳)4两,莲肉(去心)4两,不油白术(去芦,米泔浸过1宿,切片,微炒)4两,白糖霜1斤,白粳米2升(水淘净,磨极细末)。
制法将药末、米粉、糖霜和一处,搓揉极匀,筛放笼内,竹刀划成小片,蒸熟,入锅再焙干。
功能主治痈疽发背,出脓后脾胃亏损,不思饮食,或呕吐泄泻,四肢沉困无力。
用法用量任意食之。
摘录《寿世保元》卷九
处方47、八仙糕处方菟丝子4两,鱼鳔(切片,干面炒珠)4两,山药(炒)4两,芡实(炒)4两,白茯苓4两,建莲肉(去心,炒)4两,薏苡仁(炒)4两,白扁豆(炒)4两,谷芽(炒)8两,粳米(炒黄)18两,籼锅巴36两。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脾泄,肾泄,并远年休息痢。
用法用量每早用1-2两,入白糖少许,开水调服。
摘录《疡医大全》卷九引郑氏方
处方48、陈橘皮粥处方陈橘皮(汤浸,去白,焙)1两,苎麻根(刮去土,晒干)1两,高良姜(末)3钱,白粳米(择净)半合。
制法上除粳米外为散。
功能主治妊娠冷热气痛,连腹不可忍。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先以水5盏,煎至3盏,去滓,加粳米半合,盐1钱,煮作例程粥食之,空心1服,至晚更1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九○
处方49、附子粳米汤处方中附子1枚,粳米5合,半夏半升,干姜1两,甘草1两,大枣10枚。
功能主治喜怒忧思,扰乱脏气,胸腹胀满,肠鸣走气,呕吐不食。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以水8升,煮药至米熟,去滓,分3次。
摘录《千金》卷二十
处方50、百合饮处方百合1分,人参1分半,豉(熬)半合,粳米(淘)半合,陈橘皮(汤浸,去白,焙)半两,薤白(切)5茎,生姜(切)半两。
制法上锉,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伤寒后脾胃有余热,气满不能食。
用法用量以水5盏,煎至2盏半,去滓,食后温服,日3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三十二
处方51、补肺汤处方款冬花3两,桂心2两,钟乳2两,干姜2两,白石英2两,麦门冬(去心)4两,五味子3两,粳米5合,桑白皮根1斤,大枣100枚(擘)。
制法上切。
功能主治肺气不足,咳逆唾脓血,咽喉闷塞,胸满上气,不能饮食,卧则短气。
用法用量以水1斗2升,先煮桑白皮、大枣令熟,去滓,纳药煮取1升2合,分3次服。
注意忌生葱。
摘录《外台》卷九引《深师方》
处方52、白虎汤处方熟石膏、金斛、知母、连翘、竹叶、粳米、玄参、山栀、淡芩、生甘草。
功能主治疹已出而烦渴者。
摘录《顾氏医径》卷五
处方53、补肺汤处方五味子3两,白石英(研,绵裹)3两,钟乳(研,绵裹)3两,桂心3两,橘皮3两,桑根白皮3两,粳米2合,茯苓2两,竹叶2两,款冬花2两,紫菀2两,大枣50枚,杏仁50枚,(去皮尖双仁),苏子1升,生姜5两,麦门冬4两(去心)。
制法上切。
功能主治肺气不足,咳逆短气,寒从背起,口中如含霜雪,语无音声而渴,舌本干燥。
用法用量以水1斗3升,先煮桑白皮、枣、粳米令熟,去滓,纳诸药,煮取4升,分3次服,日再夜1。
注意忌大醋、生葱。
摘录《外台》卷十引《集验方》
处方54、良姜丸处方良姜1钱,干姜1钱,桂枝1钱,赤石脂(醋炒)2钱,粳米5分,甘草2分。
制法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脱肛。
用法用量或作汤用佳。
摘录《续名家方选》
处方55、苓桂参甘椒附汤别名苓参椒附汤
处方人参1钱,甘草1钱,桂枝1钱,蜀椒1钱,芍药1钱,茯苓3钱,附子2钱,粳米半杯。
功能主治太阴腹痛。
用法用量苓参椒附汤(《医学摘粹》)。
摘录《医学金针》卷八
处方56、附子汤处方龙骨1两,甘草1两,芍药1两,干姜1两,黄连1两,石榴皮1具(大者),阿胶2两,附子1枚,黄芩半两,粳米3合。
功能主治暴下积日不住及久痢。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以水8升,煮取3升,分3服。
各家论述《千金方衍义》:暴痢势剧,火迫之象,日久不止,热烁津枯,不独下多亡阴,而真阳亦已告匮,故于驻车丸中除去当归之行血,掺入芍药辅阿胶以滋耗竭之真阴,附子助干姜以扶伤残之虚阳,黄芩佐黄连以屏宿蕴之余火,甘草、粳米缓清脾胃之虚热,龙骨、橘皮急收二肠之滑脱也。
摘录《千金》卷十五
处方57、花粉散处方生地2钱,麦冬(去心)2钱,干葛2钱,花粉2钱,北味6分,甘草7分,粳米100粒。
功能主治上消。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不知医必要》卷二
处方58、白虎青龙各半汤处方柴胡(取银州者,去须及头,用银刀削去黄薄皮少许,粗布拭净,锉细,勿令犯火)7钱,升麻(不经雨阳者,形色翠碧,削去皮,用黄精汁浸1宿,晒干,锉,蒸,再晒)3钱,葛根(取洁白肥嫩者,用雪水或秋露润透,切片,阴干)9钱,羌活(去头,细锉,以淫羊藿拌浥3日,晒干,去藿)5钱,防风(勿用叉头叉尾者,叉头令人发狂,叉尾发人痼疾,取肥大柔润色黄通理者锉细)5钱,甘草(取黄中通理者,去头尾尖处各45寸,仅取中节,切作寸许长,入瓷器中好酒浸蒸,从巳至午,取出晒干,锉细)7钱5分,知母(槐砧上锉细,于木臼杵捣数千下,勿犯铁器)7钱,石膏(取洁白如束针者,研极细,用甘草水飞3遍,澄清去水,晒干再研)3两,桃仁(去皮,同白术、乌豆置瓷器中,煮3伏时取出,劈开心黄如金色为度,晒干,捣烂)5钱,红花(粟米浴浸片刻取出,用布袋绞去黄汁,青蒿拌覆1宿,晒干)3钱5分,猪苓(铜刀削去黑皮,切作薄片,用东流水浸1宿取出,锉细,以升麻叶对拌蒸1日,去叶,晒干,如无叶,即升麻亦可)9钱,鲮鲤甲(取近尾甲,好酒浸1日,择高洁地上掘1土穴,用炭火烧赤,置甲于穴内,以净瓦覆之,瓦上实土,勿令气泄,俟冷取出研碎,另掘1土穴,埋甲过宿,次早取用)5钱5分,粳米1合(淘净)。
功能主治痎疟
用法用量上以水3升5合,先煮粳米减半升,去粳米,同诸药煮取1升半,去滓,分3次服。寅卯时取初服:再煮数沸,俟病者睡熟推醒服,服毕覆盖取微似汗;2服未发前半时许服,服毕温覆,勿使寒栗大作,热亦渐减;3服发后半时许服,服毕再半时许方啜热粥饮1盏许,以充营卫,勿食他物损伤药力也。
摘录《痎疟论疏》
处方59、参连汤别名多连饮
处方人参、川连、粳米、石莲肉。
功能主治噤口痢,食不能入。
用法用量参连饮(《医学集成》卷二)。
摘录《痢疟纂要》卷十
处方60、防风粥处方防风10~15g,葱白2茎,粳米30~60g。
功能主治祛风解表,散寒止痛。主感冒风寒,发热畏冷,恶风自汗,头疼身痛,风寒湿痹,骨节酸楚,肠鸣泄泻。
用法用量取防风、葱白煎取药汁,去滓,先用粳米煮粥,待米将熟时加入药外,煮成稀粥服食。
各家论述防风祛风止痛,既能祛风寒而解表邪,又能祛风湿而止疼痛,性微温而不燥,力量缓和而弱;故又加葱白协助其祛风止痛功能;同米煮粥则疗效倍增。
摘录《药粥疗法》
警告!本文使用信息聚合技术汇集而成,仅作学习、研究之用,切不可照本宣科、照猫画虎,身体有恙应尽早就医。本文资料绝大部分注明了出处,但不对信息的正确性负责,更不对使用本文信息导致的后果负责。
相关参考
处方1、蚕沙熨方处方晚蚕沙、食盐各等分。制法上相和,炒熟,布裹熨之。功能主治风肿。用法用量冷即再炒;或入少许醋尤佳。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三六处方2、脊肉粥处方猪脊肉2两,粳米3两,食盐、香油、川椒粉各
处方1、理脾糕处方松花1升,百合1升,莲肉1升,山药1升,薏米1升,芡实1升,白蒺藜1升(一方加砂仁末1两)。制法上药各为末,粳米粉1斗2升。糯米粉3升、砂糖1斤,拌匀蒸熟。功能主治老人、小儿脾泄水泻
处方1、理脾糕处方松花1升,百合1升,莲肉1升,山药1升,薏米1升,芡实1升,白蒺藜1升(一方加砂仁末1两)。制法上药各为末,粳米粉1斗2升。糯米粉3升、砂糖1斤,拌匀蒸熟。功能主治老人、小儿脾泄水泻
粳米泔[别名渐二泔(《证治要诀》),米沈(《纲目》)],《纲目》:甘,寒,无毒。清热凉血,利小便。治热病烦渴,吐血,衄血,风热目赤。《纲目》:清热,止烦渴,利小便,凉血。本文介绍了含有粳米泔的处方2个
处方1、绿豆菜心粥处方绿豆100克白菜心3个粳米50克制法将绿豆、粳米洗净,加水适量,煮烂成粥前加入白菜心,再煮20分钟。功能主治清热解毒。适用于小儿腮腺炎。用法用量1日分2次食,连吃4日。摘录《民间
处方1、葱白粥处方葱白1大握(去须叶,细切,烂研,生布绞取汁),白粳米2合(净,淘)。功能主治发汗散寒,温中止痛。主五淋,小便不通。年老体弱者伤风感冒,发热恶寒,头痛,鼻塞流涕,腹痛泻痢等。用法用量上
处方1、仓米汤处方仓粳米半升(净,淘干,漉),薤白1握(去青,切细),羊脂1升(熬),香豉3升(以水1斗,煎取5升,澄清)。功能主治小腹冷气积聚,结成冷痢,日夜三四十行。用法用量先以羊脂煎薤白令黄,并
处方1、石子汤处方猪肾1对(去脂膜,四破。无则以羊肾代之)香豉葱白粳米当归芍药各60克功能主治治蓐劳。妇人产理不顺,忧劳过度,虚羸喘乏,寒热如疟,头痛自汗,肢体倦怠,咳嗽痰逆,腹中绞刺。用法用量上为锉
处方1、鸡子丸处方鸡子白3枚,干漆4两(熬),蜡3两,粳米粉半斤(1本无干漆)。制法上四味纯铜器中,于微火上煎,搅令调,纳粉令凝可丸,置土上温,乃纳鸡子,搅令相得,又煎令可丸。功能主治长虫。用法用量宿
处方1、葱豉荷米煎处方鲜葱白1枚(切碎),淡豆豉2钱,苏薄荷4分(冲),生粳米30粒。功能主治和中发汗。主小儿伤寒初起1-2日,头痛身热,发冷无汗。摘录《重订通俗伤寒论》卷二处方2、不惊丸处方枳壳(去